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与英语教学法

时间:2019-05-15 10:2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学原理与英语教学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学原理与英语教学法》。

第一篇:心理学原理与英语教学法

心理学原理与英语教学法

内容提要 本文从联想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四个方面阐述了心理学原理对英语教学法的各个学派所起的作用,并论述了在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掌握学习语言的一般心理机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征,有侧重地组织英语教学,培养和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注意搞好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等。

一、心理学理论对英语教学法的影响

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是英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研究学生如何学得与习得外语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过程、心理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外语教学法的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心理学依据。当代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主要归纳为下列几种。

(一)联想心理学

法国的古安(F·Gouin)和德国的贝利兹(M·D·Berlitz)所倡导的直接法(Direct Method)就是以联想心理学为其理论根据的。直接法也称口语法(Oral Method)、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

(Psychological Method)等。它的基本原理是“幼儿学语论”,即根据小孩学习本族语的自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和基本教学方法。它主张学外语先听后说,不主张先见文字;不经本族语的翻译;不主张系统地学习语法。在用直接法的教学中,有记忆心理的依据。记忆在外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而记忆又是很复杂的心理过程。所以,这里着重从联想心理学谈谈外语记忆问题。

1.联想是记忆的基础。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只把现成的教材重复一遍,而是通过把材料加工,创造情景,形成新的语言材料,用直观手段和启发的方式,引起学生思维,即让学生在大脑皮层中已建立起来的和建立不久的痕迹处于频繁的多方面的联系之中,引起学生众多的联想。联想越多,记忆越牢。

2.动觉记忆是联想心理学在外语记忆中的体现。记忆和视觉、听觉、运动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活动密切相关,外语记忆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声音和文字符号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之间暂时联系的形成和巩固。心理学实验证明,要记忆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让学生通过耳听、口念、眼看、手写、心想,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使大脑两半球同时发挥作用,这种多种刺激的识记比单一的视觉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所以,直接法用外语讲练外语,辅之以直观手段,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言语动觉器官都充分动员起来,一起开动运用,有利于记忆。

3.用联想加强记忆。因为联想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极易产生联想。这一规律用在外语教学上可加深记忆效果。例如,学习英语单词hand,就可以联想到人体各部分的名词:arm, shoulder, foot, leg, eye, ear, face, nose, mouth, head等;学习到bike这个单词,又联想到交通类的名词bus, car, taxi, train, plane, ship, boat等等。这样进行有机的联系,可以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闻一而知十的效果。学习单词是如此,学习句子亦然。把句子放在一定的上下文(即语段)中来学,或在一定的情景中来学,比在孤立的单句中学要容易得多,记忆也牢固得多。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实验,反对内省,它提出刺激-反应(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在外语教学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通过反复刺激和反应,反复操练形成习惯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语言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通过口语训练掌握外语。利用心理学上的这种剌激反应理论,强化操练,最终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达到脱口而出,从而学会语言。这就是在直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听说法(Aural-Oral Method),它是用新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和结构语言学的句型训练的体现,它在理论上比直接法更为完整。这种方法在40-50年代比较流行。60年代比较有名的、为大家所熟悉的《英语九百句》(English 900)就是按听说法的理论编写的。此外,还有《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看、听、学》(Look, Listen and Learn),《学好英语》(Success with English等。听说法对我国英语教学影响也是很大的,1978和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受教育部的委托,分别制定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了新的中学英语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吸取了听说法的一些教学原理,强调用听说法进行教学,即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加强言语技能的训练,把听说领先法作为我国中学英语的教学法。教材与教学均突出了句型训练。词汇要通过句型、话语去学,讲单词尽量不用本族语。语法学习要在句型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认知心理学

60年代科学飞速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外语人才。当时流行的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的听说法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认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决不是单纯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活用的过程。因此,强调要通过学习和掌握语法规律来学习语言。他认为,人类能借助有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J·B·Carroll)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认知教学法”(Cognitive Approach),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重视人的思维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着眼于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这种理论也称为认知-符号学习理论(Cognitive-Code Learning Theory)。认知心理学试图用认知-符号学习理论代替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理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的习得要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的分析理解来掌握语言结构;学习句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练;学习语言要有意识地学。它主张让学生在有意义的交际情景中操练外语,那种无意义的模仿记忆、不理解而过多的死记硬背都是不可取的。在处理听说读写关系方面,反对听说领先,主张口语和书面语同时并进,一开始就进行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母语,但要恰到好处,不可滥用,讲解语法时,可用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四)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和语言学的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外语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们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70年代初产生的功能法(the Functional Approach)就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的。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主的一种教学法体系。功能法也称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或者意念法(the Notional Approach)。它的创始人是英国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

心理语言学认为,言语交际的心理包含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运用语言表达什么思想(即内容),也就是意念。二是怎样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即形式),也就是表达方式。功能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在交际活动中表达意念(思想内容)。他们认为,外语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而学生是内在因素,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外语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外语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的,要注意因材施教。同时强调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还认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由有错误、不完善的言语过渡到正确的、完善的言语的过程。因此,学习语言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容许出差错。学生会在以后的语言交际活动中逐步改正这些错误。而教师应由表及里,透过错误去发现学生理解上和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功能法主张语言的学习应从功能到形式,从意念到表达。功能指语言行为,即用语言做什么。意念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来的,强调思维过程中想什么,即用语言表达什么内容。教学内容以表示数量、时间、次数以及打招呼、邀请、告别、询问等意念和功能为纲,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需要作出安排。选择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最需要的内容作为语言教材。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教学过程要交际化,活动要以学生为主。要让学生充分接触所学语言,在真实的交际中学习所需的语言。交际既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也是外语教学的手段,还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基本标准。因此,在外语的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中,教师要提供真实的情景,为学生创造适当的外语环境,提供交际所需要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学习和运用语言。

