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籍告诉我路在何方
书籍告诉我路在何方
桥西实验小学李伟兰
书名:《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作者:干国祥
推荐词:《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告诉了我们一线教师理想的课堂什么样,怎样的课堂才有效,将课堂细化到每一分钟,将课堂带向理想的目标。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这本书。因为它是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引路人。它能告诉我们一线教师课堂的每一分钟如何制定、设计以及实施。记得我刚由初中调入小学时那段灰暗的日子。
陌生的学生,陌生的学科,陌生的教学方式,陌生的教学理念......好像天上的烟火五彩缤纷,夺人耳目,让我目不暇接。
平时看惯了初三毕业班高高大大的雨季少年,乍一到五年级,学生们看起来个个都是小小蝌蚪,让我在看到他们的第一眼忍不住称呼他们“小朋友们”,所以直到如今我班的学生还拿此事取笑我。
记得报道的那一天,教导处的王主任把五年级语文课本和教参交给我的那一瞬间,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又喜又忧,心中五味杂全。喜的是文学是我的最爱,从小爱看书的我,拿到新书尤其是外国文学作品一看起来就不分昼夜,无论是坐在桌前,还是趴在床上都是我捧书如痴如醉的身影,所以上天送给了我一件特殊的礼物——近视镜。忧的是从没有教过语文的我,不知如何下手,好像一个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小心翼翼地向前一步一步地挪,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起初的我,凭着过去的那些荣誉的光环,勇气十足。信心倍增。慢慢地,我发现曾经的那些优秀课,那些优秀教师的称号已离我而去,就连我最骄傲的用十年时间自学的汉语言文学的知识,也变成了茶壶里的饺子——有口道不出。
昨日已一去不复返,我的心静下来了,客观地分析现状,反思自己,心态也平和了,我抛下了荣耀,把自己谦卑地退到了学生的角色,默默地探索着,默默地前进着。虽然竭尽全力不停地追求完美,但结果也时常会因为种种原因令人不满意,阿Q一番,逆流而上,手撑一支竹篙奔向幸福航行,一路上不停地跌倒,不停地站起来。原以为挫折,曲折是我默默前进的加油站,平平凡凡是我人生的另一笔财富,却在一个偶然的事件中,漫天迷雾悄然逝去,让我瞬间觉悟,看清了自己丢掉了什么。我失去了一生俱来的那份无所畏惧和当仁不让的傲气。
手把一船桨,驶进了梦中的母校。记忆像开了闸的洪水奔腾而来,直泻而下。一进大门,雄厚高亢的美声、小桥流水般的钢琴声、如怨如诉的吉他声等等交织在一起充斥着人的耳膜,一路行走一路歌。偶尔树荫下还闪现着婀娜多姿的傣族少女、策马加鞭的蒙古部落......它是人类艺术的殿堂。然而最使我难忘的还是那一间间无人检查的一尘不染的教室,教室里进行着没有摄像头的无人监场考试,考场上静悄悄的,时时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雀声和沙沙的写字声。那里是我赛场的起点,那里有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那里有知识渊博的良师益友,那里成了我人生路上的储备屋。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母校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带走了一片风采。可叹:“曾伴海辰归晚翠,犹陪夜燕泛歌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风采画不成。”不由抬头问苍天,吾路在何方?
处于最艰难的我,在一个偶然的瞬间,发现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是它带我走出了阴霾,找到了教学的新方向,书中的“什么是有效教学框架”让我立刻明白了“理想课堂教学的基础模型”。由此也顺利地实现了三重境界的第一境界。书中的第二境界和第三境界分别是: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我对其正在学习、研究中。喜欢新教育,处于迷茫中的人们可以加入我的群体,拿起《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吧。书中的有太多的惊喜在等着你去发现。
第二篇:大学毕业,路在何方?
大学毕业,路在何方?
