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庙中学课改总结

时间:2019-05-15 10:5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菩萨庙中学课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菩萨庙中学课改总结》。

第一篇:菩萨庙中学课改总结

课改工作总结

东港市菩萨庙中学

2010.2自2007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我校,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三年来,我校课程改革在第一轮基础上稳步推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校本培训、课程设置等方面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三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了课改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吸纳了学校骨干教师和教改积极分子,使学校课改更切合我校教学学际,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更能为普通的一线教师接受,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在我校的持续深入。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制定课改计划,稳步实施推进,自觉学习课改理论,认真参加各种课改研讨活动,深入课堂听课,参加教研组的的以评课、说课为主的教研活动,与教师共同探索,解决实际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学校领导的重视对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课改氛围。(1)学校图书室增订了各种教学的期刊、书籍、和音像资料,各教研组的活动地点也以图书室为主,营造一种课改的浓烈氛围。(2)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改培训,到兄弟学校听课、评课、听讲座,参加教育研讨,从中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做好这些教师在各教研组内的汇报交流,促使各种教育观念的有益碰撞。(3)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展示活动,全面展示我校骨干教师基于课改理论的实践,探索新课改理论下学科教学和多媒体的整合。(4)鼓励教师撰写课改心得体会或研究论文,结集出刊学校论文集。(5)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内专门开辟课改专题,传达课改新动向,宣传课改理论,展示我校探索的新成果。(6)利用教师政治业务学习例会,定期介绍课

改新动向和身边的好做法,并明确把参与课改探索作为校内各级先进考核的必备条件。

3、立足本校实际,搞好校本教研工作。(1)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以各教研组为主阵地,各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备课组每周集中活动一次,定期开展课改研究课、示范课等展示活动,以教促研。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培训班,人员进行滚动式,采用集中学习、外出参观、课堂展示等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加强常规工作的检查,尤其重视对教师备课本检查,主要检查教学目标是否体现课改理念,情境设置是否起到作用,是否撰写教后感等,并在学期末进行优秀教案评比。(3)规范听课、评课活动。教研组内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课,教研组长每学期对组内教师听2节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校中层行政不少于50节,听课纳入学校的常规检查。在评课活动中,无论是上课教师还是评课教师,都运用新课程理论,以教与学方式转变为切入点,以市教研室制定的评课表为基准,深入分析讨论教师的教学行为,关注学生学的效果,通过评课促使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4)落实好我校制定的新教师培养计划,建立“一帮一”制度,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5)以课题研究带动课改理论、实践的深入。我校有“对初中学生英语小组学习策略的研究”、“初中化学与生活常识相互渗透的研究”“利用几何画板功能,在课堂教学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研究课题。(6)以素质教育文件落实为契机,规范执行课程标准,精心组织活动课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教师把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提高

课堂教学效益。

4、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50%以上是青年教师,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着眼课堂”的原则,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与学生共同成长,享受成长的幸福。(1)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参加各种学历、非学历、教学技术、课改研究等培训,提高教师发展的后劲。(2)搭建平台,为教师创设成长的舞台。学校教学开放日、各类示范课、观摩课、讲座展示了教师课改实践的成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让教师享受到成长的幸福。(3)引导教师理论结合实践,把课改理论落实到具体的课改实践,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进行有益的探索。

5、重视做好家校联系。如今中考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家长们关注新课程改革,在质量成为教育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全面发展与幸福成长成为学校努力方向之时,我们更需要取得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介绍中考动态和学校课改进展,组织家长到校听课,定期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各方面了解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内心需求。在学校开放日、家长座谈会中,家长身临其境体会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的崭新变化,家长参与学校课改、支持学校课改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取得的成绩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1)随着这三年课改进一步的深入,教师已逐步融入到课改之中,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并能主动把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教研的热情也越来越高。(2)纵观三年来我校课改实况,教师已聚集于新课改的核心——课堂教学,课堂面貌发生

了积极的变化,教师能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定位自己,教学中多了些沟通交流,信任与和谐;多了些电化投影、多媒体使用、实验观察、物像模型等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

2、在学习方式上,学生逐步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讨论交流。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已经开始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科研意识有所增强,课改推动着教改和教研。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及学科特点确立自已的课题,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注重积累和总结,认真反思并把通过研究获得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加以提炼、整理,写出研究心得、体会文章。广大教师深刻地认识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在实践中形成自已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主要集中在教师这个主体方面,部分教师仍然拿着新教材,守着旧观念,用的是老方法;面对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内容结构的重新整合和学科间互融开放的变化,面对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部分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足,对新教材怎样教、教什么心中没底,手中没准,难以把握适度,难以驾驭自如,更无法上升到理性高度,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中考的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家长的广泛认同,社会舆论的正

