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如何写好感悟?
一、读懂原文抓中心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读文章前我们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作者等。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一是初读感知,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来龙去脉,建立起对课文的初步总体印象。初读《小音乐家扬科》我们知道文章记叙了具有音乐才能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二是细读深思,抓重点,引导学生评词析句,细读深思,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细细品读文章,可先让学生找出一些能反映扬科热爱音乐的重点词句,再细细体会语言的形象生动,故事的扣人心弦之处。三是研读体悟,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用心去感悟生活、研读文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们进一步明白了夺去小音乐家扬科生命的罪魁祸首是人吃人,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穷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只能被埋没,甚至遭到被迫害至死的悲惨命运,使学生感悟到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如此幸福。我们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能领会到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才具备了写“感”的条件。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切不可面面俱到。例如《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有这么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感点:一是张飞对诸葛亮粗鲁无礼,张飞很莽撞。二是写刘备的语句和写张飞的语句对应起来可以看出刘备态度很谦恭。三是从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完成统一国家大业,从中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我们可发现第三个感点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也就是反复读这个故事后感受最深的一点,那么我们就选第三个作为读后感的切入点。
三、读感结合有侧重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我们说,“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它不像记叙文中的“叙”那样具体、形象、生动,读后感中的“叙”要做到简明。小学生写读后感常犯的毛病是复述原文,没有做到简明扼要。有的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编乱写,说道理时空发议论,而缺乏身边的实例。写读 1
后感可以说经验,也可以谈教训。大多出色的读后感,总是受原文内容或情感触发,从而引起对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问题的思考。读后感,是有“读”有“感”,“读”、“感”结合的。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无论用哪种方法写,必须叫学生做到二不要;不抄录课文:要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从古到今,从近到远,从己到人,从正面到反面,只要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系,都应允许他们大胆自由地写,如果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作者的切身体会结合起来写,那么他们的读后感一定更真切,更有感染力。
阅读与感受
—学写读书笔记
13养花
老舍
如何写感悟: 同学们,这里老师给你介绍几点写读后感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读后感又叫心得体会,在你读完一篇文章后,如果很有感触,你便可以在简述原文的基础上,借题发挥,展开讨论、阐明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一定要围绕原文的精神,不能“离题”、“跑题”。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这是说明的部分;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即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1、开头:
一般交代所读的书名、作者,简洁地写出自己总的感受;也可以简单介绍原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范文:课内
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感
主要内容概括:这篇文章讲的是:在费城的七月一个闷热的日子里,“我”和五个小伙伴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想找一个新花样来玩。于是我们选择了爬悬崖,“我”不敢去。等“我”爬上半山腰时,他们都顺着小路回去了。而“我”上下两难。到了天黑,爸爸把“我”找到,教“我”怎么下悬崖。最后“我”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本文作者通过写自己童年时一次“脱险” 2 TOP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自己从此事件中领悟出的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哪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终将战胜巨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2、中间(谈感受):
一是要引用原文或叙述情节,但内容要少。
二是要写出感想,这部分内容要具体。如何将感受写具体呢?
