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诗派的“言志”新论
毛诗派的“言志”新论
毛诗派对诗的基本认识是“诗者,志之所之也”。诗产生于诗人言“志”的冲动之中。因而,可以把毛诗派诗学纳入先秦“诗言志”的系统之中。但相对于“诗言志”旧观念来说,毛诗派的“言志”理论却是一种“言志”新论。
一、毛诗派“言志”新论的知识背景
先秦“诗言志”观念,是毛诗派诗学理论建构先在的知识背景。
1、何谓“诗言志”
“诗言志”是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最元初的观念。这一观念,是伴随着巫术歌舞的淡出,在漫长的“献诗陈志”、“教诗明志”、“赋诗言志”的用诗实践中逐步积淀形成的。
2、“诗言志”观念的思想内核
追溯“诗言志”观念的积淀过程,可以把握“诗言志”观念的思想内核。
(1)“诗言志”观念的雏形
歌谣是诗的源头。歌谣产生的动因,按两汉人的说法,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宣公十五年传解诂》)诗是歌谣的文字化。“诗”字从“言”,“寺”声。《说文》云:“寺,廷也。”段注:“廷,朝中也。” “诗”字的字形结构,暗示着“诗”就是朝庭官署中的人(例如“春官”属下的“太师”)把歌谣存储进文字里。这一存儲活动,在典籍中被概念化为“献诗”或“采诗”。
关于“采诗”活动,典籍中《礼记•王制》篇、《汉书·食货志》叙述得最有板有眼。《礼记·王制》云:“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食货志》云:“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户牖而知天下”。《礼记正义》引汉儒卢植说,《王制》是博士诸生应汉文帝要求而编纂的。“采诗观风”等,应该是博士诸生们把散见于典籍和残留在记忆中的零碎知识系统化。在系统化的时候,难免要调动想象的力量。但“古者天子听政,使公卿以至列士献诗,瞽献曲,瞍赋,朦诵”,早己见于《国语•周语》“召公谏周厉王弥谤”章;“《夏书》曰遒人以木锋徇于路”等,早已见干《左传•襄公十五年传》“师旷待于晋侯”章。所以,假如有想象,这想象也发生得很久远。“采风”的目的,是拿回去供“天子听政”时研究分析,以捕捉“风”中蕴含的征兆的。所以在功能上把这一行为称作“献诗陈志”。这是“诗言志”观念的雏形:诗是用文字记录(“志”)下的歌,从中可以分析出诗歌采集地人民的普遍情绪(“志”)。
(2)“诗言志”观念的拓展
太师们陆续采集到的诗,和太史们陆续积累下来的筮案一样,是作为文献(“志”)珍藏的,诗曲折反映着“民”之“志”:人对政令的拥护和反对,筮案直接记录着“天”之“志”:“天”对人行为的肯定和否定。在当时,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开发贵胄子弟的政治智慧,便给“太师”增加了一项新职掌:“教六诗”。令其以陆续采集到的诗为教材,教育贵胄子弟,“导广显德,耀明其志”,就象《周礼·大司乐·大师》章、《国语•楚语》“庄王使士旦付太子箴”一节里所记载的那样。于是就有《尚书•尧典》里符号化为“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当时把这一活动从功能上称之为“教诗明志”。这是“诗言志”观念的进一步拓展:可以利用诗的文献(“志”)性质,开发、启迪贵胄子弟的政治智慧(“志”)。
(3)“诗言志”观念的最高形态
诗是开发贵胄子弟政治智慧的重要教材,贵胄子弟是未来政坛的风云人物,这样,1诗就自然而然就成为他们外交活动(“专对”)中“发端述答”(“言语”)的特殊媒介,成为他们处理内政(“达政”)时“以古剴今”(“兴导”)的权威依据。当时把这种以诗为特殊媒介、权威依据去“发端述答”、“以古剴今”的活动,从功能上称之为“称诗喻志”、“赋诗言志”。“志”即“专对”中用诗去“发端述答”人的“言语”意向、“达政”时用诗去“以古剴今”人的“兴导”意向。这是先秦“诗言志”观念的最高形态。在当时人心目中,用诗“发端述答”、“以古剴今”,是诗的根本价值之所在。离开这一点,诗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4)“诗言志”观念的思想内核
追踪“诗言志”观念的积淀过程,可以归纳出先秦“诗言志”观念的思想内核:“诗言志”观念是对先秦丰富多彩的用诗实践的理论概括。“诗言志”观念中的“志”,和具体诗人的具体情感意向毫无关系。先秦“诗言志”观念,从来不把诗当作个人的抒情品来看待。“献诗陈志”,“陈”的是某一地区、某一族群人的普遍情绪。(郑玄在《郑志·答张逸问》特别强调过这一点:“作诗者一人而已,其取义则一国之事。”。“必是言当举世之心,动合一国之意,然后为风雅载之乐章,否则,国史不录其文”。)“教诗明志”,“明”的是受教人的政治襟怀和政治抱负。(《国语·楚语》“庄王使士旦付太子箴”里说得很清楚。)“赋诗言志”,“言”的是国家、家族的立场和意向。(《左传》记事中有丰富多彩的叙述。)总而言之,按现代文论理论范畴的分野,“诗言志”是对诗政教价值的判断,不是对诗歌生成的描述。
3、“诗言志”观念在两汉的影响
从孔颖达《毛诗正义》引述的材料看,“诗言志”观念在两汉还普遍地流行着。按孔颖达的立场,先秦“诗言志”观念在总体上仍然操纵着毛诗派的诗学建构。例如,在《毛诗正义》中,孔颖达把毛诗派对诗的总体认识概括为:“诗有三训:曰承,曰志,曰持”,并引述两汉流行的三条材料来证明。孔颖达引述《礼记•内则》“诗负之”,提示人们注意毛诗派“诗之为言‘承’也”的认识:诗是政教状态的风雨表。“承”不正是先秦“诗言志”观念中“献诗陈志”的行为意向吗?孔颖达引述《春秋说•题辞》“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恬淡为心,思虑为志”,提示人们注意毛诗派“诗之为言‘志’也”的认识:诗是人内心意向绽放出来的花朶,它根植在“思虑谋画”的土圵上。“思虑为志”,不正是先秦“诗言志”观念中“赋诗言志”的言说规则吗?孔颖达引述《诗纬•含神雾》“持人之行”,提示人们注意毛诗派“诗之为言‘持’也”的认识:诗具有规范他人行为的力量。“持人之行”,不正是先秦“诗言志”观念中“教诗明志”的理论依据吗?是的。在这一点上,孔颖达是对的:献诗陈志、教诗明志、赋诗言志等先秦“诗言志”观念,的确是毛诗派建构自己诗学时置身其中的学术背景,不易超越的先在的知识基础。
