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有效课堂的理解和做法
我对有效课堂的理解和做法
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目的是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师生双方体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生命意义,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的不断实施,老师在行为上能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探索。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低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现象。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的变化。由过去的“师问生答”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积极参与”,“师说生听”变成“自主探索”,课堂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华,课堂教学多了新颖的形式,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其主要原因就是课堂教学低效。现在的课堂教学的现状是教学的内容“胖”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的形式“花”了、教学效果也有“虚化”了,课堂“趣味性”没有了。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必须从低效的教学场景中走出来。
构建一节有效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动脑,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师生角色重新定位的变革,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们是从以下方面做的:
1、精心备课,上出自己的特色。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对话互动。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课堂氛围。
4、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5、及时鼓励表扬,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篇: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
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
逸夫回校赵梅英
高效课堂,我的理解是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更丰富,学生在学习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教学方法的转变。
高效课堂的课堂法则总纲是“四落实”和“三讲三不讲”,即“看一节课落实了多少内容,有多少是学生落实的,花多少时间落实的,用什么方式落实的。”“学生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学会的不讲,即使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要讲重点和难点,要讲易错点和易混点,要讲规律和方法。”只要坚持不懈“四落实”和“三讲三不讲”,贯彻执行,这样的课堂才就是高效的。
2、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首先是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主张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即自主地学习;其次是重视和放大每个学生的自学体验;再次是培养和强化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突出“学乐”和“乐学”。最终达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3、高效课堂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忘记自己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备课要将“教案”变为“学案”,备课必须备学法,学法的确定不能随心所欲,必须符合年龄段要求,符合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也就是教师不要以“教会”为目的,而是以学生“学会”为目的。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会终生受益。例如课前预习、自学,课中合作交流,课后书写等等有了这样的好习惯,课堂效率肯定是惊人的。
5、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弯下腰,真正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身份要降低,做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某些问题的讨论、建议、指导等,让学生感受到自主、民主、和谐的气氛。
这是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摸索和探讨,让高效课堂真正体现在自己的课堂中。
6、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① 学案的内容在难度和容量的安排上把握不中。
② 小组合作学习局面混乱,效果不好。
③ 不管哪节课教学时间总是那样的短暂,不够利用。
第三篇: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改观摩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陈顺琼老师的课之后,也聆听了老师对陈顺琼老师的课的分析,收获颇多,尤其是她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但我现在对怎样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和怎样设计一个合理的预习案还是一头雾水,我们现在所做的预习案和他们的导学案有那些不同。我也知道,学生如果能做到学习三步曲,也就是: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好的,但如何做到那就是我最想得到的。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难问题有待解决的,也就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小组长的能力以及小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合作。前一段时间,我们也把学生分成小组,但我觉得这样的小组没有多大的作用,好象是给了学生开小差和聊天的空间,因为学生围成了一圈以后,有的学生的变成了背向黑板报,他们在看黑板时总是没有把身体转过来,这样也造成不专心听课或者分心的现象。怎能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在这些问题中,我真心希望学校能给我们开展一些培训课,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高效课堂的乐趣。
第四篇:我对快乐课堂的理解
我对“快乐课堂”的理解
作者:监利县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15-09-01 16:03:00
2014年的12月受章华小学的邀请,参与该校《“快乐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并收到了该校初始方案,方案中研究的目的是,在深化“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创建“快乐的高效课堂”模式,研究内容包括“快乐课堂”的模式、环境和教材因素等问题的研究。我结合当前课改动向,从四个方面对该方案进行了修改和相关内容的补充,一是为什么要研究“快乐课堂”?我国上海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愉快教育”的研究,现阶段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期,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怎样赋予“快乐课堂”新的内涵?二是“快乐课堂”是什么?其内涵包括了哪些基本要素?三是研究的路径和方法,四是研究的内容。后来,经过反复讨论几易其稿才确定《构建快乐课堂奠基幸福人生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方案,该方案于2015年5月申报市教科院,并成为市基础教育研究重点课题。
