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度学校经典诵读诵读活动方案
佛山市顺德区明德小学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明德小学 2013学年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以经典诗文,自动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经典的校本课程。
二、实施方式:
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各班级结合自己实际,利用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校本课程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小学生的诵读活动。学校举行师生诵读展演活动。
三、具体措施:
学校方面:
(1)4月初,学校制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计划,提出活动要求。
(2)广泛宣传,营造书香校园。
利用校园里的宣传窗建立每班的诵读板块;学校开设校园经典诗文小广播;开辟“古诗角”、“经典壁”和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发动家长与孩子共读经典,共同创良好的读书氛围。
(3)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
利用晨读让学生诵读古诗文。
利用校本课程开设经典诵读课。
开展“经典诵读”为主题内容的班队会。
开展 “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的古诗文诵读展演活动。
(4)积极探究古诗文教学方法,摸索古诗文诵读的形式。
(5)学校将组织人员,把活动中师生搜集的古诗文分类整理,汇编成册,做为我校古诗文学习的校本教材。
班级方面:
(1)在经典诵读课上做诵读指导,可举办诵读擂台赛,也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展示或交流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搜集、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
(2)倡导班级开展“课前一吟”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广泛搜集古诗文,开展看谁找的多、读的多、背的多活动。班级每月要评出“诵读大王”、“小诗仙”等。
(4)开设“诗文”园地。每个班级在板报栏里开设一块“诗文”园地,内容可以是要求会背的古诗或古诗的背景介绍,也可是为古诗配的书画,学习、巧用古诗的仿写习作等。
四、诵读内容:
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弟子规》。
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三字经》。
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千字文》。
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朱子家训》。
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大学》《中庸》《论语》部分篇章。
六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孟子》《论语》部分篇章。
五、具体活动安排:
四月份:
1、学校制定活动方案。各班针对本班情况制定活动计划。全校拉开诵读活动序幕。
2、发动学生广泛搜集优秀诗文。并选出适合本班的优秀作品诵读。
3、各班在板报中开辟一个学古诗文的园地,营造诵读氛围。
五月份:
1、班级开展“我会背”汇报活动,人人参加。
2、学校检查班级诵读情况。
3、观摩一节古诗诵读指导课。
六月份:
1、各班进行古诗文的收集和整理,制成“古诗文汇编集”。
2、班级评选诵读“小明星”。
3、学校召开师生同台表演的“诵诗会”。七月份:
学校举办“古诗文汇编集”展览。
九月份:
1、9月12日——9月19日学校诵读展演初赛。分学生组、教师组。
2、9月25日——9月26日参加区级展演比赛。分学生组、教师组。
十月份:
总结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情况。
佛山市顺德区明德小学
2013年3月26日
第二篇:诵读活动方案
《弟子规》及百科知识竞赛实施方案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传统,大力推进我专业部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培育和丰富学校德育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根据学校及专业部的要求,结合我部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为依据,以《弟子规》文明礼仪经典作品为突破口,以文明礼仪经典作品诵读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提高学生文明素养,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二、活动目的
通过诵读、熟背《弟子规》文明礼仪经典作品以达到文化熏陶,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三、活动主题 诵读《弟子规》,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四、实施对象 机电数控部所有学生
五、活动时间
2013年10月至11月中旬
六、活动安排
诵读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诵读记忆阶段。此阶段要求各班班主任老师及语文老师积极发动、精心组织各班学生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
第二阶段是《弟子规》诵读、知识竞赛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每班派出代表三名学生进行参赛。
时间:2013年11月中下旬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七、奖励方法
本次活动表彰前三名班级。
八、活动要求
各班要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机电数控部 2013年10月9日
第三篇:诵读活动方案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经典的现代德育功能,把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载体和平台。广泛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诵读国学经典,宏扬中华美德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进校园、进课堂活动。
1.建立一支经典诵读团队,各年级挑选3-5名诵读基础比较出色的学生,组建校经典诵读团队,定期排练节目,并根据这些学生的表现及时更换人选,以备参加校级、镇级、市级等比赛和展示活动。
2.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安排在下午第三节课的时候,具体时间和指导老师安排见课外活动安排表。
3.每班开辟一个经典诗文角,每周更换一次内容。充分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每堂课的课前两分钟,放学的路队上等时间,每班都在班长的带领下诵读老师布置的每周诵读内容,做到熟读成颂。
4.进行校园内的阅读文化环境布置。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要求辟有诗园,内容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如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5.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二)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读用结合活动。
1.每学期结合推普周或阅读节举办一次读用结合活动,形式包括个人古诗文知识竞赛、整班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诗配画比赛等。
2.举行一次经典诵读展示,利用新年文艺汇演活动,将优秀的经典诵读节目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展示。
第四篇:学校诵读比赛方案
