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腐败的看法

时间:2019-05-15 01:3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腐败的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腐败的看法》。

第一篇:对腐败的看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对腐败的看法

温欣桂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结合我国的实情剖析腐败的危害性和反腐的重要性,提出在现阶段我国抵制腐败现象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我国;腐败现象;产生发展;危害;对策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随之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一些社会问题,腐败现象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党和国家始终将反腐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多次提出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抵制腐败现象。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寻求根治腐败问题的方法。1 腐败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问题

1.利益的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如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行贿买官、跑官要官、造假骗官等现象是最好的例证。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正是由于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无法很好的把持自己,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一步步走向腐化堕落。各种政策、法律、法规所存在的空隙的大小是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迅速发展,与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密不可分的。腐败分子就是善于寻找政策漏洞,只要政策本身具有这样那样的漏洞,腐败现象就会很快地渗透进去,在其中开始滋生和发展,并很快形成规模。江总书记曾严肃地指出?quot;近年来揭露出来的问题说明,我们在管理上、制度上存在不少漏洞,在领导作风上存在严重问题,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要吃一堑长一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如果我们彻底杜绝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籍贯,职称,学位/学历,研究方向:

了漏洞,那么腐败现象也就失去了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抵制腐败力量的强弱是制约腐败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

腐败与反腐败本身就是对立的、矛盾的、相互排

斥的。当这种抵制腐败的力量比较强大的时候,腐败现象的发展就比较缓慢而微弱。而当这种抵制的力量有所削弱的时候,则腐败现象的发展就会变得非常迅猛。所以反腐败的斗争是一个需要不断地、持久地进行的过程,而且,要不断加大打击力度。4 腐败需要长期斗争。

腐败现象是无处不在的,只有经济发展,有利可图,就存在着腐败。有腐败的同时,也有反腐败的力量存在。可为什么腐败的力量总是远远大于反腐败,那是因为腐败现象比反腐败现象多。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反腐败的力量,要有更多的力量就要更多的培养。所以应该要加强大家的教育,要建立健全监督体制,要赋予人民群众监督的权力,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要动员群众勇敢检举揭发腐败分子,要同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这同时也要健全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得到极大地发挥。健全监督网络,发挥整体效应。对腐败现象进行监督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健全网络体系,开展整体性全方位的监督。坚持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监督网络体系。一要自觉置身于在党组织的监督之下。切实加强班子内部互相监督,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的主渠道作用。还要加强大家的自我监督思想,所谓自我监督,当然是指领导干部依靠其内在的、主观的、自身的力量对其道德品质和行为的监督。自我监督的标准只能有一条,即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坚持以此标准作为自我监督的衡量尺度,才能使自我监督实现其真正意义。对于广大干部来说,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加强自我监督,不断地自省自律,是能够起到拒腐防变的作用的。诚然,反腐败是一幅短期内难以勾勒完成的图画,它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一定会铸就一座反腐倡廉的丰碑。

第二篇:亨廷顿对腐败的看法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对腐败的看法

亨廷顿在20世纪60年代撰写的一部有关于政治发展理论方面的著作。其写作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面临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亨廷顿在这部著作中所阐释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秩序”和“稳定”。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实现政治稳定?这才是亨廷顿最想探讨和关注的问题。在这部著作中亨廷顿使用的是严谨的历史比较法,结合自己丰富而又翔实的历史知识,同当时国际大背景下的时事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对,从而得出了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亨廷顿在该书中对现代化与腐化关系的论述,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腐化蔓延的现象和趋势做了一些论述,使人读后对腐化的认识更为深刻及全面,尤其对目前正处在现代化过程中,同时也深受腐化困扰的中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关于对亨廷顿的腐化理论的思考与认识

(一)腐化的定义

亨廷顿认为腐化是指国家官员为了牟取私利而违反公认准则的行为。腐化是缺乏有效政治制度化的一种表征。腐化也就是现代化带来的对公共福利和私人利益加以区别的产物。他首先指出了腐化的主体是国家公务人员,而非其他人群,而腐化的目的则是为了牟取私利。这里的私利,我们不应仅仅片面地理解为个人利益,它应当包括家族、团体、党派的利益。

(二)现代化与腐化的关系

通过对许多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腐化行为的比较,在亨廷顿看来腐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迅速现代化有关。特别是他以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英、美为例指出:17世纪和19世纪的英国政治生活看上去就比18世纪的英国政治廉洁,而18世纪和20世纪的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腐化现象就没有19世纪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腐化现象那么严重。而上述时期正是英美工业革命时期。由此看来,腐化现象是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广泛的蔓延开来,腐化的程度几乎与现代化的进度成正比例。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如此。

