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例《九色鹿》提炼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
课例《九色鹿》提炼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
《九色鹿》是上则流传甚久的传统童话(又称民间故事)。故事遣责了调达的贪心与负义,颂扬了九色鹿的善良与正义。
一、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个基础也就是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基本的语文素养,能够满足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社会生活基本需要,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基本保障。听、说、读、写样样本领都少不了。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最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加快提高孩子们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速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薛法根老师在《九色鹿》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识字写字,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品读词语,在读书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得更好。
我认为,语文阅读课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纲”,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里要学习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这就是语文课上的学生言语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语文教学姓‘语’,不管怎样创新,要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课不能上得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白白浪费时间去干别的什么,而不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课不能算是语文课。
二、预设与生成的和谐
预设的目标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一成不变,要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目的,将教师、学生、文本和教学情景统摄于学情的变化中,或启发式,或参与式,无论哪种形式,教师应保持敏锐的教学机智。学情是伴随着师生、生生交往和对话中不断生成和变化的,教者要把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捕捉、判断和重组,将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从而构建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薛法根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在学生学习完四组词语之后指着第四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提出“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灵魂肮脏的脏和环境肮脏的脏有什么不同呢”这两个问题,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的理解有根有据,在这种寻根问底的探究中进行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薛法根老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调达的具体表现描述这三个词语的含义,以这三个词语为框架复述课文,诠释童话所表达的情感。薛老师高超的引导来源于吃透文本。吃透文本的价值取向就得咀嚼、吃透语言文字,在与文本充分
对话中方能获得。教学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应得到老师尊重的,也正是新课程在传统教法的继承上的创新之一。但是这独特体验必须是在充分地与文本的对话,对语言文字的咀嚼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与文本进行高质量的对话与交流,才能对文本进行正确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新课堂倡导“自由读说”,但也不能缺少教师正确的目标导向、科学的方法指导、及时的质疑解惑、有效的组织教学,如若不然,学生就可能读不到重点,说不到正题,甚至走向歧路。
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追求创新,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而又促进学生发展的创新之路。
第二篇:PCK(学科教学知识)综述
PCK(学科教学知识)综述
朱倩梅
引言
从师范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来看,70年代以前比较强调教师的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70年代之后,开始注重教师的教育学科知识,尤其是一般教学知识。8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又特别强调学科教学知识(PCK)对提高教学成效和促进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促进有效教学,培养高素养的师资,对PCK的研究是有意义的。[1]
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缺失而提出来的概念。当时,在美国许多州的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往往只测试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多是测验一些事实知识的记忆,教学知识仅是涉及准备教案和评价,识别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室管理与教育政策等,完全看不到学科的影子。因此,Shulman提出了PCK的概念,试图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重新重视学科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Shul~指出,以前的教学研究范式忽略了学科问题,然而,学科问题对教学很重要,如教师对学科的理解如何影响他们的教学质量,教师怎样把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教师怎样处理有问题的学科课程材料以及怎样使用自己的学科知识来生成解释和表征(Shulman,1986)。Shulman把各种教学研究中忽视学科问题的研究称为“缺失范式”.(董涛,课堂教学的PCK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4.)
1.PCK的特征与类型
PCK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86年舒尔曼教授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刊《教育研究者》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该项目由斯宾塞基金会所资助,研究对象为斯坦福大学一组科学、数学、社会学科和英语专业的职前教师,研究主题是他们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发展之间的关系。文中舒尔曼教授首次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即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2]
1.1 PCK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1.1.1 PCK的内涵
