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促进成长
读书促进成长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我自幼酷爱读书,今天我把我所读书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理智,读书使人奋进,读书使人改变命运。我相信大家都有同感,面对当今发展高科技时代,我们读书的生活就更加重要了,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讲,不 读书学习,终将被社会所淘汰。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书是我们的朋友,同时书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让我们的前景更加广阔,我们不但要向学生那样,坐在教室里学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还要从课外书中学习更过的东西。自书香校园开办以来,我读了过了许多的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迅专著”“穆斯林的葬礼”等,在教育中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解读”“给教师的200条建议”“教学案例解析”等。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我还大量阅读了古代的历史著作。在我读过的若干书中,感悟最深的有那么几部,有《有效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怎样教》,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课堂激励用语200句》
第二篇:读书促进我的成长--案例
读书促进我的成长--案例
“ 教师读书:生命成长的必需;读书走向:取法乎上;诵读内容:经典中的经典;疏离浮躁,淡泊名利;读书教学相得益彰;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思考与读书同行;经典为伴,幸福一生。”这些经典的话语让我更加得无法离开“读书”,因为正是读书促进了我的教师职业的成长。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激情的人。生活需要激情,教学更需要激情。惟有对教学、对学生满怀热爱,才能保持一以贯之的激情,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现举一案例:在学生误解老师的一些理念的时候,我会讲个故事给他们听: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东坡问:“大师,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禅师说:“学士象一尊佛”。苏东坡听后哈哈大笑,对佛印禅师说:“大师阿,你看起来可就像牛粪啊。”苏东坡回家与苏小妹炫耀,谁知其妹对他说:“哥哥,你可真惨!禅师说你像尊佛,那说明他的心中有一尊佛; 而你,想想你的心中有什么吧!”是啊,作为学生之所以对老师产生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看问题的简单与片面,认知的不足而导致的,所以我们才学习。用这样的故事给学生留白,留给学生的是深深地思考,与大度的做人方式。
时间久了,这些小事小道理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的,会波动学生的心弦,启动心灵动力,打动思想,净化一切行动之源。
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
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她还说: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教师有博大的思想境界,才有可能培育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人才。
第三篇:读书促进成长 科研带动发展
读书促进成长 科研带动发展
———学校办学特色材料
高疃中心小学
高疃中心小学是福山区最西端的一所农村小学,学校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1人,教职工2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7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1人,小学一级教师9人。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亲临指导下,抓住规范化学校建设的契机,全面改造校舍。目前,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并按规范化学校的要求,建有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阅览室、体育室等7间功能室。增添了各室场的设施设备,配备28台计算机,笔记本电脑18台,7台教学平台,办学条件逐渐完善。
学校一直坚持“读书成长,科研兴校”的管理策略,以 “读书促进成长,科研带动发展”为办学理念,确立使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为培养目标,构建了“自我发展”的阅读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定位了科研带动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目标,通过教育科研打造研究型教师和特色品牌学校。
一、读书促进成长,打造书香校园。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传承着文明,书籍蕴藏着力量。几年来,“打造书香校园,用阅读引领师生成长”是我校不断超越的基石和梦想。
(一)开发阅读课程资源,让校园到处洋溢醉人的书香 书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感召,但书香首先表现为一种环境。环境造就人,书香熏陶人,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让师生亲近书籍,在阅读中与历史对话,与自我对话,实现精神的成长让阅读成为师生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
在学校图书室不断扩容提供服务的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我们认为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阅读最方便、快捷的图书源。我们为全校五个班配备图书柜,学校图书室每学期按照班级人数为每个班级配备300%的图书;我们还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可以带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在图书角,齐心共力建立起班级读书角,资源共享。同学们每天走进教室,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图书柜里的那一排排整齐的图书。教室里 “用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读书伴我成长”等班级读书口号让同学们在感奋的同时,积极投身书海。在校园宣传栏里,我们也悬挂张贴着同学们自创的读书名言,以及他们精心制作的读书手抄报。好书推荐也好,读书思絮也罢,这静态的读书文化由同学们创造,并以强大的力量改造着同学们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的质量。
为了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我们倡导建立学生自己的家庭藏书架,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家庭。作为老师,我们定期向学生推荐藏书目录,了解他们的藏书情况和使用情况,对家庭藏书量大的学生进行宣传。
(二)搭建“阅读展示台”,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我们尝试在校内启动书香校园活动课程,让学生广阅博览。每天午后30分钟为铁打不变的阅读时间,不走动,不言语,不作业,全校沐浴书香。低年级我们要求“放声读”(我们通过家长会指导家长学习“亲子阅读”,向家长介绍放声读的心理基础与效果反思),中高年级则强调阅读手动眼到心到手到,强调读书做笔记。高年级要求写读书笔记。近年来,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者是读书心得先后在市区各级获奖。
