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经受考验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经受考验
本课提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为从根本上惩治腐败,中央提出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党员干部应自觉落实这些要求,交出合格答卷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老虎”“苍蝇”一起打,取得了反腐败斗争阶段性胜利。但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还要不断推向深入。正如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的:“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党的各级干部必须认清形势,从严要求,自觉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经受考验,以实际行动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反腐“零容忍”,除恶务尽――“不敢腐”
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今天,敌人从外部搞垮我们是不可能的,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改革开放以来,正是日益滋生蔓延的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像蛀虫一样侵蚀着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使我们党面临脱离群众、腐化变质的危险。因此,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并且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既打“老虎”,也拍“苍蝇”,有案必查,有贪必肃,对腐败分子形成了极大震慑,深得党心民心。
在2014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3085起,包括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违反工作纪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有71748人受到处理,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646人。一年时间内,有68名中管干部“落马”,包括了***、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公安部门开展的“猎狐”行动成绩斐然,抓获的逃到国外的犯罪分子达680人,追回赃款30多亿元,国外再也不能成为“避罪天堂”,逃到“天涯海角”也必被绳之以法。
在席卷全国的反腐风暴中,除了一个个大“老虎”翻身落马外,更有群众身边的“苍蝇”纷纷落网,特别是某些“小官巨贪”案件,引起全社会关注。例如,河南洛阳市新安县检察人员在搜查镇民政所所长张景华家时,发现267本存折,里面冒领侵占来的50余万元,都是百姓的“保命钱”。在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家中,搜查出现金1.2亿元,黄金37公斤,房产手续68套,有人形容他是 “苍蝇的体格、老虎的胃口”。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防止纪检监察队伍内部出现“蛀虫”,中央纪委带头设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查处力度,及时把“害群之马”清理出去。2014年,纪检系统共查处违纪违法纪检监察干部1575人,其中厅局级34人、县处级229人。
这份晒出的反腐清单有力地证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长期以来,腐败分子利令智昏、胆大妄为,甚至“前仆后继”,原因就在于许多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手段巧妙、攻守同盟牢固,安全系数百无一失,或者认为“法不责众”,贪腐的事情各处都有,想查也查不过来,但今天他们一个个被揭露、被审判的下场,正应了《红楼梦》中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证明流传千百年的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确实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当前的反腐形势,正处在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点上,需要我们保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决心和气概。总书记明确指出,不管是谁,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触犯党纪国法搞腐败,就要一查到底,决不手软,“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这是对所有腐败分子严厉的警告,也是对所有党员干部最好的提醒。党员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必须保持清醒,“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让“不敢腐”在内心深处生根。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监督和制约――“不能腐”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因受贿3558万余元,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从这一案件中,人们再一次看到权力必须关进制度的笼子、干部必须接受监督的重要性。曾经多次请托刘铁男办事的企业家邱某说:“刘铁男手中的权力直接关系我们企业的生死。”“我感觉他手里权力太大了,申报的项目给不给批、多长时间批完,他能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而刘铁男自己则供认:“处在我们这个岗位上的领导干部,长期以来处于只监督别人,而自己却缺乏被监督的状态,全凭自觉性,一旦放松要求、自控能力下降,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不得了。”刘铁男坦言,每年他也做年终总结,也开民主生活会,也有廉洁自律报告,但基本上就是个形式,走个过场,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达到真正的监督效果。
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群众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手中握有大小不等的权力。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腐败的“总病根”就是“权力过分集中”。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律。因此,掌权的人“全凭自觉性”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了“不敢腐”的畏惧,加上“不能腐”的约束,才能做到“有贼心没贼胆,有贼胆没做贼的条件”。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实行简政放权,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则是 “法有授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样,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笼子”,权力才知道哪里是它活动的空间和延伸的边界,才知道它行使到哪里就应该“休止”。同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为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提供了保证。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因此,来自群众的监督最具威慑力,也最具杀伤力。近几年,正是靠了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网络曝光,才使得众多腐败分子无处藏身,从小至一块高档手表、一双高档皮鞋,大至多套房产、上亿资产,都被“顺藤摸瓜”,查了个“原形毕露”,最终使其落入法网。