小编寄语:转眼又是一年毕业在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敢问大学生毕业后路在何方?究竟该怎么继续人生之路。
大学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之一,不光要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还要完成多种角色的转变和多项素质的拓展,为今后的事业,为整个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很多同学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拼搏,终于顺利通过高考,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但是却一下失去了人生的目标,没有了拼搏的激情和动力,陷入了极度的迷茫和困惑之中。如何走出困境,重树信心,重获动力,关键在于人生目标的重建和大学生涯的合理规划。
因此不妨采取逆向思维,从结果推导过程,首先明确大学毕业的出路,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属于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出路,并制定出相应的大学生涯规划。概括地讲,大学毕业的出路无碍乎两条,要么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要么直接就业参加工作。读研又可分为保研、考研和出国三种形式,而就业也分为求职、考公务员和自主创业三种类型。宝剑锋从磨砺出——保研
大四学生中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保研的人过着猪一般的生活,找工作的过着狗一般的生活,而考研的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的确,既无复习备考之忧,又无四处奔波求职之苦,保研对于大四毕业生来说确实是一条“零压力”之路。保研的结果固然光鲜,但其过程却是漫长而艰辛的,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保研之路应该从大一就开始,而且一直贯穿前三个学年。西电的保研条件一是前三年课程平均成绩要达到80分以上,且无不及格课程;二是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或是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优秀;三是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进行成绩排名,根据各学院保研指标,经过面试择优录取。对于参加数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全国性(国际性)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者,学校将划拨专项指标予以推荐保研。
保研是人生道路上难得的继续深造学业的机会,但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因此,有志于保研的同学,应该从大一就开始着手,脚踏实地,厚积薄发。一是抓好专业学习,努力提高课程成绩,为最后的保研排名做好准备;二是学好外语,达到保研的相关要求,同时为今后的继续深造奠定基础;三是注意培养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力求为保研增添筹码;四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保研的最后一关——面试,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察,同时也是对其科研素养、创新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外语口语水平等综合能力的检测,因此平时要多积累、勤锻炼,注意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保证面试的顺利通过。
而今迈步从头越——考研
随着社会对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四毕业后继续深造成为时下的流行趋势。保研的名额毕竟有限,因而更多的同学选择考研,有道是“大四莫等闲,王道是考研”。考研不仅是一次获取继续深造的机会,对于部分同学还是对人生的一次重新“洗牌”,本科所在学校、所学专业的不理想都希望通过考研得以转变。当然,选择了考研,某种意义上也就又一次将命运交与了考试,一切重新归零,从头开始,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目前全国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由全国统一组织,复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初试科目为四门,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由国家统一命题,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满分值各为150分(其中部分基础课如数学由国家统一命题)。复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报考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面试则包括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外语听力和口语等方面的考核。
考研与其他考试一样,并无什么神秘可言,无碍乎平日复习加临场发挥,至于什么“考研秘籍”,以下三点倒是值得考研人注意:一是打好基础,未雨绸缪。考研就像高考,“毕其
功于一役”,考前的复习固然重要,但从考试科目来看,平时的积累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数学、外语以及专业课都需要在前三年打好基础。二是贵在坚持。考研的道路充满艰辛与坎坷,这一点每一个考研人都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下定决心考研,就应该坚持下去,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切忌在考研与求职之间摇摆不定,“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都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三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考研毕竟还是与高考有所不同,高考确实是独木桥,除了冲进“象牙塔”,我们别无退路,但考研即便失利我们还会有诸多选择,要牢记“天塌不下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有时过程也是一种美。
