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质改善提升检讨报告-裁断
品質改善提升檢討報告
之前在柬完成的裁斷部門的品質提升報告,在回到台灣之後,一路上看到台灣的設施、建設、各式輕重工業的發展(鋼材、機械、零件、電子)與台灣人的工作方式,再再都讓我產生許多衝擊,因此也修正了一些想法,我們工廠應該還是有許多的。台灣雖然沒有非常驚人的研究開發能力,但是憑藉著員工們的努力、用心與靈活調整及成本控管能力,確實讓台灣不論是從傳產或到科技業,在各個領域中都獲得了強大的製造能力。甚而言之,如果隆鼎鞋廠能夠擁有向台灣科技業一樣的流程規劃能力與數控能力,讓針車部門能夠專心依照著幹部排定的生產計畫生產、當週交代的各款生產注意事項能確實的在當週就被上線生產,那麼品質一定會有一部分的提升。
裁斷部門大致上可以說是較接近能用數字管理的一個部門,不像針車與成型那樣那麼需要培育員工的工藝性,然而裁斷若是能穩定的將材料『完整』的送給針車,讓針車可以將所需生產的鞋『按照預排訂單』一次性的領足,這就可以讓後段部門專心作業,專心在品質控管與改善上。因此前段的流程計畫、派工與落實的程度還是會大大的影響整廠製鞋的品質。而要完成這點,裁斷部門就必須有效安排資材,安排員工生產計畫,以及在現場不斷的快速處理包含不良、欠料、超料等各種情況,以免發生生產不完整而滯留的情況。其實在沒有資
訊系統的情況下,一但面臨了材料不夠裁的情況,就意味了幹部必須清查相同材料所有的派工單、領料單,包含了這個季度的各個型體與訂單(往往得找出10數張指令表),然後再一一計算用量是否正確、核對領料、發料、裁斷是否正確,這對柬埔寨員工而言的確有他的難度在。不過完成這項任務也意味著結束一個型體在前段的未清尾數,再將眼光放到針車的流程安排與成型的楦頭轉數時是否能落實上,這的確有他的效益在。
前段線上在製品數目的減少,也意味著同時間內所需處理的款式的減少,與庫存的減少。因此對裁斷部門而言,數控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提升部門品管的績效。
然而要做到這些之前,必須要找出簡單合理的工作方式與工作流程,一者讓員工能夠了解現在該做什麼事情,二者也讓員工建立起品質的概念。這些話語說起來簡單,作起來卻著實需費工夫。我想這些事大家都已經非常有經驗,也比我還更了解箇中的辛酸與滋味。其實說句良心話,前幾天在看到削皮班我裁好的副料竟被堆置堆置成有1米半的沙包擋水牆的的時候,真的感到相當驚訝,但是更讓人驚訝的是,原來往年同期放置的材料比今年更多了不少。在製品是分散幹部管理精神與產生數控問題的關鍵環節,無怪乎有些日本人當初看過柬埔寨的環境後會很有信心的想進入柬埔寨自行生產。但事實上生管
在柬埔寨這不是一個小問題。
然而在推動更長遠的品質改善政策之前,我們得先回歸工廠的環境來看,我們工廠是個已經成立、努力數十年,且穩定獲利的公司。在人事上、管理上、觀念、企業文化與行政機制各個點上在在都有一定的觀念和路線存在。目前的品質門檻主要是建立在各級台、陸幹部對下的要求,與柬幹在基層的經驗及努力,是比較偏向由上而下要求性、下推式的方式。這可以短期存在而不能夠長期自然運作。容易出現短期效果而時間一拉長,難免會遇到員工與幹部無法持續推動的情況。除非是從提升生產數控能力與改善工作現場環境及流程開始著手,減少管理上的疑難並專心在品質部份工作。其實這個問題在根本上有一幾分是人力資源的問題,包含選材(規劃流程能力、現場管理能力)、育才(基層執行能力)等等,甚至考核與獎懲若不能合理、有效的跟上腳步,有時也會形成幹部一人在唱獨角戲的局面。
基本上製鞋的技術,包含銀筆線、組合點、比對版、貼膠帶固定等手法,我們工廠都已有一定的水平,接下來若能在流程掌控與數控能力的方面下手用心,我想這會對品質產生一定程度的幫助。個人真的希望有一天,本廠能夠成為一個皮鞋業中的台積電,是一個像台積電一樣穩定可靠的合作對象,不管什麼產品都能成功代工,而且品質優良,企業文化也令人稱羨。謝謝。