有的干部认为自己是同辈人中的佼佼者,是组织上经过层层考核,优中选优提拔上来的,不用监督也能经受住各种考验,而实行监督则有“不被信任”之嫌。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际上却误事不小。哲人说过:“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意思即为,现实中并无“完人”,人都是有欲望和缺陷的。一个人手握大权而又不受监督,不受制约,必然会使人的欲望恶性膨胀,使人的缺陷难得弥补,使道德的力量变得苍白。陈毅元帅就曾经针对人性的弱点坦言:“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但是,想到“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他时刻自警自励,所以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住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高洁品格。因此,领导干部既然接受人民的委托,掌握了人民赋予的权力,就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的监督,让自己时刻处在“全天候探照灯”的照射之下。这样,才能由“不敢腐”到“不能腐”,有效地防止跌入腐败的陷阱。
筑牢思想上拒腐防变的堤坝――“不想腐”
中医治病,讲究根据病情辨证施治。若标危甚急,不及时解决,会影响本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就应先治其标,等病情稳定后,再治其本病,这就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最后收到“标本兼治”之效。王岐山同志指出,治病树、拔烂树,强化“不敢腐”的氛围,是为治本赢得时间。惩是为了治,要加大治本力度,选对人、用好人,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完善激励和问责机制,逐步实现“不能腐”。反腐败最终要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三个自信”,真正做到使之“不想腐”。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反腐败斗争标本兼治的过程。“不敢腐”是治标。“不能腐”、“不想腐”是治本的两个境界。“不能腐”是治本的较高境界,“不想腐”是治本的最高境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必须在“不想腐”上做好培本固元的工作。
现实中,同样面对腐败的诱惑,为什么有的干部如蝇逐臭,一拍即合,而有的干部却能横眉冷对、拍案而起?在这里,理想信念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一个党员干部,如果对党的奋斗目标半信半疑,对党的宗旨阳奉阴违,只是热衷于凭借执政党的地位捞取好处和私利,那么在各种诱惑面前,必定不能把持自己,必定会成为腐败势力轻易征服的俘虏。而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则等于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了这种高远的志向,牢固的根基,任何歪风邪气自然就会败下阵来,无所施其伎。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党员干部正是因为丢失了理想信念,所以不能用科学的眼光认识社会,不能用健康的态度对待人生,不能用合理的准则规范行为,结果思想空虚、精神萎靡,在腐化堕落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最终身败名裂。
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不是其口头的表态,而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看他能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地去拼搏、去奋斗。如果一个人确定了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并付诸实践,那他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时候,他对任何腐败行为、腐败现象都会抱有一种疾恶如仇、不共戴天的决绝态度,有一种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急切要求。一个人具备了这种“不想腐”的内在定力,就一定会与腐败无缘,成为党和人民信任和欢迎的好干部、好公仆。
第二篇: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
贯穿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鹤北林业局植物园孔令发
居高声自远,浩荡东风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总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对于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推动全面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学习领会重大意义,提高认识,凝聚共识。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务必要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的基础上,增强贯彻落实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完成“十
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我们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使我们的事业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
二、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全面准确掌握总体要求,胸怀全局,把握方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明确工作重点,真抓实干,务求
实效。具体而言,就是要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着力”要求:一是要着力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二是要着力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作决策、定政策必须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三是要着力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工作,大力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大力推行依法行使权力,大力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大力实施各项公开制度,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是要着力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切实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中央惠民政策落实保障机制。五是要着力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维护群众利益。六是要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帮助基层干部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
四、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员领导干部重任在肩、当仁不让,必
须带好头、作表率。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带头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到我们肩负的工作指导原则、工作部署、队伍建设中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努力在实践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上作出表率、取得成效。我们基层党组织要以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为契机,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担负起全面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政治责任,加强对本单位工作的领导,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充分履行工作职责。
理念决定方向,理念决定思路,理念决定成效,理念决定水平,先进理念一旦被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就能转化为排山倒海的强大力量。理念创新是高端创新,理念一新天空地阔。我们相信,只要全党同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各项任务上来,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先进理念更鲜明地印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上,把先进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一定会不断取得新成效,党群干群关系就一定会更加密切,红色江山就一定会千秋永固!