对于什么是“快乐课堂”?很多教师还有些疑惑,研究的向度也很茫然,下面谈谈我对“快乐课堂”的理解,希望能帮助实验教师展开研究。
一、什么是“快乐课堂”
我个人认为,“快乐课堂”是:为学生提供安全的、自主的、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习者最大限度地运用最喜欢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从而获得最愉快地学习体验的一种课堂。
“安全的、自主的、积极的教学环境”是对学生的尊重。是给学生营造一种被尊重的、宽松的、积极的、安全的课堂环境。以满足学生的归属感,使课堂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一旦我们的教学与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相一致时。就会带来开放,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乐学、爱学。
“运用最喜欢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经历、学习能力、学习方式、认知水平等都是不一样的。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会依据自已的知识和经验来选择适合他的方法进行学习。对于这点,学习者特别需要获得教师的鼓励,并告之什么是最有效的,最优的方法。如果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我们的教师还是要求学生统一学习方式,统一学习进度,这势必会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激情,势必会加大学习成果的两极分化。
例:用二十分钟的时间背诵一段四百字的“草虫的药用价值”广告词。第一个学生用强化机械记忆的方式,二十分钟就记住了;第二个学生用十分钟查找“草虫”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明白了“草虫”长什么样,有什么作用,再用十五分钟背诵“草虫的药用价值”,他也记住了;第三个学生花了二十分钟查找“草虫”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明白了“草虫”的生长规律,药物的价值和制作过程,再花十分钟记住了广告词。三个学生的记忆方式和记忆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二十分钟后及时检测,第一个学生会获得教师的鼓励,第二个和第三个学生可能会获得教师的贬损,他们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但是,如果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忆,结果会完全不一样,一周后检测,第一个学生只记住了20%的内容,第二个学生记住了50%的内容,第三个学生记住了90%的内容。这个案例说明“快乐课堂”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并引导学生“运用喜欢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主学习的要义。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与“顺应”。也就是说新的知识必须在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应用于实践,新的知识才会被学习者接受和理解,学习者的心智才会获得发展。
“愉快地学习体验”是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是学生在学习时有了成功的体验所产生的一种激励。这种激励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学生的内心需求,它会使学生获得持续地更大的成功。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长期累积起来,可以摧毁学生的学习信心,可以使学生无心向学,最终使学生失去生活的欢乐。
“快乐课堂”追求的是:由内在的成功感而获得的可持续学习的激情,而不是一种外在的简单的愉悦的情绪体验。
教育的价值在于塑造人,引导人追寻快乐的生活。快乐的获得教育,在走向快乐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经历快乐的体验。那么“快乐课堂”就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快乐作为一种有待于教给学生的情感内容,这样“快乐课堂”就是“教快乐”,这就包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的人格;二是把快乐当作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这样“快乐课堂”就是“快乐地教,快乐地学”。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但只有把这两个方向结合起来理解,“快乐课堂”才能获得完整的意义。快乐课堂是为“人”的快乐,是师生双方的快乐实践,所以没有教师的“快乐地教”,也就无法真正给学生“教快乐”;反之,不能教学生快乐,教师实际上也不存在快乐地教。因而,教师必须充分领会快乐课堂的理论内涵,探索“快乐课堂”的发展向度,以实现“快乐课堂”的现实价值。
二、快乐课堂的基本要素:
1.是情绪安全的课堂
“快乐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生态。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课堂里的情绪安全感(包括心理安全、人格安全、话语安全)。学校与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安全的课堂、自主的环境,让师生平等地交流。课堂安全是学生全心“卷入”学习、自然生长的前提。老师的一声断喝,一句严厉的批评,会使学生一堂课都“胆战心惊”,教师一时的情绪、可能让孩子一天都揣揣不安。课堂“安全”即展示无错。学生们发言并不需要举手,谁有问题就直接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是站起来就回答。我们不能单方面要求学生师道尊严,而忽略学生的自尊。
每一位老师都要不断提醒自己,你今天的课堂带给学生的是鼓励还是伤害?鼓励了一些人的同时是否伤害了另一些人?你今天的课堂,学生得到的是快乐还是忧伤?是增加了自信还是自卑,教师要有“同理心”,善于和学生一起去体验那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教师的智慧在于无形中为更多的学生营造安全的心理坏境。
要建立“快乐课堂”,学生就要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有勇气面对学习的挑战。自主学习通常需要承担风险。比如,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和学生们都应坦承公开自己的无知,并通过合作研究、学习来获得新的精辟见解。随着年龄增长,学生迫于自尊心的形成和各种压力而越来越难以启齿自己的无知。如果教师意识了这种变化,就更需要创建一种具有情绪安全感的积极的课堂环境,并告诉学生承认自己的知识的漏洞或学习中的过错是很平常的事。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虚心请教。这样,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展开。
例:小学四年级语文,《两球落地》,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有学生提出:老师,为什么轻重不同的物体会同时落地?教师一时语塞,并立即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谁知道?学生一脸茫然。但教师好像没有发生刚才的教学事件,立即转向其它学生,还有什么问题?此时,学生都还沉浸在期待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在这里,教师为什么不把了解的东西和盘托出,并承认自己的不知之处,在和学生的不断交流中,通过一些不经意的信息找到答案,我们教室里还有“班班通”,为什么不寻求“百度”来解决问题。其实道理很简单,原来物体的自由落地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这种现象蕴涵着一个伟大的真理,任何物体落地的加速度都是每秒9.8米。这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要勇于和学生坦诚相待,这就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伙伴!
