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美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
预习要求:
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一)范读。(采用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诵。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
(二)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两句要节奏放慢但要大声。)
2、全班齐读。
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板书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选拔。干戈:古代兵器。
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
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五、把握全诗意思。
(一)总体把握: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不必花太多时间)
(二)具体把握:小组讨论交流,组织班级交流。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可跟学生讲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联系,特定的意象往往有其特定的表情作用。如本诗的“飘絮”与“浮萍”一般指坎坷的命运或不顺的仕途。)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
(可联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文天祥的诗句更胜一筹:他可能是受到老杜的这种“四柱对”的影响,但他并不是简单重复,杜甫的诗只是两组现成的地名,而文天祥则是把两个地名转化为两种心情。)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
六、品味诗歌名句,体会诗歌主题。
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思考: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组织班级交流,发挥想象,感受意境,联系实际,体会真情。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讨论明确: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面上看,诗句毫无技巧,直抒胸臆,但这首诗最具震撼力就是这两句统一为人格的宣言。一个“照”字用得很自然,不着痕迹。“丹心”和“汗青”的光,二者相映衬,在色彩上自然的构成和谐的反衬。全诗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七、拓展延伸:全班交流所收集的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事例: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
终死在**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姥吟留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课堂预测:这一环节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事例和诗句,因为现在学生中有资料的情况比较多,这部分可抽学生回答。另外教师可按以下分类: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坚贞不屈的民族观,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这样可避免混糊重复。)
九、课堂总结,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在这祥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十、布置作业。
(一)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二)再读全诗,思考本诗给了你哪些启发,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颔联——国破家亡坎坷辛酸丹心垂史
(述怀诗)颈联——追忆过去悲愤忧惧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以死名志激情慷慨
第二篇:《过零丁洋》读后感
《过零丁洋》读后感6篇
《过零丁洋》读后感1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相信大家不陌生吧。这首诗就是出自文天祥笔下的诗《过零丁洋》。这首诗所体现了无限的悲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为什么文天祥有无限的悲哀和视死如归的呢?那是因为文天祥被元军抓后,元军统帅张弘范劝说文天祥投降,但文天祥视死如归,宁死也不肯投降,张弘范认为文天祥是位难得的人才,没有杀他,把他软禁在军船上。文天祥在船上面对零丁洋,思绪万千,如浪涛翻滚,一首诗突然在脑海里浮现,遂提笔写下千古流传诗作《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这句话表现出了文天祥的无限悲哀,因为国家没有了,怎么不伤心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最能体现出文天祥当时所表现的诗句精神也是这首诗中的精华所在。
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不知感召了后代多少仁志士为国家而英勇献身。
夏明翰就是一位典型人物,夏明翰出身于豪绅家庭,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后来夏明翰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在武汉被敌人杀害。当敌执行官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笔来。于是,他写下了大义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过零丁洋》体现出来的豪情壮志是永垂不朽的,不会因为历史而抹檫掉的。
《过零丁洋》读后感2
阴沉灰暗的天空划过一道长长而耀眼的流星。一时显得格外灿烂,且愈加光辉闪亮。他就是文天祥,民族英雄,一位感动、感染、感触了无数人的义士,在南宋末年绽放出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
他,年少有成。仅仅二十岁,便取得天下读书人至高的梦想——进士第一,也就是状元!可谓是进入人生的高光时刻,然而他并没有丝毫松懈、并没有与南宋那纸醉金迷的生活融为一体、并未享受那无边的功名。他仍然擦亮双眼,南宋的黑暗没有让他迷失方向。他无私、他爱国、他看不惯小人横行、看不起跳梁小丑。他,毅然决然地去明谏。然而,他却一次次被弹劾。他,有志气、有勇气、有才气。他绝不屈服!他是南宋的逆行者!
