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选走访新农村心得体会
精选走访新农村心得体会
我站在xx村一组唯一的小广场上,面前有三四排整齐漂亮的新农村建设二层小楼,接近黄昏,天空灰蒙,隐约酝酿着一场小雨。身边的同事们兴奋的说说笑笑,邓处长和卜老师与一组组长和几位村民坐在远处商量着我们晚上住宿的安排。这是我第一次的下基层走访的村子,xx县xx镇xx村,位于秦岭北麓,镇政府驻地西南约6.5公里处。据传,明崇祯十七年前,有管姓人居住次坪,故以居民姓氏及地形而得名。
我们被安排带到了一户农家,一位婆婆、一位阿姨、一条狗是这家目前居住的全部成员。家中叔叔和独子都已出外打工,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二层小楼后面另有一排房屋,作为厨房和厕所与小楼连成了一个院子。阿姨不介意,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家,因为我略有点不懂当地方言,便只听着君与阿姨地道交谈。小楼外面很漂亮,贴着白瓷砖壁,内里却是灰泥胚子墙,依然没有粉刷。房间空荡荡的,并没有什么家具,客厅里摆放着一口为老人准备的棺木,显得有些突兀。二楼三间房全部空置,门未安装。
君羡慕客气地说:“阿姨,你家房子真大!楼上还有啊。”
阿姨叹口气,“嗯。我和妈在楼下一人一间,过年孩子回来了,楼下还有一间,楼上的都用不上。”
第一次来阿姨家里做客,毕竟生疏,我们只问了些家长里短,并没有深问墙面为何不粉刷等尴尬问题,或者其实,也不需要……
出门后,我俩参观了其它同事的住处。多数农家内里都没有粉刷,也有很多房屋闲置。我们当中有两位同事引起大家的广泛同情,她们住在一位独居婆婆的家中,安排的卧室在一楼,临街的窗户上未挂窗帘,甚至没有安装卧室门。有男士提出与她们换房,两个善良的姑娘告诉我怕伤婆婆的心所以没有换。
在第二日,参观农田,我单独与组长交谈时,问了我心中的问题:“你们住到新建的这些家里,都满意么?感觉怎么样?”
“倒是比原来方便了,不过家里用费比上边多了。”
“那你们都愿意搬下来么?”
组长才回头盯着我,苦笑了一下,“那没办法么。”
这几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也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国家批准了大量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新闻报纸上总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把祖国大地建设得无比美好,让每个农村面貌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事实,新农村建设的房屋,有大量空置。不仅是农村建设,我国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都面临这这样一个同样的问题——重‘面子’,轻‘里子’。我想,怎样更好的统筹安排,将工作落至实处,真正的惠及农民是我局工作的重心,而怎样实在的进行自己的工作,让自己的努力不流于表面,是我的工作重心。
当夜吃过晚饭,想去卫生间,走至客厅时,院子对面的厨房里倒影出阿姨的身影,她居然在舔盘子,那是晚饭唯一炒菜的盘子,我当时震惊地站在原地愣了几秒钟,因为怕她看见我尴尬,所以赶快转身回了卧室。卧室中,看到阿姨为我们铺的崭新的床褥,心理对她依然很感谢。不过第二日,吃早饭时,本来五分钟可以吃完的饭,我足足吃了半个小时,因为学医,我的生活有些洁癖,所以,整顿早饭期间,我的脑里不时回想昨晚的那一幕,便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我原以为,是阿姨家里穷,后来,我问过很多其它人,才知,这是当地的一种习惯,早年由河南流民传来的一种风俗,以显示媳妇能够勤俭持家。