那么现代化为什么会滋生腐化?而且导致腐化的蔓延呢?亨廷顿认为有三点原因。首先,现代化涉及到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转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传统价值观和新的价值观的冲突,于是按着传统价值观来行使的做法便被现代人士看来就是腐化现象。另一方面,腐化就是现代化带来的对公共福利和私人利益加以区别的产物。其次,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财富和权力来源,从而进一步助长了腐化行为。因为这些新的财富和权力的来源与政治的关系,在该社会居统治地位的传统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处理这些新旧财富和权力的来源的现代规范也没有被该社会内部居统治地位的集团所接受。第三,现代化通过它在政治体制输出方面所造成的变革来加剧腐化。一方面,处于后期现代化中国家的现代化,涉及政府权威的扩大和各种各样受制于政府的活动的增加。在处于过度阶段的国家里,追随现代价值观念的集团在开创时期常常会走极端。反腐化便随之走入极端,反加剧了腐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便是现代化的发展而来的传统社会严密的层次结构及伦理道德规范的逐渐丧失,政治制度化的软弱和社会流动性水平的提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腐化。

(三)腐化的形式

亨廷顿认为,腐化的形式大都涉及政治行为和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易。至于腐化采取哪种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一个生财有道而做官无门的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腐化形式将是利用前者换取后者。这种情形主要是发生在现代化程度

较高的国家,例如美国。二是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情况刚好相反,政治成了获取财富的道路。特别是在一个外商无处不在的国家里,尤其会助长腐化的泛滥。利用政治权势牟取经济利益意味着政治价值观和制度必须屈服于经济的价值观和制度,政治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公共目标而是为了攫取个人利益。

(四)关于对亨廷顿腐化理论的思考

亨廷顿认为“一定量的腐化是通向现代化的润滑剂”,也就是 “腐败正效应理论”。亨廷顿是在其著作中的第一章第三节的“政治参与:现代化与政治衰朽”中论述现代化与腐化的关系时着重论述了腐化的功能。“对于维持一个政治体系来说,腐败与改革有同样的好处。腐败能起到缓解各集团要求改变政策的压力的作用,正如改革能起到减轻各阶级阶层要求改革体制的压力的作用一样”。也就是说,亨廷顿首先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不同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而他们势必从自身利益出发要求改变既存政策而向统治阶级施压,而统治阶级可以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调解各方面的不同利益,缓解他们之间的敌对情绪,从而维护政治体系和政治秩序稳定。他认为,腐败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腐败本身就是一种社会集团满足自身不同利益的非正常手段,“腐败和暴力都是向体制提出要求的非法手段,腐败又是满足这些要求的非法手段”。在亨廷顿看来,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只要这些阶级阶层的要求得到了满足,自然就不会危害既存的政治秩序了,这样也就有利于政治体系的稳定。

在现代化进程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看,亨廷顿的论述是很客观的,他只是认为腐败可以成为一种提出和满足要求的手段,从而达到政治稳定。亨廷顿也曾说过“现代性带来稳定,现代化滋生动荡”,或许腐化就是他所说的“动荡”之一。“就此而言,腐败与政治发展是不相容的”,但是某些形式的腐化有时能加强政党的力量,从而有助于政治的发展。实际上,亨廷顿是从一种特殊的角度来看的。他仍然认为,在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中容易出现腐败现象,而且某个特定国家处于变革时期的腐败现象比该国家在其他时期的腐化现象更普遍。那么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足够腐败而导致其自身灭亡的话,那么就会有利于另一个政府的建立。而通常新一届的政府都会比前一届政府廉洁、进步。为了适应现代化进程,新政府会修改甚至重新构建原来的政治制度,新的政治制度往往会更加完善。这样政治制度化的程度就被提高了,这也就是亨廷顿所说的“某一政府机构的腐败有助于另一政府机构的制度化”,这样以来也就有利于政治的发展。另外,对于减少腐化的措施,虽然在整篇文章中没有很明确的谈到,但是从他的相关论述及整本书的核心来看,却指出了减少腐化,保持政治稳定的措施可以是建立强大的政府。那么强大的政府是什么呢?在亨廷顿看来,强大的政府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也强调指出,刹住腐化风需要对政治参与进行组织和协调。而政党便是现代政治中能够履行这一职责的主要机构。于是加强政党的力量,也是遏制腐化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二、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增多的原因