但是,对毛诗派诗歌观的概括,却不能仅止于此。如果仅止于此,就意味着完全忽视了毛诗派诗学理论建构过程中,对从孟子就开始转换了的诗学主题的吸纳,以及毛诗派建构诗学理论时理论视野的转换。虽然毛诗派是以“传经”为业,但从文学思想史立场上看,毛诗派诗学理论的思想价值,不在其守成,而在其创新。尽管这种“创新”由于缺少认真自觉的批判基础,经常显得摇摆不定。
二、毛诗派“言志”新论的理论创新
1、“诗言志”在《毛诗序》中的具体展开
“诗言志”在《毛诗序》中具体展开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
毛诗派在具体展开“诗言志”的时候,不加批判地沿用先秦“诗言志”旧观念中的某些概念,例如“志”;不加批判地沿袭先秦“诗言志”旧观念中的某些思想,例如“国史吟咏情性”。
在这里能够发现,毛诗派的“言说分野”意识,十分淡薄,虽然毛诗派诗学的理论意向,己经明显地转向从孟子就开始转换了的诗学主题;但对作为先在知识基础的、与“转换了的诗学主题”完全异质的先秦“诗言志”旧观念,却不加批判和清理,就盲目接受下来。这不足为怪。两汉诗学本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而是经学里的一个分支。经学以传经为业,鼓励的是“守成”。何况毛诗派传经时,又有“古训是式”的“依故昔典训而为传”的家法。不加批判地“沿用”和“沿袭”,应在意料之中。可以预见,毛诗派注定要为此付出代价。
2,毛诗派“言志”理论的新视野
对于毛诗派对作为先在知识基础的先秦“诗言志”旧观念缺少必要的批评和清理,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但同时更应该予以重视的,是毛诗派在展开“诗言志”的时候,还逼透出一种全新的诗学视野。“诗者,志之所之也”:诗是人内心深处绽放出来的花朵,但诗不再是被动地承受,诗是诗人情感意向的投射。诗人的情感意向(“志”)投射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有诗。诗是诗人能动地反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思虑谋画可以是赋诗言志的言说规则,却不是诗歌产生的源头和动力,情感才是孕育诗歌的真正温床。“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诗是对情性的回味和咀嚼。但诗不仅仅具有规范他人行为的力量,诗首先是诗人对情感进行自我规范的结果。毛诗派诗学中,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全新”的理论意向。“全新”,是指他们在展开“诗言志”的时候,对诗人的存在有明确的意识,以及他们明确地把诗的生产过程理解为“吟咏情性”的过程。
3、视野转换的理论意义
这是一次重要的理论视野的转换:从诗的实际功用(孔子诗学的理论视野)、诗的文本阅读(孟子诗学的理论视野),转向诗的创作。从对诗的价值判断,转向对诗生成的描述。此次理论视野转换,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意义重大。对诗人存在的明确意识,进一步强化并发展了从孟子就开始转换了的诗学主题。把“情动于中”明确地界定为诗歌活动必不可少的起点和动力,预示着诗情的触发、诗情的提炼、诗情的样态、诗情的表现等一系列更深人、更复杂的理论内容将进人中国诗学的视野。把“形于言”明确地界定为诗歌活动的终点,预示着诗歌语言的构造、诗歌语言活动水平的提高、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区别等一系列更深入、更复杂的理论内容将进入中国诗学的视野。中国诗学从此开始了带根本性的变化。此次理论视野转换,对中国诗学理论形态的纯粹化,功绩甚伟。毛诗派诗学理论视野转换,在中国诗学纯粹“诗学”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打个比方,就象是“陈涉之启汉高”。遗憾的是,既往的研究,对此皆缺乏自覚的审视。
三、毛诗派“言志”新论的理论特色
引发了中国诗学理论内容带根本性变化的视野转换,在毛诗派自身的理论建构中,却表现得步履维艰。随着毛诗派对诗人存在的明确意识,对诗歌生产过程的初步反省,毛诗派给中国诗学增添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吟咏情性”的崭新内容。此后,“缘情绮靡”成为贯穿中国诗学理论的强劲主流。但是,由于毛诗派在转换理论视野的时候,对先在的知识基础缺少必要的清理和批判,所以,先秦“诗言志”旧观念仍顽固地盘据在毛诗派诗学理论的底层结构中。这是毛诗派的理论视野转换对后世产生凌厉影响而在自身理论建构中步履维艰的症结所在。
1、毛诗派“言志”新论的两大特色
“吟咏情性”是毛诗派的新见解,“诗言志”是毛诗派沿袭的旧观念。在毛诗派
诗学理论中,新见解和旧观念是交织在一起的。新、旧的矛盾交织,最终导致了新见解理论建构上的步履维艰,铸成了毛诗派在“吟咏情性”上的两大特色:(1)在吟咏对象上,要求诗中情感经过特殊的“礼义”规范化;(2)在吟咏方式上,特别重视以“比兴寄托”为特色的“兴”的表现方法。这两大特色,象将帅的军旗,象家族的徽章,能让人把毛诗派的诗学认识从众多繁纷复杂的诗学见解中一下子辩识出来。
2、“言志”新论两大特色的成因
上面己经说到,在毛诗派诗学理论中,新见解(“吟咏情活”)和旧观念(“诗言志”)是交织在一起的。下面,我们重点分析新、旧的矛盾交织,是如何在方法论上铸成了毛诗派“言志”理论的两大特色的。
