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谭嗣同名言
谭嗣同名言
1、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2、古而可好,又何必为今人哉——谭嗣同名言
3、学人一骄便不能为学,所以第一要去“骄”字。
4、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
5、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第二篇:历史人物评价——谭嗣同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评价之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
也许是同为浏阳人吧!又或许因为我现在身处异乡吧!当听到谭嗣同的名字时,我心里一阵波动。他是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之一,后来变法失败,他本可以逃走,可是他放弃了自己逃走的机会,并力劝梁启超逃往日本,他说:“不有行者无意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谭嗣同并非为他一人之江山,而是为天下苍生求自由、谋幸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虽千万人,我往矣”,他要用自己的性命来唤醒中国人的良知,他所走的路引导、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热血男儿。
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同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正面临着国外侵略和国内清朝政府腐朽统治的双重危机,中国的大地上到处在悲歌,人民在呻吟,田园荒芜,市井萧条,民不聊生,官府却横征暴敛,许多国人自甘堕落,逐步消沉,更别提国难当头能够拿出匹夫之责。而此时,正是青春时期的谭嗣同,知识广博,武艺精湛,胸怀大志。他从小饱读诗书,花了十年功夫,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北至新疆,南到台湾,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面对中国的此情此景,他哀伤,他苦闷,他悲愤!望着腐朽即将坠落的清王朝,清朝政府无能至极,竟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谭嗣同万份忧虑,不经黯然神伤。正直的热血青年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他写到: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同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此时的他不得不为国之未来、民族之未来所哭泣,写下了如此的诗句。
谭嗣同苦苦的思索:中国要走的是一条多么难走的路?该往哪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安危,是否能够拯救?单靠自己的力量会有多大的影响?又能否成功呢?最后,他认为,向西方学习,变法改革,才是出路。这样一个国家若再不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政治、法律理念,亡国灭种是那样的难以避免,到时候神州大地不免沦为外国列强分割之地,四万万之同胞将为人奴役,成为亡国奴。他在这之后积极投身变法,成为了戊戌七君子之一践行了自己变法维新之理想,血洒菜市口。
家国两愁绝,人天一粲然。只余心独在,看汝更千年。世界几痕梦,微尘万座莲。后来凭吊意,分付此山川。
不久,谭嗣同奉诏进京,启程前,朋友为他践行时,为他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形势,面对种种不堪设想的困难,顾及变法的路上布满荆棘,不容乐观。他却对妻子说:此次赴京,凶险未卜,要“视荣华为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悲无喜,所其自然”。
在他为国哀伤,为满心悲苦愁闷而决定救国起,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决心为变法图存,为国家昌盛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乃至自己的生命。
谭嗣同在北京结交的康有为的大弟子梁启超,两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结为莫逆之交。在后来,谭嗣同积极宣传科学,由两人共同的努力,得到湖南巡抚和按察使的赏识,也因为他们俩人都倾向了变法救国。
1898年9月,光绪皇帝召见了谭嗣同,并破格赏识,谭嗣同等人,让他们在军机处上行走,参与新政,从此谭嗣同便在皇帝左右处理奏折,忙于变法事宜。事过几日,谭嗣同急匆匆的向袁世凯所在的北京的驻地法华寺走去,此时,他身上正肩负着变法成败和光绪皇帝、维新派命运的重任,去说服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要求他在慈禧太后即将发动的政变中保护皇上,维护变法。
然而狡猾的袁世凯当面并不拒绝,而且慷慨地说:“‘圣主’是我们大家共同拥戴的君主,你我同受皇上特殊的恩宠,救护皇上的责任,并非只有你一个人,也是我的责任,你有什么吩咐,我愿洗耳恭听,万死不辞!”谭嗣同觉得一切如愿,便轻信了袁世凯的话,就满意的告辞,冒着凄风冷雨,向康有为等人“报喜”。
袁世凯奸诈狡猾,心毒意狠,在光绪和慈禧这两方面,他深知慈禧的力量比光绪的力量大得多,他投靠慈禧,才能实现他更大的野心。于是,他秘密报告给了慈禧,慈禧闻讯,十分恼怒,密谋之后,将光绪皇帝囚禁起来,由他“临朝训政”。开始动手收拾维新派人物,变法从此成为泡影。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山。
一夜之间,形势大变。维新派被捕的被捕,逃亡的逃亡。相继有很多人劝谭嗣同一同逃走,而他下定死的决心,以期望唤醒后来有志救国的人。
9月24日,谭嗣同被捕,在狱中,他大义凛然,神情自若,视死如归。他抚今思昔,眷念着祖国出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抒发了自己“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的感情。
此时此刻,我似乎感觉到他内心的动荡,对国人的失望至极,却又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为国家做最后的贡献,只希望能有人得到启发,若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又何所惧呢?
