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交底
门式脚手架安全操作规程
1:构配件材质性能
1.1: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J76)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门架和配件。
1.2: 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剪刀撑及脚手架转角处的连接杆等宜采用42*2.5mm焊接钢管也可采用48*3.5mm焊接钢管,相应的扣件规格也应分别为
42、48或42/48。
1.3: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裂痕等)及严重锈蚀的钢管。
1.4:门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要构件,由立杆、横杆及加强杆焊接组成。(图2.1.2)
2.构造要求:
2.1.门架的内外两侧均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
2.2 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的1~2㎜。
2.3 水平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3.1 用于模板支撑的门架,在结构转角处端部的一个跨距范围内,不论多高水
共5页第1页
平加固杆每步一设。
2.3.2 水平架在其设置层面内应连续设置。
2.3.3 当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除脚手架内侧交叉支撑时,应在拆除交叉支撑的门架上方及下方设置水平加固杆。
2.3.4 底步门架的立杆下端应设置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
2.3.5 设置纵向水平加固杆应连续,并形成水平闭合圈;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2.4 转角处门架加固形式:(图6.4.1)
3:模板支撑与满堂脚手架搭设
3.1 根据层高、梁高及构件高度,配备相应模数的门架、可调底座、可调托架、剪刀撑。
3.2 把好门架及配件进场的源头关,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在施工中使用。
3.3 搭设顺序:
3.3.1 在安装前按模数应在楼面或地面弹出门架的纵横方向位置线,垫板、底座位置准确 → 门架及构配件安装、水平加固杆安装 → 模板支撑与满堂脚手架验收 → 梁底主、次木楞及底模和侧模安装 → 板底木楞、板模安装 → 模板及支撑系统验收。
3.4 搭设要点:
3.4.1 用于梁模板支撑的门架,可采用平行或垂直于梁轴线的布置方式。垂直于梁轴线布置时,门架两侧应设置交叉支撑(图9.2.2a),平行于梁轴线设置时,两门架应采用交叉支撑或梁底模小楞连接牢固(图9.2.2b)
共5页第2页
共5页第3页
3.4.2 当模板支撑高度较高或荷载较大时,模板支撑可采用(图9.2.3)的构架形式支撑
3.4.3 门架用于整体式平台模板时,门架立杆、调节架应设置锁臂,模板系统与门架支撑应作满足吊运要求的可靠连接。
3.4.4 水平加固杆应在满堂脚手架的周边顶层、底层及中间每5列、5排通长连续设置,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还需与临边的墙、柱顶实锁牢。
3.4.5 满堂脚手架的搭设门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采用逐列逐排和逐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搭随设剪刀撑、水平纵横加固杆等安全构件。
3.4.6交叉支撑应在每列门架两侧设置,并应采用锁销与门架立杆锁牢,施工期间不得随意拆除。
3.4.7 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4.8 可调上托座应与木楞用铁钉固定,当用脚手架管时,采用10﹟铁丝把可调上托座、脚手架管、木楞牢固地绑扎在一起。
3.4.9 可调底座设置高度不得大于200㎜,可调上托设置高度不得大于500㎜。门架的跨距不得大于1.2M。
共5页第4页
3.4.10 当梁截面小于300mm*600mm时,梁采用8cm*8cm主次、木楞,次木楞间距不应大于200mm;当板厚小于200 mm时,8cm*8cm木楞其间距不应大于250 mm。当梁截面大于300mm*600mm,板厚大于200 mm时,按施工方案执行。
3.4.11 操作层上施工荷载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当浇注砼采用布料机时,在布料机布设点,对应增设足够的立杆与之顶牢,并设水平加固杆与周边门架用扣件紧固。
3.5 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验收检查:
3.5.1 门架设置情况。
3.5.2 交叉支撑水平架及水平加固杆剪刀撑配置情况。
3.5.3 门架横杆荷载状况。
3.5.4 底座顶托螺旋杆伸出长度。
3.5.5 扣件紧固扭力矩。
4:施工应注意事项
4.1 可调底座、顶托应采取防止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的措施。
4.2 不得采用使门架产生偏心荷载的混凝土浇筑顺序,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4.3 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和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4.4 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
5:拆除要点
5.1: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在《模板拆除审批表》已审批、上层楼面已施工完毕后,并确认不再需要时,由专业工长下达拆除命令后方可拆除;后浇带处模板及支撑自安装后,要待后浇带砼浇注后,达到砼的设计等级,由专业工长下达拆除命令后方可拆除。
5.2 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
5.3 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5.4 拆除脚手架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5.5 脚手架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进行:
5.5.1 脚手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5.5.2 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5.5.3 连墙杆、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
5.5.4 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
5.5.5 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5.5.6 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成捆用塔吊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交底人:被交底人:
年月日年月日
共5页第5页
转角处门架加固形式:
第二篇: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交底
1.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对门架、配件、加固件应按规范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2.脚手架搭设场地应进行清理、平整夯实,并做好排水。
3.地基基础施工应按门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进行基础上应先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
4.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门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不得相对进行。搭完一步后,应检查、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
5.交叉支撑、水平架和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当采用挂扣式脚手板时,可不设置水平架),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锁住、锁牢。水平架和脚手板应在同上小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必须铺满、铺严,不准有空隙。
6.底层钢梯的底部应加设钢管并用扣件扣紧在门架的立杆上,钢梯的两侧均应设置扶手,每段可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
7.护身栏杆、立挂密目安全网应设置在脚手架作业层外侧,门架立杆的内侧。
8.加固杆、剪刀撑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脚手架高度20m,每隔四步设置一道,剪刀撑宽度为4-8m,与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杆件接长按落地脚手要求。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并扣接牢固。
9.连墙件的搭设必须随脚手架设同步进行,严禁滞后设置或搭设完毕后补做。当脚手架作业层高出相邻连墙件已两步的,应采取确保稳定的临时拉接措施,直到连墙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10.连墙件设置:架高45m以下时,垂直≤6m,每二层设一处,水平≤8m;架高45-60m时,垂直≤4m,每层设一处,水平≤6m,并应符合规范规定。
11.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扣件规格必须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50-60N·m,并不得小于40N·m。
