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目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进程及对策
目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进程及对策
腐败是一个世界通病,也是一个历史通病。翻开从古至今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人类自从出现了阶级,就有了腐败现象。著名史学家吴晗先生讲,“我国腐败与史同寿”。腐败是世界各国无一例外要面对的一大难题。联合国近年来测算表明,“政府的腐败”每年使世界约损失资金6千亿美元。腐败已经成为不少
国家执政党丧失政权、领导人下台的直接原因。目前在我国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甚至蔓延攀升,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一个严重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上强调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消除腐败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企望在较短的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是不现实的。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和制度建设并列为党的“五大建设”,强调“以完善惩治和预防建设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标着我们党的反腐倡廉的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正确认识我国近年来的反腐败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5次全会上讲:一些方面不正之风有所遏制,人民群众对党内反腐败满意程度有所提高。这是对当前形势的总判断。面对当前腐败现象的高发态势,有些人对近几年来反腐败斗争的评价持消极态度,我们认为这不符合事实。近年来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党中央制定了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我党四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目前,确定了中国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初,中央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廉政法》也正由中央纪委主持下起草。12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6月29日《刑法修正案
(六)》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拟对刑法中关于商业贿赂行为的犯罪规定进行修改,将商业贿赂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中央纪委在对制定反腐败专门法律的问题进行调研。目前,反腐败法规制度中存在政策、文件比较多,国家立法偏少的现象。十六大以来,我国反腐败监督体系已经建立起来。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监督法》出台。人大常委会规定党内监督10项制度。如民主生活会、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信访处理等。近几年又通过了《反洗钱法》、《物权法》、《反垄断法》。
(二)查处了一大批令人震撼的腐败犯罪案件。在反腐败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是最自觉、最认真、最坚定,对陈良宇、田凤山、马德、韩桂芝的处理,就是最好的证明。贾春旺于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五年来,高检立案侦察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79696件209487人。大案要案占立案的比例从的46.8%和6.3%上升为56.3%和6.6%。近几年来有100多名省部级高官被查办。据中央纪委连续多年进行的随机抽样、直接入户的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最低的1996年,群众对反腐败工件的满意度只有32.8%;直到,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才第一次超过半数,达到了51.9%。中央纪委法规室政策研究处处长蔡晓说,单纯惩处高官腐败并不能有效解决群众“感觉到的”社会、官员腐败的问题,基层干部腐败,基层的吃拿卡要等行为,是群众深恶痛绝的。中央社科院反腐败专家邵道生教授认为,目前,应“两手抓”:用“一只手”来反对位高权重的“权力腐败”(大腐败);用“另一只手”来抓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身边腐败”(小腐败)。
(三)切实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目前,国有资产和国内资金大量流失最突出的是公款吃喝。据人民网时事观察4月13日刊载的《第一解读:用制度封死公款吃喝这张血盆大嘴》一文中披露材料说,中国一年的公款吃喝已经到几千亿。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后我们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土地征用、医疗卫生改革、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务求取得实效。
(四)反腐败国际合作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约3千名逃往国外的不法分子,带走了约500亿美元的资金。最近我国的洗钱每年约3千亿元,几乎占国民收入的2%,资本外逃居世界第4位。面对腐败问题日趋跨国化、国际化的趋势,我国积极开展反腐败领域的国际合作。11月15日第55届联合国大会审查通过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已于9月正式生效,我国可借助这一公约追讨腐败经济损失。中国参与起草并签署《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些推动我国反腐败工作的建立和完善。目前,中央纪委监察部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合作渠道,与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式商谈签订反腐败合作协议。我国和40多个国家签订了50多个司法方面协助。争取有利于国际舆论环境帮助。
(五)注重预防,进一步突出预防工作在反腐败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党提出“坚持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充分体制了我们党对腐败现象滋生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江泽民同志说:“许多干部犯错误,总是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开始往往有一个缺口,但由于没有批评,任其自流,日积月累,最后铸成大错”。因此,必须把反腐倡廉工作的切入点,转移到腐败行为尚未发生或初发之时的预防性治理上来,实行关口前移,做到防患于未然,把腐败现象控制在萌芽状态。这也是顺应了当代世界各国反腐败实践的发展趋势,是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上的一种创新。
二、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
近几年来受处分的县级干部平均每天超过10人,地厅级干部每天平均1人,省部级干部每月1人。这可以说,是与执政党的体制、机制、外部环境建设有关。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面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态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数据作用的统计分析,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265美元至1075美元阶段,是社会变革最激烈的阶段,也是政治、社会、思想观念变化最大的阶段,也是社会利益冲突最激烈的阶段。而剧变的社会使原有的秩序规则失灵,新的社会秩序一时又不能建立起来,法律、体制、机制上的缺陷给腐败的泛滥创造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迅猛发展,迅猛地泛滥起来。目前,促成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原因主要有:
原因之一,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运行中很不规范。