9月28日,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上,六君子面不改色,横眉冷对。只听见谭嗣同高声朗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大声呼罢,哈哈大笑,此情此景,使上万围观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王船山说过一句话“历忧患而不穷,处生死而不乱”,是对人的胸襟和气量的最高要求。自古以来,能够做到这两点的人有几个呢?无疑,谭嗣同就是其中的一个。康有为曾经这样赞扬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然而,我们的民族为什么偏偏容不下这样的天才和英雄呢?谭嗣同必须以自己的被杀戮来证明自己的正义,这又是怎样悲哀和荒谬的现实啊!这块墓地,既是我们的光荣,难道不也是我们的耻辱吗?
对于我们后人来说,熟识历史都知道,袁世凯太过狡猾,诡计多端,当面一套背地一套,谭嗣同不该轻信袁世凯会答应帮助实力薄弱的光绪皇帝而与慈禧做对,尤其明知袁世凯是在自己的一再追问下被迫表态,根本是不可信的,这就导致了后来变法的失败,谭嗣同太过冲动。
光绪皇帝虽然是一个维新派,但他过于恐惧慈禧,在他自幼成长的经历导致他优柔寡断,唯唯诺诺,把希望都寄托在谭嗣同等几个年轻人身上而不自己多去拉拢实力派的人物。但谭嗣同却没能认识到这一点,觉得只要光绪皇帝有想法就行,谭嗣同的局限在于他一方面不能理性看待西方势力和重臣的可用之处,另一方面他盲目的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及对光绪皇帝的决心。
亘古不灭,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谭嗣同也被杀,作为华夏最优秀的代表,谭嗣同的责任、勇气和牺牲精神,以及那种愿以颈血刷污政,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仅直指清朝政府的腐败和黑暗,同时也为人民树立一座不朽的丰碑,让后人永远去敬仰。
第三篇:话剧《谭嗣同》观后感
话剧《谭嗣同》观后感
《谭嗣同》—— 一部同时以历史题材、大学校园为背景,又结合了历史剧以及校园轻喜剧的大型青春励志话剧,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终于,这天我们迎来了期待的一天,五月四日晚上,在这个激情四射的夜晚,我们在学校组织下观看了此作品,整个过程又重新燃烧起了我们年轻一代沸腾的热血。
话剧《谭嗣同》构思独特,在展现戊戌变法恢宏的历史场景的同时,融入了一段谭嗣同穿越历史时空,现身于现代大学校园的小插曲。剧本综合现代叙事与清末史 实,重点刻画谭嗣同在现代语境下的种种荒诞表现,尤其是当他站在今天的视角上提前知道了戊戌变法失败的结局之后所面临的艰难抉择。其中话剧出现了这一幕:在戊戌变法失败前夕,谭嗣同在一个偶然事件中穿越时空,来到了21世纪的现代大学。在大学里,他遇到了一群大学生,和他们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并提前知道了戊戌变法失败的结局。于是,大学生劝他不要再回到过去,但是他谢绝了大学生善意的劝告,毅然回到过去舍生赴死,成为了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第一人。因为他明白,自己所代表的慷慨激昂的斗志正是当下青年所需要的。我为之肃然起敬。
纵观历史,谭嗣同作为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所提出的大部分主张必定不为大多数百姓所接受,如剪掉辫子、穿便装等等。因为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国民的思想都过于封建和封闭,甚至愚昧无知,所以当国民听到了新的声音必定认为谭嗣同等人物所提出的主张是异端邪说,所以才会有谭嗣同赶赴刑场时老百姓对戊戌六君子乱扔剩菜等垃圾。但,毕竟,谭嗣同给中国带来了新声音,带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思想。我认为新思想的来临很重要,对于闭关锁国的中国来说,就像对于干涸土地的甘霖。其次,谭嗣同等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希望能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当发现光绪帝没有实权的事实后,请求袁世凯发动政变,而袁世凯的利益和掌权者的利益也密切相关,于是袁世凯背叛了谭嗣同等人。因为袁世凯的背叛,而打草惊蛇,惊动了慈禧太后的利益集团,于是,谭嗣同等人的维新运动只能画上休止符了。若未寄希望于袁世凯,未打草惊蛇,谭嗣同继续兴办学校、搞经济、培养维新政治群体,可能又有另一番景致了。