大江歌罢掉头东——出国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是周总理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前所发出的豪言壮语。相信“远渡重洋、卧薪尝胆、学成归来”也是很多同学都有过的梦想。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出国留学相关政策、服务的不断完善,这一梦想已不再是那样的遥不可及,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些学校已成为大四毕业生的常规选择。目前很多高校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大学时代要有„寄托‟”。“寄”是指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托”是指托福。由于申请国外大学奖学金往往需要GRE和托福成绩,考“寄”、考“托”就成为许多在校学生的“寄托
谈及出国的目的,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无疑是首选,更自由的学术环境、全新开放的视野、完善先进的设施、更多的信息、更好的机会无不对中国学子充满了诱惑。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感受新的文化、尝试新的生活也是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的重要原因。此外,面对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出国镀金,提高含金量,增加回国就业的筹码,也成为部分同学“曲线救国”的选择。但也有相当比例的人出国是“随大流”或者是出于“家人的期望”,甚至有的是因为“别人出去了,所以我也要出去”,并不知道为什么出国。主导中国留学咨询市场风向标的徐小平先生曾说过:“每个人都适合出国留学,但并不是现在都适合出国。”因此出国前应该明确自己出国的目的,给自己一个出国的理由,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虚此行。
当然,如果你已下定出国的决心,那么就应该在大学期间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首先应该树立国际化视野,密切关注所学专业的发展,尤其是国外的发展动态,做到与国际接轨,为将来出国深造奠定好基础。其次是抓好外语学习。外语水平考试是出国留学必过的一道门槛。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甚至不同专业所要求的外语考试也不尽相同,目前比较普遍的外语水平考试包括TOEFL(即托福,是为申请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读高等院校的非英语国家的学生提供的一种英语水平考试)、IELTS(即雅思,主要是英联邦国家所要求的英语能力考试)、GRE(申请美国研究生者必考)、TEF(法语水平测试)、TestDaF(德语考试)、日本语能力考试等。第三是提高专业课成绩。国外学校对本科期间的课程成绩具有严格的要求,主要考核依据就是本科期间的平均分,也就是所谓的GPA(grade point average,即平均成绩点数,是将每门课程的学分乘以学时,加起来以后除以总学时,得出平均分),这是申请者能否获取入学资格以及奖学金的重要因素。第四是自己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方面,国外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因此要注重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另外国外学校更注重实践,因此本科期间要多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生活方面,身处异国他乡,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也要予以加强。
众里寻她千百度——求职
以目前国内的教育现状,大学毕业继续深造的机会毕竟还是有限的,以西电为例,近几年的平均上研率约为30%-40%,大多数大四毕业生还是会选择直接就业。当然,并不是说直接就业是上研无望、出国无门下的无奈之举,任何事都有利弊两面,直接就业虽然暂时失去了深造的机会,但是在时间上却占据了先机,你可以用别人继续上学的时间完成自己业务技能的提高、社会经验的积累、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人脉资源的拓展,全面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职场如战场,求职的过程同样充满竞争,尤其是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下,“僧多粥少”的局面日益严峻。同时,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求职期望,因而,手捧简历,身处双选会现场,虽然“乱花渐欲迷人眼”,但依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如何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呢?首先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要清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特长是什么,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准求职目标,不要盲目的追求那些高地位、高待遇但自己并不喜欢或并不擅长的工作,这样不仅会增加自己的求职难度,即便真正应聘成功,将来也缺乏用武之地。因此,大学期间应该及早地给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选准目标,有的放矢。其二应该有一份“漂亮”的简历。这里所说的“漂亮”,是指在你的简历中应该有能够吸引用人单位眼球的亮点。这些亮点可以是你优异的学习成绩,也可以是你与众不同的特长,抑或是你参加学生社团或是其他社会活动的经历,而这些都依赖你在大学四年的日积月累。第三要过好面试关。面试是应聘必不可少的程序,也是决定你是否被录用的关键。面试往往是对应聘者形象气质、品德修养、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速成的,应该在平时就注重锻炼与提升。总之,求职虽然是在大四,但功夫要下在整个大学,平日的修炼才会成就你最后的正果。龙门一跃天地宽——考公务员
面对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考取公务员,端上“金饭碗”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四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稳定、压力小、待遇福利高、晋升前景广,公务员的诸多优势使成千上万的大学生趋之若鹜。大家都希望通过所谓“国考”的公务员考试,能够龙门一跃天地宽,飞上枝头变凤凰。当然,“国考”之难也是众所周知。据统计,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网上报名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超过了104万,而最终录取名额仅为13566人,淘汰率高达98.7%,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目前的公务员考试包括《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两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考查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考察的重点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五个方面。申论考试是为应试者提供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概括出它们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最后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着重考察的是应试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