70年代中期,功能法传入我国,有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材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教材均吸收了功能法的一些优点。交际性已成为我国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近年来,国外一些具有交际-功能教学法思想的英语教材也传入我国,其中由亚历山大编写的教程“Follow Me”(《跟我学》)是最畅销书之一,我国中央电视台也于1982年1月开始播出,对我国英语学习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心理学原理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英语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指导具体的英语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拟就这方面谈几点认识。

1.掌握学习语言的一般心理机制,并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语言是后天发展的剌激和反应,是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他们认为首先是外界剌激,然后大脑做出反应。而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如听说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学习语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脑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所谓认知。语言是行为、习惯和经验,语言又是理性、智慧和天赋。也就是说,语言既是模仿性行为,也是创造性行为。语言的学习要模仿,但不能单纯机械的模仿,还要通过运用人的大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CD2〗思维。幼儿的语言和成年人的语言不同,成年人的语言也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这都说明人类的思维能力在起作用。

外语学习要通过交际才能学得和习得,才能提高。乔姆斯基把人类学习语言的才能叫做“语言习得机制”。人类具有一种天赋的学习语言的质体,人脑可以对信息加工、归纳。儿童学习语言,学得又快又好,主要是因为儿童有天赋的学习语言才能。幼儿从有意识的第一天起,就不停地学习周围人的说话方式,理解别人说话的含义,从而通过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等。儿童在讲话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观察,另一方面进行记忆,通过思维,慢慢得出一些规则。儿童学习说话的实践告诉我们,语言学习就是要进行创造性的模仿,要从小在交际中不断运用、磨练,才能学到。为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遵循外语学习心理机制的特点,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① 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要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创造外语环境,在情景中进行学习。② 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使学生学习英语能象幼儿学说话那样由不自主到自主地学习。③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学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容易受到鼓励和强化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2.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要有所侧重地组织英语教学。少年儿童可塑性强,不害羞,性格外向,模仿力强,爱说好学。教师要利用这些特点,抓住有利时机,通过直观手段,使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搞好这个基础阶段的教学对今后学习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内容增加,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也随之变化。他们对于学习上的机械模仿以及直观讲解的兴趣逐步减弱。性格由外向逐步转为内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钻研能力逐步建立,理解记忆强于机械记忆。这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对比,去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3.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B·Bruner)曾提出知识结构论和发现法,认为教学目的应兼顾发展学生智力的内在目的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外在目的。从生理学看,能力是智力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表现,智力则是人的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在现代教育里,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使儿童单纯地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智能。发展智能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外语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也就是要在外语情景中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注意精讲多练,通过提问、对话等进行交际。练习内容要新颖、生动,形式要多样、灵活,同时调动多种分析器官参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强烈的智力活动,而不是“填鸭式”地满堂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通过认知、加工、创造、运用,提高语言水平。

在注意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运用社会心理的归因理论,即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活动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激发学习动机就要提高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学,利用感情色彩浓厚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的直观兴趣不是目的,但有利于调动自觉兴趣和潜在兴趣)。自觉兴趣表现为求知欲;潜在兴趣表现为情感、意志、目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毅力,加强信心,产生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动机),并培养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精神。

4.注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协调,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这是英语教学交际化的这一基本原则所决定的。虽然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不仅是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问题。而情感是教学中的心理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且是伴随着感情的交流。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感情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动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便师生感情融洽,气氛和谐,协调一致,以达到加速双边活动的进程。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课堂气氛。这就需要:① 师生明确教学目的。一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师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的进行讲练活动。② 课堂教学注意直观性和游戏性。③ 多用启发式,多提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④ 师生关系要平等、互爱,团合作,互相促进。总之,教师要教书育人,教学中做到动之以情,寓教于情,教与学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第二篇: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

读书笔记

周龙美

近年来我们英语教育专业的部分实习生对中学英语课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欠科学合理,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片面性或随意性。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对英语教学法理论的学习与掌握不够,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教学法中存在的层次性。此外,部分实习生对《九义课标》和中学英语教材钻研不透彻,还不能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因此无法选准适合某些课时内容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法的层次性

第一个层次:方法论(methodology)。侧重教学框架内的教育学;是在以语言学为主的相关理论引导下侧重学生怎样学会目的语。

第二个层次:途径(approach)。是具体的教学法,国内外较为著名的外语教学途径、路子有:交际途径,自然途径,任务型语言教学;立体化教学路子等。

第三个层次:策略(strategy)。根据一定的理论(模式)设计出自己的实施方案和教学方式,并通过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和方式;也可看作是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并逐步形成的学习策略。《九义课标》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发展的基础上,并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果、发展自主能力的保证。”

第四个层次:方法(method)。是具体的、多项的或成系列的,为实施某些教学理论服务的方法。教学途径是原则性的或原理性的,而教学方法则是操作性的。

第五个层次:技巧(technique)。是教学法中最具体、最细微的层次。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model)既可指一门学科的理论总模式,也可指某些经过学者归纳总结而提出的理论模式;可指属某种教学路子范畴,由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并已经通过实践检验,可为他人所引用的教学模式。《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所创教学模式还可视为成套、系列的教学方法,并可有层次大小之分。如阅读教学模式、课文教学模式等,且课文教学模式还可以细分为“合—分—合教学模式,预习—阅读—讲练—讨论小结,复—改—变—问”等模式。上述五个层次的教学法概念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三、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学英语教学法所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是教学主体(学生)、客体(教材)和媒体(教师、教法等)。教学方法对头,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头,则会事倍功半。当前,《九义课标》倡导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这指的是在这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教学途径。选用某个教学途径也还需考虑我国英语教学的国情与区情,并不是要我们盲目照搬。