腐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痼疾。在上面,我们也看到了亨廷顿对现代化滋生腐化的理论阐述,特别是对于原因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的。但是腐化产生的原因是非常之复杂的,在学术界也有众多理论来解释。基本上都是侧重某一方面展开来的。在马克思看来,根源在于私有制的存在,这一点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腐化的产生也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等相关。我国目前也正处于现代化的转型关键时期,同样

也面临着现代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困扰,腐化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形势下最亟待应对与解决的难题。这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步伐,同时也考验着我们党在关键时期的统筹协调与处理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能力。那么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增多原因又是那些呢?这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

(一)民众的高消费需求和现实的不正当致富现象

我国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不断推进经济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一定程度来说,人们不懈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伴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的需要具有无限性,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产生一种新的需要,永无止境,而社会能够提供满足需要的条件是有限的,社会现实条件总是落后于人的主观需要。由于人们的需要一旦被激发出来,总是需要想方设法满足这种需要,而我国现阶段的财力所限,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公务人员的工资,其收人远不能满足高消费的需要,在这种矛盾之中,我们一些国家公务人员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矛盾,不顾条件所限,一味追求需要的满足,就必然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达到到目的,导致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的大量滋生。另外一点,加之在改革开放中,为了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和政府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以此带动全民共同富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先富起来往往是通过不正当途径实现的,如假冒伪劣、投机倒把、偷税漏税致富者为数不少。加之各行各业出现的分配不公,在社会上引起了严重的负效应,从而诱发一些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力换取财富,以抵消心理上的不平感,导致腐败加剧。

(二)新旧体制交替中出现的规范失调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定的规范来调节和规定人们的行为,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在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这个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某种程度的规范失

第三篇:结合当前国内的形势谈谈你对腐败的看法

结合当前国内的形势谈谈你对腐败的看法

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就连一直排在透明国际最廉洁国家前列的挪威、瑞典,最近也出现了引起轰动的腐败事件。挪威国营的石油公司总裁为在伊朗开办企业采取行贿手段。瑞典国家酒局90多名职工接受供货商的贿赂。更不用说美国、法国这些经常出现腐败问题的国家了。前几天,我读了法国“反腐斗士”埃娃·若利女士在中国出版的《我的反腐败经历》一书,书中披露了法国反腐败的一些问题。若利女士说,在法国,政府高官享有大大小小的政治豁免权,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刑不上大夫”制度。政府高官一旦腐败,很难被追究,问题即使很严重,大多也就是辞职,很少被判刑的。法国有许多预审法官由于对现行司法制度的厌倦和在反腐调查中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感到法律制约不了政府高官,最终知难而退,离开原职。可见,反腐败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难题。我说这些,是想说明,腐败这东西是个癌细胞,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会产生,也象癌症一样,一旦患上这种疾病,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治好的。对患上这种病的人,要多呵护,少责备,更不能打骂。可我们有少数网友,在谈论腐败问题的时候,情绪性地发泄多,理性地提建议的少。甚至有个别人拿腐败问题说事。还有人骂政府的反腐败是唱高调、玩假的。我不是政府官员,但凭我研究反腐败工作15年的经历,我敢说,我国这几年反腐败的力度是很大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不承认这一点,不公平。有个省曾对反腐败成效作

过问卷调查,对反腐败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还是占多数。这说明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和成果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中国这样有组织、大规模反腐败的声势,在世界上是少有的。我们每年查处的省部级领导干部10多名,对腐败分子的惩处也很严厉,杀了不少腐败的高官,大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小到科员不都因腐败被枪毙了。我们对干部的要求也较严格,有些事在西方不算问题,但在中国却是绝对禁止的。在西方,官员在生活作风上闹点名堂、赌博甚至嫖娼,是不会受处分的,可在我国却不行。如果嫖娼,要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我们反腐败力度大,对腐败问题处理也比较严,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腐败呢?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各方面发展较快,相应的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够健全,漏洞多一些,腐败也就自然多一些。这个过程,任何国家都经历过,美国也一样。20世纪50、60年,美国经济起飞的时候,腐败问题也很多。我们现在出现这样那样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有许多并不是腐败问题,但大家把它算到腐败的帐上了。什么是腐败,按照世界公认的观点,用公共权力来谋取私利才是腐败。如,利用审批权、司法权、干部人事权等权力谋私,也就是指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可有些人把腐败当个筐,什么东西都往内装。把经济领域里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房屋面积缩水、虚假广告、虚假彩票等违反诚信原则和市场秩序的行为,不守信用、服务态度差、形式主义等工作作风和封建迷信、人情淡漠等消极现象以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问题,都归结为“腐败现象”。如果除去这些,真正严重的腐败问

