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
一、更新观念,彻底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生存技能。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使学生能在初步具备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口头语言,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中所说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以及文明的交际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等。随着社会交往的日趋频繁,人们对交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搞好口语交际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
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却一直存在着重“文”轻“语”的现象,并且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听、说、读、写四方面中,听、说是最基本的,听、说的能力强了,读、写就容易了。学生只有提高听、说能力,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来看,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听与读是获取和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读不准,听不清,会造成误解和曲解;说与写是输出和表达信息的主要途径,说不清,写不明,会让人不知所措。因此,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应在训练学生“读”的基础上将“说”作为突破口,并加强“四结合”。
要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凭几次口语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借助文本,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口语训练,使读写与听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教学《索溪峪的“野”》时,教师就可先让一部分学生说说自己曾游览过哪些地方,那些地方都有些什么景点,然后再让别的学生复述听到的内容。这一环节可以放在学文本前进行,也可以放在解读文本中进行,还可以放在学文本后进行。不管在什么时候进行,教学的目的都应是让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切实的训练和发展,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注意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从以往“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中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能说会道”的学生。
二、转变教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努力实现听说读写互动
要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必须把听说读写训练植根于实践当中,让听与写深入学生的生活实践,植根于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能力。小学生毕竟小,最初的写作能力只能来源于听说。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科实际,争取做到听得正确和说得有序。学生只有从听和读中学习词汇和语法,再通过说和写加以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交际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等环节来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找准探究方向,然后再按照既定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去完成。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听、说、读、写、记、思的工作,并突出听写互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文本的解构与重组都是通过交流、汇报来实现的。在交流和汇报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进行阅读和思考,其次是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和记录,然后才是学生个体汇报。在这一教学流程中,听、说、读、写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第二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从现在的社会需要来看,“能说会道”也将成为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能说会道”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从小就开始逐步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使学生想说。要让学生说话,首先得让他们想说。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懒得动口表达,那对他而言说话就可能成为一种累赘。古人云“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春秋古梁传》)话虽说得有点绝对,但从中可见说话即“能言”的重要性。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要的一步就是使学生想说。在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一个权威性的人物。教师的说话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说话质量。如果教师一走上讲台就能滔滔不绝的进行讲课,在讲课过程中普通话标准,语音语调以及讲话节奏都把握得很好的话,学生心中就会产生十分崇拜的心情。同时还会萌发一种想法:要是我也能象老师一样那该多好啊!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想说的念头。二使学生敢说。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种现象:教师在讲台上用尽心思讲课,却得不到学生的回应,往往一个问题提出,即使这个问题很简单,也没有学生愿意举手回答。而当你向不举手的学生提问时,他却能回答得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学生怕说。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需要锻炼学生的胆量,让他们敢说。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知道学生往往想表现却又怕出错,怕出错即是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合理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多采用鼓励性原则,即便有的学生说的确实不好,也要通过纵的比较发现他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如当你让一个同学讲讲自己在寒假里做得一件事,而他却讲得乱七八糟,没有顺序也没有重点时你对他说:“你看你说得象什么,真够笨的。”这就给学生心里投下了阴影,使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敢随便说话
三让学生爱说。学生能做到想说和敢说还不够。我们还要让学生对说话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让他们把说话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和任务。让学生“爱说”就要使练习的题目具有趣味性。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时,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的题目不是太高深就是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学生毫无感知,而教师却要求他们要把话说得很完美。这样一来,不仅会减退学生的积极性,还会让他们对说话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从而造成课堂上的“静悄悄”。相反如果教师能设定一些学生普遍较感兴趣的题目,象看一部动画片,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喜欢;让学生说说最近自己开心的事等等。由于这些题目符合学生的心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往往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踊跃发言。长此以往学生就对说话产生好感,进而“爱”上说话。
四让学生会说。在课堂教学中也会碰到一两个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他们很想用语言来表现自己,但一旦真正让他们说了,又往往会语无伦次,言不达意。因此在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之后,更要避免“心欲言而口不逮”的情况,让他们真正的“能说会道”。说话训练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儿童时代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始就抓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低年级学生由于接触得语言有限,常常忽略话的完整性。于是,教师就应利用例句和造一些简单句子来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些话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讲,如果颠三倒
四、东拉西扯,就会使说得话没有条理,缺少层次,而含糊不清。因此教师可相应教学生使用一些连接词如:先„„再„„后„„等使他们按方位、逻辑等顺序来说话,逐步提高学生说话的质量。阅读大量的书籍,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而在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也将随之提高。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一些好的词汇、句子以及表达方式,从而避免学生在说话时出现不知如何表达的现象。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寻找各种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做到想说、敢说、爱说和会说,逐步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潮流的跨世纪人才。
田开泉
第三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影随形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之我见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口语交际教学新增加了:“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口语交际不是独立的,是附属各种具体的场景而存在的。