(二)选择依据

1、了解《九义课标》要求

《九义课标》从前言(课堂性质、基本概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和实施建议几个方面对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作出了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应从学程(小学、初中或高中)、年级(三—六年级、七—九年级和高中各年级)、学习阶段(上、下学期)、单元或具体的某个课时去选择并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或课时教学方法(途径、学程;方法、课时),而不是层次不分、生搬硬套,更不能牛头不对马嘴。

2、从国情、区情实际出发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欧美等地实施效果很好,但在引进我国这几年中,除在某些城市重点中学中实施能奏效外,事实已证明它在我国许多城乡中学中实施效果都不理想。这是因为:1.人家西欧的英语教学大多是二语教学,他们的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数已具备了一定的目的语基础;而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英语绝大多数是从零开始的,二者性质大不相同。2.人家的经济条件、教学设施、班级人数等跟我们的相比也大不一样,机械照搬人家的教学路子或课堂教学方法,当然难以取得高效。3 从教材或课型实际出发

教材内容和课型不同,所采用的教学、训练方法也应不同,否则也难以奏效。按教材内容、课型不同分,有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词汇教学、课文教学等;训练方法可分听力训练、口语训练、阅读训练、书写、写作训练及其综合训练(如听说、听写等)。我们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也就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课型去考虑,而不能随便按上个什么交际法、五步法就了事的。

4、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生学习英语的程度、水平、经验不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

(三)供参考的一些课堂教学方法技巧

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型的不同,笔者在这里简介一些较为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供初上岗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或行将毕业的英语专业实习生选用。语音教学

a.先听音,后开口

b.模仿法、示范法、辨音法

c.比较法(英英比较、英汉比较)

d.综合训练法(包括发音、语流、语调等的综合训练,单音、单词、词组、句子、段落等的综合训练,个别、结对、小组、集体综合训练等。)词汇教学

a.音、形、义、用结合法 b.情景法,拼读法

c.利用句型教词汇 d.词汇、语法结合法

e.词汇、文化结合法f.逐层加深法

g.前缀、后缀法 h.阅读补充,归纳使用法

i.结合课文教词汇 j.集中分散法等语法教学

a.比较法和情景法 b.归纳法和演绎法

c.句型结合法 d.词汇结合法

e.交际、思维法 f.循环加深法

g.用中学习法 h.课文结合消化法等听力训练

a.过好语言、词汇关 b.理解、反应法

c.集中、分散法 d.分析、综合法

e.视、听、说结合法 f.实物、动作结合法说能训练

a.听说结合法 b.思维训练法

c.模仿训练法 d.推陈出新法

e.作值日报告 f.复述课文法

g.精确、模糊训练法 h.课内外结合法

i.多种形式结合法(独白、对话、表演、戏剧等)阅读训练

a.背景介绍法 b.标题讨论法

c.课前准备法 d.精泛结合法

e.朗默结合法

f.区分活动法(细读close、略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等)

g.速度、数量结合法 h.理解、反应结合法

i.读后活动法(小组讨论、写读后感等)

7写作训练

a.长期、早期训练法 b.从书写到写作

c.仿写法 d.读写法

e.写日记、周记 f.联词成句,联句成篇

g.长短结合法 h.自学法等

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从表面上看是件简单的事情,其实并不尽然。要使我们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做到事半功倍,我们在选定课堂教学方法之前,就必须加强教学法理论学习,正确区分教学法的层次性,注意其层次上与用法上的不同。同时,还应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因材施教,并且认真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这样,我们在选择课堂教学方法时,才能Hit the nail,(对症下药),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心理学教学法下期笔记

1章教学有声言语技术(见笔记)

定义:教师通过发声(包括借助其他媒体以声音形式)传达呈现和交流教学信息的操作技术,也称教学口语技术。教学口语是传达和交流教学信息的主渠道。

2章教学有形言语技术(见笔记)

3章教学逻辑技术

一、教学逻辑:指教学内容的内在构成规律、学生接受信息的认知规律及相应素质能力形成发展规律的统一,实现教学高度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律。

二:教学逻辑操作:指教师在教学中紧扣教学目标,合乎教学内容内在构成规律和学生接受信息的认知发展规律,对教学信息内容的组织传达和对教学各环节的把握推进。

1、紧扣教学目标:指教学内容的组织传达推进明确指向和逼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本身不是教学目标,而是达到目标的中介,只有组织性很强、简洁清晰的学科知识才是达到目标的有效中介。

2、教学内容内在构成规律: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任何一门可以称为“学科”或进一步

称为“科学”的学科知识,都是由其独具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及由基本概念相互联系起来的基本原理构成的一个层次分明的知识系统。教师的教学逻辑操作首先就是要清晰地把握和呈现、传达这些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系统。

直接结合、由简及繁、由繁化简等普遍思维方式和原理。

第四篇: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德育与师德教育

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德育与师德教育

(一)一、填空题

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______,是______和______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教师道德是一种__,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__的指导下,通过__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_和__的总和。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

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___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________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________等方面。

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______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___而生,又为___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___功能。1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答案与解析:

1.特殊道德要求,一般社会道德,阶级道德

2.职业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教育劳动过程,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4.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5.坚定的事业心,较强的荣誉感

6.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

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

7.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

8.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9.教育,教育,教育 10.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二、选择题

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______。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 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________。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________。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________。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________。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答案与解析:1.A2.B3.B4.D5.C6.D

三、判断题

1.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2.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

3.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

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

5.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6.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8.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现。答案与解析:

1.错误。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因此,教师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2.错误。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3.错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4.正确。

5.错误。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6.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7.正确。8.正确。

五、简答题

1.教师的职业素养具体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师有何要求? 4.热爱学生对教师有何要求?

