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会计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记忆重点
1.2.3.4.法定盈余公积金的累积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对任意盈余公积无要求。销量预测方法:定性:营销员判断法、专家判断法、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销量预测方法:定量:趋势预测分析、因果预测分析。股票回购动机包括:现金股利的替代、改变公司资本结构、传递公司信息和基于控制权的考虑、有利于提
高每股收益、稳定或提高股份。
5.股票期权模式比较适合那些初始资本投入较少、资本增值较快、处于成长初期或扩张期的企业。如网络、高科技等风险较高的企业。
6.由于公司的获利能力在年度间是经常变动的,因此,每年的股利也应当随着公司的收益的变动而变动。采
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每年按固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现金股利,从企业的支付能力角度看,这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
7.指数平滑法Yn+1=aXn+(1-a)Yn.8.收益分配的原则有依法分配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没有
投资机会优先原则。
9.平滑指数的取值大小决定了前期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本期预测值的影响。采用较大的平滑指数,预测值可以
反映样本修士新近的变动趋势;采用较小的平滑指数,则反映了样本值变动的长期趋势。因此,在销售波动较大或进行短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大的平滑指数学 在销售量波动较小或进行长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小的平滑指数。该方法运用比较灵活,适用范围较广,但在平滑指数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10.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有全部成本核加成定价法、保本点定价法、目标利润定价法、变动成本定价法。
11.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股利相关论,剩余股利政策的理论是依据股利无关论。
12.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赋予公司较大的灵活性,使公司在股利发放上留有余地,并具有较大的财务弹
性,同时,每年可以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股利发放水平,以稳定和提高股价,进而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使那些领先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入这部分股东。有助于稳定和提高股价。
13.资本保全约束要求公司不能用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公积)发放股利。
14.利润分配法律制约因素:资本保全约束、资本积累约束、超额累积利润约束、偿债能力约束。
15.利润分配股东制约因素:控制权、稳定收入、避税。
16.利润分配公司制约因素:现金流量、资产的流动性、盈余的稳定性、投资机会、筹资因素。
17.发放股票股利是股东权益内部的此增彼减、不会引起资产的增加,不会使企业财产价值增加。
18.业绩股票激励模式只对公司的业绩目标进行考核,不要求股份的上涨,因此比较适合业绩稳定型的上市公
司及其集团公司,子公司。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由于其股价的上涨空间有限,因此采用限制性股票模式较为合适。
19.利用过支几期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销量时,由于移动平均法只选用了几期的数据中最后M期作为计算依
据,故代表性较差。
20.执行剩余股利政策,股利发放额受盈利水平和投资机会的影响。
21.处于成长中的公司投资机会较多,需要有强大的的资金支持,因而少发放股利,将大部分盈余用于投资;
而陷于经营收缩的公司,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保留大量现金会造成资金的闲置,于是倾向于采用较高股利政策。
第二篇:2015中级会计师考试知识点《财务管理》:收入与分配管理小结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5中级会计师考试知识点《财务管理》:收入与分配管理小结
【本章小结】
一、收入与分配管理概述
1.收入与分配管理的主要内容
2.利润分配的顺序
二、收入管理
1.销售预测分析: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2.销售定价管理
1)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2)企业的定价目标
3)产品定价方法
4)价格运用策略
三、分配管理
1.股利理论
2.股利政策
3.利润分配制约因素
4.股利支付形式
5.股利支付程序
6.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7.股权激励(新增)
中华会计网校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2018年《中级财务管理》预习知识点:分配管理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8年《中级财务管理》预习知识点:分配管理
【内容导航】
分配管理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中级财务管理》科目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
【知识点】分配管理
第四节 分配管理
二、利润分配制约因素
(一)法律因素
如果公司为了避税而使得盈余的保留大大超过了公司目前及未来的投资需要时,被加征额外的税款。
要求公司考虑现金股利分配对偿债能力的影响,确定在分配后仍能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以维持公司的信誉和借贷能力,从而保证公司的正常资金周转。
公司在进行利润分配时,要保证正常的经营活动对现金的需求,以维持资金的正常周转,使生产经营得以有序进行。
有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往往少发股利,缺乏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倾向于支付较高的股利。此外,如果公司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得报酬低于股东个人单独将股利收入投资于其他投资机会所得的报酬时,公司就不应多留存收益,而应多发股利。
具有较强的举债能力的公司往往采取较宽松的股利政策,而举债能力弱的公司往往采取较紧的股利政策。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第四篇:收入与分配教案
收入与分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我国分配制度 2.社会公平3.财政作用 4.增值税
二、复习提问
1.我国分配制度 2.社会公平3.财政作用 4.增值税
三、知识结构
1.我国分配制度 2.社会公平3.财政作用 4.增值税
四、例题分析
材料
某市政府打出扶贫攻坚的组合拳。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政策,制定支持茶叶、蔬菜、樱桃、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的意见方案,聚集旅游资源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传统手工业。筹集近1.62亿元财政产业扶贫资金,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和扶贫资金、山林、土地入股的经营模式。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新路子,提供富民贷款5118万元,新增电商400多户,拓宽商品销售渠道。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支持,强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素质和就业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于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由社会保障进行兜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该市扶贫攻坚系列措施的合理性。(10分)
①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政策,实施科学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3分)
②增加产业扶持资金,实施兜底社会保障,支持教育发展,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3分)
③支持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创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2分)④创新生产要素流转和经营模式,完善分配机制,促进增收。(2分)
五、当堂练习
1.2017年我们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赤字拟安排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我国扩财政赤字规模以促进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是 ①消费需求增加,内需扩大 ②企业自扩大生产,就业扩大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 ④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的需求 A.④一②一③一④ B.③一②一①一④ C.④一①一③一②
D.④一②一③一①
2.2016年3月,多省出台的关于省级国企员工持股的意见指出,持股员工应是在关键岗位工作并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员工可以现金或法律规定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出资,不得采取低价折股、送股、垫资等方式。该改革的预期效果是
①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员工的财产性收入 ②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③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激励员工作出更大的贡献
④更好地实现股权多元化,促进公司治理的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就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督。这一模式的实施将
①提高公共服务价格,增加民营企业利润 ②发挥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项目融资成功可能性 ④提高社会资本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4.零工经济是指由工作量不多的自由职业者构成的经济领域,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匹配供需方,主要包括群体工作和经应用程序接治的按需工作两种形式,“零工经济”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有志者自主创业的主基调。零工经济 ①降低了就业成本,能够大帽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②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但也会增加劳动者维权的风险性 ③进一步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也给法律和政策的完善提出挑战 ④解放了人的时闻和创造力,改变了当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5.2016年10月1日,根据国家部署,财政部全面上调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标准,并计划每隔一至两年进行一次工资普调。上述政策 ①是国家合理提高职工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
②是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的重大进步 ③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落实分配政策 ④有利于优化工资结构,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6年我国GDP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比2015年提高1.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1.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比2015年提高4.9个百分点。由此可推导出
①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有所减少 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③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④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重要信号,即我国的货币政策告别宽松时代,转向中性稳健。该转变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PPI指数大幅上升 ②2017年美元升值预期仍然强烈 ③央行不断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④近年我国GDP增速呈下滑态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6年我国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发挥税收作用。下列关于税收作用的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推进资源税改革→提高资源开采费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节个人收人分配→实现社会公平③优化财税结构→拓宽财政收入增长空间→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④对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高档消费品价格上涨→高档消费品消费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提高城乡医疗救助补助标准,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上述改革措施
