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营养学复习要点-临床药学专业
一、名词
营养不良食物能值食物的热效应血糖生成指数限制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营养素密度 营养质量指数食品营养强化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社区营养膳食结构膳食指南
二、问答题
1.食物营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3.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4.影响食物GI的因素
5.脂类的生理功能
6.刺激食欲,增加饱腹感
7.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8.水的生理功能
9.矿物质的主要功能
10.影响矿物质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11.影响食品中矿物质变化的因素
12.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13.影响营养素生物利用率的因素:
14.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有哪些?如何去除这些抗营养因子
15.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原则)
16.保健食品的要求
1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
18.食谱编制的理论依据
19.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些?
20.脂肪营养价值的评价指标?
21.编制食谱的基本方法?
2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内容?
第二篇:《临床营养学》复习资料
粮谷类的营养价值
(一)蛋白质
约7-15%,多
10%
质量差,LMA是赖氨酸;是中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二)碳水化物
主要为淀粉,含量约70-80%,其余为糊精、戊聚糖、葡萄糖和果糖等。淀粉又分为直链(25%)和支链(75%)两种。
谷类淀粉是人类最理想的能量来源。我国居民50-70%的能量来自谷类碳水化物。
(三)脂类
约1-4%,大米、小麦约1-2%,玉米、小米可达4%
主要集中在糊粉层、胚芽,在加工时易损失。
多为EFA,麦胚中含丰富维生素E
(胚芽油)
(四)矿物质
1.5-3%,主要在谷皮、糊粉层中
主要是钙、磷,多以不溶性植酸盐形式存在铁含量很少
(五)Vit
是膳食中B族Vit的重要来源
含Vit
B1、烟酸等,不含Vit
C
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胚芽,谷类加工精度↑→胚芽、糊粉层损失↑→Vit损失↑
玉米、小米中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素
玉米的烟酸为结合型
大豆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
约35-40%,AA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属优质蛋白,是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来源。
LMA为蛋氨酸(与谷类蛋白互补)
2)脂类
约15-20%,富含不饱和脂肪酸(85%),还有卵磷脂、营养价值高。
3)碳水化物:25%-30%
50%为可利用的半乳聚糖、蔗糖等
50%为人体不能消化的棉籽糖、水苏糖à
腹胀
4)矿物质:含丰富的P、Ca、Fe,明显多于粮谷类,但消化吸收率不高(含植酸)
5)维生素:丰富的B族维生素(B1、B2、PP等)和一定量胡萝卜素与VE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素
1)胰蛋白酶抑制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2)植酸→钙、铁、锌的吸收率↓
3)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血液中红细胞凝集
4)胀气因子→腹胀
中
国
居
民
膳
食
指
南
(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
§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
9.如饮酒应限量;
§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妊娠期营养需要
1、能量:
自身
/
胎儿、胎体、母体组织增长
以平衡为原则,定期测体重来评价
RNI
中期始
+0.84MJ(200kcal)/d2、蛋白质
主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其次为母体
所有氨基酸对于胎儿都是必需氨基酸
数量
RNI:早+5g/d、中+15g/d、晚+20g/d
质量
保证优质动物蛋白及豆类摄入至少1/23.矿物质
(1)钙
母体轻微缺钙→骨钙被动用→维持血钙平衡
母体缺钙严重→血钙↓→母亲小腿抽筋、骨质软化
妊娠后3个月不足→
胎儿骨、牙发育不良
AI
早800mg/d、中1000mg/d、晚1200mg/d
来源:奶及奶制品、虾皮、芝麻、海带
(2)铁
血浆容量↑>红细胞数量↑
→生理性贫血
母体储存铁→补偿分娩时失血
胎儿体内储存铁(280~300mg)
→满足出生后6个月需要
AI
早15mg/d、中25mg/d、晚35mg/d
来源:
肝、血、肉、铁剂
(3)锌
胎儿需要量↑,孕妇血清锌含量↓
母体补充锌→有利胎儿生长发育及预防先天性出生缺陷
RNI
早
11.5mg/d
中晚
16.5mg/d
来源:动物性食物
(4)
碘
缺乏→胎儿甲状腺功能↓→
呆小症
(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RNI
200μg/d(比孕前增加50μg/d)
来源:海带、紫菜、海鱼
4、维生素
(1)维生素A
缺乏
→早产、发育迟缓、低体重儿
过量
→
自发性流产,先天畸形可能
RNI
孕早期800μgRE,中晚期900μgRE
UL
2400μgRE
来源:建议摄取含类胡萝卜素的食物
(2)维生素D
缺乏
→
骨牙发育不良、新生儿手足抽搐、母体骨质软化
RNI
孕早期5μg/d,中晚期10μg/d,UL
20μg/d
来源:
强化维生素D的乳制品、晒太阳
(3)叶酸
早期缺乏→
胎儿神经管畸形(无脑儿、脊柱裂)
中后期缺乏→巨幼红细胞贫血→流产、死胎、发育不良
来源:
孕前1月-孕后3月
补充400μg/d
动物肝肾、鸡蛋、豆类、深色蔬菜水果
叶酸补充剂
(4)维生素B12
缺乏
→巨幼红细胞贫血、胎体神经系统受损
AI
2.6μg/d
来源:肉类、动物内脏、豆类、鸡蛋
(5)维生素B1
缺乏
→
母体无明显变化,新生儿可能出现先天性脚气病
RNI
1.5mg/d
少吃精白米、面
(6)维生素E
抗氧化→保护新生儿红细胞膜→
