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时间:2019-05-15 01:0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第一篇: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的两种不同文明,存在着互补性。

农耕文明起源于母系氏族繁荣期,是指以农耕生产为主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农耕技术、石器、陶器生产,定居方式、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等方面内容)。

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均属农耕文明阶段。

“聚落”一词与以往称为“氏族”不同。“聚落”就是早期人类的定居地。“氏族”又称“氏族公社”,是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集团)。聚落从地域意义上说,它应包含着很多氏族,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可能是由若干个氏族组成的一个大公社、一个大的聚落。

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有共性,也有其各自的特性。共性是:①两者都处于大致相同的发展阶段,属母系氏族阶段;②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③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都会使用和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相异之处是:①地理环境不同;②建筑房屋的特点不同;③农作物不同;④陶器制作的风格不同。因此,我们常认为半坡聚落反映了北方半干旱地区农耕文明的特点,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河姆渡聚落反映了南方湿润地区农耕文明的特点,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

第二篇:农耕方式与游牧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影响(2014)

农耕方式与游牧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影响

一、对农耕方式、游牧方式及草原生态状况作一介绍

农耕方式主要指通过毁林开荒,开垦出土地。在我国古代,国家为稳定国防,派官兵到边疆去驻扎,官兵到边疆后开荒,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边疆,为发展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随之而来的就是造成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对草原的开垦,造成草原生态破坏。尽管农耕方式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它的到来,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农耕文明,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大的。

游牧方式主要是指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他们随水草而居,一年四季不停的迁徙。尽管这种方式相比农耕方式较为落后,但对环境的破坏是比较小的。

当前我国的草原面积在逐渐减少,其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农耕方式的传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加之,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随水草而居,而是都逐渐定居下来,对草场划片进行放牧,对草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农耕方式与游牧方式及牧民定居对草原生态的影响

农耕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对草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尽管这种方式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农业生产的剩余也越来越多。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都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极大地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由于人们有了大量的农产品剩余,人口就开始迅速增长,大量人口的增加促使人们去开垦更多的土地。因此,草原又被进一步开垦。最终导致草原面积较少,草场不断消失。由于土地上缺乏植被,随着风的侵蚀,表层土壤被风带走,形成风沙。随后土壤肥力下降,土地开始退化,加之降水较少,土地开始荒漠化,最终形成了沙漠。可见农耕方式对自然环境脆弱地区草原的危害是极大的。而我国西部地区如甘肃,内蒙古一带,这些地区在古代,其生态环境状况是较好的。而随着农耕方式的传入,草原的生态破坏加剧。

游牧方式其实是一种很环保的方式。在草原上生存的游牧民族随水草而居,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地方。先是在某个地区放牧,在过一段时间,他们赶着牛、羊去另一个地方。这样一来,放牧过的草原可以休养生息,恢复植被。可以说由游牧方式而形成的游牧文化是对环境保护很有利的。当然,游牧方式对游牧民族的生存而言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如果某年草原发生干旱,他们是迁徙呢还是不迁徙呢?如果干旱是局部性的,通过迁徙可以找到另一片水草丰盛的草场。但如果干旱是大范围的且持续时间很长的话,他们会选择迁徙吗?我个人认为他们若选择迁徙,其成本是很高的。因为他们要走上很长的路也不一定能找到水草丰盛的草场。这时他们会选择袭扰边境来获取能够供给给他们用来生存的食物。由于边境地区驻扎的官兵将农耕方式带来,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当地经济,致使边疆地区的农产品有极大剩余,这为游牧民族通过袭扰获取食物提供了可能。

游牧方式使得草原保留了下来,但随着农耕方式的传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牧民开始定居下来。在定居下来的同时,牧民放牧的草场也被无形之中限定在某一区域。由于草场是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人们将自家的牛、羊赶到草场上放牧。由于草场面积有限,随着越来越多的牛、羊在草场放牧,草场的承载力已达到极限。加之,在放牧时,有些山羊吃草时连根拔出,对草场的生态环境危害极大。因而,过了一段时间,草场的生态环境就遭到破坏。

三、对策建议

草原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是很难恢复的,因此保护草原刻不容缓。我个人认为要转变人们对农耕方式与游牧方式的传统看法。传统观点认为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由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造成的,因而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的责任归于游牧民族,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游牧民族的游牧文化不仅不会对草原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对草原的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转变人们对游牧方式与农耕方式的传统观点后,要让草原上的牧民有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

其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当地政府要帮助牧民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牧民收入。在草原上主导的产业还是畜牧业,比如可以由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在当地建立乳制品加工企业,推行加工企业+牧民的模式,推行订单牧业,让加工企业与牧民签订合同,保证牧民产的牛奶有企业收,有市场。

