第一篇:小感悟
小感悟
刘超
时光荏苒,转眼我们告别了那座曾经的象牙塔,告别父母,挥别同学,眼角的泪水还未风干,记忆还未封存我们已踏入职场,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在经历了毕业前实习,岗前军训,现在苏州项目部工作的我有了新的感受。
学会感恩,饮水思源才能不迷失方向,感恩父母,没有父母二十多年来含辛茹苦的养育就没我的现在,初来乍到,面对陌生的环境,前辈同事的热心帮助、兄弟般的关怀让我不再有孤独,单位领导的期盼与关怀,指引了前行的道路,坚定了我勇敢向前的决心。
学会坚强,年轻的我们或许都一样经历过彷徨,体会过忧伤,感受过困顿,不时地迷茫,有连自己都琢磨不透的情绪,但是请相信时间会把深的变成浅的,近的变成远的,新的变成旧的,生活会把孤单拓成梦想,寂寞雕成风碑,落魄熬成美满。“未曾清贫难做人,不经打击永天真”,只有胸怀“男儿志在四方”的志向,只有让自己坚强的扛起我们身上的责任,我们才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改变心态,我们不在是象牙塔中那个活在自己内心的个人,我们是这个世界的舞者也是这个世界的观众,这世界,没有什么是不会变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今天起,少一点矫情,没有时间治不好的病,少一点软弱,没有坚强缝不了的伤,活得不快乐,本质上源于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应该有力量,将自己从一切沉重的、老旧的、无精打采的事物里拔出来,用不断的尝试、变通改变自己的境遇。生命不会给人任何一种它自己医不好的创伤。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苦是生活的原味,累是人生的本质。生活岂能百般如意,正因有了遗漏和缺憾,我们才会有所追寻。只要我们摆正心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活出自我,哪成就自我,哪怕再平凡、平常、平庸,都不能让梦想之地荒芜。相信在二公司这个大家庭里只要我们努力工作,脚踏实地,对事尽责,就一定能在我们的岗位上发光发亮,就算错过春华,亦可收获秋实!
第二篇:公安工作小感悟
公安工作小感悟
前段时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派出所接到的几起“非访”案件。最初整理档案时也见到过几分关于“非访”扰乱公共秩序的案卷,后来由于“两会”的召开,看到所里的民警忙的焦头烂额,所长也反复强调工作的难度和重要性,不禁小有感触。
所长说过,案件办理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非访”的“非”字,群众是可以上访的,但是不准以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等方式进行上访。
应该说,引发“非访”的原因很多,诸如:因案件不能及时查破而上访,因不服案件处理结果而上访,因案件管辖问题而上访,公安机关自身原因引发上访,因经济纠纷引发上访,信访人主观方面原因引发上访......也许很多“非访”案件并不是由公安机关引起的,但由于公安机关的职能所在,又不能不管。在农村,尤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引进的各个项目的不断落地而产生的占地拆迁问题不断增多。由于一些当事人对公、检、法及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管辖范围不清楚,片面认为所有违法行为均由公安机关管辖,执意要求公安机关查处,从而形成上访案件。而涉及拆迁、占地案件属复合型的案件,问题的症结在经济赔偿,而当事人往往就拆迁、占地中的门窗玻璃被砸、家中被投掷鞭炮等干扰正常生活秩序的违法案件借题发挥。此种违法行为隐秘性强,查破难度大,但公安机关必须得管。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信访人主观方面原因引发上访。比如说有人思想偏执,存在信“访”不信“法”的错误心理,体现在考虑问题简单,且“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己方利益。再如一些对社会不满、对公安机关怀有偏见,拒绝走法定程序。还有缠访闹访,以期获取更大经济利益。曾听过一位所长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他就曾就自己解决“非访”案件的实践经验和亲身经历讲给我们,感触颇深。他的辖区有一位老上访户,性格比较偏执,基本上没人和他交往,派出所民警多次走访都拒之门外,但是这位所长并没有放弃,主动为其看病,帮助其女儿找工作,逢年过节去看望他......有天凌晨派出所接到这名上访户的求助电话,民警火速将患脑溢血的他送往医院,后来,民警问他为什么不打120,而是打110,他说:我的手机里一共有两个电话号码,一个是郭所长的,一个是派出所值班室的。后来,这位“顽固”的老上访户特意给派出所写了封信,表示再也不上访了。听到这里时,感触颇深,很多工作不是不好做,而是我们是否用心去做了......处在公安工作的岗位上,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面对着世间的丑和恶,不免会有职业病,工作热情也逐渐被消磨,如何能够保持持久的热情,也许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
09本治二 李琼 2012年4月16日
第三篇:危机意识小感悟