快乐课堂是一个温暖的,充满着爱的,师生彼此熟悉,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教师要关心了解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学生的个人信息是师生之间的重要纽带。每个学生都是立体多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进度。当一个老师了解了学习内容和该学生的先前的知识结构有差异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弥补或者个别辅导,这种个人联系也有助于教师选择什么是必讲内容或必须给学生解释清楚的,这一点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尤其重要。因为许多学习不理想的学生,都需要特殊的教学策略!如:我的女儿读高中,学习成绩属于“不理想性”的,在高三学习期间,她花了九个月的时间赴外地进行美术专业培训,回校后如果进入原班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势必无法融入这种学习环境,势必会产生极度的焦躁情绪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文化课学习,要考上大学,难如登天!于是,我采取了特殊的教学策略——个别辅导。第一个星期,女儿情绪极度不安,无所适从,老师讲的内容听不懂,暗自以泪洗面,第二个星期,在进行心理干预的情况下,情绪稳定,我要求教师从初中的课程开始进行辅导,渐渐地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以此树立学习信心,第三个星期,和老师们和学习伙伴们成为朋友,通过向教师质疑和“百度”释疑进行自主学习。三个月后的高考,居然取得了理想的文化成绩,超出艺术本科录取线近百分。这说明情绪的安全在学习活动中是何等的重要!
2.是自主性学习的课堂
什么是自主?是指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自主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课堂上谁自主?”这个问题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教育重在保护和发展学生自主生长的能力,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在“快乐课堂”中,要创建积极、愉快的课堂环境,要从满足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出发,促使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自信心自然生长,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能持续生长。“高效课堂的核心就是自主,自己做学习的主人,不受别人支配。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过去老师把学生当奴隶,我给你灌输,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句话触及到教育价值的本质。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主的学习”,一切教育的终极目的也都是为了人的自主,为了精神和灵魂的自主。正如杜威所说:教育的价值在于创造持续生长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是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 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 以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为特征, 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 它是一种与情景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其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 使其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自主性学习,既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 它与传统的被动适应式学习相比, 在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建构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区别, 它解放了学生,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充分发挥, 内部潜能得到释放, 它是对接受性学习的超越。但是,在现实教学中, 人们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停留在理论观念上,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 因此要给自主性学习创造适宜的土壤和条件。
“快乐课堂”就是在尊重学生的理解,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前提下,体现自主学习。一个人专心致力于一项工作可描述为自我“卷入”,当智能受到挑战的时候,自我“卷入”就达到它的顶点。如何才能促使学生自觉“卷入”到学习任务之中呢?首先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心理,(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设法使学生在“卷入”的学习过程中心情愉快,要有学习的强烈需求,其次设法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促进学生学习成功,提升学习信心,第三提供充裕的探究空间和时间,第四鼓励学生质疑、多向交流,学生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是开放的课堂
“快乐课堂”是一种开放的课堂。就课堂改革而言,开放即变革旧课堂,建设新课堂,为课堂重新“命名”;一个由教室、学校、家庭、自然、社会等时空构成的“生态链”,谓之曰“新课堂”,课堂即生态。在课堂里学生能写出春天的美景吗?能写出劳动的场景吗?不能!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开放即放手,放手意味着相信与尊重。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即意味着发现、鼓励、引导、点燃,拓宽每一个学生人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是压抑和损害。就时代变化而言,如今,人类的文明通过互联网,第一次如此丰富地摆在我们面前,并联进入了教室。这是一个青少年凭借键盘就可以与世界对话的新时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去搜寻知识,特别是新知识。我们要向学生开放“班班通”或将“平板电脑”引入课堂。我们还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体验真实的生活。我们不能因为安全顾虑放弃学生与大自然与社会的接触。当今社会,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于每个学生。学生在我与课本、我与课堂、我与老师、我与同学、„我与学校、我与家、我与未来、我与„„中认识“我”,建设“我”。这时的“我”,就不是一个孤立的“我”,而是一个开放的、独立的“我”在蓬勃成长。如果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每天都把十来岁左右的孩子陷于一个七十多平米的空间里,被当作一个无生命的容器来填装知识,你不觉得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的无趣吗?