从公务员考试内容不难看出,想依靠题海战术、考前突击达到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关键还是在于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对于行测,首先应该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分析,五方面内容哪方面擅长、哪方面欠缺应该了熟于胸,优势要保持,不足要竭力弥补和提升。对于申论,多读书、多看报,报刊杂志上的社论、评论以及党和政府的一些重要文献都是最好的教材,从审题到破题到立意再到语言组织,都要进行系统的训练。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不复习才是最好的复习。
当然,能够通过公务员考试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因此还是要摆正心态,考公务员可以是一种选择,但绝不是唯一选择,有时抱着“重在参与”的心理,或许还真能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奇效。
花开花落两相知——创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而优则商“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人生信条。同时,一边是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一边是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自主创业成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
学历高、思维快、观念新、素质强、专业知识过硬、创业热情高涨这是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种种弊端,比如社会经
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对市场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缺乏市场意识和商业管理的经验;社会资源匮乏,缺少资金筹集、产品推广的渠道等。大学生创业就如同王朔小说的题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大学生创业火焰般的热情是否能够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初涉商海的你能否成为下一个马云、下一个牛更生或是下一个比尔盖茨,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上下求索。
走出校门,空凭一腔热情就踏上创业之路,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会四处碰壁,铩羽而归。钟情于创业的学子们大多数只注重社会的打拼,而往往忽视了大学校园的作用。其实,如今的高校正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越来越成熟的环境和氛围。我校就开设了多门关于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大家可以藉此进行系统的创业培训。另外,各类创业计划大赛也为学子们提供了小试牛刀、模拟实战的机会与平台。此外,各类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社会的认识、经验的积累、人脉的拓展、各方面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可以说创业知识广泛存在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视野之中,只有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积少成多,才能在创业的大潮中获得先机。
大学的舞台足够宽广,大学的生活足够精彩。年华似水如何流连,岁月如歌怎样谱奏,全在于我们自己的演绎。出路既定,何去何从我们应该及早做出选择。定好目标,做好规划,有的放矢的拼搏奋斗,相信大学四年后我们每一个人脚下都会是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第三篇:民生银行告诉我
2009年12月,年少无知的我听信了一箩筐美丽的谎言,走进了民生银行,此后的1年零3个月,经历了希望、失望、绝望,终于下定决心,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跳槽,用很多民生银行同事的话来说,“脱离了苦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一直在策划着,待我离开那个鬼地方,一定要写一篇文章,题为《那些民生银行教我的事》。
从哪里说起呢?恨到极致,竟一时语塞„„首先普及一个基本常识吧,民生银行的员工大致分为两种:正式员工和派遣制员工,包括我在内的后者,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二等公民,在工资、福利、地位、权利等等所有方面,都是低人一等的。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1、民生银行告诉我,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
我们刚入行的时候,行领导、人力资源部老总等大人物一直反复申明,我们是优秀的,我们是民生银行第一次大规模招收的厦大研究生,我们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当然是正式员工,我们只要通过若干个考试就可以顺利转正,我们是民生银行未来的希望。
我们深信不疑,于是,上缴了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推荐表原件,从2010年1月到6月,我们边写毕业论文边全日制实习,经常加班加点,报酬是区区每个月800元。4月份,我因为写论文等原因请了11天假,结果,我当月的工资是280元。我一辈子都记得。
6月,毕业手续开始办理,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半年前就交给民生银行的就业协议书,民生银行还没有盖章。学校开始催我们赶快签协议,否则户口要发回原籍。我们频频询问人力资源部,得到的答复总是:行长不在,不能签字,再等等,云云。日子一天天过去,签就业协议的截止日期马上就要到了,我忍无可忍,冲到人力资源部,跟分管此事的人吵了一架,部分对话如下:
“半年了,为什么手续还没办好?”
“张行长经常不在„„” “我昨天亲眼看到他在!”
“他很忙,很多人找他„„”
“忙到连签个字的时间都没有吗?”