↓溶血和溶贫的发生
AI
与非孕妇女相同
孕期主要营养问题
对孕妇影响--营养缺乏症
(1)营养性贫血
(2)骨质软化症
(3)营养不良性水肿
对胎儿影响
(1)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2)先天畸形:
(3)低出生体重儿
(4)巨大儿
(5)脑发育受损
妊娠期的膳食原则:
1、妊早期
50%妇女出现妊娠反应
要求:
n
膳食清淡、适口
n
少食多餐
n
保证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n
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并补充叶酸
n
戒烟、禁酒
2、妊娠中、晚期
特点:胎儿生长发育加快;母体贮存脂肪、蛋白质;缺钙、铁
要求:
一、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
二、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
三、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四、适量身体活动,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
五、禁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乳母的营养需要
1、能量:与泌乳量成正比关系
乳母膳食能量→乳汁中能量:转换效率
80%
RNI
+
500kal/d
能量适宜:
①乳汁分泌量充足
②母亲恢复至孕前体重
2、蛋白质:
缺少→乳汁量、质↓(最明显)
母亲摄入的蛋白质→乳汁中蛋白质:转换效率70%
RNI
+20克
3、脂类:
供能、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占总能量的20%-25%
4、矿物质
①钙
不足→动用自身骨骼的钙→腰酸背痛、抽搐
AI
1200mg
多食含钙食物、钙剂、骨粉
②铁
我国乳母贫血率高
补铁→纠正贫血,但对乳汁中的铁没有影响(铁不能通过乳腺)
AI
mg
③碘和锌
受膳食影响,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及免疫功能有关。
碘:200ug
锌:21.5mg5、维生素
(1)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可少量通过乳腺
维生素D:几乎不通过乳腺,母乳很低;多晒太阳,补充鱼肝油
(2)水溶性维生素:大多可自由通过,但乳腺可调控其进入乳汁的量,达一定水平时不再增高。
维生素B1→刺激食欲,促进乳汁分泌
乳母维生素B1缺乏:婴儿脚气病哺乳期的膳食原则
哺乳期的膳食原则
1、增加鱼、禽、蛋、瘦肉及海产品摄入
每天增加总量100-150g的鱼、禽、蛋、瘦肉,其提供的蛋白质占总蛋白的1/3以上
多食用大豆类食品以补充优质蛋白
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
增加海产品摄入
2、适当增饮奶类,多喝汤水
每日饮奶500ml
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
必要时补充钙剂
煨、煮,多饮汤水,增加乳汁分泌量
3、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
产褥期:胎盘娩出→产后6-8周提倡产褥期食物充足而不过量
过多动物性食物→蛋白质、脂肪过量;维生素、矿物质摄入减少
应重视蔬菜水果摄入
4、忌烟酒,避免喝浓茶和咖啡
5、科学活动和锻炼,保持健康体重
婴幼儿营养需要
1、能量:
RNI:
<6个月
120kcal/kg.d
7-12个月
100kcal/kg.d
按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来判断能量供给量是否适宜
2、蛋白质
主要用于组织合成更新
必需氨基酸:9种
条件必需氨基酸:牛磺酸—脑、视网膜发育
摄入不足→生长发育迟缓,肝功障碍,消瘦、水肿、贫血
摄入过高→肾脏负担↑、便秘、肠胃疾病
RNI
1.5-3g/kg.d3、脂肪
能量和EFA的来源,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
EFA:亚油酸→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生殖功能和皮肤健康
α-亚麻酸→DHA
→促进大脑发育、维持视觉功能
早产儿和人工喂养儿需补充DHA
过高
→
影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及钙吸收
过低
→
必需脂肪酸缺乏,过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
4、碳水化合物
供能;帮助蛋白质合成、脂肪氧化;节约蛋白质;
4个月以内:乳糖为主
4个月以后:添加粮谷类食物,可刺激唾液淀粉酶分泌
过多:发酵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
刺激肠蠕动→
腹泻
伴蛋白质不足:虚胖、水肿(毒奶粉)
节约甜食,预防龋齿
5、矿物质
(1)钙:
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AI:
6个月内
300mg
7-12个月
400mg
1-3岁
600mg
(2)铁
参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运输
储备可供3-4月,母乳铁低
→
4-6月后需膳食补铁
6月-2岁缺铁高峰:血液、行为、智能改变,严重者死亡
来源:强化铁米粉、肝脏、蛋黄
(3)锌
参与蛋白质合成、DNA合成缺锌--食欲不振、异食癖、生长停滞、认知行为改变
良好来源:母乳、海产品、红肉
6、维生素
(1)维生素A
缺乏→影响体重增长,干眼病、夜盲症
(1-6岁)
提倡母乳喂养、添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2)维生素D
不足→佝偻病;
多晒太阳、出生2-4周补充鱼肝油
(3)维生素E
缺乏→溶血性贫血
人工喂养、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4)
B族维生素
需要量随能量增加而↑;可通过乳腺
乳母膳食平衡、乳量充足,一般不会缺乏
(5)
维生素C
母乳喂养:不易缺乏
人工喂养:易缺乏,4周后喂菜汤、果汁
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齐全,能满足4-6月龄婴儿生长发育需要;与消化相适应,不增加负担
1)含优质蛋白:
总含量<牛乳,但乳白蛋白与酪蛋白之比例适当;
必需氨基酸与婴儿相近;
牛磺酸多(脑发育)
2)丰富的必需脂肪酸(EFA)
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脂酶:易消化吸收
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脑部及视网膜
3)丰富乳糖: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形式
促钙吸收;
发酵成乳酸→降低pH,改善肠道菌群
4)矿物质
钙含量<牛乳,但钙磷比例适当+乳糖作用;
