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珠小学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全面深化“两纲”教育
明珠小学
“两纲”教育为学校德育的序列化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内容,尤其在学科渗透方面要求更具体,也对新形势下开展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近年我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德育为先、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围绕“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全面深化‘两纲’教育”的工作目标,着重抓好“队伍建设、学科德育、主题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外教育活动”五方面,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推进“两纲”教育的保障机制 完善管理制度,将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全面工作之中,整合学校各部门力量协同实施,建立相应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两纲”教育活动,发挥教育活动的承载作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重点突破“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使所有学科教学都具有育人功能。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不断强化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准确把握两个《纲要》的具体要求,促进教师深入钻研业务,强化教师的专业化素质。
班主任队伍是实施两纲教育的主力军,为此我校建立了班主任校本培训的课程系列。每年开学前安排完整的时间进行专题培训,让班主任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改革举措。加强学习,学习班级管理理论,进行管理经验交流,定期举行主题队会观摩研讨,定期进行专题交流等,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为班主任的专业化建设提供多元课程形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贯彻落实“两纲”要求,构建层次递进的学科德育体系
(一)注重课堂育人,实施“两纲”教育主渠道建设
重点开展“两纲”精神教育学科渗透的实践探索。教学工作计划、学科组工作计划把“两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上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学习“两纲”相关学科实施民族精神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指导意见,由显性学科到隐性学科,以点带面。
1.在语文、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自然、体育与健身等一些基础型学科教学中强化“两纲”教育。我们把《语文》《品德与社会》《探究》《音乐》《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作为落实《两纲》教育的重点学科,通过开展教学展示,指导各学科实施推进;教师对每节课教学目标按三维要求设计,挖掘教材中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中的素材,寻找教育结合点适时有机地开展教育,树立德育无痕的教育理念。
2.以备课组为单位,挖掘各类教材中显性和隐含的“两纲”教育内容,加以细化、整理,以表格形式打印成稿下发,教学时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两纲”教育。
(二)挖掘教育资源,开发“两纲”教育校本课程
我校从挖掘课程资源入手,让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民族情感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健康人格、高尚情操,全方
1位推进民族精神教育。
因为竹子具有不畏逆境、宁折不屈的品格,是一种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也是特殊的文化价值所在。更重要的是,竹子的精神内涵已逐步上升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所以竹文化蕴含着厚实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依托竹文化开展道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我校的校本课程《竹韵》应运而生。它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精神,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围绕崇明生态岛建设这一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结合挖掘乡土教学资源而编制的。它受到了许多专家的肯定,是较为成熟的乡土教材。今年又在教育内容的系列性、适切性上进行增删调整。
《竹韵》课程与基础型学科渗透整合。我们主要采取了学科间渗透、课程间
学校在“竹文化”课程的引领下,初步构建了以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既有效实施拓展型课程,又达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德育活动
(一)让学生在竹韵悠扬中健康成长
1.竹竿舞活动。竹竿舞是我校拓展校本课程中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民间舞、结合音乐舞蹈及阳光体育运动而自主创作的一项学生集体活动。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在班主任和体锻老师的配合训练下,学校三至五年级的所有学生都能在每周1节的校级活动课上敲竿起舞,整齐的竹竿声、一致的动作汇同背景民族音乐一起形成了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悠扬的音乐中学生感受了民族舞蹈的韵味,在铿锵的节奏中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互助能力,在轻松的活动中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2010年1月,我校参加了市阳光体育活动,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2.竹文化德育实践活动。我们在一二年级主要组织学生开展“认识竹之风采,感受竹之魅力”系列亲子活动,通过寻竹、种竹、食竹、颂竹、编竹等活动,深入了解和学习“竹文化”,认识竹的特点、功能、精神,从而感受竹的奇特神韵;在三至五年级主要组织学生开展“弘扬竹之精神,塑造竹之品格”系列主题活动,主要通过竹精神格言收集、小报制作、网页制作、主题教育、主题队会等活动,寓教于乐,在实践中学习竹之风骨、体会竹精神,从而完善自己的行为规
范和道德品质。
