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麦生产及良种产业化论文
小麦生产及良种产业化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小麦生产及种植情况,阐述安徽农垦发展小麦产业化的资源规模优势、组织优势和科技推广优势,提出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开发的主要品种和相应的产品定位策略,以及优质小麦产业化的前提,基础,保障和应注重的环节。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原种 良种 高产栽培技术效益 产业化
小麦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面食生产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温饱问题,近几年通过小麦供种工作开展,实现了小麦产量的稳步增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繁育技术繁琐,种子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低等不利因素。为此,相关人士开展了会议,讨论如下;
优质品种是前提
会议期间,许多专家和面粉企业的代表提出,当前消费者对小麦制粉和食品的需求正在由温饱型转向营养和保健型,基于生产工艺和成本的原因,对小麦品种的需求也正在由普通型向专用型发展。专用小麦要发展,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之路,而优质的专用小麦品种是前提。这也是在现场考察中代表们感受最深的一点。
这次重点考察的小麦品种山农12,是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主推品种,在几个小麦品种中,山农12表现是最好的,在去年暖冬、今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近期其他品种倒伏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该品种基本没有感染白粉病,也基本没有出现倒伏。而且该品种容重高、产量高。优质的品种需要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小麦首席专家、农业部跨越计划山东农业大学项目主持人田纪春教授说,我们科研工作者要千方百计地瞄准两个方面,一是改造小麦的品质性状,使之更适合面粉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二是从农艺性状、产量上提高,使之更适合农民的需求,培育出农民、企业、消费者都欢迎的优质小麦品种。
河北省小麦首席专家郭进考研究员认为,只要环境条件适宜,优质小麦品种如山农12小麦可以跨区域向河北推广,也可以以此为背景材料,选育适合其他区域的新品种。优质小麦科研的跨区域借鉴与协作是很有必要的。
利益共享是基础
发展优质小麦,目的是增产增效,但是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田纪春教授说,面粉厂关心的是生产中小麦好不好用;食品企业关心的是用这种小麦粉做出的馒头、面包等产品好不好;农民更强调高产前提下的优质,由于优质农民从外观上看不到,所以他们更关心的是抗逆(抗自然灾害、病虫害、倒伏等)能力、增产能力、成本降低幅度。但是说到底,生产者经营者共同关心的一点就是能不能赚钱。都要求赚钱,这里面就有一个利益分成或者说利益共享问题,这是优质小麦发展的基础。
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培泉说,种、收、用三方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相互合作才对大家都有利,优质小麦产销才能成交,达到优质小麦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省农业厅生产指导处处长解洪起说,从东阿、齐河两县种植优质小麦山农12的实践来看,农民每亩可增加收入40元以上,收购、加工企业也各有较好的利润,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很高。
说到利益共享,一些农民和种植企业同时提出风险共担的问题,希望供种、管理、流通等环节在小麦种植中出现风险时能够以合作的态度共同分担。
高效组织是保障
代表们反映,本次会议组织周密,突出了优质专用小麦推介与采购的主题,真正做到了产销衔接,达到了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双赢的目的,对推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有重要意义。
之所以有如此好的效果,是因为有一种好的组织形式。这次会议由山东省农业厅、山东优质小麦研究与开发协会、中国小麦质量网等单位主办,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山东农业大学项目的科研、基地和合作单位共同承办,体现了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的密切合作。
田纪春说,优质小麦要发展,光靠国家政策和政府的力量还不够,科研、生产、收购、贮存、加工企业必须形成一个链条,叫产业化链,这个产业化链需要有人去组织。
据介绍,举办本次会议,主、承办方正是意在通过农业科技跨越项目,将小麦品种选择、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定单收购和加工利用多个环节组装成产业化链,将科研、生产和企业多种行业结合在一起,将国家科技项目与千家万户农民的小麦产业化联系在一起,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特别是山东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这将为我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式。
在优质小麦产业化生产方面,基层也创造了许多组织和管理经验。东阿县将国家良种补贴与“订单”种植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一县一品种的规模化种植;德州市、平原县、莱州市等地的农业部门和粮食部门合作,通过“订单”发展基地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农业部门负责种植和管理技术指导,粮食部门负责收购和销售;还有不少面粉厂自筹资金直接与农民“订单”种植优质小麦。
前面的路还很长
农业部科教司科技处处长张文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国家对科技、生产等方面的投入加大,我国小麦发展出现了喜人的景象,到2006年,全国小麦优质化率达到55.2%(1999年只有9.5%)。目前按照农业部发布的优质农产品区域种植规划要求,在优质小麦发展方面,优质
