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论文,我眼中的徐志摩

时间:2019-05-15 10:0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学鉴赏论文,我眼中的徐志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学鉴赏论文,我眼中的徐志摩》。

第一篇:文学鉴赏论文,我眼中的徐志摩

现代文学作家、作品鉴赏

-----------我眼中的徐志摩

想了好久,决定还是写徐志摩。并不是因为他好写或什么,而是我对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很微妙,却不知道是怎样一种感觉,所以,我想靠文字来描述,描述我心中那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因为我记得有人曾说过:说不出的东西,就用文字去记录吧。

好,闲话少说,现在入正题!

第一次接触徐志摩应该可以追述到小学,我记得当时有位老师曾给我们念过这位诗人的《再别康桥》,我记得真切,确实是这首诗,却始终记不起是哪位老师教我们的。不过,我也不想去深究这个,小学时,记这个的目的很简单,无非是为了讨老师欢心,想再考试中拿个好成绩罢了,其他什么想法就没有了,就是我有什么其它的想法,估计当时也是没那个能力·······再后来到了初中,语文要求理解文章的意思和意境,我依稀记得有道作业是鉴赏徐志摩的《毒药》,当时看到作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作者我认识,是写那个《再别康桥》的·······为此,当时还差了不少资料,也算第一次和徐志摩有个亲密的“接触”吧。徐志摩是位理想主义诗人,《毒药》一文写出了这位对立的两面:一面是敏锐激烈的批判。“在人道污浊的涧水里,浮荇似的,五具残缺的尸体,它们是仁义礼智善,向着时间无尽的海澜里流去”;一面则是倾心倾情的赞美。作为一个充满诗性,信仰单纯的诗人,徐志摩是爱、美和自由的歌手,他至死也不是一个冷嘲式的人物,一个社会革命的斗士。他宁愿幻想着那种美好的生活,也不愿随波逐流。再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接触徐志摩的机会越来越多,对徐志摩的了解越来越多。当时有一种感觉,大家好像都喜欢背《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很多人说不出原因,说是觉得朗朗上口。我想这种解释是不能满足我的,我也开始真正了解这位诗人,了解他的诗。尤其是那首经典的《再别康桥》。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高、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康桥理想逐渐破灭。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读《再别康桥》,如观楼如吟歌如赏画,而感受到的是诗人那淡淡的离别之恋之愁之哀。

当时正值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热播,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徐志摩的生平事迹改变而来的,表现了诗人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挑战以及对真爱的渴望,当然,因为是电视剧,所以也有很多与实际不符的地方,这也许也是我没把这部电视剧看完的原因吧·······徐志摩曾说过:“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可见他对真爱的向往。徐志摩一生中有三位最为密切的女性:发妻张幼仪、挚爱林徽音、第二任妻子陆小曼。徐志摩的发妻张幼仪家系豪门巨绅,其兄张万力是当时中国社会政界和财界颇有影响的“大腕儿”。徐志摩为追求林徽音而敢于提出和张幼仪离婚,臧否姑且不论,确实也需要点儿勇气。这也表现了诗人为求真爱不顾一切的执着。徐志摩苦恋十余年的林徽音更是位才貌俱佳的白领丽人,但却因为封建婚姻的束缚,最终和徐志摩恩师的儿子————梁思成成亲,这对诗人

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诗人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了对爱情的向往。诗人的第二位妻子陆小曼是位颇有争议的北平交际明星,她的前夫王赓是张作霖东北军的高级将领,也是徐志摩的好友。然而就算是面对这样一个“对手”时任仍然啊没有退却,依然追寻着他眼中的爱情,最终抱得美人归,实属可贵,但却又让人不敢大加赞赏,反正对这点我是不怎么赞成的,他追求幸福纵然可贵,但他却破坏了别人的幸福,而且是好友的幸福。呵呵~徐志摩,想说爱你不容易啊。徐志摩终于追求到了他眼中的幸福,但是,在我看来,这却是他不幸的开始,我感觉正是她的这位新妻子造就了他人生的悲剧。两人结婚后,移居上海。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又吸食鸦片,弄得徐志摩经济上捉襟见肘,疲于奔命。加之陆有外遇,这又使诗人陷入颓唐和无奈。徐志摩是爱陆小曼的,他可以陆小曼去扮演他并喜欢的戏曲角色,可以为陆小曼上四处奔波,但他也是人,他也有陪疲劳的时候,也有心灰意冷的时候······