确导向。而现在对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尚未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可,学生的负担过重,影响其全面健康成长,也制约新课程全面推向深入。

总之,实施新课程,每个教师都会有许多好的方法和心得。但是,新课程的路还很长,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总结,经常回顾,用“心”去走好每一步。

菩 萨 庙 中 学

第二篇:菩萨庙中学课改总结

课改工作总结

东港市菩萨庙中学

2010.2

自2007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我校,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三年来,我校课程改革在第一轮基础上稳步推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校本培训、课程设置等方面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三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了课改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吸纳了学校骨干教师和教改积极分子,使学校课改更切合我校教学学际,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更能为普通的一线教师接受,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在我校的持续深入。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制定课改计划,稳步实施推进,自觉学习课改理论,认真参加各种课改研讨活动,深入课堂听课,参加教研组的的以评课、说课为主的教研活动,与教师共同探索,解决实际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学校领导的重视对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课改氛围。(1)学校图书室增订了各种教学的期刊、书籍、和音像资料,各教研组的活动地点也以图书室为主,营造一种课改的浓烈氛围。(2)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改培训,到兄弟学校听课、评课、听讲座,参加教育研讨,从中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做好这些教师在各教研组内的汇报交流,促使各种教育观念的有益碰撞。(3)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展示活动,全面展示我校骨干教师基于课改理论的实践,探索新课改理论下学科教学和多媒体的整合。(4)鼓励教师撰写课改心得体会或研究论文,结集出刊学校论文集。(5)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内专门开辟课改专题,传达课改新动向,宣传课改理论,展示我校探索的新成果。(6)利用教师政治业务学习例会,定期介绍课改新动向和身边的好做法,并明确把参与课改探索作为校内各级先进考核的必备条件。

3、立足本校实际,搞好校本教研工作。(1)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以各教研组为主阵地,各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备课组每周集中活动一次,定期开展课改研究课、示范课等展示活动,以教促研。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培训班,人员进行滚动式,采用集中学习、外出参观、课堂展示等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加强常规工作的检查,尤其重视对教师备课本检查,主要检查教学目标是否体现课改理念,情境设置是否起到作用,是否撰写教后感等,并在学期末进行优秀教案评比。(3)规范听课、评课活动。教研组内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课,教研组长每学期对组内教师听2节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校中层行政不少于50节,听课纳入学校的常规检查。在评课活动中,无论是上课教师还是评课教师,都运用新课程理论,以教与学方式转变为切入点,以市教研室制定的评课表为基准,深入分析讨论教师的教学行为,关注学生学的效果,通过评课促使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4)落实好我校制定的新教师培养计划,建立“一帮一”制度,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5)以课题研究带动课改理论、实践的深入。我校有“对初中学生英语小组学习策略的研究”、“初中化学与生活常识相互渗透的研究”“利用几何画板功能,在课堂教学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研究课题。(6)以素质教育文件落实为契机,规范执行课程标准,精心组织活动课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教师把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50%以上是青年教师,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着眼课堂”的原则,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与学生共同成长,享受成长的幸福。(1)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参加各种学历、非学历、教学技术、课改研究等培训,提高教师发展的后劲。(2)搭建平台,为教师创设成长的舞台。学校教学开放日、各类示范课、观摩课、讲座展示了教师课改实践的成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让教师享受到成长的幸福。(3)引导教师理论结合实践,把课改理论落实到具体的课改实践,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进行有益的探索。

5、重视做好家校联系。如今中考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家长们关注新课程改革,在质量成为教育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全面发展与幸福成长成为学校努力方向之时,我们更需要取得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介绍中考动态和学校课改进展,组织家长到校听课,定期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各方面了解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内心需求。在学校开放日、家长座谈会中,家长身临其境体会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的崭新变化,家长参与学校课改、支持学校课改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取得的成绩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1)随着这三年课改进一步的深入,教师已逐步融入到课改之中,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并能主动把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教研的热情也越来越高。(2)纵观三年来我校课改实况,教师已聚集于新课改的核心——课堂教学,课堂面貌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教师能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定位自己,教学中多了些沟通交流,信任与和谐;多了些电化投影、多媒体使用、实验观察、物像模型等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

