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精选]

时间:2019-05-15 10:0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精选]》。

第一篇: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精选]

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

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西安铁路局

关于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期间生产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来源: 陕安监管发〔2010〕93号 发布时间: 2010-6-12 15:52:53各设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

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和《陕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必须经过设立安全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其中,在项目 “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后,必须开车试运行,以对设备设施的工艺参数、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和设施的安全性能等进行调试。同时,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联合生产性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而在试生产(使用)期间,将有大量危险化学品产出。为了解决试生产(使用)期间的产品滞留,消除重特大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现就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期间生产产品的质量检验、安全许可、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及运输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按照《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是产品第一负责人,企业应对生产的产品质量负总责,企业应当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设备,以确保其生产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102条规定,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作出生产许可受理决定之日起,企业持受理通知书试生产申请取证产品,按有关规定标注“试制品”字样。

二、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和《陕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对所负责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应进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并出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告知书》,明确试生产期限。项目试生产(使用)期满前60个工作日内应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安全设施竣工验收通过后,方可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

三、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建设单位在项目试生产(使用)期间,凭省或市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批准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意见书(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四、建设单位在项目试生产(使用)期间,凭《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告知书》,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部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纳入税收日常征收管理。

五、建设单位在项目试生产(使用)期间,凭《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告知书》、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按照相关规定,到交通、铁路等部门办理危险货物运输手续。待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通过,并正式投入生产后,凭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办理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手续。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二日

第二篇: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

陕环发〔2012〕1号

来源:办公室

日期:2012/1/31 9:48:22 各设区市环保局、杨凌示范区环保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各单位:

《2012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省环保厅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一月十七日

2012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生态环保上大台阶的重要一年。做好2012年工作,对于顺利完成“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任务,推动生态环保工作上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全省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七次环保大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围绕“消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的工作重点,全力实施“1234工程”,即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抓好渭河污染治理、大气联防联控、污染减排三个重点工作,强化环评倒逼机制、政府负总责机制、环保执法监管机制和联动考核兑现机制四项举措,在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瓶颈上取得新突破;在推动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质量和环境监管水平“双提升”,在探索环保新道路上取得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体目标是: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1年削减2%、1.5%、1.5 %;0%、列入环境统计的设区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陕北不少于280天,关中不少于290天,陕南不少于305天;设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上年水平,农村饮用水安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6条主要河流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同比下降1%,其中渭河及主要支流化学需氧量浓度平均下降10%以上;汉、丹江出境水质分别保持在II、III类标准,城乡环境安全处于可控状态。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2012年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1、强力推进工程减排。突出抓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与运营监管,实现全省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确保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垃圾处理率提高到70 %,再生水回用率达到8%。建成一批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加快已投运污水处理厂深度治理和脱氮提标改造。全面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脱硝设施和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扩容改造,实施钢铁、水泥、冶炼、石化、煤化工、有色等行脱硫和脱销工程。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配合省发展改革、工业信息化部门重点淘汰火电、水泥、造纸、化工等行业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和达标排放。全面淘汰在网的110台、200.9万千瓦小火电机组。

3、大力开展农业污染源减排。深入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及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程,力争年底前6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

4、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全面推行机动车国IV标准,出台陕西省机动车淘汰方案,落实机动车淘汰任务,实施机动车淘汰补贴政策。推行环保标志分类限行政策,加快推进燃油品质提升。

5、强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出台《陕西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办法》,对新建扩建项目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和减量的置换。加强对电力、钢铁、造纸、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行业总量控制;对关中地区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建立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制度,严格排污许可证管理。率先在全国开展煤化工全口径核算工作,组织单位对煤化工氮氧化物排放系数做技术认定,并争取获得国家认可。

二、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倒逼机制

6、严格落实总量控制要求。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区域、行业和企业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将关注重点从单个项目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扩大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容量,探索将将区域环境承载力作为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红线管理。

7、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充分运行“区域限批”手段,严格执行区域、流域未开展规划环评的不受理单个项目的规定;凡环保基础设施未落实的园区,不再审批除基础设施和污染治理项目以外的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涉重金属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的规划环评,统筹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从源头上解决布局性和结构性环境风险。