铁含量很低,但铁吸收率:母乳50%>牛乳10%
其他微量元素齐全可满足需要,不增加肾负担
5)维生素
维生素C、B族、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随膳食改变
维生素D难进乳汁,应在出生2-4周后补
(2)含多种免疫因子,有助于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
①
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
②
溶菌酶
③
乳铁蛋白
④
双歧杆菌因子
(3)哺乳行为可增进母子感情交流,促进智能发育、促进母体恢复
(4)卫生、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新鲜不变质
辅食添加原因:
①4-6月以后,母乳量不变,不能满足
②乳类本身含铁、维生素D不足
③消化系统已成熟,有利于母乳向食物过渡
辅食添加时间:
4-6月龄始
→
8-12月
过早→
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
过晚→
生长速度缓慢
辅食添加原则:
①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由稀到稠,次数和数量逐渐增加,待适应数日(一般为1周)后再添加新的品种
②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
③避免多盐或调味品的家庭膳食
④辅食应以小勺喂给婴儿
婴儿配方奶粉
牛乳的缺陷:蛋白过高,不利消化;饱和过多,亚油酸太少;
矿物质含量高→肾脏负担重
对缺乏母乳喂养的婴儿,配方奶尤为重要,基本要求:
依据(母乳的营养素含量及其组成模式)
1)加入乳清蛋白、乳糖,降低酪蛋白含量
2)去除脂肪,添加植物油
3)降低矿物质含量,减少肾脏负担
4)强化维生素A、D及其他维生素
5)强化牛磺酸、核酸、肉碱等生长必需但合成有限的物质
6)对牛奶过敏者,可代用大豆蛋白,避免过敏
老年人的需要营养
1.能
量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脂肪比例↑→需求随年龄而减少
能量摄入以能维持较理想的体重为宜(±10%)
原则:以体重来衡量,据活动量来调整,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2.蛋白质
分解>合成、吸收利用↓、肝肾功能↓→质优量足,维持氮平衡
原则:占总能量的15%,优质蛋白(动物及豆类)>1/2;动物性不宜多,会增加脂肪;
多食豆、奶、蛋、鱼,少食肉类
3.脂类
·胆汁↓、脂酶活性↓
→
脂肪消化能力↓
原则:占总能量20-30%,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限制动物脂肪;胆固醇<300mg/d
4.碳水化物
胰岛素分泌↓、组织敏感性↓、糖耐量↓→血糖↑;转化为脂肪→肥胖、高脂血症
原则:谷类、薯类为主,占总能量的55-65%
;降糖和甜食;
可适当食用一些含果糖多的食物;
增膳食纤维防便秘
5.矿物质:注意Ca、Fe、Zn的补充
(1)钙
胃肠功能↓、胃酸分泌↓、活性维生素D↓→钙吸收能力下降<
20%
→
骨质疏松
AI
:
1000mg/d
但不宜过多(高钙血症、肾结石、内脏钙化)
((2)铁
吸收能力↓、造血功能↓→贫血
AI
:
15mg/d
(3)钠:味觉↓→食盐摄入↑→高血压
(4)铬:维持正常糖代谢,改善葡萄糖耐量
(5)硒:主要抗氧化营养素
6.维生素
进食量↓、消化↓→利用率↓
户外活动少
→
皮肤合成维生素D少
肝肾功能下降
→
活性维生素D少
叶酸、维生素B12
↓
→
老年性痴呆、心血管系统损害
维生素A:视力
牙齿不好→蔬菜水果摄入↓→VC↓
原则:应保证各种维生素摄入量的充足,以促进代谢,保持平衡及增强抵抗力
老年人膳食指南
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十条的基础上补充以下四条内容
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
影响血脂的膳食因素
1.能量 过多®肥胖、血胆固醇、TG
、血压
2.脂肪
(1)饱和脂肪酸®血胆固醇(最主要)、血压
v
中碳链脂肪酸影响大(12C~16C)
v
短链脂肪酸(<
6~10个碳原子)和硬脂酸(>
18个碳原子)的影响很小(C18:0®
C18:1)
(2)单不饱和脂肪酸®血胆固醇¯、LDL¯
(3)多不饱和脂肪酸®血胆固醇¯、LDL¯、HDL¯
e-3脂肪酸除降血胆固醇外,还有降甘油三脂、减缓血小板聚集及降血压作用
(4)反式脂肪酸®LDL
、HDL
¯、血胆固醇
(5)膳食胆固醇®血胆固醇
(6)磷脂®血胆固醇¯
3.碳水化物
(1)(1)总量过多®
肥胖、脂肪合成
(2)果糖、葡萄糖®血胆固醇、LDL
、HDL
¯
(3)膳食纤维(可溶性)®血胆固醇¯
4.蛋白质
(1)动物蛋白®
血胆固醇
(2)植物蛋白(大豆蛋白)®血胆固醇¯
5.维生素
(1)维生素C®血胆固醇¯
(2)VitE:脂溶性抗氧化剂→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
(3)叶酸、VitB6、VitB12®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损伤↓
(4)尼克酸®血胆固醇¯、TG
¯、HDL↑
6.矿物质
①Mg®血胆固醇↓、抗凝;
②Ca®血胆固醇↓、血压¯;
③Zn/Cu®血胆固醇、冠心病;
④食盐®血压;
⑤铬(葡萄糖耐量因子组成成分)®血胆固醇↓、LDL
¯、HDL
7、其他
◆
酒
少量®
LDL↓、HDL
、大量®TG
、LDL
◆
茶
茶多酚®抗氧化、血胆固醇↓
◆
大蒜、洋葱
含硫化合物®血胆固醇↓、HDL
冠心病饮食治疗原则
1、限制能量、控制体重
2、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多选用复合碳水化物,多吃粗粮、粗细搭配,少食单糖、蔗糖和甜食。
3、多吃蔬菜、水果
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膳食纤维→↑饱腹感,↓血胆固醇、血脂
含钾高→↓血压
4、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钾、镁、钙高→↓血压,以脱脂奶为宜。大豆异黄酮→↓血胆固醇
5、适量瘦肉、少吃肥肉、荤油和油炸食品
控制膳食中总脂肪含量及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摄入充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食盐摄入<4g/d7、可少量饮茶或葡萄酒(男<200ml/d,女<100ml/d),但应避免浓茶,伴心律失常者禁用咖啡;
8、严格戒烟。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措施
1、合理控制能量——首要原则
以维持标准体重或略低于标准体重为宜
肥胖者(>理想体重20%)减少热能,降低体重
消瘦者(<理想体重20%)增加热能
能量需要量:
按体重及劳动情况计算
2、在控制总热能基础上,适量增加碳水化物
碳水化合物过低→脂肪、蛋白分解→酮症酸中毒
占总能量
55-65%
开始200g/d(相当于主食250g),血糖尿糖控制后300g/d(主食300-400g)
合理选择碳水化合物