题就不是如一些人说的那么多了。这几年,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我仔细阅读了中纪委的全会报告。每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处分10多万党员干部,但这里面可称为腐败分子的人是极少数。2004年在受处分的党员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的4700多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十万分之七。大部分的人是因违反计划生育、财经纪律、责任事故和吃拿卡要等行为受到处分,可他们并不是腐败分子。处分10多万人,说明对党员干部要求严。

我国的腐败我想从三方面说一下:

第一是一种与其他国家类似的普遍性的原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起步后的一定时期内都会存在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主要原因应该是官员、公务员报酬过低,民主政治水平低。

第二是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体制、制度很不完善。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认为提高公务员,尤其是官员的报酬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我就纳闷,为什么我们一些很少的廉洁的官员连子女上大学等问题上都为经济犯愁。这样的制度下,当官的不腐败倒显得不正常了,还有是有关制约监督机制制度不完善。

第三,我认为是我国几千年极权专制制度积习太深。中山先生的革命为什么失败?我们可以说他的革命因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失败,但对于一种新的政治模式,最大的国情是什么?是中国的老百姓都习惯做羔羊,顺民。他们期望的是青天式的官员为自己做主,缺乏民主政治所须的公民意识,也就是民主、法制、人权、社会参与等意

识。我们的大多数民众从频繁的历史治乱循环中并没有意识到是我们的政治模式的问题,反而认为社会就是这样,当官的贪污受贿可以理解,值得宽容,学我们自己历史让我们更懂得对现实隐忍和宽容,当官的觉得自己了不起,贪污受贿一点没什么大不了,我们也觉得他们了不起。可是现代政治需要的不是顺民,而是有一定素质的“刁民”对政治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所以我认为中国其实在思想文化启蒙方面很不彻底(也许鲁迅本来可以担次重任,可是后来的民族救亡运动使他把精力放在对当权者的直接批判上,而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清算,从而构建一种与现代民主政治适应积极的大众化的思想文化,那时思想文化领域似乎还要开明一些)。要根只腐败,必须建立真正民主、法治的现代政治体制和制度,但制度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意识形态、积极的思想文化,是大多数人的观念,意识。常听人说腐败是反不了的,我不以为然。有的甚至把腐败问题归结为人的自私本性,西方国家比我们更强调人性自私和个体利益,为什么他们的官员不敢乱来,因为那里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国家的股东,官员只是经理,甚至是仆人。官员乱来,他们就要去管,去控告。还有是人的价值观念,比如新加破,那里的人都认为贪污受贿是很可耻的,他们所以廉洁与这种观念有关。人性自私的观念是站补助脚的,举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很多时候可以偷东西没有风险,为什么没这样做,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很可耻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文革的负面影响,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空虚的一代,我听过几个四十岁左右的人吐露心理话,我觉得腐败问题这样严重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方面。

腐败问题可以解决,但是这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

第四篇:对大学语文看法

1.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41人,约占33%(其中68%为理科生,32%为文科生)。在开学初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对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制度的不满与厌恶,“应试教育受到高考的制约,偏重于提高语文的解题能力,印象中的语文就是汉字、拼音、改病句、做阅读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他们发现学习语文原来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大学语文科学地整合了语言文学与文化的知识,使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化和文学素养,接受到了一种语文教学的高级形态,领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的语文并不是死抠字眼与归纳中心思想,而是用心去解读作品,从中感悟人生。一名理科生明确指出:“最大收获———失而复得,我找回了曾经拥有过的、但又失去了的兴趣———对语文的兴趣。”

2.开拓眼界,提高人文素养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97人,约占77%(其中理科生、文科生各占50%)。高等语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颇富系统性与学术性,给学生打开了一扇展示文学新视点的窗户,让他们接触到一个更纷繁多姿的世界。

3.教师的风采与信念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63人,占50%(其中理科生占65%,文科生占35%)。授课的五位优秀教师,以他们丰富的学识、诙谐流畅的语言,站在较高的视点为学生剖析文学作品,处处展示出巨大的人格魅力。他们为学生讲解古人精妙的章句,透析今人深邃的思想,引导学生直面人生。从各位大师身上,学生们还看到了作学问的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如何查找资料,如何筛选信息,如何找出问题,如何提炼观点,以及一些细节的处理,我们将受益终生”。

