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概述

时间:2019-05-15 10:2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应用语言学概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应用语言学概述》。

第一篇:应用语言学概述

应用语言学概述

一、应用语言学的起源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语言教学从理论语言学中分化出来。19世纪末叶,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个概念,但是没有得到广泛的注意。20世纪以后,语言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应用范围空前扩大,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和理论方面的研究明确地区分开来,应用语言学这个名词开始广泛运用。应用语言学涉及的领域很广泛,通常分为一般应用语言学和机器应用语言学。

二、课本内容总结

(一)应用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本单元谈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在广义上指关于语言学应用的所有的分支,其中包括政治、计划、来源、机器翻译、人工语言等多个方面,从此依旧体现出来语言学是一个综合性、多样性的学科。狭义上一方面为应用语言学在语音、语义等方面的语言学知识,另一方面指的是应用语言学在语言教学方面的应用。其次,语言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语言的获取(语料库的收集)、语言的分析(话语分析)、语言的发展过程、心理语言学的实验,大脑的认知等都方面来源的知识。充分体现了语言学综合性、实验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二语习得属于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两者有一定的重叠,在实验性方面有相同点。语言教学方法是应用语言学很重要的部分,其中包括应用语言学中一切有关教学的知识。

(二)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

首先,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对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对比语言学从属于应用语言学,小于等于应用语言学,王力学者曾说过,外语教学最有力的方法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实质对比语言学的适用于所有语言的习得。对比语言学其中会对比语言本身(音位、词素、语法)和文化。再者是二语习得的两个特点(正、负迁移)和语言转移的关系,一部分的教育现象就是语言转移的特征。

(三)交际能力

这是一个现实到认知再到语言的过程,而交际能力是教育最为重要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语言的最大作用达到交流的有效结果。这一部分是社会语言学的知识,同样也是应用语言学众多分支之一。在交际能力和教学方法结合的时候,认知语言学显得尤为重要。认知语言学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它针对生成语言学天赋观,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代表一种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

言理论的统称,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语言理论虽不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上一节提到的基本观点,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

(四)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可以概括为语言是文化的输出工具,文化是语言的凝练总结,教授语言就是教授该语言存在的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从此可以看出学习文化对研究应用语言学的重要性。对于二语习得者,学习文化有效地方法就有对比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出国留学等),文化存在于语言应用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因而教学中不能只重视词汇和语法,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教学方面同社会语言学有一定的联系,语言可以表达思想,传播文化,文化和思想是语言的存在意义。

(五)心理语言学和多语言习得的过程

本单元首先对比了母语和二语习得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认知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技巧,从而总结出了二语习得者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其次,心理语言学家想要证明理解和记忆语言功能的器官的存在,这一论题来自于心理学,可以在语言习得中体现出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而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相同,是因为每个人的词汇储备和说话风格等个人因素的影响。重要的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结果,也就是我们书上说的心理语言学对二语习得者的作用。

(六)语料库和应用语言学

语料库是语言学研究过程中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研究方法,语料库是所以研究对象的集合,语料库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特殊语料库、普通语料库、对比语料库、类似语料库、学习者语料库、教学者语料库、历史语料库和成长语料库。语料库的应用需要有计算机辅佐完成,还要搭配一系列的语言分析工具。分析方法大概有从普通到特殊的总结、测试某一项的用法、对比语料的不同还有计算某一词素出现的概率。当下语料库主要应用于词典的编纂和封闭语料的定向研究。

(七)语篇分析和应用语言学

本单元的话语分析主要是口语方面的分析,第一项工作要确定研究对象,研究的方面主要有说话人的发言顺序、说话时的错误分析还有说话时的词汇选择。错误提供反馈,它可以告诉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产生了什么效果,并且也向他们提出所依据的教学大纲中哪部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不足,需要重视。分析时还要重视在特殊场合研究对象的话语分析。对于多语者的话语分析通常会遇到文化和语法的评价。综上,话语分析帮助确定教学目标和方法,改进教学大纲起着决定性作用。

(八)话语分析和语言教学

本单元特指书面语的话语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写作能力。通过大量的母语语料的研究总结出来贴近的写作框架,供二语习得者利用更好的表

达自己的想法,使二语习得者的写作更加接近母语者。系统的分析方法会分析语法、结构和体裁。把二语习得者和母语者的作文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有效地写作方法加以效仿。此外,还要明白语言学存在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社会语言学重视各种方言的研究。话语分析属于功能语言学的一部分。

(九)教学大纲设计和语言项目

一个制定得好的教学大纲就是教学程序的全面计划,常见的教学大纲有结构性语言教学大纲、交际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大纲、情景教学大纲和任务型教学大纲。和课程相关的就是一般情况小都是根据语言学合理性的次序排列来设计大纲的,其中有个教学内容的部分就是我们谈到的大纲设计。我们重视的是以技能为基础的教学大纲,这才体现到了学习语言的目的。教学大纲的设计是一种艺术,牵涉到语言学、教育学、社会语言学和心理学方面的问题,要懂得因材施教才是王道。

(十)语言学习者和教学者的提高

这个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在最大程度发挥老师自己特长的情况下,找到帮助老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本、学生、管理过程和方法和教学器材准备。其中,学生要最大程度的学会听课,配合老师;管理层应及时和老师沟通,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才外,我们应该学会评价教学,有三点必须考虑:连贯性、扩展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老师的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中学习,更加专业化的教学。

(十一)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和个性

语言学家最常讨论的几个问题就是什么年龄适合学习二语,天赋到底会不会影响二语的学习,在学习中认知特征是怎么作用的,还有个人因素(学习态度、个人喜好)对学习的影响。在学习和教学中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可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尽最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这关系到老师的教学态度和个人修养问题。

(十二)测评和评估

语言学应用于语言教学,不仅是一个描写性的活动,还是一个指示性的活动。因此我们都追求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应该要意识到的是教材并不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唯一因素。现在我们有不同性质的测评方法,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评估原则。衡量和评价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是逻辑上相互关联的过程。衡量学生的知识,不仅是评价学生本人也是评价教师和教材的一种手段。测评和评估也应该与时俱进,创新与发展。

三、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

本书的每个单元最后一部分都是应用语言学在教学方面的表象,足以表现这是一本关于语言教学的狭义应用语言学的简单概述。其中包括了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社会语言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等很多人的观点,说明应用语言学是一个人庞杂的学科。

浅谈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 ics),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特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隐含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进而揭露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 世纪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在《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 揭开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

批评性话语分析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不同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诠释不尽相同。批评性话语分析家认为话语是影响人们思想和实践的强有力方式, 因而有必要通过详细分析揭示其中的权势关系。