8、严把项目环评审批关。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严格环境准入关,坚持“疏”、“堵”结合,实行分级分类审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要达到100%。

9、认真贯彻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防止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精神,严控新上产能过剩项目。

10、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加大建设项目试运行监管力度,完善环保验收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严把“三同时”验收审批关。

三、继续推进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治理

11、打好新一轮渭河污染防治的启动仗。按照《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和“铁腕促治、源头治理、防治结合、生态修复 ”的要求,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排污权交易相结合,治污设施的提升改造与污染减排奖励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断面水质控制、生态基流控制三大措施,抓好高污染企业的淘汰、治污工程设施的改扩建和提标改造、生态湿地建设、渭河干支流断面水质考核和污染补偿等工作,确保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12、深入推进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围绕《“十二五”关中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启动影响大气质量的细颗粒物的监测与治理工作。西安市要率先开展对PM2.5、O3等的监测与发布;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延安和杨凌要完成点位的布设与建设。加快淘汰高污染黄标车,控制建筑扬尘,推动石化、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控制煤炭消耗和餐饮业油烟气治理等,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13、加大汉、丹江流域水源保护。继续推进汉、丹江流域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陕南三市年底前必须完成“两场”建设任务。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要优先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推广成熟的黄姜皂素等农产品加工项目的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确保汉、丹江国家考核出境水质稳定达标。

14、加强对渭北水泥、石灰企业的整治。按照“关小上大、治旋关立、集中锻烧、分散研磨”的思路,加快渭北地区小水泥、小石灰落后产能淘汰和结构调整。加强渭北水泥、石灰工业的环境监管,努力改善渭北地区环境污染问题。

15、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实施《陕西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产业政策和管理制度。以涉重金属企业为重点,强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规范清洁生产审核服务,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四、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工程

16、深化“以奖促治”,集中力量优先治理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农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村庄。继续推进宝鸡、咸阳、杨凌“两市一区”集中连片整治示范。

17、强化“以减促治”,加大农村污染减排力度。推进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物减排工作,倒逼各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农村污染减排的监测、统计、考核体系。建立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的监测、统计、考核体系,把农村污染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18、围绕节能、减排、增收目标,加快推广一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以科技带动农业、农村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19、大力推进“以创促治”,切实把生态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搬迁、重点镇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20、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五、继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

21、组织开展 “渭河变清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整治工业污染源、畜禽养殖业,严查严管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打好渭河三年行动的第一仗。

22、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心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围绕重金属排放企业、医药制造及原料药制造行业、石油开发企业、渭北石灰石开采企业、辐射应用和危险废物排放企业开展环境执法检查,探索农村环境执法有效方法,切实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23、提升环境执法工作水平。加强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工作,升级改造现有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有效利用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依法查处超标排污、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认真组织开展环境执法稽查工作,提高全省环境执法水平。

24、按照全国环保专项整治行动部际联席会议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2012年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

六、切实加强环境监测和应急管理工作

25、加强渭河等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突出渭河水环境质量监测,确保渭河干流及其重要支流市界断面年底前实行自动监测;做到每月公布一次渭河干流市界断面监测结果,每半年公布一次渭河县(区)界断面监测结果,每季度、每半年、年终公布全省环境质量状况。

26、加快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认真做好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确保关中54个县实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全覆盖。西安市今年要率先开展对PM2.5、O3等的监测与发布;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延安和杨凌要完成点位的布设与建设,为从明年起开展监测与发布,做好技术和人员准备。

27、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加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稳定运行,确保渭河流域100多家重点排污企业和年底前全省200多家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测装置实现稳定运行。做好全省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质控抽测工作,每季度发布全省重点污染源监测通报。

28、做好专项环境监测工作。加强重金属污染源以及对本地环境安全有重大隐患的典型特征污染物监测;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继续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9个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试点村和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开展酸雨、沙尘天气、PM2.5和臭氧试点监测;切实把辐射环境监测纳入环境质量监测总体工作之中;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41个县2011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

29、强化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制度,增强应急监测意识,加强对应急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能力建设,确保在发生环境突发事件时能及时组织应急监测,及时上报应急监测数据。

30、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和减排监测体系建设。推进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确保1-3个市级环境监测站进行标准化达标验收,3-5个县级环境监测站进行标准化达标验收。建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发挥环境监测在污染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七、加强辐射环境安全和固体废物监管工作