4.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76人,约占60%(其中理科生占53%,文科生占47%)。高等语文丰富了学生的感悟力、想像力和思考力,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与技巧,养成独立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对文化精品学习的兴趣和继续深入探索的潜力。在这里,学生们纠正了以往许多不正确的观念和认识,“破除了对权威的迷信”,敢于质疑思辨的能力得到肯定,“真正学会欣赏文学、品味文学”。他们学会了一种学习或思考的方法,开始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意识到“名家也是血肉之躯,也是人。人无完人,白璧也有微瑕”。还有学生指出,最大收获是由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作业方式———论文带来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锻炼了自己查找、筛选及综合资料的能力,提升了语言文字功底,形成了自己的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吃掉’并‘消化掉’的满足感,一笔挥就的酣畅感,令我乐于接受知识。”

2007-1-1 13:17 回复

紫约师耘 4位粉丝 2楼

5.传承民族文化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8人,约占6%(其中理科生占62%,文科生占38%)。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大任,理应比较熟悉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在对古代经典文学名著的赏析中,在对语言文字和文学美的感悟中,“我们更深刻地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的文化,也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你对这门课程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你对这门课程有何建议?

1.整体感受

总的来说,这是充满趣味的课程,课堂气氛积极活跃,课程内容涵盖面广。课堂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没有任何限制思想的框架。“课程内容更专题化,学习更自主化,课堂更开放化。”带给学生的是欣赏、激动与智慧,“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语文课,所愿意上的语文课”。在126份问卷中,持上述观点的学生有125人(余下一人为理科生,觉得语文课闷),约占99%,由此可见,《高等语文》这门课程的开设与讲授效果是相当显著的、令人振奋的。与开学初的调查结果作比较,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对语文课的态度上,还是在欣赏

第五篇:对工商银行的看法

对工商银行的看法

一、国内外银行市场营销的演变过程与现状

银行市场营销是银行从客户需求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市场经营策略,二、把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到经过选择的客户中去,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最终

实现银行自身生存和发展目标的一种市场经营活动。银行属于服务行业,银行市 场营销具有服务企业市场营销的一般特点。此外,与非金融企业相比,银行市场 营销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营销效益的滞后性。银行营销所带来的效益大多不会 马上显现,如通过营销获得的存款只有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用出去后才能产 生效益,而贷款的发放又存在长短不一的期限约定,只有如期收回才有效益可言。二是营销结果的高风险性。银行的信用特征使银行营销面临着比一般企业更大的 风险,除自身经营风险外,还存在着银行自身难以有效控制的很多外部风险,如 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国家风险等。因而,银行在营销时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三是营销对象的严格选择性。由于存在上述两个 特征,银行对营销对象就存在一个严格选择的问题,特别是贷款对象的确定,必 须建立在严格的风险分析基础之上。一个企业即使预期效益比较高,但若其预期 风险也很高的话,一般来说也不可能成为银行的贷款营销对象。四是营销环境的 制约性。一国金融政策、客户的信用状况和消费习惯等营销环境对银行营销具有 强烈的制约性。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金融市场还处于卖方市场状态,银行极少了

解和关心市场营销。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 西方世界,西方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由 此进入自由竞争时期,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市场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 市场转变,市场营销理论逐步被西方银行家们重视并开始萌芽。从萌芽到今天,银行市场营销在西方的演变过程由低到高、由表层到深层、由零碎到系统大致可 以分为引入、广告与促销、友好服务、金融创新、服务定位和系统营销等六个阶 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探索和尝试,西方银行营销已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主 宰银行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在新经济和高科技的有力推动下,西方 银行营销的理念和战略又获得了新的发展。一是树立“CS”营销理念。20世纪

80年代中期,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CS”开始问世,并迅速在经济发达国

家传播开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 和解决问题,把客户的需要和满意放到一切问题之首,即体现“使客户满意”的 营销理念,为客户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二是推行客户经理制。客户经理制是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的一种竞争优质 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增加盈利的业务体制。以美国为例,客户经理主要 负有密切保持与客户的关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参与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管 理、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开发新的优质客户、引导客户的业务需求和对内联结 各个环节,确保对外服务高效、满意的7大职能,也是对“CS”营销理念的具体 贯彻和细化。三是开展网络营销。随着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 上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目前,美国网络银行业务量已占传统银行总 业务量的15%以上,有21%的家庭享受到网上银行提供的各种服务,并且这一 比例正在迅速递增。可以预见,网上银行正在成为银行的一种主流模式,蕴涵着