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竹文化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竹文化的深远意韵,激发爱竹、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融入学校特色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实施竹文化教育是为了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与其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在总体构架学校经典诵读活动之初,我们紧密结合竹文化教育之特色,在诵读内容、诵读途径、诵读策略上有机整合、有效落实。
1.经典诵读和学校特色教育内容整合学校把校本课程《竹韵》中吟竹诵竹的名句、诗歌、散文有序充实到各年级的经典诵读内容中,由浅入深,突出了特色化阅读。
明珠小学“走近中华经典”诵读内容构架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拓展,则使学校竹文化教育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由学习延伸到实践,由认识拓展到体验,学生在诵读活动中进一步学习竹的精神,领会竹的品质和风韵,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身素养。
2.经典诵读和学校特色教育整合经典诵读和学校特色教育都以活动为抓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不断推动诵读活动的开展,给特色教育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占领阵地,营造经典诵读与学校特色教育氛围。学校利用教师会议和业务学习,向教师宣传经典诵读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巨大作用,使全体教师认识到这项活动不仅仅是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事,更是全体教师应尽的职责。
为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学校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了经典诵读时间。规定每生每天不少于20-30分钟的诵读时间;每天晨会前5分钟为全校经典诵读时间;每节语文课预备铃后两分钟为各班诵读时间;利用部分班队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开展诵读指导、比赛;每天回家后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诵读。
学校开设“红领巾广播台”,进行诵读聆听;开设《艺苑风景》栏目,向学生介绍经典作品,播放古诗吟唱曲目,展示班级诵读成果;午餐时段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等经典音乐。通过欣赏、聆听、诵读等活动,培养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使学生既受到了美的熏陶,又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如今诵读活动在校园已蔚然成风。
学校民乐队,把经典民乐作为演奏的主要曲目,如《彩云追月》《花好月圆》等。但凡学校的重要活动,民乐队都会演奏一曲。本学期与上视星尚频道精神文明共建活动中,他们的演出获得一致好评。
学校、班级环境布置颇具诗情画意。校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出自老子《道德经》,寓示全校师生“认准方向朝着理想,从小处做起,一步一步地积累着,走下去,这就是成功的秘诀。”校园西北角种植着三十多种竹,供同学们零距离地亲近竹、认识竹、观赏竹。班级园地集古诗文与图画一体、班级黑板上抄写每周一诗,环境布置引用名言警句;班级名片上设计鲜明的竹精神格言,这一切相衬相映,催人奋进,无形中增添了几分怡人的校园文化氛围。
3.经典诵读与学校特色教育活动整合经典诵读活动与主题活动结合。为使经典诵读活动全面推广,取得实效,学校精心组织了各项主题活动,如:“我爱祖国语言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唐诗宋词诵读活动”“古诗文配画”“经典诵读活动展示”“师生诵读活动体验征文”“古诗擂台赛”“班级经典诵读主题活动”“书写经典诗文”“经典故事会”等,丰富的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孩子的进步使得他们的家长对我校的诵读活动也越来越支持。
与竹文化德育实践活动结合。我来露一手“竹刻”。学生把经典名言,把读本中指导言行,使人明理的一些短小精悍的句子刻在竹板上,边刻写边诵读,边刻写边领会它们的含义。此项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巩固了经典诗句,也感悟了经典的意义。汇竹园“小报制作展示”。同学们把读到的很多颂竹的诗词散文,及阅读后的感受,用小报的方式把它们充分地展现出来。图文并茂,别有一番情趣。“队鼓咚咚诉情怀” 主题队会。以经典诵读为内容,以队活动为形式。旨在活动中,让学生从经典诗文里领略中华民族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竹子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奋发向上、无私奉献等的精神。歌舞传我情“竹竿舞”。竹竿舞已经
成为同学们喜爱的课间活动。马上它的姊妹篇《打莲湘》也要在同学们中间普及。我们在将经典诵读融入学校竹文化特色教育发展的实践中,初步构建了以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经典诵读活动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特色发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排练的诗朗诵《中华少年》、《为世博歌唱》参加了县中小学诗词歌赋集体吟诵比赛,分别荣获了小学组二、三等奖。
(三)其他主题教育
通过仪式教育、传统节庆教育、主题班队会、艺术节、阳光体育等活动;通过开展安全教育(紧急疏散演习、消防逃生演练)、法制教育(知识讲座、观看宣传片)、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等,努力拓展活动的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两纲教育实效。2010年暑假组织四五年级同学参加网上禁毒知识竞赛。11月,组织学生参加“2010年崇明县中小学生识险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竞赛获三等奖”。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学校在进门大厅里设计了一个人文景点:竹韵泉水山涧流。这个景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整个设计寓学校校本特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大厅内侧的荣誉柜上“我为明珠争辉,明珠为我自豪”的标语催人奋进;学校大门口左边新建的一个花坛,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合理布局,努力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上海花园学校”。
2.加强舆论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优良校风
