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规范化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多媒体培训课件
概述
为适应大规模干部培训的需求,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干部培训平台协作组在已开发培训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制作了一系列多媒体培训课件,以方便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培训学习。
本系列课件可供交通运输行业各级领导干部、行政管理干部、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在培训时使用,也可作为交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辅助课件。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是系列多媒体培训课件之一,本课件内容包括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的理念、主体、范围、行为、法律适用、程序、证据、文书、职责履行规范化等方面的问题。本课件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张柱庭教授主讲。
第二篇:2011年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培训工作方案
2011年行政执法培训工作方案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市运政执法实际,今年开展以“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主题的法制培训工作,为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培训,营造学法、懂法、讲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规范执法行为,树立运管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组织机构
组长:杨良俊
副组长:晋秀平、齐胜、李强、马如平、沈洁芳 成员:洪军、江风、徐雪松、徐崇朝、王平平、闫宗华、章世罡、姚文涛、吴忠婷、冯静、周霆、王翀、张庆、李有生、路林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法制科。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2月-3月)。制定法制培训工作方案、印发给各县所及处各部门。各县所要根据方案
要求及时成立法制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各县所将具体实施方案报市处法制科备案。
(二)学习培训阶段(2011年3月—10月)。
1.学习培训的方式及内容
学习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集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0个学时,每周安排集中学习一次,授课人采取PPT形式进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法律;(2)行政法规;(3)地方性法规;(4)交通运输部规章;(5)地方政府规章;(6)交通运输部、省厅、省局规范性文件
2、根据上级要求,择期开展脱产集中培训(含军训和市处组织骨干培训班)
3.培训分工
市处法制科统一负责指导全市运管系统法制培训工作。各县所负责本单位的法制培训工作,对本单位的执法人员按照方案进行培训考核。
4.考试安排
每季度组织一次考试,各县所自行出卷,年底市处将组织一次全市运政法人员考试。
(三)总结报告阶段(2011年11月)。
各县所对照法制培训方案认真执行落实,并进行全面总结,于11月30日前向市处法制科提交总结报告。
四、工作要求
(一)各县所要高度重视法制培训工作,围绕“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能力和水平”主题,切实解决行政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注重培训实效,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强运政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开展“四学活动”,通过学习、思考、总结,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对外宣传和对内的信息交流。围绕培训主题,各县市要定期编制培训简报,报送市运管处法制科。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沟通与联系,以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做好宣传工作。使社会各界充分了解运政执法工作,树立运管队伍新形象。
附:市处培训课程表
第三篇:行政执法规范化服务措施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政府自身建设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云政发〔〕27号),省人民政府效能建设工作办公室把市作为全省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试点市。为切实加强市各级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务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结合实际,制定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试点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和执政为民,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强化机关内部管理,改进机关服务质量,规范机关行政行为,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理念,提高公务员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升行政人员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水平。通过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达到全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和形象有明显好转,内部管理的制度和机制有明显改进,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明显提高,依法行政、诚信服务的能力有较大提升,机关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公信力有较大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有较大提升的目的。
二、实施范围和重点
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和纳入公务员法参照管理的事业单位,均要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