按毛诗派的认识,“情动于中”虽然是诗歌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但“诗言志”却是诗歌活动的价值目标。然而,正如郑玄在《郑志•答张逸问》里强调的:“作诗者一人而己”。“情”是具体诗人的好恶,总具有鲜明的个人独特性。而“诗言志”之“志”,“其取义”必是“一国之事”:“言当举世之心,动合一国之意,然后为风雅载之乐章。否则,国史不录其文”。在毛诗派的诗学理论结构中,“情”、“志”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立的。这种“某种意义上的对立”,并不是诗学本身固有的,而是人为制造的。在言说畛域分明的理论中,这种“对立”,并不存的。讲“用诗”时可以言说“言志”,讲“作诗”时不妨言说缘“情”,缘“情”、“言志”,两不相妨。譬诸“水”、“火”,虽各不相容,只要认清分野,施之有时,用之有地,烧荒时点“火”,浇地时引“水”,“对立”的“水”、“火”,完全可以各得其宜。然事有例外。对作诗的诗人及诗歌生产过程的理论关注,表明毛诗派实际上已经涉入一个前人从未涉入过的崭新领域。在新领城里进行理论探讨,就如同在处女地上耕耘,按“言各有畛”的原则,应该先“点火烧荒”:对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批判清理,扬弃不适合在新领域里言说的思想和概念;然后“引水浇地”:创造适合于本领言说的概念,陈述在新领城里发现的新景观。令人惋惜的是,经学虽然有凛遵严守的家法,却缺少“言各有畛”的基本意识。毛诗派用转变了的理论视野展开“诗言志”时,忽视了言说的分野,坚持“古训是式”,不加清理地沿用在旧领域里才适用的概念,不加批判地沿袭在旧领域才有效的思想,人为地制造出“情”、“志”水火相克般的“对立”问题。为化解“情”、“志”对立,毛诗派制定了一个“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吟咏情性”的基本原则:“情动于中”虽然是诗歌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但并不是由外物触发的任何情感都能达到“诗言志”的目的。只有那些“止乎礼义”的情感,才有助于实现“诗言志”的价值目标。“情”必须经过“礼义”的筛选和过滤,经过“礼义”规范化了的情感,才能进入诗的吟咏对象的范围。未经“礼义”规范的情感,一律要“放”诸诗外。
由于缺少对先在知识基础中与“转换了的诗学主题”异质成分的自觉批判、混淆言说的分野而导致的理论混乱,不仅表现在对诗情性质的认定上,同时也表现在对诗法的选择上。毛诗派虽然确认赋、比、兴是吟咏情性的三种方式。揆之常理,赋、比、兴三法之与诗歌创作,应如十八般武艺之与克敌防身,各有所用,并无有高下之分;但从毛亨起,毛诗派就有一种独重兴体的传统。毛诗派为什么独重兴体,后世有多种猜测。各种猜测,义有短长。在我看来,谁都没有象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分析后世“兴义罕用”的原因时所作们判断:“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那样切中问题的要害。说的是自从诗从“言志”(美刺诗道)转向“吟咏情性”,毛诗派推重的“兴”的表现方法就再无用武之地了。刘勰的判断倒过来也能成立:“兴义销亡,诗刺道丧”。说的是假如不用“兴”的表现方法,就难以实现诗“言志”(美刺诗道)的价值目标。细检《左传》对春秋人用诗实践的记录,不难发现,“以古剴今”式的“兴导”,确实是春秋人最常用、同时也是最有效的“言志”手段。在毛诗派的理论构想中,“兴”
正是作为调停“吟咏情性”新见解和“诗言志”旧观念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才离群绝致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里坦率承认,他始终认为“敷讃圣旨”的“注经”工作,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业。做经学大师,也曾经是他坚定的人生理想。只是由于发现马融、郑玄的经学成就难以逾越,才转而论文。考虑到这层背景,《文心雕龙•比兴》篇里的判断,应该有较高的学术信度。
四、毛诗派“言志”新论的复杂影响
毛诗派诗学理论视野的转换和诗学建构的步履维艰,在中国经学史上掀起过小波澜。孔颖达对毛诗派诗学理论中新视野、旧观念的对立,佯作不知,试图用一句“情、志一也”轻轻抹过。两宋学者却从中窥出毛诗派诗学理论上的薄弱环节,因而对集中暴露出这种对立的《小序》攻之不遗余力,从而推进了经学研究。
毛诗派转换了的诗学视野和步履维艰的理论建构,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也留下了或积极或消极深刻的大印痕。
六朝趋新的理论家,克服了毛诗派对言说分野的混淆、扬弃了毛诗派对旧概念盲目沿用、批判了毛诗派对旧知识的盲目沿袭,在毛诗派开出的新视野里更自由地驰骋。例如,陆机坚持 “因宜适变”,一方面在文体论中神采飞扬地宣扬“诗缘情而绮靡”,另方面又在“文用”论中堂而皇之地高唱“济文武之将坠,宣风声于不泯”。在毛诗派那里还处于紧张对立状态的“缘情”和“言志”,在这里分野清晰,羽翼相辅。例如,钟嵘坚持 “吟咏情性”,对诗学旧概念进行逐一清理,对诗学旧观念进行逐一批判,能继承的继承,该扬弃的扬弃,轻松自如地引导着中国诗学走向了理论形态的纯粹化。六朝趋新理论家们的劳绩,使毛诗派转换了的诗学视野终成正果;同时,也使毛诗派诗学视野的转换在他们思想光焰的笼罩下黯然失色,几近湮而不彰。“黯然失色”,很难说是毛诗派的不幸,还是毛诗派的大幸。
六朝守旧的理论家,巧妙地利用毛诗派人为制造的缘“情”与“言志”的对立,把“发乎情,止乎礼义”化为在文学领域进行政治斗争的利器。例如,裴子野在《雕虫论》中,就以“摈落六艺,吟咏情性。无被于管弦,非止乎礼义”为口实,向新兴的五言诗发起了严厉的抨击。《雕虫论》的行文,颇具高屋建瓴的气势。裴子野也颇以此“论”切中事实而理直气壮。但此“论”在批评史上的效果,却是有“声”无“响”:新兴的五言诗对“摈落六艺,吟咏情性。无被于管弦,非止乎礼义”的严厉指斥,异乎寻常地冷漠置之。这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件很有趣的事。“冷漠”的原因,并不是新兴五言诗的推波助澜人在“事实”面前无言以对;而是因为新兴五言诗的推波助澜人看清了裴子野的指斥虽道出“事实”却不通“事理”:把在彼领域(作为“达政”、“专对”(言志)工具的《诗经》里的四言诗)才有效的标准,滥施于此领域(吟咏情性的五言诗),提出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对于不是“问题”的问题,聪明人是不予置辩的。此外,还有一层原因。即新兴五言诗的推波助澜人看清了《雕虫论》背后的政治动机:纠正宋明帝以文学为勋业、把治国当儿戏的倾向。政治问题应该由政治家去讨论,别人无须置喙。这件趣事提示人们:思想的自由空间有多大,思想成熟的速度就有多快。