小麦区域集中度达到了92.3%。农业部在围绕实施优质农产品区域种植规划的过程中,也实施了一些科研和设施等建设项目来推动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通过实施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小麦区域性种植中心等项目,推动了优质专用小麦应用创新、技术进程和科学推广。
尽管如此,优质小麦规模化、产业化要获得大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仅从这次会议期间签定的订单来看,对优质小麦的需求远远超过现有的产能,有的企业提出从秋种订购小麦,这说明目前优质小麦生产还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发展。
山西省农科院唐朝辉研究员认为,许多区域优质小麦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缺乏小麦资产对优质小麦生产的拉动,限制了优质小麦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必须尽快解决强中筋小麦经销和深加工的薄弱环节,在观念上改自产自销为小麦商品生产,种植上改分散生产为规模化生产,流通上改只进不出为有进有出,制粉加工上改通用粉加工为专用粉加工,此外,优质的同时还要注意高产、节水、节肥。
中国小麦质量网的胡洁秋女士认为,在国外竞争对手已经进入国门之际,国内的小麦产销单位及管理部门和科学家应该从小麦的生产开发转到品种与品牌、推广与服务、市场与宣传上来。
张文处长希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有更多的企业加强同科研单位、教学单位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生产部门的密切联系,积极地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共同推动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
通过近几年对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重点应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链式环节。产前
1、选择优势区域。《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明了重点建设黄淮海、长江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等3个专用小麦优势带,涉及强筋小麦的有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苏、安徽、黑龙江、内蒙古等9个省,弱筋小麦有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4个省。
2、选择优质品种。经过育种部门的努力,我国已选育出豫麦
34、济麦20等强筋小麦品种和扬麦9号、宁麦9号等弱筋小麦品种。但是产业化经营中所指的优质品种,不仅是过去育种部门所推荐的品种,而且是经过农技推广部门大面积实践、得到农民欢迎和市场企业认可的品种,即应是育种、推广、农户、企业共同认可的优质品种。
3、选择优势龙头企业订单生产。订单企业选择的原则:一是具有较强的年加工(流通)能力,一般以小麦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采购量在5万吨以上,面粉加工企业的小麦年采购量在10万吨以上,流通企业的年采购量在20万吨以上;二是实力雄厚,生产设备和工艺先进,产品质量高,销售市场广阔;三是产业化运营机制顺畅,富有活力,信誉好,确保优质优价收购,农民增收带动能力强。
产中
1、基地的规模集中连片。有利于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措施、统一
收储、统一质量。基地的连片规模不必贪大,而应当求实,一般3万~
5万亩能够形成1万~2万吨的优质小麦商品量,以达到企业的市场订
单规模。
2、2、选择优势生产技术。见本版《江苏小麦优势生产四大技术》
一文。
3、3、组织考察观摩。这既是培训宣传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有
效手段,同时又可邀请订单企业参加,征求意见,促进订单履行。
产后
1、及时收获,分品种贮存,保证商品小麦品质的一致性。
2、及时检测质量并发布,吸引流通加工企业衔接。江苏省近3年每年对专用小麦都进行了品种评比,从基地生产试验中取样,送交品质检测部门及相关企业检测,从内在指标和市场需求两方面确认是否优质。
3、及时优质优价收购,兑现农户订单,并实现市场流通与加工增值。通过以上措施可逐步实现
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市场组织的带动和科技进步,对优质专用小麦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基地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第二篇:小麦良种繁育技术
怎样提高小麦良种繁育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良种繁育,是解决小麦混杂退化问题,保证良种供应,促进小麦持续、稳定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随着我国实施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全覆盖,对小麦良种繁育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为切实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良种繁育上应当从品种选择、种子田建设、打好播种基础、加强田间管理、搞好去杂去劣保纯等方面入手,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好良种繁育工作。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地力水平和市场需求,结合品种试验示范结果,选用符合当地生态条件、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并在当地主推品种范围内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在选好品种的前提下,为提高繁种质量,一般应从品种权单位购得原种用于种子繁育,以生产纯度高、质量好的大田生产一级种子。2 种子田建设 2.1确定繁种田面积
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种子田面积一般按计划供种面积的3%建立,其产量可以满足生产用种需求。2.2选地要求
2.2.1种子田土壤肥沃,小麦产量常年水平在400㎏/667㎡以上,并且有便利的水浇条件。
