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县2003年大春生产进展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01:1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荣昌县2003年大春生产进展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荣昌县2003年大春生产进展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报告》。

第一篇:荣昌县2003年大春生产进展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报告

荣昌县2003年大春生产进展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报告

今年,我县春耕春播工作在县委、县府领导下,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县2月26日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宣传动员和组织发动群众,大春播种进展顺利。日前,农业局组织相关业务站对全县的大春生产及小春病虫害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全县水稻、玉米、红苕、高粱播种面积达95%以上,春播基本结束,西瓜播种80%,小麦锈病、白粉病发生严重,个别严重的病株率达100%。根据近期各业务站对荣隆、安富等部分镇的调查,结合面上收集了解的情况,当前春耕生产进展及小麦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如下:

一、行动早、进展快、发苗好。一是物资早准备,农业局一月初便开始组织优质稻、优质高梁、优质红苕、复合肥等大春生产物资,种子公司组织D优

527、金优725等中档优质稻20万公斤,农技站组织H201、赣晚籼

19、特优2号等高档优质稻500公斤继续试验,从市农技站调进6000公斤泸杂四号高梁,组织优质再生稻所需专用复合肥200吨;二是技术早培训:2月14日农业局组织召开了镇分管领导、农业中心主任参加的大春生产工作会,会后各镇陆续召开了村社干部培训会,重点项目实施镇技术培训到户;三是资料早准备:新技术、新品种技术资料共十余种,农业局在大春工作会上分别发给了20个镇;四是计划早下达,农业局以荣农发(2003)15号和(2003)16号文件分别就新技术推广和大春生产任务进行了下达;五是春播时间早:最早播种时间为2月26日,大部分在3月初播种。

由于今年春播气候好,播种进展快,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基本结束了春播。全县水稻计划面积38.5万亩,已播种37 万亩;玉米计划面积8万亩,已播种7.5万亩;高梁计划面积1.5万亩,已播种1.5万亩;红苕计划用种450万斤,已全部下种。通过对全县5个镇27个农户的125亩田块调查看,播种时间集中在3月2——9日,发芽率85%——95%,成秧率平均86%,发苗好。旱育秧成秧率达90%以上,比抛秧和水育秧高。

二、亮点多,规模小。比较效益相对较高的作物向种植能手、专业大户集中,业主经营较往年有所增加,但始终停留在小规模生产上,比如优质再生高梁,仁义一业主承包300亩地集中种植,再如亩产值高的西瓜,浙江业主经营200亩(比前2年面积大缩减),吴家李奉学租赁10亩进行大棚种植,直升镇种植了不到200亩的绿色有机水稻,与渝丰米业签订了订单,业主经营、设施栽培、有机水稻、订单农业都不失为荣昌农业乃至重庆农业的亮点,规模实在太小。

三、结构调整继续深化。优质稻生产基础较好的荣隆、峰高、直升等镇继续种植D优

527、金优725、赣晚籼19号等产量相对较高、品质优的品种,种植面积占水稻面积的50%以上,仁义、河包、古昌增加了优质高梁0.7万亩,河包镇发展优质高淀粉经苕1万亩,昌元、观胜发展菜用玉米0.5万亩,盘龙发展西瓜0.5万亩和种植生姜0.5万亩,清江、安富继续抓好优质再生稻基地1万亩。

四、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据县植保于3月10日——18日在全县调查,远觉、清流、吴家、铜鼓等镇及河包、仁义、荣隆、龙集等镇的部分村社小麦普遍发生锈病,涉及我县推广的所有品种(川育

14、川麦

17、面包麦等),发生期比去年迟,流行速度比去年同期快,危害面积比去年同期大,发生面积达2.8万亩,发病株率3——84%,个别严重的麦田病株率达100%。计今年我县小麦锈病发生危害面积5万亩左右,如防治不及或未防治好,可能造成2500吨左右的产量损失。为此,农业局于3月20日向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小麦锈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到目前为止,防治面积达1.5万亩。随着气温升高,发生发展加快,需及时喷施第一次药,同时保证7——10天施药到位。