5.团结协作在教育工作中有何重要性? 6.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做到哪些要求? 7.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应是怎样的? 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是什么? 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有哪些特殊要求? 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2.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13.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14.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 15.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

16.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1.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其次是教师的智能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机智;再次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清晰的自我表现意识。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发扬蜡烛精神,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4.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要公平地对待学生。5.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劳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只有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地运行,才能使教师集体给学生集体以良好的道德影响。6.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用文明语言;仪表端庄、朴素大方。

7.教师的语言表达应符合以下要求:语言表达要准确通俗;语言表达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应以口头语言为主;口头语言应与体态语言配合使用;还应具有监听自己语言的能力。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就知识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就能力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

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主要有:文化撞击所造成的价值观念冲突;偶像崇拜所导致的“追星”心理;信念多元化所导致的怀疑心理;心理上的闭锁性所导致的不易被理解与渴望理解的矛盾心理;迅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所导致的心理活动内容的社会性的增多。

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的特殊要求有:要具有艰苦、勤奋的吃苦精神;要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做“四有”新人;要“学会关心”。

11.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12.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目标上的协调一致。13.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而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14.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是一种非外来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实现正式关系难于达到的师生之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

15.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的。

16.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指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三类师生关系。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的待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

六、论述题

1.你认为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

2.分析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答案与解析:

1.(1)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灵魂对灵魂的塑造,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就会给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2)教师的劳动具有周期长、见效慢、艰巨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3)教师特定的职业活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稳定的情绪,否则就会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失败,而且也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4)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无法取代的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5)清晰的自我意识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和克服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使其始终以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之中。2.师生关系模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同。(1)在专制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他们是在教师的权威下才努力学习的。(2)在放任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师不在场时反而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中的具有领袖才能的人,出面进行组织的结果。(3)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

七、设计题(无答案)

1.请你根据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设计一套开放性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调查。

2.在对开放性调查问卷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请你再设计一套封闭性调查问卷。

八、讨论题(无答案)

1.读了以下这段文字后,请你谈谈自己对教师的仪表的看法。

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请他走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擤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他。”

2.“棍棒底下出孝子”,体罚学生有时也是必要的。请你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3.阅读《中国孩子敢向新世纪发问吗?》,并请你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学生的创造性的。

九、教学实践(无答案)

1.运用你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到中学去进行实地调查。2.与学生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应是怎样的?

3.与教师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当代中学生的特殊心理要求。

4.请中学校长从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谈谈学校对中学教师(包括未来的教师)的特殊要求。

2011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综合完整版复习资料2

(二)1.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A.有序问题 B.无序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 2.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最适当的解释是()。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 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

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 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

3.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5.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6.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8.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A.一般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特殊问题 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 10.()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1.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3.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14.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5.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1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17.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8.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19.可采用()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20.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2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22.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23.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24.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A.会谈 B.倾听 C.鼓励 D.询问 25.肌肉的松弛训练法是由()首创的。A.皮亚杰 B.雅各布松 C.艾里斯 D.沃尔茨 26.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之为()。A.学习目的 B.教学目的 C.学习目标 D.教学目标 27.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A.目标分类 B.目标表述 C.任务分析 D.任务执行 28.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是()。

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29.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A.知识 B.领会 C.综合 D.评价

30.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是()。A.知识 B.领会 C.综合 D.评价 答案与解析:

1选D。研究者一般将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两类。其中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2选D。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问题的解决。专家不仅拥有某一领域的大量的知识经验,而且这些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组织是非常合理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地被提取和应用。专家不仅拥有丰富且组织合理的陈述性知识,而且也拥有解决问题所必须的、有效的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

3选C。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的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特点。

4选A。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都影响问题的解决。

5选C。功能固着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正是功能固着的表现。

6选A。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为此,可以把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7选C。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8选B。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正属于这类问题。9选B。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10选C。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11选B。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观念并不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12选A。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13选B。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道德发展的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14选D。在道德情感中,爱国主义情感表现为对祖国的真诚热爱和无限的感激,这样一种情感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15选D。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

16选D。认同的含义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17选A。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18选A。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9选B。肌肉松弛法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而失眠状态的出现就是由于情绪上紧张、不安,心里产生的焦虑,肌肉松弛法刚好能够治愈这一症状。

20选B。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小王反复检查门是否上锁的行为就是强迫行为的表现。

21选D。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也就是产生焦虑行为。

22选A。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

23选C。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人格测验包括多相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态度量表等。24选A。教师通过会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

25选B。肌肉的松弛训练法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这种方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经后人修改完成。

26选D。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27选C。任务分析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力求使任务变得细化可行。

28选B。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对每一个领域进行详细的分类,使之形象化、条理化,成为一个教育目标体系。29选A。知识是认知领域的构成部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30选B。领会是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三)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3.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5.()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垂直迁移 6.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7.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8.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9.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派生类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1.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2.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归属学习13.()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A.组合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差异律

14.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15.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16.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17.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A.打开收音机 B.草书 C.实弹射击 D.开车

18.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19.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20.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A.操作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22.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23.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24.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25.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26.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7.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28.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提出来的。A.加涅 B.布鲁纳 C.斯滕伯格 D.弗拉维尔

29.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30.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