被健康的文学漠然置之的裴子野的指斥,却激发了政治家对文学的热情。并无多少文学经验的初唐政治家魏徵等,正是在裴子野《雕虫论》提供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勇敢地涉入六朝文学批判的。在初唐政治家的六朝文学批判中,“发乎情,止乎礼义”重新归宗。“归宗”后的“发乎情,止乎礼义”,日渐意识形态化,和“言志”相表里,成为文学批评中的“权”(标准秤)和“度”(标准尺),高高在上地监督着文学“写什么”和“怎么写”。尽管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裴子野、隋朝李谔、初唐政治家)使用这个“权度”,多是虚应故事,満足于政治表态,并非真
对“吟咏情性”的文学心存恶意。即便个别真对“非止乎礼义”的文学心怀恶感的批评家,在使用这个“权度”的时候,也不似古希腊那个古怪的强盗普洛克鲁斯得斯那样专横。但它仍使毛诗派在文学批评领域蒙上了不佳的学术名声。“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意识形态化,很难说这是毛诗派的大幸,还是毛诗派的大不幸。
第二篇: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
一、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褒贬,来表达对某种精神品质或理想的颂扬或鞭挞。
二.写作思路:
1、既然咏物,先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然后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三.思想内容:
(1)赞美或鞭挞所咏对象
(2)表自己志向或品格或揭露批判邪恶。
四.艺术手法:
(1)描写:(物)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2)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3)表现手法或修辞
象征、比喻、对比、拟人、五、鉴赏要注意的点: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六、实战演练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士人。(2分)
诗人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1分)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2分“象征手法”、“写景寓志”只提及其一即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1分)
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1分),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对比。诗中以春日之柳与秋日之柳对比。前两句着力刻画春日之柳,写春柳的万条丝绦随风舞动,写乐游苑的繁花似锦,也写到了春日乐游苑舞筵的热闹盛大。似乎让人置身其中,令人感到春光融融、舞袖飘飘。总之,呈现的是一派热闹的景象。诗的后两句
则极言秋日的凄清。秋是清秋,阳是斜阳,蝉是寒蝉。一系列的凄冷意象组合成凄冷的秋景。前后对比鲜明,反差极大,给人情感上造成巨大的冲击。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朝廷中的奸臣,描绘出了他们得意时的形态:“柳絮漫飞,蒙蔽日月”,这跟奸臣施展伎俩蒙蔽皇上是相通的。其一、二句描写凌乱柳枝,虽“未变初黄”,方吐新芽,却凭借春风吹拂而乱舞狂飘。诗中巧用比拟之修辞手法,抨击、嘲讽、蔑视其“乱条”,即所谓趋炎附势,得志一时之小人。其三、四句描写飞花(柳絮)既飘忽摇摆,亦妄图遮天蔽日。岂不知秋天的清霜能令柳枝枯萎,廓清澄宇。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句写景:写自然界中的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诗人托物言志,在咏物中寄情寓兴。作者在这里把自己比喻成了画眉鸟,朝廷就好象是‘金笼’,将作者牢牢的困在了这里,此时此刻,作者才深深的感受到了以前未入仕途时,自己生活的自由与安详。由此也发出了对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
第三篇:诗 言 志7
诗 言 志 7/21/2012
高考要求 4.鉴赏评价 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和作者,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一、诗言志:诗人形象在诗歌中的体现
(一)关于“志”—— 由“小我”的真挚情意过渡到“大我”的永恒执着追求(悲天悯人);有时也体现为“矛盾无奈”。
1、羁旅诗:游子的矛盾、孤苦之思乡念家之情。
2、山水田园诗:隐士的怡然自得之情,以及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
3、咏史诗:吊古讽今,人事沧桑、盛衰无常、自然永恒的感慨。
4、咏物诗:借“物”自抒怀抱,表明作者的某种境遇与品格。
5、送别诗: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于一般的凄清缠绵、低徊留连,悲凉伤感的情调之外,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6、边塞诗:慷慨悲壮,豪迈激昂,坚定的报国之情;对兵士生活和人类痛苦生活的同情。
(二)关于“言”
1、“言”第一层意思为“抒情”。
(1)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通常说成“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通常是指“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通常分为:“情景交融”与“乐景写哀情”。(2)与抒情相应的“表现手法”与结构上的“起承转合” “起”是起因,可以是领,也可以是引起,诗的开头;
“承”是事件的过程;
