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走访心得体会
浅谈做好大走访工作的几点体会
当前开展的“保平安、促和谐、全警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是我们贯彻落实三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巩固“三基”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边防行政管理,增强全员创优意识,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实现公安边防工作服务大局、惠及群众的最大化,切实在构建和谐、平安的沿海环境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务区民警,必须会做群众工作。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从走访群众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是走访面要广。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辖区产生人财物的大流动,原先以户籍地管理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体现其不适应性,就许多警区而言,走访群众不应只停留在走访本地居(村)民身上,“群众”的范畴应该界定为“在辖区的实有人口”,包括流动人口、本地人员、常住人口,所以,我们在走访工作中首先就要面广,本地居民、本地干部、流动人口都应该是我们走访、工作、宣传的对象,因为走访的意义和工作的收获并不会因为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是走访时机要准。走访工作是随机的,一般都由民警自行选择合适的时机,但重要的是时机选择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走访的效果,从普遍意义上讲,走访时机应该选择在群众方便时、需要帮助时、重大喜庆或变故时,因为这一时机走访,群众愿意沟通交流,也更需要您的安慰和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选择在星期天、节假日着便服走访,这会让被访者感觉得到了你的尊重,认为你把他当朋友看,自然而然,你就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走访次数要频。当民警因为纠纷调解或需要群众配合提供线索时,走访的次数要增多,要连续数次地上门工作,特别是面对一时误解或不理解的群众,绝对不要“硬碰硬”对着干,要不怕难堪,不怕尴尬,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当群众被你多次的走访感动或不耐烦时,就是你工作进展之时。
四是不要顾忌细节。由于我们大部分辖区都是农村地区,在走访群众时经常碰到一些尴尬的细节,如好客的群众端一杯浮满泡沫、杯沿布满黑垢的茶给你喝,被访者给你一支低价的烟抽等情况,这时,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必须做到热情坦然而不顾忌细节,因为这是群众对你的尊重,更是群众与你套近乎,你受了,心近了,事好办,你顾忌这顾忌那,留给群众的便是遗憾,甚至是埋怨,所以,这种类似“同甘共苦”的举动是拉近心灵距离的最好抓手。
五是不要失约拖沓。责任区民警管的事情碎杂,稍有不慎便会漏掉遗忘一些事情,但对于走访群众的工作,必须做有心人,群众托你办的事,多留个心眼,在本子上记一记,定时疏理完成情况;你约群众走访谈话的日子,千万不能失约拖沓,说不定被访的群众还请了假在等你呢!俗话说“以小见大”,群众会认为你架子大,说话不算数,面对这样警官,谁会信任他,谁跟他讲心理话,要是再去事后补救可能就“事倍功半”了。
六是要有亲疏远近。民警走访对象是很广泛的,、也有帮教对象、高危人员,但绝不能不分远近、毫无原则地一味交往,一般而言,居(村)干部、普通群众、弱势群体要多走访、多体察,帮教对象和高危人员要多了解、多关心,但与私人业主、年青异性、帮教对象走得太近太勤是大忌,这会使群众误认为你们是“好朋友”而冲淡对你的信任和支持,进而损害你的公正廉洁形象。
七是要多形式走访。走访工作的形式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下基层工作时可以走访,参加会议前后可与村居干部进行沟通了解,平时路上偶遇也可以驻足交心。笔者认为,只要有机会,责任区民警就可以用不同方式收集各类信息,了解敌社情状况,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做到啥时顺手啥时出手即可。
八是要树立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民警形象即代表着国家、政府和公权,是正义的化身,所以民警除了特定情况以外,一般都要规范着装,做到言词得体、礼貌可亲,最忌讳的是“张口大话”和以管人者自居的姿态,要诀是多用“可以吗”“好吗”“能不能”等肯求性语言,建立互
信、博得好感是圆满走访的前提和基础。
九是要不断总结。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走访工作更像是一门哲学,简单而又深奥,有时此法用在此人身上立竿见影,但用在彼人身上却毫无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走访工作中摸索研究走访艺术,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2008年11月20日至30日,根据县局“大走访”的计划安排,我随纪委书记、督察长刘继田深入铜山县最偏远的乡村--单集镇吴桥村等村镇走访。铜山县地处江苏省北部,环抱徐州市,外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及山东省微山县接壤,是省际结合、城乡结合区域,是全省社会治安较为复杂的地区之一。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加“破”地区,“新” 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就坐落在一排排崭新整齐的农民住宅;“破”是指还有一部分没有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仍居住在破旧的茅草房里。临行前,我带了300余份《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情况调查表》,精心设想了可能遇到的尴尬局面和难题。