当前,全国经济走势企稳回升,龙煤集团2013年开局良好;加之通过近几年的强基固本、安全发展,集团安全基础日趋牢固、安全形势稳步好转、抵御风险能力渐趋增强,尤其是在应对危机中集团综合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广大干部员工对龙煤的发展充满了道路自信、目标自信、发展自信。在这种形势下,部分干部员工觉得危机过去了,压力变小了,出现放松和懈怠心理。
因此,张升董事长曾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形势好转了,不代表我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广大干部员工还要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
从龙煤集团2013年工作会议报告对当前形势的分析,以及近期煤炭市场的行情,我们不难看到,在外,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延续,欧债危机演变,全球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国内煤炭需求不旺,进口煤又大量涌入,尤其是俄煤、蒙煤进入东北市场,挤压龙煤集团的市场份额;中国煤炭资源网近期分析指出,国际国内煤炭行情波动明显,煤炭价格回升路径尚不畅通,环渤海四港煤炭库存出现历史高位,煤炭市场形势仍不乐观。在内,集团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矿井老、灾害多、成本高,企业扭亏工作迫在眉睫,改革仍需继续深化,办社会职能剥离仍需不断推进,特别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可能遇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等,所有这些,都从深层次上反映了集团安全发展、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都懂得生于忧患的道理。现实的形势需要我们有闻鸡起舞的激情,需要我们有枕戈待旦的坚守。胡锦涛同志说过: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有忧患意识,越要居安思危。形势好时我们安不忘危,形势还不明朗,危机还没有消除时,我们更不能盲目乐观,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不能丢,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危机意识,直面残酷的市场竞争,正视自身存在的差距,认清危机的严重危害,消除漠视风险、淡化危机的思想意识,把思想观念转变到按市场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扬近两年来抵御市场危机的精神作风,用舍我其谁的强烈责任感,用生死存亡的发展紧迫感,用不舍昼夜的工作热情,锤炼意志、增长智慧、塑硬作风、鼓足勇气,以饱满的激情和坚定的信心投入到实现新目标的事业中;就要求我们不断总结两年来市场博弈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优化应对危机的方式方法,坚守举轻若重的工作态度,付出踏石留痕的实际作为,行动起来,创新思维、外拓市场、强基固本、转型升级,用危机管理的科学手段推进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各项工作。
保持危机意识,就是一种战略上的未雨绸缪,就是一种抵御风险的时刻准备。只要我们面对现实,放眼长远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加强危机管理,锤炼防危能力,我们就一定能更好地抵御下一个“寒冬”的考验,持续推进扩大已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不断赢得龙煤集团安全发展、转型发展的新胜利。
第四篇:班主任小感悟
班主任工作小感悟
——如何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
学生违反纪律必要时应或多或少的让他受点纪律处分,这一点可以说是天经地义,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归,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
建立新班级以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将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内200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并不是保证书更加不是检讨书。并让他主动帮班级做一件好事,如擦黑板、摆车子、倒垃圾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
第一:受这种处罚方式的学生一般不会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
第二:能让他们意识到做错事,就应努力去弥补的道理。
第三:可以起到令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可以发掘到一部分学生的潜能。班上有一名男生,平时不爱出声,有一次上晚自习偷偷的在下面吃东西,违反了纪律。他自己选择了罚上讲台将故事,结果他的故事讲得很流畅,而且情节生动,获得了同学们一阵有一阵的掌声,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在大庭广众表现自己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了,而且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比别人差。