2、在学习方式上,学生逐步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讨论交流。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已经开始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科研意识有所增强,课改推动着教改和教研。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及学科特点确立自已的课题,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注重积累和总结,认真反思并把通过研究获得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加以提炼、整理,写出研究心得、体会文章。广大教师深刻地认识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在实践中形成自已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主要集中在教师这个主体方面,部分教师仍然拿着新教材,守着旧观念,用的是老方法;面对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内容结构的重新整合和学科间互融开放的变化,面对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部分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足,对新教材怎样教、教什么心中没底,手中没准,难以把握适度,难以驾驭自如,更无法上升到理性高度,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中考的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家长的广泛认同,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而现在对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尚未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可,学生的负担过重,影响其全面健康成长,也制约新课程全面推向深入。

总之,实施新课程,每个教师都会有许多好的方法和心得。但是,新课程的路还很长,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总结,经常回顾,用“心”去走好每一步。

菩 萨 庙 中 学

第三篇:龙王庙中学课改总结

东港市龙王庙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总结

东港市龙王庙中学

2010年2月22日

东港市龙王庙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课程改革与改进和加强德育、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起,被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课程改革确立了新型人才和公民培养目标,同时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方式、课程管理体制等六个方面确立了具体的改革目标。

我校从2002年秋季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这八年的实验工作中,我们加强教改科研,建立培训、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课改常态工作,以教育科研推动课改,以课改促进教育科研,加强课改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研究,大力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质量的完成课改工作。

一、转变观念,端正思想,健全机构与制度,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中心工作。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校级领导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遵循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负责指导全校课改工作的实施。制定学校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和计划,拟定课改工作各项制度,包括集体学习培训、集体备课等制度以及课改年级教师和课改各负责人职责等,扎实开展课改实验工作。

2、加强学校了科研室的建设,针对课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突出问题,先由各组选出公开课教师上示范课,然后,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研究,促进课改工作的纵深开展。

3、学校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探索建立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规范和教学管理形式。制定了《龙王庙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龙王庙中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学生意见》《龙王庙中学新课程考试指导意见》和《龙王庙中学新课程教学常规》。

二、积极开展校本校验、培训,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促进学校教研工作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转变教师观念,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改变。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教育局新教材培训、课堂教学研究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教师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而且校长看到学习笔记后才给签报销单。教师全员参加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积极搞好论文评选、课改论坛活动,提高我校课改实验学术水平,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校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与此同时,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上至少二节示范课,并指导教师上好教改课、评好校改课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我们经常开展优秀教师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课改中的中坚力量。开展赛课、说课、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增进教师对新课程思想的认识、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特别是近几年,我校在利用农远工程上 要求公开课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促进了教师对网上资源的搜集和开发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涌现了象姜作华、王晓丽、谷元彬、方永、李恩东等一批能够熟练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年轻教师。

三、基础课程改革丰富了办学特色内涵,提高特色质量品位,学校从实际出发,强化优势项目,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进而实现特色办学。

1、我校突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充分利用音乐教师和我校刘晓丹和姜秀荣老师有舞蹈、音乐特长的这一资源,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立舞蹈队,民乐队,合唱队,在舞蹈、民乐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强势项目,初显学校艺术特色和教育成果,让学生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并在市各级艺术人才选拔赛上屡获佳绩。美术教师赵乃科美术活动小组发展了学生的美术特长,在辽宁省中学生美术大赛中多人荣获优胜奖。

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升精神文化内涵,打造了促进学校传统文化的良好育人环境,积极发挥校学生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抓好团员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体验教育等活动,加强尊师守纪,勤奋好学,文明礼貌,讲究卫生教育,并通过团支部,把强制性教育(学校的各种检查与督促)与自主性教育相结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每周都能够抽调每班的班干部参与学校的值周检查,引导他们参与学生管理,使他们体验学校管理的不易。

3、我校突出体育工作特色。研究体育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符合学生需要的、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组建运动队(男女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等),营造氛围,各级体育课要按大纲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增加体育达标人数,实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构建适合学校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在东港市中学生篮球赛、乒乓球赛中,曾取得优异的成绩。

4、立足校本教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解决特教的实际问题,为残疾孩子服务,培养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开展的是以普教、特教相融合为特色的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模式。学校根据残疾青少年的个体状况建立档案,因人施教制定“个别教育”计划。任课教师以“生活化教育、个别化辅导、活动化教学”的方式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康复、自我发展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我校的刘新鑫、刘秋颖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四、课改实验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师生关系平等,气氛宽松和谐”的生机盎然的新课堂。

1、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教师学会了用鼓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学会了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会了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学会了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学会了如何驾驭课堂教学;学会了使用富有人文性、艺术性、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组织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真正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过程是生成的、动态的过程,充分体现出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生命活力。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实验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关系平等,在独立中合作,在合作中独立,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热情地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交流和合作,敢于提问,善于发现,老师似学生,学生似老师;学生初步学会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乐趣,而不是负担的事。