想搞腐败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力,没有权力、地位,私欲再盛也只是空想。人们看待腐败,关键不在于看一个人想不想搞腐败,而在于他有没有条件腐败,腐败的重点往往集中在有无权力和如何运用权力上。有权力则有条件腐败,滥用权力则必须导致腐败。纵观西方国家政党监督制约机制理论与实践,其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⑴多元性。政党监督既来自于政党内部、又来自于政党外部。⑵以权制权性。监督定位上是一种权力对另一种权力监督。⑶法制性。任何监督行为都是一种法制行为。⑷相对独立性。西方国家政党监督突出强调这一点。新闻监督特别明显。⑸全面性和主动性。把监督制约置于政党活动的全过程。
目前,我国监督、制约权力不规范,滥用权力主要表现为:⑴特权特用。⑵公权私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⑶小权大用。表现为吃、拿、卡、要。⑷集体专用。⑸权权互用。⑹实权“虚”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⑺“一把手”权力没有得到监督。
原因之二,打击不力,惩治不严,腐败的机会收入大于机会成本。
有人说:“砍头不要紧,只要金钱真,杀了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目前,一些不法分子敢于“前仆后继”的原因,就在于腐败收益与腐败成本相比,投入成本较低。美国学者,克利特加德在他所著《控制贪污腐化》一书中,对腐败动机和腐败条件分别列了这样两个公式:腐败动机=贿赂-道德损失-(被发现和制裁机会)(所受处罚)大于薪金+廉洁的道德满足感;腐败条件=垄断权+自由处理权-责任制。按照克利特加德的公式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一个时期腐败在我国呈不断滋长蔓延之势,与腐败成本很低,收益很大风险(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较小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处理偏轻,甚至出现了违法、违纪、受处分的原公职人员“政治上失意,经济上翻身”现象。在新加坡,对腐败官员的处罚一般在犯罪所得的10倍以上,而且有过劣迹后,再也不能担任重要职务或永不录用。我国缺乏有力的处罚力度。4月24日《检察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目前查处的各类腐败分子,真正判了实体刑的不足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以上的腐败分子都保住了工作,保持了饭碗”。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胡鞍钢先生在《南方周末》上撰文指出:“1993年至1998,每100名受党纪处分的干部只有42.7人被立案侦察,最后被判刑的只有6.6人”。惩罚乏力,腐败猖獗。
原因之三,反腐败立法和执法的确定性不够确定。
反腐败中的良法,应该是给人确定并规范的法。在香港《防止贿赂条件》中,就对不当利益作了很明确的规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内容有五条之多,其中有一条:任务馈赠、贷款、费用、报酬或金钱,任何有价证券,或者任何种类的其他财产或财产权益,如果内地法律也这样规定,那么任何打着人情往来幌子的烟酒、赠品、土特产都将被揭开腐败的本质。因此,我国目前以5000元为立案标准的规定,是无法真正体现每一次恶劣行径都要受到法律惩处的法律精神。强调5000元的立案标准,实质是对犯罪的放纵。德国《联邦政府官员法》指出,所有公职人员(包括家属)都不得接受来自任何方面、任何形式的馈赠和捐献,公职人员必须将15欧元以上的礼品与酬薪上报,收受现金更不允许。遇圣诞节等大节日,对公务员收到邀请函是否出席也作了规定即必须经过上级批准,而不能收取所有主办单位作为广告的小礼品,否则将会受到查处。在各种法规的限制下,留给德国官员的执行公务过程中的自由度已经很少。我国反腐败法律法规的不确定性体现在执行过程中。有些干部寄希望于一些组织内的纪检措施避免刑罚,如将金钱缴到廉政账户,混淆犯罪与违纪的区别;或者如有的地方以干部管理权限为由,禁止本地执法执纪部门查处某一级别的干部,从而使得本已不够确定的法,在执行过程中又一次被打了折扣。5月30日,中纪委印发《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这是一个进步。
原因之四,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亟待规范。
1989年12月,江泽民同志就指出:“我们强调建立健全党内规章制度,以规范党内同志的行为,是完全正确的,今后还要继续做”。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且引起群众的非议。现代信息社会人们交往增多,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应酬频繁,常常出入酒家宾馆,有的酒足饭饱后再到娱乐场所玩。沈阳市纪委曾搞过一次调查,在晚上六点以后给市里领导干部打电话,结果一半人找不到。不当的业余生活方式,使一些党员干部在生活作风上经受不住考验。突出表现在,一是不能正确处理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关系,栽在“大款”手上。二是不能认真约束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栽在“亲情关”上。三是不能牢固树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观念,栽在“美色关”上。四没能“站好最后一班岗”。为离岗退职前“留后路”而走上邪路。现在,相当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淡忘了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作风、好纪律。共产党员作为民众生活方式的楷模,要自觉抵制低级趣味和庸俗的生活方式,其生活方式要始终处于党纪国法的监督下。个人生活上要做廉洁简朴且朝气蓬勃的具有共产党人的坦荡胸怀和豪迈气质的生活方式。时刻牢记江泽民说的,“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该留点什么?”
原因之五,干部任用和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尚未从根本上消除。
吏治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最严重的腐败,也是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现象。近年来,中组部领导也提出:“干部人事制度和干部人事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地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禁而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一些地方,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封官许愿、拉帮结伙、任人唯亲的现象相当严重;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造假骗官,甚至害命谋官的现象,触目惊心、发人深思”。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重要文件,这对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讲,改革仍然明显滞后,基本上还没有走出“人治”的圈子。这是导致干部人事制度中滋生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我们要警惕干部选拔工作中“程序其外,卖官其中”。吉林省白山市原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李铁成因在担任靖宇县委书记期间卖官受贿140余万元,于初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令人深思的是李铁成怎样把卖官隐敝在“正常程序”之中呢?,原来,李铁成卖官鬻爵并非明目张胆地违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而且一切按正常程序办。
这就警醒我们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不仅要用严密的程序选人用人,更要用科学的机制选人用人,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变“少数人选人”为“用制度选人”,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
