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访社会主义新农村刘庄活动总结(范文模版)
走
访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刘
庄
实
践
活
动
总
结
化学化工学院团委2012年9月1日
为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把握,加强社会实践的学习能力,2012月年6月27日上午7:30,化学化工学院在团委书记苗彦恺老师和辅导员侯小鹏老师的带领下,我院10名学生党员代表参观访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刘庄。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刘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探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参观考察基本情况
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是闻名全国的老先进单位。全村现有357户,1677人,1050亩耕地。村级党组织为村级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173名党员;村民自治组织为村民委员会;村经济组织为刘庄农工商总公司,有医药、淀粉、机械、运输、农场、商业及酒店7个产业。解放前的刘庄,人穷地穷村子穷。解放以后,刘庄党组织带领全村群众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穷面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村党组织带领村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坚持按劳取酬、合理差别、共同富裕,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走上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共同富裕之路。
二、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慎重选择项目,确保紧急发展
解放前,农民种地靠天收,刘庄穷的叮当响。史来贺书记清楚地看到,要让大家有衣穿,有饭吃,就得提高粮食、棉花的产量;要提高粮食棉花产量,就得改变生产条件,把高低不平的土地平整好。1953年,他带领全村人靠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压碱,经过20年艰苦奋斗,投工40多万个,动土200多万方,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把700多块高低不平的土地改造成四块大方田。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他又带领大家开河挖渠,修桥建闸,架设电线,硬化渠道,使田间工程配套,达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为农业稳产、高产、优质、低成本打下了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史来贺从1952年担任刘庄党支部书记就十分重视农业科学技术。他带领全村人学习先进的植棉经验和管理办法,并成立科研小组,变传统的稀植为合理密植,引进小麦优良品种,采取新法治虫,提高粮棉产量。1957年,刘庄皮棉亩产达到53.5公斤。粮食亩产达215公斤,成为全省、全国的先进单位。
长期的实践使史来贺书记认识到:单一农业生产,农民很难富裕,必须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路子。1964年,他用90元钱从新乡买回3头小奶牛。后来又从新疆买回27匹母马,畜牧业成了刘庄商品经济的突破口。随后他又带领群众先后办起了冰糕厂、面粉厂、食品厂、机械厂等。1985年,刘庄党委决定引进生物工程,进行微生物生产,建一座高科技的生产肌苷的药厂。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其它产业配套发展的循环经济、循环生产的新型工业格局。
(二)坚持自力更生,滚动共发展经济
史来贺书记常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刘庄的工厂、学校、楼房,刘庄的巨大变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刘庄人民自力更生、勤俭创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创出来的。纵观50多年刘庄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刘庄走过的道路,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路,是由单一农业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贸工农产业化的道路。
早在五十年代初期,刘庄人民开始向贫穷宣战,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靠的是自力更生精神;1956年,刘庄遭遇罕见的涝灾,党支部带领大家开展生产自救,度过难关,靠的是自力更生精神;1976年刘庄党支部带领群众建设新村楼房,靠的是自力更生精神;刘庄采取滚动式发展办法,相继建起一个个村办工厂,同样靠的是自力更生精神。刘庄的每一个变化,都是刘庄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的,都是自力更生、勤俭创业精神的凝聚。
(三)着力培养人才、提高整体素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刘庄村党委认定“把人教育好,比啥都重要”,坚持不懈发展先进文化,坚持把培训、教育农民放在首位,切实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
一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提高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刘庄村党委组织职工村民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开展以评选优秀党员、优秀团员、劳动模范、五好家庭、好婆媳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创建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先进人物在精神、物质等方面给予奖励。
二是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此外,重视成人教育、在职在岗教育、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作用,兴办大、中专班,并结合工作实际经常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班。现在,全村己有180多人大中专毕业,167人获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是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健康素质。村里建立篮球队、文艺演唱队,修建娱乐广场、灯光球场,安置健身器材,为青少年和村民锻炼身体、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并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学生自编自演节目,既弘扬了正气,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牢记根本宗旨、永远为民造福
刘庄党组织时刻心系村民,想着如何为民造福。他们十分重视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在新农村建设上,按照党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要求,2001年规划了第三代400套、每户472平方米,人均120平方米,配有中央空调、信息网、路网、电网、轻音乐、集中供热供气,供水排水,生活污水处理,休闲健身广场、中心花园、安保全天候监视系统等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式别墅。目前刘庄全体村民都已无偿住入第三代花园别墅中。
此外,村党委还时刻关心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村里为全体村民提供大到住房,看病,孩子上学,小到日常喝的牛奶、吃的肉等53项包括衣食住行所有在内的免费福利制度,退休党员和65岁以上村民年退休金为6000元,其他退休人员年退休金为4800元。未成年人的生活补助也逐年增加,加上公共服务,各项共享福利,刘庄可支配收入人均达18795元。
三、实践感悟
走访刘庄实践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史来贺老书记为我们学生党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刘庄全体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此外,此次走访活动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们深刻了解到共产主义好,社会主义好!而且,我们还和刘庄确立了长期的联系,今后将长期开展交流活动,这对于提高我们大学生的共产主义意识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不过,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例如:有些学生与村民沟通交流时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欠缺;此外,同学们的知识也仅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对一些基本的生产操作都不清楚,有的同学甚至连“肌苷”都没有听说过,更别提其他的工艺流程了。因此,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化工学院团委 2012年9月1日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总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总结
