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莎士比亚_sonnet_18_29_66的中文翻译及评析
18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总体上表现了一个思想:爱征服一切。他的诗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赞颂了人的尊严、个人的理性作用。诗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用可感可见的物质世界,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人文主义的命题。
诗的开头将“你”和夏天相比较。自然界的夏天正处在绿的世界中,万物繁茂地生长着,繁阴遮地,是自然界的生命最昌盛的时刻。那醉人的绿与鲜艳的花一道,将夏天打扮得五彩缤纷、艳丽动人。但是,“你”却比夏天可爱多了,比夏天还要温婉。五月的狂风会作践那可爱的景色,夏天的期限太短,阳光酷热地照射在繁阴班驳的大地上,那熠熠生辉的美丽不免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凋残。这自然界最美的季节和“你”相比也要逊色不少。
而“你”能克服这些自然界的不足。“你”在最灿烂的季节不会凋谢,甚至“你”美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有所损失。“你”是人世的永恒,“你”会让死神的黑影在遥远的地方停留,任由死神的夸口也不会死去。“你”是什么?“你”与人类同在,你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朽。那人类精神的精华——诗,是你的形体吗?或者,你就是诗的精神,就是人类的灵魂。
诗歌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意大利十四行诗四四三三体,而是采用了四四四二体:在前面充分地发挥表达的层次,在充分的铺垫之后,用两句诗结束全诗,点明主题。全诗用新颖巧妙的比喻,华美而恰当的修饰使人物形象鲜明、生气鲜活。诗人用形象的表达使严谨的逻辑推理变得生动有趣、曲折跌宕,最终巧妙地得出了人文主义的结论。
二十九首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热情地歌颂爱情 ,诗人在创作这首诗
时 ,充分发挥了十四行诗的长处 ,采用了“先抑后
扬”手法 ,层层推进 ,波澜起伏 ,道出了诗人的思想
感情发展变化过程 ,开头四句这样写道:
When ,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 men’ eyes ,s
I all alone beweep my outcast state ,And trouble deaf heaven with my bootless cries ,And look upon myself ,and curse my fate ,从这四句我们可以读出 ,一开始诗人悲悲切切地
唱出自己的悲惨处境“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men’ eyes(失去了幸福 ,又遭人白眼。”,慨叹自
s)
己生不逢时 ,身世凋零。幸福已离他远去 ,即便是
“cries(哭喊)”也是“bootless(无用的)”,不过是
“trouble(麻烦)”“deafheaven(聋耳的苍天)”,真是叫
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 ,诗人只有“curse my fate(悲
叹时运不济)”。接着四句诗人更进一步吐露自己
心中的自卑:
Wishing me like to one more rich in hope ,Featured like him ,like him with friends possessed ,Desiring this man’s art and that man’s scope ,With what I most enjoy contented least ,诗人羡慕人家“rich in hope(前程远大)”“Featured ,(一表人才)”“ , with friends possessed(盛友如云)”
“Desiring(渴望有)”别人的“art(权威)”“scope(才 ,华)”。同这许多人相比 ,诗人觉得自惭形秽 ,痛苦
悲伤 ,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尤其的看轻自己“With ,what I most enjoy contented least(于自己平素最得意的[指吟诗] ,倒最不满意)”,这四句诗真是把诗人的怨天尤人 ,痛苦万状的情绪推到了极点。可是
接着四句 ,诗人笔锋一转 ,整个诗的情调骤然改
变 ,Yet in these thoughts myself almost despising ,Haply I think on thee ,and then my state ,Like to the lark at break of day arising
From sullen earth ,sings hymns at heaven’ gate;
s
从这四句可以看出 ,诗人因为“think on thee(想到