巨大的商机。鉴于这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的商业银行竞相展开网上营销活 动,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大通银行。大通银行以“正确的关系就是一切”

为网站的座右铭,以“建立关系”为宗旨,以信息技术进行内外双修,并不断跨

越传统银行作息时间、营业空间与服务领域,在网上开创出许多独特的服务项目,如网上银行交易、网上购车贷款、网上购物、网上艺术展览中心、儿童博物馆等,把握住新经济特征,将深度服务与全方位营销融为一体,并高度重视对未来客户

忠诚度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回顾我国银行市场营销的发展历史,一般来讲,可以将我国每一次重大金融

体制改革作为银行营销发展各阶段的分水岭。当前,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和同业竞争的持续升级,我国银行市场营销也快速向前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品牌营销战略开始向个性化发展。继1998年建行在上海推出住房贷

款品牌“乐得家”以后的短短两年中,上海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聘请国内外营销专

家对具有本行特色的金融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相继推出个性化的品牌产品,如

工行的“信贷置家”和以员工姓名为品牌的“个人理财工作室”、中行的“一本

通”、上海银行的“好当家”、农行的“金钥匙”、交行的“外汇宝”和“圆梦

宝”等,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差异化的序幕开始在上海拉开。二是传统文化融人营

销活动内容。根据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特殊情结,各行先后以多种方式将传统文化

融入营销活动之中,以此来吸引客户。例如,农行在2000年前夕,推出三种生

肖系列彩色存单,存单背面采用汉代龙、凤、虎石刻图案,设计有福、禧、寿三

种款式,集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于一体;建行在年前推出“龙博士”

生肖储蓄卡,以便于家长将储蓄卡作为“压岁钱”的载体,既安全卫生,又蕴涵

了家长对孩子的殷殷期望;上海工行组织高校学生参观该行的银行博物馆,使参

观者在了解该行的同时,也对100多年来上海雄厚的金融文化底蕴有了直观、深

刻的认识,开创了国内银行营销的新形式。三是网上营销开始全面展开。1997

年,招商银行率先在深圳推出网上银行,开辟了我国网上营销的先河,并不断健

全完善,打出“一网通”的网上金融品牌,开辟“招银大地”、“网上商城”、“个人银行”等7个栏目,实现了真正的在线金融服务,成为国内“网上第一

行”。继招行之后,中行推出与1000万张“长城卡”相结合、以“支付网上行”

为品牌的系列网上银行服务;工行、建行等商业银行也相继开始积极探索网上营 销新概念,网上营销已在全国范围拉开。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银行营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时间

过短,而且计划经济的痕迹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国的银行营销仍然存在着很

多不足:一是营销机制不够完善。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设置专门的营销

部门,尤其是基层行,往往是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营销职能不够明确,没有形成一个职责分明、功能完备、协调运行的市场营销操作体系,缺乏营销的系统性,降低了银行营销的效果。二是市场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细化。定位准确是营销

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但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上过于笼

统,没有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进行细化和明确,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同

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市场定位上基本上没有区别,实行同一政策;对客户

也没有进行有效选择和分类,只要有市场和增长点,就不计成本,共同挤进,从

而影响了营销的效果和银行的经营效益。三是没有建立一个记录客户详细信息的数据库。我国目前缺乏一个完整的客户信用信息库,银行无法对客户进行准确的资信审查,使一些客户得以有机可乘,逃废银行债务,使银行信贷风险难以有效

防范和化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市场营销的拓展。尽管自2000年5月起,上海市在国内率先开始探索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库和信用评估制度,但这仅仅是一

个开始,接下来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四是复合型营销人才十分缺乏。以往

国内商业银行市场开拓人员具有很明显的专业性,如对公存款员只负责企事业单

位的揽存工作,管户信贷员只负责所管企业的信贷方面的业务,职责范围仅仅局

限于某单个专业领域,缺乏对银行业务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无法适应客户日益多

元化、深层次的业务需求。

二、工商银行的客户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一)从公司客户市场看,“大而优”的市场定位应予以延伸,“抓好抓优、大小并举”乃是工商银行的明智选择如果我们假设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主要由5种力量组成,即买者供应商、同业竞争者、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那么相对于银行这一特殊企业来说,这