阅读是要潜下心来的,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开学生阅读的收获,对学生阅读兴趣的稳定培养,阅读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人格的完善都具有突出的作用意义。
1、开展“清晨与好书为伴,用经典滋润童年”活动。即班级选取适合诵读的书籍作为晨读教材,通过“读一读,赛一赛,讲一讲”等方式,加强晨读晨背,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底色。
2、评选阅读之星、“小书虫”。班级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学校每学期评选“小书虫”,鼓励那些爱读书、坚持读书的学生。
3、每年春天举行一次大型的“读书节”活动。我们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些活动。(1)班级环境布置,体现书香气息;(2)征集班级读书口号,学校进行最有创意的班级读书口号评比;(3)三至五年级读书手抄报评比,读书笔记评比。(4)在读书节期间,还要重点开展低年级的读书故事会、中年级的读书欣赏会、高年级的读书演讲会。现场直播,这连续三个下午的比赛就把读书节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三)立足课堂,抓好教师的阅读成长
两年前,我们确立了“一切为了成长”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学校的品牌建设应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核心。一个教师走上课堂,如果照本宣科,捉襟见肘,大多是因为读书太少。一个精神富裕、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能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听他们上课,如沐春风,如饮甘霖,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而这种水平和能力的形成,唯有读书。我们教师每学年、每学期都制定了自己的读书计划,读书真的成为了教师的自我需要,成了教师的日常生活。每学期一次的读书交流会我们看到了教师因为腹有诗书表现出的高雅气质,读书征文也欣赏到了一篇篇生花妙笔、锦绣文章,教师的读书随笔,心得体会相继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我们提出青年教师开头读教育类图书从随笔开始,读透读烂一两本书打底,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文中的语言化为自己的思维。我们要求教师读书要有思考,思考要体现于实践,实践了要有总结,而总结是为了提高。如此坚持三年,必有所成,而且将由此彻底改变人生。我校李玲、于少娜、王传茹等老师在这方面都取得不小的成绩。
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主要有四方面工作:一是学生有没有书读,解决一个书源的问题;二是学生有没有兴致读,其实就是读书氛围的建设问题;三是学生有没有方法读,读书指导是否进位有效;四是有没有时间读,阅读会不会淹没于题海。我们自感,这四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即使有再大的阻力困难,我们也将坚定地走下去。
二、科研带动发展,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教的主体,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就没有过硬的教育,教师的理论与研究水平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办学效果。这是我们领导班子的共识。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保障线,教学科研是学校的水平线”的“三线”意识。大家一致认为:科研兴校,校兴科研。要把高疃学校办成有先进教育理念,有创新教育思想,真正实现“轻负高效”的现代化教育场所,就必须加强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力度。具体表现有以下方面:
(一)科研成为载体,领导以身作则
我校把教育科研工作纳入正轨,把教育科研工作同教学工作与学校特色工作相结合。学校把教育科研处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先导地位,使之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科研为载体,让科研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今年,姜义强校长就承担了区校两级的综合实践学科的《乡村特色实践主题的挖掘》课题研究。
例如,前任潘立强校长主持的,安娜副校长操作的区级课题《小学语文听说读写和谐操作》受到福山教体局的奖励,并在全区进行了推广。今年于复仙主任和安娜副校长积极参与区级和校级语文和科学课题的研究。
(二)健全科研建设,重视科研投入
近年来,我们学校重视教育科研投入。教育科研经费充足、落实,科研硬件先进,图书资料丰富,订有《山东教育》、《人民教育》、《烟台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教育理论刊物10多种。
教科研工作既是学校发展的水平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生长点。学校成立了领导机构指导全校的教科研活动,指定李玲主任专门分管教育科研,学校有教育科研的中、长期规划和学年(期)的工作计划,教务处积极开展开阔科研思路的活动,进行教科研专题讲座、以“人人要有科研课题,人人要有科研成果”为倡导,定期进行总结、评价。有教育科研的管理、评比、奖励制度。
(三)科研方向正确,研究氛围浓厚
全校教育科研氛围浓厚。在姜义强校长以身作则参加课题研究的带动下,大部分教师承担或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年来,有1项科研成果获区级奖励,多项校级课题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此外,小学语文差异弥散教育研究正在进行阶段中,联谊片进行的课内阅读教学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各学科的校级课题研究也在按照各自的实施方案进行着。全校上下形成了一种“以科研带动教师和学校两发展”的氛围,积极而浓厚。
(四)形成骨干队伍,凸现学校特色
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开拓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成果在县级以上推广。
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形成了特色。我们认为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课题研究这一载体。平时,学校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强调课题研究不要赶时髦,不要摆花架子,而要实实在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课题组的每位成员都有“事”可做。实实慧慧,真正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真正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课题研究这一载体上,我们还要求课题组每个成员要做到研究不仅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与过程,而且要有第一手材料。要求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开一次课题研究公开课。为了不断积累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个学期至少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并定期交流体会。要求他们经常上网去查找相关材料,给自己“充电”,以凸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工作即研究。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科研为载体,科研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大概是我们的教育科研的一大收获与独一无二的高小特色吧!