第二篇:改善品质、提升质量
提升质量改善方案
——品管课:董青金 目标:全员灌输品质意识,唤起企业供应商及公司全体成员对品质的重视
一、品质差给我们企业带来的危机
1、品质差,生产效率下降
2、经常返工再修造成的成本浪费
3、经常返工再修造成的交期延误
4、客户的流失(品质差降低了客户对我们的信誉度)
5、在市场上,造成的企业形象损失
6、经常返工造成的效率低工资下降带来的人员不稳定等
企业要控制以上品质差带来的失败成本危机,检验只是结果的确认,重点必须是先预防控制,它需要全员参与,领导者支持,把好每个策略,坚持追查每个失败点,点滴逐渐完善。
二、灌输品质意识品管所要针对的单位
1、进料质量控制,提升采购及供应商的品质意识(与供应签订协议书,协议书内容见附页)
2、制程、成品质量控制,提升各生产组人员品质意识。
制程、成品质量控制:
1、做品质宣传栏版报,让全员了解品质重要性
2、为防止误判、错判、乱判,给生产组质检工位封极限样品,让组长、质检员、品管员统一检验标准(配合执行部门:工程、生产、品管针对一般客户要求封样,特殊客户另外注明)
3、制程出现一次严重问题(如:混料、玻璃、导电、用错料等)组长必须认真指导,并做出检讨,品管员及组长对当事人后续生产产品做加严监督;出现第二次,给予当事人经济处罚,由品管员提出,组长受牵连责任。
4、成品及客户出现的品质导常或投诉,按工程导常及客户投诉单给予相应的处罚(具体按“品管员绩效考核方案”执行)
以上处罚只是手段,非目的,目的是让全员做好品质,提升效率,与公司共赢共发展。
三、预计完成时间段2006年6月15日前
关于供应商供料质量要求事宜
TO :各协力厂商
FORM:旭程电子有限公司
承蒙各协力厂商对我司一贯的支持和关照,在此表示感谢,现市场需求竟争日增剧烈,而我司进料品质日渐下降,有少数货物进料连续几批都有不合格现象,严重破坏了我司品质,增加了检验、生产工作量,为提升产品质量、工作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品管课对供应商做出以下要求。望各部给予支持。
从6月份起:
1、供方来料包装必须牢靠,规格统一,不允许有经不起搬运的废品纸箱。以免影响的外观损伤。
2、来料时供方须附送相应的出货检验报告(每批)及有效的材质证明,我司在检验前先要对供方的出货检验报告进行审核,这也是我司对协力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
3、若我司检验发现所供货物达不到我司标准,所开出的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单要求在三个工作日进行回复,让我司了解发生原因及改善对策,便于下次来料时进行效果确认:
若仍未改善:a, 退货.每批扣取50元检验费
b, 特采我司挑选:扣取相应的选别费用,按每人30元/时计算 c, 供方来人挑选:扣取手续场地费10元/时
若因多次退货或材料本身问题导致我司工程异常或交期延误而造成损失时,按相应的损失给予扣款,并停止采购。
4、若出现连续两次或以上同类不良现象,且纠正措施单未回复或回复无效时,我司将开出拒检通知单,要求贵司有质量决策权的人员到我司检讨、保证,择令强迫改善,连续出现三次或以上严重不合格,将被列入黑名单并停止采购。
5、我司要求的ROHS物品,供方必须保证其符合ROHS有关规定,若因供方的任何疏失造成我司商誉或实质损失时,除全力配合我司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外,并将负责一切赔偿与法律责任
6、已送承认的材料,当出现制程、材料商、成分、规格有改变时,需立即书面通知我司。
以上我司将从6月份起严格执行,请各协力厂商配合,以便让大家共同进步发展。TKS!