12.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必须进行验收检查,合格签字后,交付使用。
13.脚手架拆除必须按拆除方案交底规定进行。拆除前应清除架子上材料、工具和杂物,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和挂警戒标志,并派人负责监护。
14.拆除的顺序,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最后拆除连墙件、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除到相关门架时,方可拆除。
15.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拆除作业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卸连接部位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拆除,不得硬拉、敲击。
16.拆下的门架、钢管和配件,应成捆用机械吊运或由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第三篇:门式钢管脚手架验收安全技术交底
1.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应按JGJ 128-2000第7.3节第7.4.5条的规定对脚手架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高度在20m及20m以下的脚手架,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高度大于20m的脚手架,应由上一级技术负责人随工程进行分阶段组织单位工程负责人负责人主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3.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根据JGJ 128-2000第5.1.2条要求所形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脚手架榴弹配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类合格标志;
3)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4)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
5)脚手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4.脚手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入施工验收报告。
1)构配件和回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
2)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
3)基础是否平整坚实、支垫是否符合规定;
4)连墙件的数量、位置和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5)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5.脚手架搭设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
第四篇:门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1.3 门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脚手架转角处应在内、外两侧按步设置水平连接杆,将转角处门架连成一体。
2.脚手架通道洞口高不宜大于2个门架,宽不宜大于1个门架跨距;通道洞口应采取加固措施。
3.落地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表2-3的要求。
4.满堂红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架或脚手板应每步设置。
(2)交叉支撑应在每列门架两侧设置。
(3)施工中不得使门架产生偏心荷载。
(4)脚手架各部(杆)件应采用相应配件连接牢固。
(5)搭设、拆除脚手架时,作业层上应铺设脚手板。
(6)门架的跨距和间距应根据实际荷载经设计确定,间距不宜大于1.2m。
(7)水平加固件应在脚手架周边顶层、底层和中间每5列、5排通长连续设置。
(8)高度超过底座10m时,上下层门架间应设置锁臂,外侧应设置抛撑或缆风绳与地面拉结牢固。
(9)剪刀撑应在脚手架外侧周边和内部每隔15m间距设置,剪刀撑宽度不得大于4个跨距或间距,斜杆与地面倾角宜为45°~60°。
(10)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长度不宜超过20cm,超过时,每榀门架承载力设计值应修正;伸出长度为30c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90;超过30c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80。
5.配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上、下榀门架组装中,必须设置连接棒和锁臂。
(2)底步门架的立杆下端应设置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
(3)作业平台上应连续满铺与门架配套的挂扣式脚手板,并扣紧挡板。
(4)门架的内外两侧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
(5)水平架可由挂扣式脚手板或门架两侧设置的水平加固杆代替;在脚手架的顶层门架上部、连墙件设置层、防护棚设置处必须设置;脚手架搭设高度H≤45m时,沿脚手架高度,水平架应至少两步一设;H>45m时,水平架应每步一设;设置层内水平架应连续设置;脚手架的转角处、端部和间断处的一个跨距范围内应每步一设。
6.脚手架必须采用连墙件与构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脚手架的转角处,不闭合脚手架的两端应增设连墙件,其竖向间距不得大于4.0m。
(2)脚手架的外侧因设置防护棚或安全网而承受偏心荷载的部位应增设连墙件,其水平间距不得大于4.0m。
(3)连墙件应能承受拉力与压力,其承载力标准值不得小于10kN;连墙件与门架、构筑物的连接应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4)连墙件应经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确定,且应满足表2-4的要求。
7.搭设门式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固杆、剪刀撑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2)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扣件连接时,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50N·m~60N·m,且不得小于40N·m。
(4)连墙件应位于上、下两榀门架的接头附近;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同步搭设,严禁滞后设置。
(5)交叉支撑、水平架或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固锁状态。
(6)脚手架搭设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5的要求。
8.加固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60°,剪刀撑宽度宜为4m~8m;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应在脚手架外侧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搭接接长时,其长度不宜小于60cm,搭接处应用两个扣件固定。
(2)纵向水平加固杆应连续设置,并形成水平闭合圈;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应在脚手架外侧每隔4步设一道,并宜在有连墙件的水平层设置;脚手架的底步门架下端应设横向水平杆件,门架的内、外两侧应设通长扫地杆。
第五篇:高制模(门式脚手架)技术交底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编号:
(5)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6)扣件与钢管连接时要采取跟踪、检查等必要措施,用钢筋或其他材料楔牢。保证连接紧密。
(7)纵横水平杆、钢管交叉支撑钢管搭接接长时,要求搭接长度不少于1000mm,用三个扣件扣紧。
(9)可调支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严禁超过300mm。
三、模板安装
(1)梁底、梁侧模采用18mm胶合板,梁底平板模铺设在横枋木上,横枋搁置在顶托木上。
(2)模板的安装
1)先在柱上弹出轴线、箱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门式架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方。固定木方后在其上安装箱梁底龙骨。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L/1000~3L/1000。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2)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梁间,拆除困
a、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b、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砼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四、支顶、模板的拆除
(1)拆除顺序:梁侧立档→梁侧模板→梁上顶托→梁底托梁→梁底木方→梁底模板→纵横水平拉杆→剪刀撑→立杆→下托座→垫板。
(2)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剪力撑等不得随意拆除。
(3)拆除支撑及模板前,应将混凝土试件送实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