了你)”而突然间精神振奋 ,神采飞扬 ,先前所有的忧郁一扫而空 ,刹那间喜上心头 ,唱出了喜悦的欢
歌 “Like to the lark at break of day arising/ From,sullen earth ,sings hymns at heaven’s gate;(顿时像破
晓的云雀从阴郁的大地冲上了天门 ,歌唱起赞美
诗来。”“thee”就是“爱”,是“thee”扭转了诗人心),中的乾坤 ,最后 ,诗人极其豪迈的唱到:
For thy sweet love rememb ’red such wealth
brings ,That then I scorn to change my state with kings.这两个警句 ,画龙点睛地总结了全篇 ,也是诗人一
贯的作法 ,与开头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可以看
出 ,诗人作这首诗经历了从消极到振奋 ,从忧郁到
欢喜 ,从自卑到自豪 ,这一系列的变化 ,全都是因
为“thee”,也是“爱”给了诗人强大的鼓舞力量 ,给
了诗人莫大的勇气 ,信心和希望 ,使诗人放弃自
卑“That then I scorn to change my state with kings.,(教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这也正是本诗的)
主题。
“sweet love(甜爱)”究竟为何物 ? 为什么诗人
一想到“thee”的“sweet love”,就会阴郁一扫而空 ,心境顿时明朗开阔。作者以为“sweet love”就是崇
高的友谊 ,坚贞的爱情 ,在困难的时候 ,他们会给
人鼓舞的力量。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
Sonnet 18 铁冰译文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我该不该把你比作怡人的夏天? 2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你却比她更加可爱更加温情。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五月的娇蕊总是被狂风吹断,4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夏天也只是一道短暂的美景。5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苍穹的目光有时会过于灼热,6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那金色的脸庞也常黯淡无光。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人间一切瑰丽终将失去秀色,8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湮没于不测风云和世事沧桑。9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但是,你常青的夏季永不消逝,10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你拥有的美丽也将永不折损,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或许死神的阴影会笼罩着你,12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你却和这不朽的诗句千古长存。13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只要人类还在呼吸、眼睛还在欣赏,14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我的诗就会活着,令你生命绽放。译注:
原诗每行10个音节,非常整齐。前人翻译时总喜欢使译文每行保持字数相同,这其实是一种作茧自缚,强求形式上的绝对整齐,往往限制了内容的完美。前人的译文常常有凑韵(为了押韵,用词勉强)、不流畅和用词搭配不当的毛病,其原因在此。更重要的是,英文原诗有着非常讲究的格律,每行都含有相同数量的重音节和轻音节,朗诵时每行所用时间基本一
致;而对每行字数相同的中译文进行朗诵时,每行所用的时间则不尽相同,因为每行译文中所含有的虚词(如“的”、“地”、“了”,朗读时较轻声、短促)个数未必相同。因此,笔者的译文不强求每行字数相同,这样便将内容从形式中解放出来,得以更好地协调,且更利于押韵和用词的搭配。
此诗的翻译中,值得注意的几处是:
第3行:darling buds of May有人译为“五月宠爱的嫩蕊”,其实darling是“可爱的”之意,所以还是译为“五月的娇蕊”更好。
第4行:lease前人经常译成“租赁的期限”,令人费解,应该是“持续的时间”之意。此行的意思是“夏天持续的时间实在太短”,这样的陈述缺乏诗味。笔者将该行意译为“夏天也只是一道极短的美景”,化用了中文的习语“好景不长”,不但忠实原文,颇有诗味,而且于与第二行译文押韵自然。
第5行:一般认为该行中的eye of heaven是“太阳”的妙喻,因此前人常将此行译为“有时候天空的眼睛照得太灼热(或酷烈)”,这样保留了“眼睛”的意向,似乎很好,但从字面上看,“眼睛照”、“照得太热”这样的搭配在中文里是不太通顺的(中文更习惯说“晒得太热”),如果在译文中将“天空的眼睛”这几个字加上引号,可解决“眼睛热”搭配不当的问题,但无法解决“照得热”搭配不当的问题。笔者认为:eye除了“眼睛”之意,还有“眼神、目光”之意,shine除了“照耀”之意,还有“发光”之意,鉴此,不妨将此行译为“苍穹的目光有时过于灼热”,以“目光”译eye和shine,可谓一举两得,而且“灼热的目光”是中文里常用的搭配。