★
(1)选择低血糖指数碳水化物!
食物餐后2h血浆葡萄糖曲线下面积
血糖指数(GI)= ×100
等量葡萄糖餐后2h血浆葡萄糖曲线下面积
(2)禁食红糖、白糖、葡萄糖等精制糖以及糖果糕点,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甜食(当出现低血糖时例外);
(3)含果糖和葡萄糖的水果须限量食用,且要相应减少主食量,如苹果、梨、秸4~5两(200~250g)可换成主食半两(25g),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晚餐睡觉前吃,病情控制不好的病人最好不吃;
(4)
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土豆、山药、芋头、藕、洋葱、蒜苗、胡萝卜、鲜豌豆等应少吃,多吃则需减少主食量
(5)多选粗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以及杂豆等,改善葡萄糖耐量,降血脂。对饥饿感明显的病人更宜食用;
(6)多食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也可每日补充25克可溶性瓜耳胶
3、保证优质蛋白质供给
糖原异生↑→负氮平衡→适当增加蛋白质供给
肝肾功能允许→1g/kg.bw/d,1/3为优质蛋白,占总能量
12-20%
肝肾功能不全→减少蛋白质摄入量
儿童、孕妇、乳母及营养不良者可增加到20%左右
4、限制脂肪摄入
防止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并发症
脂肪占能量25%,量<60g/日
限制饱和脂肪酸:
动物性脂肪
植物油占总脂肪1∕3以上
限制胆固醇<300mg/日,合并高脂血症者<200mg/日
5、保证维生素供给
补充B族维生素:改善糖代谢和神经症状
VB1:
丙酮酸氧化脱羧必需物质
VB12:
营养神经细胞
抗氧化维生素防止并发症:
VC:
防止微血管病变
VE:
抗氧化,抑制氧化应激,预防和延缓并发症
VA、β胡萝卜素:
抗氧化,防止视网膜病变
6、保证矿物质供给
适当限制钠摄入,防止并发症
适当补充:
锌:协助葡萄糖在C膜转运、与胰岛素活性有关
镁:低镁血症→胰岛素抵抗
铬:激活胰岛素,改善糖耐量
钙:预防骨质疏松
7.饮酒
长期饮酒可增加或提前发生并发症。
8.餐次:
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防止1次进食量过多,加重胰岛负担;或1次进食量过少,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
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早、中、晚三餐中匀出一小部分主食留做加餐用
痛风营养防治原则:
1、限制嘌呤饮食
急性期:嘌呤摄入量<150mg/日,选择嘌呤含量低的食物(<25mg/100g);
缓解期:视病情限量选用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75mg/100g)
可自由选用含嘌呤低的食物,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150-1000mg/100g)
常见高嘌呤食物:胰脏、凤尾鱼、沙丁鱼、牛肝、牛肾、脑、浓肉汁
2、低热量、低蛋白、低脂肪、适量CHO
低热量:体重最好低于理想体重10-15%,超重者应减肥(循序渐进)
低蛋白:控制嘌呤摄入,可选牛奶、鸡蛋为蛋白质主要来源(无核蛋白),尽量不用肉、鱼、禽类(煮沸弃汤后食少量)
低脂肪:减少尿酸排泄,适量限制,<50g/日
适量CHO:抗生酮、促进尿酸排泄。能量的主要来源
3、足量维生素和矿物质
补充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VC。多选用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的溶解排泄。
少盐:
痛风多伴高血压
4、多饮水
2000-3000ml/d
→促尿酸排泄,肾功能不全时水分适量。
5、禁刺激性食品
不宜饮酒;禁香料、调味品
—
END
—
第三篇:临床营养学综述
糖尿病的临床营养治疗
涂洋智1085022016
摘要:糖尿病的发病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现代人摄入动物蛋白、脂肪和糖的增多,饮食的总热量不断增加,劳动强度减轻,导致身体发胖,并引发糖尿病。而就现在的医学技术来说,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因此,从根本出发,控制饮食也即通过营养治疗无论是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糖尿病营养治疗原则个体化治疗 健康教育
正文:关于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非传染病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高血糖、糖尿,以及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即三多一少)等症状。糖尿病临床分型主要有两大类:①胰岛素依赖型(Ⅰ型);②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Ⅰ型糖尿病病人有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值。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来维持生命;Ⅱ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即胰岛素抵抗。病人血浆中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超常,这类病人不一定依赖胰岛素治疗,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由于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充分了解,目前仍不能根治。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包括:①营养治疗(饮食治疗、健康教育);②运动治疗;③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④心理治疗;⑤病情监测。其中营养治疗是最基本的措施,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长期坚持营养治疗。
关于营养治疗
要知道什么是营养治疗,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营养学。营养学是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性质,分布,代谢作用以及食物摄入不足的后果的一门科学。临床营养学中的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被吸收及用于增进健康的化学物。某些营养素是必需的,因为它们不能被机体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对患者来说,合理平衡的营养饮食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营养饮食和药物对于治疗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合理的营养饮食可提高机体预防疾病、抗手术和麻醉的能力。
