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世纪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
21世纪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陈诗颖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的研究,为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英语基础教育;发展趋势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n developing trends in English elementary education,in hope of giving reference for Chinese elementary education.
Key words:English elementary education;developing trends
近二十年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语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成效有目共睹。时间跨度到21世纪,在过去的两年来,我国申奥成功,加入WTO,举办APEC...。而这一切无不在冲击着我国的外语教学,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强化了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交流媒介的国际地位。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朝气蓬勃的一员,对于英语的需求与日俱增,自不待言。现今,在我国外语学习成了上自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关心的事情。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做出有关外语教学的规划,不时地见诸报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英语教学在整个学校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对基础英语教育的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建设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一、积极的语言教育政策
各国都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语言教育政策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经费的投入、语言地位、完整的课程指导框架和在课程中的比例等。
各国语言教育政策都非常重视提升外语的地位,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许多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不但把外语作为必修课程,而且多数还把其列为核心课程。
各国的外语教育界致力于建立完整的课程指导框架,以促进和指导外语教育朝计划、统一、明晰的体系方向发展。中国于2001年推出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建议、教学建议到实施建议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它所提出的外语教学共同目标,为各地区和学校制定具体目标和评价标准提供了可参照系数,对外语教学指导和影响是深远的。
二、教育目标——注重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发展
1)重视学习者内在自我的发展。
现代教学观认为,外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外语,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内在自我(inner-self),发展健全的人格。
2)倡导着重过程的教学。
专家认为,着重于过程(process-oriented)的教学有其独特之处,其关注过程的出发点是“对个体主观经验的尊重”,我国中山大学黄国文教授也指出“我国的外语教育模式有待于改革,我们应该创造条件把教育的重点逐渐从‘结果’转向‘过程’„„。我们所推崇的以过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不要结果,而是强调在‘过程’中获得‘结果’。”(黄国文,2000:1)
3)强调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现代教学法更强调的是理念上的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当人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够行使一定的控制权和输入权时,其效果往往是最佳的;如果教师把学习者看作是其学习的驱动者,那么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能得到发挥以促进学习。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以“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为题的教育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教会“理解、行动、共处、生存”。在中国,从80年代开始,教育改革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从 90年代开始则提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在当今中国,素质教育正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改的中心话题,作为对应试教育的反对,素质教育指导学生怎样做人,指导学生完整的人生,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杨银付,1995)。
三、教材开发
1)从“一纲一本”转向“一纲多本”的局面。
教材建设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外语教材的开发呈现出勃勃生机,“一纲多本”的政策得到充分的落实。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教育部的领导下,中国的基础英语教材历经了两次重大的改革。
第二次出版的中小学英语教材有《新世纪中小学英语系列教程》、《新时代小学英语系列教程》和《小学英语》等。这些教材对英语理念进行了探索,注意了交际性、实用性、趣味性、活动性和配套多样性,既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又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全国现行的外语教材已达到三十多种(小学20多种,初中6种,高中2种,其他语种7种),并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趋势。同时,教科书等于教材的观念已经过时了,目前的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开发是以成套化进行的,即围绕教科书同步推出成套的教师用书、各种视听教材以及学生辅助读物等。此外,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也从过去单一的行政指令逐步向教师自主发展,即教师可以参与对教科书的选择。
教材的多元化、系列化和弹性化态势既是我国中小学外语改革开发成果的体现,又为教材的进一步改革注入了活力。
2)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积极的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等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教学理念
1)单科教学转向跨学科知识教学。
创造力是人的综合素质所表现的能力,通俗的说法是善于运用已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经验妥善解决面临的各种新问题,美国心理学家施特恩贝格(Sternberg,R.J)认为有六大因素: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相互作用构成创造力,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从教育角度来讲应该贯彻到每一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英语中重视运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开展创新教学,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创造力已经得到专家学者的共识。
2)注重书本转向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技能的培养。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在语言教学中,任务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达到某一特殊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活动,运用各种不同的课堂任务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教学更具有交际性,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而进行的语言操练。任务型的教
学之所以引起外语教学界所关注,原因之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任务使学习者更容易注意到外语语音、词汇和句子结构中那些由于缺乏感知和心理突出性而被忽视的方面,使学习者的有意注意更有可能形成,这对于学习者的外语发展非常重要。
五、学习方法的转变——从重视“教法”到重视“学法”
专家指出,我们要“从研究如何教到研究如何学”(孙骊,1989)。要从根本上实行两个转变:
1)从词汇记忆、句型机械操练转向主动思维、大胆实践。
2)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学习者和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的看法有了改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者应被看做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们能使用不同的策略去存储和提取信息,使用不同的策略去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的目标(陈琦,陈儒德,1999)。