“他下次应该会签„„”
“那么多‘上次’都没签,凭什么‘下次’会签?!” “你要相信我们„„”
“我没办法相信。不签就算了。”
如今想起来,如果当时不签,就好了。反倒落得一个干干净净。
可是不幸的是,在这次吵架后两天,他们竟然就把就业协议书签好了。我记得很清楚,“是否解决户口”一项,他们在“是”上打了勾。是为伏笔。
6月末,我们毕业了。民生银行那边突然“通知”我们:正式员工的名额没有了,我们将全部签派遣合同,光荣地成为第一批研究生派遣制员工。经过无数次集体
协商、抗议,我们终究没能“抱成一团”,一个一个地,乖乖地成了民生银行的阶下囚。
如今想起来,如果当时真的能集体辞职,该有多好。
2、民生银行告诉我,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2010年初,民生银行个贷客户经理的转正标准是日均储蓄存款400万元,过了几个月,变成了600万。一穷二白的我对同事小杨说,对我来说都一样,反正都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小杨说,不一样啊,400万一张彩票可以解决,600万解决不了。到了2010年底,600万变成了3000万(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都可以)„„到了2011年初,又变成了3600万。注意,这只是作为正式员工的最低值,如果你不幸,哪个季度的日均存款降到了2999万,sorry,继续当回你的派遣制员工吧!
当然啦,并不是所有达到转正标准的员工都可以如期转正的。比如我们部门两个女员工,一个达标已一年,另一个达标已半年,行里就是不给她们转正,理由灰常充分:没有名额啦,慢慢等吧!但是与此同时,若干个新员工连试用期6个月都没到,却陆续转正了。这几个幸运儿,要么是领导的亲戚,要么有大把的资源,例如储蓄存款7000万之类的。所以,连愚钝如我者都看出来了,民生银行的“名额”是留给某些人的。如果投胎投得不好,抱歉,要么等,要么走,请便。
3、民生银行告诉我,玩的就是心跳
整个2010年,民生银行都在拼了命地发展“商贷通”业务(个人经营性贷款),给各个分行和支行都下达了高不可攀的任务指标,所有的客户经理都卯足了劲,夜以继日地发放贷款(窃以为,违反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中“不许突击放贷”的规定),然而,到了11月份的某一天,突然,突然之间,总行下达了指令:停止放款。前一分钟,放款如火如荼,后一分钟,世界戛然而止。有的客户已经做了抵押,甚至借钱把按揭结清了再去做的抵押,有的客户已经做了阶段性担保要提前放款,有的客户已经存了保证金„„在民生银行看来,神马都是浮云,客户的死活,客户经理的死活,与它无关。
从这一刻开始,民生银行的额度身价倍增,利率上浮20%怎么够呢,要改成上浮30%,上浮50%,上浮80%!想放款吗?来签“合同变更申请书”吧(看到了吗,这是“申请”书!)合同虽然已经签了,虽然里面已经规定利率水平,但是人是活的嘛,合同可以“申请变更”嘛!民生银行多么灵活,多么聪明啊!
贷款价格提高后,很多存量客户都遇到了问题——之前审批给他们的贷款定价是较低的,如今市场价提高了,该怎么办呢?别急,民生银行早就想好了对策:想继续用钱吗?行啊,提高利率,增加保证金,派生存款,把你们公司的基本户移过来——什么,其中有一点做不到?哦,那不好意思,你不是我们银行的目标客户,我们要淘汰你!
11月份的某一天,领导给我们开会,传达了一个与每个个贷客户经理息息相关的消息:第三季度(7-9月)的贷款营销费用(可以理解为奖金),要打5折(事后经计算,我们认为是打了4折),第四季度的,要打3.5折。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只顾做贷款,却没有让贷款派生足够的存款。我就不明白了,第三季度之前为啥不说?第三季度都过去了,你再说要打折,这不是明摆着不给我们补救的机会吗?算了,多说无益,民生银行玩的就是心跳。2011年2月份,第三季度的营销费用终于发给我了(看看吧,拖欠了多久!),本来应该是5000多元的,打折之后,变成了2000出头;由于我没有完成销售某只烂基金40万的任务(我无愧于客户!),被扣奖金400元。于是,5000多,就这样变成了1700。面目全非啊。
4、民生银行告诉我,工资与工龄没有必然联系
我在民生银行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1年多,却见识了两次民生员工的收入锐减。一次是去年,客户经理的贷款积累被全部抹杀,一次是今年,贷款取消营销费用,很多员工的业绩工资也直降至0。所以,绝大多数派遣制员工的工资,变成了800块。如此大的工作量,如此低廉的工资,如此的令人心寒。
5、民生银行告诉我,思维要敏捷,逻辑要清晰
2010年10月,我打算买房。买房则需要厦门户口,而我们那一批10多个厦大研究生,届时都还是“黑户”,也就是说,6月份从厦大毕业以后,民生银行迟迟没给我们办理落户手续。我多次找到人力资源部请求尽快落户,对方总以忙作为托辞,拒不办理。我说:在就业协议书上你们不是承诺要解决户口吗?对方抛过来一个迷惘的眼神:有这种事吗?