2.2.2种子田距主要道路畅通无阻,便于种、管、收、展示和检验。2.2.3最好有与自花作物的适当隔离条件,防止异常气候、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串花(生物混杂)。2.3整地要求 2.3.1深耕细耙,适当加深耕层,一般耕深达到25㎝左右,破除犁底层,增强纳雨蓄墒能力。为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深耕与浅耕年际间轮换进行,方法是2年旋耕后深耕一次。无论那种耕作方法都应做到地表平整、土壤上虚下实。
2.3.2整地时施足基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根据产量水平确定施肥量,全生育期一般每667㎡施肥量折纯氮13~15㎏,磷(P2O5)6~8㎏,钾(K2O)5~7.5㎏。全部磷钾肥及总氮量的50%做为底肥施用,剩余的50%氮肥在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追施。3 种植技术
3.1要求集中成方连片种植,种植区域内不得随意种植其它品种。3.2足墒适期播种,统一专机播种,播前调试好播种量,播种量根据不同品种、不同产量水平进行测算确定,播种深度3~5cm,不出现缺苗断垄。4 肥水管理
4.1根据小麦长势、地力水平、田间持水量、天气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合理运筹肥水,保证供应。重点浇好越冬水、起身拔节水、灌浆水,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4.2叶面施肥宜在孕穗期或扬花后灌浆初期进行,一般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0.25㎏加尿素0.25~0.5㎏加水50㎏,均匀喷施1~2次,可结合“一喷三防”防治病虫进行。5 病虫草害防治
5.1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根据产地病虫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种衣剂或拌种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病虫,保证小麦苗全、苗齐、苗壮。
5.2杂草防治。在双子叶杂草叶龄2~4叶,单子叶禾本科叶龄2~3叶时,每667m2用75%巨星干悬浮剂0.9~1.4g加6.9%膘马水乳剂50~70ml对水30~40㎏喷防。
5.3病虫防治(主要针对麦蚜、红蜘蛛、锈病、白粉病)。可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每667m2用2.5%敌杀死乳油25ml加15%粉锈宁100g对水60~75㎏喷雾,达到兼防兼治的目的。
5.4后期一喷三防(针对穗蚜、吸浆虫、条锈及白粉病)。在小麦扬花后,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如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g+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5g+磷酸二氢钾0.25kg+尿素0.25~0.5kg,对水60~75㎏喷雾。达到一次用药,病虫兼治,并防止小麦早衰的目的。6 田间去杂
种子质量的核心是品种的高纯度、高质量,从种到收到贮藏,必须仔细把关,搞好各时期田间去杂保纯,不可粗心大意。
6.1苗期田间去杂。在冬前到第二年返青拔节前进行,识别苗相、叶色等形态,凡是有异者拔除,全田拉网式1~2遍。
6.2抽穗期田间去杂。主要看抽穗的早或晚,结合品种株型、叶姿,有异者带根拔除。
6.3成熟前田间去杂。在进行以上两次去杂后,还要严格去杂1~2次,主要通过植株高低、穗形、落色。
6.4禾本科杂草,如节节麦、野燕麦、大麦等在苗期到抽穗期尽早拔除,保证在田间验收前彻底清除。7 收获、晾晒、贮放
7.1统一专机收获,联合收割机进行3次以上内部、外部清理,对 清杂不够彻底的,第一次收获的少量50~100㎏的小麦当杂麦处理。7.2统一晾晒。场地晾麦,一般要清场2~3次,禁止在棚布、水泥地上晾晒,要求含水量不大于13%。
7.3单库、单仓、安全贮放。贮存前要清扫库、仓,种子要装袋封口,严防混杂。8 精选和包装
种子收获后,要统一精选,种子质量达到国家一级种子质量标准,即纯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8.0%,水分不高于13.0%。无砂石土粒等杂质,种子完好,破损率小于2-3%。9 发放二证
收获前田间检验发放种子合格证(卡),统一精选检查后,登记产种数量和质量(纯度),发放种子检验证(卡)。
第三篇: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夏粮生产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各级对粮食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最直接、最有利的小麦补贴政策。我县在去年市、县两级实现良种补贴的基础上,今年又争取到国家级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为贯彻好该项惠农政策,将小麦良种补贴项目落实到实处,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1、指导思想:以中央、省两个“一号文件”为指导,以提高小麦集中供种率和整体化生产水平为中心,以优质化、专用化、市场化为导向,以试验、示范、推广为手段,采取科技服务与政策扶持相结合,促进我县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和高产优质相结合,不断提高我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补贴面积金额:今年在全县18个乡镇,按照区域化和标准化生产要求,实施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每亩地国家补贴10元。
二、主要措施
1、实行区域化布局,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针对我县山区、丘陵、平原兼备的自然条件,在小麦生产布局上,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全县的总体规划和百亩点、千亩方、万亩片的要求,合理制定区域化种植规划,在区域片内严禁出现插花田,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带动全县小麦良种化水平的提高。
2、健全和完善小麦良种推广繁育体系,保证良种供应。一是充分发挥销售
主渠道的作用,建立健全小麦良种繁育、销售网络,切实解决小麦集中供种难的问题。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全县上下一体的统一供种体系。二是加强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提高集中供种的组织化水平。各乡镇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通过测土配方,选择适宜品种,建立集领导指挥田、良种繁育田和高产示范田“三田合一”的小麦区域化示范工程。三是加强种子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农业执法部门要依法加大对种子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假冒伪劣种子和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同时要搞好技术服务和指导,让广大农民群众购的明白,种的放心。