31、加大辐射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开展核技术应用单位持证、换证,辐射建设项目环保验收、金属熔炼企业、安检射线装置、放射源运输、伴生矿整治和流动源监管等方面的专项整治行动。

32、完善辐射环境监管网络体系。加强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建立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和数据库,形成较为完善的省、市、县(区)三级辐射环境监管体系。

33、加强辐射环境预警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推进辐射环境监管向便携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34、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做好固体废物的台账管理和申报登记工作,建立危险废物信息库,实行危险废物动态管理。建立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制度,开展电子转移联单制度试点工作,实行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网上申报制度。加大对省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35、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建立三级危险化学品管理信息库。

36、加强冶炼废渣和化学品污染防治。加强涉重金属企业废渣规范化管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管理工作。做好国际履约工作,重点指导、协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处理处置项目加快调试进度并投入使用,解决我省历史存留的含多路联苯电容器等问题。

37、加强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建设。加快汉中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安康医疗废物处置项目、礼泉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和商洛等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如期投产运营。加快礼泉再生资源产业园完成园区内的家电拆解项目、CRT玻璃、废机油、废旧电池电瓶、废旧汽车拆解等项目建设和运营。

八、大力发展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

38、加快实施“渭河水专项”课题研究与示范工作。围绕《渭河流域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争取研究推广一批关键、实用的污染防治技术,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示范项目,为渭河流域污染防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9、加快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围绕污染减排、渭河治理和大气防控这三个重点,加快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发布《陕西省污染防治先进技术示范目录》和《陕西省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

40、加快实施振兴环保产业“12311”工程(围绕一个发展目标,打造两大产业链,构筑三个产业基地,培育十大产业园区,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环保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力争环保产业年产值实现500亿元。

41、认真做好第十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环保展览和环保项目推介工作。积极组织参加第十九届杨凌农高会。

九、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42、紧紧围绕全省环保中心工作,以“培育生态文明社会风尚”为宣传主题,抓住渭河治理、污染减排、大气联防联控、秦岭保护等工作重点,积极宣传我省生态环保上大台阶、建设生态文明、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

43、用好《环保时空》和信息发布平台两个平台,不断拓展环境新闻报道范围,挖掘环境新闻报道深度,持续增强环境新闻宣传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彰显环境文化传播力。

44、构建全民环境意识和环境宣传教育绩效两个评估体系,推进公众层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建立全民环境意识评估指标体系,以《陕西公众环保指数》的形式定期发布全民环境意识报告;通过建立环境宣传教育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发布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进展报告,增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领域的信息公开。

45、扩大自主的环境宣传教育阵地。培养一批环境宣传教育基地,扩大社会宣传;开通“陕西环保”官方微博,及时向公众公开环保重要决策、重大工作部署,传播环境与健康知识;结合农村“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开展“环保知识下乡”、“环保文艺下乡”活动。

十、以改革为动力增强环保工作活力

46、加快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市场,研究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资格、排放量审核办法,扩大交易种类,逐步使四项主要污染物全部实现排污权交易。

47、继续完善渭河上下游补偿制度。按照国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要求,将氨氮纳入2011年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范围。并将渭河一级支流全部纳入监督性监测范围,并依据监测结果开展考核与补偿。提高补偿标准和补偿范围,逐步将水污染补偿拓展到省内6条主要河流。

48、不断完善经济环境政策。深入总结绿色电力调度、排污权交易和流域上下游污染补偿机制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鼓励节能环保的财税体系,深化绿色税收、绿色证券、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一体化。

49、加强环保立法调研及相关工作。紧扣省委、省政府三年治渭重点工作,与省法制办、省水利厅联合,加快《渭河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调研起草和出台工作;进一步完善《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推动尽快颁布实施;开展《陕西省辐射环境保护条例》的调研起草工作。

50、加快地方环境标准的修订发布工作。根据《陕西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十二五”编制修订工作方案》,结合我省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功能分区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加快编制污染减排、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地方环境标准。

十一、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环保队伍

51、继续推进和深化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五大建设,唱响和弘扬陕西环保精神,提升环保队伍整体形象和公众的满意度。