徐志摩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繁华事尽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雪花的快乐)恰好写出了他一生的写照。

第二篇:文学鉴赏论文

文学鉴赏

系别: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班级:09国专1班 姓名: 刘倩

学号:20090578

4春光流逝,花落知多少

——浅析三毛与郭敬明的两部不同作品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梦里花落知多少》两个文本的解读,对作品的忧伤风格进行了赏析,从而对三毛以及郭敬明的作品内容风格有所揭示。

关键词:试析; 三毛;郭敬明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一度是流浪和爱综合的化身。传奇一般的经历,传奇一般的爱情。娓娓道来的只是自己的故事,却吸引了无数少男少女的目光。她写自己的爱情能够写得那么尽兴,那么毫无保留,甚至能在一个一直喜欢得不得了的男孩子面前哭了又哭,求了又求。让人知道并不是只有男孩追女孩子才那么动情那么不舍那么尽情。

其实三毛笔下更多的是写婚后的爱情,写她和荷西的故事,两个人心心相印,朝朝暮暮,几乎每个细节都浪漫而温馨。比如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屋子,给对方流足够的空间,既可以相亲相爱,又可以相敬如宾。在一般人严厉和实际生活中,婚后的爱情基本上是种幻想,早晚被琐碎的事相摩擦得支离破碎,维系而已,哪还敢奢望激情,然而身处撒哈拉大沙漠的三毛与大胡子荷西却过着童话一般美丽的婚后生活,仿佛他们一直在热恋„„这让读惯了以“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为结局的书的年轻人大开眼界,原来,结了婚以后是这个样子啊!多么着的人憧憬和向往啊。第一次接触三毛的文章,便是<<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写尽了她对丈夫荷西的无限思念。虽只字未提“死”,但她却是那么明显,真实地告诉我们,荷西的死对她的打击有多大!三毛的文章不华丽,几乎难得用上几句诗词名言,全是她的真情实感创造出的语言,不加修饰的,如何叫人不感动?且她的文章有一特点,就是很长——首尾齐全,从不让读者糊涂。光看开头或标题,你是不可能知道全篇内容的,连大概也不行.于是,你不得不耐着性子看下去.但越看得久,看得多,反而不觉累,甚至有些意犹未尽。因为三毛总能领着你,参观她的生活,体味她的喜怒哀乐,而你也每每被她弄得动弹不得,只有随着她,与她同笑同哭。那么近距离的看,好似她与你对过话,是你一个许久没通信的朋友,而且一联络就马上滔滔不绝地说着这些年的生活。

一直伴着三毛活灵活现展现在书中的便数那西班牙老公荷西了。读三毛全集的前几册,竟甚至喜欢这大胡子男孩多于三毛——这样一个艺术化而又能居家的男人,一个对三毛痴心一片的男人,一个为了理想付出一切的男人。不叫苦和累,默默为自己的家奉献,即使连续加班也坚持不用三毛父亲汇过来的钱···但是这样的荷西,终究是走了。在潜水中,荷西意外丧生。三毛成了另一个“未亡人”,她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而荷西,这个一生热爱大海的人,终于将他的生命献给大海。

荷西葬在从前他与三毛常来散步的墓园,那是一处高岗,坐在那里可以看见荷西从前工作的地方,看见古老的小镇,蓝色的大海。

荷西走得匆忙,他刚刚三十岁,甚至说生活经验还不甚丰富,一切的一切还没有体验。三毛在她的文章里面一遍又一遍自豪地宣称“荷西苦恋我六年”,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三毛亦苦恋荷西六年。如此来之不易的爱情,他们甚至还没有多少时间彼此磨合,便被生死两隔。命运如此不公。

郭敬明在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里,描写了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他们的友情,他们的爱情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经过时间河流的冲刷,经过生活浪涛的洗礼,他们会走向何方?郭敬明用他的生花妙笔讲述的成长故事将会吸引着无数年轻人。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有友情、爱情和梦想,这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有痛苦、伤痕和磨难。总之,这是一个关于年轻人的故事,是一段你曾经经历却又曾经遗忘但最终还是选择珍藏的如梦岁月。