约定过户的日期越来越近,我不得已找到人力资源部L总。在L总办公室,我可怜巴巴地诉说,边说边掉眼泪,请他们帮忙尽快解决户口;结果经验老道的L总不慌不忙,娓娓道来——“你怎么连相关政策都没弄清楚,就敢贸然买房呢?你应该先搞清楚买房需要什么条件,看看自己符合不符合,再考虑买房,现在呢,你自己犯了错误,却要求我们来配合你,这不是弄反了吗?你看,我都没有户口,我都不敢买房(你信吗?),你们竟敢去买房?”我被此番有理有据的抢白震惊了,二话没说,起身离去。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6、民生银行告诉我,活到老,学到老。
2011年开始,在副行长的大力推动下,民生银行开展了一项大型学习活动,号称“精英培训班”,说白了,就是每个周六的上午,或者是上午和下午,派遣制员工和行员等级较低的正式员工,都要到分行接受培训。再说白一点,就是我们这些等级比较低或者没有等级的人,从此与双休日无缘,改为享受单休日。劳动法规定,占用员工业务时间培训的,须向员工支付工资;而民生银行认为,没让你们交钱就不错了,有培训可以参加,就谢天谢地吧!如果说这是一项福利也许也对,但是呢,如果你哪天没来享用这个福利,你会发现,你的工资少了一些,其对应关系是:缺席一次培训,工资少50块。
7、民生银行告诉我,只有利益是靠得住的在民生银行,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合作之前,一定要先把如何分利益谈清楚。我离职之前,一位资深同事还在说,民生银行最不讲究的就是给别人义务劳动。没分你好处?那你还给她干什么活?不理她了!为了利益翻脸为敌的,为了利益诽谤他人的,甚至即使不利己也要损人的,大有人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要量化的,都是要货币化的。多么客观啊,多么公正啊!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归属感。单纯为了集体荣誉感而做事,简直是天方夜谭。
8、民生银行告诉我,人要有一点质疑的精神
承诺给我们正式员工,结果变成了派遣;承诺给我们正式员工待遇,比照12级7档员工的待遇(13级是最低档,12级7档是12级里面最低的),结果,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中秋、国庆双节,指望多拿点过节费(我们部门一个12级7档的同事拿了3000多,一个11级的同事拿了6000多),不料,9月末该发的钱,拖到10月末才发,金额是:税前500,税后300多。看着工资单,我当即破口大骂。后来,我和其他3位研究生同学被派去参加银监局“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知识竞赛,赛前被告知,“张行长说了,如果你们拿了第一,就考虑把你们几个全部转正。”我哈哈大笑。太可乐了,你不觉得吗?连我妈听了都不信!
9、民生银行告诉我,不管里边咋样,外边一定要光鲜
最直观的,民生银行所在的写字楼——立信广场,实属厦门一流的写字楼之一。民生银行虽然只是租户,却打通了某些关节,在这栋楼的外面挂起了硕大的招牌,以至于无数不明就里的市民和客户把这栋楼当成了民生银行的私有财产。高,实在是高。往深层次说,纵然有我上述N条事实,民生银行仍然获得不少荣誉,其董事长也曾获CCCT经济人物,着实风光了一把。前些时日,厦门评选“感动人的管理”企业,民生银行强制要求每个员工至少发短信投票20条,有监控,否则就XXXX(此处省略十余字),牛X的是,在投票结果公布之前,民生银行就知道自己获奖了,为什么呢,因为工会在组织我们排练节目,要在颁奖晚会上演出。不服不行啊,公关力量大!
10、民生银行告诉我,经济学原理很正确,资源是最稀缺的要素!
