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2015~2016年度小麦生产总结

时间:2019-05-12 05:0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陵县2015~2016年度小麦生产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陵县2015~2016年度小麦生产总结》。

第一篇:宁陵县2015~2016年度小麦生产总结

宁陵县2015~2016年度小麦生产总结

今年我县小麦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共同努力,克服了历史罕见的冬春连旱及低温冻害,有效控制了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再次获得夏粮生产好收成。

一、小麦生产基本情况与突出特点

今年我县小麦面积76.0万亩,主要种植品种有矮抗

58、百农207、周麦

27、众麦1号、漯4-168、周麦25等。全县小麦平均亩成穗数39.8万,穗粒数36.8粒,千粒重43.1克,平均亩产536.6公斤,总产40781.6万公斤。与去年相比,面积增加5.4万亩,单产增加1.2公斤,总产增加2928.36万公斤,增长7.9%。

今年小麦生产呈现以下突出特点:

(一)高产品种面积大,播种基础好。主导品种百农207、矮抗

58、周麦

27、周麦

22、众麦1号、漯4-168、周麦25等推广面积达86.6%,构成了宁陵县优质高产品种群。其中以百农207、周麦

27、周麦25为代表的新一代主导品种种植面积占52%,品种布局更科学,高产优势更突出,抗灾能力更强。播期墒情较好,精细整地、配方施肥、种子包衣、适期播种、机械匀播等关键措施得到落实,做到了适墒、适期、适量播种,提高了播种质量,实现了苗齐、苗匀、苗壮。

(二)气候异常,灾情重。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播后降温早,降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小麦于11月23日越冬,越冬期提前近1个月,为历史所罕见,导致越冬小麦叶少蘖小、头稀,部分品种和部分地块越冬期出现不同程度冻害。二是冬春干旱少雨,从12月上旬至翌年5月中旬,无有效降水,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加大了管理成本,导致小麦株高降低、物候期提前、成穗数减少及后期早衰。三是光照严重不足,小麦生长期间累计光照时数1099.8小时,比常年偏少16.8%,致使多数小麦个体弱、抗性差。四是部分品种白粉病、全蚀病、纹枯病偏重发生,出现早衰死亡现象,灌浆不足,品质下降。

(三)管理措施到位,减灾增收效果明显。针对越冬早、个体弱、群体小、旱情重、光照不足、病虫多发等不利因素,农业部门发挥优势积极作为,成立了专家技术指导组,抽派100名中高级职称人员包乡包村开展技术服务。并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技术宣传、强化培训指导、强化高产创建,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早春以促为主,早追肥、早浇水、早中耕、早防病、早化除,中后期狠抓病虫综合防控、抗旱浇水、一喷三防等应对措施,减灾增收效果十分明显。根据调查,县南部两合土、粘土地麦田,浇3水或浇2水但浇水适时的小麦亩产多为500~550公斤,或更高。全县4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实行“八统一”技术服务,平均亩

2 产618.3公斤,比去年的616.6公斤亩增1.7公斤。

(四)小麦成产因素“两减一增”。同2015年相比,亩穗数减少5.4万,千粒重减少1.0克,穗粒数增加5.2粒。亩穗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小麦越冬早,冬前分蘖少,大蘖少;二是拔节期严重干旱,成穗率大大降低。千粒重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灌浆期持续干旱;二是部分品种、部分地块病害重(白粉病、全蚀病、赤霉病),干旱加病害导致全县30%的小麦早衰,灌浆不足,降低了粒重。穗粒数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群体偏稀,单株营养和结实性提高;二是小麦开花期光照充足,气温适宜,减少了小麦败育,提高了结实率;三是大穗型品种所占比例大。

(五)产量差别大,增减不平衡。从实收产量调查看,不同乡镇、不同土质、不同管理间,同一农户不同地块间、相邻地块不同农户间及不同品种间,小麦产量差别很大,这种现象在全县普遍存在。从全县总体看,县中部好于县南部,县南部好于县北部。从不同土质看,砂土地与两合土、粘土地相比,平均每亩相差100~150公斤;两合土、粘土地之间小麦产量差别不明显。从浇水情况看,县中部阳

