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语文的方法
学习语文的方法
四(6)班张凌智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好语文对于我们年少年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兴趣,培养爱好学习语文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语文这门学科呢?
一、要学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
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以便更好地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后做一些正对性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帮助提高了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
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在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课外书籍。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在内容上,重点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有用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读书笔记,而不是精度细研,这样做有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在阅读时,要侧重了解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方面的知识,从小培养认识“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品德,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熏陶我们的情操。加强写作训练。
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应用能力,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写作、通过写作去跟人们交流。但是,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内课外积累就是我们的写作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观察周围的生活、感悟生活中细小的变化,坚持不懈的用记日记的方法记录下来,适时有感而发的写随笔,努力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经验。
把握课前课后。预习,为上课认真做好准备;复习,为巩固知识上好锁,这都是学好语文的最基本方法。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必须先做好预习,预习时可以先阅读课文,如果是短一点儿的文章,可以采用朗诵的方法,帮助提前理解课文,如果不会的,可以做些符号,作为课堂听讲和理解的重点去解决。现在我们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就是学会归纳知识要点就行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思想认识错误,导致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课,漏掉很多知识点。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适当的做一些笔记,方便课后复习巩固。复习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结合自己的课堂听讲,把重点理清楚,把老师哪里重点讲、哪里略讲掌握准,重点讲的弄懂弄通,增强每个知识点的针对性,才能说明我们的每节课有了一定的学习效果。
第二篇: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
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
一、掌握最基本的生字 生词
二、阅读
1.阅读。每天阅读,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2.掌握方法。精读,每周读一本经典文章,分析,学习,揣摩,朗读,背诵。
3.快速阅读,每天读一篇文章,重在通读和快速理解,增加积累和语感。
三、写作
1.每天写日记。重在坚持,保持语言流畅和表达的流畅。2.每周写一篇文章,先模仿名篇名作,揣摩和训练表达方式,然后慢慢驾驭结构表达等,自主训练。
3.每季度写一篇优秀作文,就是那种认真用心去写的,然后请老师行家点评。
四、记录、修改 做读书和学习笔记,把好的句子,思想以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和灵感及时记下来,等到有时间整理,修改,有可能就是一篇佳作。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第三篇:谈谈学习语文的方法
谈谈学习语文的方法
作者:段步武
卢惠平同学:
你好!
你向我索求语文学习方法,很遗憾,我不能为你提供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方法。现只就我过去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向你作个简单的介绍。
学习方法犹如登山之拐杖,龙舟之橹桨。有了它,在学习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一味苦干和蛮干,虽然也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往往是得不偿失;再加上课程逐渐增多,要求不断提高,时间日益紧迫,更不能容许你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关于学习方法,有很多人探讨过,前些年最受欢迎的是黎世法的《中学生的最优学习方法》,他归纳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方法体系,即前后紧紧联系的八个学习环节: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我对这套学习方法很感兴趣。
我想,要搞好学习,前提之一就是学习目的要明确,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我认为这点决不容忽视。因为从现在来看,有很多人不明确学习目的是什么,在学校成天混日子,得过且过,根本没有前进动力。那么究竟你们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就是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自己的发