五、多管齐下旱保春播。各地针对旱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抗旱保春播。一是抽水抗旱,2月26日农村工作会后,各镇积极行动,采取抽水整地、户与户之间的土地调剂、匀水育秧等措施,基本保证了苗床整地用水。二是整修水利设施,各镇组织了人力、物力对农用机具、水利设施进行检查、修理,渠道清瘀,确保抽水排水正常。三是以旱制旱:高塝田、望天田等等水栽秧、抽水十分困难的地方要做好水路不通走旱路的准备,改种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高粱、玉米、优质红苕等作物,农业服务中心已作好物资准备;四是科技制旱效果明显:大力推广节水增效农业技术,旱育秧,抛秧具有需水量少,适当早播的特点,是解决无水育秧或缺水育秧地区育秧问题的有效途径,荣隆、盘龙、远觉、古昌等镇,旱育秧、抛秧面积增大,今年全县抛秧新增秧盘8万张,增面积0。3万亩,旱育秧面积增加1万亩,目前秧苗长势良好。

六、科技宣传力度不够,科学种田水平下降。今年是科技活动年,县级未组织专门宣传车到各各镇进行科技宣传,仅少部分镇利用缝天进行科技宣传,比如河包农业服务中心3月4日组织人员向农户宣传讲解优质高梁、专用红苕新品及其栽培技术,并印发资料500份。相当部分镇既没印发资料、播放电视、广播讲座,也没写板报,抱着农民愿种啥种啥,想咋种就咋种的思想,水稻播干谷、哑谷和浸种催芽的各占三分之一,玉米直播比例也在回升。今年天气好,没发烂种死苗现象,如遇上育秧期气温低,寒潮持续时间长,其后果不敢想象,必须引起重视。

第二篇: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纸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纸

1、小麦纹枯病。小麦拔节初期病株率20%的田块时喷药,亩用有效成分井冈•腊芽菌可湿性粉剂(4%+16亿个/克)20克,或烯唑醇6克,或苯甲•丙环唑6-9克或井冈霉素10克,或丙环唑10克。防治时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首次喷雾后10天左右再喷一次。遇涝时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2、小麦红蜘蛛。小麦返青期,每市尺行长有虫200头以上的田块,立即喷药防治。亩用有效成分联苯菊酯2克,或马拉硫磷15克。

3、小麦蚜虫。注意保护利用天敌,重点保护好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等优势种天敌。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大于1:322时,可有效控制麦蚜为害,不必施药防治麦蚜。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苗期500头/百株,穗期800头/百穗)、天敌数量在利用指标以下时,亩用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亩用有效成分吡蚜酮5克,或啶虫脒2克,或吡虫啉4克,兑水喷雾防治,兼治麦田灰飞虱。

4、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初花期(扬花10%),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特效型较好的农药,如亩用有效成份咪鲜胺15克,或氰烯菌酯50克,或甲基硫菌灵70克,或亩用36%多菌灵〃三唑酮悬浮剂100克,喷雾防治;若花期多雨或多雾,应在药后7天左右,再喷一次。

5、小麦白粉病。小麦孕穗期,对上三叶病叶率达15%的田块,亩用有效成分三唑酮10克,或烯唑醇8克,或丙环唑乳油10克,或腈菌唑4克,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施药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6、小麦吸浆虫。旱作区小麦,在吸浆虫中蛹盛期亩用有效成分啶虫脒7克,或辛硫磷80克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到麦田,并用绳拉动或用竹竿拍动麦穗,使药入土,杀死虫蛹;药后浇水或抢在雨前施药效果更好。成虫盛期亩用有效成分啶虫脒9克,或倍硫磷37.5克,兑水喷雾防治。

第三篇: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农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河南省通过不断的创新种植技术,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等方法大大的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农民的创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提升河南省小麦的质量与产量,就一定要对小麦栽培技术进行创新,加强对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河南省小麦的种植现状

从长期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属于一个农业大国。河南省作为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是因为它具有种植小麦独特的地理优势与气候环境,有利于小麦的快速成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小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就一定要对小麦的栽培技术进行创新,提高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水平。虽然河南省是我国种植小麦的大省,但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改进。小麦栽培技术

2.1 因地制宜?x择小麦品种

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这就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土质以及气候环境都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小麦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土质、气候特征以及种植技术水平来选择小麦种子。在完成了小麦种子的选种工作后,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减少种子萌芽以及变质的情况发生,就一定要在空旷通风的地方晾晒种子,并挑选出质量不合格的种子以及带有病菌的种子,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小麦种子的成活率与种植质量,减少病菌种子给其他种子带来的腐蚀,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与成活率。

