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农村基层干部腐败
浅析农村基层干部腐败
近几年来,农村基层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直接危及基层政局稳定。检察机关通过打击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我从解剖基层干部腐败的案例入手,从基层反腐败工作的现状,分析当前基层不稳定的腐败因素,探讨检察机关打击基层干部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对策。
一、引言
某基层检察院2006年至2010年,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案件38件39人,其中查办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贿赂案件19件19人,占查办案件数的50%,其中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案件6件6人,基层站所贪污案9件9人,村干部贪污5件5人,所查办案件起诉到法院均作出有罪判决。这些案件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粮食补贴、退耕还林款、计划生育、拆迁补偿、扶贫项目资金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等问题,这些腐败因素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基层干群关系,削弱了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能作用,还是越级上访、进京上访乃至暴力事件等情况的导火索,不仅影响恶劣,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检察机关通过查办基层干部的腐败案件,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威望,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检察机关“加大办案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既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是巩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的迫切需要。”
二、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成因分析
目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利益的诱惑,少数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追逐利益,因此,分析农村基层腐败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不仅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一)经济上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基层干部的工资收入不断提升,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他们的工资水平却偏低。基层干部收入偏低,严重地挫伤了其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低收入、高工作量、高素质的要求,在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时,腐败也就成了一种可行的选择。某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使得部分人先富起来,巨大的差异激发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由于这种经济收入与消费支出形成的强烈反差,基层的干部容易产生产生不平衡心态,在思想上萌生权钱交易的念头,进而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该镇出现了分管矿山的副镇长、两名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前腐后继”,在矿山中占有干股和收受贿赂被检察机关查处后获刑。
(二)政治上的因素。基层干部处于国家政权的最基层,全面管理农村农民事务,但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痪散,基层干部素质低下,成为农村稳定的一大隐患。由于基层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削弱,基层干部与农民面对面的沟通少了,群众直接向干部和组织反映情况的机会和参与政治的渠道相对变窄了。民主治理流于形式,村务公开内容不实、不详、假公开,流于形式,群众对干部且多心、不放心,有意见,这就使得农民不寻求正规渠道、手段解决问题,而采取群访、越级上访、进京上访等方式来表达诉求,造成基层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文化上的因素。腐败文化是一种陋习和糟粕的集合体,可是这种文化却很有生命力和市场,在基层农村,腐败文化像病毒一样感染着意志力和抵抗力较低的基层干部,这种腐败文化的具体表现是:
(1)对不良的习俗以及腐败表示理解和容忍。一些人认为,腐败是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就要容忍腐败的存在;甚至有些人认为,腐败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一件事通过正常渠道也许三个月都办不好,而只要通过托关系、找门路、送票子,也许一天就办好了。
(2)对腐败羡慕和攀比的心理。“笑贫不笑贪”的心理在社会中普遍,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清廉的干部被孤立,原因就是清廉的干部与已经形成的“腐败文化”格格不入。而原本清廉者由于不能忍受这孤立、排斥和无端的打击,最终也可能走上腐败这条不归路。同时在某些人的眼里,认为腐败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认为腐败是一种社会能力,进而有人甚至以腐败为荣,清廉为耻。
(四)组织上的因素。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制度的缺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的改革极大地震撼和冲击了我国的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各阶层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调整,各结构要素之间恒定的关系不复存在,分化与整合之间难免会出现失衡与失调现象,从而导致基层稳定难以持续维持,大量非稳定因素产生。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监管控制机制落实不到位,为那些滥用人民的公权搞腐败违纪和贪污受贿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就致使冲突和摩擦不可避免,极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的稳定。
(五)乡镇机构及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乡镇机构及村级财务制度不规范, 基层干部、村干部之间分工不明确,会计出纳是同一个人, 钱账不分,坐收坐支,缺乏有效制约,财务从不向群众公开,没有建立起并实施一整套的财务收支审批和经办制度度;虽然实行了乡镇统筹管理制度和村帐站管,但由于乡镇财政所要求各乡镇机构、各村报账要使用正规发票,但基层往往不可能都取得正规发票,就出现了先用正规发票套出资金再白条支出,监管和使用资金出现脱节,使得各乡镇机构、各村依旧将套出的资金作为自己的“私房钱”,个别的甚至直接中饱私囊。查处的14起基层干部及村干部贪污贿赂案件中均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监管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