我私下把口语交际与语文课堂的关系比作影子和身体的关系。他们的关系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如影随形”。口语交际应该随着语文慢慢走进学生的心灵,是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应该达到杜甫在《春夜喜雨》里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所能做的是在我的课堂上当家作主,用一句时尚的话说“我的地盘,我做主”。那么怎样利用有限的课堂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探索:
一、充分利用课堂三分钟演讲。
课堂三分钟演讲,就像运动员起跑前的热身一样,用的好的话,对整节课的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分钟演讲的内容要与课堂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我是按文体划分的。
1、记叙文
如果课文是记叙文,那么所演讲的内容也要是记叙文。如果再分的话,就是看其记叙内容是讲亲情的还是讲友情的。如果是讲亲情的,演讲内容就是亲情方面的;如果是讲友情的就讲友情方面的。如讲《羚羊木雕》这一课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就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成长中友情故事。
2、说明文
如果是说明文就让学生讲说明文方面的。可以查字典也可以上网查,但演讲的时候,不允许带资料。
3、议论文
如果是议论文,就让学生谈谈新闻,谈谈他的看法。
二、充分利用整体感知环节。
我很喜欢听学生们阅读课文后最初的感受,并希望这种感受是没有一丝一毫受参考资料影响的。因为那才是原汁原味的感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既然有感悟,就要有分享。最开始的时候,学生根本不愿意站起来跟大家分享,即使他们有很好的想法。于是,为了帮助他们,我出台了一个“法令”,那就是不说的话,就把所想的写下来,写成简单的读后感。这样一推的话,好多同学就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原来,很多同学很想发言,但不好意思。
三、充分利用好拓展延伸环节。
如我在上《斑羚飞渡》的时候,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假如你是牺牲的老斑羚,你会对获得新生的小斑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获得新生的小斑羚,你又会对为你牺牲的老斑羚说些什么。很多“老斑羚”希望小斑羚好好活下去,“小斑羚”呢?除了表达感谢之情,喜悦之情之外,也下决心好好活着。
四、充分利用好课堂小结的环节。
虽然现在课堂不追求课堂的完整,但我个人认为,有时间的话,还是总结一下比较好。这即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即兴演讲的表达能力。
当然,语文课还包括作文课、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我所谈的是怎样在阅读教学中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看法。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教。
第四篇: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经验总结
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富裕县塔哈中心学校鄂丽
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流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一、立足于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口语交际训练
(一)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科版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其训练内容之丰,训练形式之活,训练方法之趣,训练手段之新,均强于以往的教材。教师只要真正明确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到位地使用好教材,其训练效果是有保证的。
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比如,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小鸟飞走以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如果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二)依托课堂教学,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多重读写,忽视了听说。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仅局限于回答老师的提问,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老师在课堂上营造的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流。从范围来说,是全员,包括每个学生;从时间来说,是全程;从形式上说,应该是听、想、说多样。使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的、积极的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要阵地,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师与生、生与生的口语交际
实践,如复述、讨论、争辩、评价等等。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上,我出示说话主题:“我喜欢的小动物”,要求学生说说动物的特点。我让学生先做准备,可以讨论,切磋研究,集思广益。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讨论得非常热烈。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有的说:“我最喜欢小白兔,它长着长长的耳朵,一对红宝石似的眼睛,还有一张三瓣嘴,很特别。”又一个学生抢着说:“一身黄羽毛,一张小小的尖嘴,远远看去像一只绒球。这就是我喜欢的小鸡。”“不对,不对。”一个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了。“你有什么要说的?”我笑着问。“小鸡身上是绒毛,不是羽毛。”学生的回答,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们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得到了听说的训练。
(三)根据年龄特点,课堂上加强示范指导
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学生想说,但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口语表达有困难,有时不知道如何去说,也不知道从哪开始说,说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看到啥说啥,想到哪儿说哪儿。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做好示范,这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1.指导方法,仔细观察。
在指导看图写话《猴山》时,我将写话与说话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在干什么。再抓重点细致观察,看清猴山上每只猴子的神态、动作的特点。最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说的时候,有序可循;写的时候,有话可写。在进行其他训练时,也能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避免了看到什么说什么。
2.以问助答,丰富内容。
低年级学生说的时候,往往只能把看到的简单地说下来,内容枯燥。比如在口语交际课上,让学生说国庆节长假怎样度过的时候,学生只能说出去旅游了,很好玩之类空洞的话。我就设计了几个提问,帮助学生丰富说话内容。你和谁一起去的?怎么去的?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描绘一下好吗?你玩了些什么?你最开心的是什么?这次旅游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样学生说的内容就丰富多彩、言之有物。
3.提供句式,理顺思路。
在进行部分观察时,我每部分开头都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哪儿?这里景色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们按老师提问的句式回答:“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一条小河边,这里的景色太美了!„„”“远处同学们玩得怎么样?用有的„„有的„„,说出来”。学生按老师的指导,思维活跃又有条理,兴趣浓厚,说话连贯,表达得有声有色。
4.激发想象思维,丰富说话内容。
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说话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在理解了寓意后,引导学生想像主人公如果了解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听从了邻居的劝告,当时改正了错误,结果会怎样?并用语言描绘一下葫芦丰收时的景象。学生说话的兴致很高,描绘得也很细致。
二、关注生活,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一)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二)活动之后话活动
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春游活动、“艺术节”活动、“六一”游园活动、班队活动、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比如:本学期我班召开了《让生活充满爱》的主题中队会,会上,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表演,队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后来,又在学校进行了观摩,并在家长会上向家长进行了汇报。可以说,这次主题中队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受到了教育。因此,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参与、受到的教育、听到的家长的反映以及自己今后的打算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每个学生都津津乐道,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
(四)在发生突发事件后,进行即兴说话训练
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我班学生小李捡了同学的尺子,据为己有,别人索取时他还振振有词。我就引导学生对此事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对小李进行了
批评,这既使大家受到了教育,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