拟定/日期: 审核/日期:
第三篇:品质部检讨报告
品质部分析检讨报告
关于7月17日江苏客户王中立客诉客户在7月15号收到6277、6278两个系列,打开包装发现这两个系列的灯体表面凹凸不平、打磨纹路、焊接处变形较明显严重影响外观无法接受,要求退货。严重影响公司品牌形象。
原因分析:
1、在生产新灯6277、6278首批订单时品质部不够主动去配合采购部对6277、6278的首批五金黑胚的检验,导致漏检没能起把关的作用。2、6277、6278喷漆件回公司,由于进料检验员检验时对新灯物料检验抽查力度不够、工作不细心,未能发现问题。
3、生产部在批量生产6277、6278新灯时,生产现场品管对现场监督不到位及未能对新产品成品的复查。
品质部的改善措施:
1、要求进料检验员加强对进料检验的抽检力度,针对特殊异形的五金件、喷
漆件必须要做到全检处理,确保物料上线的合格率,严禁关键物料有漏检、免检的物料流进生产,如有经查实后将对其负责人责任处罚。
2、要求制程品管员后续要对上线的物料做好复查工作,要加强在生产车间的巡查、对半成品、成品的抽查,尤其是新产品上线必须要全面跟进品质,确保做出的成品符合要求、满足客户的要求。
品质部申请处罚如下:
品质部主管金点武在生产6277、6278时对工作不够深入,对下属引导、监管不利,导致生产的产品不符客户要求造成客户客诉,现申请处罚100元,忘各位家人引以为戒,认真负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品质部:金点武
2012-7-26
第四篇:品质部门改善报告
品质部门7~9月份改善报告
一、问题点:客户投诉次数过多
问题分析:
1、人员方面:
QA人员:
目前人数:4名;
人员状况:1名2009年10月份来公司;
2名2009年11月份来公司;
1名2010年4月份来公司;
技能状况:3名可以满足测试要求,1名目前还不能达到满意的测试要求; 人员安排:3名熟练人员主攻测试,1名新员工主要进行外观检验; 检验方式:全检 OQC人员:
目前人数:2名;
人员状况:1名2008年10月份来公司;
1名2009年9月份来公司; 技能状况:2名可以满足检验要求;
人员安排:测试、外观检验、定单核对、型号核对、包装核对; 检验方式:抽检
2、设备、制具、软件(每人): 电脑一台 测试软件
测试卡:完美卡、Q卡、IC卡、射频卡、SIM卡(常用卡)测试工装:18系列、28系列、540、530、WL310
3、料(1)、物料部分:目前来料部分的月合格率为85%(2)、目前供应商确认、样品确认流程、样品确认内容(3)、供应商管理方面
4、法(1)、测试方法:目前所用的测试方法中老机型是沿袭以前的;
新的产品一般是由开发部门培训后形成;(2)、目前OQC测试中如发现有个别性能不良,则只是将不良返工(会议上决定),(这就涉及到成本问题)(如较多或隐性的批量,则需返工);这些有可能会产生客诉;
5、环境 测试环境:(1)、目前已知并确认的有江苏国光的571产品、长吉288产品是模拟客户真实使用环境;(2)、目前是在防护静电的环境中进行测试;
6、信息
定单信息:定单信息的传达准确与汇总 目前采用的为销售的定单申请的方式。7、4月、5月、6月份客诉数据分析:(1)、客诉读卡不良:29PCS
原因分析:误测
14PCS
灰尘异物
8PCS
客户拆卸损坏
5PCS
自身原因
2PCS(2)、客诉不进卡:
16PCS 原因分析:误测
4PCS
灰尘异物
4PCS 客户拆卸
2PCS 接插件松动
3PCS(责任难以判定)
自身原因
3PCS(3)、客诉弹卡不良:170PCS 原因分析:弹卡不到位
152PCS(弹片去掉后正常)
误测
11PCS
客户拆卸
4PCS
异物
2PCS
自身原因
1PCS(4)、通讯不良:
3PCS 原因分析:波特率改变(5)、外观破损
3PCS(6)、发卡不顺
1PCS(自身原因)(7)盐雾实验不合格
1PCS(8)、出货错误
1PCS(9)、线材颜色不一致
1PCS(10)、重大客诉:江苏国光571产品 改善方案:
1、人员:
(1)人员培训加强,委托开发部门人员将每个系列产品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注意事项进行深度培训;
(2)将测试作业指导书细化,包含开发培训内容和品质部门的其他标准。
2、设备、制具、软件(每人):目前暂时无改善方案。
3、料:(1)、要求供应商必须要有品质检验部门、必须对要出到我公司物料进行全检(电子料除外)、结构件部分必须要有《出货检验报告》,其中须包含关键尺寸的数据;(2)、希望电子类、接插件样品确认能够增加其可靠性验证;(3)、希望确认后的样品能够给到品质部门几个,作为检验依据。(4)、在检验依据中,希望能够将料号申请表中的物料描述能够详细说明;
4、法:(1)、将测试作业指导书细化,包含开发培训内容和品质部门的其他标准。(2)、OQC测试发现的INT现象怎样处理???(目前比较没有头绪)