在语言学上,批评性话语分析吸收了美国人类学家Sapir & Whorf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假说(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决定论)以及Halliday 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的理论, 主张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是由其实现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选择即意义),而CDA正是主张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 试图使人们意识到以前所没意识到的语言和社会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Fairclough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大论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它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永恒的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影响社会过程。(2)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权力关系之间是一种互为影响的关系。(3)语言的使用可以促使话语的改变和社会的变革。Fairclough 承认批评性话语分析并非“毫无激情而纯客观的”社会科学,批评性话语分析家都是带着激情和强烈的责任感而投入工作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独特之处就是它帮助被统治和被压迫群体反对统治者。它公开表明自己的动机是为被压迫群体谋求解放。这并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学术标准低或方法不严谨。Fairclough 和Wodak阐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应遵循的八条原则:

1.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

2.话语反映权力关系

3.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

4.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工具

5.话语具有历史关联性

6.语篇与社会的关系是间接的7.话语分析是解释性的8.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社会行动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有: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按照 《现代语言学词典》 的解释,“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分析视角, 研究的是话语事件和社会政治, 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话语在社会中如何在意识形态上受权势关系的影响和自身如何影响权势关系。”看来,批评话语分析的生命在于“ 批评”,批评话语分析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受到政体的制约。任何社会科

学都或多或少带着一定的政治偏见。批评性话语分析也不例外,它公开表明自己的动机是帮助被统治和被压迫群体反对统治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并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学术标准低或研究方法不严谨。从本文介绍的理论渊源、原则和方法来看,批评性话语分析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当今西方世界在社会文化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有不少是批评性话语分析家努力的结果。

学习反思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西欧语言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思潮。批评话语分析致力于解释语言和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积极参加与当代这种社会具体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所涉及的主题有政治话语、意识形态、种族主义、全球化、经济话语、广告和推销文化、媒体话语、性别、机构话语、语文教育等。由于意识形态具有合法化、习惯化以及相对隐藏的特性,我们面对所有信息的过程中对语言有高度的敏感性,并对其进行批评性分析,掀开某些语言过程和社会语言过程的面具,揭示那些用于超控、歧视和蛊惑的语言,树立批评性话语分析观,从而正确地把握其中蕴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毛浩然,《话语分析理论的温故与知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纪玉华,《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厦门大学学报

3.懂又能,王晶晶,《英语新闻的批判性话语分析》,湖北大学学报

第二篇:应用语言学

中学写作教学研究 综合材料 20090401 11:32 阅读 233 评论 1 字号: 大 中 小 领雁工程省骨干语文教师培训记录

(十二)中学写作教学研究 余永刚 宁波市北仑区柴桥中学 余永刚,就叫他刚哥吧,这是我这次对他的讲座记忆最深的一样东西,顺便还有这次讲座的衍生物《初中作文教学改革——写作的阶梯训练》,始终让我觉得他在推销他的这本书,或许是我对他误解了,但现在是我们误解了,可见刚哥对这本书的宣传力度确实盖过了他所要讲述的内容,这或许也是一种功力,能把一堂作文课上的像推销课,这其实让我们很多学员感到困惑。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刚哥的推销还有点兴趣,很想看看这本书里面到底蕴含了什么精华以至让刚哥念念不忘,但到后来他在老师对这本书的疑惑的解答进行中,我想所有的老师都对他所深爱的这本书渐渐的失去了兴趣,以至到最后对他的这堂课失去了兴趣,即使我们很需要这种写作教学的讲座,但我们选择了消极视听。而真正把他的尴尬和我们的兴趣挑动起来的还是他在最后和我们所讲的“精神恋爱”,对于他的这种做法和想法我并不敢苟同,但作为茶余饭后的一种谈资也不愧是一个好的素材。刚哥,或许是我们太过挑剔了,或许是你太随意了,或许你并不明白我们 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即使你也还是一名基层教师。刚哥的幻灯片开场白是一段很长的自我简介。自我介绍:余永刚,中学高级教师。工作单位:宁波市北仑区柴桥中学 研究领域:中学作文教学。发表四十余篇教研论文,出版两本关于写作教学的专著。主持两个课题:“高中语文心灵写作的研究与实践”获宁波市优秀课题一等奖;“生命化写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立项,正在进行时。其实刚哥大可不必如此,只要您的讲座对我们有启发,其实您就是没有读过书的农民,我们也是举双受欢迎。但刚哥不知道或 许也没人和他讲过。接下来就进入正题吧!首先他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

一、什么是写作?当然答案肯定是自问自答:(1)写作是语文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要求。这是性质决定论。(2)考试考作文。中、高考都有写作要求,且比重占 40以上,写作起决定性作用,写作好语文成绩就好,写作不好语文绝对拿不到高分。所以,作文跟中高考成绩密切相关,也跟每个学生录取学校、人生发展密切相关;当然也跟我们的老师考核有关。这是应试决定论。3.将来工作生活的需要,要用文字与周围的人交流。这是实用决定论。4.内心情感需要,不吐不快,是一种倾诉的需要。这是情感需要论 5.写作是人的天赋,是人的本能。这是天赋决定论。语言是人的天赋权利。人是符号的动物,语言符号则是 “人类最惊人的符号手段”。没有语言的媒介,人就无法生存。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语言天赋;儿童天生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可以称之为语言习得机制。这种机制是人脑由遗传得来的,是人脑具有的理解和创造句子的机制。它使人区别于动物,是一种物种属性。人都有一本天赋的词典,具有分辨语词变化的能力,具有自我表现的动机。6.写作能够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写作不仅是倾吐,还是吸收、熔炼和提升。这是写作教育决定论。

二、当前写作教学状况与困惑 1.学生的写作动机困惑。福建师大教授潘新和曾经在浙、闽、苏三省 10 所高师、30 所重点中学,作过一个关于“语文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对写作的态度统计结果是:很喜欢 6.1,喜欢 39.6,不喜欢的 44,害怕的 10.3。这样的统计数字还不是很难看,我们学校的统计数字比这难看。如果现在调查的话,还有下滑的趋势。也希望各位老师调查自己学生的写作态度。而动机不足的原因大致有:为应试而写、为分数而写是当前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动机。写作动机单