南宋末年破败不堪,奸臣当道。蒙古,兵精粮足,君主圣明。1275年,蒙古铁骑南下,兵锋直指南宋中央。国难当头,本来是一介书生的他,竟变卖家产,舍自己小家于不顾。短短几天内,召集了数万兵士,抗击蒙古。数万人,在蒙古铁骑面前又算得了什么?然而,他却仍然坚持抗击到底,不惧任何人。这段时间里,他抛弃的太多:他的家人,一个个凋零了;他的家产,慢慢用尽了。他,无私、无惧、无挂。
最终,他被俘虏了。但“人生自古谁无死”,他在给张世杰招降的信上,留下了《过零丁洋》这一千古名篇。“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从容不迫,慷慨赴死。一代忠臣义士,无畏于为国献身。给我们留下无限的`精神鼓励,他的义终将永远被铭记。
文天祥,他是我的偶像,更应是所有人的偶像!他有忠、有义、有信念、有气概——愿浩然之气长存!
“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多么了不起啊!我们怎能不学习他?
《过零丁洋》读后感3
“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是出自《过零丁洋》这首诗的。我阅读了《过零丁洋》,一幅动人的画面在眼前:从小文天祥就立志报国,从考中进士开始,就为祖国操劳,又与元军孤军奋战了四年。亡国了,也没法救国,倍感伤心,如今九死一生,国破家亡,被元军囚禁,更是孤苦伶仃。可他仍不投降,与敌人视死如归。
文天祥是多么的热爱祖国,再面临死亡,他仍面不改色,不屈服于敌人,仍与敌人视死如归。从古至今,跟文天祥一样的人也有许多,不计其数。鲁迅18岁,见外国海军侵略,就考入南京水师;后来,感到发展矿工业祖国才能富强,又去考了矿物学。毕业后,他又转而投医,最后人们是心理不好,就决心用笔唤醒民众。刘胡兰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人抓住面对着死亡,祖国,也不把同伴供出。都深深的爱着祖国。
与文天祥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现在好好学习才能报效祖国可如今有学习环境,我都不好好学习。上课时,老师在上面大讲,我在下面小讲,脑子里想的是周杰伦、阿杜的歌声,心中的是引人入胜的电脑游戏,不时还在暗暗发笑。弄得同学们目瞪口呆。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牛头不对马嘴地乱说一气,搞得大家哄堂大笑。到了考试,一窍不通,只能乱写一气,成绩后,总对说下次要努力,可是两三个小时,立下的志愿就忘了,更不用说去努力了。
可是读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后,我知道了要热爱祖国,青少年热爱祖国最的是好好学习,练就一身硬本领,将来出社会后,为祖国建设,让祖国耸立在世界强国中。
《过零丁洋》这首诗像我的照明灯,小老师,告诉我要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又像多彩的阳光,伴我踏向未来的征程。
《过零丁洋》读后感4
世界东方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明珠上有一朵绚丽的奇葩,它就是宋词。宋词是画是歌,它是祖先向我诉说。它让我增长知识,了解历史,知晓名人,培养着我、教育着我,为我的成长增添了一份乐趣。宋词,你是祖先的心血,你是祖先的话语,你是我们的新读本,你是我们的传家宝。
在灿如星海的唐宋词中,有一颗星星时时照亮着我。那是文天祥在临死前吟成的一首千古绝唱——《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千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个响亮的名字,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处于元军大举南侵,南宋濒临灭亡的时期。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和领导宋军抗元。这首诗表现的正是文天祥被俘之后宁死不屈、正气凛然的高尚节操。就是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表现了他坚强的爱国意志,成为我们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座右铭。每当我吟起《过零丁洋》,就觉得文天祥的一腔浩然正气充溢于天地之间。
看文天祥的这首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我的自白书》: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人人都渴望生命,生欲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可矣!又觉得国亡我不亡就是耻辱,我必须与邪恶斗争。这首词告诉我历史上宋元两朝的盛衰,让我更加地热爱祖国,愿为祖国效力,宁死不当亡国奴。
宋词是回味无穷的,宋词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想。
《过零丁洋》读后感5
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是出自《过零丁洋》这首诗的。今天我阅读了《过零丁洋》,一幅动人的画面出现在眼前:从小文天祥就立志报国,从考中进士开始,就为祖国操劳,自己又与元军孤军奋战了四年。亡国了,自己也没法救国,倍感伤心,如今九死一生,国破家亡,自己被元军囚禁,更是孤苦伶仃。可他仍不投降,与敌人视死如归。
文天祥是多么的热爱祖国,再面临死亡,他仍面不改色,不屈服于敌人,仍与敌人视死如归。从古至今,跟文天祥一样的人也有许多,不计其数。鲁迅18岁,见外国海军侵略中国,就考入南京水师;后来,感到发展矿工业祖国才能富强,又去考了矿物学。毕业后,他又转而投医,最后认为人们是心理不好,就决心用笔唤醒民众。刘胡兰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人抓住面对着死亡,为了祖国,也不把同伴供出。他们都深深的爱着祖国。
与文天祥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现在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效祖国,可如今有良好学习环境,我都不好好学习。上课时,老师在上面大讲,我在下面小讲,脑子里想的是周杰伦、阿杜的歌声,心中存在的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电脑游戏,自己不时还在暗暗发笑。弄得同学们目瞪口呆。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牛头不对马嘴地乱说一气,搞得大家哄堂大笑。到了考试,自己一窍不通,只能乱写一气,成绩出来后,总对自己说下次一定要努力,可是不到两三个小时,自己立下的志愿就已经忘了,更不用说去努力了。
可是读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后,我知道了一定要热爱祖国,我们青少年热爱祖国最重要的表现是好好学习,练就一身硬本领,将来出社会后,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让祖国耸立在世界强国中。
《过零丁洋》这首诗像我的照明灯,小老师,告诉我要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又像多彩的阳光,伴随着我踏向未来的征程。
《过零丁洋》读后感6
读了这首《过零丁洋》朗朗上口的诗,使我激情澎湃,使我对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感到崇拜与敬仰,同时也为诗中作者所遭遇的悲惨事件感到悲伤。
《过零丁洋》这首诗歌中所描述的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时所写的,全诗所描述得慷慨激昂,体现出文天祥的爱国之情,尤其是诗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这一句诗更体现了文天祥英雄的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仰和昂扬斗志、还有他那爱国民族气节。
读了《过零丁洋》这首诗之后,我不禁想起了抗战时期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美好的今天,捍卫祖国领土,这不正是爱国的表现么?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总是很贪玩,从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每当我玩的满头大汗、全身脏兮兮的回家,爸爸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总是会唠唠叨叨的说:“儿子,你整天这么玩,能不能用玩的心思多用在学习上呀?老是跑去玩,长大后能有什么出息呀?”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总在想:“学习有什么好的,不就是读书认字吗?”但当我学习了《过零丁洋》这首诗之后,我渐渐的明白了,我们之所以要学习,那是为了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读书不忘报国,报国不忘读书。”所以想要为祖国做出贡献,那么读书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们不能像烈士那样,为国捐躯,但是我们也要怀着像烈士一样的精神报国,正如文天祥一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这奋勇激昂的诗句中,我越来越认真的读书了,对报效祖国的信念也越来越强了。《过零丁洋》这首诗歌,不仅让我对文天祥更加的崇拜,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一生下来就是为了担负这一个伟大的使命,那就是——报效祖国。
第三篇:过零丁洋教案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学习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对偶和比喻的巧妙作用。