PCK是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教师独特学科内容领域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理解的特定形式。舒尔曼的观点把PCK作用教师最有用的知识,能够区分教师与学科专家,并且是最有效的类推、阐述、示范和解释。[3]总之,舒尔曼对PCK的定义实际上是将PCK作为多种知识的综合,包含教师对学习者的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法知识等,它是“用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特定单元的教学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格罗斯曼(Grossman)则定义PCK由四部分组成:“关于学科教学目的知识、学生对某一主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课程和教材的知识、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呈现知识”。[2][3]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教师必须拥有所教学科的具体知识: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还应该具有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成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
1.1.2 PCK的基本特征[4]
一、与内容相关。
教师的PCK是教师关于如何将自己所知道的学科内容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加工、转化、表达与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因此,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虽不同于学科内容,但其指向于特定学科及其内容的加工、转化、表达与传授,与特定主题紧密联系即与学科内容息息相关。
二、基于经验的反思,具有实践性。
教师的PCK是关于如何教的知识,是教师基于课堂实践以及在生活与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并对其进行反思、归纳与总结,经过综合、转化而不断获得与丰富的。因此,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离不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环境中所获得的经验及其基于经验的有目的、有重点的反
思。而获得PCK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教师工作、生活的专业场景。正是在这种由实践→经验积累→反思→再实践→再经验积累→再反思„„的不断往复的知识结构重组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获得了成长与发展。其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所以PCK具有实践性。
三、个体性。
PCK是教师个人在自己所任学科和所在班级的特定范围内,不断将各方面知识综合、创新的探究过。具体而言,教师必须通过自身对社会所倡导的学科教学论这种理论形态的“公共知识”(public knowledge)的理解、概括与系统化,并通过与教育实践行为之间的不断互动,才能逐步内化为自己所拥有的、真正信奉并在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知识,即教师的“个体知识”。此外,不同个体在对其已有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与学习时,由于其已有经验与背景不同也会导致教师学科教学
知识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的PCK具有明显的个体性,不同的教师的PCK是不同的。
四、情境性。
教师的PCK涉及教师如何教的知识,而教学是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的,情境是整个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成分,情境不同,所产生的教学与学习也不同,教学与学习受到具体的情境特征的影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正是这样一种反映教师所处教学现场的特点、与学科内容紧密相关的“视情形而定”的知识。所以教师的PCK具有情境性的特点。
五、整合性。
PCK是学科和教学两种知识的融合的产物,具有融合性或整合性。莱德曼和拉茨认为,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与持续使用个人的学科专业知识于教学活动中,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才能融合起来形成学科教学知识。PCK本质上并非是单独存在的知识体系,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科与教学知识而形成的知识。
1.2 PCK的类型
一、静态PCK
舒尔曼关于PCK概念的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关于学科内容知识的呈示,二是对学生前概念、概念以及具体学习困难的理解。[5] 罗斯曼(Grossman)通过对英语学科中研究总结出的PCK较为系统,有四个因素。马克斯(Marks)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提出教师应掌握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媒体教学的知识、具有学科知识和在教学中能安排学生活动以及注重教学的行为表现。塔米尔(Tamir)则提出PCK应包括关于课程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教学的知识、关于评价的知识。不同的学者对PCK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可是总体来说对PCK的内涵并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只是为PCK这一概念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佐证与辩护。在Grossman等看来,强调的是“知识”,而这一词表示的是静态的,它所指向的是认识的结果。所以PCK属于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它忽视了主体在认知和理解学科以及教学知识过程中的主动性。
二、动态PCK
科克伦等(Cochran,DeRuiter&King)认为,PCK应该由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改为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即学科教学认识,因为“知识是静态的,认识是动态的,学科教学认识是教师对教学法、学科内容、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境等四个构成因素的综合理解,总是处于连续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学科教学认识的发展,教师能够依据他们的理解为学科中的特定内容创造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中构建最有效的理解“。相对于舒尔曼的PCK,PCKg增加了两种成分,一种是关于学生的知识,另一种是有关学习情境的知识。这里,关于学生的知识主要包括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策略、年龄和发展程度、态度、动机以及他们对所学学科拥有的前概念。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主要指教师对形成教与学过程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外在环境的理解。[5]
构成PCKg的四种成分是相互关联、整合在一起的一个融合体,这四种要素的整合过程就是个体观念变化、整合最终形成学科教学认知的过程。在这里,“综合的”(synthesized)与“整合的”(integrated)成为最能表现学科教学认知发展特点的重要术语。PCKg不单单是知识的新形式,是由四种要素相互整合而构成。托宾(Tobin)等人开展的关于经验型教师的案例研究也支持教师知识的“整合”特点。尽管舒尔曼所使用的术语“转换”(transformation)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适的,但由于他把焦点主要放在了伴随教学经验的学科内容知识发生的变化上,使得PCK隐含的含义成了传统学科内容知识的一种新的形式。
Veal和Makinster将不同文献中提到的PCK成分加以搜索归类,然后将PCK分为:普通PCK(General PCK),学科PCK(Domain Specific PCK),包含历史、科学、数学和英语等,地理、物理、生物、化学统称为科学,话题PCK(Topic Specific PCK),例如化学中的溶解、氧化和化学计量等。它们的共同基础是教育学中的教学法。[6]