实施行政机关《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按照先开展试点,再逐步推开的基本原则开展工作。试点阶段重点选择行政许可集中、开展行政执法以及与社会、群众联系密切的“窗口”单位。市直行政机关确定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为先期开展试点单位。各县(区)也要结合实际,选择和确定先期开展试点的单位。
三、实施内容
先期开展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试点的单位要围绕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组织实施(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一)服务仪容仪表规范。包括服饰、仪容、仪态和服务态度等方面;
(二)服务语言行为规范。包括语言和行为的规范;
(三)服务导引标识规范。包括业务办理区域标识和宣传公告区域标识的规范;
(四)服务承诺事项规范。包括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
(五)一次性告知规范。包括一次性告知的内容、要求和监督管理;
(六)首问首办服务规范。包括首问首办责任人的职责、程序等方面;
(七)服务事项办理规范。包括一般事项、特殊事项、重大事项的承诺制办理办结时限等方面;
(八)AB角服务规范。包括主要责任人(A角)和备岗负责人(B角)的工作职责等方面;
(九)服务投诉办理规范。包括投诉方式、投诉受理规范、投诉办理规范、投诉立卷归档以及投诉纪律等方面;
(十)服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行政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标准。
四、实施步骤和方法
《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实施工作采取全市统一部署,分级负责,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方法和步骤,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培训和宣传阶段(年7底前)。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要把《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纳入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列入学习型机关建设的重点予以保障,要按照突出主旋律、增强凝聚力、提升执行力的要求,结合全市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制度创新工作,实行全员学习。先期开展试点的单位,要在认真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全员培训,规范行政人员行政服务。要让工作人员人人熟悉《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人人遵守《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人人执行《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各县(区)、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知晓《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知晓办事的政策、条件、程序、权限和时限,为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阶段(年8月5日前)。先期试点单位要根据《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的要求,结合本部门(单位)的职能职责,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和具体的实施办法。总体工作方案要围绕服务仪容仪表规范、服务语言行为规范、服务导引标识规范、服务承诺事项规范、一次性告知规范、首问首办服务规范、服务事项办理规范、AB角服务规范、服务投诉办理规范和服务职业道德规范10个方面的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根据试点单位实际,整合部门职能,对原制定的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重新修订完善,制定出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具体的实施办法;对纳入机构改革的部门(单位),要结合制定的“三定方案”和《市人民政府关于保留取消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临政发〔〕134号)要求,对本单位的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重新修订完善,明确责任人。主要包括:工作职能、服务承诺事项及其政策依据、资格条件、办理程序、工作标准;实行限时办结的工作事项及其办结时限;服务指南的制作,并按原渠道做好承诺公开工作。同时制定出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具体的实施办法。各试点单位制定的总体工作方案和具体的实施办法请于8月4日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8月5日至10月)。试点单位要着眼于优化服务,立足于规范,以新机制、新制度规范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要整合部门职能,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服务意识,优化办事流程,明确规范化服务标准,强化管理机制。按照制定的《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总体工作方案和具体的实施办法,加强领导,逐项抓紧抓好实施工作的落实。不断完善服务仪容仪表规范、服务行为和语言规范,服务事项承诺规范、服务办理规范、服务投诉处理规范,推进行政人员的规范化服务管理,着力提升服务水平。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把组织实施的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告,让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知晓行政人员提供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第四阶段:督促检查阶段(年11月)。市人民政府将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的试点单位进行专项督查。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服务对象的监督作用,认真受理举报投诉,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实施试点单位的好措施、好办法和好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对贯彻落实不力的试点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弄虚作假,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市人民政府将把各级政府、各部门执行《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的情况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监察局要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新闻办等单位抓好动态督查,确保工作全面贯彻落实。