一、城郊、乔楼、赵村、刘楼、石桥等乡镇的两合土麦田,浇2水的亩产350~400公斤,浇3水的450~500公斤;县南部的张弓、黄岗、华堡及县北部柳河、孔集大堤以北的粘土地麦田,浇2水的亩产400~450公斤,浇3水或只浇2水但浇水适时的

3 小麦亩产500~600公斤。从不同品种看,百农207、周麦

27、存麦5号、徐麦31等表现抗旱、耐后期高温、病害轻,产量较高;矮抗

58、淮麦

22、浚2016、周麦26等表现病害重,后期早衰,产量较低。

二、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要素的影响 今年小麦生长期间,总的气候特点是:小麦前期气温异常偏低,小麦中后期气温正常偏高,冬春干旱少雨,光照严重不足。气候条件有利有弊,弊大于利。

2015年10月上旬降水36.7mm,比常年偏多25.3mm,为小麦适时播种提供了充足墒情。11月上旬降水52.5mm,比常年偏多42.6mm,有利于促进小麦分蘖生长。11月下旬(23~25日)强降雪49.0mm,比常年偏多44.0mm,雪后降温幅度大,旬平均气温-0.1℃,比常年偏低5.7℃,小麦被迫提前越冬,越冬期比常年提前28~30天。导致小麦冬前分蘖少、大蘖少、群体小,越冬苗情是近10年最差的一年。2015年12月上旬至2016年5月中旬长达近6个月基本没有有效降水,持续干旱严重抑制了小麦正常生长,株高比常年平均降低6~8cm,亩成穗数较常年减少6~8万,部分未浇水、浇水次数少、或浇水不及时的,小麦于5月25日前后出现干枯死亡。2~4月份气温持续偏高,月平均气温分别为4.4℃、11.4℃和17.6℃,分别比常年偏高1.4℃、3.2℃和2.6℃,导致小麦春季生育进程加快,物候期提前,小麦起

4 身、拔节、抽穗、开花时间分别比常年提前1~2天、2~3天和3~4天。5月下旬降水32.1mm,比常年偏多11.7mm,缓解了旱情,加之5月气温正常略高、6月初正常偏低,适宜小麦灌浆和落黄成熟。

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光照时数累计1099.8小时,比常年偏少221.3小时,属光照严重不足年份。其中2015年10日至2016年1月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203.3小时,2016年4~5月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49.8小时。出苗至返青期日照时数过少,前期光合产物积累少,导致小麦营养不良、个体弱、苗质差。孕穗至灌浆期日照时数偏少,增加不孕小穗数,小麦灌浆不足,粒重降低,抗倒伏能力下降。而4月中间光照充足,气温适宜,有利于小麦开花结实,增加了穗粒数。

三、主要生产技术措施

(一)推广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型优良品种。推广矮抗

58、百农207、周麦

27、周麦

25、徐麦

31、丰德存麦1号等优良品种20个,半冬性品种占99.0%,优质高产良种覆盖率达98.8%。

(二)推广科学播种技术。重点推广了足墒下种、适期播种、机械化精播匀播三项技术。播期适时集中,10月10~14日播种73.6万亩,占96.8%;机械播种面积74.5万亩,占98.0%;平均亩播量10.2公斤。

(三)推广科学施肥技术。以平衡施肥为中心,全面提

5 高小麦用肥水平。据统计,全县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46.8万亩,平均亩施纯N 20.8公斤,P2O5 8.8公斤;施钾肥面积32万亩,平均亩施K2O 7.0公斤,施锌面积42万亩;实施氮肥后移面积38万亩,后期叶面补肥面积146万亩次。

(四)推广重大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重点抓了三个环节的防治。一是播期防治,重点防治全蚀病、纹枯病及地下害虫等,种子包衣面积66万亩,药剂拌种76.0万亩。二是早春病虫防治,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及蚜虫、红蜘蛛等,防治面积达92%。三是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治,重点防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穗蚜等,累计开展一喷三防面积138万亩次。