语言教育界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中期,研究学习策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对学习者进行策略训练,提高其英语水平。美国学者J.Rubin和加拿大学者H.H.Stern等人总结出成功的学习者的特征(Stern,1975;转引自何广铿,2002:41):①有个人的学习风格或积极的学习策略;
②对学习任务主动去做;
③在目标语意义不清楚时能加以容忍,了解讲本族语者的认知和情感状态;
④知道如何对待语言问题;
⑤有把所学习的新语言总结成为有序的、系统的实际策略,并能在学习中修改该系统;
⑥经常寻求对意义的理解;
⑦留意实践;
⑧留意在真实交流中使用语言;
⑨自我监察语言运用,对语言使用时出现的问题敏感;
⑩逐渐把目标语建成一个独立的参照系统并用它来思维。
外语教学重视对学习者策略的指导,帮助语言学习者不断进行反思,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六、教学内容——注重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的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
异,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了解相关的社会文化。
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人才。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和发展与外语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外语教学专家区分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时,指出后者的性质更为严重,沃尔夫森(N.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注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将是21世纪的外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七、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工匠型”转变为“学者型”
教师应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做到:
1)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
2)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型的教师。
当代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斯甘(Schon:1983)就把现代语言教师定义为“反思从业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他认为,“反思”是教师对已有的观念进行修改、替换和删减。我国教育学者认为,“要改变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通过调整其教学意识来实现”(吴宗杰,1995);“教师应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教育实际工作的研究者,而不仅仅是‘教书匠’,具有独立的自我发展的能力是二十一世纪合格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吴欣,1998)。
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行为研究可以包括“制定计划实施教学观察教学情况教后反思”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有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八、学习目的的转变——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教学大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主要受影响于当时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H .Hymes的语言交际能力理论的影响。这种观点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社会活动,因而必须重视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实际运用的知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交际能力与培养语言能力同等重要,因为成功的外语学习者不单在于他掌握了多少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能否在各种社交场合里成功地进行有效的交流(即较好地掌握说话的目的、时间、场合、对象、内容和方式等等)D.H.Hymes(1972)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法上的正确性、形式上的可行性、场合上的得体性和现实中的真实性(转引自何安平:2001)。
九、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师占主导地位到以学生为主体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鲁尔(J.B.Carroll)是最早提出认知法的学者。认知法认为在外语学习中,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培养起学生对外语的兴趣,激发起他们学习上的动力,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学习外语。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是导师,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则,创造情景让学生操练语言规则。学生是外语的积极使用者,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语言规则、理解语言规则并在大量的交流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规则。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中心将会逐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学模式的主流。“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课堂教学活动都要为这个主体服务。
十、科学的评估体系——从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向形成性评价为主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泰勒提出,如果把培养高级智慧技能作为教育目标的话,那么这些技能就必须加以测量,教育评价学就是在泰勒的教育评价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科学的评价活动是教育活动科学化的需要,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教育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它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它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自信心。
国外外语课程评价总的趋势是:从重视语言要素转向语言实际能力的运用;从强调书面转向口头;从重视结果转向过程;从重视共性转向个性等等。在具体操作上,听说能力的检查以课堂口语练习、角色扮演、配对、小组互动等为依据;小学以口语为主,尽量少做书面测验;中学则以口笔头相结合,书面测验以自由表达为主。评估方式并不是完全以考试、测验成绩为依据,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讲求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十一、启示
1.我们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发现在我们身边的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并对他们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他们的学习特点,会有利于我们鼓励更多的学生向着成功的方向迈进,把英语学得更好。
2.推行档案袋(portfolio)。学生的档案应包括一段时期内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全部资料,这些资料能显示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可以不断地回顾自己档案中的内容,并不断地改进它们,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在师范院校开设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教育统计学、英语测试和评估、科研方法等课程,提高未来教师的理论意识,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4.重视对外语教师的在职培训。这种培训不应该仅仅限于教给教师们每天的听力课或阅读课如何上,这样的培训更应该强调在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
5.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适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6.在教育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要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
7.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教学的互动模式(interactive teaching)。
参考文献
[1]Appel.J.Humanistic Approache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how far can we go[J].ELT,1989,43/4:261—267.[2]Arnold &Jane.Towards More Humanistic English Teaching[J].ELT,1998,52/3:235-241.