3、严格落实国家对良种的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按照国家补贴政策,全县30万亩补贴面积,分配到18个乡镇,按每亩地用种公斤,每公斤元计,除国家每亩补贴10元外,每公斤种子尚需筹集元,或采取以粮换种的形式。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统供氛围。各级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现场会议、新闻宣传、典型对比、信息引导等形式,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国家的激励政策和实行小麦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统一供种带来的好处,切实转变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传统习惯,让广大农民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接受统一供种,努力营造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自愿种植优良品种的氛围。
三、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搞好全县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落实,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周寿宗
副组长:管修学王洪志
成员:陈荣良彭善和王启发陈康
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彭善和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要根据县里统一要求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确保该项目的顺利
完成。
2、制订岗位责任,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优质小麦良种补贴、区域化种植和统一供种工作,作为促进粮食安全生产的突破口来抓,切实抓紧抓好,实行领导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具体任务目标分解到人、到村、到地块,并建档立卡。乡镇政府要抓好示范点、示范方和示范片,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良种繁育基地,试验、示范点,要实行领导、技术、资金三到位,确保关键措施、重点配套技术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监督检查,特别对供种单位和区域化种植单位、小麦良种价格、实施面积等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同时要完善检查评比制度。对小麦区域化水平高、种子纯度好、良种繁育健全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完不成任务的乡镇进行
处罚,并通报批评。附: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面积分配表
第四篇:武功县2011年小麦良种补贴实施方案
武功县2011年小麦良种补贴实施方案
按照《陕西省2011年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为了切实搞好今年的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工作,努力提高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推动全县小麦生产良种化良性循环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为出发点,按照“全面覆盖、整体推进、因地制宜、补贴农民”的思路,以提高小麦供种率、商品率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为核心,以优质化、专业化、市场化为导向,以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采取行政推动与市场相结合,良种良法配套与高产优质相结合,科技服务和政策扶持相结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品质和效益,充分调动农民种植小麦良种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二、目标任务:
(一)通过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确保今年全县小麦面积稳定在32万亩左右。
(二)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实行统一包衣、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票据、统一栽培技术要点,使小麦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品质进一步改善。
三、实施规模和补贴对象、标准:
(一)补贴范围:在全县所有种植区实行良种补贴全覆盖。
(二)补贴对象:对生产中使用良种的农民(含农场职工)给予补贴。
(三)补贴标准:原则是每亩按10公斤计,补贴标准每亩10元。
(四)补贴方式:差价购种折扣补贴方式既由种子企业统一供种,良种补贴采取售价折扣补贴方式,农民按折扣价付款购种。最后据实按企业实际供种面积和数量将补贴资金划拨企业。
四、方法和步骤:
(一)确定统供品种
按照高产、稳产、优质的原则,结合省、市2011年小麦品种区域布局指导意见及我县实际,确定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群众接受,加工企业认可的小偃
22、武农148、西农979、西农9871四个品种为我县统供品种,各乡镇可根据当地群众需要选择。