(六)基层反腐工作机制弱化。基层反腐工作没有形成合力,仅凭检察机关开展反腐败工作就显得力量有限。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新形势基础上做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但从基层实际情况来看,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仍处于一种零散、孤立状态,存在着为搞宣传教育而搞宣传教育、为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为开展监督而开展监督的现象,甚至存在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错误认识。
三、惩治农村基层腐败的意义
(一)检察机关查处基层干部腐败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完成“十二.五”规划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管理文明、政治文明的新农村。但是基层干部腐败破坏了村民自治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民主建设,而农村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因此通过检察机关打击基层干部腐败现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十二五规划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检察机关查办基层腐败案件可以稳定农业生产,为国家提供一个安全的粮食环境。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粮食是根本中的根本,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忽略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部分基层干部虚报冒领各种农业补贴等腐败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也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和社会的不稳定,破坏了既有的生产关系,继而影响既有的生产
力的发挥,也因此对农业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检察机关通过开展打击涉农腐败案件,可以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为农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查办基层腐败案件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查办基层腐败案件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着基层的农民,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农民群众大多通过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农村干部的言行来认识和评判整个党和国家,广大农村干部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能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查处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打击腐败犯罪分子,使腐败必遭严惩的信息辐射到社会,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其他公民会产生心理效应,给那些欲腐败的分子以儆戒,使之悬崖勒马;另一方面,可以教育和鼓舞人民,使人民相信法律,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从而自觉敢于同腐败分子做斗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从而达到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认同,运用法律武器同腐败现象斗争,而不是通过越级上访、进京访等形式表达诉求,同时通过严厉的打击基层村官腐败现象,可以提高基层干部对腐败成本的反思,达到从心理上防腐拒腐的效果。
四、基层腐败防治的具体策略
(一)检察机关继续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前提。
(1)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检察机关查处基层干部腐败案件事关基层稳定大局,加强基层干部腐败案件查处力度,首先要争取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在查办案件的同时要与党委配合搞好干部调整、宣传舆论引导及动员发动群众,协调各方的关系,形成反腐败合力。
(2)检察机关应运用“持久战”和 “歼灭战”的策略来查办农村基层干部腐败案件。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与腐败现象根深蒂固的历史根源和深厚的现实土壤有关系,因而,反腐败斗争不可能一蹴而就,把深入查办基层干部腐败工作常态化,突出查办支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职务犯罪,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打好持久战。还要结合实际,围绕涉及民生利益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热点行业,适时组织力量打歼灭战,决不能让腐败分子为所欲为、逍遥法外。
(3)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参与反腐败。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开展反腐败斗争尤其应该走群众路线。在多年的反腐败实践中,检察机关查处的贪污腐败案件,大量的线索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检举揭发。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就赢得了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和群众打成一片,就一定能够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全面胜利。
(二)要建立侦防一体化机制。
检察机关要建立侦防一体化机制,加强与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的协作配合,结合办案加强职务犯罪犯罪预防,“充分利用已经查处的农村职务犯罪案件,抓好警示教育,检察院把办理的影响农村稳定,侵农、害农案件进行梳理,编选典型案例,在广大农村进行巡回警示教育。” [3]提高基层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筑牢清廉防线。引导基层干部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教育基层干部认识清醒、行为清廉、干事清正,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在广大群众心中牢固树立基层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使老百姓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方针政策。
基于农村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然国家惠农政策出台,但是到最终的执行端就变样了,一方面是执行端的村官或者基层干部为利益诱惑,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
因就是农村大部分人是不了解政策,因此针对这个特殊的情况,可以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方法来解决,即建立国家政策直达农村的网络体系,五峰检察院尝试在扶贫联系村采花乡白溢坪村建立了覆盖全村的广播系统,每天定时为农民广播农村政策信息、科学种田方法,农民最大可能的知晓国家关于农村、农民的惠农政策,将给农民的惠农资金臵于阳光之下,让基层干部腐败无处藏身。
(四)健全基层财务管理制度,让人民监督。
目前基层和村级的财务公开制度是有的,但关键是执行制度流于形式,尽快建立基层、村级财务审计机构和制度是有效解决基层干部腐败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基层和村级财务管理权责不明、力量薄弱的问题,从实际出发,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基层财务监管制度,如民主理财小组审查报账单据、农村报账员要实行聘任制等。