[3]Atkinson &David.Humanistic Approaches in the Adult Classroom:an affective reaction[J].ELT,1989,43/4:
268—273.
[4]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InJ.B.Pride &JHolmes(eds.)Sociolinguistics:Selected Readings.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2.
[5]N.Wolfson.Rules of Speaking[A].I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Longman,1983.
[6]Tom Hutchinson &Alan Waters.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J].ELT Journal,1989,43/1:66-6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陈诗颖.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6.
[9]陈琦,陈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何安平.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11]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黄国文.从以结果为中心到以过程为中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
[13]彭伟强.当代国外外语课程变革的经验及其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2,4.
[14]朱晓燕,黄子成.反思教学:促进教师职业素质发展的核心——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1.
[15]孙骊.从研究如何教到研究如何学[J].外语界,1989,4.
第二篇: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历史跨入了21世纪,中国的医药经济将何去何从?
第一,医药产业高成长性和制约性并存,医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可逆转。当前,我们国家采取的医疗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价格管理改革,都是围绕着抑制社会医药费用过快增长、抑制虚高定价的机制、抑制药品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为目标。因此,在一个时期内,医药产业结构和经济利益的形成机制,将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对这种挑战和冲击,我们既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随波逐流,否则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但是,从宏观、长远分析,医药经济仍将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
1、医药产业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生命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医药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每年保持1%人口的自然增长,老年人口每年保持3%的递增,对药品的需求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从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我国医药工业年增长率为16.6%;自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年增长率达到18.3%,超过同期GDP增长速度(7.45%);预计在“十五”期间,我国医疗费用将增长60%,医药产业将保持15%的递增。
2、医药产业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辐射面广。除了中西药械外,目前正向保健食品、保健器材、卫生药品、环保产品、绿色食品等方面渗透。这正是医药经济潜在的增长点。
3、医药产业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国际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5个产业之一。1998年,全球财富500强的八个领先行业中,医药收益率位居榜首,达到18.4%。在美国,医药仅次于软件、网络产业,居第三位。1990年到2000年的10间,世界药品市场平均增长率达到5.5%。美国在90年代GDP平均年增长率是1.2—2.5%,而医药产业仍然保持7—10%的增长水平。2000年,全球药品销售额达到3600亿美元,预计2005年将达到5400亿美元,年递增8%。
我国2000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为1750亿元,折美元只有200亿,仅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5%。由此可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药品的需求理应比发达国家保持更快发展势头。
4、我国用药水平的差异性,正是医药经济潜在的购买力。
全球中等发达国家用药水平是50美元,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19美元,法国356美元,日本348美元,而中国不到10美元。我国城市用药水平人均193元,而农村用药水平人均25元;公费、劳保人均用药水平是560元,非公费、劳保人均用药水平是37元;老年用药水平人均358元,非老年用药水平均58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用药水平的差异性正是我国医药经济发展的潜在购买力。
第二,医药产业趋向规模化、集约化,中小企业仍有发展空间。