当地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将草场划片归于不同的牧民个人,让牧民个人对草场进行管理,这也就是确权,将某一片区草场的使用权交到牧民手中,让他们自主经营,调动牧民的积极性,引导牧民合理,科学放牧。可以将游牧的方式引入进来,如给牧民分两片草场,一个是冬春季季节用的,一个是夏秋季节用的,用这种轮牧的方式让其中一个草场休养生息,这对草场的生态保护是有利的。

当地政府将草场都划成片后,并分给不同的牧民后,将剩余的未分到草场的牧民转移出来即生态移民。政府组织未分到草场的牧民到城里务工。当地政府可以为他们在城里建设住房,也可以采取政府补贴一大半,牧民自己交一小半的方式给牧民提供住房。政府可以鼓励当地牧民创业。

对于留在草场的牧民,如前所述,鼓励其发展多种经营,除了畜牧业之外,还可以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它是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将当地草原上的文化融入进去,开发多种旅游服务项目,增加牧民收入。

建立一个对牧民合理,科学利用草场的激励制度,如有牧民在某一个较长时间段内进行放牧,未对草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政府应该给予奖励,奖励的方式可以有现金,也可以是其它优惠政策。相应的也要建立一个惩处机制,若有牧民在对草场利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场有退化的迹象,应给予惩处,惩处的方式比如有罚款等。

在对草场的管理过程中,既要有牧民的参与,也要有政府的引导,牧民是主体,政府作为一个服务者,起到引导,规范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对牧民进行政策宣传,对草场管理的理念,方式以及具体措施要对牧民进行必要的指导,提供种植优良牧草的技术服务等,帮助牧民找市场,促进牧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篇: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

广西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元代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

任津辉

教育层次

自考本科

汉语言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

指导教师

张俊杰

目 录

一 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2 二 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不同.....................................................................................................................5 三 蒙汉文化融合的魅力.............................................................................................................................8 参考文献:...................................................................................................................................................10

元代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

10级汉语言文学本科(4)班 任津辉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谈元代人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及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的不同和蒙汉文化融合的魁力三个方面,说不对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文化;互相;冲突;融合

冯天瑜、杨华在《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中说:“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互动是世界工业化到来之前的主要矛盾。自唐末五代始,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再度相继崛起,对中原农耕世界发动规模日益巨大的撞击。”在这民族的大撞击中,首先是文化上的冲突和整合。在13世纪的中国,这种文化冲突与整合的标志就是从中国朔方崛起了一个剽悍的民族——蒙古族,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国。蒙古帝国的建立有着很大的意义,蒙古人利用他们的铁骑很快踏碎了北方一个个分裂王朝,统一了北方。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挥师南下,于1279年灭掉了南宋,终于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全国规模的统一,建成了我国历史上领土最辽阔的朝代,“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①元朝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给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一定的保障。

“元代是一个政治现实严峻的时代,文明程度较高的汉族被处于较低社会发展阶段的游牧民族所征服,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信念受到空前的挑战,国破家亡的巨大痛苦,使汉族产生了汉代以来最为深沉的郁闷。元代又是一个活力抒发的时代,蒙古铁骑以草原游牧民族勇猛的性格席卷南下,给 汉唐以来渐趋衰老的帝国文化输入进取的因子。于是,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处于一种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

等多重交融的状态。这种时代心理的典型表现,就是辉映千古的元曲。”②确实如此,来自北方大漠的蒙古人南下中原,从而使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产生了撞击,在这种文化的碰撞中,两种文化逐渐由互相冲突走向融合,使以汉族文人为主体的元曲作者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以蒙古族文化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以汉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具有不同的民族地域和民族性格特点。蒙古族入主中原,一方面必然使两种文化互相冲突,另一方面也必然使之互相影响,在某些方面最后甚至互相融合。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狭隘片面的。此正如王季思先生在《元曲的时代精神和我们的时代感受》中说:“我们在考察元代的时代特征时,过分强调了民族之间的冲突、斗争,看不见当时不同民族之间有互相转化、互相融合的一面。至于当时北方契丹、女真、蒙古族的尚武精神,在歌曲和音乐上的积极影响,更少注意。而把元曲的时代精神只理解为反抗民族压迫,这是未免狭隘和片面的。”王先生特意提到“歌曲和音乐”,而这正是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文化组成部分,故我们就以此为例,谈谈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民族性格和对待音乐不同的审美观念上表现出的互相冲突和互相融合,从而对元曲的繁荣所起的作用。

