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 改 培 训 感 言
课 改 培 训 感 言
思南五中白明艳
2014年4月9日,对每一个致力于打造思南县教育高地的课改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全国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教师报”和思南县教育局联合打造“智慧山水、学在思南”的高效课堂培训在今天闪亮登场了!听了中国教师报总编李炳亭先生的专题讲座,西池小学李艳丽校长儿童心理分析,前进小学张春森校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打造课改名师团队后,深刻感受就是:心灵震撼!实施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只有进行新课改,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作为本次课改的一线老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首先,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
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
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其次,课改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课程改革是全县人民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我个人认为其内容表现为:
一、课改需要加强各实验区、校之间的对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实验区、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例如:周六上午学区的研讨和下午学片的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
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二、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
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三、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
教师在对话中要注意做到:
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最后,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
“科研兴校”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参与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树立科研意识。启动课改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进实验的目的,依据本校特色,将课改工作与“探究——发展”课题相挂钩,以科研为先导,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
因而,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的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总而言之,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第二篇:课改感言1
十年课改心得体会
我有幸成为新课改的体验者,在实施新课改的十年中,我教过四、五、六年级的数学,教材已经进行了两次或多或少的修改,有的是添枝加叶,有的是割筋加骨,感觉好像一艘锋利的冲锋坦克,开启了全新的教育征途,也开启了我的教学新思路,或许能有一些发言权,特别是四五年级的教材让我在平时教学中也颇有感想,现在总结点滴新课改的教学感受如下。
一、新在课程理念,小学教材的新课改在数学方面要求的是具备数学素质的人而不一定非得成为高尖的数学人才,而是应用者和受益者,为什么社会上会有那么多的经济受骗者,事业失意者,如果他们经历了我们今天的课堂,参与了统计与概率的亲身体验那么就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和数理敏感度,一切将大为不同.让课堂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些数学新课改的内涵,你会认为新课改并不是一种艰苦的摸索,而是一种人性的释放,价值的回归,快乐的源泉!
二、乐在课程资源
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给我的感觉是课本简单了,课却难上了,但它提供给我们的课程资源却丰富的多了,比如小数的初步认识,我在教学的时候对于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进行顺序产生了很大的迷惑,于是我本着想别人学习的态度上网进行了一次理顺内容再学教材的研究,结果在某小学的网站上我发现了教学内容的教学顺序重新设计,我用心学习后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就是说我改变课本上的教学资源,先用一米长的纸条让学生找
出0.5米的所在处,再让学生找出0.1米的所在处,就是把0.5米平均分成5份,一份就是0.1,一米里有2个0.5,就有10个0.1,由此得到0.1就是十分之一,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让我教的信心百倍,学生学得津津有味,为此我深深体会到新课改的课程资源的丰富所在,一个数学教师的备课,已远远不满足于备课笔记上,眼观四方,耳听八路,信息技术的使用让所有师生感到新奇高效,不知不觉告别单纯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旧模式,走出了“闭门造车,刚愎自用”的窝里斗,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虽然不能个个都出自已之手,却也能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更多的是活动的共同行动者与合作者。而课堂教育受时空限制,借助于网络环境,能有效的展示收集的材料,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老师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时刻了解数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成为学生的示范者、咨询者、质疑者、鼓励者让我也深深感叹数学的魅力。
三、活在课堂教学
“独乐,众乐,孰乐?”新课程让我真正领略这句话真实境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给了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更多的愉快感受,给提高学生的动手,表达能力和交流意识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平台.教材中“议一议”的内容,特别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教室内,上下左右的伙伴彼此接触机会较多,由此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运用“邻近协同”的作用,充分运用邻近的空间位置克服学生的“读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不良个性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对每节课后的“想一想”
到“议一议”,再到“动一动”、“画一画”、“算一算”。对于某些要用机械性识记的知识概念,可发动同桌同学之间“互相读一遍”、“互相背一遍”、“互相默一遍”、“互相测一遍”、“互相批改订正作业”、“互相交换意见”等,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别人切磋、研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上经常开展解题竞赛,以奖代惩,学生或许已看淡五角星,大红花,但是绝对抵挡不了小恩小惠,如优胜者可以减免一些基础性的机械重复的作业,或许这正与教育界亘古不变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实际中也证明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
新课程的课堂内容贴近生活,数学案例熟悉而生动,这就决定了它的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我从“一讲到底”的传统角色中彻底解脱出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注重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操作,让学生自己去参与;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课堂教学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理解和掌握了知识,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保证了教学的有序进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改十年,感触颇深,课改工作远远没有结束,改革远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复杂,只要我们摒弃以前的急功近利式的教学习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用不断刷新的教学方法,一切所谓的艰辛都是快乐的源泉 ,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每天的工作都会充满激情!
第三篇:参加暑期初中课改联合体教师培训感言
参加暑期初中课改联合体教师培训感言
太原市67中杜丽红
伴着如火的骄阳,我们参加了太原市初中课改联合体的暑期培训。在培训中,我专心听报告、认真研讨,虚心请教,亲自操刀练习。经过七天的学习,我有很多的收获,也有几许的思索。
一、我的收获:
1、在这个平台上,我了解到其他学校的课改的步伐,看到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再次看到三中语文课的教学模式。
2、在这个平台上,我与别的学校的教师交流,听到他们说出了头头是道的教育教学理论,佩服之余,有些惭愧。
3、在清徐二中,我领略了宋校长的魅力,他精神饱满,他教育理念务实而先进,他深入课堂,与二中的教师真正的研究探讨教学。
4、这次的培训形式新,内容新,参与的教师人人有收获。我自己参加了汇报课的展示,也有小收获。如
(1)让学生情绪饱满的上课。第一次面对陌生的学生和老师讲课。开课前,一定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让学生与你拉近距离。
(2)让你的课堂设计是语文组的集体智慧结晶。备课时充分听取同学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千万不能闭门造车。现在提倡集体备课,但有时条件也不具备,不具备时,要勇于向别人请教。
二、我的思索:
1、这个培训形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成年人,都只想给
学校挣分,不给学校抹黑,也不愿意让校长批评。可见用分值量化考核学生很可行。我想考核后,如何奖励呢?长期的考核,学生在乎吗?