1.深谈感受。写学到的知识,得到的启示,受到的教育。2.抓感受深的一、两点,结合句、段、情节谈感受。3.联系社会、生活、自己的实际进行议论与抒情。
3、结尾: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提出自己对所读文章的评价。
《贝壳》:
读了“贝壳”这篇短文,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责任心,不要甘为平庸,甘心一辈子碌碌无为。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认真思索地去做每一件事。作为一名学生,要像海绵一样吸收点滴的知识,做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奥斯托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
读《养花》有感
开学初,我打开新发下来的语文书,迫不及待地浏览起来。《养花》这个醒目的文题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爷爷。我反复阅读了好几遍,不仅体会到了老舍爷爷写的养花的种种乐趣,还明白了一些道理。
“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这篇文章老舍爷爷仅仅是在说养花吗?不,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我懂得了劳动中可获得知识,劳动需要付出,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否则会一事无成。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写上去,必然使文章平淡。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抓住原作的中心内容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二、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可以联系个人实际,如: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等,写出符合实际的感悟来。
三、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
读后感是要用切身体会,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重点在“感”字上。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引用不能太多,以自己的语言为主,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第二篇:五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读书笔记的方法
五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读书笔记的方法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你不妨养成这样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能够帮助你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你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提高你的分析综合能力。这里给你介绍五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阅读你自己的书籍时,可随时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画线或做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圆圈、黑点、交叉、箭头、曲线、方框、疑问号、惊叹号等等。有些精读的书,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线,以示区别。比如,在重点行下面画上红线,在难点行下面画上蓝线等等。每种线条和符号代表什么意义,应由你自己来掌握。
阅读中,在文章的“ 天头”“ 地脚” 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或体会。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以后阅读时引起注意,也是一种灵活、简便的读书笔记的好形式。清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都属于这一类读书笔记。
可摘录在本子上,也可摘录在卡片上。文摘卡片,文具商店里都有出售的。你也可以自制,纸质得选用硬一些的。卡片一般得有题目、类别、作者、书刊名称、第几期以及内容摘要这样一些内容,一张卡片只摘抄一类内容。等卡片积累到相当数量时,再按不同的类别(如警句格言、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分门别类,以便随时使用。摘录时应注意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改动原文的字句和标点。
把文章的提要写出来,力求抓住重点,概括出基本内容,文字须简明扼要,但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写进去。提纲笔记对以后自己在写作中的资料运用会很有帮助的。
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体会最深刻、最有意义的部分写成心得笔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也可以将提纲笔记和心得笔记合在一起写出。作心得笔记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心得笔记不必拘泥于某一固定形式,有感而发。比如,可以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和你的心得体会等。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多人体验、总结出来的良好的读书方法,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训练方法。但愿你以后读书能做到“ 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第三篇: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很多。从内容来说,无非两类,一类以记书的内容为主,一类以记自己的感受为主,前者多是为了吸收,后者多是为了思考。从形式上来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记在书上,一种记在本子上,再一种是记在活页纸或卡片上。前两种比较系统,复习起来可以联系全书;第三种比较灵活,可按问题重新组合,便于检索,或根据需要再次分类研究。在阅读时应选用哪一种方法做笔记最好,要根据阅读的目的和个人的习惯、能力来决定,不能一概而论。
下面介绍经常被采用的几种笔记形式,同学们可按阅读的步骤选择使用。
一、符号笔记
就是用不同开头或不同颜色的线条、图形在书刊上作出标记。例如用绿色的直线表示重点,用蓝色的波纹表示疑难,用紫色的双圈标在句末表示赞赏,用红色的问号标在正文左右的空白处表示内容有错误等。有时还可以配合符号,写上简要的几个字,使符号的意义更具体明确。