竞争和选择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规模化追求的是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实力,集约化追求的是市场的覆盖面。步入21世纪,全球医药市场已经进入了集团军作战的新时期,国际上跨国制药企业凭借产品、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的输出和有效的兼并联合,实现低成本的商品扩张和资本扩张战略。1999年,全球前100家制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球销售收入的60—70%。中国医药企业要面对国外跨国公司的挑战,发展规模化、集体化经营,加快有效的兼并、联合、建立联盟,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但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小企业仍有它发展的空间,关键是要扬长避短,体现企业自身的特色和个性。
第三,所有制结构趋向多元化,非国有经济将异军突起。
所有制的问题,实质上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医药产业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垄断的特殊地位,所有制改造相对滞后。因此,加快医药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多种所有制的实践形式,将是医药产业与国际接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2000年,我国中外合资企业占17%,股份制企业占43%,国有企业占15%,民营企业占7%,集体企业占18%。非国有经济在医药产业中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大势所趋。
第四,产品结构趋向个性化、特色化。
产品始终是医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线,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当前,我国医药市场出现“破釜沉舟”式的恶性竞争,其核心就是产品结构性矛盾的综合反映。没有个性就形不成规模,没有特色就形不成效益。由于产品研究开发的滞后性,药品审评注册分级、分散、多头管理体制,导致低水平重复乃至高水平重复。
在美国,制剂产品达15万种,在市场上销售的就有37万种。在我国,一个原料药只有1—2个剂型,2—3个制剂品种;在美国,有的3—5个剂型,多的达到20—30种剂型,一般产品都有5—10种,多的达到100多个品种。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地趋向规范化和理性化,加快产品结构性调整已成为诸多企业家重大的战略投资,追求产品文化成为医药企业谋求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文化的内涵,反映在产品的高科技含量、高质量、先进工艺和使用价值上。产品结构的调整将呈现三个特点:个性化、特色化、门类化、系列化、品牌化。
第五,医药产业步入微利化,低毛利、低成本、上规模、高质量将成为医药企业谋求商品扩张的必由之路。
迈入21世纪,医药产品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商品经营、资本经营的理念和方式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以高毛利、高成本、小规模、低质量为支撑的营销观念将不再有其生存空间。近几年来,我国医药商业的毛利率逐年下降,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使医药商业步入了难以继的困境。2000年全国医药商业毛利率是12.69%,而费用率却高达12.59%,利润率仅0.62%。全国有15个省市是全省性亏损,近40%的企业出现了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利空间过高、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随着药品招标的受逐步推广、医疗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药品价格管理的增强,医药商业企业的经营利润空间将会逐年下降。在美国,批发企业的毛利率是
4.5%,费用是2.7%,净利率是1.5%;欧洲毛利率是5—6.5%,日本毛利率是2—3%。医药产业步入微利化,将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六,市场开发趋向网络化、国际化,代理制将成为现代营销的有效途径。
药品的市场的开发问题,关键是渠道问题。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效益,关键是要建立快速的“绿色通道”,建立以资本或以商品为纽带的总代理、分代理、零售连锁经营的现代营销网络,建立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区域性的连锁经营网络,将市、县级药品批发企业改组为基层配送中心。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把药品购销渠道网络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的重大投资和无形资产。我国医药产业的根本出路,是要改变属地经营的传统观念,培育产品、网络、人才、管理和成本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拓展国际市场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增强竞争的优势。
第七,零售业将成为医药市场的主战场,连锁化经营是发展零售业的必然选择。药品零售业是具有高成长性,高竞争性的产业,当前,我国药品零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基础差、冗员过多、素质低下、经营成本高,尤其是布局十分不合理,重城市,轻农村。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健康投入的增强,OTC产品的研发,和占90%左右的自费群体,零售业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新世纪,药品零售业既面临“四改一加入”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良机。在国际上,连锁经营发展非常地迅速:1998年,全球零售业前50家中,药品占2家,都在美国,一家有2549家门店,另一家有4122家门店,两家销售额达到100亿美元以上,超过我国纯销售的总额。我国现有药品零售连锁店300多家,门店为7300多家,与国外相比,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发展连锁药店,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确保药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品牌效益,也有利于对药品零售市场的监督管理。我国药品零售连锁经营,进展缓慢、步履艰难的原因,既有地区封锁、地方保护和零售业自身素质不高的因素,也有监管政策上的原因。因此,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连锁经营监管体系,是加快推进药品零售连锁化经营的重要环节。