原因之六,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给腐败现象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并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市场经济具有两面性,其自身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来,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观点。一位西方学者说,市场经济会使“许多人都在变,越来越爱钱,成为金钱的疯狂追求者”。市场经济的等价性容易侵蚀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一些党员干部将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的政治生活中,认为党内的同志关系、党群关系、上下级关系,统统都是等价交换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容易诱使一些人产生金钱万能的意识。市场经济要求以最小的劳动耗费获取最大的利益,这使一些党员干部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奉行,“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引发违法违纪行为。竞争对于企业、个人、局部来说,直接关系到它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在市场交易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见利忘义,用请客送礼、金钱开路等不正当手段从事经营活动。这并不是说搞市场经济必须导致腐败,而是说,市场经济为腐败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党内廉政建设的艰巨性,因此,我们在制订的措施方法上,要紧密结合国情,吸收先进管理经验,突出针对性,强调可行性,立足实效,增强信心,争取打破旧体制,根除旧观念,培育先进执政理念,把党中央从严治党的思想落在实处,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新时期反腐败工作将集中在以下方面
“十一五”时期反腐倡廉的总体目标,是按中央的要求,“到,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全局之中”,这是从源头上反腐倡廉的大思路。新时期党中央要求应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保证。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尤其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当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做到“六个必须”:
⑴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⑵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⑶必须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⑷必须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⑸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⑹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这一系列新思路,将保证了反腐倡廉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二)要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消除腐败动机。毛泽东同志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所有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都是从思想动因开始的,所以反腐倡廉必须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所以,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三)要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要有针对性地全面加强行风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物质利益。从1990年成立国务院纠风办至今,纠风工作对群众的生活起的作用越来越大。1月,在中央纪委第三次会议上,纠风工作由“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改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四)要认真开展对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可以说,商业贿赂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对商业贿赂问题的认识和界定经历了一个过程。1993年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第1款,第一次在国家立法中涉及商业活动中贿赂问题。但这里没有使用商业贿赂这一概念。1996年1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了《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中,“本规定所称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对销售或者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这里虽然提出商业贿赂概念,但还局限于商业购销中的贿赂行为。这种狭义的定义已不能全面反映与商业活动相关的各个环节的商业贿赂行为。我们目前正在治理商业贿赂,是指市场参与者为谋取商业利益而故意采取各种贿赂手段侵害正常市场秩序行为。是指广义的商业贿赂定义。
商业贿赂加大了交易成本,增加了消费者成本,造成社会财富被浪费。据12月12日《环球时报》报道:在我国,建筑企业每年的经费约占营业额的2%至3%,而正常的费用范围仅仅在0.3至0.5%之间。在医药行业,推销人员一般按药价5%至15%或更高比例给医务人员回扣。
(五)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洁与腐败,既是从政行为,又是文体现象。从目前看,凡是腐败现象易发生的地方,都是文化建设薄弱的地方。因此,文化氛围是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健康的重要环境。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我们治理政党腐败的过程中,法律法规固然重要,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人们的心态、思维、观念、行为方式等文化结构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芬兰多年被国际评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同该国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分不开。在芬兰,贪污受贿、侵吞社会财富的行为被等同于偷盗抢劫一样,被人们视为最肮脏的不义行为。
(六)要切实加大监督制约的力度。监督制约是预防腐败和把腐败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防止出大问题的重要手段。
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重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要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新闻舆论监督,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理论”。认为“报纸的生命就在于‘暴露’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报纸,应当试图使政府官员、公务员、社会各机关和司法系统尽心尽职,履行责任”。这一思想在西方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且受到法律保护。长期以来,我们党的新闻政策是比较保守,对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一直采取一定程序的限制甚至抑制,特别是一些“揭露”性质报道则往往要经过审查。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决定》对新闻工作也提出了全面而具体要求:即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出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5月1日国务院通过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生效,必将进一步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七)要坚持和巩固查办腐败案件的高压态势。认真查处具有巨大威慑作用,两手抓,两手硬。该重判的要重判,决不手软。使某些存在谋私之心的人放弃邪念。正如,胡锦涛同志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八)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腐败问题。腐败的滋生,主要是我们机制上存在缺陷,监督制约上存在真空。我们要推进制度建设、创新。新加坡实行的是一党独大的体制,在发展经济同时,非但没有出现腐败丛生局面,相反却始终保持廉洁高效。关键就是建立起专门反贪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备受关注。
总之,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主义历史和人治经验国家,要实现反腐倡廉的根本转变,是一项极为复杂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心,审时度势,排除干扰,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制度建设。