(二)确定供种企业 参照《陕西省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统供企业招标办法》规定,由农林局、财政局、计划局、审计局、县采购中心组织招标机构,负责统供企业招标工作。严格企业准入条件:一是持有有效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A证)、《种子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在武功有自己的经营门店或经销户。二是具有满足种子经营所必需的仓储条件,有持证的种子检验人员及相应的检验设施,有较完备的种子加工机械。三是上必须建有小麦种子“三田”,且品种数量与供种面积、品种相适应。质量到达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具有有资质的种子检验机构出具的种子质量检验报告。四是企业守法经营,售后服务和信誉良好,上年种子生产经营活动无不良记录,以投标企业注册地或上年供种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诚信证明和市级检查结果为依据。五是企业有完善的种子质量管理制度,并具备实施大面积统一供种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的能力。六是企业目前经营状况良好,有一定的赔偿能力。
(三)核定统供良种价格
根据省市要求,统一价格,任何企业不得随意涨价销售。一经发现有私自抬高供种价格的将立即取消其供种资格。
(四)严把统供种子质量关。
各级农业种子管理部门要切实抓好统供种子的质量检验,精选加工,规范包装,建立健全种子经营档案,印制良种栽培说明资料。做到不加工不销售,无标签无包装不销售。供种期间,要及时对种子质量进行监督抽检,所统供的小麦良种都必须按每2.5万公斤抽取一个样品的要求送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未经检验质量状况不明确的品种不得供应给农民,对检验不合格的种子要坚决予以报废,检验费用由企业承担。各县市区要继续落实向辖区内供种企业派驻质量监督员,实行严格的种子质量监督制度,要把种子质量检验、种子包衣率、标准包装、标准标签、合格重量这五项指标作为质量监督的重点内容,切实落实质量责任,确保统供良种的质量安全。
(五)供种程序。
农林局依据乡镇统计上报的到户清册底册(杂果林、大棚蔬菜、猕猴桃、大蒜不在补贴之列,予以剔除)填写代金卡,逐级发放到乡镇、村组、农户。农户持代金卡到供种企业在各乡镇设立的供种点购种,供种企业按全县统一核定的折扣价格销售,并向农户据实开具统一监制的购种发票。
(六)补贴面积统计:
供种专用票据统一印制,供种票据必须注明户名、所在镇(社区)、村、组、品种名称、购种数量、面积、种子价格、金额等,为一式三联(发票联、结算联和存根)。农民持代金卡购种时,供种企业按户开具票据,发票联由农户保存,供种企业将结算联与代金卡按户粘贴保存,每2---3天向乡镇财政所交存一次,由财政部门汇总面积,作为补贴资金划拨依据。所开票据种子数量大于农户小麦实际种植面积的,按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
(七)、资金兑付。
供种结束后,由县财政部门对供种企业的供种清册、代金卡和销售种子的发票进行核查统计,对照检查无误后,确认企业统供面积及数量,于12月底前,将补贴资金拨付给企业。
(八)结余资金管理。
对当年滚存结余的直补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要依据当年直补资金结余情况和来年秋播小麦种植面积,适当提高良种补贴标准,引导农民积极购买和使用良种 五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
为了强化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县上成立由 任组长,任副组长,县农林局局长、财政局局长及相关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落实和组织协调工作,同时,设立项目实施办公室,负责项目的落实和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农林局);同时成立由农业技术推广、种子管理、科研、教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各乡镇也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进一步提高认识,精心安排,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组织和技术保障。
(二)层层部署落实责任
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层层分解,将任务落到实处。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小麦良种统供任务的落实,做好良种统供督促、检查等具体工作;并结合当地不同项目区域制定出统一的丰产栽培技术要点,由各供种企业按需求量印制并在供种时一并发给农户。县财政局负责补贴资金拨付监管和项目实施中面积统计核实、资金发放、档案建立、监督检查、经费落实等工作;各乡镇负责小麦面积到户清册底册的核查统计上报、代金卡的发放工作。
(三)强化监督管理
一是县农林局要加强对供种企业及市场的监管,严把种子质量关价格关,防止假冒伪劣种子进入生产领域,坚决打击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要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供种期间要向各供种点配备专人,随时全天候掌握种子调拨销售情况。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县财政部门要对资金兑付、实施规模等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和抽查,供种结束后,实地走访基层干部群众,核对供种清册、销售发票、代金卡等内容与实际补贴是否一致。三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各行政村要对补贴金额、补贴农户、补贴数量、供种价格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虚报面积、私自留卡转卡(代金卡)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县乡两级要分别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县级举报电话:029-37292225(四)加强宣传引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利用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良种补贴政策、补贴办法、标准等,提高农民群众对农作物良种的认识,充分调动农民使用优良品种、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使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推动育种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保障工作经费。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农业部门承担着补贴良种的推介展示、技术服务以及补贴任务落实等工作任务,工作量大面广,任务艰巨。县财政部门要保障项目实施经费投入,配备必要的电脑等电子化办公设备,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六)做好项目总结。小麦播种结束后,及时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核查总结上报。