2.2平整土质,合理施肥

在进入小麦播种的季节,就要对土壤进行相关的处理,并用机械耕种来代替人工耕种。在一般其情况下,旱地的耕作深度要合理控制在20 ~ 25 厘米的范围之间,稻茬地的耕作深度要控制在为15 ~ 20 厘米的范围内,在耕作的珍格格过程中,主要包括深度耕作计算、和平整土质,同时也要保证土质结构处于上松下实的状态。通过耕作来改善土质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以及土壤的肥力,以此来减少土质孔隙较大以及凹凸不平的情况发生,提高土质适应播种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与无机肥等施肥的方法来进一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以及土壤的环境,优化土质结构,提高小麦的质量与产量。

2.3 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播种

小麦播种的深度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土质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小麦播种时间早晚以及播种时期的气候温度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小麦的发芽率以及实际产量。因此,为了培育出枝叶茁壮、根系发达的优质幼苗,就要合理选择播种的时间与环境,并充分利用以及创造热能资源。例如,晚于播种期3~5天进行播种就会大幅度增加麦苗的衰弱风险,提高病虫害的发生率,从而给农民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有效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小麦种子的优质率,在种植过程中,小麦种子的播种深度大约在3~5厘米,播种的太浅就会阻碍小麦根部吸收土壤的水分与养分,播种太深就会一直小麦的生长。因此3~5厘米的种植范围能够确保小麦根部充分吸收水分与养分,并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

2.4 科学有效的管理

当小麦进入了的苗期管理阶段,相关的农业人员要在小麦出苗后,加强对小麦麦苗出苗率的检查工作,对于一些长势较差的麦苗可以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方法来进行管理,例如可以通过科学的喷肥,或者适量尿素,都可以再一次促进麦苗的生长。另外在小麦的成熟期,要确保有较高成穗率,在小麦的拔节期要根据小麦实际的种植面积来适量的添加尿素与硫酸钾。在正常的情况下,每一亩小麦的尿素与硫酸钾的克数都不能超过 15 千克。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在苗期管理阶段进行灌溉、补充适量的水分。病虫害防治的主要策略

在小麦的整个种植过程中,对于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漫长而又复杂的工作,并且要想有效提高小麦的质量与产量,就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小麦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病虫害首先要豆乳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对小麦幼苗四周的杂草进行清除。由于小麦的生长土质一般含水量都比较大,这就为形形色色的杂草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一旦杂草生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了麦苗,杂草就会过度吸收麦苗的水分以及养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麦苗的生长。同时杂草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非常高,因此就会对麦苗后期生长环境的维护与整顿造成极大的不变,并极大的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因此,物理防止要对麦苗周边的杂草通过大量的人力进行清除。

3.2 化学防治措施

要想从根本提高麦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病虫害的风险,首先就要在小麦种子进入正式播种的前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给小麦种子适量的喷洒农药,并把喷洒完农药的种子进行搅拌、晾晒与干燥,以此来提高种子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把稀释后的粉锈宁均匀的喷洒到土壤中,以此来增强土壤预防治锈病和白粉病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把稀释后的乐果乳油喷洒到土壤中来抑制小麦蚜虫的产生,保证小麦的茁壮成长。

3.3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治理小麦病虫害的方法。大多数情况下,蚜虫为小麦的主要虫害,草蛉作为蚜虫的克星,利用生物链的关系可以有效的减少蚜虫虫害的发生。为此,相关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培养螳螂、益性瓢虫等益虫来有效的预防蚜虫灾害的发生。生物防治虫害的方法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它的产量以及质量会在很大的程度的上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农民的经济来源。因此,为了进一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农民的创收,就一定要不断的创新小麦栽培技术,改进病虫害防治的措施,以此来大大的提升小麦的生产质量以及实际产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465200河南省固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第四篇: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

小麦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总结

小麦病虫害综合发生程度比去年明显偏轻,特别是麦蚜发生较去年大大减轻。麦蜘蛛在部分山区旱田发生较重,白粉病和纹枯病发生均较去年偏轻。我市各级植保部门仍坚持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的原则,在做好调查的基础上,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防治工作经验,确保今年夏粮的安全和丰收。

小麦病虫害总体发生情况:小麦病虫害由于春季前期干旱少雨,温度相对偏低,不利于病虫害的基数积累,病虫害发生时间一般偏晚,白粉病见病时间偏晚15天左右,纹枯病前期基本没有形成发病高峰。麦田红蜘蛛达标时间也晚于常年,麦蚜发生时间偏晚10天左右。春季降水和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不符,也不利病虫害后期的孳生蔓延,4月份降水偏少不利白粉病发生,5月上旬降水集中偏多且低温在小麦扬花期前,不利赤霉病和麦蚜基数增生,温度没有明显大幅度上升阶段,致使蚜虫没有大发生温度支撑。综合发生程度3.1,发生566万亩,虫害435万亩,杂草224万亩。