爱与恨的交织,情与理的交融,忘记与铭记的沉思,组成了这一曲英雄的悲情交响乐,弹奏出这一阙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唱。谭嗣同,这位在几千年封建王朝即将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前夕,提倡“革去故,鼎取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英勇献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中华民族永远的英雄。他的笑声,在时间的长河里化作汹涌的波涛,永远澎湃!他死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革命志士前仆后继。历史不会忘记,历史让我们铭记,那段屈辱的岁月中,发生过多少凄美的故事,凄美的故事背后,又有多少不屈的灵魂。
“戊戌变法”虽然时间很短,可是就是这短短的时间内我们看见了中国的希望,看见了这么多爱国之人。是的,他们已经成为历史,可是在对今天的影响中,谁又能说你忘记了还有一个戊戌变法,还有无戊戌六君子,还有一个谭嗣同呢!
第四篇:读《谭嗣同传》有感
读《谭嗣同传》有感
商竹婧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题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封建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和旧官僚感到这是对他
们最大的威胁,立即采取措施,派奸诈阴险的荣禄任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以重兵控制
北京政府,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通缉参与变法的人,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矛、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存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
同被捕后在狱中墙壁上写的一首诗。他无私无畏,献身信仰,是个圣洁崇高的只是仁人。年
仅三十三岁的他是如此的敢于担当,敢于献身,这是怎样的气魄?气吞天下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这不禁令我想起,战国时期,穆公之后,几代衰败的秦国,秦孝公接位之后,求贤于天
下,得到了商鞅,商鞅也因为“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这么简单的一句承诺,二十来年的呕心沥血,从徙木立信到收复失地、一雪前耻。他带领秦国走过了一
条浸透着汗水以及鲜血的荆棘之路。虽然最后受万古极刑而死,但是,他这种为信仰献身无私无畏的气节,问后世谁能不为之折服?
谭嗣同和商鞅有着同样的节操——为信仰而不惜献身。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些所谓大学生
所需要培养的气节吗?大学生如果缺少这种气节,漫无目的的活着,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怨天尤人的活着,这跟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有何分别?有气节,方是英雄!
“现在的人”不知英雄气概为何物?
