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喀什乡少儿双语口语大赛实施方案
喀什乡少儿双语口语大赛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展示自治区双语教育成果,进一步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发展,自治区党委决定,举办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自治区第三届少儿双语口语大赛。喀什乡学区办上级依据有关文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培养各族少儿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在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的奋斗中成长成才。
二、根据伊宁县教育局、文明办、广播影视局、民语委《关于组织参加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自治区第三届少儿双语口语大赛的通知要求,为做好我乡选拔组织、参赛工作特成立评委会。评委组构成评委会负责初赛的组织领导,研究决定初赛重大事项。主任:闫发林(学区办主任)
副主任:马学文(教育专干,双语口语大赛负责人)
朱马克力得(A2负责人)
杭庆海(A1负责人)
聂会涛(A3负责人)
成员:牛青兰(拜石墩学校校长)
牛新峰(赛皮尔学校校长)
赛达合买提(托提温学校校长)
张根立(喀什乡中心小学校长)
李宏宽(喀什乡石桥教学点负责人)
木扎合买提(喀什乡喀拉巴克教学点负责人
沙那提别克(其巴尔吐别克学校校长)
张燕(喀什乡中心幼儿园园长)
张晓丽(喀什乡托提温村幼儿园园长)
米朗姆(喀什乡其巴尔吐别克村幼儿园园长)
三、实施步骤及时间
初赛分报名和预审两个阶段,审核后上报县级组委会。各阶段时间安排如下:
(一)初赛报名:2012年9月1日至9月29日;
(二)预审时间:2012年10月8日至10月10日;
四、报名条件及报名方式
(一)参赛者报名条件
1.全学区各幼儿园、小学4周岁至13周岁在校(园)少儿。
2.拥有新疆户籍,能用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
3.母语为汉语的选手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和当地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参赛。
(二)报名方式
1.各幼儿园、小学可到学区办领取报名表,也可在网上下载报名表,动员符合条件的少儿报名,认真填写并汇总上报学区办。
初赛规则
(一)分组
初赛分幼儿组和小学组两个组,各组又分为双语组(含民考民)、民考汉组和母语为汉语组三个组。
(二)评委
各学校和幼儿园负责人
(三)比赛办法
所有比赛都按自治区组委会制定的统一程序进行。比赛程序如下:
幼儿组程序:
1.综合问答:用国家通用语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回答主观题。其中,双语组用国家通用语言,民考汉组和母语为汉语组用少数民族语言。时长2分30秒以内。
2.才艺展示:需体现双语内容,语言类节目中,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应用比例大体相当,非语言类节目需用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介绍节目内容。时长2分以内。
小学组初赛、复赛程序:
1.综合问答:用国家通用语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回答主观题,其中,双语组用国家通用语言,民考汉组和母语为汉语组用少数民族语言。时长2分30秒以内。
2.主题演讲: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自备演讲稿进行演讲,其中,双语组用国家通用语言,民考汉组和母语为汉语组用少数民族语言。时长1分30秒以内。
3.才艺展示:需体现双语内容,语言类节目中,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应用比例大体相当,非语言类节目
需用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介绍节目内容。时长2分以内。
小学组决赛程序:
1.综合问答:用国家通用语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回答主观题,其中,双语组用国家通用语言,民考汉组和母语为汉语组用少数民族语言。时长1分30秒以内。
2.对话访谈。与优秀人物对话,接受小记者访谈。其中,双语组用国家通用语言,民考汉组和母语为汉语组用少数民族语言。时长2分30秒以内。
3.才艺展示:需体现双语内容,语言类节目中,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应用比例大体相当,非语言类节目需用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介绍节目内容。时长2分以内。