杂草:由于杂草生长期间干旱少雨,不利于杂草生长,全市总体发生程度轻于去年、常年同期。章丘、历城由于处于山区丘陵地带,多山区旱田,受天气影响明显,发生2级,济阳、商河、长清3级,全市发生194万亩。冬前已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杂草数量平均每平方米低于5株,未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平均每平方米有杂草30株以上;长清区调查冬前已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杂草数量平均每平方米低于3株,未

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平均每平方米有杂草25株;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田间春灌湿度增大,杂草危害加重,4月初杂草达到密度最高峰,较常年偏晚10天左右,历城章丘一般7-20株平方米,济阳、长清、商河一般15-45株平方米,最高134株。主要种类有播娘蒿、荠菜、麦瓶草、雀麦,野燕麦,部分地块禾本科杂草密度较高,难以防除。

麦田红蜘蛛:

小麦红蜘蛛在我市发生程度综合为2级,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发生集中在南部山区旱田为主,后期由于天旱原因,部分浇水不及时平原地虫口密度也有所上升。其中旱地重于水浇地,黄河南重于黄河北,丘陵地重于平原地。稻茬麦以麦圆蜘蛛危害为主,其他以长腿蜘蛛危害为主。由于苗情好于去年,返青期水浇面积和追肥会增加,田间湿润和苗齐苗壮,同时化学除草措施减少杂草密度,均不同程度的减少小麦红蜘蛛的孳生和蔓延。

冬前调查,山区旱田平均每市尺单行有红蜘蛛1-2头,虫源基数较常年偏低。返青后温度回升较快,山区旱田33cm单行有虫18头,平原水浇田33cm单行有虫5头,最高30头。虫口密度略高于常年。3月中旬气温波动较大,对其活动为害影响明显。平原水浇地一般2-10头,最高30头稻茬麦田个别地块33cm单行有虫最高达150余头,为麦圆蜘蛛。3月末虫口密度开始上升,水浇地相对偏低,一般5-30头,旱地旱田86~500头,最高800头,以麦长腿蜘蛛为主8万亩达到指标。4月上旬水浇地开始大面积浇水,水浇田浇水后密度自然下降。山区丘陵旱田170~723头,最高1200头,章丘旱田510~620头,最高905头。

由于天气干旱少雨,旱地或浇水不及时地块虫口密度一直上升,4月20日旱田280~746头,最高2200头。截止4月20日发生51万亩,防治51万亩,主要集中在济阳,平阴平阴镇、洪范池镇、安城乡,章丘旱田,长清旱田,历城中、南部旱田。章丘1级个别2级,长清、济阳2级,历城、平阴3级。5月初,济阳个别防治差的地块360头,最高582头;历城防治晚的地块550~600头,最高1200头。

小麦纹枯病:由于今年春季气温持续偏低、天气偏旱,致使病情发展缓慢,发生期拉长。全市总体发病程度轻于去年、常年。章丘、商河1,长清、历城2,商河,章丘明水镇、相公镇,历城北部水浇田,长清孝里、归德、文畅、平安。今年返青偏晚,加上天旱接近返青时节历城、章丘未查到发病;长清、平阴病田率10~11%,病株率1~2%,最高4%;济阳、商河病田率18~20%,病株率7~13%,最高25%。其中商河浇水地块病株率15%,未浇水地块病株率5%,最高25%。全市总体发生程度轻于常年同期。这与冬季低温、种子包衣、宽幅精播、氮肥后移技术有关。病源基数低,不利该病的发生;3月下旬后济阳商河历城病株率有所上升,一般8~15%,最高30%,严重度1级,其他县市区病株率一直在5%一下徘徊。4月上旬一般病株率平阴、长清6~10%,商河、章丘、济阳、历城12~15%,最高38%。病情指数3~7,全市总体发病程度轻于或接近常年同期。直到4月20日病情一直没有大的上升过程,病株率和严重度及其缓慢上升,之间的浇水基本没有促进作用。截止4月末5月初全一般病田率章丘、商河5~10%、济阳、平阴、历城、长清18~30%;一般病株率13~25%,最高40%;病情指数5~10,最高18。其中