①发挥了宏观调控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旨在实现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 ③体现了政府对医药市场秩序的重视和维护 ④有效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6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下列能正确反映国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是
①降低企业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②降低企业税收标准→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③强化中性信贷政策→打击过度加杠杆套利行为→资金脱虚向实→降低企业融资难度 ④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保障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分享经济”正逐渐成为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意义是 ①推动公共产品和服务资源共享,扩大居民消费选择 ②提升供给弹性和灵活度,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保障传统企业经济安全,推动企业平稳转型 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为响应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互联网+跨境物流企业经营创新和转型,全国铁路拟开发新的列车运行图。新运行图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列车运行方案,新增中欧班列和中亚班列等运行线。由此将带来的影响是
①运输成本降低→物流迅速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 ②游客出行方便→刺激旅游业发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③对外运输便利→跨境物流增加→国际合作加强→开放水平提高 ④运输服务加快→跨境物流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生活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以下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的变化图。从中可以推论出我国
①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减少,致使能耗不断下降 ②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③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加快推进能源节约集约利用 ④能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2016年8月11—13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幅度达4.66%。美元持续升值有利于扩大中国商品出口的优势,但会增加我国对外投资的压力
②2011年至今,我国煤炭价格持续下跌,有人据此建议下调电力价格,原因是电力和煤炭作为互补商品价格变化方向应当一致
③中共中央连续11年发布“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财政补贴,这种财政补贴政策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④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公布《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发挥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16 年11 月13 日,中巴经济走廊联合贸易车队首次自北向南成功穿越巴基斯坦落后的西部地区,这是中国控股和建设的瓜达尔港第一次大规模向海外出口集装箱,中国货物运到中东、非洲将比原先节约一个多月的时间,巴基斯坦也由此成为亚洲大陆的交汇点。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说明
①以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合作成为经济全球化新常态 ②我国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 ③区域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加速,国际产能合作深化 ④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开放稳定,贸易保护主义被打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六、总结反思
第五篇:高中政治经济生活 收入与分配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八课)
【知识结构】 班级___高二()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考点解析】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
(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制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知识拓展】①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成分中,但不能认为凡是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就一定是按劳分配。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而股息、红利、专利补贴、专有技术补贴、管理岗位奖励则属于非按劳分配。②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③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考点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A)
(1)生产要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和信息要素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知识拓展】①按劳动要素分配:如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②按资本要素分配:如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③按技术要素分配:如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④按管理要素分配:如管理者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⑤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⑥信息要素: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2)意义: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特别提醒】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这一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现阶段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考点3: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B)(1)要求: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注意: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
(2)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①根本举措: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增加社会财富
②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重要举措之一: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一举措,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④重要举措之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⑤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知识拓展】①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首先,二者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其次,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考点4:我国财政的作用(B)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如:免费义务教育、抗震救灾、帮助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一些资源不足的行业和地区,以及国家的一些重要行业和重要领域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的基础设施行业。(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供大于求)制约时,政府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发行国债,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供小于求)制约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知识拓展】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的职能,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考点5:财政收入的来源(A)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1)税收收入: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2)利润收入: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上缴国家的部分,及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分红收入。(3)债务收入:是国家通过借贷(债券)方式,从国内外取得的收入。(4)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收费、罚款和公用事业收入中上缴国家的部分。
▲注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②在社会 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和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考点6: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A)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
(1)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注意:“年年有余”并非财政运行的最好状态。)(2)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注意: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3)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注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因此,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知识拓展】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按照具体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考点7: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A)
1.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1)有国就有税。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2)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2.基本特征:
(1)强制性: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3)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4)三者关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考点8: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A)
(1)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3)税率: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教材P71)
(4)特点: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5)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考点9: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1.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1)从税收的性质来看: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从税收的作用来看:税收是国家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和国家项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
(3)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来看: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公民增强纳税意识的要求:①自觉主动依法诚信纳税。②勇于和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③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和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注意: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违法税法的现象:①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②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③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