经过十天的走访,使我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宽容和纯朴,意识到公安工作的差距和不足,尤其是我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局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由此推动了农村警务室工作机制和驻村民警政策待遇的重大调整。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我主要有如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大走访活动的决定非常及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今年11月12日,公安部警务督察局部署在全国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开展万名督察民警“进村入户大走访、问计求策促平安”专项活动时,我起初还认为这是“做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通过实地走访,我深刻感受到这项决策的必要性,深刻理解了“大走访”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的这次走访第一阶段十天,共走访6个乡镇,19个行政村、16个社区、23家企事业单位,走访群众125家(户),向居民群众发放调查表265份,掌握的情况也是浅表层次的,但我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苏北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纯朴的苏北农民对党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信念随口可言,如数家珍,尽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依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问计求策促平安 ”专项活动,既是警务督察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执法为民理念的一次重大举措,也是督察民警改进作风、体察民情、促进工作的实际步骤。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社会治安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平安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进一步服务保障农村改革发展,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强化警务督察队伍建设,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三大建设任务的完成作出应有贡献。
二、大走访活动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学会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虽然我出生在农村,但进入校门及至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在县城上班,很少深入农村,更少接触农民。刚开始走访时有为难情绪,不好意思,不知该怎么开口,向群众发调查表时,有个小伙子,看了一眼,就把表还给我了,说:“都是搞搞形式,你们自己随便填就是了”,说完就走了。我感觉很难堪,也很灰心,怎么这样?我们是真心想听听大家的心声,不是搞形式。刘督察长及时开导启发我,要让群众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说真心话,首先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要让群众相信我们,必须加强沟通。第二天,我见一位老大爷在村委会门口晒太阳,主动上前与老大爷聊起了家常,老大爷看我不是本村的人,问我有什么事,我就表明我们身份,说明来意,我们是督察民警,想做一个调查,了解一下这儿的治安情况,了解群众对公安机关还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在取得了老人的信任后,老大爷打开了话题,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几个邻居也围拢过来,一块聊,从村里的警务室建设到党的农村政策,从公安机关亲民便民举措到110报警服务态度等。一个村民听说我们是督察,就主动反映问题,原来,前两天他儿子因为宅基地纠纷与邻居打了起来,派出所只来做了调查笔录就走了,一直没给处理。随后我们主动与该派出所联系,找来社区民警,在周围邻居的配合下,当场为两家进行调解处理,两家人均表示满意,还主动互相承认了错误,化解了矛盾,村民们也都很高兴,认为这是处理得最快最好的一次纠纷,也让他们看到了公安机关为人民办实事的真心。有几个群众主动找我们反映家中自行车被盗、警务室有时关门、找不到民警等问题。临走时还跟我们互留了电话号码,说以后再有什么事,就直接联系我们。通过大走访,我深深懂得:只要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之所以有上访等问题的发生,可能原因大多在于公安机关或办案民警与群众没有及时沟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工作不细致,执法为民的思想没有牢固树立所致。
三、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这次走访,我们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乡结合部、省际村组,先后深入三堡、棠张和安徽交界的部分治安复杂村组。每次都是先和群众拉家常,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交流,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均尽心详细记录,能够当场解答的,现场释疑答问,对群众提出的要求,合理范围的给予肯定答复,不属于职责范围无法做到的给予耐心解释,需要在工作中加强和改进的,认真记录,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这几个村的劳动力都出去打工,只有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大家对民警的依赖心较强,普遍希望社区民警能够再多一些时间在警务室,能常见到民警的身影。通过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一位村民说:“平时见到警察,不是在马路上拦车罚款,就是来调查取证的,感觉都没有什么好事,通过这次与警察聊天,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真的感到民警马天明又回来了。”