其次加强财务审计。认真开展对基层干部的目标责任审计和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建立起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制度,检验基层干部任期目标履行情况,针对土地征占收入、农民负担、争取项目、集体资产处臵等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并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
(五)建立有效实用的举报网络,让人民参与。
目前农民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信访,但是信访是一种被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检察机关可以将举报信访工作的重心前移至农村基层。从农村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选聘部分信息员,结合建立乡镇检察室(办事处)的契机,定时在乡镇集中办公,接待来访和下访农村基层群众,真实掌握农村群众对基层敏感问题的意见和诉求,把收集的涉及基层干部腐败信息适时梳理,对成熟的举报信息进行初查,并定时向党委、纪委通报。
五、结语
腐败是文明社会毒瘤,基层腐败的危害更大,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直接危及政局稳定。加大对基层腐败的惩处力度,就是要做到“让腐败分子在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心理上后悔莫及”。只有重拳反腐,才能让腐败分子认识到腐败的高成本,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基层腐败的发生。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广大村民法制观念的增强,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防控腐败的社会力量。”[4]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的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群众幸福生活。只有保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查处基层干部腐败、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和谐的新农村,从而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是履行检察职能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水道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占定2011-8-29
第二篇: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网络高等教育
专
科
生
毕
业
大
作
业
题
目: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学习中心: 重庆奥鹏学习中心 层 次: 高中起点专科
专 业: 行政管理
年 级: 10 年 秋 季 学 号: 101505226967 学 生: 宫正 指导教师: 岳美玲
完成日期: 12 年 8 月 31 日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内容摘要
目前,我国农村的腐败情况日益突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事件频频发生,而农村基层的监督机制的不健全,财务制度的不完善,犯罪的成本过低是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如何应对益日严峻的腐败形势,是我们当前及以后要认真面对的课题,必须继续加强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力度,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的素质,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以确保农村基层权力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农村基层;腐败; 预防措施
I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目 录
内容摘要............................................................I 引 言..............................................................1 1. 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原因..........................................2
1.1 农村基层干部滥用职权,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2 1.2 村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欠缺......................................2 1.3 村级财务管理机制漏洞较大....................................2 1.4 各种监督机制及法律体系不健全................................2 1.5 犯罪腐败成本过低............................................3 1.6 对基层腐败查办力度不够......................................3 2.当前基层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1
2.1 在建设工程、项目上吃回扣,拿好处............................1 2.2 利用权力牟取私利............................................1 2.3 采取各种违法违纪手段侵占贪污国有或集体资产..................1 2.4 利用职务消费黑洞大肆牟利和享乐..............................1 2.5 公车私用....................................................1 3. 应对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预防措施..................................2
3.1 继续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2 3.2 狠抓政治素质教育............................................2 3.3 完善和落实监督制约机制......................................2 3.4 建立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机制..................................2 3.5 实施“阳光法案”............................................3 3.6 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增强反腐败的内在动力....................3 3.7 深入查处惩治腐败行为........................................3 3.8 加强制度建设,构筑反腐倡廉思想防线..........................3 总结.............................................................5 参考文献............................................................6
