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阅读与写字》校本课程教研制度
精品资料
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阅读与写字》校本课程教研制度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和写字现状,阅读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主导;(2)阅读量与《课标》要求相距甚远;
(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受影视、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4)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5)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写字现状:多见写字姿势和执笔不正确,字迹潦草,写字不耐心,展示平台少;教师指导能力有限,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卷面书写,家长不够重视。
针对以上现状,我校本学年把《阅读与写字》作为校本课程,加强管理。
加强课内课外阅读管理制度
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要求每个班级做到四个“一”:布置一个书香教室;出一期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的方法的读书板报;建立一个好书交换站;继续坚持“每周一诗”活动。
2.制订详尽的读书指导计划。要让读书活动收到实效,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质量至关重要。各年段备课组语文通过召开教研组会议,请优秀教师介绍经验,以年级组为单位,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制订班级读书方案,商讨如何开展班级读书活动。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举办扎实有效的读书活动,能够有效地推进书香精品资料
校园的建设。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读书活动,还力争做到:(1)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请中心组老师作指导。(2)举行年级读书汇报会。低年级童话故事表演会;中年级美文朗诵会;高年级读名著、写书评活动。
4.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至关重要。要求各语文教师做到:(1)利用各种机会(特别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读书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改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引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等活动。(2)在“家校联系本”上请家长每天填写孩子的读书书目、读书时间,真正做到家校携手育英才。
5、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书面作业,增加自由阅读的时间,充分利用长假期和寒暑假,组织材料,让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增加阅读性作业设置,探索阅读性作业的呈现方式。
6、各年级各班图书角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书籍,总数不少于200本。加强学校图书室管理,切实为学生阅读提供保证。
7、开展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速读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加强阅读交流,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同时组织参观、旅游活动,使学生多了解社会,多了解课外的知识。
8、以年段为单位,每学期组织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假如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来到今天”,“我崇敬和喜爱的一个作家”等;其形式可以是:故事会、班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会、作文比赛、阅读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自编自演课本剧和小品等。
9、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节”大型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名著欣赏讲座、演讲比赛、名著阅读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
10、对课外阅读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如通过随时个别询问、检查读书笔记、小组调查或“阅读汇报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课外阅谈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有条件的要创建和使用阅读成长记录袋,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确保课外阅读落在实处。
加强写字教学管理制度
1、制定《学生写字规范》。学校教导处要牵头组织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分年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学生写字规范》,对学生写字的习惯与态度、数量与质量作出明确的规定。通过这些规范引领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了解基本的写字常识,掌握一定的书写要领。
2、制定《写字教学常规》。①备字: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必须把自己要教的字认真研究一下,找出指导的要点,最好能在自己的练字本儿上试一试,练一练,在体会中找到写好这些字的难点和技巧所在,这样课上的指导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②示范: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我们不要急于让学生下笔,而应让学生放下手中一切,集中注意力,看教师示范书写,展示运笔的轻重缓急,展示结构的合理安排,展示写好一个字的全过程,给孩子最直观的感受。③督促:不管是任教哪一门学科的教师在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都有责任督促检查学生写字是否达到了要求,决不可掉以轻心或置之不理。要提醒孩子尽可能的少用橡皮涂改,要求孩子看准了再下笔,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3组织严格的日常作业书写评价
教师对学生每一次书写作业要进行认真的评价,通过评价表扬先进,鞭策
后进;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对作业书写特别优秀的可以在班级开辟展览栏进行展览,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4、认真进行考试答卷书写评价
在单元、期中、期末考试中,要拿出一定的分值对学生写字的水平进行评价。对此,阅卷教师要予以重视,对书写潦草的“满分卷”要限期整改。
5、铺设战时平台