(五)科研成果累累,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近年来,通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我校的教科研特别是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9年,我们学校的区级课题获得福山区级奖励。获奖率100%。课题组成员中,于少娜、孙冬梅、王传茹等写出了较高水平的论文,它们或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在全国、省级评比中获奖;有的课题组成员写了较高质量的教案或案例,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课题组成员于千惠、张丽丽、王树花、姜冬梅等在区级教学先进个人评比、优质课评比、教学能手评比、“和谐高效”教师课堂教学评比等角逐中技压群芳,脱颖而出。其中,于千惠、姜冬梅等老师冲出福山,在烟台市的各类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真正实现了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打造书香校园,以读书促进学生的成长,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以科研带动教师学校发展,是高小人的共同愿望和不懈的追求,在这条特色之路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做好做大,将高疃小学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乡村品牌学校。
第四篇:读书成长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读书与健康成长紧紧相联,读书促进成长,成长离不开读书,这是我个人理解“终生学习”这一要求的简单表述。
我读书的目的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助推工作,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总结我的读书经历,有四次起伏变化:第一阶段是学生时代仅为学习成绩而读书,我称为被动读书;第二阶段是有了兴趣爱好仅为提高特长而读书,我称为局限读书;第三阶段是在工作岗位上仅为干好本职而读书,我称为狭隘读书;第四阶段就是现在的情况,读书意识强了,读书范畴广了,但读书量太少,我称为平常读书。和大多数人一样,总是借口困工作忙而贻误读书,这不是能站住脚的理由,而是自身坚持做事的毅力不够,没有养成坚持每天读书的良好习惯。这就算是对自己的一次自我批评吧。
我算不上一个“地道”的读书人,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就和大家在一起谈一些个人的观点。我个人对“读好书”的见解可以概括为12个字:精读、常读、笔读、心读、鉴读、多读。
一、精读。精读的一个方面是精选。世上的书籍数以亿计,要读的书难计其多。这就需要有选择地去读,更重要的是会选择,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精心选择几本好书,不要见书就买。托尔斯泰有句名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赵树理也说过这样的话:“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说的就是选好书、读好书的道理。另一方面是把书读到真懂。一本好书,读一遍两遍是不行的,要反复的去读,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多少专家研究《红楼梦》,还成立了专门的红学研究会,现在还在研究她,就是这个道理。读书不能只求一只半解,要完全理解,尽可能全部消化,这才叫读书,叫精读。
二、常读。书要常读,养成习惯。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很难,但只要坚持去做,把一件事重复去做,这种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对坚持每天读书,不要说需要多久,只要能坚持1个月,这种意识自然会成为习惯,这就叫习惯成自然。我认为,我们青年干部要把读书当作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让读书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我称之为常读。
三、笔读。就是要借助手中的笔辅助读书。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常理解为作读书笔记,我还理解为写心得体会、读后感、随笔等。我认为,读书是吸收,写作是消化,我在第一次执笔写公文、起草大会讲话时,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要么写的内容干巴巴,平铺直叙,意识到自己的阅读量太少,脑子里记下的东西太少,这才刻意去多读书,把好的语句、好的典故摘记笔下,并坚持写一些读书心得,不怕写不好,只要坚持,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就会留在脑海,动笔写文章时就会自然见于笔下。我在看电视节目时也在作笔记,准备了一个专门的电视笔记本,收益还是有的。这便是勤动手的好处,我叫做笔读。
四、心读。读书要专心,更要用心。书中自有黄金屋,用心去读,才能真正读懂书,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五、鉴读。读书也是生活的一面镜子,通过读书梳理自己的头脑,丰富文化底蕴,提升道德素养,我把一些好的方面作为航标,把比如从物传记方面的反面东西作为成长的警钟,这就叫做鉴读,有借鉴、有鉴别的吸收书中的文化,持扬弃的读书观。
六、多读。“从精出发,博览群书。”身边的人和事是书,工作是书,生活是书,只要肯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以上是我读书的大概状况和自己对读好书的一点见解,但自己却做的不够好。在今后,应该认真体会并尝试陶行知先生的“读书十诀”(序、勤、恒、博、问、礼、习、专、思、创),弘扬“读书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的精神,坚持读书,让读书伴随成长。我恳切希望这样的交流活动能坚持定期开展,也希望各位网友能以书会友,成为朋友,一起探讨读书心得。《礼记·学记》里不是说到:“读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您此刻正在无忧演讲稿阅读演讲稿《读书心得体会:读书成长,终生学习》
第五篇:感悟经典 促进成长
感悟经典 促进成长
——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文澜镇中心学校东村小学
朱文芬
2017年11月
感悟经典 促进成长
——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朱文芬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初到扬州,那里的天气,那里的烟柳,都带着浓浓的冬天的寒意。来到扬州,走进名师的课堂,不禁心生激动,感受经典,领略诗意语文,感受大师风范,心潮澎湃!