而营养治疗是营养治疗是通过饮食合理调配,科学控制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保证各营养素的平衡,以减轻胰岛素细胞的负担,不用药物或减少药物用量,尽量使患者的尿糖血糖及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改善或稳定病情,防止和延缓各种病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维持正常的体重,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以期带病延寿 关于糖尿病的营养治疗的原则
1.合理控制总能量合理控制能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成年人一般以维持标准体质量为宜,而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增多增大,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故应减少能量摄入,使体质量逐渐下降至正常标准值+-5%范围内以配合治疗。消瘦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或使病情加重,故能量摄入量可适当增加 10%~20%,以适应患者的生理需要和适当增加体质量。对孕妇乳母和儿童患者,供给的能量应满足其特殊生理需要和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2.碳水化合物控制不易过严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过去认为,增加膳食中糖的数量会加重病情。但实践证明,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供给量,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对病情无害反而有利。
3.蛋白质供给量要充足糖尿病在病情控制后需要量可以与正常人相同,可按每日每千克体质量 0.8~1.2 g 供给,蛋白质占总能量的 12%~20%。如果病情控制不理想,可按照具体情况改变其蛋白质的摄入。
4.减少脂肪的摄入以占总能量的 20%~30%为宜,按每日每千克体质量计算不超过 1 g。胆固醇不要超过 300 mg。
5膳食纤维要充足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可以增强胃肠蠕动,吸收水分,以利于大便排出,治疗便秘;使粪便中胆汁酸排泄增多,血胆固醇水平降低;延缓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可以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的幅度,尤其是可溶性纤维的功效较大因此提倡糖尿病患者膳食中增加膳食纤维量,每日 20~35 g,供给方式以进食天然食物为佳,并应与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时进食。
6.矿物质和维生素应满足需要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铬缺乏,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可激活胰岛素,此作用发生在胰岛素敏感组织的细胞膜上,因此应注意补充铬 锌与胰岛素分泌和活性有关,并帮助人体利用维生素A,应通过动物性食物来补充 有酮症酸中毒时要补充钠钾镁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机体内糖异生作用旺盛,使 B 族维生素消耗增多,也应注意补充以满足需要。
7.合理安排餐次 为了减轻胰岛负担,糖尿病患者 1 日应至少保证 3 餐,定时、定量,可按早午晚各占 1/3,或1/
5、2/
5、2/5 的能量比例分配。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在 3 次正餐之间加餐 2~3 次,临睡前半小时加餐更加重要,可给牛奶、煮蛋、豆浆等含蛋白质多的食品,因为蛋白质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速度较慢,对防止半夜出现低血糖有利。加餐食品可以由正餐中匀出约25 g 主食即可。
除了以上的原则,在利用营养治疗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因为不同的病人的年龄、体质、身体状况、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在对不同的个体进行营养治疗时,除了要考虑以上的原则以外,还要在制定措施时考虑到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个适合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关于健康教育
向病人讲解糖尿病的定义、病因、分型、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并发症、血糖正常值及波动范围。病人和家属要学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了解糖尿病的发展规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向病人讲解糖尿病控制饮食的重要意义与方法,3 餐时间要固定,要均匀合理地分配,并且要长期执行。反复强调营养治疗的重要性,使之树立营养治疗的决心与信心。告诉病人除规定的饮食外,不能额外增加其他食物。但在有低血糖征兆时例外。指导病人定期到医院做血糖和尿糖检查,按时按量用药不要突然中断治疗,尽量把血糖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预防急性并发症。向病人讲解发生低血糖的症状,如心慌、手抖、饥饿感、头晕、眼前发黑、出汗等,导病人掌握出现低血糖时的急救措施,如即刻进食或嚼食糖块,必要时注射 50%的葡萄糖等。
预防感染: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感染,并且会因感染使糖尿病恶化,因此要注意预防。如嘱患者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特别要侧重足部、口腔、会阴部的清洁。有炎症、痈、疖和创伤时要及早治疗。