我这种处罚方式是借鉴了魏书生老师的方法,大家也不妨一试。
第五篇:感悟《小时代》
感悟《小时代》
最近一名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小时代》,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热潮,各人议论纷纷:有人说郭导简直是自己亲手把自己的小说毁了;有人说电影和小说同样的精彩,云云。笔者不是一个经常看电影的人,所以我也不是很会判断什么是所谓的烂片子,什么是好片子。顶着各种的说法,我走进了电影院,看了这套时长1小时56分的电影,看后抛开影片的好与坏不说,但真的是感触不少。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无可厚非就是四个女主角的友情。她们可谓是活在四个不同的思想层面的人,但是她们走到了一起,擦出了各种的火花。她们为不同的事情争吵着,有时甚至会激动到打起架来,但是最后她们总能和好如初。这样的友情是这个世界上多少的人所羡慕的:每当自己有困难的时候,总能有像顾里这样的知性女出来帮忙解决;每当有心事的时候,总能窝在温柔而善于倾听的南湘的被窝,向她倾诉;每当自己不高兴的时候,总能被唐宛如做出各种好气而好笑的事情逗乐;每当自己想到处乱逛的时候,又总能有林萧一样的安静小女生跟在身旁然而,或许就是这四个人的性格的冲突和互补,使她们能一直如同家人般相亲相爱。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虽然羡慕这样的友情,却不愿意为这样的友情而付出。当下,有很多不成熟的友情就是吵两句架就搬出绝交这样的狠话又或者在吵架之后,谁都放不下面子,都不肯先说一句对不起。我们检讨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能否做到像四位女主角一样的宽容和大方,如果不能,我们没有这么铁的姐妹,亦只能自己怨自己了。所以我们看影片,不仅仅要学会羡慕,更加要体会女主角坚定不摧的友谊背后她们各自所付出的努力,从中收获自己做人交友的方法,充实自我。
接着,让我动容的当然还有顾里和顾源的爱情。多少人感叹这是一对多么完美的情侣:两人虽然都是富二代却凭自己的努力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两人都冷漠、高贵但却处处充满着理性;小说中顾源是唯一一个能配得上顾里的人,而且无论发生什么事,顾源都一直认定顾里是自己的终生挚爱看完我只想说一句:现实中有这样完美的两个人吗?可能有,但是我觉得这绝对是需要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影片中的顾里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我觉得这就是顾源和顾里之间的爱情的高度概括。
我们身边不乏富二代为了一个穷小子而甘愿为爱出走的事例,但是又有几个是真真正正能坚持到最后?或许公园里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并不富有但却相濡以沫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但难道他们就没有为了柴米油咸这些围绕这钱的事情而争吵过?换个角度想,即使富二代和穷小子一起白头到老,老爷爷和老奶奶继续幸福地生活,但是他们的生活能比得上顾源和顾里吗?当然比不上!因为他们即使幸福但却没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啊,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却不一定会低于顾氏夫妇。所以,我们需要告诫看完这部小说和电影的女生,不要沉迷在顾源和顾里那完美得几乎不真实的爱情,自己自立自强远远要比依靠别人好,有些时候我们学会知足就好,没有必要为了追求完美而错失身边的种种美好事情。
最后,对于各主角身上的名牌的衣物,这也是很多人对小四的这部电影和小说最多质疑的地方。小四在微博上曾有一条转发了4万多次的微博称,电影中的这些女生之所以能够全身名牌衣物,都是因为她们的努力和奋斗。我只想说,如果一个家庭收入普通并且不靠任何社会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出来社会打滚奋斗,到他们能够这样全身上下都是国际一线品牌的时候,他们至少也应该会是一个三十有几的中年人了吧!小四写这本书的时候,给予了太多物质生活去修饰它,使人看上去是那样的向往但是却不真实。
然而,整部电影或者说小说让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却是顾源的妈妈叶传萍。小四提及她的笔墨并不多,只是短短写了她为了自己家的事业替儿子顾源安排政治婚姻和她后来出任某集团的董事时的情景。我却觉得她这个人非常地真实: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人,她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去做一些别人看来并不可取的事情;她会为了自己的公司能有更好的发展,而不顾旁人的眼光想尽办法把另一集团的千金安排给自己的儿子见面,即使最后这桩生意没有谈成。但无可否认,叶传萍体现出来的是一个非常鲜明而有对比性的形象,相比起书中其他的人物更能体现出我们现实社会的一种真实情况。
总的而言,我们看任何小说电影都应用一种辩证的心态来看,要学会吸收影片中的精华部分而且弃掉影片中的糟粕部分,这样我们才能以理性的态度立足于当下琳琅满目的电影、小说世界!高一:liangxia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