一、实践目的
1、近几年来,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了一个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制度保障和工作保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政府鼓励并扶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
2、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创业是大学生新的就业之路,而农村是大学生创业的广阔天地。大学生应该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下,为新农村建设创出佳绩。
3、在政府鼓励并扶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的环境下,考察xx省xx县大学生在农村自主创业的成功典范,来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新的就业思路。
4、走访当地中小学,企事业单位,感受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xx县发生的巨大变化。
二、实践开展
1、实践时间:XX年7月27日——XX年7月31日
2、实践地点:xx省四平市xx县(主要为xx县下属的xx乡)
3、实践实际行程排:
7月27日:
出发前,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由团长黄立夫带队,由安全负责人王婷婷进行了安全教育。经过近6小时的火车及长途汽车的车程,我们由沈阳安全抵达实践接受地——xx四平xx县xx乡兴宏村。并与接受单位兴宏村村委会取得了联系,继而进行了食宿问题的安排与之后实践行程的计划。
7月28日:
团队一行前往xx乡木耳繁育基地、环保养猪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新农村自主创业情况。对是否有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以及创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
7月29日:
对实践地的村民生活情况,学龄儿童教育等情况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新农村建设以来,村民生活的改善情况,以及目前状况。
7月30日:
对实践地的农作物种植情况,畜牧业养殖情况,耕地分配情况等进行调查。
7月31日:
于xx乡兴宏村村委考察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情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落实情况。除此之外,在xx县县城进行东北大学招生宣传工作。
三、成果汇报
(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xx乡于XX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
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
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县抓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抓好l-2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县、示范乡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
3、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
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l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整合现有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基地等有效资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现已建立县、乡、村各类培训基地3929个,其中县级273个,乡级965个,村级2690个。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提高师资水平,组织专家遵循“规范、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或选用培训教材。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各地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协议培训;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对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业生产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进行以发展本地主导产业、经营管理等所需专业技能知识为主的大专学历教育。四是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4、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
一是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要求每个县的主导产业都要建立相应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大力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全方面覆盖产业体系。三是对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牵办合作经济组织。
5、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
一是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二是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户、留守孩关心工程等活动为载体,创建精神文明。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行政村为单位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紧密的以一个或几个聚集的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落,创建村组理事会,促进民主管理。逐步把乡村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四是进行文明村镇创建,重点建设一批标准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村镇。五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每村有一个宣传文化阵地等。
6、抓好基层领导班子。
紧紧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把以“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通过从全国各大高校选拔大学本科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夯实乡镇基层领导班子。全面实施乡镇领导干部农业专业技能过关制度,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能力3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
(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1、用人得当,领导先行
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与地方党政主要决策者的开放意识、工作经历、知识层次具有密切联系。不论发起还是推广新农村建设行动,在现行体制下,地方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尤其是首要领导的素质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成败。
2、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深入开展调查,全面掌握当地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群众意愿的实施方案。通过强化宣传发动工作,公开扶持标准,创新补助办法,实行“以物代扶”、“以奖代补”。调研数据表明,公共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6:4,家庭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3:7。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由定点制改为群众申报制。村民自愿申报,愿意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申报率达到80%以上的就定点,实行动态管理,择优选择定点,越积极、越先申请实施的农户就先实施,并给予较优惠的奖励政策,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注意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在规划编制过程当中,吸引村民代表讨论,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认定,通过村民自己制定村规民约保证规划的切实执行。通过群众推荐、选举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等有威望的人产生理事会,由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4、因地制宜,科学指导