历城病田率25%,病株率25%,最高40%,病情指数18。5月上旬末降水55.8mm后,一般病株率平阴、章丘、长清、济阳10~20%,商河、历城33~38%;总体病情指数5~15,最高25。其中历城病田率25%,病株率38%,最高57%,病情指数25。

麦蚜:4月20日各县(市)区田间均已见蚜。轻于常年,重于去年同期。一般百株小麦有虫历城、济阳0.25~1头,章丘、商河、长清、平阴7~13头,最高21头。4月下旬全市平均气温为16.1℃,较常年偏低1.2℃,随后虫量一直徘徊不前,5月1日山区旱田平阴、章丘97~110头,最高180头。南部港沟、彩石等山区极干旱地区麦田百穗有虫550头,已开始组织进行防治。平原水浇地虫量偏低,一般百株小麦有虫长清、济阳、历城、商河10~35头,5月8日雨前蚜虫平阴长清麦蚜虫开始上穗,长清百株小麦有虫300~500头,最高1000头;百穗小麦有虫80~200头,最高400头。黄河北两县虫量低,上穗少,一般百株40-62,百穗10-20。5月7、8、9三日低温降雨大大压低了虫量上升势头,延缓了蚜虫发生达标时间,减轻了大发生的基数。5月22日开始进入高峰期,一般百穗小麦有虫长清、济阳50~244.3头,章丘、历城、商河650~985头,最高5000头;一般百株小麦有虫长清、商河800~1652头,平阴3150头,最高4300头。显著低于去年、常年同期。基本表现出高峰期偏晚,较常年偏晚5-7天,发生程度偏低,商河1级,章丘2级,个别3级、其他县市区5级。由于小麦生育期相对偏晚,植株叶部营养丰富嫩绿,蚜虫多上穗缓慢,直到5月26日才开始集中上穗,一般百穗小麦有虫长清、济阳1500-2000头,章丘、商河650~985头,最高2000头。截止5月31日全市发生289万亩,防治266万亩,防治时间多集中在5月25日后。

初步分析发生轻原因是前期低温干旱,不利于麦长管蚜虫在植株下部的积累孳生,5月上旬的降雨压低了基数,也相对抑制了麦二叉蚜的孳生,5月下旬温度上升幅度不明显,昼夜温差大,三日蚜变系数1.8,造成麦蚜高峰峰值不明显,小麦生育期偏晚,特别是黄河北地区生育期偏晚,下部叶片营养丰富,麦蚜不愿意上穗。

白粉病:4月下旬开始发现病叶,济阳其一般病株率0.4%,最高2%。5月初历城发现病叶,病叶率0.2%,均为稻茬麦田发现。比常年发生期偏晚、发生指数偏轻。5月中旬日雨后平阴也发现发病,病叶率有所上升,一般病田率历城10%,平阴20%,济阳25%;一般病叶率1~4%,最高8%。其中历城病叶率4%,最高7%。但病情指数一直偏低,相对常年仍较偏晚偏轻。5月下旬开始进入发病高峰期。一般病田率长清、平阴20~21%,历城、济阳25~28.6%;一般病叶率长清、平阴1~3%,济阳、历城3.43~6%,最高18%。其中济阳稻茬麦田病叶率39.7%。发生11万亩。5月下旬温度偏低,降水1.0mm不利其发生,后期田间郁闭小环境适宜发生,6月初一般病田率25~38%;一般病叶率平阴、历城2~7%,济阳、长清12~30%,最高38%。其中济阳稻茬麦田病株率100%,发病中心病叶率52%。全市发生21.2万亩。2级个别3级,济阳普遍发生,稻茬麦田尤为严重;集中在平阴、长清沿黄水浇麦田。

原因分析:3月全市平均气温为8.0℃,较常年偏高0.9℃。应该能够早见病叶,但是4月份干旱的天气致使田间浇水也不能使用田间小环

境适宜,另外今年小麦生育期偏晚也是一个制约条件。3-5月份降水少且不平均,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病害关键月份4月全市平均降水量16.1mm,较常年偏少9.9mm,偏少38%。5月份各旬平均气温20.6℃,是基本有利白粉病发生的,一般旬平均气温超过22℃病害就基本停止发展。另外品种大多中抗也相对减缓了病害的流行发生可能。