“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是时空上的拓宽与加深; “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李白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统领全诗、奠定基调——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层层深入——卒章显志 衬托或渲染,抑扬变化,托物言志,象征,对比,以小见大等
2、“言”第二层意思为“描写”。扣紧“感觉”(视、听、想象等)各种描写组合:动静、虚实、远近高下、点面结合等 各种积极修辞:比喻、拟人、借代等
与古诗的特殊表达有关:即各种消极修辞。主要有“词性变化、词序颠倒、省略成分”三种
描写与抒情(答题)
阅读时要注意:描写过程中对象的处境、感觉中形象的表现及特点 答题时注意:概括——层深
第一,概括描绘之意境(对象通常为“时地”组合);具体分析(引诗释意——各意象特点)
第二,指明特殊,分析出层次性(包括表达技巧、词语的特殊用法等)(意象的丰富性)
第三,找原因(结合层次性看诗人之“志”——诗人形象)
3、注意古诗的传统底蕴。主要是借代的运用。如
“杜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代酒;
“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长安(《滕王阁序》中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代国都(汉唐是汉民族强盛的代表,所以后世使用多少寓有昔盛今衰的感慨)。《霓裳羽衣曲》——歌舞升平的景象;《后庭花》——萎靡亡国之音; “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边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定声响氛围的借代;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长亭”“柳岸” “阳关”“折柳” 寄托离别,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丝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借代音乐;“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关山月——多写征戍离别之情;梅花落——冷落孤单的感受;
“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4、注意诗歌的个性化语言特点(1)清新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清新”往往与“自然淡雅”相连。(2)平淡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3)绚丽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岑参的诗奇丽。(4)明快
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明快莫过于白居易。“明快”往往说成“明白通畅”。“浅显”说成“明白如话”,反面说即为“不加修饰”。
(5)“沉郁顿挫”与“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相连;还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体现在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诗句中。其他如含蓄简洁也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的,大部分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事实上,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往往连起来说,比如简洁明快,清新平淡等等。而诗的语言风格也远不是这些词所能够概括的。例如:“简洁”又可表述为“洗炼(练)”、“简练利落”等。
三、分类例析
第一类:羁旅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送”,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楚。诗人面对着春水远流,春花凋谢,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春光流逝,怎能不更加思念故乡?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引诗释意)游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醒来之后发现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这时,天已三更,月上梢头,子规鸟正在枝间哀哀啼鸣,越发激起游子思乡的哀伤,以景传情(寓情于景),构成一片(楚城暮春之夜)清冷、凄凉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作者形象)写游子孤独哀伤。
颔联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特别之处)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春城败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寓情于景物,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比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恢弘。
第二类:田园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中写了幽美淡远静穆之景,悠然自得之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永深长。“静穆”与“淡远”的结合。