加强“爱校”教育,请高年级学生为一年新生讲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校训、校徽的含义,参观学校的荣誉窗,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与班级全家照、课程表同时放置在教室外墙上,不仅让自己班的同学一目了然,同时也让其他班的师生共同关注该班的奋斗目标。在开放中形成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形成比、学、赶、帮的热潮。
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大门口显示屏作用,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学校的教育品质;充分利用门口大厅的巨幅竖式标语,环校四周灯杆下的彩色刀旗,操场四周的横幅标语,教室外墙面的文化布置,彰显办学理念,突显教育思想;展示教学成果。
3.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以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继续推进“优秀班集体”和“文明组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标准,营造“诚信、友爱、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班集体环境和“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办公室文化环境。
抓住本县开展的创建温馨教室活动这个契机,开展了系列活动:“征集温馨教学语言”、开展“温馨教室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努力使教师逐步形成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大队部开展了“我向老师说句心里话”“迎世博,争做学校的小主人”等活动,要求学生尊敬教师,文明礼貌、勤学守纪。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善教乐学的生动氛围。
开展“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班班唱”“经典诵读比赛”“民族大团结主题队会评比”等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形成遵循守纪、团结互助、充满自信、开朗宽容、公平竞争、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互相提高的正确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艺术节、运动会、推普周等为学生展示风采搭设舞台,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儿童剧、专题展板,举办影评、征文活动、知识竞赛、爱心义卖、让学生发现美、点缀美、展示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热情。
五、开展校外教育活动,逐步规范社会实践活动体系
在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两纲”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基础上,2010年,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作为落实“两纲”教育的重点工作。
1.由学校牵头,大队委员、每个中队2、3名学生干部与城桥镇第一敬老院老人牵手,定期开展服务活动,如打扫卫生、慰问看望老人、给老人讲故事、陪老人聊天等。
2.由学校大队部组织“小社区,大社会”体验活动,安排学生干部到明珠花园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如打扫卫生、维持市场秩序、查找乱贴的广告纸,啄木鸟行动。
3.由团县委发起,大队部组织,部分队员每年暑假去城桥第七消防支队参加暑期消防夏令营活动,学习消防知识,掌握消防逃生技能,增强自护自救本领。
4.由教育局发起,学校组织的全体学生参加的每年两次的课外教育实践活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培养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根据学校今后三年发展规划,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为学生服务中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快乐、健康、安全中发展;确立“全面发展”的理念,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确立“实践体验”的理念,以生活化为取向,使德育回归生活,促进德育内化,提高德育效果;确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形成强化德育队伍的机制;确立“全面渗透”的理念,做到德育工作的全覆盖,探索“自主、体验、和谐”的德育新模式,使学生真正做到“乐学、善思、养德、炼才”,成为“自尊、自信、自理、自律、自觉、自强”的明珠人。
第二篇:小学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狠抓德育常规管理
注重生活体验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小学现有*个教学班,学生**多人,专任教师**多人,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式规范化管理的农村完全小学。多年来学校以严谨求实的校风、刻苦勤奋的学风、务实创新的教风,以扎实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然而学校地处农村,经济落后,相当部分家长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加之大众传媒的开放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心理和道德素质修养参差不齐,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面对这些存在较大个性差异的学生群体,我校德育工作丝毫不敢怠慢。为了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我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以生活体验式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4610”德育活动的开展为中心,从小处入手,从大处着眼,从实处下力,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信自律的品质和乐观向上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是由于常抓不懈,我校的德育工作才显现出了勃勃生机,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现将我校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着重加强师德队伍建设。