第7-8行:这两句是说世上很多美好的东西,终究难免因遭受意外事故的摧残或在世事变迁中变得“物是人非”而不再美丽。前人的翻译喜将chance(在此应为“意外”之意)译为“机缘”,后者在中文里含有褒义,将其与“摧残”一词进行搭配,是不恰当的。“机缘”往往是“成全”,而非“摧残”。笔者将其译为“不测风云”,将nature's changing course(自然界的变化过程)译为“世事沧桑”,富有诗味。
第11行:此行的意思是“死神不能夸耀说你在他的阴影里徘徊”,这样的表达很有诗味,但字数太多。笔者认为,“死神不能夸耀”的原因是:尽管根据自然规律“你”有朝一日会被死神的阴影所笼罩,但“你”将在我的诗句中获得永生,死神仅仅能能让“你”肉体毁灭,这没什么值得夸耀的。翻译时,我舍弃了“夸耀”、“徘徊”等意象,浅化为“或许死神的阴影会笼罩着你”(增加了“笼罩”的意象),足以达意,也不失忠实。根据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理论,这是“依其精而异其粗”的译法。
第13-14行:笔者将see译为“欣赏”,将this译为“我的诗”,都是对原文的“深化”,比前人译为“看清”、“此诗”更能表现出作者的自信——坚信自己的诗会被千古传诵并具有巨大的威力,能令“你”在诗句中永生。
与前人的译文一较高下(1)梁宗岱译文 铁冰点评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嫩蕊”似乎不应由“五月”来“宠爱”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lease有“租赁期”、“持续期”等义,此处应取后者 5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眼睛„照”搭配不佳,shine可作“发光”解6 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炳耀”一词太文,且可有可无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机缘”含褒义,有悖于“摧折”一词的感情色彩 8 没有芳艳不终于雕残或销毁。“没有„不终于”不符合中文行文习惯,且很拗口 9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落,“长夏凋落”搭配不佳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皎洁”是白色,与“红芳”搭配,矛盾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此句句意与上下文脱节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与时同长”不符合中文行文习惯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or译为“或”,很生硬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注:梁宗岱(1903-1983),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精通英、法、德语,所译莎氏十四行诗享誉甚高。
(2)陈黎译文我该把你比拟做夏天吗?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婉:狂风会把五月的娇蕊吹落,夏天出租的期限又太短暂: “出租”为误译有时天上的眼睛照得太热,“眼睛照”、“照得热”搭配不佳他金色的面容常常变阴暗;一切美的事物总不免凋败,此句陈述平淡,无诗味被机缘或自然的代谢摧残: “机缘”的感情色彩不当但你永恒的夏天不会褪色,不会失去你所拥有的美善,死神也不能夸说你在他阴影里徘徊,11、12两行条件状语后置,不符合中文习惯 12 当你在永恒的诗行里与时间同久长: “与时间同久长”不顺口只要人们能呼吸或眼睛看得清,“或”字大煞风景此诗将永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3)“酒城译痴”的译文我怎能把你比作宜人的夏天?你比它更加可爱也更加温婉:狂风把五月钟爱的蓓蕾摧残,夏天延续的时间未免太短暂: 第1-4行译得很好苍穹的眼睛有时照得太灼热,“苍穹的眼睛”应加引号 6 金色的容颜常变得朦胧暗淡: 谁的“金色容颜”? 7 遭受机缘或自然变化的摧折;美好的事物终究会不免雕残。但是你永恒的夏天不会衰败,你拥有的美丽会永伴你身旁,旁死神不夸耀你在他影里徘徊,当你在不朽诗行里与时同长。只要人类能呼吸眼睛能看清,此诗万世长存并赐予你生命。
人死后不再有身体,且美丽永存也不仅限于身“不夸耀”和“不能夸耀”是两回事 “与时同长”不符合中文行文习惯“机缘”用词不当 “会”和“不免”语义重复
第二篇:beat it歌词及中文翻译
《beat it 》歌词及中文翻译
They Told Him他们告诉他:
Don't You Ever Come Around Here “你胆敢再来?
Don't Wanna See Your Face, 不想再见你,You Better Disappear 你最好滚蛋!”