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5、建章立制,规范操作
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形成制度和规范,建立长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只有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证。
6、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大农村点多面广,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从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准突破口,根据当前的资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分步实施。把发展新产业和“三清”工作全面启动,改水、改厕、改路量力而行。
7、典型示范,以点带面
xx县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典型示范,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8、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一是整合部门力量。xx县31个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承担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健全了考核措施,并发挥部门的优势,围绕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制定了详细的支持参与工作方案,部门整合有力地牵引了农村各块工作的整合。如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按时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负责在今明两年内对全市的县乡规划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岗位培训;国土部门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等。二是整合各类资金和项目。依据各级政府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将各方资金统筹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提高了各部门资金分散使用的效益。三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行企业、学校、个体工商户与村庄结对,建设新农村的“1+1”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范围广、对象复杂、难度大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万万农户,投资范围广,投资金额大。我国农村各地经济条件、地域特征千差万别,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需求有很大差异。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但大都刚起步,经验不足,区域性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合在全国推广尚待验证。
2、新农村建设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
现实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随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重大调整。xx乡虽然将新农村的发展规划通过地方人大表决方式加以稳定,但因没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同样面临法制化制度保障问题。由于各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因领导人的轮换而使新农村建设行动出现多次反复,势必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削弱党和政府的领导权威。新农村建设行动如何通过法制化途径,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后面临的一大挑战。
3、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全市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的资金近5亿元,其中财政安排6300万元,捆绑专项资金1.2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1亿元,资金投入中政府只占30-40%,农民占到60-70%,而目前xx县的新农村建设尚未全面铺开,只是在点的层次上进行,覆盖村庄的数量比较少。根据对xx乡7个村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施家村要完成“六通”、“五改”、“两建”十三类待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政府和农户在内的各村人均总投入需要1913元,其中需要政府补助48%。从目前政府给示范村的投入看,资金缺口依然较大。
4、资源整合困难
现有的许多涉农项目资金,由于来自不同的部门,在使用上难以整合起来,难以根据各地发展的轻重缓急安排使用,以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现有的支农资金比较分散,整合的时候不仅涉及到利益调整,还涉及到资金用途的改变,不符合资金的使用政策,可能会有一定的管理风险。
5、农村土地管理法规不完备
土地法中虽然有“一户一宅”规定,却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使得在村庄整治改造当中,一户一宅的政策法律依据不够完善,在清理一户多宅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难以处理。如在拆除空心房的时候,农民会以老祖宗留下来的房子不能拆等种种借口拒拆。由于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强行拆除会引发干群矛盾;如果不拆,又会影响整个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政策建议
1、选择不同地区先行示范,再逐步向全国推广
根据近郊、平原和山区等经济特征,在东、中、西部各找若干地区先行试点。可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地方作为试点。在总结各地经验,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再向全国其它地区推广。
2、以法制化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5年国家重点投资的领域。制定并出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最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3、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财政预算投入,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投入应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阶段性投资的需要,并明确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近两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为9:11,配套资金比例可参照此执行。
4、整合各项支农资金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所有支农资金由该机构统筹使用。各地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根据项目向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申请资金,各省、市、县设立分部,负责项目的审批、资金的拔放和监督。若部门资金由于利益整合困难,可考虑部门资金下到基层的弹性化和地方化管理,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在现行体制下,对不太符合部门规定但合理的地方资金整合行为,给予灵活宽容对待。或者由涉农资金相关部门联合统筹资金的使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5、完善和制定宅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相关法规
针对《土地法》中“一户一宅”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对“一户多宅”的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征收较高金额的宅基地占用费;或者修订法规,允许集体土地所有者以司法途径收回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宅基地。制定并出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为农村各类合作组织的发展扫除法律的障碍。同时给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办实体减免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壮大。
四、实践总结
