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课程小结
课程小结
本学期我选修了陈老师的《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这门选修课,通过这一学期的诗文学习我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我就谈谈我学习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这学期的学习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怏怏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古诗文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一字道破天机。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在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上,古诗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经典古诗词对我的情操的培养也大为裨益古典诗歌兼跨德育、智育和美育范畴。读一首诗就好比结识一位朋友,欣赏古代优秀诗文就如同与一批历史上最杰出的中国人对话,无形中在气质上、人格上都受到感染。古诗文可以使我们以一种诗意的眼光去观察、体味多姿多彩的人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发掘诗意和哲理。古代诗文中的人生意境可以成为一个人事业发展的深厚土壤。学习经典古诗词塑造了我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古典诗文是塑造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载体,也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古诗中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激励着学生为保卫国家献出自己的一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描绘了山河的壮丽。在反反复复的吟诵中,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课堂诵读环节还锻炼了我的心态,面对很多人时不必紧张,只要正常表现自己就好了。
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不足就是讲授的内容太少了,我们一学期下来仅仅讲授了几个人的诗词,可能是我们的课程时间太少了。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陈老师多讲一些,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学得更多,这样讲到学生喜欢的诗人的可能性就会更大,而这将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学们在不同诗人诗歌的比较中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也可以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在课堂的学生诵读环节,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比较喜欢现代当代的以及国外著名诗人的一些诗歌,这表明同学们不仅仅喜欢的是中国的古诗词,还喜欢其他形式的各种诗歌,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陈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讲一些其他形式的诗歌,这样就会让大家更加有兴趣地投入到到课堂学习中。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的课程名字是《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不知道包不包含现代诗,不知道可不可以讲一讲现代诗歌。如果可以的话讲些现代诗歌还是挺好的。这只是我的个人的一点小建议希望陈老师能考虑考虑。
第二篇: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课程总结
《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课程总结
选《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这门课,好多同学都不是很理解,问我为什么选这门课。按他们理解,选一门对自己“有帮助、有用的”课才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其实我也不是很理解他们为何如此大惊小怪。学完这门课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因为我感受到了诗文的美,因为我感触到了诗文的迷人,因为我感觉到了这次精神旅行是充足而幸福的!
在学课之初,让我印象深刻的陈老师的一句话是“女子善读,优雅清婉如兰似菊;男子长吟,气宇轩昂如松似竹”,让我不禁为之一振!多么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词句!这句话既可以认为是我学习的不懈动力,也可理解成经典诗文对所学者的有益熏陶。学习的过程,何尝不是一次精神的旅行呢?
传统文化如今已成兴盛之势,伴随着国力的强盛,国学经典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文化盛宴。毫无疑问,经典诗文是国学里较为璀璨的明珠。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不可谓不突出!经长久的对国学对传统文化的无视乃至嫌弃,已经造成我们与之的某种程度上的隔膜,猝然回头,想重拾那落寞的国学真的那么容易吗?我想,未必!因为隔膜的出现与其消失一样,都需要人们去努力实现。优秀的老师是这一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优秀的老师是复兴国学的传薪者!说到这里,我有窃喜了一下:幸而陈老师是这样的!
在国学中,我曾执着于四书五经,认为唯有如此才可称自己学过国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曾是床头心爱之物。然而其中未免艰涩,其过程亦不是顺风顺水。而后,我寻到了它---《唐宋诗词》经典系列,让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那温婉的花间词,那高亢的稼轩词,那华丽磅礴的太白诗。。无一不给人强烈的精神洗礼和美的经历。沉浸其中,遨游在精神的海洋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因而,在选课时,当我看到《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我果断而坚决,充满期待和欢喜,我确信这将是一场充满意义的旅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弥补了一些不曾理解的东西,比如:为什么有词牌和词牌名,它们又是如何而来?什么是平仄,它有何标准有什么方法来用?当然,我也了解到,学习一首诗既要诵读细读也要知人知事,在了解诗人和其创作背景之后或许更能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才能够有感情有韵律的朗诵,记住它也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因此,好的学习的方法之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浸润在诗词中,要去吟诵,要去感受。有的诗词是倾注了太多作者的心血与情感的,在面对它之时我会情不自禁的端正起来。吟诵,是与作者在对话,是在体验作者所思所想所愁之事,如何轻慢得了?比如《满江红》这首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词,如此热血,如此激昂,诵读时必当切齿咬牙,愤恨不平,方可略知作者神思,方能诵读得当。
赏析经典,自然不是件易事。赏析,要基于有感情的诵读,要知晓作者身世经历和其所作之时的时代背景。因此,才叫诗文的“诵读与赏析”而不是“赏析与诵读”。赏析,最大的或者说最困难的事就应该是能否正确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当然,一些国仇家恨的诗是较为容易理解的,反倒是一些温婉含蓄的诗词理解起来会有难度,即所谓的“会错意”。比如欧阳修《蝶恋花》这首词“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刚读此词,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讲的什么,貌似无从下手。然而,知道了,这是首闺怨词之后就比较好理解了。此词词风深稳妙雅。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功;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不妨说这首词景写的深,情写的深,意境也写的深。因此,赏析,也需细细品味。