四、大走访活动为局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促进了农村警务室规范化运作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农村警务室建设。大多数群众对警务室持褒扬的态度。普遍反映社会治安形势较以前有明显好转,农村的盗抢及其他侵财类案件明显下降,寻衅滋事、流氓滋扰事件也很少发生,见警率明显提高,每天能见到公安人员巡逻,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公安机关服务群众工作更加贴近民生,各项惠民措施更加具体了,但是,也有部分群众反映警务室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民警在警务室的时间太短,办理户籍时手续繁琐,办理周期较长,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户口慢,影响工期;二是个别群众反映一些因纠纷引起的伤害性案件处理拖拉,矛盾化解不及时,影响生产生活;三是
省际结合部集贸市场流窜作案时有发生;四是反映辖区民警走访群众不经常,群众对驻村民警不熟悉等。针对群众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副县长兼公安局长孙益龙局长高度重视,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专门召开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解决警务室存在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于2008年12月6日,召开全县公开选拔农村中心警务室民警动员大会,在全县选定27个农村中心警务室作为试点,公开选拔驻警务室民警,全面打造人民满意、信息化、规范化的农村中心警务室,县局决定:凡被选拔上的驻村警务室民警第一年担任所长助理,第二年解决副股级,并根据工作表现逐步适时解决正股级和副科级待遇。这一政策将全县最优秀的民警选拔到警务室,并建立了警务室民警受理群众报警、投诉,调解纠纷等工作机制,要求警务室民警以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盗、防火、防骗宣传,通过警方提示提高辖区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等,使全县农村警务室建设和规范运行又上了个新台阶。
为加强我们村官与农民群众的沟通,搭建我们之间的桥梁,了解新农村农民生活中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工作,我县开展了大学生村官“民情大走访”活动,看似简单,但任务极重。我满怀激情地走上了去往村里的路上,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又是一次挑战。
记得刚走访的第一天,我到了村支部书记家与他聊了半天,谈了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书记赞同的说“好啊,上级部门对我们农民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呀,让你们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的困难,反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们村今后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于是书记利用村喇叭广播了广播,说明了我这次走访的目的,这对我后来在村农户家里了解情况起了很大的作用。
转眼间,活动开展已经有一个多月,回顾一个多月的走访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顶着风,冒着雨,披星戴月,流过汗,时不时受到群众的不理解,看他们那毫无表情的脸,有时甚至感到很委曲。然而值得欣慰的是,在走访过程中,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苦,听到他们的实话,加上我对有关惠农政策的讲解,通过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群众观念发生了改变,由不理解转变到理解,由不欢迎转变到热情主动,甚至有的盛情挽留让在他家吃饭,听取他们的心声,取得了大多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在走访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在走访的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还相当艰苦,特别是一些家庭,因病因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内疚,在走访中都一一进行了了解和记录,并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
二是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如我村闫星星同志想办一个养殖山鸡场,但对创业起步资金的合理预算及今后的管理经验一无所知,我主动与泽州县创业培训班的贾老师进行了联系,给他拿回了创业的有关资料,供他参考并给他留了有关电话,和他说在今后的创业路上有什么困难还可找我帮忙。
三是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中,要争做百姓的贴心人,做群众的好朋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
四是要改变工作作风。这就要求我们联村干部要在宣传有关政策中、调处矛盾纠纷的过
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我们讲二遍,讲十遍;一次不在家,走两次,我们就是用这种精神,耐心去打动群众的心,顺利完成工作。