2.PCK的作用及意义
2.1 PCK的作用
一、促进有效教学。
PCK与学科知识的区别在于它是为了有效地传授一门学科所必须拥有的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它是一种有关如何组织、呈现具体内容、问题,并使之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兴趣和能力的理解,其中包括最有用的呈现知识的形式、最有力的类比、图表、例证、解释和证明,总之就是那些呈现学科知识并对其进行公式化陈述,以使其他人能理解的那些方法。[7]相对其它的知识来说,PCK能够促进有效教学。
二、区分教师与其它的学科专家。[7]
PCK是教师区别于其它学科专家的根本特征,是教师所特有的、作为其专业基础的知识。舒尔曼说:“确认教学的知识基础之关键就在于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交互作用(intersection),就在于教师拥有的下面这种能力,即将他知晓的学科知识改造成(transform)在教学意义上有力的、能够适应学生不同能力和背景的形式上。”如Cochran等所言:“教师区别于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和教育研究者不在于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的质量和数量,而在于他们如何组织和使用知识上。”
2.2 PCK研究的意义[6]
一、它揭示了PCK是教师知识中最有意义的知识。(中国古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只是说明了教师知识量的关系,如果这一桶水只是教师的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其他,这一桶水不能完全发挥它的教学效率。)
二、PCK中各种成分的研究为教师教学知识发展提供指导, PCK中的主要成分当然是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三、教师的PCK是实践性的,在实践前,行动中、行动后围绕某一话题开展行动研究形成的,优秀教师正是在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的话题PCK。进行大量的案例研究能为某一话题提供教学知识的样例,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新手教师应该从积累话题PCK开始。
四、PCK发展的研究为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以教材中特定内容为定向的工作组的方式可强化教师PCK,所以要改进教师培训课程的内容和方式。
3.国内对PCK研究的现状
一、对国外的PCK的研究进行综述,注重PCK的内涵及结构。
郭玉英[2]等在斯坦福大学舒尔曼教授提出PCK的背景简介基础上,综述当前关于PCK的理论基础及定义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廖元锡[6]介绍了国外开展PCK研究的背景,PCK的内涵,PCK中整合的各种成分以及它的结构模型和检测的方法。刘清华[8]主要对PCK进行定位,即对PCK进行界定及其发展的来源进行大量的描述。朱小燕[9]对过去二十年,PCK的产生的背景,PCK的构成部分和建立的模式进行了综述。杨彩霞[4]关于《教师学科教学
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认识》其实也是对PCK的综述,有关PCK的本质,特征和结构,是对国外的PCK的发展作了一个分析。另外刘清华[12]从结构观来看PCK,对国外的文献进行综述,存在着不同的结构观,有PCK的结构观和后结构观。
二、由国外对PCK的认识,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新的要求。
大量的研究者都在对国外PCK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国外的PCK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要求。刘小强[10]针对80年代后期出现的PCK,通过研究PCK对美国教师教育的影响,从而指出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PCK对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建议。赵新云[11]对PCK的内涵进行了综述,并在探讨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师院校培养高师生的学科教学知识素质的几点措施,这是对高师院校培养高师生的研究方向。
三、进行学校实验,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及学习者的角度来看PCK的发展。
徐章韬,龚建荣[13]通过从学习者的视角剖析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具体分析了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怎样有机融合的,在经验层面证实了上述观点。该论文是以学习者视角(The Learner s Perspective Study,即LPS)剖析一个典型课堂教学案例。这是从经验的层面上进行实验验证,给出了具体的例子,在国内,这是较少见的,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该课例是青浦经验新行动的产物。青浦经验从本质上说是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有机融合的产物,是指导有效教学的本土经验。另外,青浦实验[14]还对小学数学新手和专家教师PCK比较进行个案研究,该论文采用的是个案研究,分别选择一名新手教师和一名专家教师,通过对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数学第六册整理与提高单元“数学广场——谁围的面积最大?”的课例进行文本分析、录像带分析、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教师的PCK。其中他们存在的问题是样本太少,不具有统计意义。
4.国外对PCK研究的现状
一、对PCK的介绍和界定。
J.Gess-Newsome and N.G.Lederman对教师的PCK进行了介绍及定位。[3] SHIRLEY MAGNUSSON, JOSEPH KRAJCIK AND HILDA BORKO[19]对科学教师的PCK的性质、来源以及发展进行了阐述。
二、以某学科为例研究教师的PCK,促进教师教育。
Ingvar Thorén, Eva Kellner, Annica Gullberg and Iiris Attorps[3]针对在科学和数学教师教育的研究,发展变革性的学科教学知识。这个教师教育的项目的研究主要是在瑞典耶夫勒大学进行,对象是该大学的未来的科学和数学教师。他们的目的是为适应教师教育的目标而最后改进一些课程,并提供了培养未来科学和数学老师的一个新的课程结构。Jason Silverman,Patrick W.Thompson[16]对有关数学教学发展的结构的框架的研究。
三、教师PCK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Ineke Henze & Jan H.van Driel & Nico Verloop[18]中有关教师PCK的地位及其重要性进行研究。
四、调查及测量教师的PCK。
Brian Rowan Steven G.Schilling Deborah L.Ball Robert Miller With Sally Atkins-Burnett Eric Camburn Delena Harrison Geoff Phelps [17] 教师的PCK进行调查及测量。在教育创新的内容上,对于有经验的科学教师的PCK的发展的研究。[20]该论文历经三年的时间由一个新手教师到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的过程,来研究教师的PCK的发展。
参与文献
[1]白益民.学科教学知识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4(4):27-30
[2]杨薇,郭玉英.PCK对美国科学教师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当代教师教育.2008(1、3):6-10
[3] Ingvar Thorén, Eva Kellner, Annica Gullberg and Iiris Attorps..Developing Transformativ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J].University of Gävle, Sweden
[4]杨彩霞.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科学.2006(22、1):60-63
[5] 冯茁,等.从PCK到PCKg: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98):58-63