再说当代诗文。当代诗文和古诗文自然差别巨大,但诵读与赏析的方法却没有很大的差别。说实话,我比较喜欢古诗文,因为古诗文言简意赅,辞藻华丽,典故多,言简义丰,和我的性格相似,因此我很喜欢文言文,很喜欢文言文写就的诗词乃至散文。当然,并不是说当代就没有言简意赅,意象丰富的诗文。比如席慕蓉的这首当代诗《禅意》---“当一切都已过去/我知道 我会/慢慢地将你忘记/心上的重担卸落/请你 请你原谅我/生命原是要/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地复原/世界仍然是一个/在温柔地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天这样蓝 树这样绿/生活原来可以/这样安宁和 美丽”。细细去品味,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如此用词考究,感情是如此细腻与丰富,你会惊诧于诗里的她(他)的成熟与豁达,最后,你会感谢它给你的带来的全新的感受,让你去细细的用心感悟这幽幽的禅意。看,这首当代诗写的也不是很美很有意境吗?也许,诗文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时代不同,人的感受与观念自然随之而异,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美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是美的,当然它也可以一直地美下去,当然它也可以在历史的尘埃中绽放它独特的只属于那个时代的美!总而言之,美丽与否还是取决于读此文时你的感受,你是美的,读之即美!最后,再说一说我的收获吧。其实上面已有赘述,但感觉从来都是时刻性的,都是随时间而逐渐加深的。《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这门课与其说是教授倒不如认为是一种开阔,开视野阔了思维。课程是短暂而富有意义的,它仅是一个阶段,亦或某种程度上的开始,我深刻的明白,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感受的终结,它是兴趣的开始,是对经典诗文探索的推进。
感谢陈老师带我们一起领略经典,诵读经典,今后的经典之路我依然会前行不止。
第三篇:《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之心得体会
《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之心得体会
中国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人们可以从这些优秀诗篇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民族历史的演变,感受汉语表达的丰富和美好,诵读经典诗文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为审美打下基础。
诚然,在浩如烟海的经典诗文中,仅仅依靠12节课24学时的诵读与赏析肯定是不够的,但就是通过这有限的时间,我也有了不少的收获…
可以说,我们是在经典诗文的浸润下长大的,从小,我们就接触到了不少经典古诗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子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这一切,把我们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成为点燃创造性的生命灯火。
然而可以说,我们只做到了“背诵”,而离真正的“诵读”还很远,只有通过“诵读”,才能真正体会经典诗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意境,从而有所收获…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诵读需恭恭敬敬,一心一意,不急不徐,字字清楚轻松愉悦。经典,乃悠扬自得的雅致之音,我们每天坚持不懈,读圣哲之言,体圣哲之心,发圣哲之语,定在之中,慧在之中。现代文阅读更需声情并貌,在读经典的影响下恭敬认真地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能生巧,巧而后出新,诵读就是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放在自家智慧库里,随用随取。用多了,自然心灵手巧,会有神来之笔、天造之功。
通过诵读经典,使我们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通过诵读经典,让我们学会分辨人物的美丑,分析事件的善恶,形成高尚的人格。
通过诵读经典,可以加深我们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我们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虽然通过这有限的12节课,我们诵读并赏析了部分经典诗文,但是对于这门课我仍然有一些建议:比如,适当增加些现当代的中外经典诗文的内容,毕竟从小开始,我们就接触到了不少古诗文,有些甚至达到了熟记于心的地步,而对于一些现代经典诗文,我们就接触得较少,而且我觉得,诵读现代诗文更需要感情及技巧,如能顺利地诵读出来,则更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这门公选课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定会寻找机会,依靠学到的诵读技巧,继续赏析经典诗文,体会思想感情,感悟人生。
第四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小结
十里坪镇九年制学校 2014年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小结
听三月万物长歌,诵千年经典诗文。烟花三月,是热情的三月,是诗词的三月。在这诗意纵横的三月,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十里坪镇九年制学校2014年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于3月26日完美收官。
本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于3月3日正式启动,3月26开展诵读比赛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历时近一个月。为了更好的营造活动氛围,学校建立了领导、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诵读活动体系,做到了领导带头、教师示范、学生普及,形成了师生同颂、“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诵读局面。活动期间,各班班主任老师积极组织、服务奉献;语文教师精心选题,悉心指导;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积极排练,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为打造班级特色的朗诵献计献策,不遗余力。整个活动期间,校园充满着浓厚的诗风词韵,师生的精神状态也空前高涨。
开展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丰富而又深入的诵读活动,使学生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陶冶了感受美、鉴赏美的高尚情操,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诵读诗文的积极性,为“书香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教育氛围。
同时,本次活动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植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品德和审美教育的有效性,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品格和高雅情操;有利于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内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以经典诵读活动为平台和载体开展活动,必将对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促进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文素养等“软实力”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师生们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以及珍视荣誉、珍视劳动成果等良好品质,也将对学校后期的各项工作起到长足的推动作用。
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获奖名单
第五篇:诗文诵读
阳光初中“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滋养了无数的华夏儿女。为领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促进小学生从小接受悠久文明的洗礼和思想道德的熏陶,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热爱,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2010年10月14日下午,阳光初中举行了别开生面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本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的内容为中华经典诗词、散文等为主要内容。活动中,大家采用师生同台、以学生为主的方式,通过配乐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对中华经典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比赛中,节目精彩纷呈:温婉清新的“春”之组诗,音韵和谐的《三字经》,雄壮激昂的《沁园春〃雪》……舞台上的学生们全情投入。你听,孩子们在轻吟“人之初,性本善……”再听,孩子们正朗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传统文化精髓在诵读、表演唱中得到完美演绎,琅琅诵读声响彻校园。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愿中华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