地下害虫:春季4月中旬达到高峰期,济阳麦田麦苗死亡率1%,最高3%,一般在温度回升后,金针虫也开始上升危害。春季危害轻于秋季,以金针虫危害为主,蝼蛄蛴螬轻。

小麦赤霉病:截止6月6日全市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汇总,历城、章丘、商河麦田田间尚未查到发病。平阴大部地块有零星病株;长清个别地块零星发生;济阳一般大田未见发病,仅稻茬麦田零星发生。发病地块一般病株率历城0.05%,济阳0.28%,最高0.5%。

5月上旬全市平均降水量55.8mm,较常年偏多42.1mm,偏多307%,是常年降水量的四倍多。各地旬降水量在22.4mm(长清)~110.2mm(章丘)之间。我市7日夜小雨,8日白天阴,8日夜小岛中雨,9日白天夜间均有小到中雨,气温13-19°C,10日白天小到中雨,夜间小雨,气温12到17°C。11日雨后立即转晴,温度回升迅速。

今年小麦生育期偏晚7天左右,5月7日市植保站在长清区平安镇调查,水浇地小麦已经85%以上抽穗,抽穗整齐,但大部分没有进入扬花期,黄河以北麦区开始逐步进入抽穗期。扬花期一般在10日后。

从大体环境来讲,大部分麦田没有满足扬花期遇雨三日以上条件。根据江苏省提出“湿段天气”的理论,从量的方面也不太适合,在

小麦生育期中出现湿段天气,小麦生育期是指从小麦抽穗50%至扬花80%后的5天内这一时期。即测量每日2、8、12、20时的空气相对湿度,当日气象观测中的2、8、20时的空气相对湿度达85%以上、14时的空气相对湿度达82%以上,并持续30小时以上,且该期内的平均气温达12℃以上。因为前期干旱的缘故,降水期间田间相对湿度不是想像的那么高,降水过程是间歇性的阵雨。另外降雨期间温度一直徘徊在13—17摄氏度之间,基本属于低温降雨。

一代棉铃虫:发生程度1级,发生面积20万亩,一般兼防。据全市各县区5月31日前后调查,全市平均每亩有残虫45.68头,其中章丘65.2头,商河52.7头,济阳略低32.4头,残虫基数平均较常年偏高20.56%,因为麦蚜防治力度偏小,对棉铃虫兼防效果差。据各县区5月30日调查,3龄幼虫占60%,4龄幼虫占30%,5龄幼虫占10%,发育进度较常年偏晚4-5天。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情况:

市县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务认清形势,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小麦病虫害监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防控小麦病虫害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发动,打赢了小麦病虫害防治攻坚战,确保了今年夏粮安全生产。

一、加强病虫草害发生动态监测

及早动手,切实加强小麦病虫监测预警力度,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强化大田普查,全面、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及时会商分析发生趋势,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今年特别注意了干旱条件下易暴发的麦蚜、麦蜘蛛等多种病虫发生动态;高度关注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分别由蚜虫和灰飞虱传播的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等病毒病害也没有忽视。流行性病害小麦条锈病等病虫的监测工作,更是时刻没有放松,要求发现条锈病,要迅速上报,并及时消灭发病中心。在监控工作中加强了信息调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报、电话、互联网等形式扩大和加快病虫信息的传递和宣传,抓住防治适期,及时组织防治。

二、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一)加强健身栽培预防病虫草害。结合早春麦田管理,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草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行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丰产健身栽培技术,促壮苗,提高作物对病虫害和冻害(倒春寒)的抗御能力。

(二)返青拔节期大力推广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的侵染扩展高峰期,抓住这多种病虫混合集中发生的关键时期,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采取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省工省时,效果好。

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选用对路药剂混合使用进行防治。特别是今年干旱条件下,气温偏高,麦蚜、麦蜘蛛上升早,发展快,今年作为重点防治

(三)早春大力推行化学除草技术。由于去年旱情较重,杂草发生程度轻,冬前化学除草面积相对较小,加上水浇田面积大,利于草害发

生,今年主要强化了返青后化学除草工作。抓住春季3月上中旬防治适期,及时开展化学除草。

(四)穗期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穗期是麦蚜、吸浆虫、白粉病、锈病、叶枯病、赤霉病和颖枯病等病虫害集中发生期。今年继续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即一次喷药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

三、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

专业化防治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率,减少农药污染,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新形势下建设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需要。