小说中的林岚、顾小北、闻婧等人,都是在衣食无忧甚至富裕的家庭环境中

长成的天使,但残酷的现实还是以种种方式刺穿他们纯美的天堂乐园,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被推到人群中央,而此时并没有一个完美的价值体系可供他们认同。那些在家庭的亲情和纯洁友谊呵护下成长的价值,在现实面前是那样不堪一击。在郭敬明的笔下,这些与现实交接时的错愕变成一些华美意象的碎片,如此切近人们的体肤,以至于这些破碎感无常感仿佛被无限放大,成为人们无法盲视的景象,进而将人们带入无法排解的忧伤海洋。对此,另一位“80后”作家落落如是说:“他只是给人下了个陷阱,用安逸无害的美丽日子,写出值得我们喜欢的人物„„就在这样绵密的笔触下,似乎谁都相信了这样的温暖将持续到最终,因而渐渐卸下防备,想要迎接一次动人的结局。于是正中作者下怀。”《梦里花落知多少》终于向我们流露出它原来的样子,那些粉饰在生命上的美丽花粉,原来可以被轻轻一吹就吹得半点不留。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就是以这种结构性的对比和转换凸显出随即而来的伤感,浓烈而难以摆脱。倘若我们站在旁观者位置以成人视角观照他们的忧伤,也许会轻而易举地把这种情感看成这群孩子迷恋的小情调,仅仅是一种自怜自恋式的伤感,轻飘而虚无。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是天堂里的天使,他们的忧伤对于已经沉陷在现实刻板而严酷的规则里的成年人来说,自然也就变成可有可无的童话甚至无谓的絮语。然而,郭敬明们的忧伤也是这个时代属于我们整个群体的伤感和落寞,天使的寂寞和伤感并不是无来由的和属己的,而是我们集体梦魇之后的殇花。

在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收录的一篇叫《一个男孩子的爱情》。

她与荷西的相遇,相识,相知,直到相恋,都展现在这里。最令我感到悲伤的是末尾编者楷体字打出来的在括弧里的一句话。

“说到这里,三毛的声音哽咽,她在台上站了很久,再说不出一句话,演讲中断……”

或许语言在生活面前是苍白的,或许语言在所有时候都没有色彩。三毛与荷西的点点滴滴,一篇文章,一本书,甚至一个系列亦讲不完。三毛是个绮丽的女子,她的思想,思维,人生观,价值观,都异常出众。幸而遇到荷西,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配得上她的男孩。从《背影》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我读到的三毛不再如初期,她的叙述似乎不再张扬,转为内敛。

古今中外,知心挚友不多。而如三毛与荷西般既是挚友又是夫妻的,便又更少。有人说三毛自杀正是因为她的不洒脱。其实不然。荷西离开之初,在三毛哀而不伤的笔调里,我仍然读到三毛对人生的坚定态度。或许三毛之死的原因,只

有她自己知道,别人去怎么评价和谈论,也都只是别人之菲薄,三毛依然华丽。而三毛的书,三毛的文章,亦成为经典。在只字片语中,朦胧着有个男孩叫荷西,依然冲我们微笑。

郭敬明的东西更能让人长期接受,因为一个人只能长期接受温暖和感动,却

不能长期承受寒冷和打击。郭敬明偏感性视角。文章特点是 比较幽默。在语言的王国,他居然将自己当成了幻雪帝国的年轻的王。语词的千军万马,无边无际地簇拥在他的麾下,有洪流般的气势。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郭敬明第二部长篇小说,写了一群北京青年的青春,从懵懂到忧伤,再到成熟。让正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去思索去体味,什么是青春,什么是成长。语言诙谐幽默,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塑造得个性鲜明。正如作者所说:“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体会到那种:“人都是有自己的方向的,匆匆地起飞,匆匆地下降,带走别人的故事,留下自己的回忆”的无奈,成长是一个明白更多,懂得更多,理解更多,甚至与过去的世界完全颠覆的蜕变。林岚,闻靖,顾小北,白松,陆叙,火柴...他们的学生时代正如现在的我们,生活风风火火,潇洒畅快,笑容肆无忌惮,是青春刚开始的时候,对未来,对外面的世界,抱着的美好的憧憬,很纯粹地去爱去生活。那是与社会接触得少而保持的单纯,所以很快乐。可是世界不会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完美地去转动。