根据病情适当进行运动: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力确定活动量,以不感到疲乏为宜。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质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但如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应按具体情况做妥善安排同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因过度的紧张、激动、愤怒、忧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可使血糖升高,使糖尿病加重。要经常接受临床医生或营养医师的指导: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配合健康教育,做好糖尿病病人的营养治疗,通过医生、护士、营养医生与糖尿病病人的共同协作,对控制糖尿病病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汤雪琴.糖尿病人的营养治疗与健康教育[J].甘肃中医.2009第22卷第10期;56~57
[2]乔志敏,陈原.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治疗疗效观察[J].护理与健康.2007年8月第6卷第8期;541~542
[3]张晓琴,柴荣.营养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防保康复.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35期.290
[4]李怡歆.浅谈糖尿病病人的营养治疗[J].
第四篇:临床营养学论文
临床营养学的认识及理解浅谈
在选修这门课程之前,我已经选修学习过《营养化学》和《营养与美容》这两门课程。对比而言,可以说是各有所重点吧,《营养化学》注重讲解各类物质在人身体内的代谢及其作用,《营养与美容》则注重讲解日常饮食应当注意的合理搭配、各种食品对人体外在的影响。而本课程,则是说明了营养在临床治疗当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等等。
作为一个中药专业的学生,受一些传统医学思想的影响,我比较认同“人病本虚”的观点。什么叫做人病本虚呢?可以这么理解,既然机体会患上一些病痛,从根本上而言,必是机体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即是机体内部发生了矛盾,而造成这些矛盾的根源,我想,无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器官零件的原因;另一个就是外界的负面影响。自身器官零件发生鼓掌其实也有两个因素:细胞生命周期等的影响和外界摄入物质的影响。所以,患病最大的原因还是外界物质。而我们摄入这些物质的目的还是在于使机体更好的运行或者说为机体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所以,合理的摄入健康有益的物质是维持机体健康运作的基础保障。
同时,在治疗过程当中提供理想的的营养搭配,让机体能够迅速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对于机体的快速恢复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营养搭配在临床治疗当中有三个阶段: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
在治疗前我们又可以分为两个细小阶段,一个是还未患病,一个就是已经患病。对于还未患病的群体来说,合理理想的营养搭配是保障机体正常运行的基础。为机体提供相应的所需求的物质,满足机体的物质需要,能够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对机体内部有益物质的生成和有害物质的排出都有重大的意义,可以说,对于为患病者,合理的营养供应在使机体的抵抗性更加强韧,增强机体对于病患的免疫力,使人体远离病患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治疗前的患病者而言,机体病变,本身就意味着机体物质需求未达到满足,如果这段期间的营养供应依旧跟不上,毫无疑问会使病患加深加重,所以,在段期间的合理营养供应可以有效的避免病情的加剧,为后阶段的快速治疗做好铺垫。
而对于那些正处于治疗中的病者而言,治疗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帮助机体重回正常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外力来帮助机体去排除内部的有害物质,或者帮助机体扼杀致使机体发生病变的因素。而在这个过程中,机体正常代谢本就需要的物质需求当然是第一个需要满足的条件,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基础做铺垫,纵是有办法使机体回复正常,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而对于接受治疗后的患者来说,营养的合理摄取无疑是重中之重。就算是接受了治疗,机体也只是有了向正常运行转变的雏形或者说迹象,但是要如何向这个方向继续进行,那还得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相当长久,也可能很快。但有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为这个过程的正常进行“保驾护航”,所谓保驾护航,无外乎为其提供这个过程中需要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而物质基础,基本上也就是营养供应。倘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未能将这些措施做到位,那么患者就可能面临着病情复发的威胁。所以,合理的营养是病者治疗后能够顺利恢复的基本保障。
因此,学好营养对临床治疗的作用,弄清楚营养在临床治疗当中的意义,对快速治疗病患、缓解病情、防止病情复发等方面都有巨大意义。当然,如何合理的摄入理想的营养物质,这就是一个灵活多变的问题了。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就是患者是患了什么病?导致这种病是哪个器官或者部位发生了病变?造成这种病变的根源是什么?是由于哪些物质的摄入不足?还是哪些物质的摄入过量?还是摄入了哪些不该或者不能摄入的物质?在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再去对症下药,合理调配病人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补其不足,排其过剩,只有“补”、“泻”均做到合理合适,才能够使治疗达到更快更好的理想效果。
同时,知道各种营养物质各自的作用意义,有助于指导我们日常生活膳食的合理搭配,为机体提供健康理想的营养供应,将会使我们机体的抵抗力更加强韧,从而达到远离病痛的目标。如果要对这门学科下一个定义的话,我想这就是一门教会我们怎么通过饮食搭配去预防疾病、配合治疗及调养身体的一门学科。
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学习后的助力上面已经说的相当多了,但是,我们要如何去学习学好这门课程呢?我就就我个人这几个星期学习的经验来说一下,抛砖引玉吧。