第八,人才、知识资本化。
21世纪的医药产业,不仅需要资本,需要市场,更需要知识和人才,这将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科技、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崛起,企业对知识的要求、对人才的要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和人才的要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和人才将成为企业的资本,而且是主体资本。现代医药企业,人才是立业之本,知识是创业之源,智力资本将在成功企业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他是企业的精华,在带动企业资源增长和超常规发展上发挥着卓越的作用。一个合格的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是集哲学、经济学和管理理论为一体的人才,否则他就不可能使自己管理的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和活力。
第九,企业管理趋向现代化。
现代企业管理的内涵,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效能主义,网络组织,线性规划等,它与传统管理中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形成鲜明的对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成本的最低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首先,要抓好企业的战略研究。70年代的美国,70%以上的企业都重视战略研究;90年代,美国有将近1/4的高级管理人员从事战略研究。而我国往往是重眼前、轻苌远、重投机、轻战略研究,以致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其次,建立“沙环节、短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企业内部组织运行机制,也就是说,企业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以最少的环节、最短的距离、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参与市场竞争。
之三,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技能,运用经济学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经济学管理和理论能为人们提供一套系统集训市场和经济运营的方式和工具,它的内涵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来投入,形成少投入、高效率的投入产出机制,以最低的成本参与市场竞争。之四,注重企业优秀的文化和无形资产的扩张。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中物质和精神的汇总,是企业标志、宗旨、理念的综合反映,也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美誉经济的崛起,对现代企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伴随着无形资本逐渐成为当代企业倡导的主体资本,企业文化的开发和管理,将成为企业进入21世纪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证。
第十,生产、经营行为规则趋向理性化、规范化、法制化。
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了非理性、非规范的行为规则,产生了诸多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竞争,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采取一系列的规范措施,对药品监管力度的加强,将会促使企业改变“破釜沉舟”式的恶性竞争,步入依法经药、依法制药的良性循环。
第三篇:盘点快递业发展十大趋势
绿蚂蚁官网:www.xiexiebang.com
盘点快递业发展十大趋势
国家实施邮政体制改革,政企分开已经五年了。五年来,在国家邮政局党组领导下,包括快递在内的整个邮政业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实现了平稳快速发展,总体规模迅速扩大。
一、2012年我国快递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我国邮政市场潜力很大:一方面,综合国力迅速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国家基础设施迅速改善,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基本稳定,法治逐步完善,中国经济进入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五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进程为邮政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契机。在13亿人口中城镇人口已达到7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信息化深刻影响着生产生活,网民超过5亿,中国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两个市场开放的态势基本形成。