1、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要树立“德育为首”的德育观念。多年来,我校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德育为首”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摆脱图形式,走过场的教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2、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发挥核心作用。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为此,我校建立了学校——政教处——班级的三级管理网络。另外,协同好家长委员会和校外辅导员组织开展教育管理活动,同时明确管理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和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基层的班级,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政教处、总务处的横向联系,使学校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让德育工作起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3、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德育的基层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识,工作态度,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为此,我们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1)每学年开学前,都要组织班主任系统学习《德育工作纲要》、《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法》等内容。
(2)经常召开班主任会议,学习班级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落实学校和政教处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及时进行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每学期召开两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研究班务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措施。
(4)听取教育专家的讲座。我校经常组织班主任观看魏书生、任小艾和高金英等教育专家有关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报告讲座。
(5)结合学校开展的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每月对班主任进行一次班主任工作达标考核,奖优罚劣。
(6)期末进行校级“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的评比。政教处结合每月的班主任工作达标考核结果,班级财产管理情况,班主任家访情况和每次德育活动获奖情况等几个方面综合评选“优秀班主任”,学校工会每期还要对任课教师进行师德评估,评出“师德标兵”,并进行大力表彰。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红领巾广播站”、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少先队活动室等。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每天中午广播站定时播音,每天早操后的讲话已形成我校的特色。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开展入班教育。每学期开学初,我校由政教处牵头,坚持对学生进行入班教育。开学后的第一个班会,由班主任讲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读背,从而增强学生的守纪意识,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2、开展常规教育活动月。活动月中,我们把《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重点内容整理成“文明校园十不准”,凡是学生违反“文明校园十不准”的行为,我们都要给予严肃处理,公开曝光,量化扣分,记录存档,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守纪的好习惯。
3、进行“校园文明小卫士”的评选活动。激励学生争当“环保小卫士”、“学习标兵”、“礼仪之星”、“进步之星”,充分利用每周的周会、班会和板报,公开表扬这些学生,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竞争热潮。
4、坚持校园广播。每天下午,我校都要开通校园广播,宣扬好人好事,赞美新风貌,新气象,通过歌颂学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既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又增长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
5、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重温《文明校园十不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具体要求,结合市教育局德育工作“4610”的具体要求,通过全校开展“优秀班集体”、“文明寝室”、“文明餐桌”、“文明小卫士”的评选活动,教育学生自觉主动的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地扫好、把字写好、把歌唱好、把路走好、把话说好、把饭吃好、把物放好、把文明做好等良好习惯,并利用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广为宣传,使学生熟记这些具体要求,做到入眼、入脑、入心。
6、坚持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升旗仪式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大课堂”。学校通过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组织文明礼仪培训,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旋律的宣传教育,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师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有效的促进学校形成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