II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III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因腐败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触目惊心,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更是恨之入骨。尽管国家在反腐倡廉方面也作了很多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以来,农村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大家都认为村干部无权无钱,根本不是反腐倡廉的对象,一度忽视了农村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设。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不断重视,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在农村广泛施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村干部违纪案件逐年增多,严重削弱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由于村干部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村级机构属于村民自治机构,给村干部和村级机构的监督留下了许多空白和漏洞,农村反腐倡廉的形势十分紧迫。因此,当前广大农村要结合实际,继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披荆斩棘,保驾护航。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1. 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原因
1.1 农村基层干部滥用职权,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按照现行的农村基层领导体制,村党委应按照党的章程进行工作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力,村委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财产,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但是,很多地方村委和党委权力不分,互相交叉;个别地方村长或村书记“搞一人堂”,还有的地方,农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无党支部书记,村长无视法律,随意变更或终止生效的合同;在土地承包上以权谋私、偏亲顾友,专制横行,很多重大事项,不经过民主协商,就由村干部决定了,这极大的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得村民自治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不能真正的落实。
1.2 村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欠缺
有些村干部思想道德水平低,政治素养不高,经不起金钱利益的诱惑,公仆意识淡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牢,特别是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有的私欲膨胀,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贪占心理和侥幸心理日益增加,日常生活中能占就占,能捞就捞,奉行我就是法,权即是法的信条,致使在关键时刻,背离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背离了党组织原则和国家法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3 村级财务管理机制漏洞较大
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并实施一整套的财务收支审批和经办度;虽然实行了乡镇统筹管理制度,但各村依旧另设账目,管理自己的“私房钱”,致使村干部们有机可乘;村干部之间分工不明确,村支书签批,村主任也签批,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失控,还有的村会计出纳不分设,搞“一肩挑”,更有甚者村会计、村主任和村支书存有一定的亲缘关系,钱账不分,坐收坐支,缺乏有效制约;财务管理不规范,个别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不懂会计业务,遇事又不坚持原则,唯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命令是从,也给村干部职务犯罪留下了可乘之机。
1.4 各种监督机制及法律体系不健全
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一是个别村干部凭借家族和宗派势力,“称霸”一方,导致村民对他们不敢监督;二是村务公开不到位,“公示墙”、“明白纸”,绝大部分是装样子,走过场;三是各级党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如有的村支书以权谋私,其他村委成员心知肚明,但碍于情面,顾虑重重,不愿、也不敢揭发,或相互串通共同犯罪,村民代表不清楚财务家底,找不到问题所在,又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不便揭发,乡镇级的监督也常是面上的工作,缺少深入调查;四是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缺乏具体的途径而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由于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他们不懂得干部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或违纪的,即使利益受到侵害也不知告官,不愿去管或不敢告官,基层一些干部正是利用群众的这些弱点,肆意妄为、有恃无恐地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五是法律体系有关农村基层犯罪腐败的建设存在空白,致使腐败分子有机可乘。
1.5 犯罪腐败成本过低
成本是为成就某件事情或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的代价,该词本应属于经济领域的常用词,现如今在犯罪腐败中也很流行,当然大多数腐败分子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他们不懂什么犯罪腐败成本,但是却是在身体力行,很多村干部认为即使东窗事发,大不了坦白从宽,到里面进修段时间,出来后依然是“良民”一个,何况事发的几率很小,所以他们有恃无恐,当然这和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也不无关系,很多精明的村干部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预计的后果,经过权衡利害后再决定是否行动,有时候他们会铤而走险,赌一把,即使本人不能享受,也可荫及子孙后代,有一种牺牲我一个,幸福一家人的气概。
1.6 对基层腐败查办力度不够
首先是追查力度不够。有时不能追查案件背后的案件和相关案件,对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能一查到底,这也是腐败分子存有侥幸心理的基础。其次保护主义的存在。一些基层领导认为在自己的系统内、单位里查出案件是出丑,用个人感情代替法律和政策,对有连带关系的腐败分子态度暧昧,千方百计地袒护违纪干部,助长了腐败分子的气焰,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2.当前基层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2.1 在建设工程、项目上吃回扣,拿好处
工程项目承包招标、投标不公开,搞“暗箱操作”,随意性较大。有的就利用机会从中提高承包金额,索要回扣;有的合伙做假工程,造假账,自己从中受利;有的在其中搞权钱交易等等。
2.2 利用权力牟取私利
个别掌握权力的干部,按组织程序,安排对自己感情深、关系好的下属或亲属的职务,任人唯亲,实现抱成团、互相靠,为小团体谋利益。
2.3 采取各种违法违纪手段侵占贪污国有或集体资产
有的干部一些零星收入不入账,或多收少缴;或重复报销支出;或公款私存;把公物占为己有等等。
2.4 利用职务消费黑洞大肆牟利和享乐
少数干部“巧借”各种名目用公款大吃大喝,生活腐化堕落。有的趁机在其中少吃多报,私吃公报,或变通支销,把一些不正当的开支冲销在招待费用之中。
2.5 公车私用