首先呢,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的老师”这句话是很正确的,所以,首先我们得对门课程有一定的兴趣,当然,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当我们进入到教室时,发现这个老师的讲解方法很吸引人、很体贴或者很符合我们的口味,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比如说时刻提醒自己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它对我们的帮助有多大,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帮助有多大,也会使我们产生兴趣。再者,每一个学科都是博大精深的,要想彻底的学好一门科学的话,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学习到一个我们自身的极限。而要达到这个极限,就必定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如果仅仅是靠老师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解的话,根本不够,我们还得自行自发地去掘取一些其他的知识,再和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只是相照应,才会有更深更好的理解。《吃的营养与治疗》、《食物营养学》、《现代营养学》这几本书对于营养学都有各自特别的见地,推荐大家看看。
第五篇: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0701113)
一、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数36,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周学时2,学分2,第四学期开课。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护理本科专业限选课程。
2、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临床营养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熟悉其研究内容和应用方法。
(2)掌握基础营养、食物的营养价值、公共营养、妇幼及老人营养、临床疾病营养。
(3)能够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评价机体营养状况;结合临床病例制定营养处方,预防保健治疗临床疾病。
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1---4节(营养素概论)
2学时 第一章5—8节(营养素概论)
2学时 第二章1—4节(健康人群的营养)
2学时 第二章5—7节(健康人群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1节(医院膳食)
2学时 第三章第2节(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3节(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6节(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7节(代谢疾病与营养疾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9节(手术、创伤患者的营养)
4学时 第三章第10节(烧伤患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11节(肿瘤患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12节(儿科疾病的营养)
2学时 第三章第13节(孕、产妇和乳母的营养)
2学时 实践教学
营养状况的评定
2学时 一日食谱计算及评价
2学时 常见疾病营养处方的制定
2学时
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临床营养学》 张爱珍主编(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主要参考书目:
(1)郭红卫主编《医学营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2)高言诚主编《营养学》,北京体院出版社,1991年2月
5、课程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掌握临床营养的主要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常见营养相关疾病的膳食指导。难点是将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与临床各疾病的营养代谢障碍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制定相适应的临床营养处方。
6、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讨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手段开展教学。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的总评分为三部分:理论考试占70%,实验作业占20%,平时(考勤)表现占10%。
8、实践性教学安排 与临床各疾病相结合,开展临床营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检测方法的实验课程,每次2学时,共3次实验教学,总计6个学时。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营养素概论(学时数:4学时)
一、蛋白质 教学内容
蛋白质和氨基酸分类;蛋白质食物来源及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方法;蛋白质生理功能;蛋白质供给量;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及蛋白质互补作用。
教学要求
1.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分类,蛋白质食物来源及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方法;
2.掌握蛋白质生理功能,蛋白质供给量,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及蛋白质互补作用。
二、脂 类
教学内容
脂类和脂肪酸的分类;脂类的主要生理意义;脂类的供给量;脂类的食物来源;脂类营养的评价。
教学要求
1.了解脂类和脂肪酸的分类。2.理解脂类营养的评价方法。
3.掌握脂类包括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三、碳水化物与膳食纤维
教学内容