这种笔记,一般在初次阅读时使用,目的是引起注意。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有些问题须作进一步思考,或者要设法记住它,便随手标示出来,准备回过头来仔细研究。必须强调的是,书刊应是属于自己的,才能在上面打上各种标记。
符号笔记的各种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由自己掌握。对那些比较长的段落,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层次,以使其眉目清楚,条理系统。但要注意:各符号使用前要加以设计,线条和图形的含义要固定,阅读自始至终都要前后一致,也不能一天一变,反而把自己弄糊涂了。使用的符号不可过多,这样才能保证一打开圈点过的书就能明白。还要注意圈点和勾画的地方也不宜过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门的记号,反而起不到重点的作用。
二、批注笔记
批注笔记就是在书眉上写上校文、订误、提示、心得、评语等眉批,或在原文后面加眉批,在行与行之间加行批,在正文两白边旁批,在佳妙处加旁点,在最精辟处加旁圈。这类笔记的好处是随读随写,不受约束,往往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写得好的批注笔记,小而精,见解独到,一语破的,能启发顿悟,即所谓“思理入妙,要言不烦”。这样的批注是哲学思辩性与文学精炼性的统一,不但于笔记者本人有回味的价值,其他读者亦以一睹为快。古人就很珍爱这类批语笔记,像李贽的《史纲评要》,金圣叹、毛宗岗评的《水浒》和《三国演义》,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流传甚广。
批注时应该做到即言之有物又简明扼要。批语要有分析,不管是褒是贬,都应该说点根据来。随便加上一些“好”、“绝妙”或“废话”、“胡说”之类的话是没有用处的。但批语也不应过长,啰里啰嗦地说不到点子上也不好。
和符号批记一样,这种形式也是当书刊是属于自己的才适用。
例一:
我说这三个例子是说明:毛主席也是封建社会农民家庭出身的一个孩子,四个“也”突出作他也曾经迷信过,他也曾经读过古书,他也曾经研究问题开始注重一个方面,为普通人的特点。说对另一个方面没有注重。他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从迷信中觉悟出来,否定旧明伟大的原因。的;他之所以伟大,更在于他敢于承认旧的过去。
(周恩来《学习毛泽东》)
例二: 盼春。以下描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春草图。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的动态、质地、色泽、长势。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 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
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春花图。
树上、花下、遍地: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明明媚,令人沉醉。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
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
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图。
嗅觉写出春风的沉醉,“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视觉、听觉刻画出春风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的和谐。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朱自清《春》)
例三: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 迂腐 炫耀
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
(鲁迅《孔乙己》)
三、摘抄式笔记
就是把原文重要的语句、数据、公式、定理、精彩段落、精辟的论述、佳句、警句或重要的史实、资料等摘录下来,甚至全抄原文,以便日后查检。关于词句、个别论点、个别事物的摘录,则宜用卡片或活页约的形式,以便于分类保存查检;整本书或长篇文章的详细抄写,宜用笔记本的形式,可多备几个笔记本。按需要门类分别抄写。更为省事的就是将这些文字(或图画)剪下来,贴在笔记本或不用的杂志上,如果书刊不是自己的,则可以先复印后剪贴。
采用摘抄式笔记须注意:
1.要摘抄那些精彩、有价值、有必要的内容;
2.摘录后要经过核对,注意与原文相符,甚至标点符号也要与原文一样,否则就有可能把作者的原意弄错;
3.摘抄前后或中间有所省略,要用省略号表示。如果遇上原文已有的省略号,要加括号注明“(省略号为原文已有)”,以便区别;
4.摘录可以帮助记忆,同时,抄录下来的资料也有利于保存,便于今后温故知新或写作征引,所以,一定要在抄录(或剪贴)后注明资料的来源,如书名或刊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月等,需要时可查考原文;
5.使用卡片摘抄资料,一张卡片只能记一条材料,不能因为怕浪费纸张而在一张卡片上记几条材料。否则,不便于分类,也不便于检索;
6.如果能在抄录后,随时写一点体会、感想,可以促使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例一:(妙录名言)类:名人名言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序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6页。)
——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习惯 例二:(摘抄优美的语句)类:作文〃写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红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的景色。
(描写夏日荷塘景色。摘自《荷叶咏》)
见《散文选读——少年课外阅读辅导》第119页 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7月出版
四、索引式笔记
就是将所读书、文中的重要资料,按问题性质记明出处、作者、页数等在卡片上。索引是检索资料的一种工具。严格说来,它同勾画一样,还不是真正的读书笔记。在什么情况下要做索引笔记呢?第一种情况是为了研究某个问题,急于从很多书中找全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读过以后来不及摘抄;第二种情况是整本书中有关某个问题的论述材料很多,简单抄摘不解决问题,详细抄下来又太耽误时间;第三种情况是自己有这本书,只需要按问题编出索引,随时查阅起来就很方便,不需要时再专门抄摘;第四种情况是有时做的专题笔记很多,使用时查阅起来仍有困难,也还需要做一个笔记材料索引。做笔记材料索引的方法,将在后面第二节谈到。
索引的特点就是只记一个意思(或文题)和出处,非常简明。除了方便查阅外,有时单把有关某个问题的所有索引浏览一下,也非常有益,能够帮助你概要地掌握全部观点和材料。
例一:(笔记材料索引卡)
春(朱自清)类:散文 见《读书笔记》3号本第5页
例二:
如何培养创造力
类:创造篇
见杨智主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
第115-118页,第257-259页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五、提纲式笔记