The Fire's In Their Eyes 怒火在他们眼中升腾
And Their Words Are Really Clear 话语也说得格外明白
So Beat It, Just Beat It 那么就避开吧,避开
[2nd Verse]
You Better Run,你最好快跑
You Better Do What You Can 最好尽你所能
Don't Wanna See No Blood, 不想看到流血
Don't Be A Macho Man 不要去逞能
You Wanna Be Tough, 你要容忍
Better Do What You Can 最好尽你所能
So Beat It, But You Wanna Be Bad那么就避开吧,但你却偏要逞强
[Chorus]
Just Beat It, Beat It, Beat It, Beat It 避开吧,避开
No One Wants To Be Defeated 没人想要认输
Showin' How Funky Strong Is Your Fight 所以都来发狠耍狂
It Doesn't Matter Who's Wrong Or Right 其实对错并不重要
Just Beat It, Beat It 就避开吧,避开
Just Beat It, Beat It Just Beat It, Beat It Just Beat It, Beat It
[3rd Verse]
They're Out To Get You, 他们赶来抓你
Better Leave While You Can 你就赶快离开
Don't Wanna Be A Boy, 不想乳臭未干
You Wanna Be A Man 你想成为男子汉
You Wanna Stay Alive, 但如果你想活命
Better Do What You Can 就尽你所能
So Beat It, Just Beat It 避开吧,避开
[4th Verse]
You Have To Show Them 你本是要告诉他们 That You're Really Not Scared 你毫不畏惧
You're Playin' With Your Life,但却是在把生命当儿戏
This Ain't No Truth Or Dare 其实无所谓真理与胆量
They'll Kick You, Then They Beat You, 他们踢翻你,打倒你
Then They'll Tell You It's Fair 然后告诉你这就是公义
So Beat It, But You Wanna Be Bad 那么就避开吧,但你却偏要逞强
[Chorus]
Just Beat It, Beat It, Beat It, Beat It 避开吧,避开
No One Wants To Be Defeated 没人想要认输
Showin' How Funky Strong Is Your Fight 所以都来发狠耍狂
It Doesn't Matter Who's Wrong Or Right 其实对错并不重要
Just Beat It, Beat It 就避开吧,避开
[Chorus]
Just Beat It, Beat It, Beat It, Beat It 避开吧,避开
No One Wants To Be Defeated 没人想要认输
Showin' How Funky Strong Is Your Fight 所以都来发狠耍狂
It Doesn't Matter Who's Wrong Or Right 其实对错并不重要
Just Beat It, Beat It 就避开吧,避开
Just Beat It, Beat It Just Beat It, Beat It Just Beat It, Beat It
第三篇:中文翻译
对改善城市当前公共汽车运输的状况
关键字:组织 计划
摘要: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体系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城市赖于交通的生存和发展,快速发展的城市交通和促进发展。公共汽车运输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快发展城市公交运输为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
来自城市交通客流可分为公共交通和个体运输系统的2个系统。目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是: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覆盖率低和低水平的管理,以及其他车辆占用频繁公交车道造成运行效率低。城市道路的不合理,使当地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利用率低。老龄化程度高的城市公交车调度和组织的不合理。应加快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充分发展方便,速度快,容量大的交通。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城市公交交通。
1、城市公共汽车交通线 城市公共交通路线应承担该市的主要交通流,城市公共交通应分为主线和支线。主线连接主要的客运交通枢纽,超过百万的大城市里的人,注重客运交通枢纽,应迅速建立直接的公交路线。获得的数据常规调查手段是直接进入综合规划以及总体规划应与城市相协调而实施。使用专用车道,最好的理由是一个专用车道使其他车道隔离,使用专用车道,配备监测系统。
2、城市公共交通密度线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调度通常是线路规划密度,在中心城区3~公里/平方公里,城市周边地区的2~2.5km/km,道路之间的距离600~1000米,步行不超过4~之适当,城郊公交线路的长度应建议以长度8~12公里。这会导致长时间线的乘客等候时间长,巴士的时间到达率的一系列弊端等。
3、总线的安排和组织
车辆调度优化是确定正常和高效的公共交通运行的重要因素。根据客流变化和具体的操作条件和其他法规,各种型号车辆和道路交通组织,如客流高峰期集中在具有后备箱的车辆与大容量的组织或来自火车站穿梭巴士,在流量大和狭窄的街道,转弯半径小流量和小中巴。此外,他们可以采用智能管理工具。例如:公共交通车辆自动控制系统(简称国际车辆监控系统),它可以在调度室里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有效访问在两个地理信息系统之间。主要使用的GPS调度,动态目标跟踪和交通流数据采集,地理信息应用在交通管理和可视化的动态交通信息显示。此外,您可以使用可变信息板资料,广播,路旁公共电话,公共计算机网络终端,这对于已使用道路公共交通工具的用户,在路边,巴士站或公交车站,站台上,获得实时信息旅游巴士服务。
4、协调公交和出租车运营管理
出租车服务上门为乘客提供更高层次的公共运输。其使用率高能耗小于总线,空气污染严重,完全占据的体积单位的时间和空间资源,如道路的缺陷,它应该基于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出租车行业加强管理和经营管理,使与巴士协调发展。
5、车的技术改进
中国的客运能力,巴士小型(60130乘客)和大型货柜车(130-180乘客)应根据实际客运部署适当的模型,减少空载车辆份额。还应当符合旅客城市公交乘车的舒适性和乘客上下车方便性的要求。发展一个独立悬挂式专用低地板客车底盘,和通道高度的踏板,以降低车辆的重心高度。它也应及时更换车辆,一般公交车最好的服务寿命5至6年。超期服役总线噪声,排
气,和机械故障,以上一系列的缺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还制定了一些成果,应用现代高科技总线。例如,日本发明的新一代的日本“无人驾驶长跑城际公共汽车交通系统。”德国发达的城市公共客运车辆,新车可以和固定以及传统优势的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的组合。