一、匮乏,学生“不愿写”“不喜欢写”,是当前写作活动的核心问题。应试动机被强化放大,却日益疲惫、后继乏力。当应试动机成为写作主要甚至唯一的动机后,我们的写作或写作教学就必然性地走向实用主义:追求文采,讲究技巧,脱离生活,轻视阅读,甚至张冠李戴,随便拼凑,胡编乱造。教师技术批发,学生技术实验。结果就是假大空流行,照抄套时尚,技术化泛滥。迷航于“技术化”的写作教育,把原本个性的心灵表达实用为简单的技术劳动,把原本精致的言语生命欲求异化为肤浅的技术写作,脱离人的发展,忽视人格养育。这种虚假浮华、功利实用的写作观正悄然冲击着广大中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化人格,导致人文丢弃,个性丧失,人格卑微。写作与人格一旦隔离,其后遗症便是严重贫血、软骨缺钙、失魂落魄 2.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困惑:初中写作课程目标有十条解说要点,分别从写作对象、情感体验、捕捉特征、表达方式、文体要求、训练方式、独立完成、交流心得、使用标点、训练数量等十个方面提出要求。这些要求是笼而统之,大而化之。严格地说,这不是写作课程目标,而是空洞的泛泛的写作教学要求。它缺乏写作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发展性和精确性(层次性:指课程目标有鲜明的等级差异。发展性:单项能力提升的逐层分解目标。精确性:指每一阶段发展能力的准确性表述,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科性学。)比如写作文体要求是:“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我认为这样的表述实在是不负责任,太轻描淡写了。首先这三种文体的轻重是有区别的。初中六册教材共三十六单元,记叙抒情类 20个单元,说明文 3 个单元,议论文 5 个单元,其他实用类体裁 8 个单元;由此看出记叙文是训练重点,20 个单元的训练怎能用一句“做到内容具体”概括得了呢?其重要性又体现在哪里?能力要求的层次性与发展性又体现在哪里?课程标准都没有回答。其次,这三种文体的能力发展是有先后次序的,记叙文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初中生的形象思维发展最快也最完善,而议论文体所依赖的抽象思维是高中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在初中还只是初级发展阶段。这一点在课程标准 里也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课程目标的经验性的粗率的表述,就失去作为指导初中写作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的意义。从深层次说,这样的课程标准是造成今天语文教育、写作教育混乱的重要源头之一。谈作文教学改革,首先得从 语文课程目标处改革。附: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 创意的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 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 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 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 140 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 1 万字。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500 字的习作。3.新教材写作单元的困惑。初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的作文教程编写与老教材比,应该说有巨大的进步。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按照主题模块编写,突出写作与生活、社会、自然、艺术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联系,写作主题系统化,突出对人文素养的重视。二是基本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材料比较明确集中,即使需要补充也不是很困难。三是有一定的操作性,提供了写作教学的相关情境,有少量的操作步骤。困惑在哪里呢?首先是有训练项目的却没有训练目标,使写作教学陷于盲目,流于形式,失于效率。好比赛跑,只要大家跑起来,至于你跑多少跑到哪里是不管的,这叫什么训练?其次是没有精确的评价标准。什么情况达标什么情况不能达标,教材没谱,课程标准也没谱。结果只能老师说的算,一千个教师一千个标准,所以最终老师说的还是不算。一个没有评价标准的教学活动,只能以随意散漫收场。最后是单元写作专题由多项活动(写作 口语 综合性学习)交杂组成,围绕主题,相互渗透,彼此联系,逐步深入,对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是一种考验,既是挑战也是高标。因为有前面两种困惑,加之应试教育的干扰,写作专题活动往往得不到落实。四是写作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或者 学生有生活没体验,写作易陷入感觉的困惑。举例:第七册第三单元“感受自然”这一专题,有三个活动:介绍自然界的朋友,感受四季风景,心中的美景。这三个活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心中的美景”突出想象力;“感受四季风景”突出感受力与描写力;“介绍自然界的朋友”除了观察细致、说明有条不紊,还要有心灵交流。要组织这个写作活动,就要拟订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评价标准,就要组织三种不同的实践活动,唤醒体验,促进交流。工作量大,要求极高。4.语文教育写作教育的现实困惑。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在塌陷,写作问题到大学集中爆发,病根在中小学(当然有外部环境问题)。病因有:文体意识不清,五种基本表达方式有缺陷,尤其议论能力弱化,实用写作遗漏,缺乏写作动 力,没有精神内核等等。——这是危机感。“ 秦朝时,秦孝公运用管仲的„商鞅变化注:原文如此‟使国富兵强”;“ 战国 时 期的曹操,在赵文姬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走上历史政治舞台……最后终于和赵 文卓结为夫妻”; “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宝钗吟道:你是风儿,我是沙;孔子从小读书勤奋刻苦,四书五经不知道背得有多熟,有一次进京赶考,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考上了”;“ 倘若不是蒙哥马利将军从失败中做出反省继续努力,又怎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拿破仑呢”;“东坡在北海放羊十九年;霍金曾经是美丽的女孩,年轻的时候很可爱,后来瞎了眼睛,写了《假如给我天光明》” 那个 忧郁的大盗(2003 年全国高考零分作文)写的是一个小偷的经历: 我的职业与众不同。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工作;