我市小麦种植面积大,规模化程度高,病虫发生相对集中,可选用药械种类比较多,适宜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特别适用于麦蚜、条锈病等暴发流行性病虫的防治、大规模的化学除草和“一喷三防”。今年我市大力推行全程承包模式开展专业化防治,充分发挥现代农业项目、专业化防控体系项目等所扶持的专业化防治组织作用,积极组建反应快速、防控高效的各种形式的专业化防治队伍,及时有效组织防控,确保了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危害损失。

四、加强组织领导

小麦病虫草发生种类多,面积广,繁殖快,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各异,防治的时间性和技术性强,防治难度大。今年遇到罕见的秋冬春三连旱,全市人民为确保夏粮丰收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决不会再因病虫危害造成大的损失。因此,我市加强了对小麦病虫监测防治工作的领导,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协同作战,做好工作。

一明确责任,加强督导。在重大病虫应急防控指挥机构的领导下,统一协调防治工作。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防治效果。

二要做好小麦病虫草综合防治示范。紧密配合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我市项目县(市、区)建立万亩标准化防治示范区,加大示范展示作用。

三做好技术指导和宣传发动工作。成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传工具传递病虫发生信息,搞好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知识的宣传;广大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科技技人员下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进行防治,为今年大旱之年再夺夏粮丰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

蔬菜防治病虫害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提高蔬菜植株本身的抗性为基础,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生态防治方法,尽可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取得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同步提高。

1、农业防治技术:

(1)清园:播种或移栽前要清理蔬菜大田;生育期间,发现病株、叶、果及时清出田园,并销毁或深埋处理。

(2)选择良种并进行种子处理:选择优质、丰产性高、抗病虫性强、耐贮运、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并对种子进行晒、选、消毒、药剂拌种包衣等技术处理。“晒”即在阳光下曝晒2~3天;“选”即选子粒饱满无病虫害,发芽率在95%以上;“消毒”即用55~60℃的温水浸种15分钟,除去种子病菌;“拌种包衣”即用高效、低毒农药(如辛硫磷颗粒剂等)拌种包衣,消灭杀死病虫和地下害虫,以降低虫卵病菌基数,减少用药次数,为蔬菜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利条件。

(3)实行倒茬轮作:同一种蔬菜在同一块地上不应连茬,换茬时,不要再种植同科蔬菜,最好是与葱、蒜等作物轮作。

(4)耕作技术与合理施肥:

耕作技术:采用深翻土地、精耕细作,一般深耕30~35cm,打破犁底层,不断增加熟土层厚度。

合理施肥技术:采用重施腐熟无公害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种植豆类绿肥或与豆科作物轮作等措施改良土壤,增强植株抗性。推广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促进生态保护,尽量少施和不施用化肥。

(5)推广运用蔬菜的垄作、高畦、地膜覆盖、合理灌溉(旱能浇,渍能排)、增强光照等栽培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根据植株表现、生育阶段和天气情况,对不同蔬菜科学管水,满足生长需要。在保护地栽培采用膜下浇水,推广微灌、滴灌;在露地栽培推广喷灌、管灌等技术,禁止大水漫灌和不旱不浇水等,以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水资源的节约。掌握不同季节等条件,尽量延长见光时间,保证后期绿叶数,如采取扩大行距,缩小株距,减少病虫害发生。

2、物理防治技术

(1)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和冬季低温杀死病虫菌卵:夏天,地表覆盖地膜,利用阳光高温,在60℃以上气温下处理6~7天,可杀死土表病菌和虫卵;秋冬季节深耕土地,利用害虫休眠习性,烧掉路、沟、井渠、田旁及村庄空闲地方的杂草,利用作物秸秆等做肥料或饲料;在寒冷天气冻伤、冻死越冬害虫卵菌;进行中耕灭茬、耙细耙透;机械和人工除草。

(2)推广应用蔬菜育苗嫁接技术:接换根技术能有效预防蔬菜土传病害,如用黑子南瓜嫁接黄瓜,可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达98%以上,兼治疫病,并且耐低温。

(3)使用防虫网:在保护地棚室通风口或门窗处罩上纱网防止昆虫飞入。

(4)利用害虫趋避性进行防治:如利用银灰反光膜驱避,黄板、黑光灯诱杀等技术。

3、生物防治技术

(1)使用以菌治菌的生物农药:

农用链霉素,可防治甘蓝、芹菜软腐病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农抗120,可防治蔬菜枯萎病和炭疽病;武夷霉素,可防治蔬菜灰尘霉病、白粉病;木霉素,可防治蔬菜菌核病和灰霉病;抗毒剂1号,可防治番茄病毒病。