6、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城市公共交通的道路空间的需求,低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要小,优先发展交通,除了中国,城市大多是密集,因此,公共运输系统和其他形式的辅助运输方式在我国城市客运结构呈现自然发展方向。
常用的方法有2种公共交通优先:
根据实际情况公车专用道或公交车道道路。第一个十字路口路口,公交优先措施;在主总线时段,公交专用车道入口,以及其他特殊巴士优先的措施,这符合措施。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系统,也是社会生产各方面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加快发展城市公交。
第四篇:中文翻译
自动化
作者:汪晋宽,于丁文,张健中国北京邮电学院.2006
自动化概述了机器或设备在缺少干预程序或要求自动操作和过程控制指示的情况下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平稳、准确、快速。”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研,运输,商业,卫生,服务,和家庭。自动控制技术不仅可以把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中的人从精神和窘迫危险的境地中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器官机能,重要的是它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能力。因此,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自动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自动化是在1946年发展起来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副局长哈德森福特首次提出了“自动”一词,用来描述发动机汽缸和自动传输及处理过程。50年代,自动调节器和经典控制理论的发展到达了单变量自动控制系统的局部自动化阶段。60年代,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广泛应用的出现,确保进入了最优控制和综合自动化的管理生产过程的阶段。70年代,自动化成为大型,复杂项目和非工程体系,现代控制理论的对象涉及许多困难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是为了促进自动化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这就是一个大型而复杂的系统,系统控制和智能控制系统,这是已出现了的计算机,通信技术,系统工程,人工智能和其他高级的成果自动化系统的综合利用,如柔性制造系统,办公自动化,智能机器人,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采用自动设备和应用则出现在18世纪以前。古人类长期生产和生活,为了减少自己的劳动,用这种有效的设备取代了家畜,自动设备来代替人类的智力活动繁难的欲望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时间和他们无关探索造出了原始的一些自动装置。中国古代指南车,再遥看17世纪在欧洲的风力发电控制装置的发明,虽然发明与自动化无关,但对其技术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
自动化技术在18世纪形成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1788年j.瓦特的英国工程师发明的离心调速器(也称为飞球调速器),并把其与蒸汽机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蒸汽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阀门。瓦特发明迎来了自动调节装置应用现代时代,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控制论的后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开始使用自动调整装置,处理工业生产的控制问题。这些监管机构的一些设备,跟踪给
出自《自动化概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定值,使一些物理量,在给定值附近依然存在。在自动化技术自动调节标志着一 个新的历史时期。进入20世纪,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调节装置的工业生产调整的分析和研究合成系统。虽然这在自动调节器反馈控制时期已被广泛应用于结构,但在理论上的反馈控制原理是从20世纪初的20年代。1833年,在机械设计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三首先提出了过程控制的原理。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939系统和控制世界的第一家专业研究机构让经典控制理论形成,并促使了当地自动化和组织准备的理论发展。
部分自动化形成于19世纪40至5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典自动控制理论在战后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形成于经典控制理论的复杂自动调节装置的设计,创造一个系统和控制这种新的科学领域。这门新学科被称为美国伺服理论,苏联称其为自动调节理论,主要是解决单变量控制问题。经典控制理论,这个名字是在1960年联合全国第一次会议的提出的。由于在1945年解除禁令发布后的战争,其被系统地阐述为经典控制理论。1945年,美国数学家维纳.N的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被推广。50年后,经典控制理论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经典控制理论基本上能满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工业发展的需要,军事技术的需求。但50年代的后期人们发现经典控制理论推广到多变量系统得出了错误的结论。经典控制理论到达了他所能应用的极限。
在20世纪40年发明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创造一个数字程控新时代,而它仅限于自动计算,但ENIAC的制造和EDVAC的成功,开创了电子数字程序控制的新纪元。60至70年代发明的,逻辑控制系统中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在过程控制和其他的电子数字计算机控制和直接控制生产基础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自20世纪后期,因为50年代是一个综合自动化时期,所以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这一时期,迫切需要解决多变量最优控制问题。于是诞生了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和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在微电子技术有了新的突破。1958年的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在1965年和1971年的单芯片微处理器。对微处理器控制技术的出现,产生了重大影响,控制工程师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复杂的微处理器来实现控制把综合自动化变为现实。