第三篇:如何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
浅议如何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
从严治党,端正党风,依靠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党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群众工作,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这是我们纪检监督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很好研究的课题,也是关系着我们能否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关键性问题。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犹如汪洋大海,一滴水只有溶入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我们党的任何事业都必须充分发挥和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从历史上看,坚持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根本原因。从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来看,反腐倡廉关系党心,民心,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是体现“三个代表”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实践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从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来看,反腐倡廉工作充满艰巨性、复杂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仅靠个别职能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全民齐抓共管的氛围,才能取得成效,取得成功。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起着三个重要作用:一是有“线索源”的作用。因为人民群众人数多,视觉广,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岗位、不同领域,这些特性使群众更体现“线索源”的作用,即无论是违法违纪行为,还是权钱交易伎俩都逃不过群众亮的眼睛。各级党领导不易发现、纪检机关也难于掌握的情况,通过人民群众的“金睛”,通过人民群众的举报,才有信息和证据,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最有效监督。二是有“力量源”的作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无比的,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江泽民总书记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要有效彻落实《廉政准则》,造就一大批勤政廉政干部,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下,才能奏效。三是有“智慧源”的作用。群众是智慧源和载体,邓小平同志说:“党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善于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发挥群众无穷的智慧和极大的创造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攻不破的“险阻”。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的群众监督工作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不敢监督。对于群众来讲,主要是怕领导打击报复,尤其是在目前机构和人事改革制度期间,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民不与官斗”的消极思想。而对于一般干部来讲,自我保护和好人主义严重,怕影响上下级关系,怕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对于纪检监督人员特别是兼职义务监督员,怕领导给“小鞋”、砸“饭碗”,明哲保身,能躲则躲,不敢碰硬。
2、不愿监督。一是监督渠道不畅。群众举报制度办法及保护机制不健全,影响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二是社会氛围不浓。对监督举报者进行排挤,认为是“刁民”、是“不务正业,多管闲事”,是影响安定团结。三是监督意识不强。四是职能部门对群众举报情况不重视,办事效率底,对腐败现象存在隐而不报、报而不查、查而不办、办而不严的情况,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3、不会监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群众监督工作也逐步迈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因此,无论是对于群众来讲还是对纪检监督人员来讲,政治、法制、思想、文化、业务等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没有一定的综合素质,监督则难以到位,如对工程设计不懂很难把好施工质量关、对工程预结算不懂则很难把好工程经费关,对财务不懂则很难把好财经关。现在普遍存在监督人员热情高素质低不会监督的状况。
如何对群众监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改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探讨:
1、建立健全人民群众监督网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必要的监督组织作保证是不行的。在国家各级权力机关,人民通过直接选举代表组织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在各级机关设立群众监督部门,不仅可以扩大人民群众监督的渠道,而且可以收到民主熏陶和教育的实效;在部门行业可成立党风廉政监督协会,聘请党员监督员和特邀监察员,以及聘请外单位具有政策性、敢碰硬、不怕得罪人的义务监督员等,对本行业及其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与党风廉政建设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广泛听取群众呼声,为监察机关提供信息、意见和建议;在基层可通过设立监事会、工会监察小组,行使监督职责,了解情况,加强监督;此外,为使群众监督渠道畅通,还可设立诸如举报中心之类的统一举报受理机关,配置、装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使之具有相应的法律地位,赋予相当的职权,有足够的条件查办举报线索。设置统一的举报受理机关能够克服目前由于群众举报多头受理而存在的职责不明或交叉重复现象,防止相互推诿扯皮的事情发生。这些群众监督组织的设置,可以形成纵深的监督网络,使人民的自发监督变为有序的监督,有效的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整体效能。
2、拓宽人民群众监督渠道。监督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首先,要完善举报机制,引导群众举报。逐步实行署名举报,尽快制定反腐败公众举报法规,引导社会各界对群众举报的重视,便于统一掌握实施,也便于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优势,还易于被公众熟知掌握。其次,实行政务公开,为群众实施监督提供便利。要从实现群众监督公开化目的出发,最大限度地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制度,切实增强透明度。再次,要着重将案件查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自查自纠、纠风专项治理等工作进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向群众通报,使于群众参与监督,要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变原来的群众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并保持监督渠道的畅通。
3、强化人民群众监督意识。要使群众保持高涨的监督积极性,没有着力解决好思想认识、监督手段等问题是不行的。一要强化监督意识。因为监督意识的强弱,直接事关监督的力度与成效。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依靠人民群众,真诚和主动地接受监督,广开言路,听民言,察民意,知民情,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必须增强被监督者的监督意识,使之能够准确地进行角色定位,正确摆正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乐意且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应强化监督者的监督意识,使其认识到依法实施监督,是党和人民利益的客观要求。只有强化这两方面的监督意识,才能形成“共振”增强监督效应。二要健立健全激劢机制。一方面要明确群众监督组织的职责、权力和义务,确立其应有的社会政治地位,增强其荣誉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设立“监督”专项奖劢基金,对那些勇于监督,善于监督并作出积极贡献的监督组织和个人,在授予荣誉称号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劢,以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促进群众的监督工作的开展。三要加强有关法规制度的建设。通过群众监督法规制度的制定,对人民群众监督的地位、权力,义务和监督程序、形式、责任、奖惩等作出法律规定,使群众监督步入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