对于那些在写字方面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学校应该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书法兴趣小组,进行提高辅导,推荐他们参加书法段位考核,使他们在段位晋级中超越自我,不断提高书写水平,让他们成为校园里的“小书法家”,成为学生写字的楷模。
第二篇: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阅读与写字》校本课程教研制度
精品资料
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阅读与写字》校本课程教研制度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和写字现状,阅读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主导;(2)阅读量与《课标》要求相距甚远;(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受影视、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4)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5)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写字现状:多见写字姿势和执笔不正确,字迹潦草,写字不耐心,展示平台少;教师指导能力有限,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卷面书写,家长不够重视。
针对以上现状,我校本学年把《阅读与写字》作为校本课程,加强管理。
加强课内课外阅读管理制度
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要求每个班级做到四个“一”:布置一个书香教室;出一期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的方法的读书板报;建立一个好书交换站;继续坚持“每周一诗”活动。
2.制订详尽的读书指导计划。要让读书活动收到实效,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质量至关重要。各年段备课组语文通过召开教研组会议,请优秀教师介绍经验,以年级组为单位,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制订班级读书方案,商讨如何开展班级读书活动。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举办扎实有效的读书活动,能够有效地推进书香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校园的建设。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读书活动,还力争做到:(1)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请中心组老师作指导。(2)举行年级读书汇报会。低年级童话故事表演会;中年级美文朗诵会;高年级读名著、写书评活动。
4.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至关重要。要求各语文教师做到:(1)利用各种机会(特别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读书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改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引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等活动。(2)在“家校联系本”上请家长每天填写孩子的读书书目、读书时间,真正做到家校携手育英才。
5、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书面作业,增加自由阅读的时间,充分利用长假期和寒暑假,组织材料,让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增加阅读性作业设置,探索阅读性作业的呈现方式。
6、各年级各班图书角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书籍,总数不少于200本。加强学校图书室管理,切实为学生阅读提供保证。
7、开展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速读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加强阅读交流,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同时组织参观、旅游活动,使学生多了解社会,多了解课外的知识。
8、以年段为单位,每学期组织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假如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来到今天”,“我崇敬和喜爱的一个作家”等;其形式可以是:故事会、班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会、作文比赛、阅读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自编自演课本剧和小品等。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9、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节”大型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名著欣赏讲座、演讲比赛、名著阅读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
10、对课外阅读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如通过随时个别询问、检查读书笔记、小组调查或“阅读汇报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课外阅谈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有条件的要创建和使用阅读成长记录袋,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确保课外阅读落在实处。
加强写字教学管理制度
1、制定《学生写字规范》。学校教导处要牵头组织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分年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学生写字规范》,对学生写字的习惯与态度、数量与质量作出明确的规定。通过这些规范引领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了解基本的写字常识,掌握一定的书写要领。
2、制定《写字教学常规》。①备字: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必须把自己要教的字认真研究一下,找出指导的要点,最好能在自己的练字本儿上试一试,练一练,在体会中找到写好这些字的难点和技巧所在,这样课上的指导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②示范: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我们不要急于让学生下笔,而应让学生放下手中一切,集中注意力,看教师示范书写,展示运笔的轻重缓急,展示结构的合理安排,展示写好一个字的全过程,给孩子最直观的感受。③督促:不管是任教哪一门学科的教师在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都有责任督促检查学生写字是否达到了要求,决不可掉以轻心或置之不理。要提醒孩子尽可能的少用橡皮涂改,要求孩子看准了再下笔,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3组织严格的日常作业书写评价