“自动化(自动化)”是在1936年美国的DSHarder,他建议在生产过程中,机器零件之间的转移没有人去执行操作的是“自动化”。自动化的概念是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过去,人们对自动化或自动化的机械作用功能目标的理解是,以取代人工操作,自动完成特定工作。这实质上是自动代替人的意见。后来,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以及自动化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机器(包括电脑),不仅取代了人的身体,而且心理也被取代去协助自动完成特定的工作。今天,这个自动化的概念似乎是不完美的。作为机器的自动化功能相对狭
义的理解是目标代替人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例如,有些人认为,像中国这样的人口,自动化没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今天,自动化已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观念有更广泛和深刻的内涵。
广义内容自动化包括以下内容:在制造自动化的形式有三种含义: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以取代或协助人的精神,人机制造系统和全系统的协调,管理,控制和优化。功能,以自动化来代替人的体力和脑力工作仅是自动化的一部分。自动化的特点是一些目标,已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制造自动化的范围不仅涉及到具体的生产过程,还有在产品生命周期有关的所有过程。自动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内涵。制造自动化技术目前非常活跃。
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被要求,同时也为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70年后,开始复杂系统自动化控制和先进的智能控制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国防,科学和经济领域,为实现更大范围的自动化,例如大型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全国铁路自动调度系统,国家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城市交通控制系统,自动化指挥系统,国家经济管理体制。自动化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延伸到非工程领域,如医疗自动化,人口控制,经济管理和自动化。自动化将在更大的模仿人的智能,工业中的机器人,海洋开发和空间探索等领域得到应用,专家系统在医疗诊断,地质勘探,取得了明显成效。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和农业自动化将成为新的科技革命和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通过一个开关的设计触及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大空间飞行器有阴影研究。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从事系统操作,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检测技术,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领域中工作中的应用式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和技术人员。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大的领域。据估计,国外大公司在这专业领域的项目和很可能发生在人员的短缺问题将会有很大的隔阂。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是信息电子领域的新课题,是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非常快速的发展,目前相对成熟。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是工程及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其主要技术手段,而且还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管理和决策的研究。一些特点是力量强,弱,电力和电子技术,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具有跨学科性结合,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因此使毕业生有很强的能力的去适应“宽口径”专业。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是一门把工程,整合文本,金融工程,艺术和电脑设计纳
入了新的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的科学。主要学科包括电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在70年代,首先是在英国的牛津大学首次直接电流控制模式,而驱动电压的执行元件是一个直流控制电压,专业生产直流,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简单,粗糙精度低。但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直流控制模式已众所周知,人们自然就想到与直流控制执行器的联系。随着晶体管,功率晶体管,场效应管及其他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和成熟,以及当前以完善的控制理论,现代数学,以弱电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德矩阵代数使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更为强大而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因此,这个专业已经在日本,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广泛发展,大学也设立了专业,在此期间也有很多成果,如数控机床完成,车间厂房控制工作已经有新的课题。电子技术和自动化,计算机相结合,为电子工程及自动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意义。无人驾驶系统的简化结构合理,即插即用型的产品成为新的宠儿。
