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自我介绍(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1:5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自我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自我介绍》。

第一篇: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自我介绍

给大家分享一篇建筑工程学院的毕业生的求职自我介绍。

各位尊敬的HR:

大家好!

我出生在山西介休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并不优越的家庭条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锻炼了我吃苦耐劳、勇于拼搏和不肯服输的性格。为了能够闯出自己的一帆事业,我深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所以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尽可能多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

2011年我考入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踏出我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在大学校园里我依然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与人沟通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大学期间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我从未停止过学习,同时相信自己执着、不肯服输的个性就是我最大的财富。

现在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想自己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和这十几年中家庭和社会对我的培养,我知道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的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第二篇:建筑工程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88

建筑工程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在建筑工程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学校学工部门亲切关心和指导下,我院2009届248名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分别达到49.08%和100%,出国学生1名,考取士官1名。毕业生主要面向江苏省各级政府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和建筑设计研究院(所)、中建系统、中铁系统等设计施工单位及建筑、市政等企业公司,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江苏省及其他省市城乡基本建设战线上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为江苏省及周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有14名毕业生考取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

一、领导重视(60)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党政“一把手工程”,并将就业工作纳入院系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2009年6月24日,建筑工程学院在设计楼会议室召开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原则通过了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工程管理方向、建设工程监理方向、交通土建方向和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了完善建议,为学院未来学科发展和毕业生培养的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此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和部署,将就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成立就业工作小组,及时研究就业工作,落实就业工作责任制。2008年9月开学伊始,建筑工程学院就成了以何培玲书记为组长,学工办老师和 全体毕业班主任为成员的就业工作领导集体,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就业工作。

二、制度建设(40)

1、建筑工程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附件一)我院从2008年9月伊始,就制定非常详细的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计划,从毕业生的生源地统计审核,到就业相关政策的宣讲,从毕业生推荐表的制作到组织参加招聘会等工作都做了详尽的安排。

2、建筑工程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附件二).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下,按照“领导主抓、中心统筹、系部为主、全员参与”的原则进行。就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学院党政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状,对本院的就业工作负总责,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突出重要的议事日程。学院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评估各班级整体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加强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帮助毕业生全面了解、正确判断就业形势,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以及其他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建立毕业生就业签约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全院公布各专业就业率,增强全院教职工的紧迫感,营造一个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加强硬件建设,配备就业工作的专门办公场地和计算机网络建设所需的设备。转变观念,加强服务,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 办法,开拓“珠三角”、“长三角”发达地区就业市场,主动推荐毕业生。

三、基础工作(110)

我院2009届毕业生工作扎实推进,做了许多大量的基础工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生源统计及核对准确,248名毕业生无遗漏现象发生;毕业生档案管理完好,未遗失或缺损事故出现;推荐表打印规范,内容真实,错误率极低;每月按时上报就业统计资料,受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的表扬;场地、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条件能较好地满足就业工作的需要;及时做好就业宣传报导工作,为广大毕业生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并把就业相关信息及时发布于学院就业网站上,保障了我院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附件三)坚持诚信就业,规范就业;加强对2009届毕业生教育与管理,毕业生文明离校,秩序良好,无不文明事件的发生。

四、就业指导与服务(140)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展就业和创业教育,举办优秀校友、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约20场。(30)(附件四)

2、建立遍及北京、上海、苏州、南京及合肥等用人单位网络和近15个就业基地。(附件五)

3、认真做好学院就业网站建设和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工作(详见附件四)

4、做好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实习的相关工作(15)

5、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多种方式办好各种类型人才招聘活动16场(学校招聘会邀请单位18家)(附件六)

6、帮扶特殊困难毕业生就业,建立特殊困难毕业生挡案,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有典型案例(附件七)

五、就业率(110)

1、初次就业率(达到学校平均就业率得35分,每增加1%加1分,加满15分为止,每相差1%扣1分,扣满15分为止)

2、毕业生总就业率达100%,要着力提高协议就业率,提高就业层次(协议就业率:49.08%)

3、指导毕业生正确签定就业协议,无违规违约情况。

六、调研与创新(40)1、2009届毕业生社会评价调查报告(附件八)

2、社会评价好

经过本次对本院2009届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的抽样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普遍对我院学生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给予的很高的评价,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与优势发挥方面来看,用人单位认为,我院在教育方式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上都是相对科学合理的,能够在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善于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创新开拓意识,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用人单位认为,我院无论从教师的教书育人、师资队伍状况、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内容、4 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秩序和自我管理都能够做到充分重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改善不断完善自身。

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研究,本在校级以上刊物发表《高校“不和谐”成因探讨及应对策略》及《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应对策略》。主持江苏省教育厅哲学与社会科学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实证研究》(09SJB880076)(附:就业简报1-3期)

4、就业创新工作(附件九)

通过定期发布就业简报,为学生及时宣传就业信息,拓展了毕业生就业渠道,了解了就业的相关政策。

第三篇:建筑工程学院2012届 毕业生返校工作方案2012-4-27

建筑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返校工作方案

做好毕业生返校工作是我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学院将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结合学院实际,采取积极措施,相互协调,密切合作,全面做好2012年毕业生返校工作,确保学生安全、文明离校,特制作本方案:

一、组织结构

长:刘孟良、李平副组长:常爱萍

工作人员:教研室主任、教务干事、学生干事、就业负责人、相关专业教师及辅导员等

二、整体时间安排 1、5月7日~5月11日,学院毕业生补考和重修时间。2、5月8日,教研室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工作。3、5月9日,2009级全体同学毕业论文(设计)提交指导老师并通过审核,学院毕业生进行答辩和补答辩。4、6月20日,毕业生集中办理毕业手续时间。(符合毕业条件并办理完毕业离校手续者才能领取毕业证书)

三、毕业生补考、重修、顶岗实习、毕业答辩工作 1、5月7日,2009级各专业补考。2、5月7日~5月11日,各专业重修及重修考试 3、5月8日,教研室对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学生提交的实习周志、总结、实习鉴定、实习协议给予实习成绩。4、5月9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补答辩。

四、学生返校接待工作(第二次返校)

1、人员组成:学生干事、就业负责人及全体辅导员。

2、具体分工:

①学生干事:宣传,横幅悬挂、毕业生住宿安排。②就业负责人:毕业转档、户口迁移的咨询工作。

③辅导员:毕业生聚会及相关活动的稳定、安全工作,返校期间的照相及图片资料的存档。

六、毕业生座谈会 1.总负责:常爱萍

参加人员:学院办公室、各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教务干事、就业负责人。2.具体事项:

①时

间:6月20日下午14:30——16:00 ②地

点:学院会议室、教研室办公室

③内

容:每个专业组织20名学生参加毕业生座谈,填写调研表。④照

相:教务干事负责照相及图片资料的存档。

3.座谈会报告:由各专业教研室撰写,于6月21日前交分院教务和就业负责人各一份。

七、其他事项说明

院部离校手续表的办理(院部毕业手续表、学院毕业手续表)1.毕业条件 ①所有课程全部合格。(未合格的毕业生必须按时参加并通过5月7-11日的补考、重修考试;5月8日,教研室顶岗实习成绩评定;5月9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补答辩。)②通过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

③拥有至少一个技能资质证书,如室内装饰设计员、CAD证、九大员证等。

④无欠交学费情况。

⑤所有毕业手续办理完毕。(6月20日返校集中办理毕业手续)2.毕业手续经办部门

①辅导员办公室:办理退费、发放奖学金;收取就业调查问卷、就业证明、实习协议办理完毕的院部离校手续表;

②各教研室:收取实习鉴定表、实习周记和总结(周记手写15-20篇,总结3000字),进行实习成绩评定并在5月8日号下午出评定结果。a、建筑装饰工程专业教研室:负责人 黄治

b、建筑工程专业教研室:负责人 何山

③就业办公室:核对毕业生工作信息,需要再安排的可以进行登记。

④学生工作办公室:办理撤消处分事宜。

⑤补考、重修相关事宜由学院教务处负责(包括计算机、英语和专业课程)。

⑥有关技能资质证书事项由胡超雄老师负责。

3、返校地点:干杉新校区建筑工程学院(实训东楼五楼)教务办公室:505,就业办公室:511;辅导员办公室:501,书记办公室:507,院长办公室:509,建筑工程专业教研室和建筑装饰工程专业教研室:501

4、未符合毕业条件的毕业生必须进行毕业答辩、毕业补考、课程重修及交清学费,否则学院按照教育厅文件要求,毕业注册时间推迟到次年6月,既推迟一年再行办理毕业相关手续。

建筑工程学院 2012年4月

第四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txt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女人在约会前,一定先去美容院;男人约会前,一定先去银行。本文由s2pzngo45p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5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我院 2005 届毕业生共 1272 名,其中春季毕业 202 人,包括研究生 43 人、本科 3 人、高职 156 人,共涉及 10 个专业;秋季毕业 1070 人,包括研究生 20 人、本科 914 人、高职 136 人,共涉及 19 个专业。现将我院 2005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1 生源情况

2005 届毕业生生源情况见表 1-1 至表 1-3: 表 1-1:2005 届春季毕业生生源情况

序 系别 号 1 2 3 4 5 城市建设工程系 6(研究生)7 8 9 10 机电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 现代汽车技术与维修(高职)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计算机网络技术(高职)法学(建设工程法律)(高职)合计 23 11 40 46 202 12 3 33 29 120 11 8 7 17 82 21 7 29 19 133 2 4 11 27 69 土木工程系 建筑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结构工程(研究生)土木工程(本科)道路与桥梁工程(高职)市政工程(研究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11 2 9 8 3 8 5 3 47 8 专业 总人数 北京生源数 4 0 3 31 3 京外生源数 4 5 0 16 5 男 2 3 3 37 4 女 6 2 0 10 4 生源地 性别