这部青春读物,内容却不如其他言情小说的不真实,正是那种很现实的描写,使这本书更值得去读去思索,不会嚼之无味。小说到最后越看越郁闷,压抑,却又欲罢不能。文采很好,有作者自己对青春对人生的认识。而书中人物的努力生活的态度,遭遇再大的打击和伤痛,哭过醉过仍然努力继续自己的生活,用一种自己觉得能最舒适的姿势努力去工作,去对待最真诚的友情。到最后大家都通过最残忍的付出来换取了成长,然后得到属于自己的结局。生活就是需要这种态度和勇气。那些曾经的浪漫爱情、青春的躁动和轻狂、纯真和可爱随着时间的流失一点一点的退却,剩下的仿佛只是无可奈何的成熟和稳重、干练与坚强。书中最后以每个人的日记形式正面或侧面地简练地描述着每个人的变化,那变化有种让人心痛的感觉,曾经的轰轰烈烈就这么在看似非常简单的描述中慢慢淡去了,留下的仿佛只是那时梦里的一地落花。

或许这部作品真的是抄袭,但就这本书而言,我们应该在正确对待它残缺的一面后还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才是正确的阅读,是人生阅历经验增长的一种方式。

参考书目:

[1 ] 曹文轩:《梦里花落知多少·序言一:喜悦与安慰》,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1 月版,第3~7页。

[2] 邢浩:《浅析郭敬明小说的创作理念———以悲伤逆流成河为例》,今日南国,2008年6月版。

[3] 《三毛集:梦里花落知多少》 第1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第三篇:欧美文学鉴赏 论文

《悲惨世界》读后感

3112003925 陈裕发

我读了雨果写的《悲惨世界》,这部小说是以真实的事件作为基础:1801年,贫苦农民彼埃尔•莫因因为饥饿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叛5年苦役,出狱后,随身带着一张黄牌身份证,到处找不着工作。此事,引起了雨果的关注。约在1828年时,他打算以彼埃尔•莫因为题材写一部小说。雨果从1845年动笔,1862年在盖纳岛流亡时完成。他以一种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审视一切,反思一切,终于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一生备受挫折,他的精神历程也是极其坎坷。他本是一个善良的劳动者,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逐渐变成了猛兽”,盲目向社会进行报复,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终生悔恨的错事,而这种悔恨却又导致一种更深刻的觉悟,成为他精神发展的新起点,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冉阿让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劳动者。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的挣扎与奋斗的史诗。

雨果把世间一切的不幸成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的冉阿让、因贫困堕落为娼妓的芳汀、童年受苦的珂赛特,以及甘为司法鹰犬而最终投河的沙威,沿着邪恶的道路走向毁灭的德纳第,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所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封建社会的原因造成的。

这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能把荒芜惨淡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更让我为雨果这位文学巨匠写上佩服二字,不得不感叹当时阶级的社会对待穷人的残暴;也感叹当时法国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感叹人们你与我诈的阴险;更感叹那些平凡而又普通的人民,为了反抗社会的不公而做出的伟大牺牲,那些心中充满爱和希望的人。

作者雨果把法国底层人民的苦难,归之于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整部小说的目的在于揭露这种社会压迫如何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在《悲惨世界》这本书里,深刻体现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同时又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强烈的不甘和抗议。

但愿我们身边多一些像主教般光明的使者,传递无私、善良的精神,让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人,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和谐平等的社会。也许我们很难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心中拥有一片光明,用善和爱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灵去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第四篇:影视文学与鉴赏--论文