7、坚持开展流动红旗评比制度。依据学校制定的《关于流动红旗评比细则》对每班的卫生、好人好事、板报、课外和就餐纪律、晚寝等方面进行量化积分考核,为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8、关注留守儿童。我校地处农村,家长外出打工的较多。这些孩子长期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生长,势必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为此我校创建了留守儿童托管之家,专门开辟两间宿舍,添置学生床、电视机、饮水机、电风扇、灭火器、应急灯、窗帘等生活设施设备,还请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留守生的饮食起居,营造了留守儿童成长的乐园,为留守儿童的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此外,学校还专门为留守儿童开设了亲情电话,让外出务工的家长定时给孩子打电话或语音视频。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员,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为留守儿童搭建温馨的家园。
四、常抓师生安全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安全观念和法制意识。
创建平安校园是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共同意愿,是我校的主要目标任务。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学校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制度,成立了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并加强经常性和重点时段的安全教育的督导工作。学校安全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制度,有落实。通过各种途径,如集会、升旗仪式、家长会、校报、班内板报、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标语口号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了交通、防火、防水、防电、防疾病传染、防意外损伤和不法侵害以及紧急避险疏散演练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不断强化和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感,努力消除各种不安全事故隐患,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同学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学校多年来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另外我校还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受到民主的训练和守法教育,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做好了一下四点:
1、利用思想品德课,学生集会和主题班会,组织学生重点学习《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有关内容,提高守法的自觉性。
2、通过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收看有关的法制教育栏目。通过社会生活中的生动事例来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明确遵纪守法的必要性,以法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3、邀请法制专家来校进行法制教育讲座。让学生通过了解案例来充分认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启发学生告别不良诱惑,履行法定义务,享受法定权利。
4、利用校园广播站和文化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了师生遵纪守法的觉悟水平。近几年来,我校的全体师生法律意识普遍增强,法制教育效果明显。这对形成文明向上,拼搏进取的校风校貌,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师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年来,我校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在德育的实践探索中,我校因地制宜,因时而动,逐渐形成了五大教育活动:
一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如: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六一儿童节、元旦组织文艺汇演等。
二是礼仪常规教育活动。我们在全校开展“4610”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要求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体育艺术教育活动。我校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四是科技教育活动。我校每年组织开展校园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是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走出校园,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又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六、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多种德育功能。
密切社会、学校、家庭的联系,共同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经过长期努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在我校已经形成,并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几年来。我们先后邀请司法局、派出所在校开展了革命传统和法制教育,多次召开了学生家长会,并组织学生经常收看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和专家报告,同乡派出所经常合作,共同创建平安校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校扎实的德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校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和乡中心学校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学校校风正,学风浓,校园环境优雅整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讲文明讲礼貌,举止文雅。二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上升,涌现出了大批优秀教师,师德标兵。
虽然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不骄不傲,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勇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第三篇: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营造特色书香校园 创新“七化”统筹模式