总之,口语交际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人一生都进行的,口语交际的能力也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训练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帮学生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成为会说话、会做事的人、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课题名称: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课题编号:QJG125—573
第五篇: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适应时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产生,它的活动化、实践化趋势已日益成为我们研究的主导地位,我们将以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为基点,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活动与实践中、在怎样的活动与实践中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职责,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有利于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课标指出“让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其效果直接对以后中、高年级的习作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口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或者思维的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指的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交流信息的听说读写活动。说和写是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表达和理解互为依存,是一个言语交际过 程中的两个方面。”言语交际”是表达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
语文教学中,语文的特殊矛盾性是思想内容交际的实际需要与运用并通过外部语言以实现交际的矛盾。那么,我们教语文、学语文,语文教学的特殊的本质也就可以明确了,这就是口语的交际性。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最本质的属性。语文教学要从言语交际的需要出发,为言语交际的需要服务,这正是语文的特殊矛盾决定的,也是语文教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众所周知,只要生活在社会上,人们之间随时随地都离不开言语交际。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小学生最初的作文基础就是要从“说”开始,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学科实际,达到“说”得正确、有序。这样,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
3.口语交际使学生在相互的说、练、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三、研究的内容
在《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研究课题 《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
1.从小学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看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标》中的1—2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阶段目标中有一点强调:“让学生有表达的自信,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培养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理属当然成为本课题研究的最基本内容。
2.阅读能力、思维水平的提高与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读说”就是相辅相成的,阅读能力提高,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容也就越丰富!而理性水平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口语表达的条理性与层次性。因此可以说这两者与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密切联系。
3.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活动化、实践化研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最重要落实到实践当中,本课题将设计多种活动方案,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当中,调查研究活动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将推出一组新方案即如何让学生与社会对话,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从而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质的提高,有根本、显著的体现。
总结以上内容,第一项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基点;而第二项将会为课题研究提供操作依据,它是理性的分析;第三项则是 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我们也将会在这一项目的研究中获得最终的成果。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行动研究法
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情况,适当调整课题研究,以便做到切实有效。
3.调查问卷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测试等方法适时向学生了解课题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
4.个案研究法
找出研究对象中存在的代表性人物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5.经验总结法
定期对实验情况进行反思、探讨,及时归纳总结。
五、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我们课题组成员都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对语文教学大纲,学科教材的特点、低年级学生心理等都有着深入的了解,有着较强的科研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深厚的教育功底,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具备较为专业的 理论素养和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能为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研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研究经费给予保障。并且,聘请专家为研究实验把关、定向,请县教研室老师为课题研究指导顾问,有利于本次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相信,我们一定会很好地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六、研究的具体措施
(一)课题组织与管理 1.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负责人戴玉英同志从事教育和教育管理工作多年,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已有较好的科研成果。
参研人员由语文教师王凤玲、廖加树、邹海洋组成。他们是我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力量,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热爱学生。
2.研究人员分工:
戴玉英设计课题方案、制定研究措施、组织交流、整理研究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王凤玲负责负责理论学习主持,收集整理资料等工作;邹海洋负责论文撰写、收集、整理资料;廖加树负责撰写论文、研究报告;戴玉英、王凤玲负责论文撰写、问卷调查;廖加树、邹海洋教师负责论文撰写、活动记录、实验推广等工作。
课题组全体成员全部参与课题研究,在班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实践、开展研讨,及时积累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完成相关论 文、案例等,撰写阶段性成果汇报。
3.得到学校支持,从教科研的角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措施,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
4.课题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交流体会,分析课题研究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策略。
5.每学期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总结,论文、案例、反思,在课题组内交流,并鼓励教师投稿。
(二)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1.加强课题研究分工,细化工作要求,明确职责,做到既分工又合作。我校对课题都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能够科学地处理完成本职工作与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关系,在乐于研究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保证课题的完成。
2.学校能提供一定的课题研究经费。
3.课题组主要成员均为学校中教育教学的骨干。都受过系统的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或训练,掌握系统的教育科研流程,能够利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科研手段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4.实验条件优良,学校校园网络发达,教师每人都拥有电脑,掌握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能自我搜索网上各种教育教学信息资料。
5.我们针对本课题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在本校图书室、杂志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各位同仁的经验,并提 出自己的观点,找出本课题实施方案的理论依据。在对学生中,及时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参与性广的实践活动,如讲故事、演讲比赛、主题活动、调查问卷等,这些工作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