第五篇: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夏粮生产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年来,中央、盛市、县各级对粮食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最直接、最有利的小麦补贴政策。我县在去年市、县两级实现良种补贴的基础上,今年又争取到国家级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为贯彻好该项惠农政策,将小麦良种补贴项目落实到实处,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1、指导思想:以中央、省两个“一号文件”为指导,以提高小麦集中供种率和整体化生产水平为中心,以优质化、专用化、市场化为导向,以试验、示范、推广为手段,采取科技服务与政策扶持相结合,促进我县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和高产优质相结合,不断提高我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补贴面积金额:今年在全县18个乡镇,按照区域化和标准化生产要求,实施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每亩地国家补贴10元。
二、主要措施
1、实行区域化布局,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针对我县山区、丘陵、平原兼备的自然条件,在小麦生产布局上,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全县的总体规划和百亩点、千亩方、万亩片的要求,合理制定区域化种植规划,在区域片内严禁出现插花田,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带动全县小麦良种化水平的提高。
2、健全和完善小麦良种推广繁育体系,保证良种供应。一是充分发挥销售主渠道的作用,建立健全小麦良种繁育、销售网络,切实解决小麦集中供种难的问题。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全县上下一体的统一供种体系。二是加强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提高集中供种的组织化水平。各乡镇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通过测土配方,选择适宜品种,建立集领导指挥田、良种繁育田和高产示范田“三田合一”的小麦区域化示范工程。三是加强种子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农业执法部门要依法加大对种子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假冒伪劣种子和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同时要搞好技术服务和指导,让广大农民群众购的明白,种的放心。
3、严格落实国家对良种的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按照国家补贴政策,全县30万亩补贴面积,分配到18个乡镇(见附表),按每亩地用种7.5公斤,每公斤2.8元计,除国家每亩补贴10元外,每公斤种子尚需筹集1.47元(每亩地11元),或采取以粮换种的形式。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统供氛围。各级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现场会议、新闻宣传、典型对比、信息引导等形式,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国家的激励政策和实行小麦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统一供种带来的好处,切实转变”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传统习惯,让广大农民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接受统一供种,努力营造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自愿种植优良品种的氛围。
三、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搞好全县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落实,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周寿宗
副组长:管修学王洪志
成员:陈荣良彭善和王启发陈康
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彭善和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要根据县里统一要求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完成。
2、制订岗位责任,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优质小麦良种补贴、区域化种植和统一供种工作,作为促进粮食安全生产的突破口来抓,切实抓紧抓好,实行领导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具体任务目标分解到人、到村、到地块,并建档立卡。乡镇政府要抓好示范点、示范方和示范片,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良种繁育基地,试验、示范点,要实行领导、技术、资金三到位,确保关键措施、重点配套技术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监督检查,特别对供种单位和区域化种植单位、小麦良种价格、实施面积等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同时要完善检查评比制度。对小麦区域化水平高、种子纯度好、良种繁育健全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完不成任务的乡镇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
附: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面积分配表
(二○○五年八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