[6]廖元锡.PCK——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6):37-40
[7]胡青,刘小强.分离还是融合:教师教育专业化中形式与实质的矛盾——兼谈学科教学知识(PCK)与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188-192
[8]刘清华.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之源[J].天中学刊.2005(20、1):131-133
[9]Zhu Xiaoyan.UNDERSTANDING PCK:ITS BACKGROUND, COMPONENTS AND MODELS—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PCK IN THE PAST TWO DECADE[J].中国英语教学.2007(30、5):84-95
[10]刘小强.教师专业知识基础与教师教育改革:来自PCK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
(11):5-9
[11]赵新云.论高师生的学科教学知识素质的培养[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9、2)
[12]刘清华.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观[J].河南大学学报.2005(45、1):134-137
[13]徐章韬,龚建荣.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合[J].教育学报.2007(3、6):34-39
[14]上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小学数学新手和专家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J].教改前沿.2007:47-50
[15]J.Gess-Newsome and N.G.Lederman(Eds.).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 AND ORIENTATION[J].PCK and Science Education.3-17
[16]Jason SilvermanPatrick W.Thompson.Toward a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J].Math Teacher Education 2008(11):499–511
[17] Brian Rowan Steven G.Schilling Deborah L.Ball Robert Miller With Sally Atkins-Burnett Eric Camburn Delena Harrison Geoff Phelps.Measuring Teacher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 Surveys: An Exploratory Study.[18]Ineke Henze & Jan H.van Driel & Nico Verloop.ScienceTeachers’ Knowledge about Teaching Models and Modelling in the Context of a New Syllabus o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Res Sci Educ(2007)37:99–122
[19]SHIRLEY MAGNUSSON, JOSEPH KRAJCIK AND HILDA BORKO.NATURE, 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SCIENCE TEACHING
[20]Ineke Henze, Jan van Driel & Nico Verloop.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of experienced science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第三篇:语文学科教学知识是什么
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是什么?
今天,收看专家讲座,苏立康教授讲座中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学科教学知识?”我学到很多知识,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也这么认为。
在不同的学生及其不同的年龄阶段,当然要有不同的且要递进的教学知识安排。但是,不论是在哪种年龄层,教师都要考虑到语文是母语教育,所以要考虑其思想性、文学性和工具性。
一、语文学科知识的思想性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纯知识性的学科,其是母语教学;所以语文学科的教学知识中首先要考虑其思想性。
例如选入语文教科书的文章,首先注重的是作者深厚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感悟,考虑文本中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思考和探索愿望。所以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在传授学科知识时,首先要 挖掘这些文章中显现或者隐藏的思想价值,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个价值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这就是语文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语文学科知识的文学性。
语文是培养学生品味美丽的学科。语文知识的文学性,就是注重通过典型形象来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这些典型的形象具有生动性、可感性,其灌注着美的因子。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感受这些形象时,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获得更高更强烈的美感,得到更大的快感和满足感。
通过学科知识来开发智力是包括语文在内的所有学科教学的义务,但是“进行文学审美教育”才为语文学科所独有,是语文课堂内外都要关注的一点重要特色。
三、语文学科知识的工具性。
听说读写,是一个人存在于社会的基本能力。一个人要正常生活于人群中,就要拥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就是语文学科知识的工具性及其意义所在。
语文教学不去重视这四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远离了语文学科教学的本原。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阅读,学会抒写;去接触这些学科知识,去提升这些知识眷顾下的能力。当然在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年龄阶段,这四项基本能力的要求是有阶梯性的。
鉴于语文学科知识的思想性、文学性和工具性,鉴于这“三性” 之间的关系,我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语文是给予每一个人思想与美丽的工具。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例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例
上传: 徐洪宝
更新时间:2012-5-14 14:45:00
课堂实录
师: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一首中国的歌曲,一首中国人必须听的歌曲。(课件:播放胡浩波演唱歌曲《乡愁》)。
师:这是1992年春节晚会的现场,这首歌是根据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谱曲改编而成,原诗一共是四个诗节,歌曲保留了三个诗节。这首诗歌自1992年以歌曲的形式,从台湾穿越海峡来到大陆以后,就备受人们的关注。比如到了2002年,一部反映郑成功后人生活的电视片《闽南名流世家》,选取了余光中的《乡愁》作为主题曲,并且获得了当年金鹰奖的最佳主题曲奖。那么,余光中的《乡愁》为什么能引起人们如此的关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歌,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板书这首诗歌的内容,并配有音乐。),齐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师:有人说,这首诗只有读出它的乡韵,才算将诗歌潜在的感情激发出来,这样的朗读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哪位同学试着朗读一下?