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试点单位要充分认识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切实加强领导,抓紧抓实《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的组织实施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本级、本部门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工作,主动把自己摆到实施活动中来,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接受监督,以实际行动作好表率。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试点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为贯彻执行《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在办公场所张贴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内容;各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报道和推广在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推动全市“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的实施。
(三)突出重点,抓出成效。试点单位要将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在开展的“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以及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制度创新等系列活动结合起来,与本部门和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明确目标任务,以实施“行政人员规范化服务守则”来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坚持做到“两促进、两不误”,确保实施工作抓出成效。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旬邑县道路运输管理所行政执法记录仪使用规定
旬邑县道路运输管理所 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确保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正确合法使用执法记录仪,切实提高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自我约束、自我防范意识,有效减少执法风险和执法信访、投诉、复议、诉讼,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结合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执法记录仪纳入道路运输执法执勤工作的内设机构及其行政执法人员的装备配备范围。
第三条
所内设归队要按照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下列职责:
所办公室是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执法记录仪的采购、配发、维修等,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对使用管理执法记录仪进行专门培训,负责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考评。定期对各执法执勤单位执法记录仪保管、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执法记录仪的维护、更新及管理工作。根据领导指示和工作需要,通过提取、调看执法记录仪信息,开展执法监督督察,了解一线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执法行为;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被投诉的,及时收集、保存相关信息,作为调查处理的重要依据。
所信息室负责做好执法记录仪的后台建设及维护。稽查中队、客运、货运、治超等股队负责督促本股队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记录仪的日常使用,并收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在使用现场执法记录仪进行执法时,要求同步录音录像的应遵循同步摄录、集中管理、规范归档、严格保密的原则,确保视听资料的全面、客观、合法、有效。
第五条 各执法股队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专人为本股队的执法记录仪管理员,对执法记录仪进行管理维护,建立执法记录仪配备使用情况台帐,明确记载执法记录仪使用人员、交接时间等有关内容,专用设备不得与互联网或其他与工作无关的设备连接。
第六条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在以下执法执勤活动时应使用执法记录仪:
(一)道路运输现场执法检查营运车辆;
(二)现场扣押、查封、扣留、调取、先行登记保存、抽样取证、追缴、收缴涉案财物;
(四)抓捕、押解、辨认;
(五)调查取证、治安调解、当场处罚、讯(询)问;
(六)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交通设卡查缉;
(七)执法检查;
(八)信访接待;
(九)处臵群体性事件;
(十)其他现场执法执勤活动。
第七条 在执法执勤中遇有下列情形可以停止使用执法记录仪:
(一)举报人、证人、被害人等明确要求停止使用的;
(二)采取秘密侦查手段的;
(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无法使用的;
(四)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五)因天气等自然原因无法使用的;
(六)其他情况不能使用的。
对上述情况,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执法执勤结束后及时制作工作记录,写明无法使用的原因和依据,报本股队负责人审核后,一份交由执法记录仪管理员留存,一份报机关法制管理人员备案。
第八条 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应当自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执勤时开始,至执法执勤结束时停止,执法记录信息应当客观、完整。任何人不得私自复制、保存、删除、修改执法记录信息。
第九条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在使用执法记录仪之前,应当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故障,主电池和备用电池电量充足,内存卡有足够储存空间,确保时间、地点等印鉴信息准确。