英雄气概就是珍惜手中的每一分秒,脚步坚实,决不虚过,只要战斗到每个挫折的最后,纵然无力再抵挡也可感昭日月。英雄气概就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执着,英雄气概就是巍巍泰山石也敢当的自信,英雄气概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必有村的坚定,英雄气概就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情。
为信念而不惜献身是一种气魄。一个有魄力的大学生,才能无惧无畏,勇往直前。魄力是面对困境时的果断抉择,是永不言败的信心,是锲而不舍的执着。魄力让敌人望而生畏,让自己充满信心。具有这种魄力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为信念而不惜献身讲的就是惊天骇地的气魄。
有人不是迎上而上,而是甘当懦夫,甘当敌人的手下败将,甘当对手的奴隶。有人在上课前5分钟还在抓紧时间玩游戏,视学习于不顾,玩物丧志;有人面对即将来战争,无心应战,畏首畏尾,甚至想到临阵托逃,寡廉鲜耻;有人饱食终日无所有心,谈玩乐,图享受,终将一事无成。有人是无理想,无目标,得过且过,只管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无米苦将至。无视白发盈额、含辛恕苦的父母,把全家节衣缩食换来的昂贵学费当作草芥。
这不禁让我想起“有的活着可是他还活着,有的人死了可是他还活着。”与其这样这样漫无目的,浑浑噩噩的像烂泥一样地活着还不如想谭嗣同一样轰轰烈烈地死去。像他这种为信仰而献身的英雄,光是他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就可以盖过所有的阴霾。
为信仰而献身这种精神不知激励多少代志士仁人?都说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这种精神就是龙之魂,岂能忘记,怎能抛弃?龙之光环也必须永远在我们身上闪烁、夺目。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前方道路还很长,充满着崎岖,即使是摔倒一万次也要爬起一万零一次,虽然是摔倒,但时也要豪放迈地笑。人活着就要像谭嗣同一样为信仰勇往直前,不惜献身。哪怕是失败,人们也无权笑我是一个入不敷出的傻瓜。
唯匡世经纬,胸怀天下。谁与我煮酒论天下?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后记
第五篇:关于谭嗣同的读书报告
有关谭嗣同的读书笔记
(一)、书名:《谭嗣同》
作者:《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1975年11月第一版 1975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字数:5300 列宁语录:一般说来,改良主义就在于,人们只限于提倡一种不必消除旧有统治阶级的主要基础的变更,即是同保存这些基础相容的变更。
毛主席语录:在从前,在旧中国,讲改革是要犯罪的,要杀头,要坐班房。
一、少年时代
1、谭嗣同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省浏阳县人。1865年3月出生于北京。他的家是世代为官的封建地主家庭。他父亲谭继洵是个对封建礼教循规蹈矩,沿着封建时代所谓的“科举正途”的阶梯往上爬的官僚,1859年从浏阳到北京参加举人会试,并把家属也带到了京城。在谭嗣同出生时,谭继洵已经官至户部员外郎,又过了几年,迁往甘肃省巩、秦、阶道道台。(P2—3)
2、谭嗣同出生时,他母亲已经生过二女二男。除了他的大姐可能已死之外,谭嗣同出生时已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但是在1876年他十二岁时,他的母亲、二姐和大哥三个人在五天内先后死于瘟疫。谭嗣同自己也被传染,昏死三天后才苏醒,他父亲为此给她取了“复生”的别号。经过这场灾难,谭嗣同自己虽然“复生”了,但却突然间失去了三个亲人。同母所生的五个兄弟姐妹,只留下他和二十岁的二哥了。以后,谭嗣同在家里受继母歧视。他后来追述说:“吾自少至壮,遍糟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忍受”。这种遭遇,使他对历代儒家大肆鼓吹,视作天经地义的封建伦理纲常的残酷性,更有切身的感受。因而也有助于他比一般封建官僚地主家的少爷较容易滋长对自己家庭所属的那个阶级的离心。(P5-6)
二、漫游和探索1、2、谭嗣同想要“旷观天下名山万迭”的志愿,不久后真的实现了。1884年谭嗣同正好二十岁。从这年起,他离开家庭,先是往新疆在巡抚刘锦棠幕府中任职。不久,刘因故离职,谭嗣同便离开新疆,开始了他那十年漫游的生活。(P8)
3、《石菊影庐笔识》,是谭嗣同几年来的读书笔记。里面除记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之外,更多的是阐述了他对一些具体学术问题的看法,其中包括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p14)