学生读。(配乐)
师:哪位同学再试一下?
生:老师,我想和刘岩一起读。
两位女同学一人一段读。(学生抱以热烈的掌声。)
师:三位同学的朗读都非常好,情感很饱满,有感染力。三位同学的朗读是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老师想,如果选一个这个世界上读得最好的人给我们读,那该多好啊。那么大家想一想,读《乡愁》最好的人是谁?
生:余光中。
师:为什么是余光中?
生:因为是他写的诗歌。
师:好,今天余光中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今年已经是76岁的高龄了,我们欢迎他给我们朗读这首诗歌。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76岁高龄的余光中朗诵《乡愁》的录音录像。)
师:余光中读得这首诗歌和我们读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何不同啊?
生:余光中读的和那三个同学的感情色彩不同。
师:能不能具体说一下不同在哪儿?
生:那三个同学比较有激情,而余光中读的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感情。
师:什么样的感情?
生:怀念祖国。
师:余光中读的确实没有我们的那份激情,但是他比我们多了一些东西,在感情上多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感觉他多了一种沧桑感。
师:说的太好了。确实,他比我们少了那么多的激情,也比我们多了那么多的沧桑和凝重。那他读的为什么比我们多了那么多的沧桑感呢?
生:因为他亲身经历过和祖国分离的痛苦。
师: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读透文字背后的人生,大家看看屏幕上的文字,从这些文字里可以看到作者怎样的人生经历。生:可以看到小时候作者和母亲分离,长大后又妻分离,后来母亲离他而去,现在呢他又和大陆分隔两地。
师:说的很好。她说了余光中四个不同的人生经历,说明这位同学对诗歌读的很好。那么,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继续看。
师:(老师配合着余光中的图片对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解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他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就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他再也没有回到大陆。后来在回乡梦
时候他写下了这首《乡愁》。“我二十二岁离开大陆,对这块土地讲来,曾经缺席了四十年,回来已经很晚了,早就应该回来看看了。”
师:刚才我们同学的发言,和余光中先生给我们介绍的一样。你们读的非常好,透过文字,读出作者的悲欢离合。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我们看到的四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都震撼着我们的人心。其中描写的别母愁、别妻愁、丧母愁、大陆愁,哪一画面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16行,写出的时间也只用了二十几分钟,但是在我们读的时候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显得那么漫长,仿佛低声地向我们诉说。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再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想一想刚才老师的解说和余光中的诉说,你的读法可能是不一样的。来,我们齐读。
学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读到了心灵的深处。我们在朗诵这首诗歌的时候,把其中的关键词语提出来,分类组合,重新排列,就会读出新的感觉来。我们先看第一组表示时间的词语,大家齐读一下(课件: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根据大屏幕的这四个词语,请同学们思考,作者写了四个乡愁,这四个乡愁是并列的关系,还是有所侧重?
生: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这四个乡愁是并列的,还是侧重于哪一个?
生:是并列的。
师:说说理由。
生:根据篇幅来看,每一首诗的详略是一样的。
生:我不同意她的观点。我认为是有侧重的,侧重在最后一节诗。因为“而”是个转折连词,是对前三个词语的转折。
师:你说的很好。前三个乡愁可以合并在一起,称为是什么样的乡愁?
生:往日的、从前的、昔日的、过去的……
师:也就是记忆中的乡愁。你想一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还像小的时候那样想妈妈了?想他的妻子?离去的母亲?
生:不。
师:他的母亲1964年去世,1971年写的这首诗歌。七八年之后,这种感情还会像眼前那么浓重吗?大家看一下余光中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是怎样的。(课件:在四个时间词语旁分别有四个画面,随便点击就会出现余光中对这节诗的朗读。老师分别点击前三节诗的朗读,并重复点击最后一节诗,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
师:他读最后一节诗歌的时候,与前三节有什么不同?
生:读“而现在”这节诗的心情比较沉重,并且语速也放慢了很多。我认为,过去的事情他毕竟会慢慢地淡忘,而现在却不能。
师:还有吗?再听(课件:点击画面朗读,让学生听读比较。)读最后一节诗中的“乡愁”与前三节诗中的“乡愁”一样吗?