(五)推广以抗旱浇麦为中心的抗灾应变分类管理技术。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针对今年春季特大旱情,采取一切措施抗旱浇麦,以浇麦带动麦管。二是针对今年越冬苗情较弱的特点,加强早春麦田管理技术指导,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三是把后期适时浇水与叶面补肥、病虫防治紧密结合,延长叶片功能期,实施效果非常明显。

(六)强化中后期一喷三防。把一喷三防作为小麦中后期管理的重要增产措施来抓,强化行政推动和督导检查,不留死角全覆盖实施。据统计,全县一喷三防共投入资金900多万元,累计实施面积91.2万亩。

四、明年小麦生产计划与重点工作

(一)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全县小麦

6 面积稳定在76万亩左右,平均亩产540公斤,总产4.1亿公斤。

(二)继续抓好小麦高产创建。重点实施好省部级高产创建项目,提升创建层次,扩大高产创建影响力。重中之重抓好“1+4”活动和高产攻关模式研究与示范。

(三)抓好新品种推广工作。重点引进推广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型小麦新品种3~5个,进一步强化主导品种推广,调整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科学规划品种布局。同时,抓好新品种集中展示工作,适时组织观摩评比,促进优良品种推广应用。

(四)抓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按照现代工业发展理念指导现代农业生产。重点抓好苗情、墒情、病虫测报,抓好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播种、科学灌溉、病虫综合防控、抗灾应变管理、一喷三防等重大技术的集成配套推广,抓好成熟增收模式的推广应用,实现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夏粮生产科技含量。抓好关键季节与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突出抓好电视技术宣传和大田一线指导,继续实行“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行动”,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人员、技术、措施三到位。

宁陵县农技站 2016年6月24日

第二篇:09中江小麦生产总结

2009年中江县小麦生产总结

2009年中江县小麦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中江县小麦生产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经历了播期持续雨水,播后持续干旱的情况,全县小麦单产仍然达到375公斤,较上年减少11公斤;小麦播种面积60.57万亩,较上年增加0.16万亩。总产达227150吨,仅比上年减少6033吨。今年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德阳市农业局局长雍兴文、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陈立贵及县农工委等领导多次亲临示范片,指导小麦高产创建工作,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我县农业技术人员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中。各乡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小麦高产开发领导小组,县农业局成立了技术指导组,落实增产关键措施。从县、乡涉农部门和相关部门,多次抽调技术人员派驻到乡村,帮助农民把好小麦生产的关键环节。

(二)措施得力。落实良种补贴政策,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进一步优化我县小麦区域布局,在落实小麦良种补贴政策时,结合我县的自然条件,进行区域化布局;同时,成立良种补贴技术小组,该小组根据我县实际,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川麦

43、川麦

47、川麦

48、内麦9号、西科麦2号、川农21和川农23补贴品种,并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一供种。实现了优质小麦的集中连片种植,有力地推动了小麦高产开发顺利进行。

(三)狠抓培训。结合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及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县农业局抽调45名农业技术人员分赴中江县45个乡镇,对科技示范户、辐射户以及种粮大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地讲授小麦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知识。指导农户因地制宜,开展麦田管理。并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和发放小麦生产技术“明白纸”,同时在小麦生产的关键环节以村为单位开展技术培训,使示范区内的农户,家家有一张明白纸、户户有一个明白人。全年共培训165次,受训人员达7.9万人次,累计发放小麦生产“明白纸”10万余份。