2、课改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必须是实打实的做。我们有时是跟风的,也没实打实的去做,也没具体可操作的细则。这些如何去做?
3、合格的领导领导合格的团队。我们领导有激情,有想法,教师们也有改革的想法,也有让学校好起来的愿望。可这么二者就能协调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团结和谐进取的团队?
4、集体备课真是个好的东西。在我们小学校,大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口头。怎样在我们小的学校,单兵作战的形式中,实现集体备课,而不是各自为阵,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一点东西?
不管是收获还是思索,我都将不断的进行思考;有用要用在教学中,需要提升要不断学习。
第四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_
免费
课改培训心得体会_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认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通过培训,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课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高中生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那么高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突出引导学生思考并规划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比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更关注学生深层次的生活需要。
首先,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其次,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除了在传统的学科课程中引进与课程目标相匹配的、鲜活的、有时代感的课程内容外,适时增加新的课程领域或门类。第四,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那么每一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信息,选择学习的课程,确定学习的基本进程,由此形成个人的学习计划。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的情景变化,不断调整所形成的计划,以尽可能适应自己的需要和特点。第五,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计划。最后,实行学分制管理。总之,都强调对高中学生公民的责任感,个性发展与适应时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的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分享
免费
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并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应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正如专家所说的,去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例如,高中美术新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富有时代气息、更适应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习者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方法上,遵循题材、功能、结构和任务的编写方式,以题材为纲,以运用性为目标;在主题和任务结合,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发现、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务;分散到模块中的各个部分,体现学习的过程;重视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注学生的情感等;能够发挥分享
免费
学生的想象力。
21世纪是呼唤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通过培训了解到新课改关注人的需要并关注人的发展,满足了现代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的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分享
第五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云枫初级中学新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陈旭蓝
2012-8-21
拓展训练、岗前培训体会与心得
今年暑假,我有幸成为了云枫初级中学的一员。8月中旬,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在短短几天的学习训练中,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记得有人说过,只有亲身经历的才是最难忘的,只有亲身体验的才是最真实的。正是这无数的经历与体验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寻找人生的支点,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次的新教师培训,是我人生中又一次新的体验,在这次培训中我受益良多。我着重从这两个方面谈谈:
一.别开生面的拓展训练,铸造了一个敢打敢拼、信心十足的团队 8月15日中午我们到达了重庆铁山坪拓展训练基地,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在教练的指导与组织下,我们一共参与了背摔、穿电网、九米高空过断桥、孤岛求生、盲人方阵等几个项目。这些充满惊险、让人紧张而又激动的项目,让我们这些刚刚走进云枫初中这个团队的新人们从素不相识到互相信任,让我明白“信任”不仅要对别人心怀感恩,它更意味着一种责任。正因为有了我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我们全体成员才有了同心协力、共同战胜困难的决心与信心;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团队协作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突破自己心理的极限,让自己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盲人方阵”这个项目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我们是幸运的,这是上天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对此,我们要学会回报,从我们的本职工作做起,关爱我们的每一位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天的拓展训练是短暂的,但是它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我要把拓展训练中体会到的切实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使自己充分融入到云枫初中这个卓越的团队之中。
二.初涉课改理论,观摩课改成效,更坚定了走课改之路的信心
回到开县,我又接受了为期四天的课改理念、实作等方面的学习,对我的触动特别大:现在的教学不能再像以前的“一言堂”那样填鸭式的教学,要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 云枫初级中学新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陈旭蓝
2012-8-21
中来,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做课堂上的主人公,都要有感悟、有收获。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要做到这一点,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榜样和学习上的伙伴。首先,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其次,展现教学活动的魅力,设计学生喜欢的课堂,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从而做到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再者,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成为学生的朋友、榜样和学习上的伙伴,充分发挥学习小组每个成员的内动力,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2.精心编写导学案,针对学生的差异做好复备
导学案是我们教学的线路图、方向盘,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要精心的编写,不能敷衍。从专家的指导中我体会到编写一份优秀的导学案,首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课程标准。其次是对学生做好摸底,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程度,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编写自主学习案、合作探究案、检测评价案,对里面的问题要精心的锤炼,力求问题难易适中,有的放矢。习题要精心的筛选,要有层次,有针对性。
3.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授者、“独裁者”、“裁判员”、“演员”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虚心、诚实、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近学生的“心田”。教师是学习者和知识之间的中介者,不光是传授知识,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等,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新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回顾学习中的每一步骤,使他们在脱离这种结构化的情境之后,仍然会使用该方法。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评价新方法,让学生自己决定方法的有效性。
云枫初级中学新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陈旭蓝
2012-8-21
4.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
学校给了我们很多不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给学生公平公正全方位的评价,从不同角度来肯定学生、激励学生、约束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不同的积极的发展和彰显,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培训即将结束,新学期即将来临,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教育形势,我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在学校制定的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拟定出个人的发展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在学校这个大团队的帮助下,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作为当代新形势下的教师,我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积极投身新课改。我会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为新课改在云枫初中的推动、在开县的推动贡献自己的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