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与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进行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本想着重调查大学生自主创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但无奈,实践地比较匮乏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典型案例。在新农村建设初具成果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下,我们总结了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功关键及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予了思考,赋予了建议。我们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我们相信,新农村建设当中缺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带动,应该不是个案,而应相当普遍。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下,在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的条件下,我希望,更多大学生能够加入到“思想下乡”、“科技下乡”、“创业下乡”的洪流中去。帮助村民打破保守思想,运用现代科技,走科学致富道路,并能在广大大学生的带领下,共同创业,一起致富。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资料(河南刘庄)
河南新乡刘庄农民的幸福生活:“新幸福指数”很高
王伟 喜娥 2006年08月09日
刘庄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率先实现小康,到上世纪90年代,又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向现代化迈进的村庄,家家不仅有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还享受住房、上学、医疗等10多项福利。刘庄村农民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是与刘庄人长期创新、完善和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实行专业联产承包,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一符合地区实际的经济模式分不开的,这使得刘庄村由一个贫穷的村庄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典型,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近日,记者走访了刘庄,听农民讲起了他们的“新幸福指数”。
河南新乡刘庄村的农民新居一角。记者王伟摄
共同富裕 幸福源泉
提起刘庄村近几年的变化,真是数也数不清。
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大街小巷规整布局的路灯照明使全村夜如白昼;新村一期159套整齐划一的“智能化”别墅,样式新颖,错落有致;投资2600万元兴建的教育园区,从幼教到高中,设施配套齐全;村中街心花园里,绿草如茵,绿树常青,健身器械,娱乐玩具,一应俱全,不时有老人和孩子散步、玩耍其间。这些都成为刘庄村的几大特有景象,也使刘庄成为诸多邻县“羡慕”的样板,而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的厂区,建筑面积13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园区则是刘庄最大的特色。
2005年,刘庄村企业销售收入近9.5亿元,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上缴国家税金5489万元,年人均集体分配现金9000元,村民享受的福利待遇由过去的10项提高到42项,农民实际人均收入近1万元,户户有存款。
刘庄农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主要源自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几年来,他们抓住华星药厂这个集体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集体经济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拉长产业链条,把抗生素产品做大做强,力争在规模、产量、各项技术指标上达到全国第一。同时,与药厂配套的淀粉厂核心工段装置升级改造成功,每天能利用玉米400余吨,年可吸收周边地区玉米18万吨,扩大了玉米的销路。集体经济的壮大不仅为村里增加了财富,还为农民就业创造了条件。在刘庄,除了全体劳动力都在工厂上班外,还吸收了周边7000多名劳动力和下岗工人就业,做到农民上班不离村,离村不进城。
提起刘庄村近几年的发展变化,现任刘庄村党委书记史世领告诉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使刘庄村重新完善制定了新的发展思路,即以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工业为主导产业,其他产业配套发展的新的工业体系,不断完善集体经济体制,既要把群众带富,还要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放下锄把 握起鼠标
要说刘庄人今年的愿望,那可真不少:继续抓好日处理6万吨工业污水的环保治理工程,使其按预期目标实现运行;下大力气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自备电厂热电联产五期扩建按计划有序完工;淀粉厂核心工段装置升级改造工程结束;而其中最让他们挂心的还是华星制药厂五期扩建调试进展情况。
位于刘庄的华星制药厂抗生素原料药品目前年产量可达到8000吨—10000吨,是全国最大的抗生素药品原料生产基地之一,不过制药厂的整个管理队伍、技术队伍、销售队伍都是由普普通通的农民组成的,在这里,过去握锄把的粗手,现在握起了鼠标,过去的“泥腿子”农民,现在是技术骨干。因此,刘庄办企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造、培养新型农民的过程。
刘庄人深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因此,刘庄村注重在办好基础教育的同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举办长短相结合的专业培训班,培养技术骨干和科技能手,使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与开发。与此同时,他们还十分注重为职工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创造良好条件,图书阅览室、科技楼等学习场所,每天对村民开放;2005年又建成了现代化农民远程教育系统,拓宽了村民接受新知识的领域。现在,刘庄华星制药厂的职工均已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其中,有60%以上的职工从事着自动化操作工种,并有400多人获得单科结业证书,180多人获得高、中级技术职称。
为了实现刘庄经济新的跨越式发展,他们还兴建了北京刘庄华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北京的地域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抢占市场经济的战略制高点。
改善环境 美化家园
刘庄村的工业起步较早,在由简单的农产品加工业向大规模制药业转变的过程中,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难以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污染。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刘庄人把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作为重点,不断加大治污力度,投资1.23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确保了刘庄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业、生活污水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刘庄村十分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把形成生产能力的所有装置有效运作起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把推广废气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连接技术作为重点。
在刘庄,以玉米为原料的淀粉厂年产12万吨,又是制药厂的原材料供应配套企业,通过管道把淀粉直接输送到药厂,减少了烘干和重新稀释两道工序。玉米制作淀粉后产生的玉米浆可供药厂发酵制药;玉米胎可以榨油,玉米渣、玉米饼可以喂养牛和羊。刘庄村的热电联产项目也是循环经济模式,电厂通过燃料发电,余热气体通过高压降低压力,转化成液体,可以满足需求,发电形成的软化水,又是药厂必需的水源,电厂余热能解决药厂高温消毒问题,还可供应村民的家庭取暖,既充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达到节能目标,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史世领告诉记者,刘庄要把环保工作作为头号工程,刘庄人要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为创建秀美家园带个好头。
争做学习型村民 河南新乡刘庄党员干部每晚读书两小时
2008年09月04日10:24 来源:新华社
“每天晚上8点到10点,是村里规定的干部党员学习时间,你走进那一排亮灯的房子,可看到每个房间都有人在读书。”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史世领指着村里一排灯光明亮的房子对记者说,村里目前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知识和信息的氛围。