五是要端正学习态度。在村工作直接面对农民,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加强学习很重要。要认真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有关城建、土管、计生、村级组织建设、村级财务管理、信访、安全管理、种植、养殖等方面知识,才能在政策法规宣传、组织建设督导、民主制度监督、矛盾纠纷化解、富民强村服务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开展农村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六是要积极拓展新思路。农村工作错综复杂,包罗万象。在工作中,我们要勤于思考,对各方面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建议和方案一定要符合本村实际。在追山村走访中大多数村民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业方面的想法,下步我们要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合理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七是要做到勤快。要多走访,多调研,多到第一线去了解村情民意,从而对症下药,制定对策,帮助解决问题。
这次走访后的赶触太多太多,有苦有甜,对那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民我替他们高兴,可是那些困难的群众让我感受到了自己今后肩上的责任,这时刻鞭策我要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在党和人民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农村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余热。
第二篇:大走访心得体会
大走访心得体会
当前公安机关开展的“保平安、促和谐、全警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安工作服务大局、惠及群众的最大化,切实在构建和谐环境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合格的社区民警,我们必须要会做群众工作,与群众打成一片,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从走访群众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走访面要广。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辖区产生人财物的大流动,原先以户籍地管理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体现其不适应性,就许多警务区而言,走访群众不应只停留在走访本地居民身上,“群众”的范畴应该界定为“在辖区的实有人口”,包括流动人口、本地人员、常住人口,所以,我们在走访工作中首先就要面广,本地居民、本地干部、流动人口都应该是我们走访、工作、宣传的对象,因为走访的意义和工作的收获并不会因为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走访时机要准。走访工作是随机的,一般都由民警自行选择合适的时机,但重要的是时机选择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走访的效果,从普遍意义上讲,走访时机应该选择在群众方便时、需要帮助时、重大喜庆或变故时,因为这一时机走访,群众愿意沟通交流,也更需要您的安慰和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选择在星期天、节假日着便服走访,这会让被访者感觉得到了你的尊重,认为你把他当朋友看,自然而然,你就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三、走访次数要频。当民警因为纠纷调解或需要群众配合提供线索时,走访的次数要增多,要连续数次地上门工作,特别是面对一时误解或不理解的群众,绝对不要“硬碰硬”对着干,要不怕难堪,不怕尴尬,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当群众被你多次的走访感动或不耐烦时,就是你工作进展之时。
四、走访时不要顾忌细节。我们在走访群众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尴尬的细节,如好客的群众端一杯浮满泡沫、杯沿布满黑垢的茶给你喝,被访者给你一支低价的烟抽等情况,这时,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必须做到热情坦然而不顾忌细节,因为这是群众对你的尊重,更是群众与你套近乎,你受了,心近了,事好办,你顾忌这顾忌那,留给群众的便是遗憾,甚至是埋怨,所以,这种类似“同甘共苦”的举动是拉近心灵距离的最好抓手。
五、不要失约拖沓。责任区民警管的事情碎杂,稍有不慎便会漏掉遗忘一些事情,但对于走访群众的工作,必须做有心人,群众托你办的事,多留个心眼,在本子上记一记,定时疏理完成情况;你约群众走访谈话的日子,千万不能失约拖沓,说不定被访的群众还请了假在等你呢!俗话说“以小见大”,群众会认为你架子大,说话不算数,面对这样警官,谁会信任他,谁跟他讲心理话,要是再去事后补救可能就“事倍功半”了。
六、走访要有亲疏远近。民警走访对象是很广泛的,、也有帮教对象、高危人员,但绝不能不分远近、毫无原则地一味交往,一般而言,社区干部、普通群众、弱势群体要多走访、多体察,帮教对象和高危人员要多了解、多关心,但与私人业主、年青异性、帮教对象走得太近太勤是大忌,这会使群众误认为你们是“好朋友”而冲淡对你的信任和支持,进而损害你的公正廉洁形象。
七、走访形式要多样。走访工作的形式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下基层工作时可以走访,参加会议前后可与村居干部进行沟通了解,平时路上偶遇也可以驻足交心。只要有机会,责任区民警就可以用不同方式收集各类信息,了解敌社情状况,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做到啥时顺手啥时出手即可。
八、走访时要树立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民警形象即代表着国家、政府和公权,是正义的化身,所以民警除了特定情况以外,一般都要规范着装,做到言词得体、礼貌可亲,最忌讳的是“张口大话”和以管人者自居的姿态,要诀是多用“可以吗”“好吗”“能不能”等肯求性语言,建立互信、博得好感是圆满走访的前提和基础。