3、学校教研氛围十分浓厚。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教师充分认识到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课改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课改势在必行,是人人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教师们自觉参与听课、评课、教研活动;自发征订和学习有关课改的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经验总结、教学案例;主动上网与外校骨干教师、教师交流与对话,共同寻找解决困惑的办法;教师积极要求学校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观摩学习课改实验教学工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历提高进度很快;教师主动提供研究课例,养成了课前研讨和教后反思的习惯;一批青年教师正在迅速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五、新课程改革在我校实施虽然费了一番周折,但取得的效果还是积极的。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改变。促进学校教研工作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但课改工作任重道远,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比如:“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教学方式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各学科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如《思品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等学科。“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对弱势群体如何让他有效参与课堂活动?”、“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师生评价体系?”、“个别实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转变观念难度较大,致使他们有时在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等问题。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思考了。正是在对教育教学的不断思考中,教师课改与传统思想的碰撞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八年来,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务实开拓,充分体现课改精神,建立各级课改常态工作系统的基础上:

一、加大师资培训工作及其投入;

二、抓实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三、研训一体,实践反思,既有学校层面,又有一线教学层面的符合实际、可操作的基础教育改革方案,并在全校得以推广。全校借课程改革春风,从校园文化建设、办学理念特色上均形成了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我们相信:在进一步推进课改深入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发现、探索、创新性地克服各种困难,开创课改工作新的局面。

第四篇:朝鲜族中学课改总结

扎扎实实抓课改 积极探索再提高

——新课程改革总结

东港市朝鲜族中学

文日浩 2010年2月6月

扎扎实实抓课改 积极探索再提高

——新课程改革总结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部署,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课程标准》,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积极实践,不断探索,使我校的课程改革稳步、健康地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抓静态管理,求稳定。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性。

我校制订了各种活动制度,做到活动时间、内容、地点、主持人四落实,如每周二下午为教研活动时间,周三下午为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周四下午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建立了各种例会制度,如教研组长、班主任和课题组成员及课改小组的月例会制度,小结和交流每月的工作情况,探讨和部署下阶段工作。健全了教师的学习培训制度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2.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和载体。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对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整合,在保证学生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各自不同领域里充分学习、充分发展。我校在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学科课程体系,拓展学科课程的内容,保证了各学科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抓学习培训,求提高。

新课程改革已在我校全面启动,而新课改能否得以有效地推进和实施,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综观我校教学现状,在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一言 2 堂”的现象,为此,我们首先加强了对教师的课程改革培训,通过培训,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了有效的纠正,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加强理论培训

经过新课改理论的培训,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抓好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学习培训,组织了三个层次的学习培训:一是通读,要求每位教师首先要通读新课标,并写好学习札记,从而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标有了感性的认识,从整体上加以把握;二是解读,组织教师对新课标进行解读,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标能准确地理解和接受,从而对新课标有了理性的认识;三是研读,这一层次的学习,要求每位教师能对新课标逐章研读,并结合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每人写一篇“走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2.深化操作培训

对教师的培训仅仅停留于课程理论的层面上还是不够的,必须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为此我们加强了操作层面上的培训。教导处经常收集一些教学案例,采取“学术沙龙”的形式,组织教师对这些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反思、讨论、评价,从理论上加以阐述,使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教学的现状,领会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吸取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并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

3.强化教学常规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把着力点放在教师的教学常规培训上。我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制订了新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措施和评估要求,切实规范教师的 3 教学行为。开展了“备、说、教、研、思”的系列研讨活动。制订了备课、说课的具体指导意见,下发了备课和说课的范案,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设计;教导处和教研组长每周一次与教师共同研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每两周召开一次课改会议,进行总结、反思。通过学习培训,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

三、创建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1、建设人性化的学校氛围。

一种自然、温馨的人性化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内,道路两旁、楼道一侧,轻轻的话语、绚丽的彩画„„校园的各个地方都成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这不仅仅是口号、标语,而更是孩子们内心纯洁的表白。我们注重加强教室文化氛围的营造。我们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了“黑版”,这成为了展示学生才华的大舞台。美丽的小图画、精巧的小制作、工整的钢笔字„„学生尽情展示,收获无限喜悦。

同时,我们鼓励教师与学生合作,营造适应各自特点的班级氛围。走进一年级的“识字小屋”,在那里你会看到师生合作完成的识字乐园,会看到孩子们不凡的识字成果;二年级的“古诗我会背”,精彩的古诗配上同学们的绘画作品,会让同学们在欣赏中感受到古诗带给大家的快乐。走进三年级教室,看到同学们精心培育的鲜花,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孩子们的殷殷爱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是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所始终遵循的原则。