A.发现教学 B.指导教学 C.程序教学 D.合作教学 答案与解析:

1选A。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2选C。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3选C。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考&试大$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选D。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5选B。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重组性迁移是指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6选D。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习者的迁移心向,认知策略与元认知;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认知结构属于主观因素。

7选C。定势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有时也称为心向。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发生于连续的活动中,前面的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

8选C。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也称描述性知识。9选B。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学习的类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10选B。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陈述性知识。

11选C。所谓模像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考&试大$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

12选C。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因为学生是通过对“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进行综合归纳后才获得“水果”这一概念的意义的。13选A。组合律表明,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14选B。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15选C。操作技能本身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所有的特点,但就操作技能本身而言,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有: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因此,答案为C。

16选D。操作技能按操作对象的不同分类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前者操纵的对象主要是机体自身,后者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操纵一定的器械来进行的。

17选B。连续动作技能即连续型操作技能,这类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操作技能表现为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协调的动作序列。只有B选项符合这一定义。18选A。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所谓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19选D。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20选D。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

21选A。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22选B。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

23选D。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是属于组织策略中列提纲的方法。24选B。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25选A。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

26选B。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

27选B。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考&试大$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属于组织策略中利用图形的方法。28选B。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由布鲁纳在其著名的人工概念的研究中提出,直到20世纪70年代加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才明确地将认知策略划分出来,在其学习结果分类中单列一类。

29选B。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考&试大$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它是整个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30选B。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在指导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

教育政策法规

一、多选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ABCD)、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BCD)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BCD)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ABC)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ACD)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B),制定本法,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7、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

。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8、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C)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D),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CD)来保障”。

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10、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BC)放在突出地位。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1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BCD)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1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BCD)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1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1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1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BC)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1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B)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1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BCD)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ABD)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ABCD)

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D、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2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和(ABCD)义务。

A、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B、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3、监护人的职责是(ABC)

A、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B、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执时,代理其进行诉讼;C、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对被监护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D、不管不问。

24、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有(ABCD)

A、遵守法律法规;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D、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ABCD)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合格的教师;

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和(ABCD)权利。

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B、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C、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的规定是(ABC)

A、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 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B、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C、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D、应当得到省一级教育部门的许可。

2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臵的要求是(ABCD)

A、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臵,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 规划,合理布局。

B、小学的设臵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寄宿制小学设臵可适当集中。

C、普通初级中学和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臵,应当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地理条件 相对集中。

D、盲童学校(班)的设臵,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聋哑学校(班)和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的设臵,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 排。

29、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应(ABC)

A、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B、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C、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教育教育就行。

3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CD)来保障”。

A、靠教育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班主任工作常识

一、单项选择

班主任是班级体的(C)

A、管理者

B、领导者

D、指导者

班级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的深化和(A)

A、补充

B、发展

D、提高

班级管理的计划是班级管理过程的(B)

A、中心环节

B、首要环节

D、终结环节

操行评定必须实事求是,把握学生的(A)

A、主流

B、优点

D、全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进行的(C)D、靠制度

C、组织

C、完C、中介环

C、缺

A、组织活动

B、小组活动

C、独立活动

D、文体活动 搞好活动是夏令营成功的(A)

A、关键

B、特点

C、保证

D、内容

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的(C)A、客体

B、内容

C、手段

D、依据

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本身就是一种(B)

A、教育内容

B、教育因素

C、教育力量

D、教育原则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A)

A、基本单位

B、组织形式

C、对象

D、主体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目标的(A)

A、根本保证

B、重要途径

C、主要形式

D、重要内容 规范是集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D)

A、内容

B、方式

C、途径

D、准则

家长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B)

A、合作者

B、助手

C、领导

D、支持者 模仿是学生独特的(B)

A、生活方式

B、学习方式

C、活动方式

D、交往方式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人的个性的(A)A、核心

B、标志

C、特点

D、结果

热爱学生,坦诚相待是个别教育的(B)

A、前提

B、心理基础

C、关键

D、感情基础

榜样示范作用与榜样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威信之间成(B)关系。

A、反比

B、正比

C、无关

D、未知 学生的需要是教育过程的(D)

A、结果

B、环节

C、目标

D、出发点

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表面上看似矛盾,其实二者是(A)A、一致的 B、辨证的 C、有区别的 D、联系的

二、多项选择

主体教育理论把(CE)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A.教育资源

B.教育内容

C.教师

D.教育方法

E.学生

班级活动的形式有(BCD)。

A.课外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群众性活动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方法主要有(ABCD)。A.行为练习法

B.环境陶冶法

C.活动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班级活动应该坚持(ACD)等原则。

A.方向性

B.控制性

C.整体性

D.主体性 班主任针对中学生进行的班级教育主要包括(BCD)等内容。

A.社会教育

B.班级德育

C.班级智育

D.中学生的升学与就业教育 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A.教学常规

B.生活卫生

C.教学环境

D.档案资料

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的类型主要有(ABCD)。A.经验管理型

B.行政管理型

C.随意管理型

D.科学管理型

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ABD)。

A.长期性与连续性

B.早期性与奠基性

C.计划性与规范性

D.自然性与随意性 班级德育的主导力量是(B)。

A.学生

B.班主任

C.任课教师

D.班干部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主要有(ABCD)。A.利益型

B.心理型

C.地域型

D.相似型

按性质划分,非正式群体的类型主要有(ABC)。A.积极型

B.中间型

C.消极型

D.虚拟型

中学生的升学心理可划分为(ABCD)等类型。A.志向型

B.现实型

C.依附型

D.随意型

班主任素质提高与完善的方法和途径有(ABCD)。A.正确审视自我 B.加强理论学习

C.深入教育实践

D.重视教育信息反馈

班主任工作技能各形成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ABC)。A.活动结构的改变

B.活动速度和品质的变化 C.活动本身的调节功能

D.知识的积累和理论的提升 家长会的形式,按其内容可分为(BCD)。A.校长办公会

B.情况通报会

C.家长座谈会

D.经验交流会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方法主要有(ABCD)。A.行为练习法

B.环境陶冶法

C.活动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组织、协调家庭教育力量的原则主要有(ABC)。A.计划性与随机性相结合 B.对家长指导与尊重相结合 C.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案例解析:

有一位教师说:孩子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她的言下之意就是:任何一个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而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学生犯错误是不可能避免的,作为教师不要大惊小怪,应正确对待。

那么,学生犯了错误应怎样对待呢?我们认为:

首先,弄清楚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在未弄清楚原因之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顿或指责一番,这既无济于问题的解决,学生也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改正错误。

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如不仔细调查了解往往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遮掩,找不到其真正原因,而作出错误处理。学生犯错误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

第一,缺乏经验而犯错误。由于学生年纪轻,知识浅,特别是缺乏经验往往导至犯错误。例如,他们要求粉刷教室的墙壁,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结果不但没有把墙壁刷白,反而刷得更难看,甚至,把教室的地板流了一滩滩水,把教室弄得更脏,严重的,刷墙的水还流到楼下教室里去了,把别班的教室搞得很脏,闯下了“大祸”。诸如此类由于缺乏经验犯上错误是屡屡可见。这就要求教师事前尽可能教给他们做某一件事的一些简单方法,或者在旁加以指导,这样,就可能避免错误的出现。

第二,由于好奇心而犯了错误。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也往往由于好奇心而犯错误。例如,对某一件物品,对某一件事产生了好奇心,他不管可看 不可看,可玩不可玩,可拆不可拆,结果看起来了,玩起来了,甚至于拆起来了,导至了犯错误。

第三,是非观念薄弱导至了犯错误。由于他们道德评价能力很低,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等等分辨不清,把坏的当好的,把丑的当美的,结果犯了错误。“江湖义气”是封建义气,这是不好的东西,但他们却认为这是“够朋友”,把它当作好的东西,结果导至了犯错误。

第四,别人促成了犯错误。这是指孩子本不会犯错误,在别人促成下犯了错误。例如,有两个同学在打架,他跑去制止,结果自己挨了一拳,他吃了这一闷拳,顿时火气上升,也打起来了,形成“二打一”,结果犯了错误。

第五,外界不良诱因。在坏人、坏事等外界不良诱因下犯了错误。

根据前述,可以看出,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只有弄清犯错误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乱加指责和批评不可能收到教育的效果,更不利于学生对错误的改正!

其次,学生犯了错误后,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一道我原因,启发他们勇于讲清事实,承认错误。当他们承认错误后,就应该原谅他,给予改正的机会,不要老是揪住不放,动不动就当众“揭粑”。这样做,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效果:一是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感到犯了一次错误就永不得翻身,抬不起头来;再是,今后犯了错误再也不敢承认了,因为他承认了反而成了老师“整”他的把柄,那就只有不再承认了。因此,教师正确的做法;允许学生犯错误,也要允 许学生改正错误,决不能揪住不放。

再次,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有一点点改正,即使改得不彻底,教师也应给予鼓励。

最后,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和批评,但也不能漠然视之。既是错误,就必须认真对待,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契机,当作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次机会。这样,既可使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也可使其他学生防患于未然。当然,这就需要班主任的机智和艺术了。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

(一)一、单项选择题

1、()在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

A、戴尔 B、普莱西 C、加涅D、斯金纳

2、贝罗的传播模式中把传播过程的要素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

A、信息源、信息、通道、接受者

B、学生、教师、媒体、信道

C、信息源、媒体、通道、接收者

D、信息源、信道、效果、接收者 3、1954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发表了《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书,推动了当时的程序教学活动的发展。A、斯金纳

B、华生

C、贝罗

D、普莱西

4.历史上有三种教育实践既相互融合,又各自发展,为形成教育技术这样一个独特的领域,奠定了基础,这三种教育实践是

A、视听教学、程序教学、掌握学习法

B、程序教学机器、工业化社会、电化教育

C、合作学习、系统方法、教育传播

D、视听教学、程序教学、教学系统方法

5、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实际上也构成了一种媒体的分法,这种分类方法的依据是()。

A、媒体所呈现信息的抽象水平

B、媒体所呈现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觉通道

C、媒体的先进程度

D、媒体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能力

6、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的过程与资源的理论与实践。A、开发、应用、购臵、建构、设计

B、组织、设计、实验、管理、辅导

C、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

D、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学习管理、开发、评价

二、简答题

1、写出教育技术的五个领域。

2、写出历史上对教育技术的形成影响重大的三个教育实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D

5、A

6、C

二、简答题

1、五个领域分别是: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设计包括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开发包括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楚合技术。应用包括媒体应用、革新技术推广、实施和制度化、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递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评价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一是视听教学运动,它推动了使用各类学习资源来促进和优化学习;二是程序教学,它推动了心理学与科学技术在个别化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个别化教学与应用信息技术的组合与早期教学设计的形成;三是系统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推动、奠定了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基本方法的形成和基础,促进了教学设计的发展。

(二)一、单项选择题 1、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用五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描述传播行为的方法。

A、拉斯韦尔 B、香农 C、施拉姆 D、贝罗

2、在()的传播模式中,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包括了信息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息接受者以及噪声六个因素,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起到了编码和译码的功能。