提纲,就是把整本书的内容要点,用简练的语言,以标题的形式依次地记载下来。提纲是一篇作品的明细表,采用不同种类的提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作品不同角度的内容。所以做提纲式笔记既概括了读物内容,锻炼了概括能力,又使我们印象中的作品更具条理性,便于掌握全书的内容、逻辑结构、作者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其效果比重读一遍还要好。复习时便可凭借这些提纲生发开去,产生丰富联想而又不把主要意思遗漏掉。不少同学就是通过提纲的办法,把书“读薄”的。
提纲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段落提纲、情节提纲、描写提纲、说明提纲、人物提纲、论点论据提纲和论证提纲等多种。但使用最多的是段落提纲。
例如: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根据第一部分的内容(1~8小节),可编写提纲如下: 1.(1~2小节)夏秋季百草园的景色及情趣。
2.(3~6小节)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话般的色彩。3.(7~8小节)冬天的百草园雪后捕鸟的乐趣。
六、提要式笔记
即把原文的基本内容、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这种笔记写法,常常在谈长篇、中篇的各种书籍时使用,可记在卡片、活页纸或笔记本上。这种笔记要求首先要把原文读通、读懂,抓住重点,然后再把基本内容概括出来,力求文字简明扼要,目的是使自己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回忆起书的基本内容。如是故事或小说等记人叙事的文体,就应该抓住它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中心思想,用很简洁的文字 予以概括;如是论说文体,可按论证的结构将论点、论据记下来,主要观点力求不遗漏,对阐述、论证部分可以从略。刚开始学写整一本书的提要,可以参考书前(或书后)的内容提要,也可以做提纲笔记,先练习编写文章的段落提纲,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时间一久便熟能生巧了。这对提高综合、归纳能力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例一:
《西游记》这部小说的提要: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作的长篇小说。根据唐代名僧玄奘去天竺(今印度)取经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剧本、杂剧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成。全书一百回。前七回写孙悟空出世、远游求道、闯龙宫、搅冥府、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交待取经缘起;第十三回以后,转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降妖伏魔,化险为夷,安达西天。小说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神猴孙悟空为主人公,将社会矛盾和自然力量幻化为一个五光十色的神奇世界,曲折地表现了劳动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捣乱封建秩序,不畏强暴,战胜困难,同一切灾害和邪恶作坚决斗争的精神。
例二: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的提要:
小说主要描写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北京一批青年爱国学生在“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中的斗争事迹。林道静是书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要求进步、向往革命又比较脆弱、耽于幻想的青年,但在如火如荼的斗争中,在卢嘉川、林红、江华等优秀共产党员的教育、帮助下,经过痛苦的思想改造,终于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全书围绕着林道静这个主要人物,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青年群像。如追求光明的许宁,文静幼稚的王晓燕,自私庸俗的余永泽,醉生梦死的白丽萍,还有无耻的叛徒戴愉等,都颇有个性。小说通过这些人物,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进步青年学生的苦闷、彷徨、斗争、欢乐,也鞭挞了少数渣滓的卑鄙、无耻、可恶,再现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生活,有着较强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作用。
七、读书心得
读书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经过认真的思索,参考有关的资料,联系社会实际或个人的思想、学习、工作的实际,总会有一些见解、体会和心得,把这些体会或心得写下来,形成完整独立的一篇文章,就是读书心得,也叫读后感。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与批判。总之,读书心得是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系统整理而形成的,与上面介绍的各种形式相比,这是读书笔记中要求更高的一种笔记形式。
写好读书心得,是理解原文内容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写好读书心得,需要了解其写作规律,注意其写作方法。
1.要认真阅读原文
读书心得顾名思义就是要先读后得,要有感而发。而“读”是“得”的前提,读者之“得”则要建立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
2.要介绍读物的概况
读书心得是读后之得,因何而“得”应讲清楚。这就要求在文章的开头首先介绍“读”的内容,就是概述读物的内容要点,或者主要的中心思想,或者直接引用原文的某些文字。然后,再引出自己根据以上内容的感想。这可以说是写读书心得较为固定的格式。
3.必须观点鲜明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意。读书心得和原作之间的关系,从内容上说,必须紧密相连;从观点上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你赞成某个作品的观点,可以在读书心得中表示拥护、支持、称颂; 4 如果不赞成它,则可以批评、论争、斥责、反对。无论褒或贬,都要做到观点明确,立场鲜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就会使文章失去说服力和吸引力。
在处理原作和感想的关系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观点不同时,不要把原作的意思扩大、缩小或断章取义,随便歪曲;另一个是观点相同时,不要以原作代替感想,把读书心得变成原文内容的复述。
4.要重点突出
读书心得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围绕着原文的主题与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谈感想、发议论,也可以围绕某一角度、某一侧面集中抒写感想;既可以就读物中的某些内容充分发挥,也可以就书中的内容与其他读物加以比较,写自己的认识。但无论怎样写,都要善于捕捉和抒发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注意把笔锋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5.要有真情实感