生:第四节诗的“乡愁”读得很重、很慢,读出了它的沧桑感。师:对,最后一节诗带着沧桑,带着凝重,所以整首诗侧重于最后一节诗,那么前三个诗节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师:我们再看下面一组词语,请读一下。
生:小小、窄窄、矮矮、浅浅。
师:这四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生:叠词、形容词。
师:还有呢?
生:把所描写的对象都写的非常微不足道。
师:看这四个词语后面的词语,它所描写的事物是不是都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微不足道?
生:邮票、船票和坟墓确实是小的,但是海峡却不是那么“浅”。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虽然海峡浅却难以到达。
师:嗯,这个“浅浅的海峡”,海峡肯定不浅,但是他把它写的这么浅,就说明它很容易渡过,而实际并不容易渡过。那么他把这么深的海峡写得这么浅,合理吗?从地理的角度说,这海峡有100米深,这么写,不矛盾吗?
生:我觉得不矛盾。“浅浅的”是从感情的角度来讲的,是发自内心的,他希望回归祖国的感情很强烈。
师:你说的很好,从感情上说海峡是浅浅的,是能够渡过的。但现在这海峡使他和大陆天各一方,突出了有乡不能返的愁苦。看下面一组词语,请读一下。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这是一组表意象的词语。作者想家的时候,这四个词语起的作用是什么?
生:邮票是和母亲之间的来往,通过写信;船票是想念妻子的一种方式,有船票就可以坐船和妻子团聚;坟墓是他和母亲隔绝的障碍;海峡把他和大陆分隔开,充满了浓浓的乡愁。
师:根据这个同学的发言,我们发现,前两个是一样的,后两个是相同的。前两个能够沟通甚至相见,而后两个有障碍甚至阻隔。好,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课件:四节诗配四幅画面。)小时候想妈妈的时候,可以写一封书信,贴上一张邮票,这张邮票就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送到自己的家乡;船票虽窄,但一张船票可以使作者乘上轮船来到心爱的妻子面前,可以相见,这两个事物都融进了作者深深的乡愁。可坟墓却不同,当作者来到母亲坟前的时候,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母亲相见了,纵然有千言万语又能谁说呢?只能向母亲深深的鞠躬。而第四个“海峡”又不相同,“浅浅的海峡”和前面的“坟墓”一样,把作者和大陆分隔开,坟墓阻隔了两个人。坟墓和海峡的阻隔程度相同吗?前者是死别,后者是生离,但却痛于死别。祖国大陆就在对岸,可就是过不去。就此,诗歌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对家乡像思念母亲、思念妻子那样眷恋,因此他把家乡又称为“母乡”、“妻乡”。而这“浅浅的海峡”却不能让他回去,他只能眷恋。因此,他只能像眷恋母亲、新娘那样眷恋自己的大陆,但比眷恋母亲更眷恋自己的大陆。他为什么这么眷恋大陆?
生:大陆就在对岸却不能回去,自己感到很无奈。
师:下面我们听听一位游子的心声。(课件:“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了单薄的。我慢慢得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作者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花草树木,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历史,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文化。现实虽无法穿越,但是诗歌是自由的,他在诗歌当中写李白、写回乡梦《春天,遂想起》,(课件:板书这些诗的内容。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同学们。同学们给与热烈的掌声。)
师:现在我们知道,两岸相通了。余光中也可以回来了,我们接他回家,和他说几句话,好吗? 生:您现在可以回家了,海峡变成了真正的“浅浅的海峡了”。
生:您回来以后,会发现,祖国现在变化很大,变得更富强了。
生:江南的儿子啊,欢迎你回家。
师:有人说:落叶终能归根。有传说,狐狸死的时候头一定朝向出生的山丘。草木尚且如此,动物尚且如此,人怎能忍受这种感情呢。“回来吧!”他一旦听到这个消息,他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回来。我们现在一起以目光欢迎余光中回家。(课件:余光中“回家”的录像,并配以歌曲《回家》。)
师:诗人余光中终于回来了,回到了这片土地,回到了这片满载着历史的土地,满载着文化的土地。其实我们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父母及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在漂泊,我们都拥有着土地这个家乡,但是我们真正拥有那片历史的故乡、那片文化的故乡吗?最后,把这个问题作为礼物送给同学们,用一生去思考。
教学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乡愁》是一首现代诗,内容短小却含义深刻。作者是台湾作家余光中,反映的是希望海峡两岸早日团结的主题。学生对台湾一事虽有了解,但却没有亲身的体会。教学的难点是怎样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诗歌的意境同作者一起感同身受,进而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情怀。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极力地采用多媒体手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解读文本,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不少相关资料,有余光中的朗读、作者的生活经历、作品写作背景等。学生在一堂课上获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过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这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这些资料都是由教师提供的,如果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搜索、去思考,把认为有效的信息、问题带到课堂,教师则可根据需要,挑选出有价值的反馈给学生,这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研究性学习中,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多多弥补这一缺陷。
我在课堂上利用课件配合教学,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创设的平台,促使师生、生生互动,变单一的教学为多元的教学、单向性传递为多向性传递,使学生原来的那种静态的、封闭的学习模式,改变为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方式,这才是最根本的。课后,我自己对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这节课我不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那课堂效果会是怎样的呢?