《影视文学与鉴赏》

关于电影作品结构的认识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学期我选修了《影视文学与鉴赏》,通过观看几部电影,加强了自己对电影结构的认识,而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对电影剧情的了解。结构是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要素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下面就结合所看几部电影,谈一谈自己关于电影作品结构的认识。《亲爱的》是一部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反映拐卖儿童题材且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影片。《亲爱的》采用了两段故事主线结构,前半段故事主线讲述田文军寻找丢失的孩子,后半段故事主线讲述李红琴想要找回养女,两段故事结构,前半段故事叙述略显长,还可以进一步压缩,进而可以体现后半段故事,对整个影片的主题情感进行升华,让田文军的故事服从于李红琴的故事,这样不会让观众觉得田文军的寻子故事可以单独拍成一部影片,可以让影片的主体更加明确。另外人物命运和故事思想两种角度不太突出,一直徘徊在强调人物命运和强调故事思想的矛盾之中。总体感觉影片的结构处理平平,电影结构不够突出。《妙笔生花》是一部国外影片,三个故事嵌套,不得不说,故事结构精巧。从库珀饰演的作家投稿被拒开始。影片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三段爱情,但是结构十分精妙,通过故事嵌套故事再嵌套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故事嵌套下的故事赋予了三个故事及其浓重的文学艺术气质和读小说一般神奇的观影体验,人物的台词、画面人物背景的设置非常讲究,每一个人物兼备现实存在感与小说疏远感。这部影片没有直接将浓烈的情感射向观众,而是需要观众慢慢体悟与思考。开放式的结局给观众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当然这部影片的主题,也值得我们思考,就是如何在人生中做出选择?现实与理想,道德与名利,自我内心的选择,第三个故事比较隐晦,叙述上不够完整,但不妨碍影片的结构的完整性。《通天塔》采用了立体交叉的故事结构,一共有四个国家十几个人物之间发生故事,繁杂的故事看似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实则静水深流,波涛汹涌尽含其中,最后汇集成一条河流,在流动中熠熠生辉。通天塔呈现出人类本质的悲剧性,质疑人类在情感沟通中存在的先天缺陷。人们处在既绝望又有点希望的尴尬处境,力与命运抗争。《通天塔》一共有4条线,一条是摩洛哥牧人线,一条是美国夫妇线,一条是日本线,一条是墨西哥佣人与受看护的儿童线。这四条线在整部电影情节中,有点类似钱钟书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本来这四条线,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或是在人物交流上,是都没有交集的。只是,一只步枪,开始了一、三线;一颗子弹,开始了二、四线。随后,这 四条线,又表现各自“各种各异的,抽象的,或许是具体的困境”。其实,照传统叙事模式,《通天塔》的线索其实也会是相当的清晰:一个日本人的妻子用他打猎的枪自杀,而他的聋哑女儿因为母亲的逝世陷入对于爱的畸形理解,心灰意冷的日本人把枪送给了曾同他打猎的摩洛哥向导,向导又转手卖给了一个牧羊人。于是悲剧传递,或者说延续了。牧羊人的儿子出于对武器的好奇和后果的忽视射中一辆观光大巴里的美国游客,这起事故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敏感神经,继而有了恐怖主义的判断,摩洛哥政府迫于压力,紧急追查凶手,在调查过程中,牧羊人的大儿子在潜逃中被警察击毙,真相大白后,受伤的游客也在历经磨难后最终获救。然而,空间的代价是时间。由于美国游客未能如约返程,他们的墨西哥保姆不得已带他们的孩子回家参加儿子婚礼,不幸导致一对儿女下落不明……一切都按照逻辑发展着,一切合乎情理衍生着,观众一直是被作者牵着走,少了自己思考的空间,最后即使主题再深刻,再严肃,也随着涌出电影院的人群一般散去,就像我们陶醉于山上的美景,只在于经历过一步一步的徒登后,山上的景色方变得有意义。

我们知道,传统的文学和电影基本上都是运用链条式的单线叙事模式,像骷髅牌的阵法,一张连着一张,清清楚楚,严丝合缝,前一张倒下的瞬间决定了后一张的命运。也许前一刻我们还在会为丝丝入扣的情节所吸引,但是,故事一旦阖上,吸引也就消失殆尽了。但是,《通天塔》摆脱了这样的命运,原因无他,在于它运用了截然相反的叙事模式——立体交叉的多重叙事模式。单线叙事模式,一个接一个的事件发生推动情节发展,总的来说不太像生活本身的节奏,或者更接近戏剧演员的而不是普通人的。而《通天塔》是接近普通人的世界的,我们眼中的生活就像是捅破一层窗户纸就能发现是这样,节奏有缓有急,视点有高有低,这一刻的偶然是下一刻的必然。境遇是不同的,真理却是相同,不管是美国人还是日本人。它的叙事方式,有点类似中国小说的笔法,每一段都是倒戟而入,让观众一霎云里看月,雾里看花。这很有些水浒的章法,讲完王进讲史进,讲完史进讲鲁达,讲完鲁达讲林冲……各人有各人的命运,结局却通通上梁山,所以总线索是官逼民反。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可以游弋在不同时代,穿越于不同空间,而且可以更为凸显主题,有点像蝴蝶效应。

在影片,以一个光明的结局结束,给我们微弱的希冀,为留存人性的美好而感动,愿夫妻永远携手,愿父女永远相拥,美好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光。