2、创建个性发展空间。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校广播站是我们学校成立的校园广播站,这是同学们的又一“阵地”。它的成立、运转,完 4 全由学校的少先队员、团员自行组织。每天,都能听到广播里清脆的声音。有趣的天文地理知识,最及时的新闻大事,以及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特别关注。丰富的内容,活泼的版面,无不吸引着同学们的眼睛。

3、培养自主中进取的氛围。

在创建良好的校园外部氛围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熏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编制了学生成长手册《我在成长》,学生每天的表现予以关注。其中,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天,我提问题了吗?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我快乐吗?等,也有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交流的空间,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特点,学校编印了“从点滴做起”评价手册,同时与“优点记录卡”配合使用。“从点滴做起”评价手册的内容,都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班会等形式自己确立的,以实施自我约束,从而建立了学生、教师、家长共同评价、交流的平台。在每位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成长档案袋”,用来收集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档案袋中的内容都由同学们自行确定,而学生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不是简单的文件夹,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依据特定目的而收集。打开它,你会看到孩子们精心创作的手抄报、多彩的图画、优美的文章、独特的制作„„记录了同学们的点滴进步,树立了自信。抓教学研究,求发展。

四、我校教学工作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方法、训练等)、教学评价”作为系统工程来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我们把课改的着 5 力点定位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力求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每节课上,落到每个学生的身上,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主动、和谐和全面的发展。学期期初详细制订好活动计划,建立好活动台帐,开展了“备、说、教、研、思”的系列研讨活动。做到每位教师上一堂课改研讨课,每位教师评一节课,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论文。例如通过听课,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停留于形式上,学习的有效性较差。为此,我们召集有关教师进行了专题研究,共同探讨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经过实践、反思和学习,我们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一是建立好学习小组,采取异质分组的方法。二是制定小组学习规则,明确在小组学习时学生学习的4个阶段,即“思、听、说、议”。“思”即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听”即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说”是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议”即小组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三是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要深入小组参与讨论,进行指导,并及时了解小组的学习情况,以便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2.加强教科研工作,提升办学品位。

我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把教育科研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问题中寻找课题,在思路中寻找出路,把思考化为行动,强化管理,重视过程,讲究实效,在领导和教师中树立教育科研主旋律意识,确立课程改革的超前意识,强化教育质量的精品意识,找问题启动,抓课题带动,借制度推动,靠“研”教连动,用成功促动,努力激发教师潜心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不断收集新信息,开阔视野。

近几年学校购买新课程教学用书和教学光盘。如:《新课程校本教研的示例与指导》、《新课程教法与经典案例评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教法》等还订阅了报刊杂志,鼓励教师借阅,学校还激励教师订阅《辽宁教育》等杂志,不少教师自己结合学科和工作实际还主动订阅了一些相关的其他方面的杂志,这些都很好地帮助教师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学校还不断收集各兄弟校的课改典型,组织教师到沈阳、抚顺、丹东地区朝鲜族兄弟学校听课;到七中、六中、新城中学、碧海小学听课与参观学习。所有这些活动都帮助教师亲身感受新课程的魅力,实现了从观念到教学行为上的转变,保证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精神与方向。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我校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我们将抓住课改契机,准确把握课改脉搏,不断加强教学实践,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求发展,努力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东港市朝鲜族中学

文日浩 2010.2.6 7

第五篇:十字街中学课改总结

十字街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十字街中学 2010年1月

十字街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东港市北部,建校已有51个春秋。校园面积15亩,建筑面积4018多㎡,18个教学班,996名学生。现有教职员工61人,其中本科学历35人,专科学历25人,高级教师35人,中学一级教师11人,县级以上教学能手7人。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个,微机教室150㎡,100台微机,学校教导处、政教处、教研室有5台微机上网,一台校校通(远程教育网)专用微机,多媒体教室两个,完全具备承担基础教育实验改革各项任务的条件。

二、学校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

1.学校成立了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在东港市实验工作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2.学校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施永福(校长)副组长:周树君

成 员:刘志峰 李成桥 及各班主任 课题组:

组 长:周树君 副组长:刘志峰 李成桥 成 员:各教研组组长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