碳水化物分类;在膳食中的比例;膳食纤维的种类;碳水化物和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意义和食物来源。
教学要求
1.了解各种碳水化物的特点,膳食纤维的种类。2.熟悉碳水化物与蛋白质、脂肪代谢的关系。
3.掌握碳水化物的分类,碳水化物在膳食中的比例,碳水化物和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意义和食物来源。
四、能量 教学内容
能量单位;能量来源及产热系数的概念;能量消耗的内容;能量供给量。教学要求
1.了解能量供给量。2.熟悉能量单位。
3.掌握能量来源及产热系数的概念,能量消耗的内容。
五、维生素
教学内容
维生素分类、特点;机体维生素的营养评价方法;维生素缺乏时机体出现的缺乏症;有些脂溶性维生素过多对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教学要求
1.了解维生素分类、特点。2.熟悉机体维生素的营养评价方法。
3.掌握维生素缺乏时机体出现的缺乏症,有些脂溶性维生素过多对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维生素缺乏症的防治。
六、矿 物 质
教学内容
钙、铁、锌、碘、硒等矿物质的需要量与供给量;人体钙、铁、锌、碘、硒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钙、铁、锌、碘、硒缺乏或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钙、铁、锌、碘、硒的主要生理作用、影响生物利用率的因素和食物来源。
教学要求
1.了解钙、铁、锌、碘、硒等矿物质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2.熟悉人体钙、铁、锌、碘、硒等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及矿物质缺乏或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掌握钙、铁、锌、碘、硒的主要生理作用、影响生物利用率的因素和食物来源。
第二章 健康人群的营养(学时数:4学时)
一、婴幼儿营养
教学内容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婴幼儿的热能及各种营养需要的特点;母乳喂养及适时添加适宜的辅食添加。
教学要求
1.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2.熟悉营养与婴幼儿健康的关系。
3.掌握婴幼儿的热能及各种营养需要的特点,母乳喂养及适时添加适宜的辅食的重要性。
二、儿童青少年营养
教学内容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儿童青少年营养需要特点及合理膳食。教学要求
1.了解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2.熟悉儿童青少年的主要营养问题。
3.掌握儿童青少年营养需要特点及合理膳食。
三、老年营养
教学内容
老年人生理代谢的变化;老年人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合理膳食原则。教学要求
1.了解老年人生理代谢的变化。2.熟悉营养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
3. 掌握老年人的营养需要特点及合理膳食原则。第三章 常见疾病的营养(学时数:22学时)
一、肥胖症
教学内容
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单纯性肥胖的病理生理;肥胖对机体的危害和防治。教学要求
1.解单纯性肥胖的病理生理。2.熟悉单纯性肥胖的病因。3.掌握肥胖对机体的危害和防治。
二、心血管疾病
教学内容
高脂血症的膳食营养;高血压的膳食营养;冠心病的膳食营养。教学要求
1.了解冠心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2.熟悉掌握营养因素高脂血症、冠心病及高血压病人的影响。3.掌握高脂血症、冠心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的膳食治疗。
三、糖尿病
教学内容
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和临床分型;糖尿病的异常代;糖尿病的临床主要表现;糖尿病营养治疗的目标和营养治疗方法。教学要求
1.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异常代谢,临床主要表现。2.熟悉糖尿病的临床分型。
3.掌握营养治疗的目标和营养治疗方法。
四、骨质疏松症
教学内容
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和预防。教学要求
1.了解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2.掌握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和预防。
五、手术与灼伤
教学内容
营养在手术与灼伤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手术与灼伤病人的异常代谢和营养素需要量;手术与灼伤的营养治疗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营养在手术与灼伤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2.熟悉手术与灼伤病人的异常代谢,营养素需要量。3.掌握手术与灼伤的营养治疗方法。
六、胃肠内及胃肠外营养
教学内容
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的概念、作用、适应症与并发症;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剂的种类和组成;胃肠内及胃肠外营养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的概念、作用、适应症与并发症。2.熟悉胃肠内及胃肠外营养方法。
3.掌握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剂的种类和组成。
七、孕妇与乳母的营养
教学内容
孕期妇女的营养生理特点;孕妇乳母膳食合理供给的原则;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母婴健康的关系;孕妇和乳母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需要的特点。
教学要求
1.了解孕期妇女的营养生理特点。
2.熟悉孕妇乳母膳食合理供给的原则,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母婴健康的关
系。
3.掌握孕妇和乳母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需要的特点。剩余章节为自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