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比拟(移情于物或拟人)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归宿。
第三类:咏史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今昔对比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从这一变化发出的盛衰无常(人事沧桑、自然永恒等)感慨。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淡而有味。
第四类:咏物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①著:值,遇。②一任:完全听凭。③ 碾:轧碎。
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
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托物言志,物我相融。
第五类:送别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的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开心。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于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接着,作者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于一般的凄清缠绵、低徊留连,悲凉伤感的情调之外,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这首诗在交待了送别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后,只剪取宴会即将结束时对主人的劝酒辞。殷勤告别的话已说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之间惜别之情在这一刻都到了顶点,主人这一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对孤单朋友的牵挂)集中体现。
第六类:边塞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二两句,展现出广阔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的军事要塞——孤城玉门关。这幅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这是“盛唐之音”的具体体现。总的写法为反衬。
第四篇:梅竹言志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生进一步学习竹子的程式性的画法,在画面的组织与竹叶的组合和墨色变化上有提高;
2、能运用所学技法较准确表现观察到的实物的气质和精神,并能学习竹子君子般做人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示范法、问题法、合作法、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并能学习竹子君子般做人的品格。2.学情分析:初中生对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感兴趣,他们喜欢模仿古人用毛笔画画、写字,用中国画颜料画画,但是在运笔和用墨上,不敢大胆去表现。因此在教学中,低门槛,趣味画画、简单的题材吸引他们,激发他们的信心和表现欲望!重点:整幅画面的组织与竹叶的组合和墨色变化。
难点:竹枝与叶的关系、叶子的组合和墨色变化层次体现。3.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围绕竹子精神展开猜想、思考、观察和讨论,结合竹子形态展开。
1、猜——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一分钟竹笋破土而出并迅速生长为茂密竹林的视频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思——竹子的精神 视频观看后,师:“雨后春笋这个词在这个视频中表达的淋漓尽致,它也是现在我们拿来歌颂竹子勃勃生机顽强生命力的一个词,这是竹子的精神之一,你知道关于竹子精神的词、句还有哪些吗?那人们为什么赋予竹子这些精神呢”
3、赏——学生回答后,屏幕出现相关诗句。
4、品——竹子精神与形态关系
学生根据教师给的4幅图片观察回答:竹子中空——虚心、竹子挺拔——正直、竹子有节——有节气、竹子长青——生命力顽强、竹枝弯而不折——不屈不饶。。。
师板书:竹之精神——墨竹表现,课时2——练习课
围绕竹子精神展开猜想、思考、观察和讨论,结合竹子形态展开。
1、猜——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一分钟竹笋破土而出并迅速生长为茂密竹林的视频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思——竹子的精神 视频观看后,师:“雨后春笋这个词在这个视频中表达的淋漓尽致,它也是现在我们拿来歌颂竹子勃勃生机顽强生命力的一个词,这是竹子的精神之一,你知道关于竹子精神的词、句还有哪些吗?那人们为什么赋予竹子这些精神呢”
3、赏——学生回答后,屏幕出现相关诗句。
4、品——竹子精神与形态关系
学生根据教师给的4幅图片观察回答:竹子中空——虚心、竹子挺拔——正直、竹子有节——有节气、竹子长青——生命力顽强、竹枝弯而不折——不屈不饶。。。
师板书:竹之精神——墨竹表现,课时2——练习课 活动2【讲授】协同探索
围绕上节课后学生作业典型错误,探讨竹子各部分具体形态和表现方法,重点解决整体布局和竹叶的形态、组合、层次表现。
1、评---PPT展示上节课初练笔后,学生的几张典型作业
你认为以下同学作品体现了竹的“精神”吗? 哪些地方不够“精神”,需改进呢?