俗话说,情真才词切。一篇好的读书心得,不但可以使读者看到作者感情脉搏的跳动情况,还可以使读者跟着作者感情脉搏的跳动去寻味原作的感情所在。矫揉造作,言不由衷,甚至无病呻吟,非但不能讨好,还会引起读者的反感。
6.必须联系实际
读书心得的“得”固然是因“读”而发,但是,如何“发”,就不能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或社会实际、现实实际。这一点是读书心得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界限。读书心得既不像某些文艺作品那样,可以通过艺术形象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像某些专著那样,可以专谈某些业务知识。联系实际,不要写成自己某项成绩的汇报,也不要写成检讨书一样;要注意分寸,不说大话,不说空话。联系实际,要努力发挥联想,不要拘泥于原文,思路要开阔,联想要丰富。
7.要以议论为主
读书心得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所以在表达方式上,应采取议论为主的方式。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来表达中心思想。“叙”,就是引述读过的文章中体会最深、教育最大的那个章节、那一段或一句话、那一个人物。“议”,就是在“叙”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是“叙”的深化。必须强调的是,读书心得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间或援引原文,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它只是服务于写体会,不能为引用而引用。援引原文有这么几种情况:或者因为感想由它而来;或者感情需要借它而发;或者作为述的对象;或者作为议论的根据。总之,如果不是出于表达上的实际需要,就不要过多地援引原文。“议”为主,“叙”为宾,“叙”是为“议”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也常常辅到抒情,采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述简洁,议论精当,抒情真挚。
常写读书心得,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和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有利于促进读写结合。
例文:
读《卖油翁》有感
《卖油翁》这个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百发百中。他因此而感到自豪。一个卖油的老人看了,只是略表赞许地说:“无它,唯手熟尔。”他把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住葫芦口,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葫芦灌满了,钱孔却没有沾上一滴油。他自谦地说:“我亦无它,唯手熟尔。”
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只要经过刻苦练习,达到精熟,任何本领都是可以掌握的。
我们常常看到,老农能预测风雨,善于治理田地;工人能操纵机器,加工出精密的复杂的零件;演员能扮演各种角色,做出生动的表演;画家能运笔自如,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对此,人们总会发出种种赞叹,称他们是“天才”。岂不知这一切并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他们勤学苦练,长期积累经验,达到熟练的结果。
我们有些同学常常羡慕那些学有专长,身怀绝技的人。自己也想试一试,今天学一会儿提琴,明天练一练画画,但是浅尝辄止,一磁到困难就放手不干了。叹息自己缺少音乐和画家的天赋,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其实这些同学的脑子并不笨,有的人玩起扑克牌来是常胜将军,但在数学竞赛中却是倒数第一名,说到底是后者不如前者那样练得多,没有达到“手熟”的缘故。
掌握一种技能,获得一种本领,其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只要勤学苦练,就能达到精熟。我们青年人不应该自暴自弃,只要树立信心,勤奋起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八、读书札记
就是把读书过程中的收获、感想或对读物内容的意见、见解、补充、评价、质疑等随手记录下来的一种笔记形式,故也称读书随笔、随感。与读书心得比较,读书心得侧重“得”,读书札记侧重“评”。读书札记不同于一般读书摘要,它能反映作者的鲜明观点和认识,同时又将自己摘引的材料用于札记中;也不像批语笔记那样,只在书上批几个字和一两句话。
读书札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字数上来看,札记可多可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成为一篇文章,也可独立一小段。从形式上看,札记没有固定格式,怎么想就怎么写,不拘一格。它既可以对全书的内容发表感想,也可能考证、注释名篇佳句。这种笔记带有更多的创造性,积累多了,就能形成有价值的著作。对一般同学来说,最好在标上日期和页码的笔记本上做读书札记。对于细心的同学来说,用活页纸做读书札记更方便些,当然也要标上日期和页码。
写札记需要注意:
1.要对读物的内容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敢于超越书本上的观点;
2.善于抓住自己的思想火花、设想、灵感,即使不成熟的想法或者是片断的想法,也要随时地记录下来,以便促使自己进一步思考。
例一:
1995年11月30日
今天从一本谈人才成长的书里读到了庄子的两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的前一句话,是指出了生命有限,知识无限这一客观现实,无疑是对的。问题是对于生命与知识的这种现象该怎么对待。我认为他的后一句话则是不对,它不是鼓励人们用有限的生命去努力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而是在知识的海洋面前却步、气馁,发出了“殆矣”这样消极的喟叹。
这本书的作者引了这两句话,而只说知识是学不完的,我们应该讲究方法,努力学习;而对庄子的无所作为的观点没有同时指出来,给予适当的批评,这是不合适的。
例二:
1995年12月28日
对于六国被秦国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因,贾谊在《过秦论》中,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苏洵在《六国论》中都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今天读《古文观止》,又读到了苏洵的儿子苏辙的《六国论》,他对这个问题则又是一种解释。这是很有意思的。当然,这些解释,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但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至少他们各人都能谈得振振有词,能自圆其说。以后有时间了,再来比较着读一读,看看他们各自是从什么方面、什么角度立论的,大概会很有启发,很有意义吧!