A、贝罗 B、香农一施拉姆 C、拉斯韦尔 D、香农一韦弗

3、伊利认为系统方法包括5个基本过程,分别是:分析确定问题、确认目标;选择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与控制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A、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案 B、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案;尝试、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C、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D、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性评价

4、教育技术有四个理论基础,它们分别是()。A、机械论、进化论、教育哲学、工具论

B、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教学论

C、教育传播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D、视听教学论、程序教学论、教育传播论、媒体论

5、第一个传播过程的模式是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提出的。

A、施拉姆 B、香农 C、韦弗 D、拉斯韦尔

6.心理学家()提出把学习分解成八个阶段,即动机阶段(期望)、领会阶段(注意)、习得阶段(编码)、保持阶段(记忆)、回忆阶段(提取)、概括阶段(迁移)、操作阶段(反应)、反馈阶段(强化)。

A、加涅 B、奥苏贝尔 C、伊利 E、布鲁纳

二、简答题

1、写出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和相关内容。

2、写出伊利关于教学系统方法的五个过程和流程图。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C

5、B

6、A

二、简答题

1、传播过程通常都包括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体、接受者和效果。

(1)传播者 ①传播者的任务 ②影响传播者传播能力的因素(2)信息 ①信息的符号 ②信息的编码、译码(3)媒体(4)接受者(5)效果

2、曾经担任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主席的伊利认为,教学系统方法本身应该包括5个基本过程,分别是: l 分析确定问题、确认目标; l 选择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l 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案; l 尝试、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l 实施与控制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整个过程的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注意过程与过程、步骤与步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运用当中的创造性与启发性是这一系列过程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特征。

(三)一、单项选择题

1、正常人的听觉器官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Hz(听域)。A、16~20000 B、5~29000 C、20~30000 D、15~43000

2、人的听觉是一个复杂的物理一生理一心理过程,常用()三种量来描述,这三种量是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的要素。A、响度、频率、音色 B、响度、音调、音色C、音调、频谱、音律 D、普通音响、立体声、音色

3、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人耳的音调感觉与声音的()相对应。

A、强度 B、泛音 C、频率 D、回声

4、音色是人耳听觉的一种感受特性,代表人耳区别相同响度和音调的两类不同声音的主观感觉。人耳对音色的感觉决定于声音中()的数量、相对强度关系和分布。A、高频部分B、泛音各分量 C、低音部分D、和谐音

5、立体声技术是利用听觉的(),在放音时重现各种声源的方向及相对位臵的技术。A、方位感 B、灵敏度 C、分辨力 D、听力曲线

6、传声器是一种将()转换为电能的能量转换器件。俗称话筒、麦克风。

A、机械能 B、热能 C、内能 D、势能

二、判断题

1、将人耳感觉器官能听到的各种频率声波的最低的声压值连成一条曲线,称为闻阈曲线;对各种频率声波所能忍受的最高声压值并连成一条曲线叫最大可听闻,将人耳对于响度过大以至难以忍受的各频率声波的声压值同样连成一条曲线,称为痛阈曲线。比它再强的声音就要引起痛觉。()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对不同频率音响的人耳听觉响应是不同的,频率越低或越高,响度感觉越差,而对中高频率(1kHz~5kHz)的声音相对比较灵敏。人耳听觉的频率响应不是平直的,而且声压级不同时,听觉频响也不同。()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音调是入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人耳的音调感觉与声音的频率相对应。频率高,音调高,声音听起来“尖”;频率低,音调低,声音听起来“低沉”。在复合音中,音调决定于基频频率。但是,音调的高低感觉与声音频率之间不

第五篇:《心理学原理》读书报告

《心理学原理》读书报告

威廉·詹姆士是美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首要心理学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卡特尔1903年的等级排序中,卡特尔的所有排列者都把詹姆士排在第一位。这足以可见詹姆士在心理学界的重要地位,来自同行的认可更具有说服力。而他的代表性著作《心理学原理》更是一本影响巨大的心理学顶级著作。整整一代心理学家都从这本书中学习心理学知识,美国心理学协会将其王牌杂志《心理科学》的一期专门用于詹姆士及其《心理学原理》一百年周年纪念。

《心理学原理》中引用最多的章节是第一卷的第四章,即关于习惯的这一章。这一章首先从物质与生物的角度试图对习惯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他认为在有生命的存在物中的习惯现象应归因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的可塑性,它既适用于内部结构,也适用于外部形式;对阻力的克服就是一种形成习惯的现象;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品质,可以通过经验得到改变。接着论述了习惯较容易形成的时间,认为大多数习惯是在早年生活中培养形成的。然后追溯了有关习惯的原理对人类生活的实际应用,主要提出了两点习惯对于人们基本活动的作用。最后通过举例子等方法解释了三个关于习惯我们应该注意的座右铭。