九、走访后要不断总结。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走访工作更像是一门哲学,简单而又深奥,有时此法用在此人身上立竿见影,但用在彼人身上却毫无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走访工作中摸索研究走访艺术,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总之,深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是公安机关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迫切要求,也是积极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复杂的治安形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公安机关全体干警一定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推出爱民、便民、利民措施,努力做到以民警“大走访”促进警民“大和谐”,真正的做到警民一家亲。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强化深化“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心中时刻想着人民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小见大,真正为民排忧解难,成为一名“亲民、爱民、为民、利民”的人民警察。
第三篇:大走访心得体会
参加“大走访”活动的心得体会
9月14日至9月17日,作为*第一批下乡走访干部,我们本着入户一批、解决一批群众困难的原则,来到我们的扶贫对口村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大走访活动。这次大走访,我们第一批下乡干部共走访了62户贫困户,我和另外一名干部共同走访了22户,从我们走访的这22户来看,群众需要解决和帮助的困难大致分十类,其中,申请盖房和贷款的最多,均占到了总数的32%。
倾听百姓心声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及时梳理百姓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尽快反馈给乡政府并协调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帮助其解决困难。在走访的过程中,也有大部分百姓说现在党对农村、农民的政策确实很好,各项惠农政策和补贴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最重要的是,富民安居房、抗震安居房为他们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同时,他们真诚地希望基层组织在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时能认真宣传、耐心解释、公正办事,让党的惠农政策真正惠及符合条件的人。
切实解决问题
针对村民提出的经济收入低、住房条件差、贷款难等问题,当时没有办法立刻解决的,我们及时反馈给乡政府,但对一些村民提出的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都尽心尽力予以解决。比如,扎格斯台严重缺水,我们走访的一户群众家里无男丁,都是妇女、儿童,没有水喝,我们帮助其买水壶,打水,再送过去。还有一户户主得了重大疾病而没钱看病,在家躺了两年,我们联系协调乡政府帮助解决了看病
难得问题。这些户主都表示,没有想到你们对我们反应的问题这么重视,你们的工作态度真让老百姓感动。
我的体会
通过这次“大走访”活动,我深切的感受到这次大走访是百姓需要,我们需要,这也是一次提升素质、纯洁党性、升华思想的一堂政治理论课,课时虽短,但是,感受颇多,主要有一下几点体会:
一是真正体会 “只有干实事,一件一件的办,真心诚意的为老百姓办事,才会越办越想办,越办越会办,越办越好,越办群众越友好”,我深切的体会到真的是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也把你当亲人。
二是心情很沉重,有那么多的贫困户,我们的扶贫任务很重,我们只有通过走一批,解决、帮扶一批群众困难来缓解贫困,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群众自己解放思想,不再有“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创业致富脱贫。
三是自己受到教育,如果我们始终坐在办公室里不出去,你是不会知道百姓的疾苦,群众也是不会相信你的,只有走出去,真正走到百姓家中,去看、去问、去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办些实事,群众才会相信你,我们才可能最终赢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来源。
四是感觉到自己掌握政策太少,应该主动加强学习,学习国家、新疆及县域政策,这样,才能在走的过程中及时将国家政策正确的讲解给百姓。
五是双语很重要,在入户的过程中,我们因为缺乏双语的学习,不能直接的和村民交谈,只有通过村干部做中间的传达者,才能了解到群众的困难及建议意见,因此,加强双语的学习至关重要。
总之,这次大走访,让我真正了解到基层一线的工作,了解到百姓的疾苦,了解到察县基本的贫困现状及以后我们努力的方向,同时,在走访的过程当中也走出思路,走出干劲。
第四篇:大走访心得体会
大走访心得体会
“大走访”活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是树立党和政府光辉形象、体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色的具体行动,也是了解民生、掌握民意,开展扶贫帮困的重要措施。通过大走访可以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架起党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关系、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忙里抽空深入到生活条件不同层次的农户家中开展走访活动,全面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向他们征求方方面的意见、建议。虽然走访时间较短,走访户数不多,但获益匪浅,感触很深,不仅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而且深受感染和教育。主要产生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此次“大走访”活动与以往开展的“三同”活动和扶贫帮困活动相比有了质的提升。虽然我们以前开展的“三同”活动、扶贫帮困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个别存在着蜻蜓点水、跑马观花,搞搞形式、走走过场的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此次“大走访”活动呈现出两个方面的新特征:一是县、乡、村三级联动,掀起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为主题的大走访高潮。