4、健全人民群众监督保护机制。保护人民群众监督权益,保护人民群众监督的人身安全,是做好群众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因为人民最怕的是打击报复,当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要杜绝打击报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就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增强人民群众监督的法律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全面实施的同时,要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能够理气壮地行使自己监督的权利。二是要建立人民群众监督保障机制。在反腐败的今天,需要人民群众的监督,更需要建立人民群众监督保障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1)对群众来信来言访要建立保密规章制度,对泄密的人要依照法律程序严肃查处,保证举报人合法权益。(2)对举报的人和事要建立档案。从举报、调查、处理结果都要规范,使查处的案件有据可查,对违法违纪的人和事也能及得到查处。(3)要健全完善人民群众监督保障机制,必须尽快制定群众监督保障条例,从法律上使群众监督走上法制建设的轨道,才能真正确保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力得到行使,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
5、突出人民群众监督重点。一要把监督的首要任务放在维护政治纪律上。加强对党员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要严肃政治纪律,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干部政策和组织人事纪律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纠正和查处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同时应通过党内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形式,有组织、有领导、有秩序地开展监督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执行政治纪律的自觉性,走一条既不搞群众运动,又紧紧依靠群众的监督路子。二要把监督的着力点放在平时打招呼上。立足防范,教育监督并举,把群众监督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发现问题苗头,及时敲警钟,打招呼。三要把监督的侧重点放在正确用权上。我们的党是执政党,我们的干部手中都掌握了一定的权力。经验告诉我们: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因此,我们要在强化公仆意识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如何用权的监督。促进廉政建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使一切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地,就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法律日益健全,监督制度日益完善的今天,相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监督,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浅议如何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来源于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公务员之家。欢迎阅读浅议如何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点击:查看免费会员和VIP会员专用区的划分
========
第四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文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文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文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关系全党全国人民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关系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进程。尤其对于纪检监察机关而言,只有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继续坚定信心、加大力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成效,才能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十八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讲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高度重视。并通过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反对“四风”,加大案件查办工作等一系列措施,为开辟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社会氛围。
与以往相比,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高度重视,案件查办力度前所未有。就连国外反腐败专家,也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中国当前的反腐败的成绩是“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极大地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中,与以往相比凸显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反腐倡廉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具体表现为:党的十八大科学分析概括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形势,即:三个并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两个依然: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并根据当前形势,对目前既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新的部署,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战略目标,阐述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基本内涵。如: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新要求。这些都为新时期继续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制度依据。二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举措更加务实、工作更加具体。主要表现为:一是十八大以来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聚焦“四风”问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自身行为之弊,作风之垢来了一次大清除和洗礼,思想上增强了廉洁、为民的执政意识,行动上着力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缓和和改进;二是大力倡导求真务实,鼓励开拓创新,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三是中央政治局制定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改进文风、会风,从改进调查研究,做好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坚持勤俭节约等方面对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进行坚决遏制和查处;四是加大对党的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特别是要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优良的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五是开展政府简政放权规范权力运行工作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实现惠民利民。同时,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三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反对领导干部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巩固党的纪律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健全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