一、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

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以蒙古族文化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以汉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地域特点。从总体上看,草原游牧文化表现为尚武外向、纵横不羁、张扬个性、率意进取等特点。由于蒙古人在入主中原以前,其文化基本上还处在奴隶社会时期,加之他们的草原生活习俗,使他们与中原汉文化及已被汉化的民族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房,住的是用木杆和毡子搭起来的帐篷,圆形,不用时可以随时折叠起来,卷成一团,当做包裹。当他们必须迁徙时,把它们一起带走。他们在张搭帐幕时,常常把出入口的门朝着南方。除了运送帐幕的这些车子外,还有一种双轮的上等轿子,质量很好,构造精密,上面也用黑毡子覆盖着,虽然整天下着大雨,车子里面的人也不会受潮。鞑靼人的妻儿子女,日用器皿,以及必需的食物,都用车子运送,由牛和骆驼拉着前进。家庭里面凡有什么买进卖出的商业(生意)由妇女经营。也就是说,丈夫和家庭所需的一切物品,都是由妇女准备;至于男人的时间,全部用来狩猎、放鹰和军事生活方面。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隼和最优良的猎犬。”③宋人赵珙在《蒙鞑备录》中说:“鞑人贱老而喜壮,其俗无私斗争。正月一日必拜天,重午亦然。此乃久住燕地,袭金人遗制,饮宴为乐也。摩喉国王每征伐来归,诸夫人连日各为主礼,具酒馔饮燕。在下者亦然。其俗多不洗手,而每拿攫鱼肉手有脂腻,则拭之衣袍上。其衣至损,不鲜浣濯。妇人往往以黄粉涂额,亦汉旧妆,传袭迄今 不改也。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囟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他们即使进入了中原,在生活上仍然保留着他们固有的生活习惯。“蒙古人从事游牧生活,因地制宜,马奶以及用马奶发酵而成的‘忽迷思’(马奶酒)便成为他们喜爱的饮料。”“进入农业地区以后,蒙古人喜爱马奶酒的习惯一直保持下来。皇帝和贵族都养有专门供取乳用的马群。‘车驾行幸上都,大仆卿以下皆从。先驱马出健德以及诸王百官,各以脱罗毡置撒帐,为取乳室。’”④正是甘甜的

“马奶酒”滋润着勇猛的草原上的剽悍民族,形成了蒙古人豪迈尚武、直率旷达的民族性格。加之,他们当时还处在奴隶制社会制度时期,因此,他们大脑中还没有严格的礼法。“蒙古建国之初,制度简朴,对于朝觐拜见及君臣议事等礼节没有严格规定。”⑤正像明人叶子奇在《草木子》卷3下《杂制篇》中说:“(蒙古)起自漠北,风俗浑厚质朴,并无所讳,君臣往往同名。”他们不像汉族要避讳,尊卑界限分明。即使业余生活,他们也仍然保留着草原文化的风俗。“游牧民爱好的娱乐活动,并没有因为他们走进了城市而被摈弃,而是继续发扬光大。于是在都城周围,就有了专门的猎场;都市中则每年都要因射柳和竞走等而大大热闹一番。”⑥

由蒙古人的生活习俗而形成的民族性格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的特质。这是一个崇尚竞争、勇敢善战的民族,他们更喜欢的是有高兴事时尽情狂欢,有伤心事时放声长哭,无须压抑、无须造作的直率。这与礼教传统已经相当完备的中原民族确实在文化上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尤其是在忽必烈之前,蒙古统治者在征服其他民族过程中推行杀掠、屠城、强占民田为牧场、变俘虏为“驱口”,严重地破坏了早已进入高度发展的封建社会的中原地区的社会政治秩序和经济结构。“旧制,凡攻城邑,敌以矢石相加者,即为拒命,既克,必杀之。”⑦如蒙古人在攻打金国的过程中,从1213年冬到1214年春,前后三个月间“凡破九十余郡,所破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畜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廓邱墟矣”(《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9《鞑靼款塞》)。如此的作为确实与中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而中原民族,尤其是汉族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礼乐文化的积淀,到了宋金时期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生活规范和伦理制度,有