(四)加强田管。狠抓抗旱及条锈病防治工作。针对持入冬以来持续半年干旱少雨的情况,我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抗旱工作。县政府、县农业局组织各乡镇农技人员,分赴各乡镇调查旱情,及时反映旱情,对有灌溉条件的乡镇,要求乡镇政府配合做好干旱区域的抗旱工作。县植保站于08年11月20日在我县龙台镇发现小麦条锈病,始为我县历史最早;继而又在兴隆镇部分区域发现条锈病严重暴发。县政府极为重视,当即召开“五长”会议分析形势,确定对策。随后带领相关局负责人到中江县南、中、北部分乡镇指导防病抗旱工作。中江县农业局成立了“小麦条锈病防控领导小组”分赴各乡镇指导条锈病防治。由县政府牵头,县农业局组织45个乡镇农技人员在兴隆镇召开“小麦条锈病攻坚现场会”,并安排部署防病工作。

(五)落实关键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机械播种技术,适时精量播种。中江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40万亩;机械播种小麦面积达33.3万亩;全县31个乡镇良种补贴共40万亩;采取精量、适时播种,争取冬前积温,为培育冬前壮苗创造有利条件。

二、下步打算

按照“66422”小麦高产创建活动要求,我县将继续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力争明年全县小麦单产达400公斤以上。进一步将通济、南山、东北、仓山、广福五个小麦高产示范点打造成精品示范点,使中江县小麦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中江县农业局农技站

二○○九年七月

总产

第三篇:2006年滨州市小麦生产总结

2006年小麦生产总结

滨州市农技站

全市小麦收获面积312.45万亩,平均单产400.95公斤,总产125.29万吨。与上年相比,面积增加2.28万亩,增幅0.74%;单产增加17.85公斤,增幅4.66%;总产增加0.65万吨,增幅5.47%;从产量构成看,平均亩穗数34.11万,增加5.8万,增幅20.49%;穗粒数34.41粒,减少3.05粒,减幅8.14%;千粒重40.18克,减少2.32克,减幅5.46%。

一、今年小麦生产特点

1、单产增加。除阳信县与上年持平外,其余县区单产皆增加,黄河以北地区尤为突出,其中,无棣县增加41.59公斤,沾化县增加35.59公斤,滨城区增加35.42公斤,增幅分别为15.18%、11.18%、10%。

2、亩穗数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减少。由于我市今年扩大的优质麦面积,品种选用的是多穗型品种,因而亩穗数大幅度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减少。

3、品种布局。小麦品种布局更趋合理,主要以鲁麦

23、济南

17、济麦

21、淄麦12为主。具体分布:鲁麦23号41.9万亩、济南17号55.5万亩、济麦20号45.7万亩、济麦21号39.6万亩、淄麦12号38.4万亩、潍麦8号28.3万亩、济麦19号17万亩。优质麦200.20万亩,比上年增加65.99万亩。其中无棣县增加20万亩、惠民县增加13万亩、阳信县增加16万亩。

4、病虫害发生轻。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较轻,并且后期对麦蚜防治及时,对产量基本未造成影响。

5、收获期集中,全市小麦从6月10日开始收割,到6月15日结束。由于收获及时,未遭遇暴雨、冰雹袭击,确保了丰产丰收。

二、增产原因分析

1、政府补贴增多,群众投入增加,小麦播种基础好,生长期管理措施到位,未遭遇较严重的气象灾害。

2、亩穗数增加,由于今年小麦多穗型品种面积增加,因而亩穗数大幅度提高,是今年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

3、气候有利。一是冬前积温高,小麦冬前苗情好。二是黄河水源较好,小麦灌溉及时,土壤墒情好,5月5日、27日两次降雨对小麦后期生长极为有利。三是小麦冬季无冻害发生,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有利于小麦穗分化。

4、技术服务到位,从小麦播种、越冬到春季管理等关键时期,各阶段相继引发各种宣传材料、明白纸,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讲座,确保了小麦的正常生长。

三、存在的问题

1、有机肥施用量少,底肥不足,造成部分麦田出现黄苗、弱苗现象,植株不健壮,导致产量提高不平衡。

2、部分偏远地块沟渠不配套,灌溉困难。

3、钾肥施用量少,且施肥面不广,特别多年植棉的地块严重缺钾,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不高。