学生较快思考、交流后并回答。
师:总的来说,原因在于对竹子的各部分的具体的形态、关系掌握的不够,不能做到“胸有成竹”的下笔,那么我们本节课就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具体探讨。
(竿、节、枝、叶——形、质、墨色、水分比例、执笔运笔要点)
2、竹竿的实物图、典型错误的作业局部、大师笔下的竿的表现
视频2:教师录好的竹竿示范
师生通过三种图片的对比分析得出——竹竿:中间长两头短
越往上略细
组合:形状——近粗远细 墨色——近浓远淡
疏密:粗细相间
方向:左右均衡
忌如×
忌并列等
回顾:执笔 运笔 方向
从一幅完整的画面看画面竿的主次和疏密布局,展示典型忌讳组合。
视频3:教师在原来基础之上添加第三根竿
学生练习:尝试画一两支竿,注意运笔、造型、墨色和布局 竹节的实物图、典型错误的作业局部、大师笔下的竿的表现
节:竿竿相连处、坚硬
形如:书法的一字
下笔迅疾 墨色重
视频4:教师录好的竹节示范
竹枝的实物图、典型错误的作业局部、大师笔下的竿的表现
观察实物(实物投影仪运用)
枝:节外生枝(节处生枝)、左右错开生长 忌:对生 用笔:干脆、枯笔 起笔实起实收、末端实起虚收
视频5:教师录好的竹枝示范
竹叶形状、组合和墨色层次的重点突破(教学重点)
竹叶的实物图、典型错误的作业局部、大师笔下的叶的表现 郑板桥《竹石图》局部放大 分析竹叶的形状、虚实和墨色处理 教师示范
在事先画好的竹竿、枝上画竹叶
直至完成落款 印章
(局部一片叶子的示范、完整示范 强调疏密有致 聚散结合近实远虚)
活动3【练习】练习反馈
1、画——参考4幅名家作品、练习墨色和参考构图、画两到三枝竹,完成一幅“竹小品”
(音乐-高山流水)(师巡视指导示范)评——学生先自主展示粘贴至展示板
学生自主互评(师提示:整体布局、各部分形态、墨色层次、精神的体现)
活动4【作业】小结提高
1、师:我们学习了表现竹子的技法,也体会了竹子的精神。竹子“君子”般的精神也是我们做人的准则,让我们像竹一般,正直、有节气、不傲不卑、做一名随时充满正能量的翩翩君子。
第五篇:托物言志作文
【第1篇】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
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第2篇】
我喜爱各种各样的花,舒展奔放的玫瑰花、典雅脱俗的荷花、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迎风傲雪的梅花。
梅花以它的坚贞不屈、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花百开之先,独天下而春。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赞颂她的傲雪精神,她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之美。
在古代也有一些拥有梅花品质的英雄如:项羽、文天祥、于谦、岳飞……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南宋时期的英雄文天祥吧。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将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最终有一块钢铁蜕变成一把宝剑,是一遍又一遍的在砂石上磨砺出来的,体现出了它自身的价值。梅花最终经历磨难,在寒冷的时刻绽放,成为人们最好的楷模。
跟梅花所处的环境相比,我真是幸福多了。所以我更要学会它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学习的道路上才能越学越好,越走越远,最终取得好成绩。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冬天来临了,我仿佛又闻到梅花那特有的清香。【第3篇】
秋风起了,落叶自然就象蝴蝶一样纷纷飞舞,这是秋天的象征。对于落叶一般人都不喜欢。有的人说它难看,有的人说它脏,有的人说它代表没落。总之喜欢落叶的人不多,但是我喜欢!我就是极少数喜欢落叶的人之一。我要为落叶礼赞:落叶其实是生命力的象征,它也是从郁郁葱葱的茂盛时期过来的,它就象一个人一样是有嫩芽时的童年期,也有过苍翠欲滴的青春期,它也有过春夏时节的妩媚和漂亮,也曾是许多人喜欢为它写诗作文的风采。现在虽然进入落叶时期了,只不过是象人一样自然走到中老年罢了,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它依然在秋风中舞动着,它依然那么潇洒浪漫,即使知道自己在向世界告别,但是一点不忧不愁,反而更加沉着老练了。更加无畏了!