由于快递的特点是既服务生产,又服务生活的公共服务范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快递业产生了旺盛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可以肯定,“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很长时间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不断提升的对高质量服务的需求落后于相对薄弱的服务能力将是邮政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二、市场份额向数个品牌企业集中的发展态势
预计2011年快递业务量将增长50%,突破35亿件。全行业日处理量达1300万件,其中80%以上的业务量集中在六大企业。
规模型企业数量增加,大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大为提高。2009年以前,日均业务量超百万件的企业只有两家,现在已经有六家。相当一部分规模企业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网络,并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型。
但是,现在的发展态势能否继续,能否达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还要看能否把握以下八个发展趋势。
三、外资、国有、民营全面竞争,共同发展的态势
首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邮政局正在抓紧受理外资公司经营国内快递业务的各项准备工作。其次,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正在蓄势待发。再次,民营快递通过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技术装备、运营效益、人员素质和管理能力有了相当提升,本
绿蚂蚁官网:www.xiexiebang.com 土优势明显,体制灵活,与制造业、信息产业等加快结合,在摸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方面有了基本经验。
明年,我国快递市场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并存、相互竞争、协同发展、谋求共赢的态势将进一步凸显。
四、业内外兼并重组速度加快的发展态势
1980-2008年间,快递服务法律身份不明,地位模糊,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基本处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阶段;2009年4月24日,新修订的《邮政法》赋予了快递服务明确的法律地位,特别是“鼓励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确立了快递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极大地鼓舞了行业内外投资、发展、建设的信心; 2011年3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又把快递列为鼓励发展的产业目录。国家将快递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环,予以高度重视,连续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再加上快递市场井喷式的高速增长,相关产业对快递支撑作用的迫切需求,必将引进更多的国内外资本,必将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将更为频繁,也必将出现更多的年业务收入超百亿的快递企业。
五、电子商务促进了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态势。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形式和现代流通方式,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据统计,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18%;网络零售额达到5231亿元,同比增长109%,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8万亿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服务业态”。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广大电子商务企业的努力,也离不开快递服务的支撑和带动。70%以上的网络购物,依靠快递完成交易过程。快递围绕着“物品传递”这一核心,把商家、消费者和电商平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快递本身属于以实物为信息载体的通信业,快递车内装载的主要是信息载体,也有一定的货物,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品包裹的比重越来越大。一部分快递企业已经开始凭借自身优势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另一方面,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和运输企业也将扩大服务内涵和外延,提供门到门、桌到桌的快递服务。行业间的融合发展趋势日趋明显。
绿蚂蚁官网:www.xiexiebang.com
六、细分市场、创新服务的发展趋势
快递作为服务生活、服务生产的基础性服务业,市场需求也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主动适应市场,主动细分市场,主动创新服务,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必将成为快递业发展的新趋势。市场竞争将由价格竞争为主,逐渐转向以增值服务和承诺服务为主的高附加值竞争,服务产品不断细分。
快递服务产品可能按以下标准进行细分: 一是以信息载体为主的标准快递; 二是以服务电子商务为主的商品包裹快递; 三是进入制造业、直接服务产业链的零部件快递;
四是满足高标准服务需求,递送高档商品或特殊服务要求商品的专业快递; 五是按服务区域和服务能力细分的国际快递、异地快递、区域快递、同城快递等; 六是搭载于快递网络的增值业务,如指定地点、时限、方式等的快递,特殊承诺服务,保价服务,代收货款,代收保险,代理报关,代售火车票飞机票演出票„„等等。
此外,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专门为快递企业提供专业后台服务(如车辆、保险、仓储、报关、信息网络管理等内容)的企业也将逐步走上舞台。