首先,从2003年开始,在市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学校的主要领导、参与基础教育实验课改的教师积极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理论培训;各学科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法的集中、分散培训。截止2005年8月,所有专任教师全部参加了市一级的新课改实验培训,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我们配合市、县级培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①、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走进新课程》,学习业务知识《新课程标准》,理解新理念(每周2小时),有心得,有笔记;②、以备课小组为单位,看录像——名师讲课,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③、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进行实践,以备课小组为单位集体备课,互相听课;④、老教师与新教师、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结对子,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提高;⑤、向兄弟学校学习,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去东港六中、东港四中、七中,新城中学等学校学习;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接下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我校正式登场。一年多来,主要在七、八年级各学科的教学中进行实践。在教育方面,主要探讨、实践了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教学方面,主要探讨课堂教学中,怎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现行教材在我校是否适应。

四、更新教研理念,深化教研改革

改教学研究是专家的事为教学研究是教师的事;改课题研究为问题研究。我们的做法是:第一,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进行课题研究;第二,在教研组的领导下,以备课小组为单位开展校本研究。

五、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下的科学评价制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认真贯彻《东港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学校成立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校长任组长,同时,班级也成立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由班主任和课任教师组成;以《实施办法》为指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二字街中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对基础课程实验年级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

六、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到家喻户晓 为了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我校顺利开展,我校在2003年已经开始了宣传工作。在教师中间通过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义、教育理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培训教师。2004年9月,迎来了第一级课改实验年级,我们一边教学,一边在学生中间、学生家长中间通过班会、学生家长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七、点滴经验

(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高质量的学校管理是促进学校教育和谐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校开展以来,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党支部、校委会一班人改松散管理的旧模式为增强凝聚力的新模式;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人自为战”为“群体为战”,发展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力;改口头管理为深入到师生中去,从实际出发增强执行力;改传统管理理念为以人为本,突出创新能力,完善人格魅力构建和谐学校的新理念。

1.改松散管理的旧模式为增强凝聚力的新模式

学校行政机构作为上级组织在学校的一级组织机构,在旧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下,其功能是上传下达,按时、不走样的、完全按上级意图办事而机械松散的管理模式,是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宏图。我校领导班子在改革旧的管理模式的同时,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凝聚力,创建教师满意、学生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凝聚力来自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民主管理,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公平公正的做人品质,深切的人文关怀,不断创新和真抓实干的精神。凝聚力是学校教育的源动力。教师个体的向心力、教师集体的合作力,班级骨干学生凝聚力,学生个体的向心力、学生集体的合作力的形成,都源于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全校师生上下拧成一股劲,除了坚决执行上级的政策、法规、工作任务,还主动健全、规范学校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形成了政务、教务、教学、教研大事有人抓,小事有人管,相互协作,形成了“要教师工作”为“教师要工作”的动人局面,具体表现为:①.每学期期末,体育、音乐、美术课考完试后,课表中的体育、音乐、美术课,被其他任课教师一抢而空,大家争着去上课;②.有教师因病、因事请假,空着的课,大家争着上,从不用教导主任去安排;③.每天早晨的早读、自习课,课任教师能提前到教室给学生辅导。④.对于个别科目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能及时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交流学习方法,激励学生进步。

2、改教学过程中的“个体行为”为“团队行为”,发挥合作力

旧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师在备课、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高点明灯,钻研大纲,钻研教材,钻研参考,写出“八股”文式教案。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而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所以,改革旧的教学管理已刻不容缓。学校组织教师,去外校请教、学习。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突出了教师集体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课堂教学要突出反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精神。这一切活动都要通过合作实现,也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体现教师的合作精神。同样,学校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都要靠领导、教师、学生的合作来实现。

3.改“口头”管理为深入到师生中去,从实际出发增强执行力实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要通过教育教学来实现的,而教育教学最终结果是高素质的教育、完善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学习成绩的形成。现这个目标,一是靠学校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科学的育人方法,正确的方针政策、严格的规章制度。二是靠校长、教师的高度责任心和极强的执行力。“言必行,行必果”是我校在新课改形势的工作作风。例如,我校为了提高教师理论知识,科学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我们把一个一个的理论性文件化整为零,每周为教师印发一份理论学习材料,为了落到实处,在材料的最后一页印上“心得体会”专题,要求教师把自己学习心得体会写出来,一月检查一次,使理论学习落到实处。同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端的强有力的执行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知识。

正是这样,以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为源泉,发展师生的合作文化,增强教育教学管理的执行力,奏出了学校和教育教学的和谐乐章。

(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教师的教育教学要尊重和确定学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思想就需要发生根本的变化,在课堂上,已经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师生双方的共同协作,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对教学问题的积极探索,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获取知识,发展知识,提高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