52、坚持不懈地开展好“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以创建文明行业为抓手,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推动环保系统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

53、认真学习贯彻实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加强环保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以环保“八项权力”监督为重点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深入推进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发展。

第三篇: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管理,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合理配臵交通运输科研资源,发挥科技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列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计划的项目(以下简称:省厅科研项目)、由省厅推荐或作为保证方的科研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的工程研究项目,均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省厅科研项目实行归口管理,凡交通运输行业单位以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技术和管理研究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均可申报和参与。申报研究项目要坚持注重实际、适度超前、重在应用的原则。

第四条 科研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立项、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验收(鉴定)、成果管理、经费管理等。

第五条 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处(以下简称:厅科教处)是省厅科研项目的管理部门。

第二章 项 目 立 项

第六条 申请省厅科研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交通运输科研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有利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二)有明确实用的研究目标,创新的学术思想,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有望取得创新性成果。

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应体现有限目标、有限规模、重点突出、适应市场、重在应用的原则。重点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要依托工程实体,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软科学研究要有前瞻性和较强的针对性,体现时代特征。新产品开发项目要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和经济目标。

(三)有精干、稳定的研究队伍,良好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必要的实验条件。

科研项目负责人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和参与人,应具备高级技术职称及以上和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项目组成人员应有较好的业务素质,有相应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可靠的时间保证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经费预算实事求是,申报资料齐全。

第七条 省厅科研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科研项目分为应用技术研究、软科学研究、信息化技术研究、标准与计量研究、科技成果推广、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第八条 科研项目中,应用技术研究、信息化技术研究、标准与计量研究、科技成果推广、企业技术创新等项目的研究时间一般在三年以内,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时间一般在二年以内。

第九条 项目申报单位可登陆《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管理系统》(http://113.140.70.184:4004)提交项目建议。每年3月30日之前提交的项目建议,纳入本的科研计划项目管理;3月30日之后提交的项目建议,将顺延至下的科研计划项目管理。

第十条 科研项目立项程序:

(一)项目申报。申请单位填报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见附件一),通过科技信息管理平台申报,并提交申请书书面材料。

(二)项目审核。厅科教处对申报的所有项目进行形式初审,按专业类别组织专家对通过初审的项目进行网评,对通过网评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初步立项建议。

(三)计划下达。根据专家提出的项目立项建议,经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审查后报主管厅长批准,编制下达《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计划》。

(四)对于科技含量较高、能解决共性问题的重要研究项目,具备招标条件的,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五)开题论证。根据项目计划要求,第一承担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见附件二),由厅科教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结论作为签订合同的主要依据。

(六)合同签订。由厅科教处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科研项目合同书(见附件三)。

使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预算内经费和自筹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须提供与合作方签订的有关合同(协议)和详细的项目支出预算,作为科研项目合同的附件。

两个及以上单位联合承担的科研项目,由第一承担单位负责签订项目合同,其他单位与第一承担单位应签订合作协议或二级合同,明确各承担单位的任务分工、经费分配等,并作为合同书的附件。

第十一条 鼓励厅属各单位利用自有资金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凡利用单位自有资金开展的科研项目,需报厅科教处备案。

第十二条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勘察设计阶段,要根据项目建设技术需要,提出科研项目及其经费预算。由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组织专项审查,确定科技攻关方向和研究内容,并列入科研项目计划。

第三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第十三条

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依据合同书对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协调并解决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对在研项目执行情况、组织管理、经费管理、配套条件落实以及项目预期效益 等进行阶段检查;也可聘请专家对项目进行检查或评估,提出检查或评估报告。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对重大事项要及时报告,对涉及合同中的目标、研究内容、负责人、关键技术方案、完成时间等进行调整或变更事项,必须报厅科教处批准。未经批准,项目承担单位不得擅自变更合同内容。

第十五条

科研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厅科教处有权撤销或解除项目研究任务:

(一)科研项目配套资金或依托工程、技术引进等条件不落实的;

(二)科研项目长期拖延、执行不力,或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项目无法执行的;

(三)实践证明预定技术路线不合理或发生重大偏差,达不到预期目标,难以进行调整需要中止的;

(四)研究内容简单重复,或合同确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已由他人率先完成的;