表 1-2:2005 届秋季毕业生生源情况

序 系别 号 1 2 建筑系 3 4 建筑学(本科)工业设计(本科)42 22 35 17 7 5 20 11 22 11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1 8 专业 总人数 北京生源数 0 1 京外生源数 1 7 男 1 5 女 0 3 生源地 性别 5 土木工程系 6 7 测绘工程系 8 9 结构工程(研究生)土木工程(本科)测绘工程(本科)地理信息系统(本科)市政工程(研究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6 211 34 61 3 0 184 14 30 0 6 27 20 31 3 3 146 22 44 1 3 65 12 17 2 10(研究生)11 12 13 14 15 16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17 18 19 管理工程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程管理(本科)法学(建设工程法律)(高职)合计 机电工程系 城市建设工程系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给水排水工程(本科)环境工程(本科)建筑设备工程(高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自动化(本科)2 1 1 0 2 118 92 67 64 60 62 60 85 72 1070 108 84 59 64 52 49 54 77 72 901 10 8 8 0 8 13 6 8 0 169 73 52 36 50 44 52 41 46 39 686 45 40 31 14 16 10 19 39 33 384 384 表 1-3:2005 届毕业生生源情况汇总 序 学历 号 春季:3 1 本科 917 秋季:914 春季:156 2 高职 292 秋季:136 春季:43 3 硕士研究生 63 秋季:20 春季: 春季:202 合计 1272 秋季: 1070 秋季: 901 169 686 384 2 120 18 82 10 133 10 69 136 12 0 31 89 24 47 19 763 105 151 51 587 106 327 50 总人数 北京生源数 3 京外生源数 0 男 3 女 0 毕业时段 生源地 性别 2 需求情况

2005 届毕业生供需比(截至 2005 年 8 月 31 日)见表 2-1 至表 2-4: 表 2-1:2005 届毕业研究生供需比

序号 1 2 3 4 5 6 专业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合计 毕业生数 1 16 11 11 13 11 63 需求数 2 52 47 12 19 15 140 供需比 1:2.00 1:3.25 1:4.27 1:1.09 1:1.46 1:1.36 1:2.22 表 2-2:2005 届秋季毕业本科生供需比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建筑学 工业设计 土木工程 测绘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环境工程 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工程管理 合计 专业 毕业生数 42 22 211 34 61 118 92 67 62 60 60 85 914 需求数 164 53 671 64 150 214 168 76 91 309 173 286 2419 供需比 1:3.90 1:2.41 1:3.18 1:1.88 1:2.46 1:1.81 1:1.83 1:1.13 1:1.47 1:5.15 1:2.88 1:3.36 1:2.65 表 2-3:2005 届秋季毕业高职生供需比

序号 1 2 专业 建筑设备工程 法学(建设工程法律)合计 毕业生数 64 72 136 需求数 52 57 109 供需比 1:0.81 1:0.79 1:0.80 表 2-4:2005 届秋季毕业本科、高职生总体供需比

序号 1 2 学历 本科 高职 合计 毕业生数 914 136 1050 需求数 2419 109 2528 供需比 供需比 1:2.65 1:0.80 1:2.41 说明:表 2-1 至表 2-4 中的需求数均来自于对院系直接与用人单位联 系收集的需求以及用人单位直接与院系联系提供的需求的统计。3 就业情况

2005 届毕业生升学情况见表 3-1: 表 3-1:2005 届毕业生升学情况

序号 1 2 3 4 5 小计 6 建筑学(本科)考取硕士 10 院,8 人本校 7 8 9 10 11 工业设计(本科)土木工程(本科)地理信息系统(本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环境工程(本科)考取硕士 考取硕士 考取硕士 考取硕士 考取硕士 2 3 1 4 2 1 人北京理工大学,1 人中国矿大 1 人东南大学,1 人新疆大学,1 人本校 东华大学 本校 本校 专业 道路与桥梁工程(高职)现代汽车技术与维修(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高职)法学(建设工程法律)(高职)建筑设备工程(高职)专升本 升学 升本科 升本科 升本科 升本科 升本科 人数 3 4 3 14 7 31 备注 本校 本校 本校 本校 本校 均为本校 1 人清华大学,1 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12 13 小计 14 15 自动化(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本科考取硕士或二学位 本科考取硕士或二学位 结构工程(研究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二学位 考取硕士 1 2 25 北京理工大学 1 人浙江大学,1 人本校 9 人外校,16 人本校 北京交通大学

考取博士 1 1 考取博士(研究生)16 小计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硕士考取博士 合计 考取博士 1 3 59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均为外校 12 人外校,47 人本校

2005 届毕业生参加“服务北京基层”活动情况见表 3-2: 表 3-2:2005 届毕业生“服务北京基层”情况

序号 1 2 3 4 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高职)法学(建设工程法律)(高职)测绘工程(本科)环境工程(本科)合计 人数 1 10 1 4 16 2005 届京外生源本科生留京情况见表 3-3: 表 3-3:2005 届京外生源本科生留京情况

序号 1 2 3 4 5 专业 土木工程 测绘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工程 自动化 合计 人数 2 4 6 1 1 14 到远郊区县,系留京单列 其中 3 人系留京单列 其中 1 人到高新企业,系留京单列 备注 其中 1 人到教育系统,系留京单列

说明:留京单列的不占用留京指标。2005 届春季毕业生就业率见表 3-4: 表 3-4:2005 届春季毕业生就业率(截至 2005 年 8 月 31 日)