民生银行最喜欢的,莫过于带着大量存款资源投奔自己的人。只要你有资源,你就可以在这里横行霸道,肆无忌惮,不上班?没关系!不打卡?无所谓!存款资源少一点也没事,社会资源来弥补嘛!老爸是高官?老公是领导?欢迎欢迎!怎么,谁欺负你了?别怕,行长给你撑腰!而像我们这种所谓的技术性人才,哎,太稀松平常了吧,一抓一大把,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没有资源,再能干活,也无非是个打杂的命。
以上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更黑暗、更难以置信、更难以启齿的真人真事,我不能在这里直言,以免玷污了我的一寸天地。都说社会是现实的,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刚刚毕业,我就阴错阳差地进入了现实的社会中最最现实的一个公司。我离开了,带着一年多的历练。带着对人间冷暖的一知半解。但愿我的理解都是错的,但愿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我曾在QQ签名里写道:如果找工作就像找男朋友一样,找到了这一个就不再想下一个,才是真正的幸福。可是,世间有多少人,能把第一份工作坚持到最后呢?不是我三心二意,而是此地真的不能久留。辞职后,我多次表示,我这是以实际行动,捍卫厦大研究生的尊严。很多人嗤之以鼻,不懂得这是我的心里话。
第四篇:红领巾告诉我
红领巾告诉我
说起红领巾,你可别笑我,原来我是时常忘戴红领巾上学的“健忘虫”。因为我上学不戴红领巾,连累我们班经常在学校评比时扣了分,同学们对我很有意见,而且我还多次被老师气愤地罚了扫地,但我一直还是没改正。
但是,后来有一件事,却让我彻底改变了上学不戴红领巾的习惯。
一天,学校开了家长会,老师向爸爸讲了我的这个“毛病”。爸爸回家后,平静地对我说:“珈民,你为什么不戴红领巾上学呢,你知道红领巾的来历吗,你知道红领巾代表什么吗?”我回答“我知道一些”。“那你为什么上学总是不戴红领巾呢”。“我没记住”我低着头轻声说。爸爸沉默了一会说,“好吧,今天我们一起看点东西”。爸爸带着我来到书房,我带着疑惑的眼神看着爸爸打开了电脑,他在网上搜索了一会,调出了一部电影《英雄儿女》,我们一起坐在电脑前认真看起来。
《英雄儿女》讲述的是过去我们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勇战斗的故事。随着影片中故事情节的推进,我被电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内心也随着影片中的故事一次次被打动、一次又一次跌宕起伏,特别是看到英雄王城决战到最后,背着步话机一声又一声高喊“向我开炮!”的场景,我深深地震撼了,革命先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舍生忘死、英勇战斗,不惜抛 头颅、洒热血,让我真正听懂得了电影插曲中所唱的“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的含义;让我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大人常说,鲜艳的红旗是无数革命英雄用鲜血染红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爸爸告诉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无数共产党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和平时期,为了中国建设的成功,无数共产党员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有很多人也献出了自己的热血甚至生命,一心为人民创造着美好幸福的生活。爸爸还说,红领巾就是红旗的一角,代表的就是继承革命前辈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精神,打仗的时候,他们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战斗,勇敢前进!今天你也要发扬这种精神,不怕困难,刻苦学习,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后来,我每天都坚持戴着红领巾上学,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继承革命精神,战胜学习上的困难,以革命先烈的精神时刻鼓舞自己,不断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成绩。
第五篇:挫折告诉我
挫折告诉我
近日偶得一书,是讲一个人怎样从困境中走出,并取得成功的故事。于是,我很有感慨。
挫折,是五彩生活中难堪的灰色调。看到自己的付出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只能是一种深深的遗憾。遭受挫折后奋起直追,将与成功相伴,若遭受挫折而消沉,将与失败为伍。
纵观历史,每一个名人的成功都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经得起挫折与失败才能看到成功的曙光。春秋时期齐国的君王越王勾践,他被吴王俘虏,受尽了凌辱,但也始终不放弃,回国之后天天尝苦胆,最后打败了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统一天下的君王。
是的,只要有一个信念,一个坚定的信念,并朝那个方向努力,成功,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对待失败的态度是很重要的。某个公司的两个鞋子推销商同时被派到非洲去批销产品,几个月过去了,其中一个很懊恼地打电话给公司:那儿的人根本不穿鞋。另一个却高兴地说:那儿的人根本不穿鞋,市场非常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同一件事,不同态度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结果。
作为中学生,面对一次考试,这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用言语表达,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烦恼,而最让人迷惑和痛心的莫过于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面对现实,彷徨与消沉一事无成,此时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认真分析学习中的漏洞,避免在今后学习中犯同样的错误,就一定能在下一次考试中得到应有的回报。
挫折告诉我们要傲视挫折
挫折告诉我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一句话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告诉我们大家,世间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以走的。人生在世,不管是长是短,都总会有挫折,有磨难……然而,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常常都会有荆条在阻碍着我们的步伐,那就是挫折!