刘庄村是全国著名劳模史来贺生前生活、奋斗过的村庄。“千好万好不如老百姓的生活好,千高万高不如群众的文化素质高。”老书记生前的这句话一直鼓舞和激励着刘庄人。随着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村民,全面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已成为这个村的奋斗目标。
据刘庄村党委副书记刘名宣介绍,近年村里制订了学习远景规划、定期学习计划和一系列学习规章制度。村级领导每人每月都要带领村民进行专题学习,村民小组也要召集村民学习。鉴于村民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的不同,村里专门请高校教师分层次分阶段为村民讲课。“这就是我们村发明的„差异培训‟。”史世领说,“我们的会议室基本上没有闲过,每天都有培训在进行。”由于河南师范大学离刘庄较近,这所学校的不少教师已成为刘庄的常客。
坐落在刘庄村的新乡华星药厂,是我国最大的青霉素原料药品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出口到印度和欧洲的数十个国家,村里多数年轻人都是这个厂的职工,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培训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厂里每年派出技术人员到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学习进修,接受系统教育。还组织2000名职工外出考察学习。另外,还同大院校合作,开办大中专班,定期聘请中科院、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为职工讲课。
药厂办公室工作人员刘清亮对记者说,他们目前正在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全员培训,由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授课。为了提高制剂方面的业务水平,厂里还请河南大学药学院的教师到村里办学习班,组织集体进修,集中授课,一般每班50到60人。通过这种方式,目前厂里拿到专科学历的就有300多人。至于到外面参观学习的机会,“我每年参观学习的次数都在10次以上,基本上每月一次。”刘清亮说。
为了创造学习条件,刘庄村建立了图书室、阅览室、青年民兵之家,订阅各种报刊杂志,开通了远程教育,鼓励组织青年上电大、函大。为树立永远学习的理念,建立学习型家庭,在村集体统一建设的别墅里,户户都配有书房和电脑。刘清亮说,由于目前药厂正准备进行国际认证,他现在主要看的是从事医药管理方面的书。“购买有关专业知识的书籍,可以到部门报销。”
刘庄村曾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记者采访中看到,这里的村民统一住着别墅,孩子们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全部免费。此外,村民还享受外出旅游、看病用车等40多项福利。史世领对记者说:“不读书,就是知识贫穷的乞丐,就不可能把全村引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新华社郑州9月3日电 记者张虹生)
(责任编辑:姚亦)
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河南新乡刘庄、张青村掠影(图)http://www.xiexiebang.com 2008-4-21 9:40:04 红网 字体: 【大 中 小】
大河网讯 新乡刘庄:村民住着免费别墅 等着发小汽车
2007年10月21日 09:06
来源:东方今报
[发表评论] 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7000,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大河网讯
今报记者奚春山文闫善良图
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地处豫北黄河故道,昔日曾是个“方圆十里乡,最穷属刘庄”的村庄。刘庄村如今声名远扬,是我国2000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明星农村之一,而史来贺这个名字则比刘庄更响亮。史来贺这位1949年入党、9次见到毛泽东主席的农民,领导刘庄51年,将一个豫北黄河故道上的贫瘠村庄缔造成了“红色亿元村”。他与雷锋、焦裕禄等一起,被中组部命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2003年4月史来贺病逝,但是刘庄村奔跑的速度丝毫未减。2006年刘庄村人均纳税居然达到5万元,明年,这里的村民,将全部住进村里免费提供的别墅。
分给别墅,水气免费,发面发油
10月15日,平时不爱看电视的刘清琦早早坐在电视机前,“十七大今天开幕,我得看看党对农民又出台了啥好政策。”
刘清琦是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村民,今年67岁了,在村里办的华星药厂供应处上班。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但他和老伴却住着472平方米的三层别墅,还有一个地下车库。
两千块工资,怎么住得上价值上百万元的别墅?刘清琦说,这是村里分的精装修别墅,2005年2月入住时,包括双气、中央空调甚至厨房的橱柜都安装好了,一分钱没掏,别墅免费给个人了。
刘清琦不但住别墅一分钱也不用掏,就连用水、用气也都是免费的。电费虽然自己掏,不过每度电只有0.38元,新乡市的电费是每度电0.56元,中间的差额由村里补助。
刘庄村的最高领导,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史世领说,村民包括来刘庄打工的,有6000余人,小到面、油,大到修路、绿化、房屋维修、孩子上学等费用,全部由集体“埋单”,村里每年每人需补贴一万元。
刘清琦的身体还硬朗,没有生过大病,他说,他的邻居老张,去年在新乡市人民医院住院两个月,花了10多万,个人只负担了1万,因为在刘庄,村民生病住院,不管花多少钱,个人只需负担10%。
按照刘庄村的规定,再过一年,刘清琦就要退休了,他的退休工资仍然由刘庄村集体发放,目前制定的退休工资标准是350元一月,不过村委会准备提高退休工资标准,因为物价在上涨。
刘清琦最小的孙子今年10岁,在刘庄上小学,这个10岁的孩子也在享受村里的福利,他上学不用花钱,连书本费也不用掏,这笔钱当然也是村里出的。
按照刘庄的政策,孩子们从幼儿园上到高中,一分钱也不用出。
刘清琦说,学校的条件也不错,2004年,村里投资2600万,建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为一体现代化的教育园区,比新乡市的很多学校都漂亮。
村委会目前正在研究对村里考上大学的年轻人的补贴政策,下一步可能连上大学的费用也由村里出。
记者数了数,刘庄村的三层别墅有159套,面积、档次甚至装修都一样,也就是说安排了159户村民,而刘庄村共有357户村民,那剩下的村民住啥房?为啥这159户先分别墅?
26岁的村民刘超说,分配别墅的原则是年龄大的,家里人口多的先分,村干部靠后,刘超家人多,所以先分到了一套别墅。不过明年“五一”前,全部村民都能住上别墅,现在新的别墅正在盖。
在刘超的别墅对面,有一栋灰白色的五层楼房,史世领就住在五楼,和他一起住的还有他的弟弟和母亲一大家人,房子的面积是170多平方米。
刘超说,史世领的父亲史来贺,刘庄村前任党支部书记,制定了个规矩并身体力行:群众都住上好房子了,他和村干部才能去住。史世领也明确表态,只要有一个群众没住上别墅,他就不会搬进别墅。
第一代住宅是二层楼房,第二代住宅是五层楼房,第三代住宅是三层别墅
刘庄现存三代住宅,第一代住宅是二层楼房,第二代住宅是五层的楼房。第三代住宅是三层别墅。第一代住宅目前仅存一栋,是当年史来贺住过的,本来准备拆掉,但村民们说,不能拆,这象征了老书记的艰苦奋斗精神,可以用来教育年轻人。
刘清琦回忆说,第一代住宅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他也参与了建设,当时,全村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到烧火做饭的老人,自己拉料、烧砖,干了6年,盖起了1400多栋双层向阳住宅楼房,一时轰动四方。1994年,为了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刘庄开始建设第二代集体住宅——14栋五层单元式住宅楼,每户150平方米。2005年2月,刘庄的第三代别墅竣工,形成了别墅群连片的集体新村。
令刘清琦等乡亲们感到遗憾的是,老书记只住过刘庄的第一代住宅,他说只要有一户村民没住上新房,他就不会搬进新房。2003年4月老书记病逝,到死住的也是旧房子。
走进刘清琦家,一眼就能看到墙上挂了幅高约一米、宽约0.6米的巨幅照片,照片上的中年人就是被村民称为“老书记”的史来贺,他1949年入党、9次受到毛泽东接见。他领导刘庄51年,将一个黄河故道上的贫瘠村庄打造成了“红色亿元村”。
史来贺16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当选中共十三大至十六大代表,7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次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他与雷锋、焦裕禄等一起,被中组部命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人均实际收入15000元,人均纳税5万多元,村办企业的利润属于全体村民
现在领导刘庄的是史世领,史来贺的长子,他被村民们称为“新书记”,村民对他的评价是“能挣会花”。“能挣”是指他善于创业。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不到十八岁的史世领和村里几个能人,靠自己摸索试验制造出拖拉机上的喇叭,“叫响”全国。1986年5月,刘庄人自行设计自行安装设备的华星制药厂建成投产,“能人”史世领成为负责人,企业成功生产出红霉素、青霉素系列等几十种成品药和原料药产品。