有些基层领导除上班公务用车外,下班后、节假日,也把公家车作为私家车用,参加宴会、约会友人或探亲,接送子女上学、家庭采购等。公务车私用使司机在双休日、节假日,不得不为领导随叫随到,也有部分司机为讨好领导,而“鞠躬尽瘁”,以图日后得到关照,双方形成一种不正常的关系。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3. 应对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预防措施
3.1 继续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首先,通过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减少和铲除腐败的条件和土壤,除旧布新,消除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作风、干部能上不能下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其次,建立一整套干部选拔、任免管理制度和日常工作运行机制,要把好领导干部任命的选拔关,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决不能让为政不廉的腐败分子得到提拔重用。从根本上堵塞产生腐败的根源。
3.2 狠抓政治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加强权力观教育。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明确权力的归属,遵守用权的规则,自觉抵制和清除剥削阶级权力观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使之正确对待手中权力,以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塑造基层干部良好形象。
3.3 完善和落实监督制约机制
首先,要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内部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其次,要强化上下级监督,上级领导要对下级领导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并加大落实力度来增强监督效果。要建立用人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选人用人上的监督作用。对群众反映强烈、有严重不廉洁行为的人,对于那些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必须从严查处。
3.4 建立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机制
要建立权力的自我约束机制。包括思想约束,通过对掌权者的思想教育,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树立正确的掌权意识和正确行使权力的价值取向,从思想上筑起防止权力腐败的防线;要建立法制化的行为约束,即以法制权。以法制化的规则和程序制约权力,使掌权的人只能在法制限定的范围和程序上行使自己的权力。要建立权力的互相制衡机制。权力制衡包括纵向制衡,即适当地划分上下级权力,使下级有自主性空间,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于上级,又要使上级能有效地控制下级,避免权力过于分散;横向制衡,即适当地对同级权力进行分解,使分解后的权力能互相制约。通过纵向与横向制衡来共同构成对权力腐败的制衡机制。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3.5 实施“阳光法案”
对如实申报财产的国家公职人员,除不法财产充公外,不再对不法财产的来源进行调查,一律按照财产来历不明的规定对有关人员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这是因为,对所有案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惩治腐败是反腐败的手段而不是反腐败的目的,实行“过去从宽,今后从严”,既更为公正,又可减小反腐败的阻力,有利于反腐败的顺利开展。
3.6 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增强反腐败的内在动力
使政府官员的正当利益与反腐败的表现有机联系起来,建立领导廉政责任连带制度,因为领导是组织的核心,对于领导来说仅仅廉洁自律是不够的,如果一个领导不能在他负责的组织中有效地控制腐败现象,那么这个领导即使自身没有腐败,也必须对组织中的腐败现象负领导责任,接受相应的处罚,付出相应的代价,只有这样,各级政府领导才会从维护集体利益和自身利益双重目的出发重视组织中的反腐败斗争,也只有各级领导充分重视,才会形成强大的反腐力量。
3.7 深入查处惩治腐败行为
对基层干部腐败已构成犯罪的,应依照刑法,严加惩罚。打击虽然是一种事后行为,适用对象是已构成犯罪的腐败分子。表面上看对预防腐败没有直接关系,但本人认为打击是防控腐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它在防控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打击腐败犯罪分子,使腐败必严惩的信息辐射到社会,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其他公民会产生心理效应,给腐败分子以警戒效应,使之悬崖勒马,不至继续腐败下去。另一方面,可以教育和鼓舞人民,使人民相信法律,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从而自觉敢于同腐败分子做斗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广大农村村民法制观念的增强,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防控腐败的社会力量。
3.8 加强制度建设,构筑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制度建设是反腐败斗争的根本举措。制度有规范人们行为的职能,它为人们的活动规定出明确的标准和界限,大大地减少了人们行为的随意性。制度有约束力、强制性,是思想教育和其他方法及措施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反腐败斗争中加强制度建设,有其特殊的意义。制度建设应和从严执纪结合起来。要注重建立健全如何保证执行制度的制约机制,要以严格的纪律作保障。没有严格的纪律,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对不执行制度的要敢抓敢管,做到涉及自己的问题不回避,涉及亲友的问题不迁就,涉及上级的问题不畏惧,涉及同级的问题不袒护,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彻底改变那种上宽下严的状况。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形成一种遵纪守法的好风气。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总结
腐败是文明社会毒瘤,是党和国家健康肌肤的腐蚀剂。基层腐败的危害更是巨大的,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会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直接危及政局稳定。加重对腐败的惩处力度加大腐败成本,彻底摆脱基层反腐过程中平级对调、降级录用等一系列的消极反腐措施,严厉打击各种基层腐败。加重对基层腐败的惩处就是要做到“让腐败分子在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心理上后悔莫及”。只有重力反腐,才能让腐败分子认识到腐败的高成本,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基层腐败的发生。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广大村民法制观念的增强,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防控腐败的社会力量。社会稳定和谐是人民的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群众幸福生活。只有保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凝聚人心、提升人气,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因此打击基层村官腐败、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社会和建设和谐美好社会,是履行检察职能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艾东全.对农村基层反腐败工作的思考.吉林省柳河县人民检察院学术报告.2008(8).
