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方法
浅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方法
《语文教学大纲》 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那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提高提高的语文教学质量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保证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
要保证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有良好的课堂纪律与秩序,如举手发言、拿书、写字,课堂讨论开放有序 “七嘴八舌”不是个性发展。只要学生在思考和体验,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甚至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跳跃,如果教师把这看作是妨碍教学,以纪律为名去强行抑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就会受到压抑。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让孩子体验感悟的场所。是孩子身心完全放松的课堂。这就是我所谓的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其次是要求教师上好每一堂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抓好课堂教学。教师应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要质量。怎样才能上好每堂课呢?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1、在教学前要做好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为了保证一 1
堂课的教学效果,一定要恰当的选好一堂课所准备的内容,要精选好内容的多少及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首先我们要自己对自己满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口齿要清晰,语言要有条理,教学目标要明确。
3、在执教时必须拥有平衡、健康的心态,切忌将个人情感因素迁移至课堂,破坏课堂气氛。我们教师也有七情六欲,有时我们难免有不开心的时候,如果我们走进教师还是一副苦瓜脸,我想这时教学效果肯定好不了。那我们一定要学会心理的调节,保持正常的心态来上好这堂课。
4、上课过程中一定要有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上课时只顾自己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而忽略学生的反映,学生听一会儿肯定会走神儿的,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好不了。
5、上课多抽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是那些胆小的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对于胆小的学生,你对他投去一个微笑、鼓励的目光,他会变得越来越胆大。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对他的学习以及训练都有益。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在课堂上也要多让他们发言,这样能督促那些学生在上课时专心听讲,因为他们知道老师经常要提问他们的,回答不出问题也是很没面子的。
6、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有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爱护,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情感体验。“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老师所教的那门课,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了兴趣,就有内动力,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我想上好一堂课,需要老师的精心备课,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还要注意备学生,在课堂上要随时与学生交流,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使教师和学生和谐,平等地交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注意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幽默性。注意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也许课就会很精彩了!
二、抓好作业和考试
1、抓好作业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预习作业。
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也就是让他们作好精神上的准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需要时间和悟性的,但课堂上时间有限,老师不能将课停下来用于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学生上课都是比较情绪化的,一旦某个环节他听不懂,他就没有信心没有耐心再继续听下去了,长久下来,他必然失去兴趣,上课的效率自然降低。因此预习就显得很重要。其实所有的老师都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本学科知识进行预习,但真正能作到的恐怕只是那些学习习惯非常好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课前要预习”这句话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所以我们低年级老师经常采用家长签名的手段来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作业。
长久下来我发现预习作业不仅对学生有利,保证他们切实的作到预习,还可以让老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在上课之前就清楚学生在这
篇课文的哪些地方的理解上存在问题,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的有的放矢。
2、抓好考试
下面谈谈考试前后我的做法:
考试前:
(1)给孩子们提要求。
讲答卷的要求,就给孩子们总结考试要做到字迹工整、仔细审题、认真答卷、反复检查、不准漏题,这20个字。阅读题怎么答,作文怎么审题,写句子要加标点。
(2)设立奖励机制。
考满分的同学可以得到大奖,成绩前5名可以得到奖品,成绩有明显进步的也可以得到奖励。
(3)让孩子们给自己定目标,考多少分或超过谁?或考前几名?