史来贺去世以后,刘庄党委遵照史来贺生前嘱托,在村里公开直选新的党委书记。2003年5月13日,在刘庄村全体党员大会上,史世领以满票当选党委书记,同年7月又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2004年,史世领根据国际医药市场信息,在北京昌平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基地,兴建北京刘庄华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为刘庄又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史世领说,现在刘庄最需要的是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006年刘庄人均实际收入15000元,人均纳税5万多元,目前户均存款都在20万以上,这是发展带来的。“会花”是说他舍得为村民投入。截至目前,刘庄实行的还是纯粹的集体经济,村办企业的利润属于全体村民。所有18岁以上、68岁以下村民,全部安排工作,90%的村民在华星制药厂等企业上班。只有19个人在村里1000亩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少数人在村里做行政工作。每个村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每天都记工分,工资年底发,每人每月的收入差别不大。
在华星制药厂工作的一位刘姓工人告诉记者,他来自长垣县,但和其他工友,包括领导们每月的收入差别不大,年龄大、工龄长的,岗位重要的收入稍高一些。企业对他们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不错,分有房子,不过不是别墅,是刘庄的第二代住宅,5层楼房。史世领说,不论时代怎么变,共同富裕的理念不能变。
村领导说准备用股权激励吸引高级人才,村民说下一步可能要给村民发汽车了
村民福利这么好?刘庄挣的钱够花吗?史世领说目前经济形势很好。去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以上,但也有压力,他这个带头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抓经济上。
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但差别不大的工资能吸引高级人才吗?史世领说,没有股权激励等手段,确实难吸引高级人才。村委会领导刚刚制定了一项政策,准备把村里的增量资产(新赚的钱)拿出来作为股权,用来激励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这种现代企业运作中常见的做法,也会出现在刘庄。史世领说,江山是老一代打的,所以只能拿增量资产作为激励。
透视刘庄的发展不难看出,集体经济是刘庄经济得以腾飞的基础。刘庄的集体经济为什么没有走向“大锅饭”反而越变越强?
1956年,上级要求刘庄合作社并入七里营公社,这被称为“小社并大社”,史来贺则坚持“一村一社”,尽管受到政治冷遇,却保存了羽翼未丰的村集体经济。
“文化大革命”中,史来贺不允许村民串联和大鸣大放,尽管他被指责为“唯生产力代表”,刘庄却拉开了集体工业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史来贺认为,刘庄集体经济初具规模,如果一分了之,反而阻碍生产力发展,于是他提出了一种集体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继续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河南大学马列主义教育研究室马树功教授说,发展模式的变与不变,应从实际出发,刘庄的集体经济道路,坚持了党的领导,发展了生产,让村民们变得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体现。
在刘庄,记者注意到,村民家的别墅没有一家装防盗门,有些人家白天就开着门。刘庄村党委副书记刘名宣说,几十年来,刘庄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也没有出现过党员违纪。
村民刘超说,自己家现在就缺小汽车了,不过他不想买,因为看刘庄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就要给村民们发汽车了,等着吧!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总结
社会实践教育,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绽放最美丽的容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总结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2012年5月10日)
2012年3月17日——4月14日为期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公共基础部吴
闽江主任、李润菁副主任的亲临指导帮助和思想政治教研室组长黄志秀老师的认
真有序组织下,学院2011级的大一学生与王珍、罗石春、陈芳、陈飞利、吴振
兴等思政任课全体教师一道来到福安市上白石镇郑家山村、溪潭镇廉村、湾坞半
岛的徐江新村、甘棠镇外塘村、上塘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主题课程
社会实践考察调研,在调研考察过程中,我院大一学生---作为90后的新一代,就诸如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村务公开、乡村文明、征迁补偿、民营企业发展、历
史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保险、生活收入来源、学生教育以及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
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圆满成功。科学、客观、认真
地总结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以期能更好地增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社会
实践的实效性,提高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生动性、吸引性,更好地促进我院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重要性
开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是为了全面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
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使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更好地引导我院学生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使他们能够进一步了解社
会、认识国情,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毛泽
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理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自觉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
政治素质,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在新农村建设实践调研活动中,思政课教师主要做的工作
在这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过程中,我们
全体思政课教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帮助我院大一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认识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消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存在的种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的意义。
第二,做好社会实践过程中纪律和安全教育。教育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自觉遵守学院纪律,特别是遵守各项安全纪律和规定,注意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从而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
第三,加强动态指导,搞好组织实施。在这方面教研室组长黄志秀老师做了大量认真细致卓有成效组织实施工作。在黄志秀老师组织下,思想政治教研室在本学期开学初就召开教研室工作会议,共同讨论实践教学调研的主题,确定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并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黄志秀老师、陈芳老师还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联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个实践基地,并联系交通安全运输客车,确保学生安全。黄志秀、王珍、罗石春、陈芳、陈飞利、吴振兴等思政任课全体教师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充分利用自身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特长的优势帮助学生解答在新农村建设实践调研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结合福安和闽东地区发展趋势,拓展新农村建设实践调研的内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在新农村建设实践调研中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予以及时掌握并妥善解决。