第四篇:例解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在看完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书后
整理出整本书的大致框架(你的思考呢)归纳出每章的大意、要点(你的思考呢)理清作者的试图说明的问题、叙述方式、解决论证方法、逻辑结构等等。(你的思考呢)然后放到一边。几天以后,不看原文,用自己的语言将原来的大致内容、观点复述出来(给自己听、给别人听)。(你的表述呢)再把自己的叙述和原书的叙述作对照,找出自己叙述的不足和忘记的遗漏的案列、观点、论证方法等,再次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你的态度呢)之后可以形成读后感、随笔等(那不就是自己的东西了吗,说不定你还会想要创作自己的东西呢)(你的感悟呢)若随着时间流逝忘记,再要记起、引用,可先照着笔记按照上述步骤来一遍,实在记不起的细节、案例再踏踏实实去翻翻书,就比较快、也比较有效率。(而且说不定会有新的视角、看法哦)(那是你的了)
当然了不要每本书都按照这么来做。一般好的书是值得我们读多遍的先看,之后你就知道哪些书值得做笔记,哪些观点值得我们消化,而哪些需要扔到垃圾桶里。
这样时间就自然明确地转换到了好书的精读上了
当你愿意并且能够有效地阅读分析你感兴趣的书,还怕它不能成为你的东西吗?
另:深度阅读是什么意思,怎样做才算是深度阅读?
希望知友补充~
------------------------------
更新:
书名:生活的暗面:日常生活的社会学透视(The Sociologically Examined Life)作者:【美】迈克尔.施瓦布(北卡罗来纳大学社会学教授)汪丽华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因: 许多社会学入门教科书多在罗列一系列的概念或是对社会学中常见的“三位一体”(功能主义论、冲突论、符号互动论)冰山一角式的展示,但在在如何从【社会学视角】去思考事物上做得并不令人满意,作者尝试社会学角度把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世界拆散开来。作者并没有罗列那些闪闪发亮的前辈传下的社会学工具箱中的内容,而是尽力去教给学生如何去使用那些工具。
我只拿其中的一章【偶然事件与因果关系】来做说明:
关键词:社会学意识、偶然、因果、关联、机会、稳定和变迁、选择的可能性、模式等
(你是怎样看到我这个答案的?为什么点了赞同?点了赞同之后是否真的会去做?)作者以类似的提问(你是怎样阅读到这本书的?)展开来提出论点:所有的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它们是各种环境和行动一种独特的产物。作者以海湾战争的发生原因的探讨作为论据展开叙述。其中的一些原因在海湾战争之前就存在,为什么之前没有发生其他的战争呢?是不是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原因导致的呢?而这些环境变量中,一些是稳定的,一些是变迁的。作者就稳定与变迁进一步展开论述。作者就稳定与变迁来阐明我们对事情的解释总是不完整的。而我们为什么选择确认某些情况作为起因,而将其他情况视为理所当然呢?我们有这样一个偏好:喜欢将某些事情当做特殊的,而将其他的不予理会这一思维惰性(我们讨论时是不是常说【那些都不重要】来证明自己理由的分量或是回避对方的质疑?)作者就“法官对黑人判刑引出的肤色问题”和“色情引起暴力”等例子引出模式这个概念(其实作者在上一章提出)黑人是否就是白人给他们贴的标签而促使了这一模式的形成呢?(我们对公知、五毛、美分的叫法有什么思考吗?)是我们创造了维持这些行为模式的观念和条件,我们也有改变这种模式的力量我们从直觉上就可以觉察出“色情导致性暴力”和“色情与性暴力无关”都是错误的,色情的确与男人对女人实施的性暴力有关,但是有联系并不代表就是因果,只能说色情帮助创造了促使性暴力成为可能的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废除色情(扫黄禁黄)并不会结束性暴力(因为禁黄并没有其他使得性暴力成为可能的条件)(可以结合最近发生的【东莞扫黄】来思考哦)。所以我们说“引起”这个词时是否真的是说出了“因果关系”呢?(或是你只是想表达关联性但是别人可能就听成了因果关系呢?(反过来想创业、励志类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作者就一个故事两个都看起来都很真实的结局来举例展示了人们如何陷入偶然性的漩涡 结尾作者就机会、自由、限制、运气做出了论述,并提出了3个引人深思的例子,三思而行。参考书目:。。
----------
说到同类书籍的阅读,举我之前看的斯蒂芬.茨威格的三本短篇小说为例 《家庭女教师》、《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掩盖不住的秘密》
其心理描写在这就不说了,主要从我个人说说作者切入心理描写的时机的不同 《家庭女教师》开篇即从两姐妹心理直接切入描写,而且全篇都是孩子的视角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除开开头和结尾处R先生的小部分直叙,全篇都是陌生的女人的心理独白(通过信件方式从第三人称切换到第一人称的做法)