(五)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使合同无法继续执行的;

(六)合同各方一致同意变更或中止的。

第十六条

省厅科研项目实行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对于研究期限两年及以上的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单位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填报项目进展情况报告表(见附件四),报送厅科教处。有阶段性成果的项目要及时将阶段性成果上报。

第十七条

对不按时上报科研项目执行情况报告、擅自变更合同内容或不接受监督检查的科研项目,厅科教处将要求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将对其通报批评。

第十八条

科研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不能按照合同有效地履行职责,致使项目进度或质量受到较大影响的,厅科教处将责成其所在单位予以调整,视情节暂停其承担厅科研项目的资格并予以公布。

第四章 项目验收(鉴定)与结题

第十九条

列入厅科研项目计划的项目必须进行验收。

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的成果验收,参照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进行。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结题,根据国家《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办法》,采取评审、验收的方式进行。其他类别的项目参照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

科研项目在规定执行期结束后,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在三个月内填写并提交验收申请书(见附件五),并附项目研究报告、查新报告、经费决算报告、用户意见等验收资料,与生产联系紧密的项目要提供成果的技术应用指南,报厅科教处审核。

经审核符合验收条件的,厅科教处将对项目组织验收;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将责令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限期整改,直至符合验收条件。

科研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在执行期结束前三个月提出延期申请,并报厅科教处批准。一般项目延期时间不得超过半年。

第二十一条

科研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在规定执行期结束三个月后仍未提出验收申请或未按规定期限提出延期申请的,厅科教处将撤销项目研究任务,并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

第二十二条 科研项目验收以合同确定的研究内容和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由厅科教处组织从事该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等组成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委员会专家一般不得少于7人。

第二十三条

验收专家在审阅资料、听取汇报、提问质询的基础上,独立提出意见,讨论后形成验收意见。

第二十四条

项目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不通过验收。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不通过验收:

(一)项目目标任务完成不到85%的;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有弄虚作假和剽窃他人科研成果行为的;

(三)擅自变更合同考核目标、研究内容的;

(四)经费使用存在严重问题的。

第二十五条

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所有实验记录、数据、报告等,在项目验收(鉴定)后,应及时整理归档,不得散失。

科研成果验收(鉴定)、评审的有关技术文件,分别由厅科教处和承担单位按科研档案管理规定归档。

第二十六条

因提供文件资料不详、难以判断等导致验收意见争议较大,或成果资料未按要求进行归档和整理,或研究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科研项目,为需要复议的项目。

需要复议的项目,应在首次验收后的三个月内,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后再次提出验收申请。未按期提出验收申请或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为不通过验收。

对无正当理由造成科研项目任务终止或不通过验收的项目,厅科教处将对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进行通报,并记入科研信用档案,项目负责人三年内将不得承担厅科研项目。

第二十七条

对未列入交通运输科研计划的项目,但对交通运输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项目,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可向厅科教处提出成果鉴定申请。经厅科教处审核同意后,将按照有关科研成果鉴定办法对成果进行鉴定。

第二十八条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科研项目应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同时,由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对实验实体工程进行单项验收,并作为整个科研项目验收的一部分,实验实体工程未通过验收的,不组织科 研项目验收。

第五章 成果管理

第二十九条

科研成果是指科研项目在实施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验收(鉴定)成果,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计算机软件以及专利、论文和专著等。

本办法依据《交通运输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交科技发[2010]78号)对科技成果进行管理。

第三十条

科研成果涉及国家机密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执行,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第三十一条

通过验收的项目,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需在30日内填报科研项目成果验收证书(见附件六),并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第三十二条

实行科研成果公布制度。项目科技成果登记完成后,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需在15日内提交科技成果简介(见附件七),厅科教处负责已登记科研成果的公布及管理,定期或按需公布科研成果。

第三十三条

科研项目所产生的学术报告、论文和专著等对外公开发表时,必须标注“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字样,且不得影响项目的专利申请或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公开发表后,应将学术报告、论文和专著的名称以及发表刊物名称、著作权人等基本信息在项目执行情况中报告。

第三十四条

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对适宜转化的科研项目,在项目合同中应包括成果转化方案,明确项目第一承担单位促进成果转化的责任和义务;科研项目验收意见中应提出今后科研成果转化建议。