4.是合作探究的课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快乐课堂”需要合作,因为合作是人的本能的需求。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有人机互动。“快乐课堂”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愉悦的信息互动的过程。
现在的课程改革,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参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惟一的信息源。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是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了生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性。因此,“快乐课堂”是一种复合的、愉悦的互动学习活动。
“快乐课堂”将把生生互动作为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因为它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快乐课堂”应把生生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是有积极约束力的课堂
“快乐课堂”不是一种自由散漫的课堂,不是一种学生可以为所欲为的课堂,更不是教师为取悦学生而无视教学目标的课堂。如果是那样,“快乐课堂”将会演变成一种无序的、无效的课堂。纪律、制度是一切活动的保障!但是我们要正确理解纪律、制度的意义和价值。“校规”、“班规”“组规”不是在约束学生的行为,而是在塑造学生,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使其成为一个高品质的人,这是创建“快乐课堂”的保障,因为在“快乐课堂”里,学生都需要具有高度自治的能力,“快乐课堂”才能有效地开展。
学生或学生团体要依据社会、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创立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准则。即创建以学习为向导的纪律约束模式。创建“快乐课堂”,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有责任管理自己的行为。我们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调节自己的学习和行为。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设法努力满足自己的一个或多个基本需求(情绪安全、自信、乐趣、归属感、权利和自由),如果学生选择的是被大家接纳的行为规范,符合学校和社会行为准则,其需求就能在自己和他人身上得到较高程度的满足。
学生或学生团体要在教师的参与下创建“校规”、“班规”“组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创建之初,可能会经历一个混乱期,因为老师和学习者都需要给对方一些时间,以学会相互信任和帮助。学生导向的纪律约束特点是,注重问题的解决、师生权力共享,注重反思式的提问和行为纠正。
我们也可以在全校学生中展开讨论:履行责任,遵守纪律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写有遵守纪律,履行责任的计划,讨论并创建“班规”、“组规”等等有利于促进学生为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系列制度。
实施“快乐课堂”,让儿童每天到校都感到自己与昨天不一样,每天都有新的东西,思想奔涌而出。而当他知道自己想的与大家想的一致时,当他知道大家想的同自己想的有某种联系时,会多么兴奋!这样他们既向别人学习,又在对人类的继承和发展上体现了他自己,他们的学习天性就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总之,创建“快乐课堂”,教师们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注重研究过程,享受快乐和幸福!
第五篇: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还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让孩子们在快乐、幸福中获取知识,让孩子们体验和感悟成长的快乐”。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高效课堂。
任何一种理念只有落实到实践中才有意义。强调模式就是为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理念层面的问题流程化,模式,即,方法、结构、流程。模式诠释的是理念,承载的是课堂之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需要一个基本的规则,课堂一旦变成了自由发挥,则很容易陷入混乱和无序。有些人一直在提倡教无定法,但对于更多的教师而言,恐怕惟有教学有法才能达到教无定法,离开了教学有法的临帖阶段,很难破帖生成自己的风格。没有模式就没有标准。这就像无论是奔驰还是吉利都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任何教师都必须遵守基本的课堂规则。高效课堂倡导学生自学,但究竟学什么,怎么学,必须有一个抓手,这个时候就需要模式。课堂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让孩子在快乐、幸福中学习,首先要培养教师人人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人人熟悉并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人人懂得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和方法。这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和基础。“先建立思想,后落实行动”,从实践中反思,从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改进,从实践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