(四)评分办法
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语言面貌、表现力、语言组织能力、回答正确与否、舞台形象、才艺水平等方面对选手进行现场评分。对原创作品适当加分。
第二篇:喀什乡第七届学生双语口语比赛及首届双语教师演讲比赛实施方案
喀什乡第七届学生双语口语比赛及首届双
语教师演讲比赛实施方案
各学校、幼儿园:
为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意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双语学习氛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享受学习双语的快乐,培养学生和双语教师的双语表达能力,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根据上级下 发《伊县教党字[2014]9号》文件精神要求,决定举办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为主题的喀什乡第七届中小学生、幼儿园双语口语比赛,同时开展全乡双语教师的“双语教育,从我做起”演讲比赛。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本次双语口语比赛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旨在提高青少年学生和教师双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励各族师生教学相长,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发奋学习。
二、组织机构
为保障本次双语口语比赛顺利实施,成立喀什乡双语口语比赛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努尔备(民文教务主任)
副组长:古丽巴努(汉语教研组长及一年级汉语老师)
成员:卖力哈巴(五六年级汉语老师)
帕孜来提(二年级汉语老师)
苏比旦(三四年级汉语老师)
三、参赛对象
本次比赛的参加对象为全校双语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步骤
我学校根据伊宁县第七届中小学生、幼儿园双语口语才艺比赛和教师演讲比赛的要求,制定比赛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我校3月13日按计划开展此次比赛。
(一)班级活动:
1.参加对象:我校符合参赛条件的双语一年级及六年级的学生。
2.比赛项目:选手分成普通学生和特长生两类,进行双语自我介绍和非母语朗读(演讲、讲故事等),特长生加才艺展示。
3.活动时间:3月13日开展此活动。
4.按口语比赛要求每个班班组长和汉语(母语)老师负责举办班级口语比赛,评选名次,并将评选出来的优秀选手名单、活动材料报教务处。
(二)校级(幼儿园)活动:
1.参加对象:各班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全体双语岗位教师。
2.比赛项目:学生选手分成普通学生和特长生两类,进行双语自我介绍和非母语朗读(演讲、讲故事等),特长生加才艺展示;教师分为用母语和国语演讲。
3.活动时间:4月1日至4月20日内完成。
4.学校按活动要求负责举办校级比赛、评选名次,并将评选出来的学生及教师名单、活动材料总结等存档并报学区办。
(三)乡级比赛:
1.参加对象:每个学校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学生、教师)。
2.比赛项目:学生选手分成普通学生和特长生两类,进
行双语自我介绍和非母语朗读(演讲、讲故事等),特长生加才艺展示;教师分为用母语和国语演讲。
3.活动时间:4月21日至5月10日内完成。
4.学区届时负责举办乡级比赛,评选名次,并将评选出来的特长生优秀选手、教师名单,活动图像材料及总结上报教育局双语办。
五、参赛分组
本次比赛以个人赛为主,按参赛选手年龄或语言环境分为幼儿组、小学组、中学组、民考民组(含双语组)、民考汉组、母语为汉语组。母语授课教师用国语进行自我介绍,用少数民族语言演讲;国语授课教师(含母语为国语的教师、母语非国语的少数民族教师及学前教师)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自我介绍,用国语演讲。
六、乡级决赛程序
比赛均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幼儿组:
1.用汉语(母语为汉语的选手用少数民族语言)自我介绍,时长:30秒以内。
2.与主持人对话(母语为汉语的选手用少数民族语言)时长:1分30秒以内
3.才艺展示:需体现双语内容(同时使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时长:3分钟以内。
小学、中学组:
1.与主持人对话(母语为汉语的选手用少数民族语言)时长:30秒以内。
2.汉语(母语为汉语的选手用少数民族语言)朗读(演讲或讲故事):选手以“热爱伟大祖国、创建美好家园”为主题,自备稿件。时长:1分30秒以内。
3.才艺展示:需体现双语内容(同时使用汉语和少数民