序号 1 2 3 4 小计 5 小计 6 7 8 专业 道路与桥梁工程(高职)现代汽车技术与维修(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高职)法学(建设工程法律)(高职)高职 土木工程(本科)本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结构工程(研究生)市政工程(研究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9(研究生)10 小计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研究生 合计 11 43 202 1 3 19 1 1 1 9 39 100 100.00% 100.00% 59.41% 11 1 0 10 100.00% 毕业人数 47 23 40 46 156 3 3 8 5 8 升学人数 3 4 3 6 16 0 0 0 1 0 出国人数 0 0 0 0 0 0 0 0 0 0 就业人数 22 17 11 8 58 3 3 8 4 8 就业率 53.19% 91.30% 35.00% 30.43% 47.44%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2005 届秋季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与年底就业率(秋季毕业生截至当年 8 月底的就业率 称为初次就业率,截至 12 月的就业率称为年底就业率,这两个时间是两个重要的统计节点)分别见表 3-

5、表 3-6: 表 3-5:2005 届秋季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至 2005 年 8 月 31 日)

毕业 序号 专业 人数 1 2 小计 建筑设备工程(高职)法学(建设工程法律)(高职)高职 64 72 136 人数 7 8 15 人数 0 0 0 人数 34 43 77 拟升学 0 9 9 拟出国 10 0 10 64.06% 70.83% 67.65% 15.63% 12.50% 13.97% 升学 出国 就业 未就业有意向人数 就业率 意向率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小计 15 16 17 18 建筑学(本科)工业设计(本科)土木工程(本科)测绘工程(本科)地理信息系统(本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给水排水工程(本科)环境工程(本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自动化(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程管理(本科)本科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结构工程(研究生)市政工程(研究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22 211 34 61 118 92 67 60 62 60 85 914 1 8 6 3 10 2 3 0 1 4 0 2 0 1 2 0 25 0 0 0 0 0 1 0 0 1 1 0 0 0 3 0 4 10 0 0 0 0 30 18 179 34 54 105 78 57 58 55 54 77 799 1 8 6 3 1 1 8 0 0 4 3 0 1 2 0 4 24 0 0 0 0 0 0 1 0 0 1 2 0 1 0 0 0 5 0 0 0 0 95.24% 95.45% 86.26% 100.00% 91.80% 93.22% 84.78% 88.06% 96.67% 95.16% 93.33% 95.29% 91.25%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2.38% 4.55% 4.27% 0.00% 0.00% 4.24% 5.43% 0.00% 3.33% 3.23% 0.00% 4.71% 3.17% 0.00% 0.00% 0.00% 0.00% 19(研究生)小计 研究生 合计 2 0 0 2 0 0 100.00% 0.00% 20 1070 0 40 0 10 20 896 0 33 0 15 100.00% 88.41% 0.00% 4.49% 表 3-6:2005 届秋季毕业生年底就业率(截至 2005 年 12 月 30 日)

毕业 序号 专业 人数 1 2 小计 建筑设备工程(高职)法学(建设工程法律)(高职)高职 64 72 136 人数 7 8 15 人数 10 0 10 人数 35 46 81 拟升学 0 6 6 拟出国 0 0 0 81.25% 75.00% 77.94% 77.94% 94 0.00% 8.33% 4.41% 41% 升学 出国 就业 未就业有意向人数 就业率 意向率

小计 15 16 17 18 建筑学(本科)工业设计(本科)土木工程(本科)测绘工程(本科)地理信息系统(本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给水排水工程(本科)环境工程(本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自动化(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程管理(本科)本科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结构工程(研究生)市政工程(研究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22 211 34 61 118 92 67 60 62 60 85 914 1 8 6 3 10 2 3 0 1 4 0 2 0 1 2 0 25 0 0 0 0 1 1 0 0 1 1 2 0 0 3 0 3 12 0 0 0 0 30 18 183 34 55 106 82 58 58 55 54 78 811 811 1 8 6 3 1 1 8 0 0 4 3 0 1 2 0 4 24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1 0 0 0 3 0 0 0 0 97.62% 95.45% 88.15% 100.00% 93.44% 94.07% 91.30% 89.55% 96.67% 95.16% 93.33% 95.29% 92.78% 92.78% 78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2.38% 4.55% 4.27% 0.00% 0.00% 4.24% 3.26% 0.00% 3.33% 3.23% 0.00% 4.71% 2.95% 2.95% 0.00% 0.00% 0.00% 0.00% 19(研究生)小计 研究生 合计 2 0 0 2 0 0 100.00% 0.00% 20 1070 0 40 0 22 20 912 912 0 30 0 3 100.00% 91.03% 03% 0.00% 3.08% 说明:表 3-

4、表 3-

5、表 3-6 中,按照教委确定的统计口径计算,其中,就业人数=签就业协议数+志愿服务西部数+服 务北京基层数+签劳动合同数+单位用人证明数+自由职业数+灵活就业数+自主创业数;就业率=(升学人数+出国人数+就 业人数)/毕业人数;意向率=(拟升学数+拟出国数)/毕业人数。

2005 届秋季毕业本科生就业单位分布情况见图 3-1 至图 3-2: 图 3-1:2005 届秋季毕业本科生就业单位地区分布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北京市城区 北京市郊区 西部省市 东中部省市 8.07% 12.55% 3.23% 76.15% 图 3-2:2005 届秋季毕业本科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机