通过对影片的赏析,对电影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几部影片的主题与意义进行一定的思考,尤其是《妙笔生花》,印象深刻,面对选择这一主题,让我有很多思考,总体而言,收获良多。

第五篇:徐志摩及其诗歌鉴赏

《现代诗歌赏析》课程论文

徐志摩及其作品赏析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中国·重庆 2012年6月

徐志摩及其作品赏析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徐志摩是第一个十年的文学阶段中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康桥信仰”的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文明和自由。正因为他的信仰与当时的中国社会主旋律不符,而且他的诗歌过分抨击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再加上与陆小曼的那段感情被贴上了道德标签,在上世纪的文学史里根本没有这位浪漫诗人的一席之地。他的诗歌既有追求时的兴奋狂喜与忧郁烦恼,也有既得后的失落与沮丧悲观。虽然徐志摩的康桥理想与社会主义社会格格不入,但他的抒情诗歌还是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关键词:徐志摩

理念

修辞艺术

个人资料

爱情历程

文学活动

诗学

徐志摩个人资料: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 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字槱森,因其父属猴,名申如,得子亦是属猴,故又取小字幼申。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给另取的名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学历:1 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爱情:1915年,与张幼仪结婚,后于1922年3月在柏林离婚。与林徽因的感情没有结果,而后遇到了陆小曼。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就在牛郎织女相会的那天,1926年在北京北海公园进行了一场人们议论了很久的婚事。与陆小曼结婚,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为证婚人。详细的爱情历程: 与张幼仪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能相夫教子。然而,徐志摩在张幼仪生完第二个儿子正虚弱的时候,递上了离婚协议书。与林徽因

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与陆小曼

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一个军官)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刚结婚的前段日子里,虽然徐父徐母对陆小曼依然心有不满,但是两人也过得浪漫、惬意。只是到了后期,由于陆小曼的病,由于徐申如的拒绝接纳,由于鸦片的侵蚀等诸多原因,陆小曼变得越发娇慵、懒惰、贪玩,浑然没了当初恋爱时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个有灵性的女人。她每天过午才起床,在洗澡间里摸弄一个小时,然后吃饭。下午作画、写信、会客。晚上大半是跳舞、打牌听戏。徐志摩为了使妻子心喜,就一味迁就她。虽然在口头上常常婉转地告诫陆小曼,但效果不大。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要从父亲处拿钱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1929年,徐志摩辞了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的教职,继续在光华大学执教,1930年秋起又在南京中央大学教书,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上海南京两地来回跑,1930年秋,即陆小曼29岁那年,徐志摩索性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当时,人均的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家庭的花销。在即将去听林徽因演讲的前一天,在陆小曼与徐志摩说钱不够用后与陆小曼吵了一架。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吵架,徐志摩在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的路上,因飞机失事遇难。年仅三十五岁。

徐志摩生平与文学活动: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 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 《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

次年《新月》 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 《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 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 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徐志摩诗学理念: 很多人都知道徐志摩是个诗人,但不知他还是个诗学家。徐志摩在追求艺术必须是艺术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艺术中所迸发的思想火花,为思想的灵魂搏造适当的躯壳,实践其诗歌“精神”与“形体”和谐统一的诗歌策略。这些诗学理念的形成,究其原因,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欧美大家思想的注入、康桥文化的熏陶。

一、追求完美的诗歌艺术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诗歌殿堂里,徐志摩是最注重突破语言的束缚、追求表现方式多样化的诗人之一,他相信“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之唯一表现” ①。新诗形式开拓的成就,是他被冠以“技巧专家”的美誉,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这一“形式”论招致了不少的批评和指责,我们却有理由相信,正是这种对诗艺的刻意追求,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徐志摩诗歌强大的生命力。

(一)追求言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

徐志摩,作为一个唯美主义的诗人,对语言文字的美有特殊的偏爱,他用哲学家冷静和理智的态度,指出语言本是一种具有缺陷的交际工具。他说:但虽则真消息与真意义是不可以人类智力所能运用的工具——就是语言文字——来完全表现,同时我们又感觉内心寻真求知的冲动,想侦探出这伟大的秘密„„”②