展空间,给自己创造更优裕的生活条件,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学习目的明确了,在学习中就不会处于被动状态,就会主动去钻研,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搞好学习的前提之二就是要有自信心。也就是说,要相信自己在所处的群体中,绝不是“低能儿”,自己有能力赶上和超过别人。可悲的是,有的同学总认为自己比不上人家,先天条件没有人家的好,于是整日唉声叹气,沉浸在“自卑”的苦水之中,以至一事无成。一个人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更应该看到自身的优点,树立起自信心,不要消沉,不要悲观,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任何一个读书人,如果具备上述两点,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一定能够学好的。
读书,就要开拓知识面,广泛涉猎。我过去就是这样做的。小时候读书,有时连课本也没有,学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抓过升学率,在“开门办学”中度过少年时代。那时,我的求知欲十分旺盛,不管什么书(那个时代没有不健康的书)一见就看。记得我曾看过《封神演义》、《林海雪原》、《红旗谱》、《西游记》、《青春之歌》、《欧阳海之歌》、《高玉宝》、《创业》等长篇小说,后来还看过《红楼梦》、《牛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长篇小说。虽然有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几乎都忘记了,但我可以敢说,它使我扩大了知识面,为我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现在,你们有一套完整的教材,不必为无书学习而担心。由于课程多,时间又很紧,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去读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中考也是以教材为依据,因此,我们不能舍教材而求其他。其实,教
材内容就相当丰富,把教材吃透了,知识也就自然增多了,离开 了教材就是舍本逐末,一定不会有好效果。当然这不是说,完全不需要课外书藉了,如果多涉及一点课外知识,这比死守教材得益更多,事实上我们所学的很多知识都是课外得来的,那么看些什么书好呢?就语文这方面说,除了名著及一些优秀作品外,如《中学生学习报》、《作文通讯》、《优秀作文选》等等之类的书藉可多看一点,这对提高写作水平不无裨益。
多背(指记忆),是学好语文的方法之一。背,就是把一些优秀的文章熟记在心。为什么要背呢?原因很简单,我们要写作,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词汇从何而来?从记忆中得来。要将人家的东西化为己有,就要借鉴人家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些同学写作文,词不达意,语言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文气,味同嚼蜡,原因就是记的东西太少了。我过去就曾背过一些东西,唐宋诗词,名家散文等什么都记。例如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竣青的《秋色赋》,《老残游记》中的《大明湖》等等。记得我在读初一时,老师曾抄给我们一篇很长的文章,题目是《一代愚公绣山川》。究竟有多长呢?仿佛是密密麻麻十几页材料纸,我硬是把它全部背下来了。当然,这与有充足的时间有关,那时的学习量根本没有今天这么大。现在,我不主张你们像我过去那样出“傻劲”,但仍主张多背一点,尤其是课本上的一些好文章及精彩句段,一定要背下来。只有背的多,知识才积累的多,写起来也就不会为缺乏词汇而苦恼,为搜索枯肠而头痛了。当然背也要讲究方法,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基础上记忆,也就是按照词、句、段之间的关系记忆,效果会更好。
在广泛涉猎的同时,还要多做点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用脑记忆毕竟是有限的,有些东西看后不久便忘记了;或者书刊不是自己的,看后要归还人家,查找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就应该把有关内容摘录下来,可记录在摘记本或卡片上,便于日后查找,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资料。上课要做好笔记,在读自己的书时,可在书中圈圈点点,在重要的字词句段中做上各种符号,在个别地方可写上自己的评论或解释。在书上点画时可采用铅笔,以便今后将不正确的地方擦掉重写。此外,还可以剪报,将可裁剪的资料剪下来妥善保存。
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就必须多写。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就看一个人文章写的好坏;而要把文章写好,就必须多练笔。多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写作,是一个综合运用的过程,平时积累的词汇、掌握的素材,学到的写作方法等等均可汇集拢来,通过大脑思维,运用到写作中去。在写作中,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写作水平就在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成绩、改正缺点中提高的,如果不多写,怎么能找出差距,继续提高呢?值得注意的是,多写,不仅是指量的多少,重要的是每次写作都应认真对待,要把自己最大的力量发挥出来。现在有些同学片面地理解“多写”二字,认为写的文章越多,就越能提高能力。我说,如果只求“量”,不求“质”,是永远也提不高写作水平的。那么,怎样才是“求质”呢?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还有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些话告诉我们,写
完一篇文章后就要反复修改、润色,该增的增,该删的删,要舍得割爱。在“改”方面,鲁迅是我们的楷模。他写的《一件小事》曾改过三次,要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他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颂的名句。传说作者在草稿上,这个“绿”字,原来是“到、过、入、满”等字,最后才定为“绿”字。这个“绿”字把春天的江南美景和春风的关系巧妙地表达了出来。贾岛的“推敲”故事更是人人皆知。这些伟人都这样重视修改,更何况我们这些初学写作的人呢?