在这次走访中,还与当地村镇的一些青年人进行了交流,当时,有一位大姐,告诉我们当地的小孩上学困难,教育资源不好,村里只有一个小学,中学都在县镇。她家也有一个孩子正上学,希望我们为他们的孩子每周过来补课,最好只带课三四人。我当时骄傲的内心有些不高兴,为她这样不礼貌的要求。后来慢慢自己想通了,村民提的要求多数是表面具体实在的,有时也许有点儿不合理的,这是普遍现象。来路途中,卜老师提供了一个笑料,我局对口帮扶工作组的一位领导,一次询问自己的帮扶对象有什么困难,村民答:“家里没什么困难的,就是儿子还没娶媳妇,你帮我找个儿媳妇吧。”这位领导气了半天。也让我们哭笑不得。
第二日时,我们还参观了二组的农家乐,全组四十多户,有十七户办了农家乐,除了当地管坪村的居民所办农家乐,还有部分由其它村镇村民来此所办的农家乐。我俩实习的农家乐老板告诉我们,这里的农家乐兴起四五年了,起初两年生意很好,近两年随着农家乐越来越多,生意已经不知怎么样了,一年整个农家乐收入也只是六七万左右。
可见,农家乐的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平台期。我也上网查了当地的农家乐,鲜有网上登记,方便游客问询的。乡镇府建设的xx村网络平台上也是完全空白,没有任何资料。
[精选走访新农村心得体会]
第二篇:走访新农村心得体会
走访新农村心得体会
文走访新农村心得体会
我站在XX村一组唯一的小广场上,面前有三四排整齐漂亮的新农村建设二层小楼,接近黄昏,天空灰蒙,隐约酝酿着一场小雨。身边的同事们兴奋的说说笑笑,邓处长和卜老师与一组组长和几位村民坐在远处商量着我们晚上住宿的安排。这是我第一次的下基层走访的村子,XX县XX镇XX村,位于秦岭北麓,镇政府驻地西南约6.5公里处。据传,明崇祯十七年前,有管姓人居住次坪,故以居民姓氏及地形而得名。我们被安排带到了一户农家,一位婆婆、一位阿姨、一条狗是这家目前居住的全部成员。家中叔叔和独子都已出外打工,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二层小楼后面另有一排房屋,作为厨房和厕所与小楼连成了一个院子。阿姨不介意,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家,因为我略有点不懂当地方言,便只听着君与阿姨地道交谈。小楼外面很漂亮,贴着白瓷砖壁,内里却是灰泥胚子墙,依然没有粉刷。房间空荡荡的,并没有什么家具,客厅里摆放着一口为老人准备的棺木,显得有些突兀。二楼三间房全部空置,门未安装。君羡慕客气地说:“阿姨,你家房子真大!楼上还有啊。”
阿姨叹口气,“嗯。我和妈在楼下一人一间,过年孩子回来了,楼下还有一间,楼上的都用不上。”
第一次来阿姨家里做客,毕竟生疏,我们只问了些家长里短,并没有深问墙面为何不粉刷等尴尬问题,或者其实,也不需要„„
出门后,我俩参观了其它同事的住处。多数农家内里都没有粉刷,也有很多房屋闲置。我们当中有两位同事引起大家的广泛同情,她们住在一位独居婆婆的家中,安排的卧室在一楼,临街的窗户上未挂窗帘,甚至没有安装卧室门。有男士提出与她们换房,两个善良的姑娘告诉我怕伤婆婆的心所以没有换。
在第二日,参观农田,我单独与组长交谈时,问了我心中的问题:“你们住到新建的这些家里,都满意么?感觉怎么样?”
“倒是比原来方便了,不过家里用费比上边多了。” “那你们都愿意搬下来么?”