作为在教学中运用过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师都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语文教学,还是中某些方面改革了语文教学呢?其实,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可以不需要教室,也可以不借助于技术,但是却无法离开语言文字。我自认为,这节课的最成功之处在于,语文教学的核心却没有改变,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的学习了最具中国文化内涵的语言文字。通过对最具中国文化内涵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思想和情感越珍贵、越强烈,就越能够与文学经典、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九色鹿》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九色鹿》教学设计
《九色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自我归类,发现易读错、写错的字,并提醒强化。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用“阐明角色之间发生的事情”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九色鹿和调达的人物形象。明白恪守信用的道理。
4.体会反衬的表达作用。
5.练习补白国王、调达的心理活动,并将良好的品质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行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人物形象。
2.难点:领悟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讲授概念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民间故事——齐读课题《九色鹿》。
2.《九色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
民间故事就是像有着假想的内容和比较自由的形式,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
《九色鹿》源自一个佛经故事,就画在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墙壁上。这是一副连环画,有九幅图。课文的九个自然段就是叙述这九幅壁画的内容的。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检查字词
师:课文大家都预习了,下面看看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字音
谁先来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字音?
格式:我想提醒大家“ ”这个字,它.....请跟我读....(连读两遍)
相机提醒:调达的“调”读tiáo 另一个读音是 diào 调动
肮脏的“脏”,读zāng,另一个读音是zàng 内脏
泄露的“露”,读lòu,另一个读音是lù,多用于正式的场合或书面语。
(2)再次齐读生词,整体强化
发誓 皇榜 发财 灵魂 斥责 浩浩荡荡 背信弃义
肮脏 挣扎 调达 泄露 惭愧 残害无辜 知恩图报
(3)字形
魂:“云”本义为“在天空中回旋团聚的气体”,“鬼”指死人。“云”和“鬼”联合起来表示:也就是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灵魂。
誓: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折”,要写得稍微扁一些,下面是“言”,古代人在发誓的时候,往往会找一根树枝,说完誓言以后,会把树枝折断。就是所违背誓言就像这树枝一样。
(范写)魂
生将“魂”“誓”利用生字表描一个写一个。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先找一位学生说一说。
(2)师:回顾一下课文,这个民间故事都主要写了哪些角色?(课件:九色鹿、调达、国王)
(3)师:咱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生答)
(4)师:你能用几句精练的话来概括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先自己试着说一说。
谁想说给大家听?
(5)师总结方法:
“抓角色,理关系”,是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又一种好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复述课文,还可以帮助我们把这个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给其他人。
三、整体感知,梳理质疑
师:课前大家在预习卡上质疑了问题,可能有些你已经解决,也能会产生新的疑问。下面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相互解答,并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全班交流。
1.小组梳理质疑
2.交流质疑,全班梳理
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课文。
四、精读课文,体悟精神,解疑答惑
(一)主问题:在这几个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师:作者塑造了一头怎样的九色鹿让我们都喜欢上了它。
1.浏览课文,看看课文的这九个自然段,都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九色鹿。(①②④⑧)
2.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①先自己认真默读这四个自然段,哪些句子的描写让你喜欢上了九色鹿,把它用括号标出来,反复读一读画出的句子,标出关键词,并用一两个词在旁边用关键写写自己的感受。
②小组内交流感受。
3.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老师引导、提升。
(二)外形美:(第①自然段)
课件: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①从“双角洁白如雪”,“九种鲜艳的毛色”体会到这是一只美丽的鹿。指名、补充(板书:美丽)
②九色鹿美丽的外形让你喜欢上了它。多么美丽的九色鹿呀,人见人爱。一起再来读一读吧。齐读
(三)行为美(②④)
1.课件一:
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①引导学生抓住九色鹿的举动“立即纵身跳进河中”体会九色鹿的勇敢、善良、奋不顾身。
②抓住“汹涌的波涛”体会情况的危急。(九色鹿是在什么情况下“立即纵身跳进河中”的?)