四、发展小麦生产的建议与措施

1、扩大麦田面积,增扩间套比例。在充分保障内需的前提下,稳定种植面积,努力扩大以麦菜、麦粮、麦棉等为主的间作套种面积,提高对光照、肥、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确保种植效益的增加。

2、继续搞好科技推广,提高科技含量,继续搞好以良种推广、精播半精播、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旱作节水技术等为主的科学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小麦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3、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品种布局,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提高粮食品质,提高经济价值,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4、搞好科学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施用量,减轻对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

5、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培肥地力,提高抗御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近年来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肥力有下降趋势,为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广辟肥源,加大有机肥投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

6、继续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农田基础建设,加大农田节水设施配套力度,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增加农业对干旱、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006年小麦秋种设想

1、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实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2、选用优良品种,扩大良种基地,提高种子质量和纯度,从根本上克服小麦品种多、乱、杂的局面。

3、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

4、大力推广间作套种技术,改善种植业结构。

5、大力推广配套增产技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扩大适时麦面积,减少晚茬麦,培育冬前壮苗,夺取明年小麦全面丰收。

2006.6.29

第四篇:宣州区小麦生产

宣州区稻茬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小麦是我区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8万亩左右,近年来单产一直徘徊在350公斤左右。与实现单产400公斤,丰产田500公斤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1稻茬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视度不高

虽然水稻种植要比小麦种植辛苦得多,但农民普遍认为,种小麦收入低,而不愿投入,不愿多花工。而实际上,小麦种植不仅比水稻种植省工,而且小麦生产收益率要比水稻高的多。

1.2 稻茬腾茬晚,播期晚

由于所选用的水稻品种或栽培方式不当导致腾茬晚。有的水稻田块甚至到12月份初才收获腾茬。腾茬晚使小麦不能适期播种,越冬前很难达到壮苗标准。

1.3 稻茬整地难,导致播种质量差

稻茬麦土质粘重,通气性差,土壤结构差,耕层浅。地难整,大坷垃多,且不易整细碎,造成整地质量差。播种经常存在露籽、深籽、丛籽和缺苗断垄的现象,很难做到小麦播种均匀一致,深浅适中,造成稻茬麦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

1.4 播种量大

由于整地比较粗放,不能做到一播全苗,农民习惯于增大播种量。大播量势必导致冬前基本苗数过大,冬前分蘖缓慢,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分蘖迅速增加,单位面积的群体数量猛增,造成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性差,小麦长势弱,病虫害发生加重,倒伏危险增加,导致成穗率低、穗头小、粒数少、粒重减轻、产量降低。

1.5 渍害严重,根系发育不良,后期易早衰

我区春季降水比较集中,稻茬麦田地势一般比较低洼,再加上田间“三沟”不配套,致使一下雨麦田就出现积水的现象,而且雨后不能及时排水。渍害同时会使纹枯病等病害严重发生,进一步影响根系的正常发育,造成根系的早衰。

1.6 施肥不合理,用药不到位

多数农民不能掌握科学的基、追肥的施用比例、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小麦各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病时间,发病规律,及各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关键时期、防治方法,很多农民心中还是没有概念。

以上宣州区稻茬麦生产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得到改善和解决,使稻茬麦生产的基础环境设施得到改善,农民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得到加强,才能在适应我区稻茬麦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来实现稻茬麦单产的提高。稻茬麦生产建议

2.1 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并进行播前药剂拌种

选用早熟、耐湿、抗病高产小麦品种是提高稻茬麦产量的关键,而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则在我区显得更为重要。播前药剂拌种对解决播种时的缺籽以及后期的病虫草害,实现高产有着显著的效果。

2.2 选用配套的稻麦品种,及时腾茬,适时播种

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同下茬小麦的品种选择相配套,保证稻田能及时腾茬,小麦在适宜的播种期播种。生产实践表明我区稻茬麦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到11月上中旬。