(4)考试前调动好孩子们的精神状态。
我经常跟孩子们讲,有好的精神状态,考试就成功了一半。而且,不论什么时候,排队、走路、上课、下课等,都应把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展现给别人。考试当天的早上,我就关注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是否饱满,如发现谁精神不振作,一定要及时鼓励,让每个孩子都精力充沛地参加考试。
考试后:
及时总结。对成绩优秀的、进步大的孩子给予鼓励和嘉奖。把尖子生召集到一起,做思想工作,使之更有信心地学习。对考得不理想的孩子,找他们谈心,告诉他们不要灰心,要努力,相信自己下次一定能考好。
三、抓好差生
提高差生的成绩,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中显得至关重要,而班上差生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虽然智力较差,但是学习态度较好;一种是学习态度差,但智力并不很差;一种是既学习态度差,智力因素又差的学生,这三种情况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自学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成绩低劣而丧失了学习信心,为了提高差生的语文成绩我指导学生采用五步学习法,即“读—听—说—再读—练”
第一步“读”,初读课文,读懂读通,记下不认识的字词、自己读不懂的问题,做好预习,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这一步工作教师一定要检查那些差生是否完成,因为如果读的工作没做好,第二步就没有办法实施了。
第二步“听”,听老师的讲授听同学的讲述,听清楚听明白。
第三步“说”,课上积极发言,说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说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说自己的疑难和疑问,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训练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时特别注意多关注那些差生的表现,多给他们课上发言的机会。
第四步“再读”,新课讲授后,老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再读”的时间,让学生回读课文,归纳所学,查找遗漏,完成课文相关练习,加深理解。
第五步“练”,即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形成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课外拓展练习题目,以检测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那些学习特别不自觉的学生,我采用了一本家校联系本,就是我每天把作业记录在本子上,然后由该生回家带给自己的父母,由父母督促完成作业后,在本子上签名。当然这一办法的实施,必须先和孩子的父母保持帮助孩子的一致态度。效果很好。
四、教育离不开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学习效果最好。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小学生一旦受到了赏识,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在我的办公桌里,我常常准备了诸如铅笔、橡皮、本子、果冻、糖果等一些奖品,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我们就应及时发现,并及时给予赏识和奖励,虽然小小的一个奖品没多少钱,但是你会发现学生对老师奖的东西会格外的珍惜、宝贵,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他们就会从潜意识中发现自己有着优秀的一面,从而带动孩子其他方面的进取心。
总之,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只有教学手段多样化,培养方式长期化,才能确保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第二篇:浅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浅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小学语文教学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一个学期单靠教材上的几十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补充“营养”,但学生如何来阅读课外文章呢?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传授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下面我就介绍几种读书方法。
一、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在朗读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朗诵一段助助兴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
二、读悟结合、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细读作品,就会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渗透着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恶,通过小女孩的命运抒发出来,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教学时要使这种强烈的感情注 入学生的心田,产生共鸣,使其自然地感受到亲切爱怜、压抑、愤懑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感情朗读。
三、问题法。
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课文的目的。如在教学《女娲补天》这篇文章时,我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引出疑问,如①女娲为什么补天?②女娲怎样补天?③结果怎样?等等,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使学生不盲目、有目的的读。这样一来,学生都知道必须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四、勾画、摘录法。
中国有句古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通过阅读,在课本上留下自己“钻”过、“爬”过的痕迹。当然,阅读时也要对必要的词句等作适当的摘录,如丽词佳句、难词难句、文章主旨等,逐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如在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本时,可把文中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瑰丽无比,千奇百怪”“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做读书笔记正所谓是:“养兵千日,必有一用”。如果大家掌握并运用了这种阅读方法,长此以往,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加强阅读交流,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 2 会枯萎,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只有感到阅读有用,有意义,才会越读越起劲,越读越愿意读。通过一个阶段的阅读,学生有了自己的“所得”,我们就应该及时创设条件,搭建平台,让学生的成功体验飞扬起来。因此,每个学期,我们都可组织1-2次读书交流会,引导学生把读过的好书带到教室进行交流。在读书会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向同学推荐自己读过的优秀读物,谈谈自己采用的阅读方法,讲讲阅读到的生动的故事,说说阅读中的收获„„但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我们都要让学生谈自己的真实体验。这样,一方面可让学生再次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读书的意义,从而强化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会使其他的同学受到感染,产生“我不向前就将落后”的想法,从而自发地更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来。
五、组织竞赛评比,不断增强阅读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也是引起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要我们老师适时地给学生添加催化剂,帮助他们增强阅读的激情,燃起他们阅读的火花。因此,每个学期中间,我们可以在班内组织相关的读书竞赛。例如:低年级可以在班内搞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中年级可以进行优秀摘抄本的展览、查字(词)典比赛。高年级可以进行读后感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自办手抄报等等。在一系列活动后,我们还可以在班内评比班级故事大王、读书小标兵、读书小能手等,并对他们进行表彰奖励,宣传他们的事迹。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心明眼亮;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积极开拓渠道,创设各种时机,教会多种方法,让学生常常徜徉于书海之中,去积累词汇,去亲近母语,从而吐香人间!