仪陇县思德乡小学校2017年秋 “心中有书,为你朗读”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丰富内涵,为了创设全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认知,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开展“心中有书,为你朗读”读书评比活动。
一、活动内容
1、时间、地点:10月18日(根据天气择机进行)
2、参赛对象:一至九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每班组织一个读书推荐节目,参与学生人数不限(可一人或多人参加)。
3、朗读要求
(1)朗读形式:A 向群体或个人推荐作品(可以是一篇文章或片段、一首诗歌、一本书等),要说明推荐理由;B 为群体或个人献上一次朗读。两种形式均可配乐、伴舞、分角色等。
示例:A “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B “我今天想把这篇朱自清的《背影》读给我的父亲……”
(2)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3)语文教师需对本班朗读材料严格把关,并在比赛前报到曹建老师(***)。
4、奖项设置
分高、中、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5、具体工作安排
主持:待定(曹建老师负责安排培训。)
统分:吴明虎、廖丹东
记分传递:待定(刘敏负责安排)宣传报道:周太科老师。
印制评分表格、奖状:教导处
比赛顺序抽签:比赛前一天
设备及舞台布置:值周老师及值周班级
班级秩序:各班主任及体育老师
二、评委:
三、三、评分标准(10分制)
⒈所选诗歌、散文等,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2分)
⒉准确使用普通话,声音洪亮。(2分)
⒊吐字清晰,正确把握朗诵节奏。(2分)
⒋有真情实意,寓意深刻,富有感召力。(2分)
⒌衣着得体,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2分)
采用10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求平均分。
四、几点要求:
1、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积极参加本次读书竞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营造书香校园,提升文化品位。
2、全体语文教师要会同班主任认真选材,悉心指导,努力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确保竞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活动中,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然后择优选择学生参加比赛。
4、此次活动结束后,各教师要通过阅读指导,课堂教学渗透,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形式,将读书活动、经典名篇诵读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仪陇县思德乡小学校
2017年9月30日
第五篇:学校经典诵读方案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龙城镇黑龙王庙小学
2014.8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经典诵读活动意义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站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经典诵读活动主题
活动以“诵经典
品书香
塑人格 ”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校广大学生诵读成果,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经典诵读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徐合祥
成员:教务主任 少先队辅导员及各班班主任。
四、经典诵读活动口号
1、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
2、读高雅书,做优雅人。
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4、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5、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6、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7、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
8、营造诗意校园,建设精神家园。
9、诵读,让校园精神起来!
10、读书修身,读书养性。
11、诵读,为人生打下高雅的底色。
12、最是书香能致远。五.经典诵读篇目
一年级:课标推荐古诗文1——15首,鼓励背诵《三字经》。二年级:课标推荐古诗文16——30首,鼓励背诵《百家姓》。三年级:课标推荐古诗文31——40首,鼓励继续背诵《三字经》。四年级:课标推荐古诗文41——50首,鼓励背诵《论语》。
五年级:课标推荐古诗文51——62首,鼓励继续背诵《论语》,现代诗文10篇。
六年级:课标推荐古诗文63——75首,鼓励背诵《千字文》,现代诗文10篇。
六.经典诵读活动措施
(一)诵读时间
1.每天保证学生有二十分钟的诵读时间。每节语文课前的一两分钟,开展“课前一诵”活动,做到读而常诵之,同时利用每周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
2.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诵读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诵读表演。
3.在每周的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诵读的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每周学校教导处随机抽查。
4.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在诵读时间上,各班级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二)诵读措施
1.创造“四条途径”,激发诵读兴趣。
1.一听,即听广播。学校广播站开设“职教之声经典小广播”,由教师、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经典朗诵、赏析以及有关经典的趣闻轶事等。
1.二看,即通过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经典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经典记住。
1.三抄,让学生做经典卡、办手抄报、制经典集。
1.四赛,本期进行一次经典诵读方面的竞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经典的诵读量。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方面的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2.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的情况下,学校每学期进行“经典诵读先进班”评比活动,使经典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3.班主任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经典角”,“经典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争创书香班级。
4.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经典,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经典文化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5.总结评比
每学期结束,学校根据各班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情况,以个人和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奖励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