③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引读:波涛汹涌,调达命在旦夕—— 波涛汹涌,自己随时也可能有生命危险,但他义无反顾——九色鹿觉得自己救人是义不容辞。)
2.课件二:
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师:九色鹿的这段话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是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大恩呢。
①引导学生抓住“并不是”“只要”体会九色鹿心地善良,不求回报,唯一的要求就是不暴露自己的住处。你喜欢他的善良。(板书:善良)
②让谈的同学邀请两个同学分角色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对读,一生读上一段调达的话,一生读九色鹿的话。)
(四)机智美
课件:
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已身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再一看,调达正站在国王身边。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1.引导学生抓住“刀枪箭斧”“无法脱身”体会九色鹿的沉着镇定、临危不乱。
2.围绕提示语“气愤”,感悟九色鹿的“正义”。(板书:正义)
①九色鹿是怎样对国王说这段话的?(气愤),那你能读出这种气愤吗?
假如他是调达,(你奉献一下,暂时当一回调达)你指着他,气愤地说——
②“竟然、反问句”感悟
师:在九色鹿的话语中,哪些词语表达的气愤之情更加强烈?(竟然)(反问句)
(竟然,就是意想不到的,出人意料。在这个词下面加点。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这几个词语。自己练习读一读九色鹿气愤的话语。
指名读,指导朗读:(气愤时说话,语速要略快,语气要有力!)(也可以用低沉的语气)
①词语:灵魂肮脏、见利忘义、残害无辜......A体悟同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见利忘义:课件展示
分合法:见有利可图,就忘掉了道义。
顺势联系上下文理解:调达看到皇榜上的奖赏,就忘记了对九色鹿立下的誓言。
灵魂肮脏:
肮脏:(课件)两层意思
① 脏;不洁净:衣服肮脏。②比喻卑鄙、丑恶。灵魂肮脏是指灵魂卑鄙、丑恶。
B体悟同时,学习“递进关联词”并运用。
师:(顺势引导)
调达竟然见利忘义,他见了什么“利”?忘了什么“义”?
课件:(语言文字训练)用关联词将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调达忘记了九色鹿的大恩大德。
调达忘记了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
(不仅......还......,不但......而且......)这些关联词,都是表示意思、程度更一层。
你能试着用上一个说一句话吗?
C体悟同时,学习区分褒义词、贬义词。
齐读这句话。
调达违背了违背诺言,不讲道义。这就叫“背信弃义”;拿仇恨回报九色鹿对他的救命之恩,这就叫“恩将仇报”。
拓展贬义词:你能再说几个这个词语吗?
师:像这种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的感情色彩的词就是贬义词。相反,凡含有赞赏、喜爱、尊崇、美好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
假如你是九色鹿,你能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来斥责一下调达。
调达,你这个......过渡语:是啊,想想自己舍生忘死救起的人竟然恩将仇报!让人愤怒!——一起再来读一读九色鹿的话!(齐读)
3.感悟九色鹿的机智
师:但是,难道仅仅凭正义就能安全脱险,让国王改变主意吗?这段话中包含着九色鹿复杂的心理活动。再来读读九色鹿的这段话,一句一句地读,细细地读,慢慢地想。谁有发现?交流,顺势指导情感朗读。
九色鹿对国王的所作所为一点儿也不感到气愤吗?
(引导)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你这个昏君,竟然听取小人的谗言,来残害无辜
九色鹿是怎样说的?
①引导学生抓住“陛下”“您”和说话是有理有据,虽然很生气,但是却很有分寸,而且说服了国王。体会九色鹿的机智。(板书:机智)
② 抓住“您知道吗?”谈,让国王知道事情的真相,让他了解调达的为人。
③师总结:小不忍则乱大谋!在遭到卑鄙小人陷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格外沉着冷静,既要揭露小人的奸计,又要保护自己!这叫“智慧”!(板书:智慧)谁再来读一读?
(五)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针对板书)师:这个故事给我们塑造了一头美丽与智慧、正义与善良的九色鹿,除此之外,你还收获了什么?(做人要恪守信用等)
2.学到此,老师有一个疑问,题目是九色鹿,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调达呢?用调达的卑劣与肮脏来反衬九色鹿的美丽善良、勇敢机智,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板书:反衬)
3.总结语:同学们,民间故事大都是惩恶扬善的。这个故事也不例外。九色鹿靠着自己的正义与智慧说服了国王,惩罚了调达。民间故事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往往会加入讲述人个人的喜恶与想象,所以有些情节与结局会有所不同。有一个版本是这样描写的,受到惩罚的调达后来忏悔了,他面壁思过,最后位列500罗汉中的第157尊。你看,一个坏人,他知错就改,也能成为一尊罗汉。
六、作业
1.把《九色鹿》这个故事讲给讲给家长听。(相信会有一个属于你的版本的九色鹿)
2.拓展阅读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
七、板书设计:
22.九色鹿:
美丽 智慧
(反衬)
善良 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