第四,指导学生搞好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和调研课件制作。在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的每一个基地调研结束时,我们思政任课教师都对引导学生进行调研分析总结。我们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新农村建设调研创新成果予以充分的肯定;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加以指导;将四个新农村实践基地对我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进行反馈,使他们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在指导学生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和调研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泽,具体与抽象,逻辑与历史等辩证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写出有份量、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和调研课件。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培养我院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对提高我们思政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丰富社会实践教学经验也有重要作用。
第五,组织搞好班级和全院社会实践教育学习交流汇报会。通过交流汇报会我们教师和学生共享了收获新农村建设调研丰硕成果的快乐,全面的了解了此次社会实践的调研情况,交流学习经验,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知
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只有经过实践的知识才是真知灼见,因此学习交流汇报会的学生表现都很出色,展现了我院青年学生良好的学养和精神风貌。
三、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成果
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总结此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认为有以下三大方面收获的成果。首先,这种“社会实践教育” 将积极推动我院高职人才培养建设的发展 我院是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社会基层、与生产单位的结合更紧密,更直接,因此也更需了解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及老百姓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更要具有社会实践工作能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与高职人才培养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德育、人性提升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功能,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发现在此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我院学生都能比较好的踊跃参与、主动探究、大胆提问,感悟了实践的真谛,体悟了心灵成长的律动。这种“社会实践教育” 将积极推动我们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我院高职人才培养改革具有很好的裨益作用。
其次,有力的拓宽了思政教学渠道,增强了我们教学的实效性 此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能够很好地解决了思政课堂教学环节出现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问题。我们任课思政教师在指导学生新农村调研实践中发现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在他们这次调研实践中所遇到的难点疑惑,就马上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这样,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充满了活力,不断创新,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认为社会实践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助于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能拓宽教学渠道,增强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并能完善其教学体系。
最后,我院大一学生真正得到了一次“受教育”、“长才干” 的洗礼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调研有助于我院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作为新世纪的高职大一学生----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尤为重要。作为90后的新一代,他们存在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缺失或弱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和认识。而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恰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架设一个平台。我院高职大一学生这次走向社会参加实践,深入社会、认识世情、国情和民情,在交流中受到真切地感染并亲身体验生活。看到真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检验了所学,感受到了真实民生状态,受到了深刻教育和启发,增长了才干,使思想升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正如公共基础部吴闽江主任在学习交流汇报会上语重心长而情真意切所说的三个想不到,第一,想不到同学们胸怀视野如此开阔;第二,想不到同学们思想境界如此高远;第三,想不到
同学们对新农村建设思考认识如此深刻。应该说吴主任的讲话和大一学生这次社会实践真正得到了“受教育”、“长才干”的洗礼将带给我们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认识上许多新的启示。
四、进一步提升完善我院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建议
建立健全的社会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是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创新管理体制。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化、制度化开展下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是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必须建立起与我们长期合作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以保证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有序、持久地开展。此外,有必要将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规范化,常规化,切实调动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言以蔽之,社会实践教育,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绽放最美丽的容颜。本学期开展的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学院、教务处、公共基础部的领导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思政课教师共同努力下,我院大一学生全部积极参加,深入新农村,同基层干部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使我们的学生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毛主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名言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正确之路。
第五篇:走访新农村心得体会
走访新农村心得体会
文走访新农村心得体会
我站在XX村一组唯一的小广场上,面前有三四排整齐漂亮的新农村建设二层小楼,接近黄昏,天空灰蒙,隐约酝酿着一场小雨。身边的同事们兴奋的说说笑笑,邓处长和卜老师与一组组长和几位村民坐在远处商量着我们晚上住宿的安排。这是我第一次的下基层走访的村子,XX县XX镇XX村,位于秦岭北麓,镇政府驻地西南约6.5公里处。据传,明崇祯十七年前,有管姓人居住次坪,故以居民姓氏及地形而得名。我们被安排带到了一户农家,一位婆婆、一位阿姨、一条狗是这家目前居住的全部成员。家中叔叔和独子都已出外打工,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二层小楼后面另有一排房屋,作为厨房和厕所与小楼连成了一个院子。阿姨不介意,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家,因为我略有点不懂当地方言,便只听着君与阿姨地道交谈。小楼外面很漂亮,贴着白瓷砖壁,内里却是灰泥胚子墙,依然没有粉刷。房间空荡荡的,并没有什么家具,客厅里摆放着一口为老人准备的棺木,显得有些突兀。二楼三间房全部空置,门未安装。君羡慕客气地说:“阿姨,你家房子真大!楼上还有啊。”
阿姨叹口气,“嗯。我和妈在楼下一人一间,过年孩子回来了,楼下还有一间,楼上的都用不上。”
第一次来阿姨家里做客,毕竟生疏,我们只问了些家长里短,并没有深问墙面为何不粉刷等尴尬问题,或者其实,也不需要„„
出门后,我俩参观了其它同事的住处。多数农家内里都没有粉刷,也有很多房屋闲置。我们当中有两位同事引起大家的广泛同情,她们住在一位独居婆婆的家中,安排的卧室在一楼,临街的窗户上未挂窗帘,甚至没有安装卧室门。有男士提出与她们换房,两个善良的姑娘告诉我怕伤婆婆的心所以没有换。
在第二日,参观农田,我单独与组长交谈时,问了我心中的问题:“你们住到新建的这些家里,都满意么?感觉怎么样?”