4、谭嗣同的唯物观点很稀薄,他的哲学思想仍然充满唯心主义的谬误:他相信灵魂不灭、转世投胎的宗教迷信,他虽承认宇宙由元气构成,却又宣传还有一个主宰一切的“天”存在,等等。这些都使他后来很容易放弃唯物观点,走向宗教唯心论。至于在历史观上,他这时的认识与《治言》中反映的唯心史观仍无什么不同,依旧坚持历史只是由少数“智者”、“圣人”创造,依旧坚持历史是不断退化的观点,说什么“今之治,视古必退,今之乱,视古必进”;还荒谬的把人类开发地下矿产,消耗食物和所谓“毁人道(即廉耻、礼仪等)”说成是在“自毁”地球。他把挽救人类于“自毁”的希望,寄托于“圣人”,而“圣人”会不会出世,又得由“天”来决定,最终扔把命运交给了主宰一切的“天”去安排,陷入听天由命的宿命论泥潭。(p15)
三、向往变革
1、在给师友的信中,他指名道姓的谴责清政府“竟忍以四百兆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满汉之见,至今未化”,斥责清政府只知保持自己私利,“他非所恤”,并指出汉族人民“被发左衽”已经很久了,“此后但须剪发耳”@,朦胧的表达了希望摆脱清朝的统治。这个思想,后来在《仁学》中虽续有所发挥,但终被他的改良主义道路所扼杀了。(p19-20)“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舟。”@:《谭嗣同全集》P288-289
2、列宁:改良主义无非是要统治阶级让步而不是推翻统治阶级,无非是在保持统治阶级的政权的条件下要统治阶级让步。(p22)@《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322
3、毛泽东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一般先进中国人的认识是“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他们成功的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p1359)
4、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的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603)
5、他既痛斥《马关条约》丧权辱国太甚,又极其荒谬的主张出卖祖国大片领土来换取付赔款和搞变法的费用,并幻想由此取得某些帝国主义的“保护”,以造成一个安定的环境来推行变法。(p24)
6、他曾批评过“以夷制夷”,但他自己那些与虎谋皮的主张实际上兵没有越出“以夷制夷“的范围。P25
7、在谭嗣同身上,对人民群众的轻视和敌视的态度,是表现的十分露骨的。P25
四、向佛教乞求出路
1、“三十年后,新学洒然一变,前后判若两人。三十之年,适在甲午,地球全势忽变,嗣同学术更大变”@这是谭嗣同对自己在甲午战争前后学术思想变化所作的自我评述。(p28)@《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四期,p124
2、他写了《三十自纪》,自号“壮飞“,表示要做个飞翔天下,干一番大事业的壮夫。P28
五、《仁学》---“救世“方案
1、《仁学》写于1896年下半年到1897年上半年之间,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写成的。那时,谭嗣同正在异常失意苦闷的情况下如痴如狂的研读佛经,他将这些新进学到的佛学说教,加上学得的“西学“知识和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某些思想,以及过去学到的儒家、墨家等学说,杂糅一块,炮制成书。P36
2、《仁学》一书,在某些问题上有过个别唯物论的观点,但就其总体来说,它的哲学体系是唯心论的。P37
3、谭嗣同把这种破“名”同改变事物本身等同起来的企图,与他否认各种对立事物的客观存在一样,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改良主义者在政治上的软弱。由于他无法解决现实社会的矛盾,就干脆来个不承认主义,把一切都说成不存在,只是人们主观的产物,因而人们只须改变自己的主观意识或改变事物的名称,就可得到“超度”。这是《仁学》设计的“救世”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40
4、《仁学》花了很多篇幅,宣扬“重灵魂”、“轻体魄”,这是《仁学》设计的“救世”方案中最重要的部分。P41
5、《仁学》又宣扬灵魂无所不在,不但人和动物有,连“金石沙砾水土屎溺之属”和整个“空虚”都有灵魂。@(《谭嗣同全集》p83)《仁学》还说灵魂能使分隔远地的人们之间相互感应。P41
6、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切唯心主义者,不论是哲学上的还是宗教上的,不论是旧的还是新的,都相信灵感、启示、救世主、奇迹创造者,至于这种信仰是采取粗野的、宗教的形式还是文明的哲学的形式,这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教育程度”。@(《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p630)写《仁学》时的谭嗣同正是这样的唯心主义者。P42
7、列宁指出的:“对于工作一生而贫困一生的人,宗教教导他们在人间要顺从和忍耐,劝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国的恩赐上。对于依靠他人劳动而过活的人,宗教教导他们咬在人间行善,廉价的为他们的整个剥削生活辩护,廉价的售给他们享受天国幸福的门票”。@(《社会主义和宗教》、《列宁全集》第十卷p62)所以,《仁学》设计的这个“以心度一切苦恼众生”的“心学,即“救世”方案,对于广大被压迫的人民只能起精神鸦片的作用。P42-43