——崇德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一直以来,我校践行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秉持着“润育潜质,培养习惯,发展个性,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打造出“书香满校园,和谐沁人心”的校风,“励志厚德,博学善思”的学风。今年,我校结合教育局的战略部署和学校实际,以校园环境为背景,以班级建设为主阵地,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崇德本土特色的“创新一二七”统筹模式。具体做法是:
一个远大目标:营造书香校园,成就每位师生。
在我校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校风、教风、学风的熏陶中,我们将德育的目标定位于营造书香校园,成就每位师生。以“立德树人”为主旨,“师生共读”为主题,“活动开展”为主线,采用文化建设与德育熏陶相结合,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共交融的方式,将目标细化、分化为每位师生的的共同追求,形成了“书香满校园,和谐沁人心”的浓厚氛围,创建出学校、班级、师生多元一体的和谐画面。
两种特色文化:校园本土文化,班级个性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强大背景和支撑,对学生良好 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润物无声,寓教于无形的作用。
环境文化,实现环境育人。
我校的操场开阔平整,松树整齐挺拔,草坪翠色欲滴,标语温馨可爱,庭院生趣盎然,学生在不经意间就会受到爱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楼廊文化,注重激励传承。
我校教学楼内,每个楼层都有各自不同主题的壁挂。有古典文化鉴赏,国学文化传承,习惯养成教育,励志成才故事。使学生零距离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找到健康成长的指针和必定成才的信心。走廊里,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橱窗展台,展示着学生精巧的手工制作。这样,既给学生创造了展示的平台,也让学生知道学校的完美也有自己的功劳,制度文化,力求有章可循。
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内燃机”,为学校的德育工作的推进提供强大的动力。我校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书香校园建设制度》、《师生共同读书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教师交流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先进班集体评比标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等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说话,按规章办事。将刚性 执行与柔性教育,广泛约束与有效激励有机结合,实现了我校师生自我执行、自我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课程文化,强调个性多元。
为了将德育活动规范化、本土化,我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并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在全体教师的群策群力下,我校开发了《弟子规》、《童话世界》、《中华诗词精选》等校本课程,引领学生走入经典,走进书香。同时,继续建设书法、折纸、绘画、剪纸、舞蹈、乒乓球、竖笛等特长班。采取班主任与专职教师相配合,定时与定班相交叉的方法开展第二课堂。每周三第五节课为第二课堂开放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爱的课堂,打破了班级与年级的限制,使学生的个性与才华得以培养和展现。
团队文化,重视宣传感召。
继续发挥“春蕾”广播站的宣传影响作用。我校于2007年成立了春蕾广播站,时至今日已有7个年头。春蕾广播站设有五个栏目:周一“校园采风”,周二“队员心语”,周三“展示空间”,周四“你点我播”,周五“知识天地”。期间的采访、编辑、撰稿、播音主持以及展示与总结完全由学生们自己完成,辅导员只负责必要的指导引领工作。这样既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使内容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
班级文化,彰显自主创新。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我校一直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组织全校师生对班级进行了个性化布置,以及班徽、班训、班规的特色设计。每个班级都树立了属于自己的班级目标与班级风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上都展现出个性与创新之处。民主管理唤起学生自立;自定班风激发学生自遵;自主更新促使学生自护。
七项主题活动:以本土教育为根,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七大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重大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如:在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清明节颂歌烈士,五一、六一、十一组织文艺演出等等。
二是礼仪常规教育活动。我校每月举行一次“守则”“规范”知识竞赛,每月一次“慢步轻声”演练,每月一次“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比,要求学生“把饭吃好、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处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我校与镇政府有效联谊,定期组织清扫街道,清楚街边小广告,以及帮助留守老人活动。让学生走
出校园,亲近社会,释放爱心。这样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四是主题教育。每天一次晨会,每周一次班队会,每周一次升旗仪式,每月一次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每月一次逃生演练,每学期一次拔河、跳绳、呼啦圈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每学期一次开学典礼、每学年一次毕业典礼等主题活动。
五是读书育人活动。我校始终把阅读作为学生成长的切入点,教师成功的着力点,学校发展的落脚点。因此,我校一直坚持“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并根据低中高段学生年龄特点,分别确定主题:即,低年级走进童话,中年级走进名人,高年级走进名著。每天晨读30分钟,每周一次教师读书交流会,每月一次班级读书汇报会,每学期一次校园读书汇报会。
六是多彩课间活动。我校以班级为单位深入开展多彩课间活动,每个班都有各自独特的玩法,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愉快地度过每个课间。此外,我校在第三节课后利用15分钟时间,开展阳光少年大课间活动,划定指定区域,各班在本班活动区开展跳绳、呼啦圈、踢键子、丢口袋等健身活动,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力求玩出水平,玩出健康的体魄。