严格的等级秩序。在此规范下形成了汉族讲求礼仪、崇尚温和、不喜张扬等民族性格。

二、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不同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原农耕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礼义文化、伦理文化,其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历来重视音乐歌曲(包括舞蹈)的政治教化功能,是一种典型的政教功利审美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日:“乐所以成性。”刘宝楠《论语正义》日:“乐随礼以行,礼立而后乐可用也”;“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在孔子看来,“乐”的本质与“礼”相同,目的都在于使人正心修身,成就“仁”性,所以他经常把礼乐相提并论,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等等。基于这种政 教功利审美观,孔子对音乐自有其赞扬和批评的标准。他所赞扬的是《韶》、《武》一类善美兼具(孔子对《武》乐稍有不满,认为虽尽美而未尽善)、“雍容和鸣”的雅乐,认为这类音乐有利于政治教化。他所批评的是“郑卫之音”和“郑声”,认为这种音乐歌曲从歌词内容到曲调演唱都不符合“尽善尽美”和“雍容和鸣”的雅乐标准,情感宣泄太过分,超过了常度(即所谓“淫”),不利于政治教化,因此主张“放郑声”。中原农耕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既如上述,而草原游牧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又如何呢?《元史·礼乐志》日:“古之礼乐,壹本于人君之身心,故其为用,足以植纲常而厚风俗。后世之礼乐,既无其本,唯属执事者从事其间,故仅足以美声文而侈观听耳。”这里所说的“古之礼乐”与“后世之礼乐”,其时间界线是指南北宋之交时期,因为下文论及礼乐发展史时肯定北宋礼

乐仍然“号为古雅”,而“及乎靖康之变,礼文乐器,扫荡无遗矣”。这样,元代礼乐当然属于“后世之礼乐”了。古之礼乐,目的在于“植纲常而厚风俗”,这正是中原农耕文化的礼乐观念;后世之礼乐,目的在于“美声文而侈观听”,这正是包括蒙元草原游牧文化在内的礼乐观念。《元史·礼乐志》又说:“元之礼乐,揆之于古,固有可议”,“元之有国,肇兴朔漠,朝会燕飨之礼,多从本俗”,“若其为乐„„大抵其于祭祀,率用雅乐,朝会飨燕,则用燕乐,盖雅俗兼用者也”。这里清楚地说明,肇兴于朔漠的元朝,礼乐制度与中原不同,除在个别极为庄重的场合采用中原礼仪和雅乐(这是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详见后文)之外,其他场合仍从蒙古族风俗,多用俗乐(即“燕乐”)。所以,草原游牧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并不一味追求“植纲常而厚风俗”的政教功能,而主要追求“美声文而侈观听”的愉悦性和观赏性。正像《蒙古秘史》所说:“蒙古人欢乐,跳跃,聚宴,快活。奉忽图刺后,在枝叶茂密、蓬松如盖的树周围,一直跳到出现没肋的深沟,形成没膝的尘土。”他们的民族性格使他们难以对讲求含蓄、以教化为目的的高雅的文艺感兴趣,他们对娱乐性的歌舞有特别的嗜好。元代的教坊乐部规模非常庞大,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元代宫廷中也经常由教坊司演出各种歌舞和杂剧。正由于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草原游牧文化的冲击下,中原农耕文化在元代出现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严重的“礼崩乐坏”的局面,许多传统观念都被怀疑淡化,甚至遭到否定反对。这种文化观念的变化,是使作为俗文化范畴的杂剧在元代繁荣的直接文化因素。

如前所说,中原以孔子诗学精神为核心的音乐歌曲审美观念给予音乐歌

曲以重教化的功能,从而把音乐歌曲也纳入了社会伦理的范围内。孔子就说:“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礼记·仲尼燕居》)《礼记·乐记》也说:“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中国文化给予了礼乐以伦理的调节功能,而以“礼”为主,“乐”是它的附庸。音乐歌曲表达人的感情必须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追求温柔含蓄的风格。这种文化氛围恰恰不利于戏曲的发展。由于戏曲艺术其本质上就属于民间大众化的艺术,它追求的风格恰恰是大众化的通俗直率,它的主要功能不是“载道”,而首先是娱乐。这就使大众化的戏剧从本质上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精神发生冲突,故它一直只能在民间流传,难以登上封建官方文化的大雅之堂。只有到元蒙统治时期,蒙古人人主中原,以愉悦为主要目的的草原游牧文化居于了主导位置,几千年的汉族文化传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蒙古军队的铁蹄在踏碎中原与南方山河大地的同时,也颠覆了汉族旧的传统思想与传统观念,文化思想上形成了一个断裂,断裂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对断裂制造者的极大愤慨,如郑思肖等一批由宋人元的遗民,有一种天崩地裂、世界末日的感觉,对失去的、传统的一切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另一种是过去被排斥、抑制或可能被认为是异端的思想、行为失去了制约力,能够决堤而出,加之游牧民族原始生命力的驱动,它所提供的是截然不同于汉族传统的异质文化,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现,汉族伦理文化在遭受沉重打击的同时,伴随蒙古族统治而来的异质文化使当时社会呈现出一种清新、蓬勃的气象,展示出一种民族与文化融合的新姿。这种现象,诚如恩格斯论述欧洲民族大迁移