族语言),时长:3分钟以内。
教师组:
演讲稿自备,要求真实,具有交流学习和推广的价值,A4纸打印,四号字。时长:8分钟。
喀什乡中心小学
2014年3月6日
第三篇:和静县第四小学双语口语大赛实施方案
和静县第四小学双语口语大赛
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自治区双语教育发展,激发我校少年儿童学习双语的热情,展示双语教育成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决定举办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少儿双语口语大赛。
一、活动主题
大赛以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契机,坚持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以“学好双语,成就梦想”为大赛口号,以培育新疆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学校和家庭为切入点辐射全社会,引导各族少年儿童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思想基础。
二、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科室:教务处,德育处负责大赛的组织,研究决定大赛重大事项。
主要负责人: 张玉(副校长)
吐尼沙古丽〃吾甫(教务主任)曹贺梅(教务主任)王红梅(德育处主任)成员:
古丽菲亚(双语汉语文组组长)王琴(汉族语文组组长)于文君(教务员)阿迪力江(教务员)魏巍(教务员)
买哈巴(大队总辅导员)
三、活动步骤
活动时间安排如下:
(一)参赛报名:5月11日—5月14日;
(二)比赛时间:5月15日。
四、比赛规则
(一)分组
本次大赛分两个组:小学1—3年级组、小学4—6年级组。各组按照语言环境将参赛选手分为双语组(含民考民)、民考汉组、母语为汉语组三个组。
(二)评委
张玉(副校长)
吐尼沙古丽〃吾甫(教主任)曹贺梅(教务主任)王红梅(德育处主任)
古丽菲亚(双语汉语文组组长)王琴(汉族语文组组长)买哈巴(大队总辅导员)积分:阿迪力江(教务员)徐婉璐(教务员)
五、比赛方式:先以年级为单位组织A.B组的比赛,各班级选拔出1名同学参加我校初赛,最后选出6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复赛。
六、比赛地点
(1)初赛在我校多媒体教室进行。
(2)进入复赛的选手将代表我校前往县教育局进行比赛
七、初赛、复赛程序
(1)用国家通用语言(汉族选手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自我介绍:时长30秒之内。
(2)综合问答:用国家通用语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回答主观题,考查选手在时事政治、历史文化、新疆区情等方面综合知识的储备能力。其中,双语组用国家通用语言,民考汉组和母语为汉语组用少数民族语言。时长2分30秒以内。
(3)主题演讲: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新疆精神”等为主题,自备演讲稿进行演讲,其中,双语组用国家通用语言,民考汉组和母语为汉语组用少数民族语言。时长1分30秒以内。
2(4)才艺展示:需体现双语内容,语言类节目中,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应用比例大体相当,非语言类节目需用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介绍节目内容。时长2分以内。
(七)评分办法
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语言面貌、表现力、语言组织能力、回答正确与否、舞台形象、才艺水平等方面对选手进行现场评分。对原创作品适当倾斜。
八、奖项设置。
我校将AB两个组分别设置双语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B组双语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民考汉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母语为汉语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获一等奖的学生的指导老师将给予优秀指导老师奖,在绩效考核时进行加分。学生获得县级荣誉,指导老师也将在绩效考核时进行加分。(指导老师不限学科)
和静县第四小学 2015年5月11日
第四篇:博湖县第三届少儿双语口语大赛初赛的通知2012.10
博教科字„2012‟228号
签发:杨青山
关于转发《关于印发<中国移动“校讯通杯”自治区第三届少儿双语口语大赛巴州赛区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
各小学、幼儿园:
现将州教育局《关于印发<中国移动“校讯通杯”自治区第三届少儿双语口语大赛巴州赛区工作方案>的通知》(巴教发„2012‟252号)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同时,为做好博湖县初赛的相关工作,特制定《中国移动“校讯通杯”自治区第三届少儿双语口语大赛博湖县赛区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十月十五日
主题词:转发 双语口语 大赛 工作方案 通知
博湖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办公室 2012年10月15日 共印汉文15份
中国移动“校讯通杯”自治区第三届少儿
双语口语大赛博湖县赛区工作方案
根据自治州教育局《关于印发<中国移动“校讯通杯”自治区第三届少儿双语口语大赛巴州赛区工作方案>的通知》(巴教发„2012‟252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大对双语教育工作的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做好博湖县赛区的组织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 长:杨青山 教科局局长 副组长:斯钦达来 教科局党委书记 成 员:邹淑玉 教科局纪检书记
艾山江 教科局副局长 李新香 教科局副局长 刘遵举 教科局工会主席
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大赛办),大赛办设在县教科局,办公室主任由杨青山(教科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艾山江(教科局副局长)兼任,成员有徐国强(教科局双语办负责人)、马艳梅(教科局思政办主任)。
联系人:徐国强 联系电话:***
二、大赛办组织工作分工
双语办:负责牵头组织实施。组织有关人员设计初赛试题,安排学校、幼儿园通过初赛选拔参赛选手参加州级复赛,选聘评委,审查选手资格,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核算中心:负责落实大赛活动经费。
基教办:负责对活动进行全程宣传;大赛现场的设计、布置,对大赛的摄像、录制、宣传和信息上报。
思政办:负责对大赛参赛选手比赛内容的审定。负责对口语大赛相关语言文字规范的审查。
勤
办:协助做好大赛相关工作。
三、大赛组织工作小组分工、职责及工作进度安排
(一)命题评委组
组 长:艾山江 教科局副局长 副组长:徐国强 教科局双语办负责人
刘丽华 教科局教研室主任
组 员:黄曷翠 教科局信息督查办主任
董志梅 教科局基教办干部 阿孜古丽 教科局教研室干部
职责:负责组织大赛试题的设计,制定评分规则。负责向组委会提供7位评委、记分员、计时员等工作人员的预选名单。负责组织大赛现场对选手的评分工作,制定评审过程具体工作方案,交组委会办公室审核后组织实施,并将评审结果交组委会审核后公布。
(二)会务组
组
长:李新香 教科局副局长 副组长:刘遵化
教科局办公室负责人 组
员:韩智荣
教科局办公室科员
彭
静
教科局办公室科员
谭泽山
教科局办公室科员
职责:负责起草领导讲话、大赛指南。负责聘请口语大
赛公证人员。负责初赛现场会场布置、邀请领导、来宾并做好接待工作。
(三)后勤组
组
长:刘遵举
教科局工会主席 副组长:安晓晨
教科局核算中心主任 组
员:陈建忠
教科局勤办主任
叶云峰
教科局督导室干部
赵
娟
教科局核算中心干部
张
蕊
教科局核算中心工作人员
拉木加甫
教科局核算中心干部
刘艳华
教科局教研室干部 职责:负责组织落实大赛经费,购置、打印、分发奖状、奖品。负责成绩汇总、音响设备、参赛曲目播放;准备秒表计时和答题计时等工作。
(四)资格审查及现场引导组
组
长:邹淑玉
教科局纪检书记 副组长:李加拉
教科局副科督学 组
员:徐国强
教科局双语办负责人
阿依古丽
教科局干部
袁
强
教科局干部 邵元弘
教科局干部
职责:负责组织比赛现场参赛人员的组织工作。负责安排选手的上场路线、提醒选手候场,引导安排选手按顺序依次上场。
(五)安全保卫组
由教科局办公室负责协调,安保人员从县公安局抽调安排。
职责:制定安全工作紧急预案,负责口语大赛期间大赛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保卫工作。
(六)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组
由教科局办公室负责协调,卫生保健人员由县卫生局抽调安排。
职责:负责安排医疗等人员。负责大赛期间工作人员、参赛选手的食品安全、卫生防疫、应急保健处置工作。
三、大赛进度安排
大赛报名:2012年9月1日至9月30日 博湖县初赛:2012年10月24日上午10:30分
四、报名条件及报名方式
(一)参赛者报名条件
1、全县各幼儿园、小学4周岁至13周岁在校(园)少儿。
2、拥有巴州户籍,能用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
3、母语为汉语的选手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和当地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参赛。
(二)报名方式
1、县教科局负责组织报名工作。各幼儿园、小学可到教科局领取报名表,也可在网上下载报名表,动员符合条件的少儿报名,认真填写并汇总上报县教科局。