七是家校联动活动。为了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凝聚德育合力,我校一直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合一”的教育活动。每学期一次召开“家长委员座谈会”、“家长会”,实施家校互动,共同改善教育环境。每学期开展一次“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表彰重教家长。每学期一次家长接待日,举行“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听课、评课、座谈,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实现了家校
之间的沟通和相互支持。
德育是润物无声,贵在持之以恒;德育是书香弥漫,贵在默化潜移。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会实现一大目标、两种文化、七项活动的“创新一二七”统筹模式的创建与完善,一定会实现“彰显特色校本化,放大优势师本化,尊重规律生本化,活动规范课程化,实践过程体验化,形式新颖兴趣化,习惯养成科学化”的“七化”统筹模式,打出我们崇小的德育品牌。
在晶莹的汗水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我校连续两年被明水县教育局评为师德师风先进集体,2013年我校崔伟成老师被评为“黑龙江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他的事迹被绥化日报报道。同年7月,我校被评为省级“师德师风先进集体”。2014年我校金鑫老师被评为“最美绥化人”,她的事迹见报于绥化日报和被新浪等各大网站转载。同年2月,县教育局授予我校“德育教育基地校”光荣称号。
以上是我校近年来不成熟的做法,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第四篇: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杨
金
霞
一、针对学生学习的信心不足,我开展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教育
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他可以改变恶劣的现状,造成令人难以相信的圆满的结局。充满信心的人,永远击不倒,他们是人生的胜利者,自信可以克服万难。拿破仑曾说:“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的成功的车轮,你就可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岭。”他认为:“信心是‘不可能’这一毒药的解药。” 班里绝大多数的同学对学习都缺乏信心,常听同学感慨“连富春高中的重点班都进不了,我是考不上什么好的大学了”。对此我在工作中十分注重:
1、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学生在失败挫折面前树立积极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
某某是我们班的班长,尽管她学习很努力,但各科成绩并不优秀,这样的结果使她十分失望,情绪一落千丈。为此,我们有过几次很长的谈话,我和她谈到了海伦•凯勒如何克服自己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嘴不能说三种痛苦,终生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获得成功;谈到了爱迪生,在几千次失败的实验面前,也绝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照亮世界的电灯„„如果这些人在失败面前丧失信心,将会一无所成。经过这几次谈心,她终于重新又树立了自信,走出了情绪的低谷。面对本班学生的不自信,我尽量帮他们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能改变自己。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有问题,遇到困难,总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能保持积极的心态,所以他们成功了。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在心底记下“我行,我能”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2、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学生。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士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适当的赞美学生,会增强一种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感情,而且,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的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你去责怪,比你去埋怨会有效得多的多。这样会使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我班的某某是一名性格孤僻的女生,一开学我就发现她对老师有一种戒备心理,在班里与同学交往甚少,周记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之情。但她文笔不错,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常常表扬她,写作讲评课上,用她的作文做范文来评论。赞扬她是一位有爱心又懂事的女孩。时间一长,她逐渐消除了对我的戒备心理。在周记中,她述说了自己的内心的痛苦,我也写文回复她,现在她心情也开朗了,我感到很欣慰。
我认为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别人的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
有人说,信心是奇迹。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成为学生的“心理建筑工程师”,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生命旅程中永远信心百倍,不被挫败。
二、针对新组建的班级缺乏凝聚力,我开展了:培养学生的集体奉献精神教育
在一个班级体内,培养学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个班主任时时刻刻要想的和要做的事,只有每个学生都爱这个班,都积极的愿意为自己的班级做出奉献。那这个班
级体才是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好班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呢?
我班有一位男生头脑聪明、相比而言学习成绩也还过得去,尤其数学反应比较快,但这个学生一贯纪律散漫、上课不爱听、常有小动作和说话现象相伴,有时还爱跟任课教师抬抬杠,学校、班里组织的活动从来不参加,而且谁积极参加他还挖苦讽刺,平时还常迟到。据说以前的老师就拿他没辙。用我们的土话说,这是一个比较刁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呢?