所说:‘凡德意志人给罗马世界注入的一切有生命力的和带来生命的东西,郡是野蛮时代的东西。的确,只有野蛮人才能使一个在垂死的文明中挣扎的世界年轻起来。’一个野蛮的民族可以拯救垂死的文明民族,可以给一个僵死的世界带来生机和活力。杂剧就是作为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在元代文化造成的断裂缝上破土而出的。由于戏剧思想的被抑制,戏剧力量长期积聚而没有喷发,马背民族的铁蹄踏碎了千年冰封的汉族河山,也踏裂了戏剧喷发的那根神经,于是,成熟的戏剧形式——杂剧诞生了”。⑧刘桢先生这段论述非常精辟,说明了元杂剧与蒙元文化的密切关系,真可谓一语中的。元杂剧的繁荣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产物,恰恰是在传统文化猝然 断裂的缝隙间茁壮而出的,所以,在它的身上明显带有蒙元文化的胎记。赵义山据《中原音韵》等对元曲所用335支曲牌作过统计,其中出于唐宋词者约112支,出于诸宫调者约22支,出于大曲者14支。三者加起来共148支,仅占全部曲牌的五分之二稍强。⑨其余大部分曲牌当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民间歌曲。正如明人王世贞在《曲藻·序》中所说:“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因此,元曲的繁荣,直接的原因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介入带来的结果。

三、蒙汉文化融合的魅力

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华夏民族,对于外来文化既有本能的抵御,也有更多的吸收。蒙汉文化在碰撞、对峙中又渐趋交流、互相影响,逐渐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以至于在某些方面最后互相融合。而民族文化的交流本来就是互动、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

志为转移的。

对元代统治者来说,他们虽然坚守草原游牧文化的民族特点,力避被中原农耕文化所同化,但要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就不能对中原农耕文化中能有效维系统治的礼乐文化一概加以反对,而必须有选择地加以采用。前文曾提及元代在庄重场合亦用中原礼仪和雅乐,这实际就是有选择地采用汉族文化。《元史》和其他相关资料记载了元代统治者接受汉族文人与已经汉化的契丹族文人及女真族文人的建议而选用汉族礼乐 制度的很多事例,就是证明。如果说蒙古人从成吉思汗到蒙哥对汉文化主要采用的政策是“破”,那么从忽必烈登上汗位后对汉族文化主要采用的就是“立”。忽必烈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一改前任大汗对汉文化排斥的态度,听取了很多汉文化专家的建议,采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于公元1260年阴历三月即汗位,五月十九日就“建元中统”。在他之前,自成吉思汗起,取国号为大蒙古,而无年号,直到第四任大汗蒙哥时,仍然如此。所以,忽必烈的改元建号对蒙古人统治来说很有进步意义,也是他主动向汉族文化靠拢的标志。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下诏“建国号日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为了更好地有利于对中原地区统治,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不顾蒙古贵族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如何?”⑩命令刘秉忠修筑中都城,至元八年,刘秉忠“奏建国号日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从此,大都就被定为元朝的都城。“把大都作为首都,不但可以加强蒙古政权在中原的统治,还可为确立正统中原王朝地位并进而实现统一全国的政治目标奠定基础。以上都为陪都,通过定期的巡狩联系蒙古宗王和贵族,并保持大量的蒙古

旧俗,对蒙古民族的发展亦会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忽必烈还吸收了中原汉族封建王朝的官员制度,“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日中书省,秉兵柄者日枢密院,司黜陟者日御史台。体统既立,其次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有宣慰司,有廉 访司。其牧民者,则日路,日府,日州,日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焉”。在统治汉族的过程中蒙古人实际上也在不知不觉中使蒙、汉两种文化在融合着。

注释:

①宋濂等:《元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6版,第1345页。

②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③《马可波罗游记》,陈开俊等译,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第62——63页。④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⑤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⑥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⑦宋濂等:《元史·耶律楚材传》

(十一),第3459页。

⑧刘桢:《勾栏人生》,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0—91页。⑨赵义山:《王国维元曲考源补正》,载《文学遗产》第1999年第5期。⑩宋濂等:《元史·高智耀传》

(十),第3073页。参考文献:

1、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

2、北师大古籍所编:《元代文化研究》 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3、史己民著:《都市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越尔巽等编:《元史稿》 [M] 中华书局1998年排印本。