七、向用户提供优质优价的服务是快递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服务需要成本,低于成本的低价竞争的实质是消灭竞争,更谈不上有保障的、可靠的服务。坚持运用价值规律调节市场需求的同时,主要依据服务品质定价,提供优质优价的快递服务才是符合又好又快要求的发展道路。今年,国家邮政局为引导全行业逐步健康有序的发展,颁布了《快递企业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组织起草《快递服务》国家标准,中国快递协会制定了《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实施细则》,目的就是引导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改善服务,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
八、加快诚信服务体系建设,是快递发展的必然趋势
快递业务具有依托网络,多工种、多环节、手递手联合作业的特征。诚信服务既是全程全网网络型企业的内在要求,更是服务用户、服务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快递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与基石。讲诚信不光要重视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问题,也需要规范和标准化的有力支撑,不然就谈不上诚信服务。为加强全行业的诚信服务体系建设,国家邮政局先后制订颁布执行了《快递服务标准》行业标准、《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快递封装用品(封套、包装箱、包装袋)的国家标准、《快递运单》国家标准,2007年颁布的《快递服务》行业标准也即将上升为国家标准。这一系列规范和标准的执行,既对全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出了高要求,也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全行业的文化建设。
九、营运网络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趋势
绿蚂蚁官网:www.xiexiebang.com 明年,以EMS南京航空集散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为标志,全国快递业必将出现各大集团营运网络大规划、大投入、大建设、大整合的发展趋势。
对现代快递服务而言,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没有先进的机电合一的处理系统,没有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组成的运输网络的支撑,是不可能生存,更不可能发展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从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步向既是劳动密集型又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是我国快递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十、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服务提供方式多元化,也是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
今年三月,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进一步“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依法明确收寄、处理、运输和投递各环节各种不同主体的责任、权力、利益和义务前提下,服务外包、互联互通、委托、代办、加盟发展是很成熟的解决方案,也是发展趋势之一。
明年,随着快递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基础性服务功能,在国家邮政局领导下,经过全行业的艰苦努力,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也必将主动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更加有力地促进快递业的发展。让我们展开双臂,迎接邮政业大发展的春天。
第四篇:2014电商发展十大趋势
2014电商发展十大趋势
【“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 】 手机端应用成为互联网发展新引擎;互联网全面深入中国社会政治生活 ;网络公共空间走向清朗;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金融模式;“互联网+”模式正在改变传统行业;4G将引领网民享受“畅游无限”;大数据驱动互联网应用加速演进;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 电子商务拓展势头强劲 ;可穿戴设备将开辟互联网第三大市场;
【2013年O2O行业五大盘点】O2O的热度赶上电子商务;
生活服务O2O投融资回暖 ;线下零售商大力进军O2O ;互联网巨头激烈拼杀O2O ;移动O2O时代开启;
【2013电商十大“头条”事件】“水果大战”褚橙柳桃潘苹果农产品电商;“菜鸟”横空出世;余额宝让金融市场洗心革面;微信推出支付功能;阿里无线全面发力;银泰天猫联手布局O2O;维品会整年持续盈利;海淘引领电商增长;汽车上线,渠道变革风生水起;双11超350亿;
【你需要知道的四大“移动互联网思维”】 1)万物之间直接、实时链接,是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的核心差异点,由此带来了加速的消费者参与感与商业生态的演进。2)移动互联网加速了资源的配给效率,信息的垂手可得以及基于碎片化与场景化的资源撮合,都将极大释放用户原本被压抑的消费需求。3)移动互联网在企业O2O变革中的第一步是重建一套移动零售的管理思维。企业现阶段的核心诉求将是建立统一的微网站体系,并重新定义传统的管理软件。4移动互联网正在催熟新的商业模式杀 手锏,“工具+社区+电商”的混合模式正在浮现。
【2014电商发展十大趋势】 1 O2O模式真正落地2 移动电商走向成熟3 互联网金融体系化4 跨境电商与国际化起步 5 反向定制(C2B)不再是概念 6 本地生活服务大行其道 7 大数据打开电商新空间 8 智能物流升级 9 智能硬件兴起 10 电商城镇化突围