[2]李文生.腐败防治论.中国监察出版社.2004.
[3]赤水市纪委.浅析当前农村反腐倡廉的重点和要求.2008.12.
[4]博乐市达勒特镇纪律检查委员会供稿.浅析农村腐败防控机制的建立和实施.2008. [5]武秀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与法制建设.科技信息.2007(10). [6]刘东.农村基层腐败防控机制的研究.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学报.2009(1).
第三篇:对农村基层干部腐败原因的思考及治理对策
针对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的“村官”腐败现象出现高发态势,而且腐败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而今年中纪委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又高度重视,因此我们认真思考这些村官们何以产生腐败的原因,不断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的监督和管理,这对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小小的村级干部:腐败何以能频频发生?究其原因,愚以为无非以下几种原
因。
一是放松政治学习,不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实施纲要》的出台,从教育、制度、监督多方面、多角度地建立起全方位的反腐败防线,全国上下各地也都制定了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和方案。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学习制度,各级党委、政府也都把理论学习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的内容之一。但是在基层乡镇或部门学习中,往往都集中在班子中心组,而常常忽视了村级班子的理论学习。而村级班子和成员,也确实有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的是群众,针尖大的事、芝麻小的事都需要他们去解决,即使偶尔来学习几次也是敷衍了事。这些“村官”们认为只有解决群众的实事,至于什么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那是上面的事,学习不学习,对他们这些“村官”来说都是“无从谈起”的事。所以政治学习不到位,引起这些“村官”们思想上修德律己的严重缺失,把自己看成一方“神圣”,或认为“山高皇帝远”,我就是“土皇帝”,谁也管不着。
二是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制度不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已经搞了好多年,经验也层出不穷,各地也出现了许多好的作法。如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公开,村里重大项目或开支由村民理财小组商量讨论,村级财务实行“双代管”等等。但这些制度虽然齐全,但在一些地方或单位只是走过场,搞形式,制度也是墙上挂挂而已。有些地方政务、村务公开栏内容常年不换,审批资金手续不健全,群众意见很大,以至于给少数思想不健康的村级干部钻了空子。
三是监督不能够到位。上级由于工作繁忙,多数注重事务性地布置工作,缺少经常性地开展对“村官”的谈心、谈话活动;既然村级财务实行“双代管”,但又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财务管起来,只是起到代帐保管的作用;一个村支书或村主任,有的地方实行任命,有的实行公开选举。之所以能竞上村干部这个岗位,一般来说他们也是某些主要领导的意中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领导的得力助手。只要你放开手去干,工作上即便有点失误,也是“情有可原”,上级注重的只是结果。基层工作本身就难搞,有些地方甚至使用一些在当地有一定势力,品德虽然有欠口碑,但能“镇”得住当地百姓的这种人。这样无形放纵了某些行为不端“村官”们膨胀的野心,使之处于无人监督的状态,任其所为。看到“村官”们招来了商、引来资、吸来了税、当地百姓不无事生非,加之别有用心的“村官”们花言巧语,骗取了上级的信任。在这种毫无监督的状态下,“村官”们想不腐败也不能矣。
对于“村官”们的腐败也不是没有办法预防,一些地方好的措施值得我们学习,采取一些措施也十分必要。
一是要加强对“村官”们政治思想的教育。我们的“村官”们直接面对的是群众,小民百姓接触是就是这些朝夕相处的“村官”们,即:村级干部,他们是党和政府基础的基础。要让我们的“村官”们知道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干群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村官”们代表和影响着一方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着一个地方民风的好坏,群众也把他们当作党和政府的代言人。不要用世俗的看法,即:“乡下狮子乡下跳”,把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当成是基层工作特色。如果经常加强村干部的学习教育,利用农村农闲时候进行冬训班培训,通过廉政文化进农村等活动,对他们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确立正确的荣辱观,提高他们政治、工作水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牢记宗旨意识,认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从群众利益出发,一切为群众着想,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主动创造一种让群众和社会监督的氛围。
二是加大基层权力的阳光操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公开”力度,在村级中把群众关心的财务、人事、宅基地审批、专项资金使用问题,严格按照公开要求进行公开;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制度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同时推行村民代表质询制,进一步保障对农村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发挥好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把村集体的钱和帐由乡(镇)真正管起来,使“村官”们欲“腐”不能矣。
三是抓好制度建设。构建惩防体系,要抓好制度配套建设。当前特别要抓好三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一是完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村干部勤廉双述工作作为对村务公开的有力补充,要将热点、焦点问题在公开栏内全景亮相。二是强化民主理财制度。民主理财小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并将理财情况张榜公布,并作为村干部勤廉双述的重要依据,增加群众对勤廉双述的信任度。三是坚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村干部任期内要由镇组织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计经济工作目标完
成情况,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情况,村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要向村民公开,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四是建立村官述廉、考评机制。充分发挥村级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村级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改变以前村级领导干部上面管不到,群众管不了这样一局面和监督体系的断层。