组长才回头盯着我,苦笑了一下,“那没办法么。”
这几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也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国家批准了大量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新闻报纸上总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把祖国大地建设得无比美好,让每个农村面貌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事实,新农村建设的房屋,有大量空置。不仅是农村建设,我国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都面临这这样一个同样的问题——重‘面子’,轻‘里子’。我想,怎样更好的统筹安排,将工作落至实处,真正的惠及农民是我局工作的重心,而怎样实在的进行自己的工作,让自己的努力不流于表面,是我的工作重心。
当夜吃过晚饭,想去卫生间,走至客厅时,院子对面的厨房里倒影出阿姨的身影,她居然在舔盘子,那是晚饭唯一炒菜的盘子,我当时震惊地站在原地愣了几秒钟,因为怕她看见我尴尬,所以赶快转身回了卧室。卧室中,看到阿姨为我们铺的崭新的床褥,心理对她依然很感谢。不过第二日,吃早饭时,本来五分钟可以吃完的饭,我足足吃了半个小时,因为学医,我的生活有些洁癖,所以,整顿早饭期间,我的脑里不时回想昨晚的那一幕,便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我原以为,是阿姨家里穷,后来,我问过很多其它人,才知,这是当地的一种习惯,早年由河南流民传来的一种风俗,以显示媳妇能够勤俭持家。
在这次走访中,还与当地村镇的一些青年人进行了交流,当时,有一位大姐,告诉我们当地的小孩上学困难,教育资源不好,村里只有一个小学,中学都在县镇。她家也有一个孩子正上学,希望我们为他们的孩子每周过来补课,最好只带课三四人。我当时骄傲的内心有些不高兴,为她这样不礼貌的要求。后来慢慢自己想通了,村民提的要求多数是表面具体实在的,有时也许有点儿不合理的,这是普遍现象。来路途中,卜老师提供了一个笑料,我局对口帮扶工作组的一位领导,一次询问自己的帮扶对象有什么困难,村民答:“家里没什么困难的,就是儿子还没娶媳妇,你帮我找个儿媳妇吧。”这位领导气了半天。也让我们哭笑不得。
第二日时,我们还参观了二组的农家乐,全组四十多户,有十七户办了农家乐,除了当地管坪村的居民所办农家乐,还有部分由其它村镇村民来此所办的农家乐。我俩实习的农家乐老板告诉我们,这里的农家乐兴起四五年了,起初两年生意很好,近两年随着农家乐越来越多,生意已经不知怎么样了,一年整个农家乐收入也只是六七万左右。可见,农家乐的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平台期。我也上网查了当地的农家乐,鲜有网上登记,方便游客问询的。乡镇府建设的XX村网络平台上也是完全空白,没有任何资料。农村旅游产业,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撑,农家乐市场既然已经饱和,如何加入文化因素,开辟发展休闲娱乐市场,比如设立当地的户县农民画画舫,剪纸娱乐,贩卖当地手工艺品或土鸡蛋山货等,我认为也许是一条新的道路。
发展农村旅游,尤其是发展大中城市周边的农村旅游,可以实现城市自愿支持农村发展,吸引城市的资金及人才向农村流动,且符合市场规律,真正的体现“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基础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村子是幸运的,可以依托森林公园发展自己。村子的精神建设必然会自然迅速发展。农家乐,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更不易获得经济的收益。因此,管坪村的农村旅游,必然在市场的引导下,在现实的教育下,会培养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服务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文明卫生礼貌的公民。发展农村旅游,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带入农村,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转变,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除了这些,我们还观看了一组所主要种植的小麦、玉米田,人社局所帮扶的8号葡萄种植基地,但因葡萄架第三年才结果实,所以成效滞后。但据阿姨告诉我,葡萄成熟后,亩产资金将比小麦的翻三倍,对此,她很有信心。
三组仍然居住在山上,57户,经济条件、居住环境,相对其它两组落后。现主要种植玉米、土豆,收集山货贩卖。人社局对他们借助无息贷款的方式,帮扶了食用菌种植和养鸡的项目,主要销至山下的农家乐。但中间可能需收货者倒卖。
被帮扶的村民,能看出对我们真心的感谢,同时,也让我真心的感谢和感知同事领导的用心良苦,感知我们工作的重要、真实和意义。
所以,回西安后,我去了图书馆,查了当地的资料。其实,除了种植,当地还特产生漆、天麻、贝母、黄芪、五味子、党参等野生中药材。特色文化是户县的农民画和剪纸。三组位于山腰,交通不便,其实不适宜生产大众、普遍的食材,因为销路并不占据优势。我想,为什么不种植特色的中药材?既然已经有了蘑菇产业链和设施,可以适当试行珍惜食用菌栽培。但是中药种植和珍惜食用菌栽培最需要的是技术支持。因为管坪村是我局“两联一包”帮扶对象,所以由本局出面邀请农业专家评估指导应该可以实行。同时,可以由村民自收集山货、土鸡、土鸡蛋、中药等,在通往旅游景区的硬化公路旁,乡镇府设天然无公害食材营销点,卖于游客,价格必然相对升高。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文章来 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m 3
第三篇:走访心得体会
走访心得体会
陈场二中
唐良炎
随着”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节拍,我走访了我六