一直以来,我们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自动化国家,机器人产品,专用集成电路等,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例如:“计算机为基础的集成化CAPP应用框架和开发环境平台” 为核心开发的过程知识,互动设计模型为基础的综合智能化CAPP开发平台和应用框架(CAPPFramework),推出金叶CAPP系统,CAPP和与双方的其他产品。随着支持过程建模和动态知识的获取,各类工艺设计和信息管理,产品技术信息的共享,支持基于进入决策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的特性,还有提供工艺知识库管理,流程定义格式卡应用支持工具和二次开发工具。系统的开放性,易于扩展和维护。产品已存在于国家企业,特别是企业CIMS推广的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示范工程和开发的产品,红外光电保护装置,高功率,高品质的开关电源的发展。机器人产品包括移动龙门式自动喷涂机,电动喷涂机器人,柔性仿形自动喷涂机,往复喷涂机,自动喷涂机器人,机器人框架,处理机器人,弧焊机器人。这些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仅仅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生产的一个侧面,并不能充分反映全貌。从技术在新一轮结构调整的各个方面中国外先进技术的影看来。现在局势是严重的,但也充满机遇。
石油炼制和化工过程自动化和其他工业液体或粉末的化学处理自动化。常用仪器仪表,调节器和由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组成的蒸馏设备或整个工厂的最优控制。主要控制的方法,运用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最优控制。制造业自动化是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结合的产物,校正的目标是离散零件。早期制造自动化是机械或电气元件,自动化或一个简单的单机自动化生产线。经过60世纪20年代,随着计算机应用,出现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自动化仓库。开发应用于很多方面,小批量的生产型柔性制造系统(FMS)。为使柔性制造系统为基础的自动化车间,信息管理,生产管理和自
动化融合起来,这里使用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厂自动化(CIMS)。自动化工厂或人力,财力,物力,生产,办公及其他业务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处理机构管理是涉及计算机和通信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的核心科目。常用的多种高速电脑和大量的信息组成一个本地网络终端。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基于决策支持系统(DSS)得以发展,为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其他建议。自动化的社会影响是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动化技术研究,应用和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生产过程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效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产品质量,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体系,使社会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
------摘自《自动化概论》
第五篇:莎士比亚
第一时期(1590~1600年)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
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时期(1601~1607年)以悲剧为主,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
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 》的历史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第三时期(1608~1613)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
【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es beare 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
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1586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2~1593)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奥维德吉尔的著作,主题是描写爱情不可抗拒以及谴责违背“荣誉”观念的兽行。14行诗(1592~1598)多采用连续性的组诗形式,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早期(1590~1600年):这时期的伊丽莎白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O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中期(1601~1607年):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重结,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这种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代表作《哈姆雷特》(16O1)展现了一场进步势力与专治黑暗势力寡不敌众的惊心动魄斗争。《奥赛罗》(1604)描写了一幕冲破封建束缚又陷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阴谋的青年男女的感人爱情悲剧。《李尔王》(1606)描写刚愎自用的封建君王在真诚和伪善的事实教育下变为一个现实而具同情心的“人”的过程。《麦克白》(1606)则揭露权势野心对人的毁灭性腐蚀毒害作用。这时期所写的喜剧《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等也同样具有悲剧色彩。
晚期(1608~1612年):这时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写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暴风雨》(1611)写米兰公爵用魔法把谋权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等所乘的船摄到荒岛,并宽恕了他,其弟也交还了王位。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
悲剧:麦克白,李尔王,哈姆莱特,奥瑟罗,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
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错中错,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