5、元史馆原编:《元史列传》 [M] 台湾明文书局清代传记丛一。

第四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

经纬小学五(1)梁益菲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现代文明。

—— 题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谱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荣昌盛,记叙了一个个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它是一曲赞歌。赞扬了舍生取义、指点江山的英雄;赞扬了勤俭朴实,聪明能干的普通百姓;赞扬了精忠报国,一心为民的统治者。中华人民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开天辟地的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再到新中国的诞生……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从远古走到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不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还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其中,给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神农氏百尝草药和七擒孟获。

神农氏亲自品尝各种草药,有甜的,有苦的,有能吃的,也有不能吃的,还发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药,直至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还

不忘告诉人们断肠草是有毒的。神农氏舍身为民的精神很让我感到。

诸葛亮七擒孟获,一抓,再一放,再一抓,再一放,一直持继了七次,孟获只好乖乖投降,我不得不敬佩诸葛亮聪明的才智。

历史在不断地进步,黄河在不断地流淌。作为新社会接班人的我们,要努力学习,健康成长,迎接新世纪的霞光。

第五篇:“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

“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

摘要:“‘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是江苏省首批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着力“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农耕文明”儿童体验、“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三大板块内容的建设,并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实施,促进儿童“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基本品格的养成,成全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关键词:品格提升;物型课程;农耕文明;儿童体验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4A-0039-06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基于学校现状,充分发挥区域物质和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时代要求,确立了“‘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经过层层筛选和激烈角逐,入选为江苏省首批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一、项目的价值与意义

(一)传承农耕文化之校本守望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其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延续至今,并逐渐演化孕育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这些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代代相传。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伟大事业,学校作为教育人的主要场所,理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能够让孩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中保持对祖辈生活记忆的留存和思想道德品格的坚守。

(二)回应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的基本方向。我校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了校本化的理解与表达,提出了“健康的体魄、审美的情趣、敏捷的思维、自如的交往”四大培养目标,并在对“农耕文明”特质理解的基础上,贯彻《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具体化为“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基本品格。

(三)打造学校特色的应然追求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地处城郊接合部,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苏南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农业、农村、农民应该是他们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学校在地域文化的土壤中提炼出“少年农学院”特色课程,该课程先后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的确立,进一步彰显了学校“一切为了成全学生的成长”的办学价值追求,是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应然追求。

(四)成全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国家教育的顶层设计总要通过学校这座桥梁落实到学生身上。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和成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成全人当下和将来的幸福人生。教育要在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满足其适应社会的现实需求。为此,基于学校现状,我校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人才要求相适应的育人模式,“‘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便应运而生。这是学校课程的创新,也是德育模式的创新。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建设,促进“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基本品格的养成,成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二、项目的建设与发展

(一)项目内涵界定

基于国家对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具体要求,基于对“农耕文化”的内涵理解,基于“少年农学院”这一物型课程基地的建设宗旨,我们以全面养成为目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传承‘农耕文明’ 培塑有根之人”的主题,并对主题和项目关键词内涵进行了校本化解读。

1.主题理解

传承农耕文化中孕育的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培养血液里流淌着中华传统文明精神的人。

2.关键词理解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而在我校主要是指学生在基地场馆和外围空间开展的各种劳动实践和体验探究中形成的习惯、精神和价值追求。它既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也是新时代学校文化的发展。

“儿童体验空间”是为孩子搭建的一个通过劳动实践、体验探究等活动促进基本品格养成的环境。

“‘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是指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这一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场馆、校园环境、外围空间等的建构。在这个空间里,儿童通过亲自感知、亲历体验、亲悟成长等,在心底留存对农村、农民、农业、农事等的记忆,农耕文化的精神逐步得到化育和养成,实现“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的养成和提升。

(二)项目建设目标

遵循“价值引领目标,目标引领建设”的原则,我们确立了本项目建设的三个目标:一是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深刻理解“农耕文明”的特质,结合儿童品格成长的基本内涵,根据学校布局规划,师生共同参与,合理设计开放的主题场所,配置与之相关联的物件器具,形成可视化的儿童品格养成的物型场域。二是采用学科融入、主题推进等方式,以“儿童视角,成全成长”为理念设计儿童活动样态,引领儿童有序、有效、有力地自主选择、自由组合、主动参与。三是在“‘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中,使儿童能够记住一点农业常识,关注一点农业生活,能够在“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坚守中让孩子保持对祖辈生活的记忆的留存,逐步孕育爱劳动、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爱探索的乡土情怀,实现“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的自我养成。

(三)项目建设内容

儿童不仅是体验活动的主体,更是参与空间建构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开发、共同建构适切儿童发展的物型空间与体验课程,着力“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农耕文明”儿童体验、“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三大板块内容的建设。