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能做到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已经不受他人的支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共同思考,合作交流,共同进步。可作三个方面的分析:一方面是课前参与,积极做好预习,提高感性认识,体验知识的价值,发现问题并产生求知欲。第二方面是课中探索,即学会一个“问”字,问中求思考;重在一个“思”字,思中求发展;力争一个“动”字,动中求知求情;体验一个“乐”字,乐中求需;达到一个“创”字,创中求价值。第三方面是课后延伸,让学生在课后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发现新问题,产生新需要,增强实践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分类推进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一只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我们依据月考成绩分析了学生学习的状况:①.各学科成绩全优生占总学生数的比率极低,这说明了优等生的偏科现象严重。②.各学科成绩全及格生占学生总数的比率不容乐观。③.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失去学习信心,造成多科学习成绩差,而且每况愈下。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宗旨——全面发展。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在师生中开展分类推进教学活动。目标是:①.帮助综合成绩高的学生克服偏科,努力实现各科优秀,培养出尽可能多的优秀生;②帮助不及格学科较少的学生实现所有学科都及格的愿望,培养出尽可能多的合格中学生;③.对失去信心且学习较差的学生给予耐心的帮助,使其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较大的进步。具体做法:①各课任教师对被各类推进学生、推进科目作到心中有数(在学校教导处帮助下)。②定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分析个人学情,激励学生上进。③.加强课堂提问。④.力争对推进生的作业面批面改。⑤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个别辅导。⑥学校教导处通过学生书面反馈的形式,加强该项工作的监督执行力。⑦.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质量验收,对工作有显著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对单科学习进步幅度大的学生进行奖励。

(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更新教研观念,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教研活动是指导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关键之所在

1、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多少年来,人们总以为教学研究是专家们的事,高层次的课题研究,更与普通教师无缘,形成了广大一线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理念淡薄,以传授知识为己任,什么育人,什么教学研究统统与自己无关。新课程改革实验赋予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重任,现代教师不单是教书育人的能手,更应是研究性人才。只有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才能推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看录像——学‘名师’”活动,激发教师参与新课改的欲望,学习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体会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换;开展了以备课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教学研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下的教学活动;开展了老教师与新教师、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结对子”活动,相互听课,相互研究;开展了“学科带头人活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观摩课”和开展青年教师展示“才艺”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组织教师到先进课改区及兄弟学校学习现代化课堂教 学的组织与实施等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我校现代化教学设施还很落后的情况下,我们每周开辟一小时的《课件制作》培训,提高教师的适应现代化教学能力等校本教研活动;学习先进课改区的先进经验,以改革传统备课为切入点,深化课改层次。学校教研室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城关中学实验备课实施意见》,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模拟实验备课过程,通过问卷的形式,征求教师意见。通过实验备课的实施,解脱了教师书写传统备课以应付上级领导、学校领导检查的精神枷锁,提供了备课小组集体研究备课的平台,提供了搜集资料、巧设教案、精选习题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

2、加强了教师的教学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很少有时间和条件去大量阅读和梳理有关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在对教师进行培训中,可供教师阅读的、急需的、联系教学实际的理论文章寻找起来又不方便。理论知识缺乏,直接影响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为此,我校收集了教育教学方面成功的理论文章和经验材料,供同志们在工作之余调节大脑,学一点理论知识;在工作中,挤出时间学一点理论知识;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学一点理论知识。少玩一点,多学一点;少一会闲聊,多学一会理论知识及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了使理论学习、经验交流落到实处,教研室每周为教师印发一期理论文章或经验材料,供同志们学习,每期材料后面附一页供教师写心得体会的空页,要求教师每周写出心得体会。

通过以上教研活动,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各个方面有了提高和发展,几年来,仅撰写论文、经验材料而言,积极性极高,几乎是人人参与,每学期每人至少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材料。

我们不敢奢望国家级、省级课题攻关,因为我们还处在低级的教研阶段。我们在教学研究新理念——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下,从2003年9月开始,每个教研组结合本组在课堂教学方面当前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本组的研究课题,以学年为单位作阶段性的总结,验收课题实践情况,反思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努力方向,争取2——3年内出成果。

(四)、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同志历经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对于教育的深刻认识,理解,也是对素质教育的高度概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提高认识,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

1、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校领导班子从转变观念入手,从严格要求自身做起。认真按照“多工作,少得利,勤服务,不亲疏”和“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思想办事,树立服务意识,制定了《校领导工作细则》,诚请教师监督,民主评议,在所制定的《十字街中学教师量化考核方案》中,积极引导教师树立全面的人才观,质量观,在领导体制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