5、环境(1)、请教工程部门,尽量模拟客户使用环境,7月底作为一个节点。
6、信息
采用在出货检验时,要求OQC对每一单产品要仔细核对我签收的定单信息。
7、客诉数据分析方面:(1)、希望业务人员能够与客户沟通,在退回我公司时能够重新测试一次(最好在测试之前能够用清洁卡清洁一下)。
二、问题点:来料错漏检个数过多 问题分析:
1、人员方面:
IQC人员: 目前人数:4名;
人员状况:1名2009年10月底来公司(结构件检验);
1名2010年5月份来公司(结构件检验);
1名2010年6月底来公司(结构件检验);
1名即将到公司进行试工(PCBA检验);
技能状况:2名可以满足结构件要求,1名目前还不能达到满意的结构件检验要求,1名PCBA检验人员还待验证(从实操面试方面来看,是熟手);
检验方式:抽检、全检相结合;
2、设备、计量工具、制具、样品、技术资料: ROHS测试仪 盐雾实验设备 投影仪 千分尺 卡尺 高度尺 块规 针规
线的测试工装 五金件样品 塑胶件样品
标准PCBA样品 BOM单 结构图纸等
3、料(1)、物料部分:目前来料部分的月合格率为85%(2)、目前供应商确认、样品确认流程、样品确认内容(3)、供应商管理方面
4、法(1)、PCBA检验适于IPC标准,但目前只是对于外观进行检验;(2)、塑胶结构件检验中,对于尺寸是抽取7个进行检验,外观检验则是按照抽样标准进行检验;(3)、五金结构件检验中,对于尺寸是抽取7个进行检验,外观检验则是全检;(4)、对于直接作为出货配件的线材全部进行测试检验(一般有千分之几的不良),(5)、对于面板类对于外观全检;(6)、轴类全检;(7)、轮子类全检;(8)、24马达全检;(9)、电磁铁抽检;(10)、磁头抽检;(11)传感器全检;(10)、其他主要为抽检;
5、环境 检验环境:(1)、电子料检验在有静电防护的情况下进行检验;(2)、磁头检验在有带手套的情况下进行检验;
6、信息的准确、及时与完善性 BOM单信息: 来料工程变更问题 物料规格对照表
改善方案:
1、人员:
(1)人员培训加强,主要在测试手法上加强;
(2)易出问题部件明确必须要测尺寸,并在图纸上标示清楚;
2、加强来料检验,严格按照图纸标示尺寸作为检验标准;
3、针对易出问题来料,增加抽样检验数量;
4、针对PCBA,建议尽快实行烧录程序后,进行贴片,让外协厂商进行测试后再交货,而IQC也对PCBA进行测试检验合格后入库;
5、如第4项通过,则希望工程能够作出简便的测试工装以备测试使用;
6、针对尺寸难测的部件,希望工程能够做出检验工装用来检验。
7、在检验中,增加实装量,以检验在实际装配中的效果;
8、建立尽量多的样品库,以备在检验时做比对。
9、信息的准确、及时与完善性
改善目标:
不良比率在5%以上的批次每月少于3批。
第五篇:抽检改善与检讨报告
抽检与检讨报告
近期品保IPQC抽检之不良状况与实际生产之不良状况相差甚远,导致品质预防失效,抽检计划无法为生产科提供准确而有效之数据,对于不良品与品质异常也无法达到合理的管控。
针对此情况,品保内部多次进行检讨与改善会议,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改善对策,从而能够真实的或是比较接近地反映出制程的实际生产状况,为制造课提供及时改善和预防的有效信息。
经品保部多次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抽检状况与实际生产状况相差甚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实际制程能力薄弱,管理人员未做好员工培训工作,作业员自检工作没有做好,导致不良品没有及时挑出而流入下工段。
2.制程机器设备陈旧,设定参数不稳定,零件易松动。导致连续性不良与随机性不
良的发生。
3.品保内部教育训练不足,一些隐性抽检人员不良无法辨别,从而无法反映出实际的抽检状况。
4.5.品保内部IPQC人员流动率过大,教育训练跟不上,致使无法正常实施抽检计划。现行只抽检标准不完善,无法取得制程的实际生产状况.为使IPQC抽检数据能够更有效、更真实地反映出制程的实际生产状况,品保部作出以下几条改善措施:
1.加强品保部与制造课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发生的异常能够共同讨论和提出改善方案。
2.做好员工岗前教育训练,强调作业员制程自检,对发现的不良品及时作出处理和隔离标示,防止不良品循环流入良品区。
3.提高各组管理人员对首件重要性的认识,确保每个批量都要制作首件后放可生产,防止批量异常的发生。
4.加强对抽检人员的工作技能的培训和责任心的宣导,尤其是新进人员对不良品的认识,以及对抽检流程的了解,使之能胜任其职位。
5.完善原有抽检标准,加大抽检覆盖率,由原来每小时抽检一款产品增加到每小时至少抽检两款一上不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