2、报名表可在新疆新闻在线网(http://www.xiexiebang.com)、新疆教育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和新疆数字校园网(http://www.xiexiebang.com/edu)下载。
3、县大赛组委会负责参赛选手的资格审查工作。资格审查主要审查选手年龄、民族、分组情况是否真实、是否符合大赛规则。
五、大赛规则
(一)分组
大赛分幼儿组和小学组两个组,各组又分为双语组(含民考民)、民考汉组和母语为汉语组三个组。
(二)组织及评委
教科局设立组委会及初赛评委会。评委由组委会推荐组成,评委人数统一为7人。各级评委会组成人员情况报自治区组委会办公室备案。
(三)赛制
1、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本地初赛。
2、大赛通过初赛分别择优推荐7名选手参加自治州复赛。其中,幼儿组推荐各小组的第一名选手,小学组的双语组(含民考民)推荐前两名选手,民考汉组、母语为汉语组推荐第一名选手。
(五)获奖名额
本次大赛将按照参赛人数和选手成绩,拟定每组分别评选出3位优秀选手,分别授予“博湖县双语宝贝”、“博湖县双语优秀儿童”;授予获奖选手的指导教师“博湖县双语园 6
丁奖”;同时评出两个优秀“博湖县双语教育优秀集体”。(具体设奖根据各组实际参赛情况确定)
六、博湖县大赛工作具体要求
1、请各小学、幼儿园严格按照大赛报名要求,认真审核;报名表可以从自治区双语大赛网站中下载;
2、各学校于2012年10月22日前,按照教科局分配的名额,择优推荐参赛人员;同时,上交2份报名表和户口本复印件;各校参赛人员名单交教科局双语办徐国强处。
3、小学组:上交一份电子版主题演讲底稿,进行审核;主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没有底稿的,取消参赛资格。
4、2012年10月22日下午4:30,指导教师到教科局教研室进行抽签。
5、2012年10月24日上午10:30,在教科局一楼大厅进行“博湖县第三届少儿口语大赛”初赛。
6、指导教师:请在2012年10月23日前,将参赛选手的串词、曲目(音乐、伴奏),以电子版形式上报;内容大的,可以用DVD形式上报。
7、比赛期间,参赛选手由指导教师组织参赛,负责学生安全。
8、比赛程序:
一、幼儿组(综合问答、才艺展示);
二、小学组(综合问答、主题演讲和才艺展示);参赛选手要有简短的自我介绍(汉语或者民语,时间20秒之内)
9、初赛奖项设置:分城镇和农村组,其中:幼儿组、小学组各设一、二、三等奖;设指导教师奖。
10、大赛主持人:县一小学生 迪力夏提〃库尔班;五小 教师 马婧。
11、本次大赛的节目、稿件要注重结合巴州当地优秀历史和文化,围绕宣传巴州、展示我州双语教育成果为基本内容,鼓励创作符合少儿特点、健康活泼的优秀节目和稿件。
12、此项口语大赛是县委、政府组织的公益活动,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博湖县少儿双语口语大赛组委会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第五篇:双语口语大赛总结-2-
乌图布拉克小学“民族团结一家亲”
双语口语大赛总结
为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全校学生做民族团结好学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比赛于2018年3月29日圆满结束。现将此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前期准备阶段
1、赛前准备
为了使本次大赛圆满成功,我们使用会议室(有多媒体)作为大赛赛场,并做好了比赛的各项准备。
2、人员安排
根据比赛的需要,我校挑选了5名教师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委。根据本次比赛具体要求,围绕本次活动主题,让符合条件的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这次活动,本次大赛安排专人负责组织落实,切实保证比赛效果。
二、比赛开展阶段
本次大赛按照指定的统一程序进行。程序如下:(1)自我介绍:用国家通用语言介绍,时长30秒。(2)主题演讲:选手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双语用国家通用语言。时长1分30秒。
(3)才艺展示:需体现双语内容。时长2分钟。此次比赛展示了学生优秀的双语口语能力,显示出了学校双语教育教学的良好成果。
三、后期工作
根据选手的最终得分,我们按名次分别评选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
四、活动不足
比赛时,有的选手没有用心准备,在演讲时汉语发音不准,有变调现象。
五、改进方向
精心策划,及时行动。对于比赛的开展要认真而细心的做好活动策划和准备工作,同时就比赛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东买里镇乌图布拉克小学 2018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