第十条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执法工作结束后24小时内,将执法记录信息移交本单位执法记录仪管理员,执法记录仪管理员应当在24小时内按要求将执法记录信息储存在所机关后台管理系统专用服务器。
执法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一般为三个月,但重要信息应当长期保存。
第十一条 执法记录信息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由执法执勤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申请,经本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由执法记录仪管理员提供复制信息,并对调取情况记录在案。
第十二条 上级公安机关在案件研究、监督检查等工作中,需要调取执法记录信息的,执法执勤单位应如实提供执法记录信息,并对调取情况记录在案。
第十三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执法记录信息,应当严格按照保密工作的有关规定和权限进行管理。
第十四条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及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执法记录仪妥善保管和维护,不得擅自转借他人使用。
执法记录仪损坏需进行维修的,不得自行到社会上的修理部门维修,应当在发现损坏24小时内交由本级公安机关警务保障部门统一进行维修。
第十五条
道路运输管理所不定期对股队的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日常检查,检查情况计入股队和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档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第十六条 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视为执法过错,在采取相应监督措施的同时,移交纪检监察或政工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不按规定使用执法记录仪,引发群众涉法信访、投诉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执法不规范或不文明引发网络、媒体负面炒作的;
(三)违反规定泄露执法记录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对执法记录信息进行删改,弄虚作假的;
(五)不按规定储存致使执法记录信息损毁、丢失,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其他违反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相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五篇: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中的行政强制问题研究.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中的行政强制问题研究 朱鸿娟(辽宁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 , 沈阳 110003 摘 要 :阐述 了行 政 强 制的 基 本 概念、设 定 依据 和 种 类 , 并 针 对道路 运输 行 业 管 理 的实 际 , 分析 《 行 政 强 制 法 》 对道路 运输 管 理 的 影响 及 在 道路 运输 行 政执 法 中行 政 强 制的 应 用 问 题 , 着 力 解决 道路 运输 行 政执 法 难问 题。关键词 :道路 运输;行 政执 法;行 政 强 制
中图分类号 :U49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6052(2012 10-0108-03 2012年 1月 1日 , 《 行政强制法 》 正式实施 , 这 是一部规范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及 实施程序 , 促进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 保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法律。它明确规 范了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种类、实施主体、实施 程序和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 兼顾公民权利和行政权 力 , 对行政强制权规范和保障并举 , 确立了行政强制 合法、适当、教育和强制相结合、正常程序等基本原 则 , 统一了实施行政强制的基本规则 , 有利于解决行 政执法实践中行政强制 “ 乱 ”、“ 揽 ”、“ 软 ” 等突出问 题 , 为行政执法人员提供了法律依据 , 明确了执法界 限 , 为行政机关更加合法、合理地实施行政强制 , 切 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 加快建设 法治政府产生积极意义。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 作为行政法规授权单位 , 依 法行使本地区道路运输行业的市场监督、管理工作 , 在行政监管工作中 , 有对违法行政相对人进行依法 查处 的 权 力 , 这 就 涉 及 到 行 政 强 制 的 适 用 问 题。《 行政强制法 》 出台后 , 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查处违 法行为的执法方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下面本人结 合 《 行政强制法 》 , 就行政强制的概念、种类、设定依 据及道路运输行政强制问题做一分析。
1行政强制的基本概念
根据 《 行政强制法 》 的规定 , 行政强制 , 包括行 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1.1行 政 强 制 措 施的 认 定 要 素
认定行政强制措施 , 应当同时具备以下要素 :(1 应当是针对公民人身自由或公民、法人和 其他组织财物实施的措施;(2 应当是采取的暂时性限制或者控制行为;(3 是由行政机关(包括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 组织 实施的强制行为;(4 应当有具体的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1.2行 政 强 制 执 行的 认 定 要 素 认定行政强制执行 , 应当同时具备以下要素 :(1 应当是强制履行行政决定的行为 , 即先有 行政决定 , 再有执行行为;(2 是应当由当事人自己履行的执行行为 , 当 事人不履行的 , 可以是强制当事人自己履行 , 也可以 由行政机关代履行;(3 实施主体是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或者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4 应当有具体的行政强制执行事项的设定。2行政强制的设定依据(1 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 在各自的权限内设定 , 规章无权限定。