49.45% 32.04% 1.75% 0.50% 业 关 队 3.25% 业 业

6.38% 3.00% 3.63% 单 位 位 业 其 它 事

三 资

其 它

国 有

就业形势 形势特点综述 4 就业形势特点综述

4.1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就业大环境较以往严峻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在校生数量迅猛增加,按照高校毛入学率计算,中国高等教育 已经由“精英化”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北京地区更是已经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 及化”阶段。相应地,从 2003 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显著增加,2004 年高校毕业 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 280 余万,2005 年更是一跃为 338 万,增幅达到 20.7%。但与此同时,就业岗位并未实现同比增长,迅猛增长的毕业生群体给就业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中 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由供小于需转为供大于需,“买方市场”的格局基本形成。在 这样的格局中,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凸现,并日益成为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2)建筑类专业在北京地区的就业形势同样竞争激烈 根据我院发展定位、生源地区和专业特色,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首都建设行业。但受 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土地市场日益规范、建筑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奥运临近等因素的影响,北京建筑行业在近3 年将会呈从紧收缩之势,这使建筑行业的用人单位普遍开始控制进人 计划。与此同时,近几年新增设置建筑类专业的首都高校在迅速增多,我院 2004 届毕业研 究生占北京地区高校同名专业毕业研究生人数的比例为 5.5%,毕业本专科生所占比例为 20.0%,2005 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下降到 5.2%和 12.0%,以上情况使得我院毕业生面临愈 来愈大的竞争压力。(3)“替代性就业”现象已经出现,高职生就业难度加大 由于大学生就业“买方市场”格局的形成,“替代性就业”的出现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原本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用人单位已经把进入门槛抬升到研究生。“替代性就业”追溯 下去,高职生受到的影响自然就会最大。况且,一般而言,高职生的培养存在着比本科生

研 设

教 学

更为突出的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是否吻合的问题,培养定位与毕业生就业期望定位是否吻 合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高职生就业就会难上加难。2005 年,我院秋季毕业高职生 的初次就业率为 67.65%,远低于秋季毕业本科生(91.25%),这反映出“高职生就业难度加 大”的现象已经客观存在。(4)春季毕业生求职遭遇“时间错位” 由于政策的原因,春季毕业生求职同公务员考试、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北京基层等活 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时间错位”,对大多数用人单位而言,春季毕业生的求职期限又明显更 短,其社会认可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因素导致春季毕业生(研究生除外)面临比秋 季毕业生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5)女大学生求职仍面临一定程度不公 不可否认,女大学生求职仍然面临某种程度的不公,这在工科专业(尤其是如土木工 程这种要求毕业生去施工现场的专业)上体现得更加明显。2005 年,用人单位在接收我院 毕业生过程中明确要求“限男性”或表明“男性优先”的占到 35%以上。尽管国家对不同 性别劳动者平等就业的问题十分重视,社会对此也多方呼吁,但用人单位用人观念的转变 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赖于诸多方面持之以恒的努力与社会的整体进步。4.2 北京地区建筑行业是我院学生就业主渠道 据统计,我院 2005 年秋季毕业本科、高职生中,到北京地区建筑行业就业的占到已签 约毕业生总数的 60%以上,这说明北京地区建筑行业仍是我院学生就业主渠道,充分体现 出我院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的鲜明特色。4.3 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逐渐成为提供职位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机关机构精简、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以及事业单位调整改制,这些单位的进人 计划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削减。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展,大量中小 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如雨后春笋般得以发展。这些部门不仅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愈来愈重要 的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了吸纳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渠道。2005 年,我 院秋季毕业本科生赴国家机关就业的占 1.75%,赴部队就业的占 0.5%,赴国有企业就业的 占 32.04%,赴国有事业单位就业的占 13.01%,赴其他部门(包括各类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 等)就业的则占到 52.7%,这一趋势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并进一步得到发展。4.4 就业形式更加灵活 随着企业用人机制的日趋灵活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相应更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 呈多样化发展。除了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明确就业意向的之外,还有灵活就业、自

由职业以及自主创业等多种就业形式。2005 年,我院秋季毕业本科生中灵活就业的人数占 到已就业本科生总数的 9.37%,这反映出毕业生就业形式日益“灵活化”发展的趋向。4.5 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大有用武之地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中西 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着人才匮乏的状况,基层地区、基 层岗位为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从我院情况来看,2005 年秋季毕 业生中加入“服务北京基层”的为 10 人,到京郊就业的为 65 人,到西部省市就业的为 26 人。从以上数字来看,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力度还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4.6 就业素质日益重要 尽管整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但对于专业对口、综合素质优秀、个人能力突出的毕业 生,用人单位还是青睐有加、争相聘用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时要珍惜时间,学好专业知 识,争取全面发展,早作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取向,努力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在就业过程中取得优势。5 未就业毕业生原因简析

5.1 如上所述,当前整体就业形势已不容乐观,尽管院系对此反复宣讲,强调毕业生 须适度降低就业标准,调整薪资目标,但仍有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改变预期,或是不肯抛 弃“国有情结”,造成“摩擦性失业”。5.2 从毕业专业的供需比来看,低于 1:1 的供需比说明该专业在培养定位、满足社会 需求、专业宣传、社会认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我院 2005 届秋季毕业专业中,2 个高职专业供需比低于 1:1,这是造成这些专业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原因。5.3 有的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就业竞争力(诸如挂科过多、四级未过、没有学位、缺乏 实践、受过处分等)或足够的就业主动性。5.4 新增毕业专业和春季毕业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的提升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春季毕业生和建筑设备工程专业中赴法国学习的毕业生求职时间过短,这是以上专业毕业 生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不容忽视的原因。5.5 院系开展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还需进一步深入,个性化指导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5.6 就业政策放宽,择业期限延长,使毕业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的毕业生因此并 不急于就业而选择观望等待。5.7 部分毕业生准备升学但尚未考取,或办理出国但尚未成行。6 2005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简要回顾