里的买者和供应商就是银行的贷款客户和存款客户。由此看来,客户市场对银行的吸引力(即哪些细分市场对银行更具吸引力或在哪些细分市场中银行更有发展

前途)和银行对各细分市场的相对的同业竞争实力是构成银行经营能力的两大主

体。(见图1)在图1中,1、2、4区域为银行明星市场,3、5、7区域为银行可

盈利市场,6、8、9区域为银行应退出的市场。

按照以上划分框架,工商银行的明星市场分析如下:

1.“大而优”是工商银行当然的重点目标客户。工商银行一直将“大而优”

作为客户市场定位。这类客户不仅拥有相关产品的较大市场份额,而且在价格升

降、新产品导入及促销强度方面都占据同行业的主导地位,市场增长率高,资金

流量大,效益好,对银行的需求旺,是银行效益增长的主要来源。目前,这些客

户主要包括规模大、信誉佳、效益显著的国有和非国有企业集团,电力、邮电、通讯、交通、城建、社保、土管和教育等各大系统,以及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和部

门。这些“大而优”的客户既是工商银行的重点目标客户,市场同样也是其他各

家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工商银行应该努力创建一流服务水平,成为这些客户的首选银行。

2.“小而优”也应该是工商银行重要的竞争客户。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

经济的充分肯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早、比重较大的东部地区(如浙江等沿

海省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非公有制企业也存在着一个

从萌芽到成熟,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由于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起步较晚,除小部

分现已发展成较大规模或走上企业集团化道路外,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规模还

较小。但这些小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的作用却不小,经营效益也并不差,他们通

过各种分散的生产要素来形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各种大企业集团提供半成品、零部件,或成为他们的分销商,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轻视的经济量,尤其 在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非公有制小企业已经占据了地方经济的半壁江

山。如浙江省台州市,1999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

该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4.7%,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

业中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5%。小规模非公有制企业

有着生产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敏捷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同时经

过市场大潮的残酷筛选,能生存保留下来的大多数是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较好发

展前景的企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得银行尤其是

国有大银行的信贷支持,资金不足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

下,他们往往比较注重自身的信用,以便同银行建立或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因

此产生的信贷风险总体来说也较小。以工商银行浙江省台州市分行为例,该行辖 属的农村集镇分理处均以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为基本客户,而其中50%的分理处的不良贷款率在3%以下,另外50%的分理处的不良贷款率也远远低于全市平均 水平,保持了较好的资产质量。

3.工商银行对“小而优”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

是信贷投入份额低,以浙江省为例,据统计,近年来该省工商银行投向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的工商贷款占全部流动资金贷款的比重不足20%,其中投

向小企业的贷款就更少。二是除流动资金贷款以外的融资渠道受阻。一些银行业 务如银行承兑汇票因小企业无增值税发票而难以办理。三是授权授信管理严格。小企业贷款具有贷款需求急、期限短的特点,现行以大中城市、大中客户为主要 服务对象而设置的信贷管理模式难以及时满足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可操作性也 不强;而其他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手续就相对灵 活、简便、如浦东发展银行从1997年开始,前台临柜人员可以办理8万元以下 的个私贷款业务,因而吸引了一大批优质的小企业客户。

因此,鉴于“大而优”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且空间有限,“小而优”的市场

潜力巨大,工商银行“抓大抓优”的市场定位应予以迅速延伸,“抓好抓优、大 小并举”乃是工商银行明智的客户市场定位。当然,实施“抓好抓优、大小并举”的市场定位战略,必须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这一定位必须与区域经济特点结 合起来工商银行开拓“小而优”企业的重点主要应放在民营、个体经济比较发

达的沿海地区,切忌不顾区域经济特点在全国范围内滥用这一定位。为此,总行 应以沿海发达地区为参照系,制定工商银行进入“小而优”企业的标准,以保证 工商银行客户的优质度。二是建立健全和大力实施“市场退出”机制。非优质客 户占比过高、贷款资产流动性差已经成为工商银行业务经营中的一个顽疾,这一 问题不解决,不仅信贷资产质量差的现状难以根本改观,而且将严重影响对新客 户、新市场的拓展力度,严重影响工商银行的生机和活力。因此要像抓市场进入 一样抓市场退出,通过制定市场退出标准、市场退出任务及各种奖惩措施,把一 批劣质客户和虽然近期经营效益尚可但前景不佳的客户推出工商银行。