教师对学生每一次书写作业要进行认真的评价,通过评价表扬先进,鞭策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后进;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对作业书写特别优秀的可以在班级开辟展览栏进行展览,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4、认真进行考试答卷书写评价
在单元、期中、期末考试中,要拿出一定的分值对学生写字的水平进行评价。对此,阅卷教师要予以重视,对书写潦草的“满分卷”要限期整改。
5、铺设战时平台
对于那些在写字方面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学校应该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书法兴趣小组,进行提高辅导,推荐他们参加书法段位考核,使他们在段位晋级中超越自我,不断提高书写水平,让他们成为校园里的“小书法家”,成为学生写字的楷模。
精品资料
第三篇:小学写字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广塘小学写字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伴随着2011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在区教委的正确引领下,圆满的结束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本学期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加大了管理力度和教研力度。回顾工作历程,有欣喜、有回味,也有困惑,在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之时,留一点时间给思考,让思考的光芒照亮实践,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以促进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迈向新的起点。
学校在严格落实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做了突破:
一、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由于校本课程教学工作大都是由语数教师兼任,所以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的老师会把校本课程上成语文或数学课,于是学校通过加大对校本课程的抽查和反馈力度,逐步杜绝了占用校本课程的现象。学校也将近期工作重点转移到校本课程的实施上来,对校本课程实行语数英教学常规式的常规管理,加强听评课力度,特别是对常态课的监控,彻底打破教师的主副课观念,引导教师提高认识,逐步使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等教学常规工作及教学研究等方面实现规范化、常态化。
本学期,我校就校本课程---写字进行了专门的细化实施,让其逐步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我们提出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口号。为了将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学期初,学校安排了专门的写字课教师,打破了原先由语文教师担任写字课的任务。
2.成立写字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拟订了校本课程纲要、指南。并把必修的写字校本课程排上了学校的总课程表,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障了校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写字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适宜的写字教材。学校从每个年级组挑选了一名骨干教师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由学校定期、定主题进行集中研讨。我们的研讨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课件)
3.努力提高老师的写字水平,为学生做好示范。“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指导学生写好字,教师自身必须先练好基本功。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师来说,那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写字水平做起步阶段的摸底调查。学校还成立了以杨海波老师为社长的“临池斋”书法学社。学生活动时间为每周二、周四课外活动时间;而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去进行书法练习。“临池斋”书法学社教师团队已经有近30名成员。这是一个草根共同体,完全凭着大家的热情自愿报名。更令我们吃惊的是,在这种毫无行政的推动下,这里已成了学校最热门的地方。仅仅一学期的时间,在杨老师、李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老师们的写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还有部分老师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书法作品。走进“临池斋”,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师生们静心书写,这里成为了学校最亮丽风景线。
“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这个响亮的口号已经根植于中小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通过纠正写字姿势,延伸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一笔一划,认认真真书写,延伸到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通过字的结构的变化,延伸到言行举止,文明礼仪的提高。现在写字课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成为深受师生喜爱的一门课程。
二、翰墨书香共同体建设
本学期,学校成立了“翰墨书香共同体”。让其成为经典、品牌,成为教师精神文化的主阵地。利用这个平台,交流、学习各种先进成果。呵护教师个性,及时发现教师的优秀做法进行鼓励、肯定并帮助推广,唤醒教师内在的尊严感;本学期结合学校工作,我们已经开展了如下主题:“春意来草自青—教师共读书交流会”“中小教师精彩辩论会”“小问题策略库分享会”。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小问题策略库。随着生本实验的深入研究,老师们逐渐意识到生本实验要从小处入手。学校引领老师们从最需要解决的小问题入手,进行为期三周的研究,过程中,学校有效的参与、指导、帮助。三周后,学校开展了“小问题多策略”分享会。为期三周的忙碌,老师们也许没有了装扮自己的时间,但他们时刻都在丰富着自己的内心,他们用心书记录着自己的教与学、得与失,这个过程就是他们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也是他们研究的历程。学校将这些宝贵的策略进行了整理归类,形成了学校教学策略库,将其资源进行共享。
三、课题引领,实现双赢。