(2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和行政机关的直接强 制执行权只能由法律设定。但有四个例外 :一是突 发事件的强制执行可以由行政法规规定;二是 《 行 政强制法 》 第四十五条对加处罚款和滞纳金的行政 强制执行规定了普遍授权;三是 《 行政强制法 》 第五 十条规定了对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 坏自然资源的 , 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排除妨碍、恢复 原状等义务;四是 《 行政强制法 》 第五十二条对需要 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遗洒物、障碍物或者污染物的 , 行政机关可以立即代履行。符合上述四类情形的 , 可以适用上述相关条款的普 遍授权 , 即可以不需要直接上位法的法律依据。3行政强制的种类
3.1行 政 强 制 措 施的 种 类
《 行政强制法 》 第九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 类 , 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 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
· 801 ·北 方 交 通 2012 物 , 扣押财物 , 冻结存款、汇款和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等五类。
《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 第八十二 条规定 :“ 客运经营者违反本规定后拒不接受处罚 的 ,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暂扣其 《 道路 运输证 》 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颁发的相关证件 , 签 发待理证 , 待接受处罚后交还。” 《 道路货物运输及 站场管理规定 》 第六十一条规定 :“ 道路货物运输经 营者违反本规定后拒不接受处罚的 , 县级以上道路 运输管理机构可以暂扣其 《 道路运输证 》 等道路运 输管理机构颁发的相关证件 , 签发待理证 , 待接受处 罚后交还。” 这两个部令中均有关于暂扣道路运输 证件的规定。《 行政强制法 》 第九条规定的行政强 制措施种类中规定了 “ 扣押财物 ” 这一行政强制措 施 , 而道路运输管理中暂扣的道路运输证件是否属 于 “ 扣押财物 ” 中的 “ 财物 ” , 即暂扣证件是否属于行 政强制措施 ? 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下分析。根据 《 行政强制法 》 第二条规定关于行政强制 措施的定义 , 作为行政强制措施需具备其一要素为 :应当是针对公民人身自由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财物实施的暂时性控制。
(1 关于对道路运输证件是否属于 “ 扣押财物 ” 中财物的理解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中暂扣的道路运输证件体现 为 :一是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二 是对道路运输经营者的道路运输营运车辆颁发的道 路运输证、客运标志。道路运输证件是道路运输管 理机构依法准予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和道路运输经营 者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资质、证明 , 是道 路运输从业
人员和道路运输经营者依法申请而取得 的 , 这是一种资质权 , 通过证件形式体现 , 证件反映 该资质权的所有者 , 这不同于通过购买、转让等方式 获得的设备、设施等具体实在的有形物体。本人认 为 , 道路运输证件属于财物 , 它既是真是存在的物 质 , 背后也代表了所有者从事道路运输活动的资格 , 具有价值性 , 应属于违法相对人的财物。
(2 关于对财物暂时性 “ 控制 ” 的理解
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是 “ 为制止 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 扩大等情形 ” , 而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物实施 的暂时性控制。本人认为此处 “ 控制 ” 既可包括对 财物的直接控制 , 如查封、扣押 , 也可包括对财物的 间接控制 , 如暂扣行政相对人所拥有的设备设施的 资质证明 , 使该设备设施失去暂时使用性 , 即通过间 接控制公民财物 , 便于约束、限制行政相对人违法行 为 , 控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等行政目的的实现;道路 运输行业的暂扣道路运输证件措施 , 是道路运输管 理机构通过暂扣行为 , 控制违法从业人员或非法车 辆继续参与营运 , 是为了制止违法行为、保存违法证 据、避免危害发生等而采取的行政强制行为 , 而且是 依附于行政处罚等行政决定的 , 是为行政决定服务 的。因此 , 应当认定为是行政强制措施。
《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 道路货 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 》 中暂扣道路运输证件的规 定 , 在实际中能有效约束、制止违法行为 , 保证执法 行为通畅 , 行政处罚决定得到及时、有效执行。但根 据 《 行政强制法 》 关于规章无权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的规定 , 该条文应予删除 , 但这无形中给原本执法难 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带来巨大的挑战。保留的 《 中 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以下简称 《 国条 》 第 六十三条暂扣车辆规定 , 也仅是对无道路运输证又 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车辆予以暂扣 , 执法方 式单一 , 执法难度加大。
3.2行 政 强 制 执 行的 种 类
《 行政强制法 》 第十二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 方式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 划拨存款、汇款 , 拍卖或 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 排除 妨碍、恢复原状 , 代履行和其他强制执行方式等六 类。
《 国条 》 及其部令规章均未涉及该六类行政强 制执行 , 我省 《 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以下简 称 《 省条例 》 第五十条第三款规定了关于拍卖暂扣 车辆、设备、工具的行政强制执行 :“ 违法当事人应 当在车辆、设备、工具被暂扣之日起 7日内到指定地 点接受处理。逾期不接受处理的 , 道路运输管理机 构可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 并将处罚决定书送达违法 当事人。违法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履行处罚决 定的 ,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或者依法拍卖暂扣的车辆、设备、工具。拍卖价款扣 除拍卖费用、暂扣期间保管费用、抵扣罚款、滞纳金 后 , 余款退还违法当事人。” 因行政强制执行只能由 法律设定 , 所以 《 省条例 》 关于拍卖这一行政强制执 行与 《 行政强制法 》 规定相违背 , 现已删除。在实践 中 , 根据 《 行政强制法 》 第五十三条规定 , 当事人在 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又 不履行行政决定的 ,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自期限 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 ,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 依据 《 国条 》 第六十三条已采取暂扣车辆措施的 , 运 ·901·