六、《仁学》--------“冲决网罗”
1、《仁学》控诉了有多少妇女被封建纲常伦理虐杀的惨状。@(《谭嗣同全集》p19、66、18、65)这些表明了谭嗣同对于封建社会虐待、歧视妇女的野蛮罪行的痛恨,对于当时妇女所遭受的悲惨命运的同情。P48
2、《仁学》还谴责了为封建专制颂德和辩护的人。P49
3、谭嗣同这期间曾将《铁函心史》@(此书是诗集,有南宋末年郑思肖撰)之类揭露异族统治、提倡民族思想的禁书,介绍给他老师欧阳中鹄家的人看,并且将《明夷待访录》秘密刊行。这些言论和行动,表明了谭嗣同当时曾对革命有过一定的向往,这是他一生中政治思想上最激进的时候,也是他被认为 是改良派中的激烈分子的主要原因。P51
4、谭嗣同在后来并没有沿着 《仁学》中流露的民主思想继续前进,走上革命的道路,终其一生只是一个改良主义者。P51
5、《仁学》还希望清政府“奖工艺、惠商贾、速制造,番货物,而尤重于开矿”。@(《谭嗣同全集》p45)这些经济方面的主张,都是《仁学》为改良派所代表的那个阶级发出的呼声。P52
6、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时候,由于“除了封建贵族和作为社会所有其余部分的代表出现的市民等级之间的对立,还存在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游手好闲的富人和从事劳动的穷人之间的一般对立。正是由于这种情形,资产阶级的代表才能标榜自己不是某一特殊的阶级的代表,而是整个受苦人类的代表。”@(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举及》第三卷p405)谭嗣同的情况也正好是这样。他在对封建专制政治、纲常伦理和扼制资本主义的封建势力这一切“网罗”进行“冲决”时讲出来的那些同情人民痛苦、甚至同情革命的话,并不是由于他根本改变了剥削阶级的立场而站到人民的一边来了,而是因为这一切封建“网罗”既是对付广大人民,也是对付和扼制民族阶级的。因此,谭嗣同在“冲决网罗”时,可以以整个受苦人类的代表姿态出现,而事实上,他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P53
7、虽然《仁学》“冲决网罗”的言辞很是激烈的,具有民主精神,但由于谭嗣同毕竟还是个改良主义者,所以他自己也并没有从“网罗”中挣脱出来。他激烈攻击封建纲常伦理,这本是对孔孟之道的公然否定和批判,但书中直接提到孔丘时,却不但不敢公开批评,反而为孔老二辩解。P53
8、可见他虽创立了“心学”,但实际上对自己的这一套也毫无信心。不过,《仁学》中那些“冲决网罗”的激烈言论,却对清末思想界发生过相当的影响。P55
七、投身湖南维新运动
1、在创办期间,它是梁启超、唐才常、谭嗣同等人宣传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时务学堂是湖南维新运动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P58
2、至于对待人民群众,谭嗣同一年前写《仁学》时还赞许过太平天国,现在却大讲把镇压人民的“内乱”作为当务之急,说什么“为今之计,惟有力保莫内乱”才可不至亡国。P62
3、在这新旧的斗争激涡中,谭嗣同与唐才常等人一道,反击了顽固派的进攻,成为湖南维新运动中的骨干,对于湖南维新运动的继续开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谭嗣同用行动表明了了他是戊戌维新运动中的激烈分子。P67
八、进京参与新政
九、为变法而流血
1、这时在急于求援中,康有为等人便很自然的又想到了他,于是便写了一封密奏,由谭嗣同面呈光绪帝,请光绪帝重用和拉拢袁世凯。P77
2、列宁曾说过:“当那些主张改良和改善的人还不懂得,任何一个旧制度,不管怎样荒谬和腐败,都是由某些统治阶级的势力所支持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受拥护制度的人们愚弄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二卷p446)谭嗣同他们正是这样。当他们以为袁世凯已被自己争取过来之时,也正是他们受袁世凯这个旧制度的拥护者愚弄之日。P79-80
3、“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者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p81
4、谭嗣同从地上拾起煤屑,在牢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两昆仑“指康有为和王五)“。1898年9月28日下午4时,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和杨秀深六人,以”大逆不道“的笼统罪名,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刑场,他们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戊戌六君子“。P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