在阅读和写作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这就要养成勤查勤问的习惯。查,就是查字典、词典及各种资料(包括自己的摘记、裁报等),在查找中解决疑难。查,重要的是要做到一个“勤”字。问,是指问其他人,不论年纪大小,不论地位高低,只要是知道的,都可以问问他们。在知识面前,一定要虚心,不要不懂装懂。要牢记大圣人孔子的教诲:“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前面已经谈了一下写的重要性,下面再讲一点写些什么的问题。写什么呢?比如读了一篇文章后,可写一点读后感;看了一场电影、听了一次报告、做了一次活动,都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来。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周围的物,只要在心中占了一席之地,都可以写写。老师布置的大小作文是一定要写的。除此之外,日记是练笔的最好形式,在日记中可写耳闻目睹的,尤其可写个人的喜、怒、哀、惧、悲、愁、苦等。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有东西可写,也能写好。
在语文学习中,有一种能力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那就是“听、说”
能力。“听”,指听别人“说”。有同学看戏、看电影、电视,只看不听,或不注重听,这是不好的。如果听的能力低了,那么听广播、听录音、听演讲,怎么能有好效果呢?如何“听”?就是要听人家说什么(内容),怎样说(如语言的抑扬顿挫)等。“说”,是指自己多“说话”。在生活中,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却少言寡语,原因就是说话能力有高有低。怎样练“说”呢?上课多发言,平时可讲点故事,多和别人交谈,积极参加演讲活动等等。总之,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
以上所讲的几点方法,归纳起来就是读(阅读)、背(记忆)、记(笔记)、写(写作)、听、说这几点。向你介绍,一方面满足你的要求,另一方面让你有所借鉴,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需要指明的是,这些方法不一定都适合于你,决不能死搬硬套。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背”,可采用划表格,编歌儿等形象记忆法。俗话说,“千个和尚千个法”,学习也是这样,方法因人而异,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哪个人的学习方法是所有人完全能够接受的。再说,我讲的,不一定全部正确。
欢迎你向老师提意见或建议。另外,黎世法的学习方法,你如果有兴趣,我也可以向你介绍一下具体内容。
祝
学习进步!
段老师1988、12
第四篇:学习语文成语的方法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小编收集了学习语文成语的方法,欢迎阅读。
成语是在语言中经过长期实践,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它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繁、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因而正确地辨析和运用成语也一直是历年高考试卷上的必考内容。
重视成语学习,加强成语积累,本应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许多中学生在这方面却不懂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在成语学习上盲目随意,而且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也显得模糊混乱。本文就此谈谈成语学习的一些方法,旨在交给中学生一把钥匙,以打开高考成语试题的这道小门。
一为“解字”。
即对成语逐字解释。尤要突破难点。这是理解整个成语意义的基础。有不少成语往往“一词当关,万夫莫开”,如“暴殄天物”的“殄”(糟蹋)、“不刊之论”的“刊”(删改)、“文不加点”的“点”(点除)、“吊民伐罪”的“吊”(慰问)等,这些往往成为理解全词的拦路虎,必须学武松打虎,整体意义才能迎刃而解。当然,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认真对待,勤。否则,就要望文生义,贻笑大方了。不信猜猜 “不名一钱”、“不足为训”的意思,再查查词典,是不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呢?
二是“本记”。
即识记原意或本意。成语的语意是比较丰富的,但它的所有意义都由原意或本意经由引申、转移、比喻等途径演变而来。理解并记取成语的本意,对理解其今意或它意很有帮助。如“对牛弹琴”,原意是用来讽刺“牛”(喻指谈话对象)愚蠢的,今意也用来讥笑说话做事不看对象,这是对原意换位思考的结果,这样一想,不仅几个意义都理解记住了,说不定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再如“花花世界”原指繁华的都市,后来指 “表面繁荣的社会”,今又指花天酒地的生活环境,细一想,这两个后起意不是对原意的否定和扩大而产生的吗?
三为“温故”。
温故而知新,多了解一些成语的典故,寻根探底,大有裨益。成语都是有来历的。它们的来源和出处主要有历史故事、寓言传说、民谚俗语、诗文典籍。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并借助这些背景知识,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三人言虎”、“独占鳌头”、“东施效颦”、“汗牛充栋”等,这些成语字面上的解释并无困难,可是整合起来还是不得其解,这时就必须要了解其来源和出处了。“三人言虎”语出《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意思是说,三个人谎传城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把谣言当事实;而元代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里有:“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之句。成语“独占鳌头”就语出于此,可见,其意为“中状元,居首位”。一般较大的成语辞典都会尽可能的列出成语的可靠出处。余例不再赘述。
四为“分析”。
即要注意分析成语词语间的语意关系、语法结构。成语是当时的情态语言直接保留或提纯下来的言简意赅的凝固结构短语,一定要细心推求其词语间的语意关系,分析其语法结构,才能避免误解。2002年的全国高考试题对“道听途说”提供的解释是“在道路上沿途听说的没有根据的消息”,迷惑了许多考生,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把“路上听来,又在路上传说”这样的顺承关系误解成了动宾关系!