别人没有保管好的东西,我帮他保管,我就是这么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对于和我一样的职业的人,大家都称为“小偷”。我很不喜欢这样的名字,我既不小,也不偷小的东西。所以,我叫自己“温柔大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我要的东西……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我带 走了很多的钱财。“最后说一句:老师,你就看着给个分数吧,只要你出则对得起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入则经受得了良心深处的拷问,你随便给。不然也无可奈何,就算我在 任何一条街上咒骂,也不能损你一根毫毛。” 这两段文字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一定的代表性。存在以下问题: 1.张冠李戴、随便拼凑、胡编乱造。2.内容庸俗,歪用经典,玩世不恭。3.许多学生知识储备亏空、文史常识匮乏、轻视阅读积累的现象是多么严 重!这是极度的贫血,是软骨缺钙,是失魂落魄。徐江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为啥这样差?学生从小学到高中 12年里,为学语文仅课堂时间就用了 2800 多课时,到头来文章写不通顺者还大有人在?……我们的语文教育教了太多太多没有用的东西,浪费了孩子们宝贵的时 光。”他进而指出当下的语文教育是“无效教育”,是“愚民教育”。徐老的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他确实击中了当下语文教育的弊端。我们认为,教育是高尚的事业,也是危险的事业,因为教育可兴国,亦可误国;教育可 育人,亦可害人。语文教育、写作教育滞后于中国当前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与中国古代灿烂文明、写作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这是我们的紧迫感。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捍卫汉语的尊严,守护人的精神价值,不跪着教书,对语文教育要有一片赤子之 心——这是我们的使命感。三.写作教育与人的成长——写作是慢教育。传统的写作观只关注写作的表达功能与表达技巧,而心灵写作十分重视写作的养育功能,因为心灵(人格)是写作之本,是表达之源。我们欣喜的发现,初中新教材的编写有了新的变化,以主题系列为编写方式迎合了心灵写作的要求。富人格学养,并不是一促而就的事情,而是慢的教育。这是因为,首先教育是慢的艺术。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养成,经常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就像种子的生长,你无法打乱它生长的节律。我们经常要等待一个学生的成长: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有时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态度,一句话就是人格与学养。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这些成就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而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所以,人格发展是心灵写作的根本任务。教育如此,写作教育亦不例外。如果从人的成长角度来看待写作教育,我们会获得新的开阔的视野。写作首先从阅读的慢滋养中开始。读书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源头之一。初中三年应该是读书的最好时光,是培养读书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没有课外阅读,没有专题阅读,只读教材,只在语文课上读课文,甚至这课文也是教师代讲代读,并没有自己的解读与品味——严格意义上说,这算不上读书。课内的阅读教学往往只注重讲,而不注重读;只注重背诵,而不注重体验;只注重字词句篇,而不注重思想内蕴与哲理智慧;只注重应试,而不注重与学生人格成长的联系。长此以往,这样的学生既没有学养,也无法从读书活动中汲取营养获得人格成长,那么,他的作文也一定荒芜贫瘠。所以,写作的慢教育成长,必须从阅读的慢滋养中开始。慢教育须从寻找心爱的作家开始。林语堂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教育是储存、传播和再生产精神产品的主要形式,而读书就是储存、酝酿的过程。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如无一个心爱的作家,则是迷失的灵魂。他依旧是一个未受胎的卵,一个未得花粉的雌蕊。一人的心爱作家或“文学情人”,就是其灵魂之花粉。写作慢教育须从文化与精神的沟通开始。读书主题讨论活动可以弥补教学活动中的缺陷,建立文化与学生精神的联络通道。如“孔子哲学”、“庄子哲学”、“生命哲学”等哲学专题,对学生的智慧启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大有裨益。丰厚的传统文化和当代许多先进的文化是促进学生文化人格发展的沃土。优秀的文化人格包括以下品质:追求真理,坚守原则;热爱祖国,善待生命;胸怀宽广,心忧天下;善于学习,积极向上;敢为人先,勇于担责;富贵而仁,贫穷有义等等。写作慢教育须从培植善良人格开始。朱光潜认为:“文学教育的第一件要事是养成高尚纯正的趣味。”心灵的陶冶、丰富和升华,即是写作的纯正趣味,是诗意的人格意识。这“高尚纯正的趣味”中许多最美好的因素,就始于对生命、对自身、对他人的垂爱与怜惜。孟子有言:“ 恻隐之

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没有恻隐之心,就谈不上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就是怜悯心、同情心,它是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一切良知的基础。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在他精心“编织”长达八百页的“美德书”把同情列在经典性的、不会随着时代与价值变迁而消逝的永恒美德的首位。中外哲人都认为,同情是人与兽区别的开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人沦为兽,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由此下去可以干尽一切坏事,晚上可以听贝多芬,白天到集中营干他的勾当,成为暴徒,成为恐怖者。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善良人格应包括以下美好品格:同情、悲悯、善良、羞恶、辞让、是非、感恩、宽容、博爱、敬畏。褚树荣老师曾讲:“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应该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文教育与写作教育的使命,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悲悯、学会怜惜,拥有一颗利他、向善之心。这样的人文关怀教育,就促使学生的言语人格从狭隘成长为宏阔,从自爱发展到他爱、博爱,从自我中心到推己及人,从卑下走向崇高,从为名为利升华到为人生、为人类,使学生成长为心灵丰盈、精神饱满、充满爱心的人。这就是语文教育写作教育所应给予的人文关怀。写作慢教育须从审美的构建开始。美最能打动人的心灵,故审美乃人生一大乐事。纪伯伦说: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听李白的歌吟《将进酒》,我们既感觉到诗人那挟天风海雨迎面扑来的磅礴气势,也体悟到那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的巨人式的感伤。诗人以豪迈奔放之笔,赐予每一位读者惊心动魄的审美情趣。读杜少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不禁感时伤坏,思绪万千,与诗人同悲同戚。读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有胸襟开阔,视野无限,目尽之处是苍凉静穆的壮美。审美是诗意的创造,诗意是审美的天眼。要欣赏美,就要有审美感受力、创造力、想象力,要有情趣、理趣和谐趣,能分辨崇高与卑鄙、优美与粗放、高雅与世俗。审美是超实用的。不美满的人生有了审美,也会流溢出超凡脱俗的美感。生活中有了美,人生就有了缤纷的色彩、无穷的趣味。但是,今天语文教育与写作教育,实用至上,应用第一,难有审美立锥之地,自然弃之如敝履。学生如此“成长”的代价,就是感觉的钝化,天真的丧失,审美“天眼”的闭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有“劳绩”而无“诗意” 的人。四.诗意的作文教育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每个人都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书房,大多数人都在这两层楼间活动。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一团漆黑,那是人的灵魂所在地。自己常走进这个暗室,闭门不出,日子久了,就有了一篇篇东西出来。”是啊,常走进心 灵的“地下室”,就有了一篇篇东西出来,这就是心灵写作,就是诗意人生。写作应该是一种诗意的、审美的精神生活。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着,会使我们感觉到不曾经意的竹外桃花、荷尖蜻蜓、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可以遥看近却无的草色,可以闻琵琶而青衫湿,可以赏松间明月听石上清流而无比闲适,可以万里悲秋叹艰难苦恨而与诗圣同悲苦……诗意地栖居,让我们每一个心灵都蕴藏着朴素的诗,面对大千世界,即使是苦难,它也是人生的财富;即使是磨砺,它也弥足珍贵。心灵生活是写作的主要土壤。每个人都生活在两种世界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纯客观的,物质的,表象的;一个是心灵的世界,纯主观的,精神的,内敛的。写作需要的生活主要不在前者,而在后者,即人的心灵世界是写作者的主要土壤。所以我们曾经认为,只要客观地观察、贴近生活,生活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文章。其实这种观察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只是浏览生活的表象,因为他们观察的只是现实的世界,只是物质的表象,而缺乏对心灵世界的充实、改造甚至扣问。席慕容看到贝壳这样感叹道:“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造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既而又联系到自己:“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这就是心灵生活,就是开悟,就是诗意。平凡生活也能显出珍珠的光辉。我们不必用羡慕的眼神去追逐外面世界的精彩,也不必寻寻觅觅走“千里路”去捡拾别人的生活。只要打开心灵的天线,接受生活的频道,就能走进生命的湿地,捕捉生活的喜怒哀乐。即使是平凡的东西,只要你用心灵抓住了,它就能显出珍珠的光辉来。不是吗,梵高用心灵挥洒向日.