第三篇: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余化兵
新课程数学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得到加强,就能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善于思维,善于动脑,而计算教学就是要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深刻性、严谨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计算方法的技巧和计算速度的快慢。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呢?我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法则。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到的三类数——整数(自然数)、小数和分数。这三类数都要进行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每一类数的每一种运算都有自己特定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各类运算法则是全面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法则呢?我认为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做好:
1、搞清算理。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教学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尝试性计算,初步感知,了解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算式,计算过程,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从中发现规律,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优化出计算法则,然后运用法则规范学生的计算。这样既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每一条法则不是教材和老师
强加到他们头上的条条框框,又能让学生透彻理解运算法则。
2、多加练习。为了使小学生计算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就需要进行必要的练习。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教师要了解课本中练习题的安排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并分类。课堂上,多让后进生解答一些较简单的题目;课外应根据他们知识和技能的缺漏,加强个别辅导,要以思维训练为中心,引导要新,思路要清,方法要活,训练要实,让学生在动态思维训练中拓展思路,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3、注重纠错。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在各类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分类辨析。教师可制作一定数量的,带有各种类型计算错误的试题卡,让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对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犯错的学生,教师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耐心疏导他们的情绪,尽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扰。
二、应注重培养几种能力。
1、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能力也一定较好。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受影响,不稳定的特点,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口算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最易见到成效口算训练。培养口算能力,教师一般可采取如下步骤进行训练:我为了提高本班的口算能力,在课堂中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前2分钟,每人准备一本口算
本,班长组织或听算,或自算,或互算等来进行口算练习。有时我亲自组织比赛算纸条—抢红旗,小组对答。另外,口算的形式要注意多变:听算、抢答、接力赛等数学游戏、计算竞赛等方式,引发练习兴趣,刺激学生的争胜心,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教师除了教材中的口算题目外,还应该再精心编制一定数量的,涉及面广的口算练习题,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把口算训练穿插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口算训练经常化、长期化,逐步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快捷性。
2、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列入教材中,充分反映出估算在数学计算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估算能力也是一个人计算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具备良好的估算能力:一能帮助我们预知计算结果;二可以提高数学分析能力;三可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四能检查结果是否基本正确。例如:计算98+97时,就可以把98、97都看作100来先进行估算,100+100=200,而98、97都比100小,可知98+97的和接近200,但比200小。又如计算312*7,先估算把312看作300,300*7=2100。因为312比300大,可知312*7的积接近2100,但要比2100大。再如:李老师带500元去买《儿童画册》,每套98元,买5套钱够吗?等等。
3、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有些数学计算试题具有明显的形式和数字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使学生在灵活运用计算
方法时,变复杂计算为简单计算。例如:25*28可变成25*4*7,45*57+55*57可变成(45+55)*57等等。
三、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从学生以有的经验和需要出发,将计算学习与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计算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价值,发挥计算养成性、发展性和情感性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热情、智慧和信心,调动学生参与计算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如,我们让学生在模拟超市购物过程中了解、感悟小数在有关元、角、分计算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自觉探索计算方法的实践中,理解、掌握简单小数的计算方法,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再如:学习“面积计算”时,让学生选择计算自己感兴趣物体的面积,他们通过测量计算橡皮、课本、课桌等物体的表面积,很快掌握了相关数据的采集与有关面积计算的方法。
总之,小学计算能力培养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我相信,只要我们数学教师平时能经常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计算训练,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一定有很大的提高。
第四篇: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计算是科学技术的基础。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对计算教学是这样要求的:
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
在中、高年级可以介绍和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或探索有关规律。算盘只作为计算工具介绍。
在低年级教学基本口算的基础上,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
分数四则计算(不包括带分数)以分子、分母比较简单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为主。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
以此可以看出,新的教学大纲虽然对计算的难度要求在所降低,但在口算和估算方面作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数学教师
第 1 页 不要因此而放松了对计算的教学,更不能因为有了计算器而在教学中大量使用计算器辅助计算,放弃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因为计算教学不仅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
近几年来,我校利用进行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的机遇,将计算教学作为一个子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研究的一些做法在此与大家交流。
1、重视口算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估算和笔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在每个年级段我们总是强调对口算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正确口算方法,更希望学生掌握优化后的口算方法,以此提高口算的速度。对一些重点内容争取达到张口就来的程度。如三年级的一些较容易的两数乘一位数口算都要求学生会背诵。平时我们除了完成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家庭作业外,每天都规定有一定量的口算练习。在每天新课前也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常用的、好记的乘法口算题(例如15的倍数,25的倍数等)。通过近一年练习,我们发现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提高记忆力及迁移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2、强调估算