第三十五条

项目验收(鉴定)或结题后3年内,厅科教处和项目主管单位应对成果的推广应用的情况实行跟踪管理,承担单位应根据成果应用情况对项目进行后评价,并及时报送上述有关材料和后评价报告,作为 项目补充归档资料。

第三十六条

对撤消或中止执行的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单位应对已做工作、经费使用、已购臵的设备仪器、已取得的成果等进行总结,报厅科教处批准结题后归档。

第三十七条

科研成果以及形成的知识产权,除以保证重大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或合同中明确约定外,授予承担单位所有。省交通运输厅有权调用科研成果的技术数据、文件和图纸。

第三十八条

申请科研项目时,须进行专利及相关文献检索,拟定自主知识产权目标。项目执行过程中,承担单位须根据相关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措施,防止知识产权侵权。

第三十九条

项目主管单位和承担单位有推广科研成果的责任,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了强化成果推广、方便使用,厅科教处将及时在网上发布与生产联系紧密的科研项目的技术应用指南。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四十条

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资金来源:

(一)国家、交通运输部、省联合科研攻关项目资助资金;

(二)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科研计划经费;

(三)重点工程项目预算内的科研试验费;

(四)科研成果转化盈利基金(盈利以后利润5%可用来作为研发经费);

(五)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四十一条

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科研计划经费的补助范围:

(一)列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省科研项目的配套经费;

(二)列入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计划的资助经费;

(三)省交通运输厅科研奖励资金;

(四)厅属单位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五)科研情报费,科研管理等其他科研工作费用。

第四十二条 科研项目经费原则上实行单位自筹、省厅补贴的方式,实行一次审定,分期拨款,专款专用,超支不补的办法。

第四十三条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加强对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做到专款专用,不得自行扩大使用范围。对违反者除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外,省厅将暂停项目经费拨付,并责成限期整改。

第四十四条

合同签订一个月内,厅科教处视项目性质向承担单位拨付合同总金额的30%-50%,其余款项按合同和项目实际进展拨付。

重点工程项目预算内科研试验费支持的科研项目,其经费管理按上述办法执行。

对因承担单位原因撤消或中止执行的项目,未拨科研经费不予拨付。对违反本办法情节严重的撤消或中止执行的项目,承担单位必须退还经费。

第四十五条

承担单位在申请验收(鉴定)时,需提交财务部门出具的项目经费决算报告。

第七章 奖 励

第四十六条 对在交通运输科研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一)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拾万元;

(二)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伍万元;

(三)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叁万元。

(四)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伍万元;

(五)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壹万元;

(六)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伍仟元。

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应视情况予以配套奖励。

第四十七条

为了鼓励行业创新,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省交通运输厅委托陕西省公路学会设立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奖。

获得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以上的科研项目优先向更高一级学会或协会、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推荐评奖。

第八章 限 定

第四十八条

申请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满足以下限制条件:

(一)政府公务人员、离退休人员、申请单位的兼职科研人员不得作为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软科学项目除外),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不能担任非所学专业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二)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申请人同期负责的科研计划项目省厅科研项目(含负责主持的项目)不得超过两项,其他单位的申请人只能负责一项。

(三)未按规定完成交通运输科研计划项目省厅科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新的科研项目。

(四)不能有效组织研究工作,未取得研究成果且不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延期申请的项目负责人,自结题之日起3年内不得申请新的项目。

第四十九条

参加项目评审、评估、验收、鉴定工作的专家和科研项目的相关人员,未经承担单位许可,不得擅自披露、使用或向他人提供、转让有关技术资料、文件或商业秘密。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陕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五十一条

除印章、签名外,本办法规定的所有报送材料均采用《陕 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管理系统》(http://113.140.70.184:4004)生成文档,网上申报的同时报送纸质文本。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劳动人事部、公安部《关于全民所有制单位劳动合同制工人跨地区转移工作单位有关问题的统治》劳人劳(1987)20号文件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确因生产、工作需要跨地区转移工作时,经县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协商同意后,可以与所在地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与所需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机构应与以办理退休养老保险基金的转移手续。退休养老基金按转出地人民政府规定的缴纳标准,扣除管理费后(管理费按照退休养老金的百分之一计算),与银行实际支付的存款利息一并转移。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前后缴纳养老保险基金的年限合并计算。”