第三篇:应用语言学教学大纲

《应用语言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AA00620 2.课程名称:应用语言学 3.英文名称:Applied linguistics 4.课程简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礼仪文化)的一门学科平台课程。应用语言学是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应用语言学系、中文系、外文系、新闻系、播音系、传播系、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等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它既是语言学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也是语言学与不同学科的交叉。该课程介绍语用学的一般理论知识,阐述语言学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中的应用情况,讨论节目主持人运用语言的策略和规律。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一般常识,熟悉节目主持人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基本范畴和基础理论,掌握节目主持人在不同节目形态和不同语境下的语用策略及其规律,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艺术和水平,为学习高年级的课程打下基础,为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与相关课程衔接:《现代汉语》、《即兴口语表达》和《播音主持业务》等。

3.周学时、总课时:每周2课时,总课时34课时。

4.开课学期:第4学期。

5.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讲授、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6.考试方式:平时作业占2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60%。

7.实验、实习、作业:课堂提问、讨论、课后练习、其他教学实践环节等。8.教材:《节目主持语用学》,应天常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9.教学参考书:

[1]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2]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3]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4]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吴为章.《广播电视话语研究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6]姚喜双.《播音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7]林兴仁.《广播语言教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8]于根元.《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书海出版社,1996.[9]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0]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10]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1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语用学概说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语用学研究现状 2.了解节目主持人语用学研究现状 3.掌握节目主持人语用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二、教学重点:节目主持人语用研究现状及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语用学的学科性质

三、授课时数:4课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用学:新兴的语言学科 1.语用学的学科性质 2.我国对语用学的引进 3.我国早期语用学研究 第二节

语用学研究现状 1.形式语用学的研究 2.描述语用学的研究 3.应用语用学的研究 第三节

语用学研究发展趋势 第四节

节目主持语用研究 1.节目主持语用学的研究对象 2.语用策略与语用分析 3.语用原则的理解运用 4.主持人言语行为研究 5.主持人语用含义推导 6.主持人节目会话结构 7.主持人语用失误 8.节目主持“口语修辞”

第二章

节目主持人话语角色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概况 2.理解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的概念 3.理解节目主持人的话语角色及角色冲突

二、教学重点:节目主持人的话语角色

教学难点:话语角色及角色冲突,节目主持人及播音员辨析2

三、授课时数:4课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节目主持人概述 1.“主持人现象”溯源 2.“节目主持人”概念界定 3.中国节目主持人发展轨迹

第二节

节目主持人角色特性 1.节目主持人是社会性角色 2.节目主持人是个性化角色 3.节目主持人是交际性角色 4.节目主持人是主导性角色 第三节

节目主持人角色冲突 1.中国节目主持人的角色焦虑 2.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3.角色构建与角色期待 4.角色的表现性与功利性 5.媒介角色与道德形象 第四节

主持人播音员比较 1.播音涵盖主持之争 2.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 第三章

节目主持人口语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汉语口语的发展概况 2.掌握汉语口语的特点

3.了解我国主持人口语应用状况,理解主持人口语的内涵及重要性4.掌握主持人口语提高的途径

二、教学重点:汉语口语的特点,主持人口语提高的途径

教学难点:口语的特点,主持人口语提高的途径

三、授课时数:4课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语口语概说 1.汉语口语应用研究回顾

2.“汉语口语”的概念界定及认知偏误 3.汉语口语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口语的时代流变

1.我国口语形态演化的轨迹 2.媒介膨胀对主流话语的挑战 第三节

我国主持人口语应用现状 1.观众对主持人的语用评价 2.从回顾的审视中寻求突破 第四节

主持人口语能力习得 1.节目主持人需要口才 2.口语能力习得的途径 3.掌握常用表达方式

第四章

节目主持人口语修辞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口语修辞的基本知识 2.理解主持人口语修辞的辞则及要求 3.掌握主持人口语修辞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主持人口语修辞的辞则、要求及方法教学难点:口语修辞的内容及方法

三、授课时数:4课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口语修辞概说 1.我国的口语修辞研究 2.口语修辞与书面语修辞的区别 3.口语修辞行为的层次性 第二节

主持人口语修辞辞则 1.修辞立其诚 2.切境与得体 3.口语修辞策略

第三节

主持人口语语音修辞 1.零位修辞:响度与清晰度 2.语调:情感活动的投影 3.重音:目的意识的表达 4.停顿:言语零语音形式 5.节奏:内韵体验的外化 第四节

主持人口语达意修辞 1.意象修辞:白描与示现 2.“委婉”的沟通和交流

3.重视态势语的修辞功能 第五章

节目主持人语用特征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言语行为的定义,理解主持人言语行为的特点 2.理解主持人的语境特点,学会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策略 3.掌握主持人环节语的表达特点 4.掌握话题操作的层次及访谈策略

二、教学重点:主持人的语境特点及表达策略,主持人环节语及其表达策略,话题操作及访谈策略

教学难点:主持人语境的特点,不同节目的环节语特点,话题的组织方式

三、授课时数:6课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节目主持人言语行为 1.主持人言语行为的交际性 2.主持人言语行为非表演性 3.主持人言语行为的表现性 第二节

节目主持人的语境意识 1.语境概念阐述 2.模拟语境和虚拟语境 3.主持人言语行为“语境化” 第三节

节目主持环节语述略 1.主持人节目开场语 2.主持人节目衔接语 3.主持人节目发问语 4.主持人节目点评语 第四节

话题操作与访谈策略 1.主持人话题操作基本原则 2.节目主持人采访特点 3.主持人新闻专题访谈 第六章

节目主持人语用创新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节目主持人语态变革 2.了解节目主持人语用变革 3.理解“废话”的语用功能 4.理解主持人第一人称的用法

二、教学重点:主持人的语态及语用变革,主持人第一人称的用法

教学难点:语态及语用变革的动因,主持人第一人称单复数用法的适用性

三、授课时数:4课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节目主持人语态变革 1.语用观念与时代语境的共变 2.语用创新需要文化宽容 3.多元语用格局正在形成 第二节

节目主持人语用变革 1.主持人口语不必“典雅” 2.挣脱书面语复制的束缚 3.杜绝陈词滥调

第三节

“废话”语用功能辨析 第四节

主持人第一人称解析 1.“我”不是“虚拟”的 2.还主持人一个真实的“我”

第七章

节目主持人言语现场生成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口语生成的心理过程

2.掌握动态语境中即兴表达的话题结构及策略 3.掌握规避和矫治语流失畅的策略

4.理解主持人口误的原因,掌握规避口误的策略

二、教学重点:动态语境中即兴表达的话题结构,规避和矫治语流失畅、口误的策略

教学难点:即兴表达的话题策略,规避和矫治语流失畅、口误的策略

三、授课时数:4课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口语生成的心理运作 1.言语生成的修辞学描述 2.从“个人语典”到言语成品 3.表达焦虑与心理自控 第二节