“倒是比原来方便了,不过家里用费比上边多了。” “那你们都愿意搬下来么?”
组长才回头盯着我,苦笑了一下,“那没办法么。”
这几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也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国家批准了大量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新闻报纸上总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把祖国大地建设得无比美好,让每个农村面貌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事实,新农村建设的房屋,有大量空置。不仅是农村建设,我国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都面临这这样一个同样的问题——重‘面子’,轻‘里子’。我想,怎样更好的统筹安排,将工作落至实处,真正的惠及农民是我局工作的重心,而怎样实在的进行自己的工作,让自己的努力不流于表面,是我的工作重心。
当夜吃过晚饭,想去卫生间,走至客厅时,院子对面的厨房里倒影出阿姨的身影,她居然在舔盘子,那是晚饭唯一炒菜的盘子,我当时震惊地站在原地愣了几秒钟,因为怕她看见我尴尬,所以赶快转身回了卧室。卧室中,看到阿姨为我们铺的崭新的床褥,心理对她依然很感谢。不过第二日,吃早饭时,本来五分钟可以吃完的饭,我足足吃了半个小时,因为学医,我的生活有些洁癖,所以,整顿早饭期间,我的脑里不时回想昨晚的那一幕,便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我原以为,是阿姨家里穷,后来,我问过很多其它人,才知,这是当地的一种习惯,早年由河南流民传来的一种风俗,以显示媳妇能够勤俭持家。
在这次走访中,还与当地村镇的一些青年人进行了交流,当时,有一位大姐,告诉我们当地的小孩上学困难,教育资源不好,村里只有一个小学,中学都在县镇。她家也有一个孩子正上学,希望我们为他们的孩子每周过来补课,最好只带课三四人。我当时骄傲的内心有些不高兴,为她这样不礼貌的要求。后来慢慢自己想通了,村民提的要求多数是表面具体实在的,有时也许有点儿不合理的,这是普遍现象。来路途中,卜老师提供了一个笑料,我局对口帮扶工作组的一位领导,一次询问自己的帮扶对象有什么困难,村民答:“家里没什么困难的,就是儿子还没娶媳妇,你帮我找个儿媳妇吧。”这位领导气了半天。也让我们哭笑不得。
第二日时,我们还参观了二组的农家乐,全组四十多户,有十七户办了农家乐,除了当地管坪村的居民所办农家乐,还有部分由其它村镇村民来此所办的农家乐。我俩实习的农家乐老板告诉我们,这里的农家乐兴起四五年了,起初两年生意很好,近两年随着农家乐越来越多,生意已经不知怎么样了,一年整个农家乐收入也只是六七万左右。可见,农家乐的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平台期。我也上网查了当地的农家乐,鲜有网上登记,方便游客问询的。乡镇府建设的XX村网络平台上也是完全空白,没有任何资料。农村旅游产业,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撑,农家乐市场既然已经饱和,如何加入文化因素,开辟发展休闲娱乐市场,比如设立当地的户县农民画画舫,剪纸娱乐,贩卖当地手工艺品或土鸡蛋山货等,我认为也许是一条新的道路。
发展农村旅游,尤其是发展大中城市周边的农村旅游,可以实现城市自愿支持农村发展,吸引城市的资金及人才向农村流动,且符合市场规律,真正的体现“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基础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村子是幸运的,可以依托森林公园发展自己。村子的精神建设必然会自然迅速发展。农家乐,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更不易获得经济的收益。因此,管坪村的农村旅游,必然在市场的引导下,在现实的教育下,会培养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服务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文明卫生礼貌的公民。发展农村旅游,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带入农村,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转变,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除了这些,我们还观看了一组所主要种植的小麦、玉米田,人社局所帮扶的8号葡萄种植基地,但因葡萄架第三年才结果实,所以成效滞后。但据阿姨告诉我,葡萄成熟后,亩产资金将比小麦的翻三倍,对此,她很有信心。
三组仍然居住在山上,57户,经济条件、居住环境,相对其它两组落后。现主要种植玉米、土豆,收集山货贩卖。人社局对他们借助无息贷款的方式,帮扶了食用菌种植和养鸡的项目,主要销至山下的农家乐。但中间可能需收货者倒卖。
被帮扶的村民,能看出对我们真心的感谢,同时,也让我真心的感谢和感知同事领导的用心良苦,感知我们工作的重要、真实和意义。
所以,回西安后,我去了图书馆,查了当地的资料。其实,除了种植,当地还特产生漆、天麻、贝母、黄芪、五味子、党参等野生中药材。特色文化是户县的农民画和剪纸。三组位于山腰,交通不便,其实不适宜生产大众、普遍的食材,因为销路并不占据优势。我想,为什么不种植特色的中药材?既然已经有了蘑菇产业链和设施,可以适当试行珍惜食用菌栽培。但是中药种植和珍惜食用菌栽培最需要的是技术支持。因为管坪村是我局“两联一包”帮扶对象,所以由本局出面邀请农业专家评估指导应该可以实行。同时,可以由村民自收集山货、土鸡、土鸡蛋、中药等,在通往旅游景区的硬化公路旁,乡镇府设天然无公害食材营销点,卖于游客,价格必然相对升高。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文章来 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