这一观念贯穿了徐志摩的一生。为了突破语言自身的缺陷,追求“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徐志摩更加重视修辞,坚持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精神,他把弗罗贝尔当做修辞的榜样:“你们知道法国有哥大文学家弗罗贝尔,他有一个信仰,以为一个特殊的意念只有一个特异的字或字句可以表现,所以他一辈子艰苦卓绝地从事文学的日子,只是寻求唯一适当的字句来代替唯一的意念。他往往不吃饭不睡觉,呆呆的独坐着,绞着脑筋地想,想寻出他称心惬意的表现,有时他烦恼极了,甚至想自杀,往往想出了神,几天写不出一个句子。试想象他那样伟大的天才,那样丰富的学识,尚且要下这样的苦功,方制成不朽的文学,我们看了他的榜样不应当感动吗?”③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唯美主义的修辞理想,这也正是徐志摩诗的修辞的最高纲领。

(二)“三美”的语言模式

“三美”理论出自新格律诗派主将闻一多的《诗的格律》,它是新格律诗派追求诗美和创造诗歌新格律的理论主张,他强调:“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而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棋不能废除规矩,诗也就不能废除格律。”“三美”理论的提出,纠正了当时诗歌创作语言近乎白话,形式近乎散文的不良现象,对新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不仅是“三美”主张的遵循者,还是一位改革者。他发现闻一多的“三美”已经近乎古板,《死水》中那些划一的诗行、均齐的音律恰恰与其自由的现代意识构成了深刻的矛盾,特别是徐志摩的性情不属于理智型,而是情绪型的人。他有没完没了的独立创新意识,这样不仅形成了他们诗歌理论上的不同性质,就是在诗歌创作上也体现出闻一多有所不同。

“三美”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诗歌,音乐,舞蹈原本是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后来三者逐渐分立,但并没有截然分离,三者之间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更为密切。在徐志摩诗歌的音乐世界中,人们感受着诗人的浪漫,享受着天籁之声,在这儿灵魂得到升华,性情得到陶冶,空灵高雅袭入人们的肺腑,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自有其美,去诗中觅画,何如直接看画展?诗的绘画美,是指似的意象美。”④钱钟书先生说诗人以“心眼”视物,正与古人以“诗眼”解说意象相关。而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倡的绘画美就是辞藻,指的是诗人应该多用表示形体和色彩的语言,把诗情传达为含有绘画因素的意象。纵观闻一多的诗作,他所创作的意象形象凝练,构图清晰,色彩绚丽,视觉效果强烈,具有西洋油画的美感特征。

徐志摩在绘画美的艺术追求上则与闻一多相悖。他不像闻一多那样,用热烈的语言直露的抒发自己火辣辣的心怀,而是以诗人特有的敏感,捕捉生活瞬间丰富的然而微妙的意象,用平稳、素净的语言抒发内心的情怀。

所谓建筑美,就是指诗歌排列要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使节匀称、使句均齐,要求诗行、诗节整饬美观,属视觉方面的美感。早在1922年,闻一多就在《律诗的研究》中指出:“中国艺术中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其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中国这两种艺术底美可说就是均齐底美。”⑤他说的“均齐”实际上就是整齐,“句的均齐”就是指诗句的字数相等相近,“节的匀称”就是在诗句字数相同、相近的前提下,节的行数相等。徐志摩遵循闻一多的倡导,也讲究诗行和章法的“均齐”,他的诗多以四行一节式为主,有的是式,有的是梯式,还有的采用混合式等。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韵脚都各有变化,不太拘泥。讲究诗行而能不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二、精神与形体的完美结合

徐志摩为什么能从胡适、郭沫若、田间、闻一多等诗人群中卓然而出并为21世纪的当代人所接受呢?这不只在于徐志摩的传奇生平,更在于其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徐志摩的诗歌既尊重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又有对现代汉语语言习惯的某些突破;在语法规范上,既有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又有英诗的某些影响;在新诗音律化的过程中,既有对闻一多“三美”主张的有效融会,又有他自己的独到意会。他是根据自己“真纯的诗感”在创造、在发现,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诗歌策略——诗歌“精神”与“形体”的和谐统一。因此,他在诗学理论上所做的探索,对现代汉语诗歌的艺术发展来说,其贡献是其他新月诗人不可能取代的。

徐志摩诗歌的修辞艺术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魅力是与他的语言功力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徐志摩的修辞公功力是他的诗作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他很重视句式的洗炼与和谐,重视语词的色彩效果,也十分注重辞格的巧妙运用以及诗歌的篇章组织。他总是运用多种的修辞方式,力求使诗歌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从而使诗歌达到诗意葱茏、风格明丽的境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一、辞格的运用