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三到位”得到 进一步加强。全院上下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统一。由院及系、由上 及下、由宏观到具体并上下反馈、良性互动的层次分明的就业工作格局已经基本成熟。在 学院,由主管院领导挂帅,学工办直接领导,就业指导中心全面负责;在各系,由主管系 领导主抓,系学生工作专职人员、团总支书记和毕业班导师协助。2004-2005 学年,经过 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秋季毕业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到 91.25%,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 100%。6.1 大力开展就业指导 2004-2005 学年,就业指导的“四化”得到进一步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全程化职业指 导与就业服务体系、在全院范围内进一步确立了全员化职业指导的思想、院就业网站凸显 就业指导信息化、逐步加大了组织就业工作教师参加专业化培训的力度。院系以“尊重、理解、支持、服务”为宗旨,在全院学生,尤其是毕业生之中大力开展就业指导。(1)全程化传播就业知识。在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学习动员等活动中结合相关职业知识 对学生进行引导,强化专业前景教育,在一年级新生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在低年级 课程中渗透专业教育;举办主要面向毕业生的就业讲座,2004-2005 学年,就业指导中心 共举办“求职与就业准备”“企业怎样选人用人”“人事档案与‘四险一金’、、、”“面试技巧” 等报告、讲座共 8 场,收效良好;制作了《就业金钥匙》,发放到每一名毕业生与毕业班导 师手中,以此大力宣传就业政策、传播就业知识;面向全院学生从不同侧面开设职业指导 课程,如“求职与择业”“创业学”“成功学”“社交艺术学概论”“企业文化”等。、、、、(2)就业指导体系化。院系结合对毕业生进行立体指导,就业指导中心全天向毕业生开 放,随时为毕业生提供咨询,并通过网络、橱窗等多种渠道实时向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心 理咨询中心在每周四晚为毕业生提供专门的就业心理咨询;各系结合本系特点对本系学生 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如建筑系尤其加强了对新增毕业专业毕业生的指导,土木系尤其加强 了就业技巧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对女生的就业指导,社科系紧密结合法学高职专业毕业 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定位进行指导等,同时各系还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开展个性化指导。(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播就业知识的同时,倡导旨在促进“学生自我意识、自我 成长”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生成长阶段特点进行引导,开展面向大一新生的“直击人才市 场”活动,面向大

二、大三学生的“就业见习”活动;新建学生社团——“就业新干线”,与“前景社”一起在就业指导中心指导下按各自分工活动,社团成员在服务于在校生尤其

是毕业生的同时,自我成长并且能力所能及地将获得的知识辐射、传播到周围同学中去。(4)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将人才测评逐步引入毕业生之中,引导毕业生调整自我定位,进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身的岗位,帮助其科学就业;为毕业生提供政策法规、人在职 场等指导,帮助其合法就业;为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预测就业前景,帮助其理性就业; 为毕业生提供求职技巧、面试方略等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由各系根据具体情况对毕业 生开展个性化指导,帮助其最终就业。6.2 大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1)对外宣传。院系通过信函、致电、网站、走访重点用人单位等手段广泛向用人单位 宣传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作了《毕业生宣传册》,加大宣传、推荐毕业生的力度;通过 《北京青年报》《北京人才市场报》等媒体专题推荐毕业生,尤其是加强了对新增毕业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宣传。(2)招聘会。2004-2005 学年,就业指导中心共举办校内系列双选洽谈会近20 场,现 场提供招聘职位近1000 个。同时各系还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多场小型的供需见面会。(3)就业信息。2004-2005 学年,院系通过各种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有效需求信息共计 2668 条,并通过网站等渠道及时发布有关校外招聘会信息和职位招录信息。6.3 规范就业管理(1)制订就业文件。2004-2005 学年,为了规范就业管理,就业指导中心根据上级有关 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共制订了 4 个就业文件。分别是《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5 年毕业生就业 工作意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5 年京外统分毕业生留京就业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2005 届暑期毕业生就业重点工作的通知》与《关于做好 2005 届毕业生毕业教育及毕业离 校工作的通知》。(2)分类召开会议。就业指导中心分类召开了毕业班导师会、毕业班班长会、毕业定向 生会、毕业待分生会等,针对不同群体宣讲就业政策,明确就业节点要求。(3)做好毕业生签约管理与派遣工作。院系配合对毕业生签约进行指导与管理,在此基 础上,就业指导中心顺利完成了 2005 届已签约毕业生派遣计划的制订、派遣手续的办理与 集中派遣后的延期派遣工作。(4)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月 27 日-7 月 3 日为我院 2005 届毕业生毕业教育周,6 在毕业教育周集中进行毕业教育、个人总结、班组鉴定、毕业生体检、毕业典礼、发放毕 业证、学位证、报到证等工作,从 6 月 30 日(毕业典礼)起毕业生办理完手续后可以离校。各系负责向毕业生作毕业教育动员,强调遵章守纪,文明离校,同时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欢