现在许多地方实行村官述廉,并针对“村官”执行廉洁自律情况建立一套考评机制。各村聘请一定数量的村民评议村干部代表,每季度由村民评议代表对村两委班子和成员开展一次评议,并针对问题进行整改。由镇纪委组织进行每年一次对“村官”的述职述廉和测评,并开展1—2次廉政谈话,针对当前农村存在或可能出现苗头性的问题进行提醒。当然这要根据当地的村官实际状况,结合地方经济实际,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这既要有利于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又要对村干部的廉洁自律进行严密的监督,使他们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和“领头羊”。由于农村情况复杂,群众素质参差不齐,对群众测评结果要辩证看待,既要尊重民意,也不能单一地以票取人。因此,对干部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把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综合评价,科学评价,使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肯定和重用,对那些德差才庸、无所作为的干部及时作出调整。
五是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充分发挥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评议代表的作用,定期召开这三个小组成员会议,明确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通过他们的监督,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和对非生产性开支监督;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各级组织必须与下级或下属单位、部门的领导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状,根据这项要求上级部门可以一一对照检查,看是否执行到位,该整改的整改,该追究的追究,比如强化农村村级财务大检查、加大对村务公开的考核力度。如果制度执行规范到位,监督得力,广泛发扬民主集中制,“村官”们即使想要腐败也无隙可乘;加强对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由镇纪委组织,审计、经管、财政实施开展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和对村级财务进行“三堂会审”,同时与村民理财结合起来,让群众参与到审计中来,从而增加审计的公开和透明度,并把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明白。尤其是将调任新岗位的“村官”,在审计过关之后,才能就任,否则不能到新岗位任职。
今天我们反腐败斗争依然要围绕“一”、“二”“三”进行:“一”就是一个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它不仅是反腐败的指导思想,还是检验反腐败成果的最终标准和试金石;“二”指反腐败的具体内容,借用“两手抓、抓两手”中的“二手”字,即用“一只手”来反位高权重的“权力腐败”(大腐败),用另一手来抓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身边腐败”(小腐败);“三”指“三位一体”,指“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和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以上分析来看,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村官们的监督和管理,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内在需要,“村官”之腐败实在不可小觑。
第四篇:农村基层干部调查报告
目录
一、概述……………………………………………………(2)
二、调查内容………………………………………………(2)
1、受教育程度。…………………………………… ……(2)
2、对教育需求程度…………………………………………(2)
3、获取自身技能途径。……………………………………(3)
4、农村基层青年干部个人收入情况…… ………………(3)
5、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3)
6、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3)
三、影响农村基层青年干部学习需求的问题……………(3)
1、可以用于学习的时间少…………………………………(3)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弱化了青年干部的学习激情……………………………………………………………(4)
四、农村基层青年干部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4)
1、与时俱进,强化培训学习,提高农村基层青年干部整体素质。………………………………………………………(4)
2、转换角色,装满农民的钱袋子。………………………(4)
3、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4)
4.加强农村基层青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5)
五、附件《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关于对农村基层青年干部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一、概述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基层青年干部是国家青年不可忽视部分。他们扎根农村基层,是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推动农村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农村基层青年干部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全面掌握农村基层青年干部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乡农村基层青年干部的学习需求作随机调查,调查对象为了4名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的农村基层青年干部。
二、调查内容
1、受教育程度。
在随机调查的四人中,大专学历的2人,占总人数的50%; 本科学历2人,占总人数的50%。在这四位农村基层青年干部中,有三人在基层政府工作,一人在村委会工作。调查表明,此次调查的四名农村基层青年干部学历层次偏高,基本文化素质较高,但专业技术技能素质较低,他们大多从事乡镇某一方面的行政公共事务工作,收入较高。高层次的文化素质和低水平专业技术技能素质,使他们只能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承担一定的公共事务管理工作,而不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方面起指导和直接带领作用,这样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影响了“三农”的发展。
2、对教育需求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其中50%的希望通过脱产学习方式攻读相应的学历,另外50%的则希望通过业余学习和自学方式攻读相应的学历。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主要为: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
调查表明,农村基层青年干部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3、获取自身技能途径。
在对农村基层青年干部获取自身技能调查中发现有3名调查对象希望通过中专技校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1人希望通过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相关技能,表明农村基层青年干部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并希望通过高效能 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4、农村基层青年干部个人收入情况。
从农村基层青年干部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个人年收入1--3万元的有1名,个人年收入3--5万元的有3名。说明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基层青年干部的收入大幅提高。