2.3 推广机直播,控制播量

腾茬后晾茬改墒,采用施肥、旋耕、播种一体化的机直播种植方式。不但解决了“三籽”问题,还能实现播种的均匀,出苗的整齐,容易实现冬前壮苗。在适宜播期,建议播种量为12-14公斤/亩,播期推迟则酌情的增加播量。

2.4 开好“三沟”,减少渍害

做到垄宽在2米以内,横沟、竖沟、周沟,沟沟相通。沟宽控制在20厘米以上,沟深保持在30厘米以上。雨后及时排水,减少田间积水,减少渍害的发生。

2.5 科学施肥,推行氮肥后移技术

应采用“基肥足,苗肥轻,穗肥重”的科学施肥方法。推行氮肥后移技术,加大拔节肥的施用量,防治早衰,确保穗大粒多。

2.6及时做好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播种期要搞好药剂拌种。草害一般在播后进行封闭处理后,再在小麦三叶期或拔节前进行化除。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初期以纹枯病防治为主,兼治苗蚜。抽穗至开花以防治赤霉病为主,兼治穗蚜、灰飞虱。

2.7 推广普及高产栽培技术,强化农民的栽培生产技术

农民是实施农业生产的操作者,只有高产栽培技术深入心中,才能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科学地进行操作和管理,才能切实的实现高产。农民亟需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及普及,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相关的推广普及工作,来强化农民的栽培技术,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

第五篇:小麦生产计划书

禾久农业集团2014年冬小麦生产计划书

为保证完成2014年38000斤无公害小麦生产,特拟定本计划,具体任务和指标分析如下:

一、生产前分工以及责任

(一)以分管农业的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实行工作责任制

(二)各管区管委会主任负责小麦生产的领导、协调和物资采购供应工作,农技站技术人员负责技术业务的指导及各个生育时期各项指标的检测、管理工作。

(三)各负其责,贯穿始终,达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之目的(四)生产目标:38000斤无公害小麦

二、生产时间

2014.9-2015.6

三、生产前计划(2014.9.1-9.30)

(一)选种:川麦51号

(二)选地:390亩肥沃土地

(三)选肥整地:深耕整地,提高播种质量

四、适期、适量播种(2014.10.1-10.10)

(一)适时播种

(二)适量播种

(三)足墒播种

五、冬前管理(2015.3.1-6.5)

(一)抗旱浇水墒、增穗保粒

(二)浇锄松土、保墒增温

(三)除草:化学除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

六、收获(2015.6.1-6.20)

(一)适时收获:机械收获

(二)收获,脱粒

(三)晒干入库

下载宁陵县2015~2016年度小麦生产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陵县2015~2016年度小麦生产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质小麦生产协议书

    优质小麦生产协议书 优质小麦生产协议书 1 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甲方_________委托乙方_________生产优质小麦,为了保证合作的成功,特制定以下协议,协议双方共同遵守。......

    新疆小麦生产概况

    新疆小麦生产概况 1.近年全国各省小麦生产情况 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小麦优势产区。其小麦生产对地区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5年的3.23%和......

    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确定了优质小麦生长的目标产量及其构成、生育指标、栽培技术、灾害预案与补救措施、适时收获。 本规程适宜豫北生态麦区及其生态条件相......

    小麦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小麦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一、精细整地近几年,小麦受旱、受冻的经验表明,播种前耕翻、深松、旋耕后进行耙地镇压,及小麦播种后经过镇压的麦田,麦苗生长相对正常,受旱、受冻较轻;反之,......

    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方案

    兖州市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补助项目 小麦技术指导方案 为保证兖州市2012-201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补助项目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进行,推动科技入户......

    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谯城区绿色食品小麦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小麦每亩单产400公斤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和要求,以及生产管理等系列措施。 一、基本条件 1、土壤条件......

    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作者:杜敏婉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6期 摘要: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涉及小麦的产地环境选择,生产过程,包括种植、生产过程、收获,......

    优质小麦生产协议书

    优质小麦生产协议书 优质小麦生产协议书1 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甲方_________委托乙方_________生产优质小麦,为了保证合作的成功,特制定以下协议,协议双方共同遵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