当广大走访人员看到许多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的贫困家庭后,不仅内心受到震撼,而且感到愧疚,进而激发了守土尽责、履职奉献的工作热情。二是社会风气得到进一步好转。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需要优良的党风,更需淳朴的、积极地、向上的民风。党风正则民风正,党风纯则民风纯。三是一批社会热点问题得到解决,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第二,更加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在推动人类进步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任何事情都搞不成。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所以,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本依靠,假如失去人民群众这个靠山,我们就形同一具行尸走肉。同时,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语中深刻领悟到我们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生存的物质资料是人民给予的。今后,必须在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行动上关心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团结群众,善于问计于民,虚心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掌好权,为群众谋利益,真正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体现我们生存的人生价值。
第三,更加了解群众疾苦,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以往我们一提到山区群众贫困问题时,一概认为这是因为这里的群众好逸恶劳、“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懂得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发家致富。对于开展的干部扶贫帮困活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总认为这是为难干部、麻烦群众的事,因为干部一没钱送;二没技术教。当与群众促膝交流和自己所见所闻,使我更加认识到造成他们生活贫困的原因,不仅仅是主观上的懒惰,更为重要的是客观上的原因导致的。在这里不仅自然条件恶劣,而且农业基础设施相当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普遍存在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现象。大家试想:一个农民历尽千辛万苦,耕种的农作物一旦遭受灾害,便颗粒无收。久而久之,群众自然会失去致富信心。我们作为干部,虽然不能用送钱的办法帮扶他们,但我们要用真挚的感情、真诚的语言温暖他们的心、抹去他们的伤痛,激励他们振奋起来、增强信心,走勤劳致富道路。农牧民群众贫困生活,给我带来极大启发:只有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扑下身子,走进千家万户,才能准确及时地掌握社情民意,才能对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才能进一步增强服务于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总之,在“大走访”活动中,看到广大干部与群众感情的交流、苦难的分享、泪水的交融、微笑的面对,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今后,我将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大走访”活动进行到底,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密切群众、甘当公仆,一切工作以体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团结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力量,把全部精力扑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上,把全部智慧用在一心一意谋发展上,以实际行动真正造福群众。
第五篇:大走访心得体会
大走访心得体会
“下基层、走村居、访民户、解民忧、送温暖”大走访活动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是树立党和政府光辉形象、体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色的具体行动,也是了解民生、掌握民意,开展扶贫帮困的重要措施。通过大走访可以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架起党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关系、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县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深入到生活条件不同层次的农户中开展走访活动,全面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向他们征求方方面的意见、建议、虽然走访时间比较短,走访户数不多,但获益匪浅,感触很深,不仅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而且深受感染和教育。总之,在这十多天的大走访“活动中,看到广大干部与群众感情的交流、苦难的分享、微笑的面对,我的心里受到了震撼。
今后,我将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大走访“活动进行到底,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密切群众、甘当公仆,一切工作以体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真正造福群众。
驻西五里工作组: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