《掩盖不住的秘密》前半部分是男爵的心理活动生动的描写,引人入胜。后半部分却全是小男孩埃嘉德的描写。但是中间转换一点都不突兀。作者巧妙的通过剧情的冲突与变化在男爵与小男孩之间做了平滑的过度,在营造了故事悬念性同时又发人深省。
《家庭女教师》就是一块秘制的牛排,并无面包来伪装成汉堡的意思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看似汉堡,却要下一口,全是牛肉,有味。
《掩盖不住的秘密》,确实巨无霸,中间牛排、芝士、蔬菜均表面错乱但实则有序地呈现在你面前,前一口和后一口的味道还不一样。
---------------------------
在我重写这些内容时,秉着理解的基础上来评价,而那些提纲、框架却在理解、表达的时候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试想主持人为什么要拿着小卡片啊,那都是提纲啊,)
要知道,这些都是为了表达,不要偷懒说我记忆力好可以逃过提纲哦,再过些日子来看呢?
能表达清楚了,那就是你的了
第五篇: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勤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克服边读边忘的毛病,避免重蹈熊瞎子掰苞米的覆辙。现介绍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一、摘录式
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二、体会式
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如有位同学读了《少年毛泽东》一文,感受最深的是毛泽东放牛,把一份草送给穷孩子的事,从中总结出毛泽东从小同情、关心穷人的好思想。联系到“我”与小伙伴一次偷西瓜的事,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同少年毛泽东一比,心里很惭愧、内疚,这样联系实际合情合理,真实感人。
又如李贺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的著作。体会也可以是札记。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时,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三、提纲式
盖房子要按图纸搭好框架,框架搞好,再进行房子装修;写文章也一样,要先想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层次结构,这叫做列提纲。
我们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
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洁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读了《妈妈的“病”》一文,可按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编列提纲:
(1)妈妈犯了一种“怪”病,既不上“医院”,也不让人说;
(2)妈妈给奶奶送年礼是一只又瘦又小的鸡;
(3)妈妈给外婆送年礼是四只又大又肥的鸡和一大包的年礼;
(4)作者抨击少数妇女对母亲和婆婆的两种不同态度——孝敬与不孝顺。
这样列提纲,对文章内容了如指掌,印象深刻。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而且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辩证的精华”等提示性简明字样。明确地
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
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如,提要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
四、批注式
在阅读自己订阅的报刊和购买的书籍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在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就常用这种笔记方法在书头批注。拉法第在回忆马克思读书时说:“他常折迭书角、画线、用铅笔在页边上作满记号,他不在书上写批语,但当他发现作者有错误的时候,他就常常忍不住打一个问号或一个惊叹号。(”《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在读书时常在字里行间画着五颜六色的记号,在书的空白处,往往还有评语。
毛泽东在读《伦理学原理》一书时,全文逐字、逐句用朱墨两种色笔圈圈点点,遇到他认为观点正确、文字优美的地方,就批上“此论颇精”、“此言甚合我意”,认为不对的地方就画“×”,或批上“不通”、“荒谬”之类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