动态语境中的即兴表达 1.动态语境口语生成机制 2.即兴表达的话题结构 3.即兴能力的自我养成 4.交流语境的动态平衡

第三节

语流失畅的规避和矫治 1.语流失畅的心理调节 2.语流失畅的规避策略 3.强化“中心语义定势“ 4.提高口语的“回映能力” 第四节

主持人口误现象探究 1.主持人口误归因分析 2.主持人口误规避策略 3.主持人口误的补救策略 第八章

节目主持人言语智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语智及其研究 2.理解主持人听辨的关系 3.掌握提高主持人听辨能力的途径 4.掌握主持人即兴应对的策略

二、教学重点:语智的开发与养成,即兴应对的功能及策略 教学难点:提高听辨能力的途径,即兴应对的策略方法

三、授课时数:4课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智现象剖析 1.语智的早期实践与研究 2.多元智能论对语智的诠释 3.语智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节

语智与听辨 1.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2.重视“听”的交流功能 第三节

语智的开发与养成 1.主持人语智训练目标 2.提高听辨能力的途径 3.提高机敏应对能力的途径 第四节

主持人即兴应对 1.时代呼唤对答如流的主持人 2.激发对答如流的多元智能 3.即兴应对的语用策略 第五节

主持人幽默应对

撰写人:石艳华

教研室:基础教研室

编制时间:2011年7月8 1.幽默是什么 2.幽默的语用功能 3.幽默的语用特点 4.幽默的语用策略

第四篇:应用语言学试题

第一章:

1什么是应用语言学? 2应用语言学的性质? 3应用语言学的特点? 4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我国学位教育体系中,应用语言学属于文学大类。文学类共设有4个一级学科,其中的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这两个一级学科都设有应用语言学专业。应用语言学是属于文学类的二级学科。5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领域? 6应用语言学正式形成的标志:

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的召开(法国),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中国应用语言学形成的标志:

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成立。7.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

1什么是语言教学 2语言教学的目标 3语言教学的基本过程 4什么是网络教学

5什么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6语言教学的问题与不足? 7如何做好语言教学改革?

8名词解释:第一语言、母语、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教学,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之后有意识地继续学习第一语言,为之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校课堂教学活动。

第二语言: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语言。

第二语言与外语的不同:第二语言的范围比外语广,既包括外语,还包括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本国通用语。

9儿童习得语言的手段:模仿、替换、句法同化。10学习第二语言难度大,原因:

(1)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不能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2)学习者接触目的语的时间和机会有限;(3)母语或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有干扰作用;(4)学习者年龄大,模仿、记忆能力减退。明确的学习动机可提供充足的学习动力。11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12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不同 13什么是双语教学

14.1407年,明朝设四夷馆,专门从事印度语和缅甸语的教学,是中国最早的外语教学。15.双语教学两种代表性实践模式:加拿大浸没式的双语教学模式、过渡式的双语教学模式。第三章:

1对外汉语教学史简要回顾 2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

3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独立性表现在哪里? 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什么一般性和特殊性? 5填空: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四个部分。19世纪中叶,戈鲲化是中国第一位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汉语的教师。

1950年,捷克和波兰申请同中国交换留学生。教育部在清华大学设立了“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1958年,编写了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

1962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学中国话”和“汉语讲座”节目。

1965年高教部将“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与出国留学生部合并,扩建为“北京语言学院。

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1973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28届参议一致通过将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

1972年40多个国家向我国派遣留学生。1972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恢复北京语言学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也成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1990年6月25日,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HSK。欧洲、澳洲、东南亚考点已有90多个。1984年11月,北京语言学院成立语言教学研究所(对外汉语教学第一个专门研究机构)。1983年6月正式提出“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名称,1984年国家教委将其正式列入学科目录。

1987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学领导管理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2006年改名“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6对外汉语教学有哪些专业刊物? 7对外汉语教学4个基本环节? 8总体设计主要包括哪几项内容?

9汉语教学初、中、高三个等级的教学目标各是什么? 10.言语交际技能训练方式有哪些?

通常有以下五种方式: [1]以结构为纲,兼顾功能(或语用);[2]、以功能(或语用)为纲.兼顾结构; [3]、以话题为中心,注意结构和功能(语用)的结合; [4]、以情境为中心,注意结构和功能(语用)的结合; [5]、纯功能(语用)方式 11科学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应当是?

所规定的课程能够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够使全都教学内容合理地分布到有关的课程和课型中去;各门课程和课型之间有合理的横向和纵向关系;能较好地体现既定的教学原则。12.填空:

课程设计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联结总体设计和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材是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又是课堂教学和测试的主要依据。

教材类型:课文型、结构型、功能型、结构—功能型、功能—结构型、话题型、文化型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1.组织教学

2.复习检查

3.讲解新课 4.巩固新课 5.布置作业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迄今普遍使用的是成绩测试和水平测试。水平测试以尽可能客观的标准去测量测试对象的目的语水平,有专门的考试大纲、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评分标准

成绩测试可以测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学习成绩并不能反映学生的语言水平。无论是水平测试,还是成绩测试和诊断测试,都应当以测量测试对象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为出发点。

测试内容包括:有关的语言要素、文化因素和语用规则。

课堂教学分为四级单位:教学单元、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 13语言测试的目的与类型?

14什么是考试效度?如何提高考试效度? 15卷面信度是由哪些方面的因素决定? 卷面信度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卷面构成,对卷面构成的基本要求是测试项目安排合理,测试内容有一定的覆盖面和代表性。二是题数。难易程度相当的题数越多,信度越高。三是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评分标准越客观,评分办法越科学,信度越高。一般说来,客观性试题的信度较高。

16.论述:第二语言教学的四种重要理论?

(一)语法—翻译理论

形成于19世纪,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德国)。他认为,理解掌握语法规则是阅读和翻译的基础,主张用背诵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来掌握外语。用本族语和外语互译的方法巩固所学的语法规则。特点:过于强调系统语法知识的学习、翻译法,忽视了口语和表达技能训练。

(二)行为—结构主义理论

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经由习惯的养成而学会。语言学习就是一个模仿、重复、操练并通过强化形成习惯的过程。

教学上,重视听、说训练,句型是教学的核心,对句型结构进行反复操练。重视语音教学,大量使用录音、语言实验室。很少有语法解释,词汇严格控制。大量的模仿和机械操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三)转换生成语法—认知理论 认为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有一套普遍的语法。语言学习绝对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是靠不断根据输入的语言材料,对语言规则提出假设—验证,对规则进行内化和运用的过程。采用“认知法”教学,反对机械性的重复操练,主张在外语教学中1.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2.发挥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

(四)交际教学法理论

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交际学派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使用外语。17.关于“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输入假说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①语言习得—学得假说;②自然顺序假说;③监控假说;④语言输入假说;⑤情感过滤假说

输入假说的要点是什么?