(2)利用以菌治虫和以虫治虫:

掌握生物种群动态发展规律,加强对益虫、益鸟的生物保护和利用。掌握病虫特性,利用bt乳剂,可有效防治菜青虫、小菜蛾、黄守瓜等害虫;利用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白僵菌、绿僵菌、灭蚜菌等真菌防治害虫;利用赤眼蜂、七星瓢虫、草蛉等益虫防治害虫。

(3)利用生长调节剂:

在一定限量内使用乙烯利、九二○、B9、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可使蔬菜植株生长加快,并且能达到抗病、增产、早熟的目的。

(4)利用植物性防治虫害:

植物性防虫剂原料来源广,制作简单,不仅防病杀虫效果好,而且无副作用,如使用辣椒水防治菜青虫,每667㎡用100g辣椒(辣味越浓越好)捣碎,加水1000g煮沸3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加水5kg,选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喷洒在发生菜青虫的蔬菜上,防效很好,另外,大蒜、蓖麻、圆葱等植物都对害虫有抑制作用。

(5)利用草木灰和“尿洗合剂”:

草木灰治根蛆,防治葱、韭菜、白菜等蔬菜根蛆害虫。因害虫喜湿怕干,施用草木灰能抑制其发育、不利于生存,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草木灰又是很好的肥料,能提高抗性,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尿洗合剂”治蚜虫,用尿素250g,洗衣粉150g,加水50kg搅拌配成“尿洗合剂”,待洗衣粉全部溶解后喷雾,可对蔬菜上的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具有叶面喷肥促进植株生长的作用(注意要现配现用,以防尿素挥发)。

4、化学防治技术

(1)在确保蔬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的标准下,在病虫害流行且数量大时,应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广谱性的农药。严禁在生产中使用国家已公布禁用的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农药及其混配剂(包括拌种及杀灭地下害虫等)。

(2)根据地方上的病虫害预测预报,掌握当地蔬菜生产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及时、准确掌握危害症状、特点,选准防治最佳时间及观察害虫对药物反应;并了解病虫害天敌生长规律、习性,天敌的作用效果和保护。

(3)正确用药,做到对症下药。一是合理混用农药,可扩大防治对象,降低成本,但不能盲目混用;二是正确掌握用药量,生产中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说明书,不得随意增减,配药时要使用计量器具;三是交替使用多种农药,避免长时间使用一种农药,以免产生抗性。

(4)根据天气情况,科学用药。一般农药的使用都受天气影响,比如阴天、大风、下雨等都会影响农药的施用效果。因此,应注意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观察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选择无风、无雨等晴好天气,一般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用药。

(5)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时间和蔬菜收获安全间隔时间。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时间,一般气温高时7~10天,气温低10~15天为宜;蔬菜收获安全间隔时间,一般在收获前15~20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下载荣昌县2003年大春生产进展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荣昌县2003年大春生产进展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园林绿化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园林绿化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一、 常见的病害及防治1、 白粉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2、 黑......

    红薯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红薯 红薯(英文: sweet potato)(学名:Ipomoea batatas (L.) Lam.),又名山芋、红玉、甘薯、番薯、番芋、山药(河北)、地瓜(北方)、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

    豇豆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大全)

    豇豆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豇豆耐高温喜光,较耐旱不耐涝。菜用豇豆有长蔓和短蔓两种类型,长蔓豇豆荚嫩,肉质肥厚,生长期长,产量高,须支架;短蔓豇豆分枝多,侧枝短,不需支架,产......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分析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一)主要病害及防治 1、杨梅褐斑病又名杨梅炭疽病,属真菌性病害,凡杨梅产地几乎都有分布。为害叶片,进而使花芽和小枝枯死,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 症状及发......

    国内外有机苹果生产的病虫害防治

    国内外有机苹果生产的病虫害防治 在有机果品生产过程中, 要求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 并要求不使用转基因产品, 为了保证有机果品的质量, 必须采用各种办法......

    大豆有机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大豆有机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大豆作为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目前大面积种植主要以河北省、黑龙江等地区为主,大豆富含丰富的植物蛋白,给我国的经济带来......

    核桃种植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核桃种植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摘 要:核桃,又称胡桃,属胡桃科植物。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有较高的药用及营养价值,是十分有效的保健食物。我国在核桃种植方面有较高成就。且核桃......

    冬小麦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教案

    冬小麦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教学目的: 掌握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教学重点: 冬小麦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教学过程: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