送活动,毕业生还向本系赠送了形式不一的纪念品。学院相关部门组织了毕业生党员大会、“建院育我,我爱建院”主题团日活动、毕业生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毕业教育周期 间毕业班导师还全天在校,晚上由各系领导和导师值班,特别加强了对毕业生宿舍的管理,避免影响在校生和附近居民休息。(5)做好其它专项工作。就业指导中心积极组织 2005 届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报名工作; 顺利完成毕业生参加高校毕业生网上双选周的身份认证和推荐工作;配合组织毕业生“志 愿服务西部”和“服务北京基层”等工作。6.4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对从事就业工作的院系教师分批进行专业培训,目前已有 5 名教师取 得“职业指导师”资格;大力开展研究,撰写学术论文,2004 年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 中有 4 项与学生职业发展相关的课题(分别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与方法 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 北京建筑工程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训练指导手、、册”“全程化职业指导在大学低年级的实践与研究”,2005 年有 4 项(分别是“大学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北京建筑行业对我院社科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调查与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方案设计与实践”。)7 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思路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考虑 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思路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考虑

7.1 进一步加强全程化就业指导 虽然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不必讳言的是,目前的就业指导还主要是 针对毕业生进行,距离真正成熟、完善的全程化就业指导还有一定距离。要进一步完善就 业指导体系,不断补充新的、更全面、更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有计划地把就业指导贯穿 到学生在校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院系要 进一步加大针对不同学生具体情况,尤其是对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有重点地开展个性化指 导的力度,更好地实现就业指导的“点面结合”。7.2 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从目前来看,院系就业指导机构仍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经,这一途径是否 有效、通畅,将对毕业生就业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但目前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在搜集、获 取就业信息的开拓性上仍略显不足。在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的过程之中,院系就业指导机构要用先进性教育大力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本的观 念,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强化人才营销观念,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强

与用人单位沟通,“走出去,请进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并争取更 好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场地与环境,充分架设好用人单位与毕业生 之间的桥梁纽带,促进毕业生就业并促进就业结构优化。7.3 全员关注就业意识亟待加强 当前,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高职生的培养更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就业不仅与毕业生自身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且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对学院的诸多方面工作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升,也是以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设置、教学水平等各 个方面工作为基础的。因此,全院上下都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教师教辅人员都应 切实关心毕业生就业并落实到行动之中(这一点,有的系已经做的不错,但整体而言仍需 进一步加强)。7.4 加强就业工作制度建设 经过多年就业工作的积累,院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紧密结合我院 实际的就业工作制度体系,但随着新的就业形势的发展,相关就业工作制度需要做新的调 整与完善。计划在 2005-2006 学年补充制定新的规章、办法,以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效 率,促进就业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7.5 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 院就业网站自开通并实现从校外通过独立域名访问以来,在传播就业知识、提供就业 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更加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提高就业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迅捷性、便利性、广泛性。计划在 2005-2006 学 年采用界面更加友好、功能更加完备的新版就业网站,同时正在考察的项目包括“高校就 业远程服务卫星平台”与“高校就业短信系统”。通过“卫星平台”,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 多可供选择的多媒体就业课件;通过“短信系统”,可以实现信息沟通的“点对点”,提高 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化的实效。7.6 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当前,就业工作日益重要,毕业生日益增多,毕业时间段与学历层次分散,就业大形 势不容乐观,就业工作的工作量、难度与工作领域有新的递增与拓展,但就业部门人员较 紧张,有的系还没有配备专门的学生工作人员,研究生就业工作也需有专人负责,因此需 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队伍人员补充工作。同时,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育学、人力资源学、职业规划学、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基础,随着形势的发展,对从事就业工作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愈 来愈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大对就业工作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争取逐步实现从事就业工 作的教师均获得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方面的资质证书。鼓励从事就业工作的教 师撰写学术论文,开展课题研究,提升专业水平。从 2005-2006 学年开始,将在以往基础 上加快打造院就业工作专家队伍(以院内教师为主,适当补充院外相关部门领导、专家)的进度。只有一支专业化强、素质过硬的就业工作教师队伍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更加行之 有效的、符合需求的就业指导,才能真正开展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指导。7.7 加大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力度 在影响毕业生择业的诸多因素中,工作单位性质与地域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我院学生 以北京生源为主,在求职择业时也主要是面向北京城区。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 展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战略性调整,按照国家有关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文件精 神,要加大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地区、基层岗位就业的力度。计划在 2005-2006 学年,根 据国家与上级有关文件,结合我院实际制订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具体办法,将我院 优秀校友曹广辉“热爱基层,扎根基层”的精神贯穿到广大毕业生之中。7.8 进一步加强与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 院系相关部门应通过更加深入的专业供需前瞻分析、就业率分析、毕业生质量调查等 工作为今后就业工作与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奠定更好的基础,进一步加强与学院教育教 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鉴于近几年北京地区高校建筑类专业设置大大增多的情形,建议学院进一步加强品牌 专业建设力度,突出品牌专业“建院特色”,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根据近几年学生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尤其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对外语要求居高不下 而我院毕业生外语水平相对较弱的情况,学院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外语教育,采用多种途径 帮助、引导学生提升外语水平,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学生培养工作中,应进一步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广泛通过用人单位走访、用人单位调查等多种途经,听取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与意见,并对教育教学的机制 与内容等适时做出调整,以形成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部门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培养“符合 首都城市建设需要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专门人才”。