1学生大量收听、观看英语节目,客观上可以保证大量的英语语言输入,为语言习得和输出打下基础。

2学习者之所以能够习得语言,是因为语言中包含稍高于他自己目前语言水平的语言材料。3.学习的动机、态度、自信心和情绪等因素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的作用。4输入假说强调:学生要先“获得意义”,再从中习得语言结构。理想的输入应该具备4个特点:可理解性、输入的语言既有趣又有关联、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非语法程序的安排。18.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模式是苏曼(美国Schumann)在7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习理论。他从社会环境因素和学习者个人因素的视角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动力机制做出了独到的解释。

苏曼强调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决定的。距离越近,越容易获得第二语言。语言教学的对比分析始于美国拉多1957年发表的《跨文化的语言学》 20举例说明什么叫做迁移?什么是负迁移? 21对比分析的难度等级模式有哪些? 22偏误分析:

所谓偏误,是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规律性错误。偏误分析,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等。

23偏误的来源有哪些?

1.语际迁移 2.语内迁移

3.学习语境

4.交际策略

5.文化迁移

24什么是中介语?谁提出的? 25什么是“语言中的石化(僵化)”? 第四章:

1964年第一次社会语言学会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召开,标志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各种社会语言现象,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语言变异 2.语言交际

3.语言接触和语言规划

社会语言学的分类:宏观社会语言学和微观社会语言学 简要介绍宏观社会语言学与微观社会语言学?

宏观社会语言学也成大社会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接触和语言规划,包括双语、双方言或多语的交际与教育,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标准语选择,语言的相互接触与影响,语言冲突等问题。

这方面研究以费什曼(Fishman)为代表 微观社会语言学也称小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各种变异,并且联系社会因素来探讨语言发生变异的原因和规律。

这方面研究以拉博夫(Labov)为代表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

1.选择课题,建设假设

2.确定研究范围和调查对象

3.调查实验,搜集资料

4.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名词解释: 语言接触 语言兼用 语码 语码转换 语言转用 语言变异 语言变体 社会方言

语言的社会变异与哪些因素有关? 语码转换的制约因素?

语言转用的类型?整体转用、主体转用、局部转用

语言转用的条件?

1.民族的融合2.分布的变迁(散居)

3.脱离民族主体

4.民族间的通婚

语言扩散的模式?人口模式、经济文化模式、帝国模式 第五章

什么是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的主要任务?

研究对象:语言集团之间及其内部的各种语言关系。语言规划的内容:地位规划、本体规划 地位规划的具体内容?

本体规划是什么?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新词整理的依据原则? 进行语言规划的原因?

简述语言规划的科学性原则?

了解: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字规划,填空 了解:我国当代的语言文字规划,填空 语言调查的目的有哪些?

语言调查的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2.提出假设3.制定调查大纲4.确定调查对象5.实施调查 第六章

计算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即研究如何让计算机自动理解自然语言、生成自然语言。

简述计算语言学主要研究内容(或应用领域)?

汉字输入方法:键盘输入、语音输入和光学字符识别输入 什么是机器翻译? 什么是情报检索:

情报检索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查找符合用户的文献或情报。

当今的情报检索工作,一般包括以下的内容:

1.文献情报的采集:使用一定的方法按特定的目的收集原始资料,筛选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部分。

2.文献情报的加工处理:对新采集的文献情报进行分类,每类赋予类名,使之体系化,对文献情报进行全面的标引,如对标题、作者、出处、卷期号、篇名、主题词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著录。

3.文献情报的编排和存储:文献资料以文档的形式编排并存放在计算机系统的储存空间。4.检索服务:根据用户的要求,按照系统特定的提问逻辑,使用检索词,再通过匹配,即可从已有的大量文献中查找所需的部分。了解:我国常见的汉语语料库: 第七章

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意义?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1)人类的语言能力是按照某种生物发展的时间表趋向成熟的。例如,从简单句到复杂句,从掌握具体意义到抽象意义,语法从不完善到完善。

(2)人类的语言获得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关键期。

2-12岁是关键期

(3)人类的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语言与智力相关联,语言水平随智力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性 语言发展的差异性表现在:

1.语言获得的早晚,2.语言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差异性原因:

1.不同语言有差异,如词汇变化和句法差别,而不同语言的儿童在掌握语言的某些成分时有难有易;

2.儿童在大脑、语言器官的发育和认知的发展上有早晚的不同;

3.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际、成人的语言教授和儿童的模仿学习、主动创造性也是影响其语言获得的重要因素。儿童掌握词汇的特点:

1.发展的顺序性以及对情境的依赖。2.发展的不匀速性和阶段性。

3.词汇意义的逐步精确化和概括化。

最初可能词义过分扩大,或过分缩小,没有完全掌握词的语义特征。随着认知的发展,会对词的全部语义特征的理解逐步精确化和概括化。

第五篇:应用语言学要点总结

名词解释

1.个别语言学:属于本体语言学,是探讨一种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一般的性质和普遍的性质及普遍的结构规律的学科。由于讨论的是对各种具体语言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又被称为理论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又称“描写语言学”,是指选取语言的某一个历史阶段,描写这个阶段的语言的状态。如:现代汉语、先秦汉语。

历时语言学:又称“历史语言学”,它研究语言的发展变化。如:汉语史。

3.自然语言处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处理自然语言的交叉性学科。主要目标是让计算机懂得和理解人的自然语言,实现人机对话。

中文信息处理:是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下位概念,是指用计算机对中文进行存储、转换、分析、传输等加工,以形成各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科学。

4.语言能力:传统上指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或指用书面或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语音能力、词汇能力、语法能力。)从而规范地、正确地使用语言。

语言交际能力:说话者适应交际主体、主旨、语境,有效地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即更加得体、有效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5.对比分析: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进行共时对比,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目的是由此找出目标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以便于最有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偏误分析:指对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进而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它是研究学习过程的捷径,也是研究学习过程的第一步。简答题

1.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导致一系列新兴的交叉学科的建立,主要是有哪些?(1).社会语言学: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上的各种语言变异等问题。(2).人类语言学:研究语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及其演变情况。(3).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4).数理语言学:用代数,计算机科学,统计等领域中国的概念和方法研究语言的数学属性等问题。

(5).实验语言学:用各种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研究语音的识别和合成等问题。

(6).计算语言学:用计算机科学的技术和概念研究语音,特别是研究语言的理解和处理,机器翻译,情报检索等问题。2.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特点?

答.(1)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在较长时间里,人们认为它是理论语言学的一部分,现在的趋势是将二者分开,让其成为独立学科,有理论数学-应用数学,理论化学-应用化学,理论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的区分;它有明确的研究任务,研究语言学在一切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有几个成熟的下位领域。

(2)有实用性。要解决语言学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是为了直接满足语言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求。

(3)实验性。离不开调查和试验,具有自然学科的特点。调查法和试验法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法。统计法十分常用软件。国家课题。

(4)综合性(边缘性)要和几个学科相结合。那个时候学科应用到语言和语言学,他就要涉及哪个学科。应用语言学形成许多分支。3.应用语言学的主要内容?