(一)比喻

阅读徐志摩的诗歌,它会把你带到美妙的比喻的海洋,让你流连忘返。徐志摩诗歌中有很多由形传神的比喻。这是一个“自然天授”的过程,它是发话主体对生活主观情感认识的形象描绘。徐志摩最喜欢最常用的喻体有花、鸟、明星、水晶等等。徐志摩借助这些意象的晶莹璀璨,得体的表现出对纯粹美得深爱,清亮柔和的色调和质感使本体的眼、光明以及魂灵带有可触摸性,染上了具体可感的色彩,因此体现出诗歌中词语和心灵的紧密融合,营造出一个浪漫清纯的氛围。

(二)比拟

比拟对客体的描写,不是外在客体的感性现实化,而是浸染着主体情感的内在心象的物态化。它的产生经历了现实化的自然到情感化自然地转化过程,完成了物象向意象的飞跃。客观事物不是作为客体的外在物象,而是成为主体内在心象。发话主体以自我的精神去接近客体,在对客体的精神渗透中,偏离了 客体的物质规定性,重新调整客体的存在形式。徐志摩把大自然称作“伟大的先生”,认为世上一切全是个性的表现,总是忍不住把大自然中的万物赋予生命。徐志摩不仅在诗歌中善用比拟,而且在《春风》《雁儿们》《杜鹃》《云游》等诗中,整首诗都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徐志摩诗歌中的拟人不仅用的多,更是用得妙,更衬出其阴森、咄咄逼人的气势。

(三)象征

象征是现代主义诗歌常用的手法。象征的基本含义是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具体图像,表现或暗示某种不可见或难以言喻的意蕴。徐志摩在抒情方法上吸纳了现代主义的意象呈现、暗示象征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含蓄美的艺术特点。徐志摩诗歌象征性意象主要有两类:劲舞的象征性意识和人物的象征性意象。景物的象征性意象数量最多。徐志摩通过象征性意象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充分展示了他感情的波涛,心灵的激动。

参考文献:①徐志摩﹒诗刊牟言﹒晨报副刊,1926年4月1日

②徐志摩﹒话﹒见:韩石山编。徐志摩全集第三卷·散文﹒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97﹒

③加藤阿幸﹒徐志摩语言观﹒扬州大学学报﹒1998,(2)

④章亚昕﹒中国现代朦胧诗赏析﹒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07

⑤闻一多﹒律诗的研究﹒闻一多全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下载文学鉴赏论文,我眼中的徐志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学鉴赏论文,我眼中的徐志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学鉴赏

    奇幻的文学漂流之旅 杨竺鹏201142265 大三上学期,我们开设了文学鉴赏课,这对于文学知识十分匮乏的我们无疑是必需和及时的,这次课程,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李干事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

    文学鉴赏

    北京爱情故事 壹:爱情的路上,没有人会在原地等你。当你选择放弃的时候,就该意识到可能会永远的失去。 小猛对沈冰的放弃看似无奈:一个在北京无根无底的“凤凰男”,被卑鄙无德的老......

    文学鉴赏

    “一切都好,一切顺利”催泪的方式竟如此平淡 ——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皇家工程学院一年一度的成绩公布榜单又揭晓了,第一名兰乔赫然在目。伴随着他的种种与规章制度格......

    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一般不包含创造新形象的目的,主要是沿着作品的形象所暗示的轨迹,展开再创造性想象,根据作品语言所描述的人物、场景来想象他们的状态和命运,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构造审美......

    英美文学鉴赏

    英美文学鉴赏 ——从人物的语言角度赏析鉴赏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而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角度。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一段精......

    文学鉴赏作业

    文 学 作 品 欣 赏系别: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工3班 学号:12360313 姓名:易丽 日期:2013年5月10日星期五赏析《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初读这本书,是被她的......

    现当代文学鉴赏

    《围城》读后感 ——人生的一面镜子 一、 内容概述 全书以讽刺为基调,以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线,表现了人们在婚姻恋爱、教育、生活、事业等种种“围城”中的困境。作者......

    挪威的森林——文学鉴赏

    回念逝去的青春——《挪威的森林》读后感“我现在哪里?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全然摸不着头脑。这里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村上春树渡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