(三)班任洋、操琦、唐果、杨宇航、熊冰颖、等同学。他们分别位于王桥村、陈场街道、沙玲村、伊湾村、陈场街道,他们各个家庭情况大致相同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外打工由祖父母照顾,我和家长们交谈,了解他们在家表现及如实反映了学生在校情况并征求家长的建议,体会如下:
人们都说“走访”是个好传统,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了解,交流信息,便于改进工作。就我近期的走访效果来看,确实让我有些莫名的感动,虽然常常处在大家之中,却没有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比如,有家长、学校领导、老师反映,现行的义务教育免费部分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读书免杂费和课本费、还能喝上免费牛奶,我们那个时代想都不可想,现代的孩子真是托了党的福。
然而,有些教辅资料、优质课堂、全品全优有的是免费,但有一些非免费。到底哪些是免费的?哪些是非免费的?书本上没有任何标识,确实有点“丈二和尚让人摸不着头脑”,令人费解!
因此,我们建议出版、发行部门:①、在免费的教辅资料上加上“免费”字样,便于学生、家长明白征订、购买,避免鱼龙混杂,杜绝不正常、搭车的收费行为发生。②、在现行国家义务教育还不具备完成免费的情况下,由地方财政对非免费部分的资料、课堂作业等实行全额或部分补贴③、继续规范发行渠道,杜绝中间环节的折扣行为,让利于学生,减轻家长学额负担。
通过真实的走访得知,只要我们带着真情实感与大家倾情交流,将家长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为家长们寻求负担的出口,及时反映民生从而获得资助,真正让利于民,就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理解,我们的农村教育才有希望!
2011.11.05
第四篇:大走访心得体会
参加“大走访”活动的心得体会
9月14日至9月17日,作为*第一批下乡走访干部,我们本着入户一批、解决一批群众困难的原则,来到我们的扶贫对口村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大走访活动。这次大走访,我们第一批下乡干部共走访了62户贫困户,我和另外一名干部共同走访了22户,从我们走访的这22户来看,群众需要解决和帮助的困难大致分十类,其中,申请盖房和贷款的最多,均占到了总数的32%。
倾听百姓心声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及时梳理百姓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尽快反馈给乡政府并协调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帮助其解决困难。在走访的过程中,也有大部分百姓说现在党对农村、农民的政策确实很好,各项惠农政策和补贴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最重要的是,富民安居房、抗震安居房为他们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同时,他们真诚地希望基层组织在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时能认真宣传、耐心解释、公正办事,让党的惠农政策真正惠及符合条件的人。
切实解决问题
针对村民提出的经济收入低、住房条件差、贷款难等问题,当时没有办法立刻解决的,我们及时反馈给乡政府,但对一些村民提出的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都尽心尽力予以解决。比如,扎格斯台严重缺水,我们走访的一户群众家里无男丁,都是妇女、儿童,没有水喝,我们帮助其买水壶,打水,再送过去。还有一户户主得了重大疾病而没钱看病,在家躺了两年,我们联系协调乡政府帮助解决了看病
难得问题。这些户主都表示,没有想到你们对我们反应的问题这么重视,你们的工作态度真让老百姓感动。
我的体会
通过这次“大走访”活动,我深切的感受到这次大走访是百姓需要,我们需要,这也是一次提升素质、纯洁党性、升华思想的一堂政治理论课,课时虽短,但是,感受颇多,主要有一下几点体会:
一是真正体会 “只有干实事,一件一件的办,真心诚意的为老百姓办事,才会越办越想办,越办越会办,越办越好,越办群众越友好”,我深切的体会到真的是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也把你当亲人。
二是心情很沉重,有那么多的贫困户,我们的扶贫任务很重,我们只有通过走一批,解决、帮扶一批群众困难来缓解贫困,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群众自己解放思想,不再有“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创业致富脱贫。
三是自己受到教育,如果我们始终坐在办公室里不出去,你是不会知道百姓的疾苦,群众也是不会相信你的,只有走出去,真正走到百姓家中,去看、去问、去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办些实事,群众才会相信你,我们才可能最终赢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来源。
四是感觉到自己掌握政策太少,应该主动加强学习,学习国家、新疆及县域政策,这样,才能在走的过程中及时将国家政策正确的讲解给百姓。
五是双语很重要,在入户的过程中,我们因为缺乏双语的学习,不能直接的和村民交谈,只有通过村干部做中间的传达者,才能了解到群众的困难及建议意见,因此,加强双语的学习至关重要。
总之,这次大走访,让我真正了解到基层一线的工作,了解到百姓的疾苦,了解到察县基本的贫困现状及以后我们努力的方向,同时,在走访的过程当中也走出思路,走出干劲。
第五篇:大走访心得体会
大走访心得体会