院就业指导中心 2005 年 12 月

第五篇:建筑工程学院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建筑工程学院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

建筑工程学院200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学校和学院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水平,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为工作目标,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初次就业率高达99.3%的显著成绩。我院2008届毕业生共有286人,其中测绘工程专业69人,城市规划专业84人,土木工程专业133人。截止到2008年6月29日,全院毕业生共签约284人,测绘工程专业69人,城市规划专业83人,土木工程专业132人,其中考研人数共29人,测绘工程专业8人,城市规划专业7人,土木工程专业14人,分别占专业就业人数的11.6%、8.4%和10.6%。但是,随着我院毕业生人数的增多,新办专业的急剧增加,近年来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建筑工程学院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签约率统计表统计截止时间:2008年6月29日

建筑工程学院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柱状图

二、主要特点

1、“领导负责”工程全面落实

学院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建立了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负责”的制度,实施了“领导负责”工程,纳入了学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了院系两级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在用人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开局良好

近年,我院充分利用长期以来和广大用人单位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在用人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开展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不仅直接为毕业生搭建了有效的就业平台,而且多渠道、全方位收集有利于就业市场的一线信息,直接为学院的专业建设与调整、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提供了大量的、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反馈信息,形成了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局面。这些,为构建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高校毕业生不再稀缺。用人单位选才范围越来越宽,标准越来越高。学习成绩是重要的标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更受重视。一些知名企业,在选录我院毕业生时,明确对外语、计算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招聘程序也越来越严密。一般要经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测试、心理素质的测试、职业倾向和职业个性等方面的测试,不仅面试,而且要笔试。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这种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4、就业工作人员奉献精神强烈

面对严峻的宏观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我院全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化压力为动力,克服重重困难,齐心协力地开展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热情周到地接待单位,加班加点地推荐学生,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全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确保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预期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生就业依赖心理较重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把就业的希望过多地寄托在学院,对

国家提出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现行政策认识不足,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然十分严重,缺乏主动出击寻找就业信息和择业机会的意识,主动推销自我和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较差。

2、“有业不就”现象较为突出、女生就业相对更为困难

由于毕业生期望值偏高、择业定位不准确等各种主客观原因,在我院组织举办的各种大、中、小型校园招聘活动中,特别是大型双选会上,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未完成招聘计划,造成我院有效就业信息的大量浪费,将对低年级毕业生就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由于一些单位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导致女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女生就业显得困难。

3、毕业生的质量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院一些专业、一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和用人单位的期待之间,还存在一些的距离。在招聘会现场,一些学生在用人单位举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试中,表现较差。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四、几点建议

1、加大投入,更加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现在,全校上下都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应该说毕业生就业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学生就业应当成为学校、学院办学的核心指标和重要工作之一。

2、强化质量意识,着力打造我院毕业生的良好口碑

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今后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要更加突出质量意识,按照“适应市场规律办学”的思路,强化品牌意识,倍加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倍加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用高素质的人才去开拓和占领就业市场,同时依靠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的良好口碑去进一步稳定就业市场。

3、切实构建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根据学校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实际,学院应真正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主体。学院要适应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机制,强化就业意识,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开展就业调研,主动联络用人单位,不断拓展本院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特别是要构建新办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平台,逐步建立健全专业就业市场体系,为毕业生提供较为充足的有效就业信息,以此构建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上来,努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大学生,培养复合型人才,打破传统就业观念,不仅请进来,还要留得住,走出去,以市场为准绳,冲破区域集中的壁垒,开辟一条新型的特色就业之路。

建筑工程学院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一日

下载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自我介绍(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自我介绍(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专业毕业生的英文自我介绍

    I was born in xx an ordinary worker family, from har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not a well-off family conditions impressed me, also strengthed my hard-working, a......

    建筑工程学院2006

    建筑工程学院2006—2007学年暑假社会实践安排 为提高我院同学假期生活质量,使同学们的暑假生活更加丰富,且有意义,也为切实搞好我系同学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活动质量,并且受到实......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评 建 工 作 简 报 2006年第8期(总第8期)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建设办公室2006年11月6日我校参加教育部评估工作研讨班2006年10月20日至23日,学校副校长......

    建筑工程学院迎新晚会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迎新晚会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举办时间:目录 一、晚会背景。。。。。。。。。。。。。。。。。。。。。。。。。。。1 二、晚会主题。......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学校简介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位于河北省塞外名城张家口市,始建于1950年8月,初名为张家口技术学校,1951年定名为察哈尔工业学院,1952年2月改为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

    建筑工程学院2011届毕业生答辩安排及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学院2011届毕业生答辩安排及注意事项 1. 全体毕业生在5月25日下午5:00前将装订后的毕业设计及全部图纸(纸质及电子版)交指导教师。 2. 5月25日~27日,参加答辩的教师详细......

    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建言献策总结[推荐5篇]

    建筑工程学院“我为学院建设建言献策”活动总结 炎炎夏日,莘莘学子将要背起行囊开始新的人生旅程!毕业在即,面对生活四年的大学校园,除了不舍,除了感慨,相信大家对校园对学院经来......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生素质跟踪调查表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生素质跟踪调查表 ---------------------请校友回答 ----------------------单位名称_________(单位公章)_____校友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