参加本次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这里众星云集,冷颖、崔峦、何必钻、罗一宸、管建刚、诸向阳„„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只能在电视或网络上见到的名师专家、大师学者,齐聚一堂。全国各地数百位小学语文同仁带着仰慕之心,带着取经之愿,更带着小学语文教师特有的教育梦想,来到这里,跟专家面对面,心与心地交流。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仰望中华文化长河中的那轮明月;在这里,你可以忘却自我,饱览名师大腕游刃有余的教学艺术;在这里,你还可以尽情领略小语教学无穷的学科魅力,贪婪吮吸现代与经典的文化精髓。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管建刚老师上的《春联》。现在,我仅就本节课做一些思考:
一、文本的解读
准确、深入地研读和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管老师在解读本课的第一自然段时,将段落的中心内容解读为春联的作用。这种解读与概括是否合理,我们来看看课文。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确实是写春联的作用——增添节日气氛。但是第二句开始,不是在讲春联的作用,而是介绍春联的内容。据文中所言,春联的内容一般分为四类:描绘美丽春光,展现祖国景象,歌颂美好生活,表达美好祝愿。春联这种内容的特点,恰恰是他区别与其他楹联的最大特点,是作者要着力说明的内容。管老师却误将其解读为春联的作用,这种解读的失误直接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准确。管老师由此引出说明性的文章大多是先讲作用,再说特点,这种归纳与引导实在是值得商榷。
二、排序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文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管老师的教学特别关注,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管老师用变序法引导学生关注句子表达的顺序,学生认准了“路”,就能更好地“走”进文字体会说明文写作的秘妙。
但是管老师给句子排序的原则,令我们吃惊。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列举的例子分别是: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这样的排序原本是按内容范围的大小来进行的,管老师的教学是按字数的多少来排的,虽然直观,但作为知识传授的准确性有些欠妥。
三、换例的反思 管老师教学的一大成功之处就在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教学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课堂上,管老师不断地变换春联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例如在引领学生理解春联对仗的特点时,管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春联最讲究对仗。就拿‘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春’来说,‘绿柳’对‘红桃’,‘舒眉’对‘开口’,‘辞’对‘贺’,‘旧岁’对‘新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到正是因为“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才形成了对仗美。
在此基础上管老师进行换例练习。如:春联最讲究对仗。就拿‘岁岁年丰添美满,家家幸福庆团圆’来说,‘岁岁’对‘家家’,‘年丰’对‘幸福’,‘添’对‘庆’,‘美满’对‘团圆’”。
加大练习难度,先完成春联的填空,再进行上述练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是高涨。但是对于管老师提供的练习材料,却值得思考。如:“好山好水好景,新岁春人”。“春风雨色,新年新岁新景”。“山山水水处处画,家家年年丰”。这几幅春联的品质远不如课文中的例子,这样的换例不换也罢。
以上几点仅仅是我观摩了管建刚老师的课例之后的琐思与感受,在全国小语届如此关注管老师的课的背景下,仓促说出来,深感惴惴。
管老师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型青年教师,无论今天的探索是否成功,我都相信以他的执着,他的心无旁骛,他最终一定会体验到真正的语文教学之道。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大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结构环环相扣。总之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