成语的语法主要有并列关系(如:披荆斩棘,防微杜渐)、承接关系(如:见异思迁,出奇制胜)、目的关系(如:削足适履,杀一儆百,越俎代疱)、因果关系(如:捉襟见肘,水落石出)、主谓关系(如:毛遂自荐,杞人忧天,夜郎自大)、动宾关系(如:得天独厚,不见经传,棋逢对手,如释重负)、补充关系(如:退避三舍,无动于衷,荒谬绝伦,寿比南山)、动宾补关系(如:问道于盲,贻笑大方,拒人千里,守口如瓶)、连动关系(如: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兼语关系(如:请君入瓮,引狼入室,转危为安)、偏正关系(如:衣冠禽兽,扶摇直上,彬彬有礼)、变式关系(如:时不我待,唯利是图,唯我独尊)。
而相当多的成语,都能够用“先分析其结构成分的意义,再综合词语整体意义”的方法去理解和解释。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是指人工的精巧而不是天然的了,所以“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2000年高考题)这句中的成语“巧夺天工”就是使用不对了。
五为“辨异”。
对成语,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之上,还要重视成语在句子中的实践运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辨析成语之间的差异。
1.感情色彩方面。
不常用的成语,不要望文生义,主观臆断。“吊民伐罪”、“不刊之论”、“文不加点”、“不孚众望”“不足为训”等含有否定意义词的成语不一定是贬义词。而“目光如豆”、“一团和气”、“与世无争”等有肯定意义词的也不一定是褒义词。1997年高考的“趋之若鹜”、1998年考到的“处心积虑”就属于贬词误用。
2.词义轻重方面。
如“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既“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其实该用“无可厚非”。这就是不分轻重,错用了成语。2000年高考成语“洗心革面”的误用也属于这类错误。
3.适用对象或范围方面。
如:1999年的“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仑美奂。”“美仑美奂”形容房屋多而高大华丽,用以形容商品就不合适。2000年的高考题A选项用“汗牛充栋”形容“古人中刻苦学习的楷模”,2001年高考D项把谦词“蓬荜生辉”用于他人居室,也都是用错了对象。
4.与句中词语的搭配方面。
这类错误很多,也很复杂,尤其要注意。如2003年的高考题:“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手表,每当他向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如数家珍”与句中“介绍这些宝贝”重复。1997年高考的“莘莘学子”也不能与句中修饰它的“两人”、“一位”搭配。
5.是否符合惯用句式。
如1998年高考的“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而选项中却用于陈述句,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国的成语浩如烟海,要一个中学生全部掌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近年来高考成语的考查又由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重点考查学生对书刊报纸等常用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我们只有把文中所谈的基本方法灵活掌握,综合运用,不断积累,才能真正拥有并运用好中华语言中的这块艺术瑰宝,并在高考中稳操胜券。
第五篇:学习小学语文的好方法
学习小学语文的好方法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所有学科的工具,所以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将成为重中之中。到底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我想简单地和家长交流一下。
其一,语文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重在启发学生思考,以平等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使其学习变为爱学乐学。学生上课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效率高。
其二,多读多练,培养语感。
语文是一门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以此作为教学重点来训练。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这必须靠生活点滴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读书能力差,这就无形地成为学习语文的障碍,所以读书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重点训练朗读,希望家长配合。在家庭教育中,我恳请家长重视读说训练,并可以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议家长在用心倾听孩子读书的同时,给他一些掌声,一句鼓励,一份自信。假期中,您可以引导孩子预习新课,阅读儿童著作,或背诵古诗文时实践一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三,勤于练字,认真书写。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迹,亦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所以拥有一手好字,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我建议学生可以练习楷书,可以临摹,久而久之的楷书练习,其精神与风格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给予扎实有恒的要求,让学 生的意志受到了考验与磨炼。这也是这学期的教学重点。
其四,留心观察,写好作文。
三年级教学就是教孩子如何写好作文。的确,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必须重视它,正视它。其实写好作文不难,但必须留心观察,把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组织好语言,汇集成篇即可。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说总是很容易,做起来就难了。本学期我刚刚接班,对学生情况不是很了解,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字词及基础知识。并将鼓励他们每天或每隔一天写一篇日记进行练笔。作文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就要多读书,积累好词佳句,拓展知识面,不断充实自己,争取有大的进步。希望学生在保证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多看课外书,在写作文时就会语言优美.生动.妙语连珠,这些都是因为阅读面广,知识渊博。希望家长可以重视阅读假期中给您的孩子准备一俩本儿童读物,让他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平时也可把书带进班内,放在图书角里和同学共享.我相信您的孩子将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