【学习方法】诵读—自学—讨论—探究。
(一)预习检测题目中的“零丁洋”在广东珠江口外。作者文天祥,号(),字()
又字履善,()朝代()家、诗人。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干戈()(2)寥落()(3)惶恐()(4)飘絮()
(二)课内探究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亭上;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四)训练检测(12分,书写1分)诗中诗人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沉痛诉说国破家亡、动荡不安的痛苦的诗句:
。诗中最能体现诗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的诗句:。诗中直抒胸臆,表达其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诗句:。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国家危亡,个人身世坎坷之意的句子:
。诗中作者回顾自己的身世,重点写入仕和“勤王”的诗句:
。作者写兵败与被俘的情景与感慨的诗句:
。
总结反思
第四篇:《过零丁洋》读后感
--精选公文范文--------------------------《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过零丁洋》教案
《过零丁洋》教案
宁陵县新世纪学校张礼君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方法:美读法。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展示文天祥纪念馆。
如今我们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是为了传承爱国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78年在五坡岭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79年被送到大都,囚3年,虽经威 1
胁利诱,始终不屈。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师范读。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
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全班齐读四首古诗。
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投影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选拔。干戈:古代兵器。
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
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五、把握全诗意思。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
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这首诗之所以能够----------------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
六、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并背诵全诗,之后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诵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
七、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八、小结:
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九、品味诗歌名句,体会诗歌主题。
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思考: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讨论明确: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面上看,诗----------------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句毫无技巧,直抒胸臆,但这首诗最具震撼力就是这两句统一为人格的宣言。一个“照”字用得很自然,不着痕迹。”丹心”和“汗青”的光,二者相映衬,在色彩上自然的构成和谐的反衬。
十、拓展延伸:全班交流所收集的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事例: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十一、课堂总结。
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十二、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再读全诗,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颔联——国破家亡坎坷辛酸丹心垂史
颈联——追忆过去悲愤忧惧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以死名志舍生----------------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取义
第二篇: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填写诗句。
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自己的抗元经历,表达忧愤之情的句子是。
最能表现文天祥崇高气节的诗句是。2.“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3.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诗的理解。
4.像文天祥一样有骨气,正确对待生死的历代名人志士还有不少,请你再举两例说明。5.你还能写出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似的透着铮铮铁骨的名句吗 ?6、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与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7、赏析文天祥《过零丁洋》并答题。
①“起一经”和“四周星”六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二是。“风飘絮”与“雨打萍”六字形象地写出了。②、诗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③、诗中巧妙运用比喻抒发忧国伤怀的句子是:。④、尾联中的汗青指的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⑤、本文表达了的主题,侧重于抒发的感情。8、对句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作赏析。
内容:
表示手法:1
思想感情:
在文中的作用:
9、《过零丁洋》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义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
土”。
2、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谈谈你的
看法。
3、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4、对本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如聚”,山峰聚集于潼关之状;“如怒”河流奔涌之状。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嵩山,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地之意。
b、“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是
几朝都城,可作者眼下只剩下一片凄凉。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
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d、作者通过怀古表达对民间疾苦----------------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的关怀与同情,立意精辟,主题深刻,气势雄浑,感
情深沉。
5、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6、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
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7、你是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
8、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篇有三层,前三句写景,中间四句抒情,最后两句议论,构思严谨。