(二)从个人客户市场看,以中等收入阶层为核心,以吸存、中间业务和消费

信贷并列发展的金融多元化服务是工商银行看好的个人金融业务市场

1.工商银行个人客户的存款市场细分显示:以中等收入阶层为核心的客户

存款源已受到资产多元化的冲击。

(1)静态的市场细分之一:按储蓄动机的差异性进行存款市场细分。

资产积累型存款市场。如果我们将个人收入按高、中、低水平分为三层,那

么对于高收入层,由于近期消费已经满足,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档次尚未形成,储蓄成为他们资产积累的“安全”选择,形成追求个人资产积累的存款动机。由 于资产积累型的储蓄没有直接而明确的消费目标,因此在不考虑外界因素时有以 下特点:一是受市场价格波动和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较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二是随着储蓄本金的积累,更加追求安全性;三是保本求利,追求增值性。但由 于受银行多次降息以及证券市场和其他直接融资渠道的影响,资产积累型储蓄市

场的不稳定性正在不断攀升。

生命周期消费平衡型存款市场。这一存款市场大多由高、中收入层构成。生 命周期消平衡型储蓄存款动机的产生来自于对未来收入变动的预期,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一生的消费。对未来收入变动的预期,必然会对当前的储蓄行为发 生影响。与一生收入结构有关的因素包括:永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的比例关系、劳动保障制度的变化、收入的波动性以及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等。以个体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例,他们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收入暂时性的特点。也就 是说,他们现在的收入虽高,但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较低,两者的差距太大,因而 必须进行更多的储蓄来预防意外导致的收入下降。因此,尽管他们当前的收入和 消费水平都较高,但储蓄额同样也高。消费平衡型存款市场同样受利率、证券市 场和其他融资渠道的影响而呈现出不稳定性。

积累待消费型存款市场。这一存款市场源于众多的低收入层。他们的收入扣 除生活消费及其他必要的费用支出后便所剩无几,他们不曾享受住房的优惠政 策,而必须高价租用私房或花费大量的积蓄用于建房,因而负担相当沉重。为了 攀比高档次的消费模式,他们只能时常推迟部分即期消费,而将有限的收入积累 起来。积累待消费型存款市场面广、户多、额小,受利率、证券市场和其他融资 渠道的影响也较小。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表明,在某次抽样的500户城镇居民中 有近40%的居民倾向于资产积累型,有约55%的居民倾向于生命周期消费平衡 型,余下的5%的居民则倾向于积累待消费型。由于积累待消费型存款市场、生 命周期消费平衡型存款市场和资产积累型存款市场受利率、证券市场和其他融资 渠道影响的程度呈递增态势,因此其相对于银行的存款流、现金流的频度和额度 也呈递增态势。显然,上述三个市场对银行所具有的吸引力也呈递增态势。

下载对腐败的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腐败的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先进人物的看法

    同仁“古淦新生”版主对我市国税系统的13位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拟《吉安国税群英谱》为总题,分别以七律诗的形式对每位先进者给予相应颂扬,并发表于全省国税内网中。一时间引起......

    对柯达伊的看法

    根据柯达伊的看法,他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一样。由这个观点来看,音乐教学的实施,祇要具备接受良好训练的师资和完整的教材,则无论在......

    对假币的看法

    我憎恨那些真心使用假币的不道德之人,正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才使人们的防范意识日益加重,才是正经人也受到怀疑,可是,日常生活中免不了这样的缺德之人,我们都只能在被防范中承受一切......

    个人对广告创意看法

    个人对广告创意看法 姓名:张友涛地理科学系学号:2010119020305广告,是销售者以付费的形式,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向消费者传播商品信息,从而实现促进销售的目的的一种活动。 市场经......

    对志愿者的看法

    对志愿者的看法 青年志愿者协会不仅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也弘扬了爱民族、爱社会的精神。“青年志愿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每一个志愿者都以“无私奉献”为前提去帮助身边的每......

    对公务员的看法

    对公务员的看法,回归理性和实际是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2014年公务员考试大幕拉开 15省报名和招考人数下降央广网北京3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晚高峰》报道,2014年各省......

    对两会的看法

    2013年3月3号,也就是昨天第十二届第一次“两会”在京召开“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而“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

    对教育改革的看法

    对教育改革的看法 响应中央教育改革,以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掌握先进的教育领域理念的改良措施,培养具有高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本校一贯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