第二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学习心得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学习心得
广州市越秀区云山小学
梁碧娇
今天,我上网学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下面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1、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浩然正气。
人无德不立,党无德不兴。我们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到个人品行,也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积极的精神追求,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我们要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心理能量”。所谓“心理能量”,包含了个人的思维、情感、意志及觉悟。在大是大非面前,采取一个什么样的行为;碰到了情况,怎么样去应对。如何增强心理能量呢?要按照党章的标准和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来锤炼自己的意志,来摆平情感和觉悟的关系。原则以内的要把它处理好,原则以外的不能做,要把握好度。不断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构筑起“自己不愿为、别人击不破”的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牢固树立“清白做人,干净干事”的廉洁文化理念,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握好欲望和贪婪之间的分界线,防微杜渐,慎终如始。自己干净,腰杆才硬,大家才会从心底里尊重你、信任你。做人要简单一点,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成为金钱的俘虏。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什么事可做,什么友可交。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果断不拿;管住自己的口,不该吃的果断不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果断不去。要继续提倡做人如钟,像钟那样有一说一,有二报二;寡于欲,安于静,明于思,行于恒,表现出一如既往、不急不躁,得不为喜、去不为恨的风格,与时俱进,一丝不苟。
2、加强纪律教育,增强大局观念。
学校的纪律是维护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每一位老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学校的政治纪律。要果断维护学校的权威,与学校办学的宗旨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观点鲜明、政治纪律严格。做一位严于律己的好教师。
第三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心得
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全党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保持政治定力,坚定立场方向,聚焦目标任务,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引向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自学、学员交流,我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要求有了进一步的领会和把握。我认为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具有前瞻的思维高度,具有全球的视野观,内涵丰富宽广,思想深邃高远,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的立场、登高的眼界、广阔的胸襟、丰富的内涵、高超的智慧、为民的情怀、平实的风格。我以为,每一篇讲话都很深刻,都很精彩,每次学习过程中,都深受教育,深受启发。通过学习,对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充满希望、充满信心。联系自己思想和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正确认识、深刻领会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群众观和党的性质、宗旨在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我们要始终清醒“我是谁”、“为了谁”。我们来自群众,我们既是领导干部,又是普通群众的一分子。因此,要将坚持群众路线作为我们专员办财政监管工作的根本,依靠群众,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围绕财政中心,积极服务大局,认真履职尽责,有效发挥专员办促进财税改革、整顿财经纪律、规范财政管理的积极作用。
二、要正确认识、深刻领会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和论述,进一步坚定“三个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前提,我们要增强信心,统一思想,提高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认识,提高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要性和思路举措的认识,转变观念、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大胆尝试,在保障财税改革的同时,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监控,优化会计和金融监督,积极推进财政监督和专员办工作转型。
三、要正确认识、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这一战略思想所体现的强大精神力量,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理想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用朴实、生动、真切的语言表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和发展为了人民的目的。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富强梦,作为专员办,我们要突出社会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加大支出监管力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支出资金加强审核跟踪监督,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确保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公民。
四、要正确认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坚持宗旨意识的实践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习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因此,我们时刻不能弱化宗旨意识,要不断加强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管工作的能力。
五、要正确认识、深刻领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习总书记强调,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人民就幸福安康。作为班子成员,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及战斗堡垒作用。使全办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通过反复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己更加意识到肩上所担当的历史
责任,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要深入学习、广泛交流,进一步深化对总书记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要求的理解领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财政监督和专员办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切实使我们的思想更为纯洁,作风更加扎实,工作更见成效。
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指明了方向。下面,我谈一点自己粗浅的学习体会。