1.“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

(1)主题场馆建设

在主题场馆设计建设过程中,我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需求性原则。我们向师生、家长发放了近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00多份,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多途径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活动需求,发现儿童对亲历种植、研究农事、探索未来农业发展、检测蔬果、手工制作、研究江南民俗等比较感兴趣。于是我们建设了“一馆、一场、一园、一屋、一室、一坊”六个主题场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根据课程开发的需要不断完善。二是整合性原则。在整体设计时,我们用两条主线整合六个主题场馆:一是中国“农耕文明”从古到今的发展缩影,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农业从刀耕火种到数字化操控的穿越;二是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品尝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春种秋收中亲历体悟,体会劳动的艰辛及收获的喜悦。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六个主题场馆的建设。

小小农展馆。占地300平方米左右。馆内布展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农业的过去与未来;头顶19种种子组成的吊灯,形象地展示了种子的各种形态和特征;翻转图板介绍苏南地区特有的农作物;橱柜陈列着旧时农村劳动生活的老物件,可让孩子们联想到过去农村的生活场景。学生们在农展馆里还可利用多媒体触摸一体机上网查询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小荷微农场。以“趣”为主题,分“菜趣”“花趣”“树趣”三大区域:“菜趣”区域根据班级数划分为36块方桌地,装置智能灌溉系统,师生和家长志愿者们一起在方桌田里种植了大蒜、韭菜、青菜、香菜等几十种蔬菜;“花趣”区域种植品种优良、适宜江南地区生长的各种花卉;“树趣”区域种上无锡驰名中外的水蜜桃,方便学生进行“桃文化”研究。农具小木屋里摆放着孩子们进行农事劳作的水桶、铁耙、镰刀、锄头等老农具,让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些老农具的作用,?可以动手实践。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围墙上以彩绘的形式呈现了二十四节气农事图。

小荷感知园。利用互联网、传感器、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技术,通过现场安装的农业传感器及便携式实验箱等实现现场植物生长因子的采集,并在平台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形象的教学展示和互通,便于老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和科技感,提升学生对农业知识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趣。

小小组培室。室内配有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和设备,还配备了灭菌器、无菌超净台、冰箱、制蒸馏水器以及相应的玻璃器皿等器材。学生们亲自进行马铃薯、草莓、多肉等植物的继代组织培养。研究组培的过程让同学们了解到各种作物的生长,同时激起孩子们对生物科学探索的兴趣。

无公害检测屋。这里检测设施齐全,检测类目涵盖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十多个大类、一百多个品种。孩子们可以亲自参与操作,对每天学校食堂师生吃的蔬果鱼肉进行检测,留样观察。这样,不仅实现了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而且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树立了健康生活理念。

小荷美食工坊。学校特意聘请热心家长作为小荷美食工坊的指导老师,每周定期指导孩子制作各式花色西点和中华传统美食。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实践平台,让学生品味美食文化,体验劳动的乐趣。

(2)校园氛围营造

创意的小种植。各班配备小种植花架,每个年级种植的花草都形成一定的系列和特色,既培养了学生认识花草、养护花草的喜好,又使室外植物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

诗化的廊文化。教学楼走廊的墙面上布置了国学经典诗文,诵读中华经典名篇,从古诗词中了解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之精髓,孩子们浸润其中,找回渐行渐远的乡土情怀。

田园式花坛设计。学校的草坪、花坛设计融合了农耕文化元素,为原有的花坛草坪围上了木篱笆,与每个班级的小种植相得益彰,师生徜徉其中,感受浓郁的田园生活。

(3)外围空间构筑

我们开发融合学校周边特有的资源,包括勤建茶场、怡情花卉、敬老院、无公害蔬菜基地、街道农贸市场、校园旁边的湿地公园、田园东方基地、桃博园等,不断拓展和丰富“‘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内涵,构筑“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儿童体验空间网络。

2.“农耕文明”儿童体验

(1)多元并进的“体验课程”

我们采用项目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合的方式,三者相互促进,优化发展,让学生玩转“农耕文明”体验空间,共同建构指向学生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提升的体验课程体系。我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开发实施“农耕文明”为主题的体验课程。

一是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访谈、外围调研等形式,确定了“花、菜、桃、物”四个研究主题,开发了校本教材《我们的乐园――走进少年农学院》,设计了四大板块:我是小小种桃人,以“桃”为媒爱家乡;我是小小花艺师,以“花”为媒爱自然;我是小小蔬食家,以“菜”为媒爱生活;我是小小研究员,以“物”为媒爱探索。每个板块又有六个主题:第一板块下有“识桃树、观桃花、研桃胶、品桃韵、植桃树、望桃途”六个主题;第二板块下有“花的世界、花的开落、花的制作、花的养护、花卉情浓、花的文化”六个主题;第三板块下有“菜认识、菜种植、菜检测、菜孕育、菜烹饪、菜储存”六个主题;第四板块下有“认老物件、知节气历、学歌谣谚、研老物件、走农耕旅、访民俗路”六个主题。每个主题下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菜单供学生选择。