“大走访”活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是树立党和政府光辉形象、体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色的具体行动,也是了解民生、掌握民意,开展扶贫帮困的重要措施。通过大走访可以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架起党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关系、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忙里抽空深入到生活条件不同层次的农户家中开展走访活动,全面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向他们征求方方面的意见、建议。虽然走访时间较短,走访户数不多,但获益匪浅,感触很深,不仅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而且深受感染和教育。主要产生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此次“大走访”活动与以往开展的“三同”活动和扶贫帮困活动相比有了质的提升。虽然我们以前开展的“三同”活动、扶贫帮困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个别存在着蜻蜓点水、跑马观花,搞搞形式、走走过场的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此次“大走访”活动呈现出两个方面的新特征:一是县、乡、村三级联动,掀起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为主题的大走访高潮。当广大走访人员看到许多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的贫困家庭后,不仅内心受到震撼,而且感到愧疚,进而激发了守土尽责、履职奉献的工作热情。二是社会风气得到进一步好转。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需要优良的党风,更需淳朴的、积极地、向上的民风。党风正则民风正,党风纯则民风纯。三是一批社会热点问题得到解决,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第二,更加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在推动人类进步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任何事情都搞不成。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所以,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本依靠,假如失去人民群众这个靠山,我们就形同一具行尸走肉。同时,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语中深刻领悟到我们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生存的物质资料是人民给予的。今后,必须在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行动上关心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团结群众,善于问计于民,虚心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掌好权,为群众谋利益,真正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体现我们生存的人生价值。
第三,更加了解群众疾苦,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以往我们一提到山区群众贫困问题时,一概认为这是因为这里的群众好逸恶劳、“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懂得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发家致富。对于开展的干部扶贫帮困活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总认为这是为难干部、麻烦群众的事,因为干部一没钱送;二没技术教。当与群众促膝交流和自己所见所闻,使我更加认识到造成他们生活贫困的原因,不仅仅是主观上的懒惰,更为重要的是客观上的原因导致的。在这里不仅自然条件恶劣,而且农业基础设施相当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普遍存在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现象。大家试想:一个农民历尽千辛万苦,耕种的农作物一旦遭受灾害,便颗粒无收。久而久之,群众自然会失去致富信心。我们作为干部,虽然不能用送钱的办法帮扶他们,但我们要用真挚的感情、真诚的语言温暖他们的心、抹去他们的伤痛,激励他们振奋起来、增强信心,走勤劳致富道路。农牧民群众贫困生活,给我带来极大启发:只有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扑下身子,走进千家万户,才能准确及时地掌握社情民意,才能对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才能进一步增强服务于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总之,在“大走访”活动中,看到广大干部与群众感情的交流、苦难的分享、泪水的交融、微笑的面对,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今后,我将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大走访”活动进行到底,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密切群众、甘当公仆,一切工作以体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团结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力量,把全部精力扑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上,把全部智慧用在一心一意谋发展上,以实际行动真正造福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