(1).是广义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社会的关系。(2).是语言规划(3)是语言教学(4)是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的关系,例如计算机语言学。4.语言教学包括哪几个阶段?

(1)政府:政策支持(是否教,教什么,教谁)

(2)语言学家:制定教学大纲,编教材(教什么,何时教,教多少)(3)教师:怎样教,语言教学的方法体系(4)学生:怎样学

7.中文信息处理的三大难关?

1字处理,汉字在输入,输出,存储 ○2词处理,自动分词,自动词性标示。汉语是孤立语,没有太多的形态变化,不像英语俄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能够使计算机识别词的词性,且拼音文字在书写时会词词分开,而中文则为连写,计算机在识别时会出现困难。

3句处理,在使计算机理解和生成句子时会出现困难。○8中西方语言的差异对中文信息处理产生的影响,为什么?

答:首先,中西方的文字不同,中文是语素文字,英语等是拼音文字,那么在输入,输出方面我们难以借鉴西方经验,使如何让汉语输入计算机成为一个难点。再者,汉语的词与英文的词有很大差异,英语等语言在书写时词词分明,而中文是连写,是计算机在断句方面会出现困难。中西方在语言形态方面有很大差异,汉语是孤立语,英文等是屈折语,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英语有,英语的变化可以体现在文字上,减轻了计算机的困难。9自然语言处理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出现,使得语言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有了明显变化,使得语言学由一门基础学科变成领先科学。获得了与数学哲学同等的地位,语言学将成为人文科学发展的突破点和生长点,它的重要意义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10语言的动态性,从宏观上变现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什么?

答:从宏观上来看,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首先,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这种分化会出现会出现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其次,社会的统一会造成语言的统一,具体变现为共同语,最后,语言的接触会形成语言的融合,进一步形成特殊语言交际形式,如,皮软语,克里奥尔语。

12.举例说明语言中的文化现象。1.从词源当中可以探查古代文化遗迹

①英语中pen--penna源于拉丁语是羽毛得意思②藏语中“gui”有银子和钱两个意思(古代用银子作为货币)

2.从造词的心理可以窥测古代的社会风貌

①中国云南独龙族

/dzio/可表示麻布,衣服,被子三个意思,社会生产力低下一物三用②女权运动中,history--hertory

chairman--chairperson 3.从词语的对比可以观察民族文化的差异

①汉英对亲属关系的区分:汉语中对舅舅叔叔伯父的称谓不同,但英语中都用uncle表示。②汉语:夫妻,公婆,子女体现了男尊女卑

但云南丽江纳西族罗梭人则相反(以前是母系社会)同义词:母--大

公--小

大树--树母

小树--树男 4.从借词可以了解各个民族之间文化交流

茶:在英法德中音都为“tea”与福建厦门话的茶读音相近。俄,日都音“茶”,与北方话接近

(说明:中国的“茶”从两条路传出去,一条由福建沿海运往西欧,一条由华北运往俄国日本)

13.中介语的主要特点

1.系统性:指学生在使用目标语时虽然会出错误,会与目标语系统有差距,但仍然依照一定的规则,而不是任意的。

2.动态性:指中介语系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固定的,都可进行改变和完善,他们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3.顽固性:中介语在向目标语靠拢的过程中不是直线型的,有的错误虽然得到了纠正但是仍然会重新出现。

4.能动性:主要指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14.举例说明偏误的来源

1.第一语言的干扰,在中文中没有第三人称单数,会忘记加“s,es” 2.第二语言规则的过渡泛化。如,你等等我一下,由一个星期会说成一个年,一个天 3.学习语境的影响。老师:你眉毛画的很好

留学生:你胡说!胡说表示否定,不满。4.学生交际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影响。如,请给我你的笔。(请把你的笔给我)留学生把字句用的不好,所以会回避把字句的使用

5.文化迁移。有一个叫张大年的先生。会说成,有一个叫年大张的先生。15.对比分析的局限性 不以学生为出发点,不通过分析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实际使用来预测学习的难易,这就造成预测的不准确,有一些真正的难点对比分析并没有预测到。论述题 16 17 8.(作业)

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推广普通话,但方言还是大量存在,方言和普通话“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普通话的标准虽然只有一个,但是在标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却有很大的过渡地带存在,我们把这一过渡地带中的普通话称为方言普通话或地方普通话,这就有了方言,地方普通话和普通话三个层次。地方普通话主要是由普通话和方言集合而成的,到这种集合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有特定的规律。它又可以分为好的,较好的和较差的等不同层次,这些不同层次的地方普通话都可以称为过渡语。随着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它们都在向普通话靠拢:好的向标准普通话靠拢,较差的和较好的向好的靠拢,正确认识这个“过渡地带”直接影响到“推普”工作,也影响到我国的语言规范化工作。19与传统语言学相比,计算语言学的特点

一,元语言的形式化,元语言是和对象语言想对而言的,元语言指的是研究者在研究描述对象语言时所使用的语言。

二,具有可操作性,操作性是与描述性相对而言的,操作性告诉人们怎样从一个现成的句子变成它的句法结构乃至得出它的意义。

三,具有工程性,工程性是相对理论性而言的,四,注重语言研究的全局性和一般性,计算机语言学重视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更注重从全局出发,研究计算机处理语言的普遍性和一般性问题。

下载应用语言学概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应用语言学概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用语言学(精选5篇)

    合作原则及其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姓名:袁婧 班级:1105班 学号:2011030508 合作原则及其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H. P. Grice)提......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必读书目: Brown, G. & Yule, G.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UP.(话语分析,外研社¥27.90)代订购 Chomsky, N. 1957. Syntactic Structures. Mou......

    应用语言学[精选5篇]

    《应用语言学》程星华等,外文出版社,2008 《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育综合:参照有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

    遥感技术应用概述

    遥感技术应用概述很多人以为遥感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其实这些技术早就已经深入大家的生活。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

    应用文体概述

    应用文体概述 设计者:授课时间: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应用文,掌握应用文的特点。 2、了解应用文的分类和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应用文的分......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复试

    为了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学弟学妹们方便,我把自己的复试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有用! 川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篇:我的第一志愿学校,竞争很激烈,今年只招了20个,但听说90个参加......

    应用语言学专业(5篇材料)

    应用语言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文学 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名称:应用语言学专业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

    嵌入式Linux应用:概述

    Embedded Linux applications: An overview Linux now spans the spectrum of computing applications, including IBM's tiny Linux wrist watch, hand-held devices (P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