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必然选择。
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5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从严治党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需要贯彻和体现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中。
基本要求包括: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和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坚决惩处党内腐败分子;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要求涵盖了党内生活的基本内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应该按照这些要求去做。
二、坚定理想信念,为党的建设凝聚正能量。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刻开始,党的旗帜上就闪烁着理想信念的光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发挥重要作用的价值基因。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英勇牺牲,支撑他们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
三、制定实施“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腐倡廉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卓有成效,使人民群众对党的未来充满信心。
2013年6月18日,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他还强调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这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新的形势要求,在充分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和党员权利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既保证开门教育又不依靠群众运动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有利于更好落实党的宗旨,完善组织功能与制度,严格党员管理,进而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密依靠人民,更好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现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
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反腐工作接连取得重大成果,让我们看到了党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于反腐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总书记站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阐述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
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我们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他特别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形成不聚腐的惩治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总书记这些话表达了我们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新部署,表达了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转变作风的决心。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党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我们的党风政风定会有新的更大转变,党的建设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四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意义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意义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政风的好坏,事关人心向背。党的十七大报告再一次告诫全党同志“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
一、领导干部处于事业中心、权力中心、矛盾中心是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旗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领导干部处于事业中心,权力中心,矛盾中心,能否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实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从我做起,既要廉洁自律,做好表率,又要敢抓敢管,认真负责,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管住自己,管住班子,带好队伍,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一管到底。把事业、权力、矛盾“三个中心”统一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维护好,实现好。
二、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规范其从政行为的意识。领导干部要增强廉洁行政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在公务活动和社会活动中都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是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不得以打招呼的方式,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二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不准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规定,不利用婚丧喜庆等事宜敛财的违纪行为。三是通过采取个人申报,在规定范围内公示,加强组织检查等措施,保证各项制度落实好,尤其要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执行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准默许家属子女或授意他们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以权谋私,对放任、纵容的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要追究其责任。
三、要强化对领导干部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对领导干部行政权力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防止腐败的关键所在,要按照建立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的要求,对施政行为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真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加强对重要岗位和重大事项运作程序的监督,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改进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手段,提高政务透明度,要自觉接受监督:
一是党内监督,通过民主生活会,自己找,大家谈,相互比,比思想,比作风,比贡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教育,促使自觉树立清正廉明形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干净干事,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勤政廉洁的表率。二是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让人大和政协发挥监督作用,通过视察、走访、调查、检查、汇报等方式考察分析领导干部勤政廉洁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不能履行职责的,要坚决罢免。