第 10期 朱鸿娟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中的行政强制问题研究 管机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 , 可以根据 《 行政 强制法 》
第四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 , 当事人逾期未 履行法定义务 , 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和提
起行政诉讼 , 应当向当事人出具 《 行政强制执行催 告书 》 , 经催告仍不履行的 , 可以将暂扣的财物依法 拍卖抵缴罚款。4
关于行政处罚中罚款与行政强制中加处罚款的 关系问题 道路运输法规、规章中的罚款条款是行政决定
本身 , 是一种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 》 第五十一条 规定的行政机关对到期不缴罚款的 , 每日按罚款数 额的 3%加处罚款 , 《 行政强制法 》 第四十五条规定 的当事人逾期不履行金钱给予义务的 , 行政机关可
以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由于加处罚款属于间接强 制 , 虽然能起到督促当事人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作 用 , 但如果当事人不理会、不畏惧加处罚款带来的经 济上和心理上的压力 , 这种间接强制有可能就对当 事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 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 仍得不到履行 , 行政管理目的有可能落空 , 就有可能 损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 通过采取直接强制的手段方式可实现行政管理目 的。这里的加处罚款都是属于为了使违法当事人履 行行政决定而设定的行政强制执行 , 是关于行政强 制执行的普遍授权性条款 , 因此 ,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对违法当事人逾期不缴纳罚款的 , 可以直接依据上
述规定 , 向其每日按罚款数额的 3%加处罚款 , 申请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5做好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工作
(1 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执法 人员的执法行为涉及到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切 身利益 ,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具有快速、流动、分散的 特点 , 执法人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法律知识 , 特别必
须熟悉道路运输的法律法规 , 才能做到准确、合理、有效地执法。因此 , 为从根本上强化行政执法 , 提高 执法水平, 必须把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 作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的根本措施。
(2 规范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是法律 规范预先设定的 , 它是对行政主体行使职权过程设 置的一种制约。在道路运输执法中一般程序处罚案 件涉及立案、违法行为调查、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重大案件集体讨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送达回证等 多个程序 , 执法人员如果缺少其中某个步骤 , 就可能 涉及程序违法。因此规范行政执法程序 , 对于改善 行政执法活动 , 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作用。
(3 做好文书使用和档案管理工作。行政处罚 案卷可以反映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的全部过程 , 正确 填写、使用处罚文书 , 做好案卷归档工作 , 既有助于 对执法人员的行政处罚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 又有助 于在行政争议中对所实施行政行为进行举证 , 为行 政处罚争议的解决提供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政强制法解读 [M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2011.9.[2]袁曙宏 .行政强制法教程 [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2011.9.[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 等 .行政强制的理论与实践
[M ].法律出版社 , 2001.8. [4]莫于川 .行政强制操作规范与案例 [
M ].法律出版社 , 2011.9.Research on Administrative Coercion in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of law of Road Transport Abstract Basic concept , set basis and categories of administrative coercion are discussed , the influence of Law on Administrative Coercion on road transport control and the application problems of administrative coercion in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of road transport are analyzed ,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road transport industry management , and efforts are made to resolve the difficulty in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of road transport.
Key words Road transport;Administrative coercion;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of law ·011·北 方 交 通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