二、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主要是土地、矿产等稀缺资源成为不法分子谋取私利的重点对象,工程建设、国有企业、金融等资金密集的部门和领域一直是腐败现象的高发区,行政审批、司法等权力比较集中的部门仍然屡禁不止,腐败现象一直居高不下。一些地区和部门把经济发展与反对腐败对立起来,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有的地方和部门抓反腐败工作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发文件上,不抓工作落实,大搞形式主义。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不同程度地受到削弱。一些地区和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薄弱,漏洞很多。一些地区或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对管辖范围内反腐败任务的落实情况,没有认真监督检查。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怕得罪人,执纪执法失之于宽,有的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甚至带坏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风气,引发许多腐败问题。在发生的腐败案件中,作案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权谋私期权化。一些腐败分子为了隐瞒腐败证据,刻意将权钱交易的时限拉开,等若干年后再进行获利。如:广东高院原院长麦崇楷受贿案,在位时为个体老板简祖扬处处开“绿灯”,帮助承包工程项目,但不要即时利益,在其快退休时,由简祖扬单方面出资2000万元建“成丰大厦”,并将其儿子麦永成列为合伙人,最后成丰大厦完全归其儿子名下。
二是获利敛财间接化。不少人通过配偶、子女、情人或朋友、亲戚等特定第三人代为收受,或者以特定第三人经商等形式曲线获取巨额收益。
三是对抗调查智能化。违纪人员的反调查能力日益增强,利用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形式来掩盖腐败实质,甚至有些人在腐败行为发生前就想好了如何对抗调查,增加了调查难度。
四是腐败案件涉外化。有的违纪违法人员把作案地选择在国外、境外,或者将赃款赃物转移到国外、境外,还有的甚至通过各种关系,秘密取得外籍身份或者双重国籍,自己成为裸官,一有风吹草动,就往镜外跑。比较典型的是厦门远华的总裁赖昌星,出走12年终被遣返。
五是科技反腐双面化。互联网的发展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挑战。一方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强化监督提供了新手段,网络反腐舆情成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信息源。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高度自由,各种舆论互相影响、交织放大,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单一问题普遍化、个别问题扩大化,使网上舆情瞬间形成舆论**。
可以看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的特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迫切要求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总结和完善反腐败的战略策略,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打破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困局和僵局。
三、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落实“两个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各级党委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认真履行党委的主体责任,选好用好干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支持执纪执法机关工作、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当好廉洁从政表率等五个方面。要加大问责工作力度,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既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又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任务,经常进行检查监督,严肃查处腐败问题。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明确“监督、执纪、问责”三项主要职责,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主责部门,切实发挥好“执纪的再执纪,监督的再监督”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学习,强化内部监督,完善体制机制等方式,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实、能力强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从而突出办案主业,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办案水平、业务水平,杜绝“灯下黑”问题。
(二)强化源头防腐,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免疫力。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任务,在诱发腐败的因素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旧的腐败消失,新的腐败会不断出现。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际成效,致力于不断解决突出的腐败问题,真正将工作转到求真务实、积小胜为大胜的正确轨道上来。二是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廉政法规教育,重点抓好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采取针对性措施,结合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具体实际,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贯穿于党员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有效解决教育泛化的问题。三是要加强反腐倡廉宣传,健全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应对处置和引导机制,利用惩防体系信息网搭建公开倾听群众意见、受理群众诉求的网络平台,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四是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诫勉、函询、教育,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三)开展专项治理,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开展整治庸懒散奢专项行动。要在巩固刹风整纪、正风肃纪和整治吃拿卡要、创优发展环境专项行动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开展整治庸懒散奢专项行动,认真解决政治和个人生活庸俗化、工作平庸、懒政怠政、作风漂浮、自由散漫、奢侈浪费等突出问题,厉行勤俭节约,制止奢侈浪费,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治奢树形象。严肃整治公款大吃大喝行为,落实公务接待有关规定,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和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严肃整治公款旅游行为,严禁借开会、调研、考察、检查等名义变相旅游。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接待场所等楼堂馆所建设,禁止违反规定购建、装修办公用房和配置高档办公用品。继续做好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违规使用军警牌照专项整治,规范公务用车管理。进一步巩固评比达标表彰、庆典研讨会和“小金库”等专项治理成果。
(四)注重纪检队伍建设,发挥纪检反腐职能职责。