5、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注的是家庭生计、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问题,其次是农民权益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民养老。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基层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6、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调查四名调查对象中,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和专业技术技能,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充分体现了农村基层青年干部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思路清,有逻辑的人生目标。
三、影响农村基层青年干部学习需求的问题
1、可以用于学习的时间少
由于在农村基层单位工作,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近年来流失严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利用各种关系流向县级部门;二是部分优秀人员被县级部门“挖走”;三是不愿扎
根基层,外出“下海”经商。然而当前基层的工作是“上有千条线”,最终都要在基层落实,加之基层工作人员严重缺失,所以每个基层工作人员的肩上的担子都很重,尤其是青年干部负担的各种业务最少的都有四、五种,更有甚者达十多种。真正能静下心来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单位领导还常常以各种原因阻止青年干部长时间(一星期以上)参加学习。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弱化了青年干部的学习激情当前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部分农民的小农意识浓厚,导致相当部分的农村学生还没有接受完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便外出务工挣钱为家庭的生计贡献出力。部分村民缺少各种致富知识,但他们并不认为通过学习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种现象使得长期与他们在一起工作的干部缺少了竞争意识,也就缺少了对各类知识的需求。这是一个瓶颈。
四、农村基层青年干部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与时俱进,强化培训学习,提高农村基层青年干部整体素质。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对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依法行政水平及致富能力的不平衡问题,我们要积极结合农村的现状,强化对农村基层青年干部的素质教育。教育思路是:贯彻一条主线,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农村基层青年干部培训学习始终;树立两种观念,即终身教育观念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观念;提高四项水平,即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依法行政水平和为民致富水平。
2、转换角色,装满农民的钱袋子。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青年干部要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归根结底取决于能否团结和率领他们致富奔小康。
3、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基层教育培训经费的支出比例,加强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更新理念为广大农村基层青年干部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的平台。
4.加强农村基层青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让农村基层青年干部树立良好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点、价值观、努力学习知识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五篇:农村基层干部自查报告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
个人自查报告
农村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是发展基层民主,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制度,对规范农村基层干部履行职责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从《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深深感受到要成为一名合格农村干部的重要性。
一、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明确的了约束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和严惩违法乱纪的行为。该规定共29条,提出了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站所负责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41个不准。
对基层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对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妨害和扰乱社会管理秩序,都做出了禁止性的要求。
并且,在规定的第四章也专门规定了责任追究方式和处理依据。从而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相信该规定实行后,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加安定和谐发展的新农村。
二、结合实际自我剖析。
以组织要求的几个重点进行自我剖析,与当今的发展形势相比较,与当今的发展方式相比较,发现自身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自身对于新知识的了解有限,在对于新的发展背景和新的发展要求的了解上不及时,因此不能做到主动出击,迎接挑战;
其次,在开展群众工作上,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上,在帮助经济发展问题上的解决力度还有所欠缺;
再者,理论知识系统的学习不深入,常因忙于具体事项的工作而放松了理论知识系统的巩固,也因此不能做到理论实践的完美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面对工作,强化落实,争取进步。
首先,应“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及工作能力,建立良好的理论知识体系,做到常思考,常与日常实践工作相挂钩,在应对新的发展形势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正所谓“民无小事”,群众的事便是大事,所以应常与群众“唠家常”,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之处,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能解决的应及时与组织联系,竭尽所能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再者,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组织的各项相关规定及文件精神,做到把握文件精神,提高理论素质与思想政治水平,并努力研究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新的发展形势。
相信通过对《规定》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免疫能力,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能力,为深入推进农村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奠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