b、开篇从景色落笔,巧用比喻,以壮丽的河山衬托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中间四句是诗人缅怀历史陈迹发出的感叹,蕴含着借古讽今之意。
d、篇末一语破的,指出封建帝王的兴亡胜败,都只会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表达了对民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间疾苦的同情。
9、全曲有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主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道诗是《已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
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竞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
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呤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
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
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
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无从实现他的
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惜。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
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练习:
1、《己亥杂诗》这首诗将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_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前两句中的“_______”一词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成为龚自珍一生精神写照的句子是。此句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2、“落红不是无情物”中,诗人以比喻。“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现了诗人想继续为效力的思想感情。今天常用来比喻。
3、这首诗的前两句抒发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4、读了本诗,你对人生的价值有哪些思考?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从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6、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7、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8.请谈谈你对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解。
9、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三篇:过零丁洋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教学方法:美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
预习要求:
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吉州庐陵人。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78年在五坡岭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79年被送到大都,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评议。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全班齐读四首古诗。
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投影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选拔。干戈:古代兵器。
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
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五、把握全诗意思。
总体把握: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具体把握:小组讨论交流,组织班级交流。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
六、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并背诵全诗,之后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诵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
七、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欣赏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默默感受爱国----------------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情怀。
八、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九、小结:
诗歌是激qing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qing。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个别检查背诵。
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二、品味诗歌名句,体会诗歌主题。
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思考: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讨论明确: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面上看,诗句毫无技巧,直抒胸臆,但这首
诗最具震撼力就是这两句统一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人格的宣言。一个“照”字用得很自然,不着痕迹。“丹心”和“汗青”的光,二者相映衬,在色彩上自然的构成和谐的反衬。
三、再次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更深入体会有着爱国情怀之人的人格魅力。
四、拓展延伸:全班交流所收集的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事例: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五、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六、能力迁移。
运用已学知识朗诵并赏析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爱国诗歌一首。
在小组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学生互相点评。
小组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
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以肯定成绩、鼓励为主。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八、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再读全诗,思考本诗给了你哪些启发,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颔联——国破家亡坎坷辛酸丹心垂史
颈联——追忆过去悲愤忧惧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以死名志激qing慷慨 第四篇: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美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
预习要求:
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78年在五坡岭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79年被送到大都,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全班齐读。
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板书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选拔。干戈:----------------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古代兵器。