本学期除了抓好常规课题——书香校园的建设工作外,学校将重点放在了小课题的作用发挥上。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两个区级小课题,分别是低年级语文组的《培养识字能力,感受阅读乐趣》和中年级语文组的《农村小学生语文前置性学习有效性的探究》。这两个区级课题从立项到现在,扎实的走好每一步。孩子入学一个月后,我们对所有一年级孩子进行了测字实验,总测字400个。测字结果显示:每个实验班学生的平均识字量170字左右;其中,识字量不足40的每班10人左右。这就是我们的现状,真的是令人吃惊。一年级课题组的老师就从大阅读和生活识字为主渠道开展了“培养识字能力,感受阅读乐趣”的研究。到现在为止,所研究出来的阶段性成果已经初见成效,如孩子们把平常搜集的各种识字卡片汇集到可爱的绘画本上,还没到一学期,厚厚的绘画本上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识字量,更是把孩子们在识字的过程中所接受到的有趣的人和物展现出来,孩子在情趣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提高着各自的能力,更可喜的是在整个的识字过程中我们的家长也参与进来了,并且积极性越来越高涨,家长的参与不仅为孩子的识字、读书提高了充足的物质保障,更可贵的是家长的积极性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认可之后,他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信心更足了,亲子共读已经蔚然成风了。还要特别一提的是王瑞昌老师的自制教具小课题已经小有名气。今年11月,他在全市学具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并受到临淄、淄川等区县邀请作专题报告。中小老师们在小课题研究中实现着自我,成就着孩子。这也许就是小课题研究的魅力所在
第四篇:实验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实验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学校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原则和依据
1、组织管理的发展性原则
以可持续性发展为根本,提升学校整体和个人的竞争潜力。各项制度的制定围绕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并针对阶段工作重点,体现动态化的目标管理思想。
2、研究方法的实证性原则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研究内容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主。鼓励教师通过有效的调查、分析、研究、探索与实践。
3、研究目标的效率性原则
校内各级单位树立“半成品”的引导和服务意识,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克服形式主义,以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
4、研究过程的学科性原则
以“课改”为指导,“课标”为依据,加强对教师研究过程的专业性指导,强化研究的学科性意识。
二、组织和管理 学校实行“校长领导下的教务处——学科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教研组织网络。
1、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
长:马文华
成员:陈
爽
张金凯
于中波
二、相关的规章制度
1、校级管理层面
(1)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负责人
①提供开展教研活动的经费、时间、场所、硬件支持。
②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帮助教师获得专业性指导。
③确保积极参与研究的教师有优先外出学习的机会。
④在各项教师评价标准中,要增加教学研究成果考评的权益。
(2)学校教务处研究本校的教学现状,向校长,分管业务的副校长提供教学导向性意见,总结,推广好的教法与经验,制定学校教研制度,并逐步落实。
(3)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的指导与管理,组织各教研组教研成果的汇总、统计工作,检查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交流情况。
2、教研组层面
(1)学期初组织教师学习本学校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课程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重难点及相关策略;讨论并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组织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和任教班级情况,制定个人学期教学计划。(2)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实际确定教研组和个人每学期的教研任务,做好组内职责分工、任务布置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
(3)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研究、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反思、交流、推广教学经验,加强与校外教学教研的沟通和交流。
(4)教研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做到有依据、有主题、有记录、有措施、有成果。
(5)提升全组教师的理论水平。鼓励并组织本学科组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改,确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6)每次教学检测后,及时召开各年级组的质量分析会,并针对薄弱教师,或薄弱学科,或薄弱班级进行跟踪听课,进行专题分析。组织好新老教师的结对指导和同伴互助。(7)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建立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库。每学期要向学校提交一定数量的教研成果。
(8)协助学校科研部门检查科研任务的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9)鼓励每位教师每学期提出一项教改建议。
3、教师个人层面
(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个性化)及个人本学期所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研究任务。认真完成教研组布置的各项教研任务。(2)学期初,教师自我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研部门的协助下根据教学问题拟定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每位教师在整体把握、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制订问题研究明细表,确保问题研究在教学行动中实现。
(3)认真参加校内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者,按旷课一节处理。各科室人员及实验员要参加相应学科的教研活动。
(4)认真参与课堂观察。教师校内听课、评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学校建立课堂跟踪制度。
(5)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以下成果中的两项: ①一篇教研论文。
②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的手写笔记。③一份教育叙事或案例。④组织一次教研组研讨活动。⑤一份校级以上展示或获奖的教案。⑥负责一个课题研究或参与一个课题研究
实验中学 2011年3月20日
第五篇: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2010学年修远学校教研制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再学习和再发展就更加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追求学校与广大师生发展的和谐统一,我校开展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校本教研活动,从而达到增强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特制订方案如下:
一、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制度
1、成立由校长为组长、主管行政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
组长:范晓君
副组长:张志刚 牛建温 韩荣 张国良 原灵
组员:杜法学 索海军吴伟 冯艳红 李文成 李瑞敏 马玉玲 王祖良
毛闻泽
2、各学科围绕学校研究课题,制订学科、个人研究专题,也可参与其他课
题的研究,抓好方案设计、查看开题、阶段研究、结题等环节。
3、每学期组织研讨课、公开课、研讨会及教研论文展示、总结交流经验、形成科研成果等活动,把新教学模式引进课堂,积极寻求新教学方式与发展学生能力之间的契合点,形成学校教学科研特色。
二、学科教研制度
各学科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
1、坚持隔周一次的学科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教师应按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和早退,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要请假,否则在学校考勤中作旷课处理。教研组长必须按教研计划,做好每次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务使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明确,要求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
2、教研活动主要内容:
(1)教育理论的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和新课程标准,强化自我学习能力,结合教学实践,随时用新的理念和观点剖析典型
案例和教学细节。
(2)对各种形式公开课的系列研究(从备课、说课、听课到评课);开展
教学“三思”活动(教学前进行反思: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
能力;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时、自动地在教学行动过程中反思,使教
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在教学后的反思:
有批判地在教学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3)每月针对学生学习水平检测情况进行一次质量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方
法与策略,制定补缺措施。
(4)组织校内、外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校外参观、学习。
(5)专题研讨和课题研究。
3、主动承担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任务,认真上好每学期每人1节的研讨课。从教学实际出发,从需待解决的教学问题中选择,并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务求取得实效。
4、做好教学反思和积累检验工作,坚持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一得)的制度。论文于期末在本教研组交流后交教导处。
5、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期末将活动记录交教导处检查后存档。
三、集体备课制度
1、坚持隔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全组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做好出勤登记。集体备课前,组长对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地点、内容与主备人。力求做到每次活动都使教师有所得。
2、集体备课,要有计划地进行。在制定计划选择课节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本学期教材中的重、难点章节;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的课节;
(2)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电化、多媒体等)进行教学的课节。
3、集体备课活动的基本程序:
(1)说课:即主备人向全组教师叙述自己的课程设计或教学模式。这是集体备课的实质性活动。说课,要求说教学的指导思想,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对教材结构的整体把握,以及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认识,进行教学程序设计的理论基础和选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依据,“达标”与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构想,明确教与学的总体思路。
(2)议课:根据主备教师的说课,结合个人的备课进行议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相互取长补短。在集体议课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作业、教学进度,教学过程和方法策略等达成基本一致的共识。
(3)修订、完善个人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教后反思”的教研风气。
(4)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均应按要求填写活动记录,期末交教导处检查后存档。
四、相互听课制度
1、为切磋课堂艺术,研究教学规律,了解教学情况,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把听课作为一项日常教学研究工作列入工作日程。确保每学期听课次数,教学管理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教师不少于10节。
2、每次听课均要有明确目的,并以此作为研究课堂教学的依据。
3、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听课者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仔细观察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过程,评析教学过程。
4、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坦诚交换意见。根据听课的目的与课堂教学评价要求,对所听的课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课后相互间及时坦诚地交换意见,探讨教学规律,形成经验和个人教学特色。
五、检查激励制度:
1、建立校本教研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学科学期校本教研计划,负责过程管理措施落实,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
2、定期检查校本教研制度的运行情况,对校本教研的基本情况进行小结,并明确存在的问题,排查原因,不断改进教研工作。
3、建立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教学设计,对获奖论文和教学设计分等级予以奖励;对取得教学研究成果的科组、个人和教学教研成绩显著者给予奖励,鼓励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通过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优秀的学习型组织。
修远学校
2010年09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