【2013年中国十大金融创新案例】 1.余额宝 2.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3.51信用卡管家 4.宜人贷5.万里通 6.微信银行7.信融保8.天使汇9.小微企业互助基金 10.众安保险。
【麦肯锡:信息技术引领未来商业10大趋势】 1.加入社交网络 2.“大数据” 和高级分析 3.部署物联网 4.一切皆服务 5.知识自动化 6.互联网带来的新商机7.虚拟与现实交融的体验 8.“释放”商业模式 9.电子商务大跃进时代的经营活动 10.转型中的政府、医疗保健和教育行业
【IBM:未来5年的5大预测】
—更智慧的教室 —更智慧的商店—更智慧的医疗 —更智慧的安全—更智慧的城市
【 2013年中国信息社会发展10件大事盘点】1.互联网金融成为热点2.大数据热潮兴起 3.“棱镜”事件波及国际社会 4.《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发布 5.《“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出台6.《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出台7.微信用户超过6亿 8.“双11”全天支付宝成交额超过350亿元9.“3Q大战”走向最高法院 10.4G牌照发放
【2013年B2B行业十大关键词】
一、在线交易
二、互联网金融
三、线上线下结合、产业带
四、大数据
五、跨境电商
六、传统企业电商化
七、B2B社交营销
八、自贸区
九、为效果付费
十、产业带
第五篇: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十大趋势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十大趋势
最近IDC的专家对移动电子商务今后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预测,并终结了十个关键的发展趋势。
IDC的一位研究主管Keith Waryas负责了这次名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十个关键趋势”的研究项目,他称,“毫无疑问移动电子商务领域潜力巨大,但是运营商在每走一步时必须保持谨慎。在接下来的6~12月中,你会发现移动运营商将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宣传攻势,诱惑你使用它们提供的新的数据业务。它们这样做当然事出有因,由于近年来这些运营商在基础设施和许可证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因此它们期望通过数据业务的收入来弥补这些费用开销。”
然而问题是,在这些移动运营商推出这些业务的早期,这些业务并不能完全兑现运营商所承诺的性能。Waryas称,网速仍然很慢,而且用户接口也会不友善。
移动通信商务领域发展的十个趋势
趋势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商业炒作将达到顶峰
移动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将围绕着移动互联网进行大肆宣传,因为它们已经在数据通信设备和运营许可证上投入了巨额资金。这些公司将倾尽全力唤醒用户的意识,并且使他们接纳这一通信方式。IDC预测在2003年全球将有超过10亿部的手机具有互联网接入功能,当然这些手机并不会全部用于Web冲浪。
趋势之二:企业应用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中心和热点
无线客户关系管理(CRM)、销售管理和其它企业应用将使得企业用户不论在收入和办公效率方面都获益匪浅。因此,移动商务企业应用将成为今年运营商宣传的重头戏,而消费者应用将转入幕后。
趋势之三: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主要是获取信息而不是进行事务处理和交易
对消费者来说,他们主要使用手机获取信息如电子邮件、股票行情、天气、旅行路线和航班信息等。不过尽管这些服务并不代表直接的商业机会,但是在电子商务的引导下,这些业务有助于构建客户关系,并且创造间接商业机会。
趋势之四:移动电话中将集成嵌入式条形码阅读器,这为移动商务带来新鲜的风气
预计具备嵌入条形码阅读器的手机今年就能供货。这新功能将在在传统商业和网络商业之间架起桥梁,嵌入条形码阅读器解决了数据输入的问题,而这是移动电子商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IDC预计该功能对于那些移动商务专业人士特别有用。
趋势之五:智能手持设备的显示屏将有所改善,但是表格输入和原始数据收入依然成问题
分辨率较高的显示屏以及具有条形码阅读功能会使移动设备的会增加用户的友善性,但是别期望有奇迹发生。狭小的显示屏和烦琐的数据收入方法依然是限制移动因特网易用性和功能性的主要障碍。IDC预测在近期数据输入方式和屏幕尺寸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善。趋势之六:移动安全性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人们开始逐渐接受采用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同时也开始日益关注类似于PC机的安全性问题。当采用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数据共享以及移动设备功能的不断增加,这种安全性顾虑更加突出。尽管目前全球使用的具有数据传输能力的移动设备达到了数百万之众,但是这些设备几乎没有什么安全机制。
趋势之七:语音网络导航仍在研究之中
由于语音看起来是移动通信设备的最自然的接口,不过采用语音方式接入互联网这一研究工作在近期内不会获得突破性进展,更不会出现商用。
趋势之八:移动通信设备将多种功能集于一身,但依然将继续保持多种设备共存的局面
虽然今后的通信设备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但是不会出现某种设备一统天下的格局。PDA 厂商会将电话功能加入到它们的设备中,使PDA越来越像移动电话,而移动电话厂商则努力使得它们的设备更像PDA,然而这样做不但会增加设备的体积、重量,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大多数人不会接受这种设备。
趋势之九:无线通信设备上的广告将继续增加
今年将是无线广告兴起的一年,并且成为一种时尚。虽然它不会成为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它为广告客户提供了一个新的宣宣传媒介。
趋势之十:运营商必须改变它们的业务销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