我首先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放弃他,其次一定要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对该生有了较全面的,发现他属于个性极强又爱面子的那类学生。所以,面对这个学生,我从不直接批评,而且绝对不因其做错了什么事状告家长。我采用以下措施:
1、大力表扬积极维护班级体的同学,让其感到为班级体服务是每个人的、是光荣。
2、发现该生点滴的进步就抓住不放。在第一次阶段测试中,该生的成绩由班级级的18名进步到9名。对此我首先在班级里大力表扬并及时把这件好事打电话告诉其家长,然后我抓住这件事认真和他谈话、指出他的优点、也指出他身上存在的缺点。他不仅听进去了,也虚心接受了。渐渐的该生在变:下课知道主动擦黑板了、坚持做值日了。这时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又不断的找其耐心的谈话,不断认同他的改变。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有意识的让他作为代表参加发言,结果他出色的表现搏得了同学们的满堂彩。从此以后该生真的变了。上课不仅纪律真的转变了,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学习也更认真了,在第二次阶段测试中,他一下子第9名又跃到了年级的前三名。在该生的进步中,我感到了做班主任的乐趣,也坚定了自己的工作方向。
一学期来,像以上所述的案例不计其数,恕不一一列举。回顾本学期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收获的确是令人欣喜的,是啊!做班主任,论省心,每天学生可能都有事让你做;论收获,学生得奖的机会不多,犯错的机会多多。我们常常是用在班级管理上的精力超过了用在教学上,结果仍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如意。但我们应该相信,尽管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其完全改变,要想带好普通班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爱心,但只要我们能够多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还是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的。
2013-12
第五篇: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
阳明区五林镇第二中学
德育工作处于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自觉地强化学校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着力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目前我校管理方法得心应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大幅度提高
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和谐向上的思想基础
道德情感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良好的行为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作支撑,思想认识是人类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强化德育工作,营造和谐向上育人氛围的灵魂。我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长期发挥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溶解于平时。无论是晨会、校会、国旗下讲话,校领导及有关教师都能认真准备,准确宣传,密切联系学校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我校还运用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聘请镇司法办、派出所的有关同志来校讲座,进行法制教育;运用主题班会、文艺演出等形式,组织学生自我宣传、自我教育,强化法制、安全观念,使学校常规管理进一步加强,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效能,创设优美和悦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师生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提高学校群体素质的目的,实现校园文化的德育效能。学校的校舍、自然物及各种设施是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我校把整治校园环境,建设优美校园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力度,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学校修缮了综合活动室和各种体育设施,至此学生们可以在里面举行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如:“艺术节”、“大合唱”、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宽敞、洁净的校园,高品位的绿化,得体醒目的标语布置,让每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却有着明确的德育导向性:学校像个学校的样子,团结、守纪、求实、进取;教师像个教师的样子,敬业、爱生、求真、创新;学生像个学生的样子,勤奋、守纪、文明、礼貌。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多面教育、塑造新人的氛围
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必须是“四有”、“五爱”的一代新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多方面开展活动,多方位教育学生。我校德育工作注重多面教育,广泛开展有益活动,塑造新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学生们在活动期间能够积极参与,助人为乐、争做新时期雷锋的接班人。四月份:组织开展《守则》、《规范》竞赛活动,让《守则》、《规范》的内容得以在学生之间广泛传播,得以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五月份:举行全校的篮球赛,比赛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集体主义精神得以发扬,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六月份:组织师生到野外郊游。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之情油然而生。九月份:师生书法、绘画作品展。通过活动发掘人才,展出的作品供全校师生欣赏、观摩、学习。使师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十月份:举行校级大型文体活动——“艺术节”。学生自得组织、编排各种形式的节目,他们载歌载舞,相声、小品不断涌现,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思想上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学生得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艺术的追求。十一月份:读书活动的开展得以使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博览群书,受益匪浅。十二月份:组织全校的足球赛。学生增强体质,抵制严寒,在活动中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还长期组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每年都多次帮助社会上的一些关系单位、兄弟学校、当地五保户,或是有困难的家庭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用我们的一点点力量回报社会对我们的无限关怀和帮助。每学期都组织全校师生为家境贫困的学生进行“献爱心捐款助学”活动。
四、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谐统一,营造大德育环境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只是学校的事,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形成合力,积极营造大德育环境。
我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经常联系,紧密配合。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家长代表来校讲座,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还建立家校联系卡,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我校定年级、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认真组织,积极准备,座谈会气氛和谐,效果明显。
现在,家长学校已成为我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交流的桥梁,融洽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学校工作家长支持,家教困惑学校帮助的良好局面。
五、今后的设想
我校德育工作得以取得这些成绩都在于校领导的认真重视,广大师生的积极配合。当然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还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一认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提高自身素质,增进师生间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