三是发挥组织、纪检部门的作用,对那些群众反映比较多,廉洁从政比较差的领导干部,要采取措施,从“权、钱、物”三个方面断其以权谋私的基本条件。要从政就不能让其经商,要经商就不能让其从政,要从根本上断其腐败的源头。因为从政与经商二者根本就不可能两全齐美。要遏制腐败切除毒瘤,只有铁手出绝招,该查处的要坚决查处,决不能手软,才能彻底斩断其以权谋私及腐败的源头。
四是加强舆论监督。实践证明舆论监督还是很管用,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影响力很大,许多案件一经曝光,幕后贪官就栽。但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一个“焦点访谈”太少了,应该再增加一百个、一千个,在各地开设“焦点访谈”,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党风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好转。
第五篇: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求我们将反腐倡廉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发展和谐社会。党风正与否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定,而腐败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破坏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将反腐倡廉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发展和谐社会。
一、腐败对社会和谐的危害性
1、腐败的存在导致社会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腐败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严重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导致社会不和谐。
2、腐败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致使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实现社会和谐必须保障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腐败分子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个人谋利益,破坏利益分配的正常格局和合理秩序,必然造成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
3、腐败是对党风的严重损害,造成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党风问题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而腐败的存在必定严重损害党风。腐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权谋私,反映到思想作风上,就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反映到学风上,就是不思进取、专营私利;反映到工作作风上,就是搞形成主义、虚假政绩;反映到领导作风上,就是搞官僚主义,任人唯亲;反映到生活作风上,就是贪图享受,腐化堕落。这就必然严重损害党风,破坏党群干群和谐。
4、腐败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和谐文化建设。从文化意义上看,腐败是对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否定,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否定,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道而驰。腐败分子把以权谋私作为价值取向,一切从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从发,完全颠倒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腐败的存在,削弱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破坏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影响和谐文化建设。
二、加强反腐败斗争,促进社会和谐
1、反腐倡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决定了反腐倡廉是构建社会主义的紧迫任务。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反腐倡廉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因此,必须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促进社会和谐。
2、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反腐倡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党担负着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领导责任,党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首先必须搞好自身建设,尤其是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样才能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不断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增强党的凝聚力,使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3、党内和谐的重要示范作用决定了反腐倡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党内和谐对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而腐败是破坏党内和谐的重要因素。腐败的存在破坏党内生活、党的纪律和党的团结统一,严重影响党内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将反腐倡廉作为紧迫任务,努力抓出成效,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广大党员的合法权益,形成既有统一意
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党内和谐局面,进而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三、加强惩防体制建设,努力营造廉政氛围
1、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工作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工作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体制机制的完善应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对症下药,务求实效。应抓住正确行使职权这个关键,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形成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法规制度行为的查处力度,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许多腐败问题是由作风问题引起的。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需要依靠教育,也需要健全机制和加强监督,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3、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反腐倡廉工作,需要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增强抵御腐朽文化的能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应努力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实现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创新;积
极构建廉政文化教育大格局,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建廉政文化的局面,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和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廉政文化教育效果,更好地发挥反腐倡廉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