我要为落叶礼赞:它不是在走向死亡,而是在做生命的嬗变和涅槃。宇宙里的所以生灵都是在定期的嬗变和涅槃的,不如此就不可能再有新的生命延续。只不过各种生灵的嬗变时期有长有短罢了。而树的嬗变时期就是快速的,一年`一期,那么作为树的嬗变过程的表现者就是树叶,只有树叶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因为树就靠着树叶来披挂它,妆饰它,保护它,树叶如何就是树的生命如何,所以树叶对于树来说是最无私的奉献者,当树需要美化的时候,也就尽量多姿多采,尽量葱茏茂盛,当树要冬眠休息,养精蓄锐的时候,叶主动的离开,不带走树一丝养分。而且还将自己化作养料融入泥土让树吸收!到了第二年树又要张扬了,叶又按时长了出来!
我要为落叶礼赞:树叶对于人类是最无私的。当你在经过冬天长期沉闷之后,希望春天的花草树木都能给我们送来盎然的生机,这时候树叶就非常懂事的悄然出现,并且很快长大,让沐浴在春风中的人特别的心旷神怡!当夏日炎炎的时候,人们特别需要路边的树叶能遮阳除热,这时候树叶就非常勇敢的自己顶着烈日,而为人撑起一处处阴凉!而当秋风起,它知道人们开始喜欢晒太阳了,于是它很知趣的脱落,让阳光直截照到人们的身上。就是到这样,落叶堆成堆的时候,落叶还用它的舞姿和金黄的色泽让你享用,就是走在落叶的堆上都有一种特别脆脆的响声让你觉得一种奇妙,让你心情舒畅!
所以我要赞美落叶!它们是美的使者一种,它们不代表没落,它们是勇敢和顽强最好的体现者!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到落叶的时候,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象落叶一样无畏无私呢? 【第4篇】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
我见过雍容华贵的牡丹,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见过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也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
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难以忘记的却是这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秋高之时,它不是在暖房里开放,而是在秋风呼啸中怒放。迎接它出生的是寒冷的秋风,而不是和煦的春风,滋润它成长的是秋日的水露,而不是贵如油的春雨。
它就是我们开封市的市花-----菊花。
菊花是开封的魂。开封有城摞城的的美誉,有人会问,为什么开封的先人不在异地重建而在老城上建呢?那是因为开封的坚持。我们开封人身上有一种气质,那就是人定胜天,这也不是和菊花一样吗?谁说秋天不可以开花,我偏要和寒风对抗。相传在很久以前,花儿都是四季开放的,但有一天,天气大变,寒风呼啸,把所有的花儿都打死了,年年如此,花儿便想到,不如我们不在那时候开了,只有菊花坚持下来了,年年同寒风斗争,终于战胜了风霜,在秋日独放。菊花的这一种坚持精神难道不在开封人身上体现吗?
菊花是开封的神。上帝在创造花儿时,给每一种花一个独特的颜色,但忘记菊花了,只给它最普通的黄色。在许多年后,菊花敢于斗争的精神让上帝后悔了,便把五彩缤纷的颜色降临菊花园。菊花王说,当年的那最普通的颜色在我们千万年的努力下,终于变成了五光十色。这种自我提升的精神在开封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开封人总是在不满中前进。
菊花是开封的根。有人说,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在于这个城市是否有一个团结的心,我认为,菊花就是开封的根,菊花就是开封的本。开封人的骨子里是菊花的脚踏实地。如果问什么花儿的根最大?毫无疑问是菊花。因为它要同寒风竞争,要让寒风屈服,没有强大的根本作为支撑是不行的。开封的兴起正是这样的脚踏实地,从创造省级文化名城到国家级书法名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从提升全民素质到文化建设,开封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文化奇迹,这是什么,这是我们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菊花是开封人心中的家园。我们中国人心中有一个家园情怀。在开封人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当开封人在流泪的时候,开封的菊花精神给了他心灵的依靠,当开封人受伤的时候,是开封的菊花精神给开封人栖息的家园。
开封菊花引领我们飞过一道道坎坷,跨过一次次的困难。跃过一回回的危机。开封----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城市,菊花,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