挫折往往是苦涩的,是带给人痛苦的。痛苦对于人而言,就犹如狂风对陋室,巨浪对孤舟。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而一撅不起;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道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折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们都是因为抵抗不了挫折,不能够把挫折苦涩的味道淡化,不能够把挫折过后甜蜜的味道当作是目标,只是一味的在那苦涩的味道中挣开、徘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遭遇种种挫折,仕途不顺之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笑对痛苦,面对挫折,淡化挫折所带来的苦涩的味道,他拂袖而去,访遍名山,终于成就了他那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该过分的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不应该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不应该逃避着苦涩的挫折而在那里挣扎求救、于事无补!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古人为我们做了太多太多的榜样了,也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遗憾!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它就像是隐形的荆条阻碍着我们,就像是一杯奇苦无比的苦药,那苦涩的滋味让人恐惧,难忍。
可是当我们真正遭遇挫折的时候,朋友!请放下心中的恐惧和焦虑,试着去享受一下挫折所带来的苦涩味道,因为那也许是你成功的第一道阶梯,是你在尝尽甘甜之前的苦涩!那种苦涩能够让我们警醒,让我们即使成功了,在鲜花掌声中也不忘记曾经艰难奋斗的苦涩。
那就是我们的警钟,让我们不至于骄傲,不至于在鲜花掌声中迷失了自己!朋友,试着去享受一下吧,去想受挫折所带给我们的味道!
挫折告诉我
人生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有完美的人生。在人生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败。失败的人总是失败,因为他们总是盲目的坚持不懈,没有在失败中找理由,只是盲目信赖“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非贬非褒的话。作为一名中学生的我,刚刚真正走上了人生之路,失败和挫折迎面我而来,成功了,失败了。。不管如何,在我心中,失败是一位严厉的导师,教诲了我不少知识,道理。失败和理由。一直以为在失败中找理由的个个都是逃避者;一直以为失败就是失败,不需要用理由来当挡箭牌;一直以为失败根本就没有什么理由之可言。可近些日子来,饱受了失败的挫折。一个人独身在屋顶,仰望星空,回想自己的失败。是的,每次失败过后都是垂头丧气,继而是“坚持不懈”没有给自己的失败找理由。静下心来,在恬静的星空下思索。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摆脱盲目的思考方式。说句实话,现在我仍搞不清该不该给失败找理由……
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乃成功之母”一句孰能皆知的话,一句安慰人的话,一个失败者不屑的期待。曾记得在某处地方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小明失败了6次,每次都以“失败乃成功之母”回击对他发脾气的父亲。在第7次失败之后,小明的父亲终于忍不住了对小明说:“别总让我总看到他的母亲,也应该让我看看她的儿子啊。”其实这个笑话反应了一个问题。现在大部分学生在每次失败之后,都用这句不是名言的名言来回击自己的父母和内心的矛盾。有时,我也用这句话来搪塞自己的思想。但对于某些人而言,这句话则是心灵的一剂良药,滋润他们的自卑的心灵。
在人生路上。我,会继续前进。失败总是有的,成功也是会的。失败告诉了我许多道理。不能否认,失败和成功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但能肯定:失败出现的概率比成功多得多。成功里必然有失败,但失败过后不一定有成功。
失败告诉了我很多,成功给予了我很多。
失败==成功。我的想。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