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
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五、把握全诗意思。
总体把握: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具体把握:小组讨论交流,组织班级交流。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精选公文范文----------------
31--精选公文范文--------------------------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精选公文范文----------------
32--精选公文范文--------------------------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
六、品味诗歌名句,体会诗歌主题。
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思考: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讨论明确: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面上看,诗句毫无技巧,直抒胸臆,但这首诗最具震撼力就是这两句统一为人格的宣言。一个“照”字用得很自然,不着痕迹。“丹心”和“汗青”的光,二者相映衬,在色彩上自然的构成和谐的反衬。全诗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七、拓展延伸:全班交流所收集的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事例: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
终死在**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精选公文范文----------------
33--精选公文范文--------------------------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九、课堂总结,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在这祥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愿同学----------------精选公文范文----------------
34--精选公文范文--------------------------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十、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再读全诗,思考本诗给了你哪些启发,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颔联——国破家亡坎坷辛酸丹心垂史
颈联——追忆过去悲愤忧惧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以死名志激情慷慨
第五篇:过零丁洋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2014-8-20编号1-8教学评价班级姓名组别组长评价
《过零丁洋》导学案
编制:刘晓旭审批:课型:自学验收领导:
【教学目标及重点】
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理解诗----------------精选公文范文----------------
35--精选公文范文--------------------------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4、激情投入,阳光展示。【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理解诗歌的内容。熟读并背诵诗作。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3、借用工具书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写在“我的疑问”处。
4、运用好双色笔,限时自主完成。规范书写,独立思考。【知识链接】
1、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张弘范劝他写信招降于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2、创作----------------精选公文范文----------------
36--精选公文范文--------------------------背景:
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仍在海上坚持抗元的宋将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敌帅张弘范称其为“好人!好诗!”
【自主学习】
1.请写出阅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生词并注音。
2、作者是,字,又字,著有
《全集》。
3、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4、请找出诗中的比喻句。试赏析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精选公文范文----------------
37--精选公文范文--------------------------修辞手法?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延伸拓展】
1、收集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2、诵读全诗,思考本诗给了你哪些启发,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我的收获】
本篇《过零丁洋》读后感范文,共有489字),可完全免费阅读或下载全文。淘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或复制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顺利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下载该doc格式WORD文档全文
----------------精选公文范文----------------
第五篇: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
1、有关文天祥,你都知道什么?
2、拿出课前查阅的资料,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二、学习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学生尝试读,小组间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集体交流
(1)、齐读“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两句。
“寥落”是什么意思
思考: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参考译文: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2)、默读“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参考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象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
(3)、自由读“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参考译文: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齐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参考译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教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全诗的精华,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气节,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三、品读赏析
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试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四、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五、作业
1、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课外积累爱国、壮志的诗词名句。
六、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 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 颔联——国破家亡 坎坷辛酸 丹心垂史
颈联——追忆过去 悲愤忧惧 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 以死名志 激情慷慨 教学反思: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诗人的这种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