二是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借助“‘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这一有利条件,我们通过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以“花、菜、桃、物”四大主题中的“桃”为例,语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教研组从三年级语文课文《剪枝的学问》入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在孩子们学完课文后,老师带着学生走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体验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老师指导下尝试给少年农学院里的桃树剪枝,看看“剪枝后的桃树是不是增加了产量”。在这个等待结果的过程中,语文、美术教研组通过课堂和社团活动联合开展了“绘形 绘意 绘心”为主题的活动内容:读诗文、画桃韵、赏桃文化。从桃花盛开、点花、结果、包桃、摘桃、吃桃、写桃诗等环节,师生共同制定了不同时期的活动形式,贯穿整个学期,形成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研究。这种从真实生活出发产生的学生真正感兴趣且有价值的问题和活动主题,吸引学生们持久探究。在这个系列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感受到桃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了现实的科学实践。这种跨学科、多维度的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更加清晰地指向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注重?w验,自主探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现代文明的推进,农村逐渐远离我们,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也逐渐被这个喧嚣的城市所淹没。“‘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引领学生在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书本间接经验、超越封闭课堂的学习中,通过种植、组培、义卖、调查、研究等方式,去亲历、操作、体验、探究和感悟,在多姿多彩的自主实践与探究体验中,丰富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知,掌握一些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交往沟通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磨炼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

(四)有机融合,动态生成

项目推进的主要载体是课程,课程的品质即项目的品质和教育的品质。为此,我们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校基地主题活动课程的系列开发”的引领下,努力建构项目与课程融合实施的方式,围绕“‘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依托各物型场域,以融合、拓展与创生等方式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发,促进“‘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项目得以有效推进。同时,也不断丰富课程实施的内涵,提升课程实施的品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教书育人的无痕落实。

在“‘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较为系统地构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其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很多年轻的教师没有从事农事活动的经历,进行农事为主题的专业培训需进一步科学设计;农耕文明和现代社会的融合对接需进一步探索;本项目指向的品格养成的内涵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调整;儿童体验活动样态的设计需进一步细化;物联网技术引入建设小荷感知园的经费需进一步协调落实;“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压力就是动力,问题就是目标,我们相信最美的项目在心里,最好的项目在路上!

责任编辑:丁伟红

Construction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Experiencing Space for Children

LIU Yi-hui

(Wuxi Out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Wuxi 214153,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experiencing space for children is the first Jiangsu Provincial Students’ Character Improvement Project.Our school constructs three plates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experiencing space,children’s experiencing and character formation assessments,hoping that the implementing of the project can promote children’s formation of basic characters such as diligence and frugality,perseverance and responsibility,self-discipline and cooperation,and autonomous creation to realize the goal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growth an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Key words: character promotion; material curriculum; farming civilization; child experiencing

下载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㈠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半坡氏族是我国黄河流域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4000年前,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 2、到宋元以前,......

    化学与文明

    化学与人类文明 刘军 1 肉和野果,住的是洞穴或地窝子,那时的人类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 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至少在距今50万年以前,可以找到人类持续......

    文明与道德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浅谈一下大学生的文明与道德问题。首先我们先要知道何谓文明,何谓道德。所谓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与文明手拉手

    与文明手拉手 当今文明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洒落大地;像阵阵清风吹进心中;像屡屡阳光温暖人间。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平时与人相处的亲切;是同学有困难的热情帮助;是见到师长的一声......

    节约与文明

    节约与文明 我们的社会在步步走向文明,而人们的节约意识也应该随之增加。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开着的水龙头;一筷子未动的饭菜被扔掉;白天开着电灯;还没有用坏的日用品被随意......

    文明与诚信

    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平阴二中赵勇 诚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遵守的道德原则,它要求人们在立身处世中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待人诚实而不虚伪,忠厚而不奸诈,信任而不疑虑 ,守信而不失......

    安全与文明

    安全与文明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安全教育”与“文明礼仪”。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们学校个各方面秩序良好,环境比较整洁,同学们表现良......

    文明与礼仪

    第一课 尊师礼仪 中国有名古话:“师同父母。”大家一定知道“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吧:宋代有位声显赫的大学问家,名叫程颐,同代人杨时对他十分仰慕,早有拜他为师之意.时值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