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着严肃党纪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这就要求要严格按照纪检监察机关“三转”要求,(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断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让这支反腐主力军,真正发挥好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一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牢固树立执纪者更要带头遵守纪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的有关规定,认真对照检查,带头改进作风,切实做到“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二是各级纪检监察领导班子,要做加强自身建设的表率,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同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捍卫党纪国法的尊严;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程序、按规则、按集体决策办事,不断增强决策力和执行力。三是带头加强学习、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了解群众意愿,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和准则,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四是完善纪检监察系统进人用人机制,严把入口关,对不符合履职条件的人员一律不得录入、调入纪检监察队伍,对不适合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要坚决调离,对违纪违法的要严肃查处,以铁的纪律打造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第五篇: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腐败问题是伴随着国家政权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导致社会结构不稳定、不和谐的最大政治风险源,与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能否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在政权机构内部蔓延,能否在政权运作中形成一套科学、严密、规范的防腐反腐机制就成为衡量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是否具有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目前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实质
封建残余思想和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我国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虽然也曾出现过一些清正廉明、痛恨官场腐败的官吏,但却犹如萤火之光,无法掩盖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皇权至上、政治专横、奢侈腐化,腐败泛滥的黑暗。社会转型是产生腐败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旧体制的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新体制还处在建立完善中,这种新旧体制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不可避免地在制度上、管理上形成真空和漏洞,给腐败行为以可乘之机。西方社会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主动借鉴和利用世界先进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西方一些腐化消极思想观念也随机涌进了国门。面对纷繁的世界,一些党员干部分不清什么是人类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腐朽、没落、低级趣味的生活方式,从而陷入腐败之中。心理失衡也是催生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由过去单一的模式向丰富多元化转变。随着社会体制外富裕阶层的出现,面对丰富多元的高档享乐消费文化的影响和诱惑,一些党政机关的公职人员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创造寻求自我消费享乐满足的条件,也陷入腐败之中。
腐败现象是权力被滥用而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它犹如无形的瘟疫,腐蚀着人类社会,破坏市场经济,扰乱经济秩序,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导致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瓦解,对国家的建设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它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消磨人的意志,腐蚀干部的思想和作风,瓦解党的队伍;严重影响党和国家机关的形象和威信,直接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导致党脱离群众,丧失民心,动摇党的执政地位,损毁党的执政基础;使司法和执法机关徇私枉法,黑恶势力为非作歹,公共秩序难以维持,平民百姓无辜遭殃;使国家的大量财富落入腐败分子的私囊,供其个人家庭挥霍浪费;助长不择手段敛财的歪风邪气,引发民众的不满,导致社会动荡;造成公共信誉丧失,民众极度不满,黑恶势力横行,投资者望而却步,国民经济难以走上稳定发展的正道。腐败早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问题,人民群众对少数党员干部利用职权腐败的现象深恶痛绝。腐败行为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二、中国共产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是严格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创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建党初期即特别注重党的组织、纪律和党内监督问题,初步制定了党的纪律,对其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保密纪律提出了基本要求。在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教育和警示全党同志要时刻警惕和抵御糖衣炮弹的进攻。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反腐倡廉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使党深刻地认识到“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进一步严格纪律要求,加强监督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监督纪律制约机制。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1956年9月党的八大认真总结了中共七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及经验,把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摆在突出的位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主张。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 《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对于加强党的监察机构的建设,更好地发挥监察机构的职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年“文革”时期,党的各级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内监督、纪律监察工作出现停滞。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历史教训,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重新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性转折,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我党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他在领导全党实现拨乱反正和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强调要通过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从体制上解决防止腐败的问题。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和贯彻,标志着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中国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