2、建立一支求实的德育队伍。在校党支部保障监督前提下,学校形成以校长、政教处、教研组和班主任为主体,以工会、团总支为配合的德育工作队伍,对全校的教职工反复强调“我们都担负着教育任务,都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职责”。在提高德育队伍的思想认识基础上,学校狠抓了班级队伍建设。制定了《班主任考核细则》,并及时肯定成绩,每学期都要表彰“先进班主任”。

二、狠抓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初中生处于人生的一个关键时刻,不失时机地对初中生进行着养成性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初中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性教育,将会对他们的一生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为此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养成教育要有良好开端

每学期的开学的第一天利用大会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训练,要求既全面具体,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先后通过《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十字街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进一步做了严格的要求,如:举手发言,看书,写字,听讲的姿势等。开学前两周,把养成性教育(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细,从“严”开始,并把“严”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第二、坚持严格的检查制度,始终如一落实养成教育

如何使养成教育持久地进行下去,使学校的行为要求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发展成为学生自觉行动。严密的检查制度,与常抓不懈的规范落实是实现上述过程的重要保证,坚持持久是养成教育的生命线。

几年来,我们形成校内生活每日检查,每天从学生走进校园开始,对学生的礼貌、仪表、自习、上课、课间活动、课间操、卫生等,都要逐项检查考核,使养成教育发展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第三、创设优良的学校氛围

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我们把学校氛围分为静态情境和动态情境。静态情境即学校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如学校自力更生,花大力气盖楼、添加教育设施、粉刷教室,走廊悬挂名人名言等标语牌和画像。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地起着育人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动态情境即努力创造一种文明和谐的风气。如形成讲礼貌待人的风气,一人有难大家帮,大家支援献爱心,每个学期学校都组织老师、学生献出一份爱心。开展教师“承包双困生”和学生“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并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使师生感到集体之中师生互敬互爱的感人气氛。

第四、坚持在生动活泼的系统活动中渗透养成教育,增强养成教育的效果

养成教育不局限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培养,还充分利用各班生动活泼的活动系统,有意识的渗透养成教育,如:学校搞文艺表演,小型运动会、队列队形比赛,开学典礼、演讲会、主题班会、升旗仪式、作业展等,精心策划系列教育。在每次活动中,我们都提出养成教育方面的要求,并在活动中进行检查,活动后总结讲评。我校提出的“养成教育三四五”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第五、坚持教职工为人师表,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起示范作用

全体教职工的师德和行为表现,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具有示范作用。教师良好的仪表,流利的课堂讲授,漂亮的板书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教师与学生一同劳动、同台讲演、同台演出、一同参加各种比赛等,给学生做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是我校教师的承诺。

通过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学生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逐步形成。每天早晨的早读,学生能自觉的坐在教室外边认真的读书,每个学生脸上都有很强的求知欲;下午的自习课,能自觉地坐在教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也能自觉地在家里完成,为第二天学习新的知识作好准备;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能自觉地做完做好。

总之,我校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中,坚持“重在开头,意在渗透,贵在坚持”。全方位、重过程、要结果的教育机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优良的校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已初步形成,并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

八、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

①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相对落后,教学条件很差,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室冬季无法使用,形成了教育资源的空缺,教师不能充分的利用好课堂上的45分钟;②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③教材内容的都市化;④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基础技能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学造成极大的不便;⑤大班额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矛盾,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张扬个性

下载菩萨庙中学课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菩萨庙中学课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安中学课改总结

    课改工作总结 长安中学 2010.1 1 在三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中,我校能严格按“东港市七——九年级课程改革实验评估标准及细则”的相关要求,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开创学校教育......

    石佛中学课改总结

    新课改工作总结 石佛中学 2010.2 我校2002年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教师把他的潜力变为现实......

    灯塔中学课改总结

    碧江区灯塔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 程 改 革 工 作 总 结 年1月 2018 碧江区灯塔中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根据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七中学课改总结

    积极开展课程改革东港市第七中学 重实干 求实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和......

    章丘中学课改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教学实践点滴总结 章丘中学高一政治组 大家都知道,我国教学改革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在向素质教育迈进了。为此,我国中小学教学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改......

    中学课改总结[合集5篇]

    中学课改总结 本学期,课改处坚持“科研立校、科研强校、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的科研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树立大教育、大教研、大课堂、大课......

    合隆中学课改总结

    学 校 课 改 工 作 总 结 本期我校的课改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一如既往的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在本期的课改工作中,全体教 师以高度的......

    总结:2013年中学课改工作总结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广泛推开。xx作为课改排头兵,几年努力,课改已经成为一大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