这一章节主要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神经与生物的角度对习惯这一人文名词做出了令人折服的解释,文章涉及大量神经与大脑方面的专业解释,读起来的确有些吃力。在可以看明白内涵的部分中,很多内容我还是很认同的。在开头,在阐述关于习惯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时,作者指出:一条路径一旦被一条神经流穿过,可以预期它遵循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路径的规律,它被挖掘开来并且比以前容易通过,这种情况在神经流每次重新经过时得以重复。这一点从大脑神经机制的基础上解释了习惯怎样成为一种固有的行为模式。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对诸如吸烟喝酒等事物有着好奇心,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当一种行为首次发生,由于大脑神经的作用以及自己的心理方面的因素,第二次第三次重复进行的概率就会增加很多。对于吸烟、喝酒、吸毒、嫖娼等恶习来说,大脑神经为其提供了机会。同样地,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配偶情人出轨或劈腿这类事情态度消极而坚决,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对方有了一次背叛,再次出现的几率就会没办法估计。这一原理也为父母老师等有过经验的成人苦口婆心地劝告孩子不要染上恶习提供了依据。如果人们能够明白这一点,增强自己的自制力,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而关于习惯对人类基本活动的作用中,作者提出习惯减少了我们执行动作所需要的有意识的注意力,使实现一个特定结果的动作简单化了;它使得分配动作更加精准并且减少了疲劳。这一认识与注意的双加工理论有些共通之处。双加工理论把认知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习惯就是个体凭借存储在神经中的过去经验使得在完成某项工作时减少对认知资源的占用,即减少注意的参与。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习惯诸如走路,穿衣等等都是自动化加工的结果。关于这一点,一个人们熟知的故事也可以得到解释。在沙滩上希望捡到宝石的男孩之所以最后在捡到宝石时扔掉了它,这与他在此前无数次地扔石头的动作密切相关。他的这种扔的动作在不断地重复过程中几乎逐渐变成一种自动化加工活动或者注意参与很少的活动,正是这种下意识使他最终错过了宝贝。在书中,作者还从神经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解释。作者指出,我们所有人都以一种确定的常规方式来处理某些日常事物,我们的低级中枢知道这些动作的顺序。在已经成为习惯的行为中,每一次激起新的肌肉收缩并以其指定的顺序发生的东西,不是一次思维,也不是一次知觉,而是由刚刚完成的肌肉收缩引起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拖延症的症状之一经常放下正在做的一件事去做另外一件事是由我们意识的这一特性引起的。我们在过去的生活中形成了很多习惯,一些自动化加工的习惯会使得一种动作带来的肌肉的感觉无意识地带来之后的一系列动作。比如打开电脑预备查资料可是由于过去大多数的这一动作之后伴随的是打开QQ浏览,所以个体可能会不自觉地开始之前习惯带来的活动而忘了自己本来要做的事。这种事是经常有可能发生的。最后,作者在文章结尾向读者提出了一个关于习惯的座右铭:通过每天做一些免费的练习,使做出努力的能力在你身上保持活力。作者提出在一些细小的并非必要的方面有规则地节制欲望或变得英勇起来,每一两天就做一些你没有理由不做的事情,这样,当可怕的需要来临的时刻,你将发现自己不会再没有勇气和像未受过训练似地承受它。我认为这一点很有实际意义。我们不仅要意识到习惯的形成原因,更重要地是知道怎样利用习惯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我从小就一直有一种喜欢贪小便宜的习惯,后来上当受骗损失了一大笔钱,才对自己的习惯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的我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上都一直节制着自己过去的那种习惯,因为我明白只有平时能够形成不贪小便宜的习惯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持理性。

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作者的很多观点我还是同意的。但是他关于习惯对整个社会的宏观影响我却不是很认同。作者认为,习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弥漫性力量:是这个社会的巨大飞轮,是宝贵的保守力量。单凭它就让我们所有人保持在惯例的界限之内,并且保护幸运儿免受穷人妒忌的叛乱。它使我们人人都按照环境安排的或我们早年选择的路线奋斗到底。首先,作者认为习惯是社会的巨大飞轮,我认为这样认为是有点偏颇的。众所周知,习惯在很多时候对社会发展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清朝朝廷代表的巨大习惯势力使得中国从最初的天朝上国变为列强践踏的玩物,美国历史上南方对奴隶制度拥护的奴隶主习惯势力对美国社会的进步带来极大威胁并最终引发战争,英国工业革命前期一些不肯圈地的旧贵族势力也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也并不认为人人都按照环境安排的或我们早年选择的路线奋斗到底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完全接受环境带给我们的一切有可能使人们变得过于安于现状,停滞不前,丧失改变自身处境的勇气跟信心。我们可以看到,习惯势力对于女性历史上的地位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阻碍。很多贫民窟的孩子没有能够改变命运的原因之一也是习惯观念的形成与对环境地位的习惯,这对社会阶级流动与社会稳定来说也是一种不好的事情。

威廉·詹姆士写的这本书内容广泛,是一本很有分量的心理学教科书,关于习惯的讲解也十分充分,有理有据。目前我深知自己的水平有限,所以见解比较肤浅,但是以后随着专业素养的提升我相信自己有更深刻的见解的。

下载心理学原理与英语教学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学原理与英语教学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_7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 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

    英语教学法

    英语教学法 传统英语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布置作业法、角色扮演等。其中讲授法是传统教学方法最主要的一种,经过改进的语法翻译法最常见。......

    英语教学法

    英语教学法: 1、交际法: 是根据意念项目和交际功能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系统教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言语进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考虑到进行相互交流的人们的作......

    英语教学法

    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1、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2、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 3、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approach) 4、认知法(the cognitive approach) 5......

    英语教学法

    自然拼音教学法(phonics)是国际上最为推崇的英语教学法,也是美国儿童语言启蒙所采用的方法,它将英语的26个字母的常规读音以及字母组合的常规读音归纳为44个音素,各因素组合成不......

    英语教学法

    英语教学法 一、判断题(共 27 道试题,共 54 分。)V 1.在外语学习中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他们探究和学习、 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动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提倡......

    英语教学法

    期末作业考核 《英语教学法》满分100分 I. Fill in the blanks.(每题1分,共29分) _(1)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a good _ (2) for students to imit......

    英语教学法

    英语教学法 1、 交际法:是根据意念项目和交际功能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系统教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言语进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考虑到进行相互交流的人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