第 2 页 在日常生活中,估算其实是用到最多的计算。如购物时大家一般都用估算先算总价。同时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结果正确与否常用的手段。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怎样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这也是我们教师长期遇到的一件烦心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特别注重了的这方面的教学。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这方面的内容;二是在课前的口算练习中适当加入这方面的内容;三是当学生在进行笔算前强调用估算结果大约等于多少后再开始算,留给学生一定的估算时间,特别在学生笔算错误后,先要求学生将题目估算一遍找出错误的地方再订正,以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这样不仅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提高很快,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鼓励简算
我记得前几年,由于数学大纲的进行了修订,部分教师曲解了大纲的意思,认为只要学生计算结果正确就行了,不管他是否进行了简算,也不管计算的速度快与慢。我认为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这违背了数学课目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应该让学生懂得怎样来提高学生的效率,而简便运算的教学恰恰能在这方面体现它的优势。在苏版的数学教材中虽然没有特意的安排简算内容,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就忽视了这方面的教学。如在三年级的乘法
第 3 页 中学生在笔算完4225后,我特意的提了一句,用哪位同学可以口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学生这时至少说出了三种以上的口算方法。如:有先算4025再加上225等于1050的,也有先算625再乘7等于1050,还有的先算225再乘21等于1050的。三年级我们还不要求学生说出他们在计算中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但他们通过算理朦胧的知道了可以这样算,这样算出来的结果是正确的就行了,我认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学生有了数感,对有这样想法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要大力的进行表扬。因为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看到学生算对了一题,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
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计算的技能,更有了计算的技巧。而且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有人认为计算教学是一个非常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没有解决问题的教学那样生动有趣,但我却不这么认为。要使计算教学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又要发扬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推崇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第 4 页
第 5 页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摘 要]本文,通过联系日常教育实践并将教学经验反思进行整合,提出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切实可行的几点建议,以促进语文教育教学者更好的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实现更好的指导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语文学习中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储备量、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等,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与应用能力,促使其将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使小学生阅读能力逐步提升是当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需要突破的主要难题之一,如何加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也是语文老师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语文阅读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实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新课程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义务教学水平进行素质教育,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为主要目标,这一要求的提出使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成为当前小学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三大主科内容之一,不仅如此,在语文学习中可以推进小学生更深层的了解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并应用到实践中。小学语文学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小学语文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与反作用的功能。所以,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
二、主动阅读、提升小学生阅读的积极兴趣性,是推进小学生开展语文阅读的敲门砖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实践的敲门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推进小学生将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转化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时间还较短,特别是刚步入小学的学生对小学的一切事物产生好奇,更倾向于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外面的世界,不能很好的将注意力放在书本上,阅读文章中,持久注意能力发展较弱,这样的心理发展状态很容易影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给予更多可以吸引小学生注意度、富有生活情趣的、可以满足小学生好奇心的文章供小学生进行阅读,使他们可以从阅读文章中找到自己好奇问题的答案,推进学生进行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兴趣性。
例如:针对刚步入小学校园的学生,他们还习惯于在幼儿园的生活,拿来一本出只是会翻翻图画、简单的看看字,而且文章的字数较少不能满足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的需要。这时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分阶段培养他们的注意持久性。可以由短小文章开始,逐步提升学生的注意广度。比如:人教版一年级课本中《哪户房子最漂亮》这篇文章,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校园的参观,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可以亲身感受、观看到学校的各户房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认为学校里哪个方向、哪个位置的房子最好看,漂亮在哪里?”其次,带领学生回到课堂,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看看老师带来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认为的漂亮房子的样子,对比一下和我们心中那户漂亮的房子有什么不同?”最后,在文章阅读结束后进行讨论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并在与同伴分享自己看法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不同角度的情感体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效果
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可以通过看到的事物联想到其不同的形态,如:小学生可以通过树枝摇摆的不同状态联想鸭子、壁虎等不同的小动物。语文教师要利用好小学生这一优势,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或肢体动作感受和表达文章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观点看法,进而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效果水平。
例如:阅读课文《梅花魂》,首先教师可以以诵读的形式将文章呈现给学生,这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觉,使学生通过用耳朵听、头脑中想联想出梅花飘落的样子;其次,蒋梅花的样子、图片设计到PPT幻灯片中,通过PPT展示向学生模拟出梅花飘落的样子,使学生在观看梅花飘落的过程中运用视觉体验文章的发展脉络;第三,如果季节适宜,将学生带到室外带领他们找寻梅花的踪迹,感受梅花的香气,亲身体验梅花飘落的样子,运用嗅觉、触觉体验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回到课堂,经过多层铺垫带领学生安静的对文章进行有品读,运用自己喜欢的角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发展脉络进行描述,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所阅读的语文课文展开情感体验,推进其阅读效果的提升。
总之,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要从多方面着手,将被动驱使性阅读向主动积极性阅读转变是语文教师需首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如此还需要语文教师调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优势,培养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语文阅读,从而实现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效果水平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董瑞雪.《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2]安秋侠,齐绍恒.《浅谈小学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