根据劳社厅函[2002]323号文件,在当地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前的临时工期间的连续工龄(1986.10),可视为缴费年限,在当时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后的临时工期间的连续工龄,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才计算缴费年限。最重要的你所处省份,各地有各地的文件规定。还有就是看你是在哪种企业工作。1995后参加工作,没有工龄,只有实际缴费年限。

应该计算连续工龄。以前,由于各地对临时工计算工龄问题不统一,劳动部于2002年发了323号文件,明文规定对按照有关规定招用的临时工转为合同制工人的,其最后一次在本企业从事临时工的工作时间与被招收为劳动合同制工人后的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在当地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前的临时工期间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

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通知

陕劳社发[2006]18号

时间:2009-11-23 10:54:31来源:政策法规处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杨凌示范区人事劳动局,省级各有关厅、局,中央驻陕有关单位:

为了更好地保障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解决职工关心的难点问题,经研究,现对临时工招转为劳动合同制职工后的工龄计算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招用并长期使用的临时工,以后招转为劳动合同制职工的,其最后一次在本单位从事临时工的工作时间与被招转为劳动合同制职工后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1986年9月30日前从事临时工期间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为缴费年限;1986年10月1日以后从事临时工期间的连续工龄,要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计算缴费年限。招转为劳动合同制职工后未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一律不得计算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

二、对于已办理退休手续的原劳动合同制工人,需要重新核定其连续工龄和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要按现行退休审批程序进行核定。具体由企业进行初步审核后,报原审批退休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并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新认定的条件和当时的政策规定计算养老金待遇,最后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定。重新核定后的基本养老金标准,从本通知执行之日起执行。

三、认定本单位最后一次从事临时工的工作时间,要有明确的档案记载,同时要提供招用临时工的手续、用工单位工资发放花名册及能证明其工作经历的其他原始资料。

四、各市、县(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高度重视劳动合同制职工连续工龄的审核认定工作。尤其是对已退休的原劳动合同制职工的连续工龄审核认定及养老金计算工作,要认真部署、周密组织、严格把关,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对于弄虚作假及随意扩大政策实施范围的,将从严查处。重新审核认定的情况,各市要书面报省劳动保障厅备案。

五、本通知从2006年1月1日起执行,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以前文件和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关于认真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管理工作的通知

陕工信发〔2010〕78号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精神,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分解落实2009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 009]588号)要求,现就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结合当前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和运行态势,提出了以“两大两化”为指导,以“调结构、上水平、保增长”为重点,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落后产能不尽快退出市场,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转变,产业结构就难以优化,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就难以实现。淘汰落后产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措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各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紧紧抓住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把保增长与结构优化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淘汰落后产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狠抓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着力解决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采取措施确保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中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电力、炼铁、炼钢、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13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总体目标;国家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我省十二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也提出了今后3年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为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领导,最近,国务院成立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统筹协调,研究解决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下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并做好任务分解和组织落实工作。

按照上述要求,全省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2010 年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有效机制,重点做好以下四各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社会保障、环保、国土等部门,采取综合措施,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促进产业升级相结合,坚持增量发展与存量调整相结合,统筹兼顾,确保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完成。二是要尽快进行调查摸底,按照淘汰落后产能的范围和要求以及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任务(见附件1),抓紧对焦炭、铁合金、电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2011-2012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编制工作。落实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明确淘汰规模、淘汰时间、淘汰方式,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省工信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各市可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制定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三是要强化意识,高度重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专人负责,切实担负起本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职责。企业要承担起淘汰落后产能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安全、节能、环保、质量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淘汰落后产能。

四是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报告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情况。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措施,认真核查督促企业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拆除落后设施装置,严防落后产能转移。对未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停产或予以关闭。

三、具体要求

(一)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省发展改革委已与各市(区)进行了衔接,请你们按照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见附件2),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见附件3),于4月底前报送省工信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

(二)按照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要求(见附件1),核查本市(区)应该淘汰的落后产能总量,并提出2011-2012年分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见附件4),于6月底前报送省工信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

附件:

1、近期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任务2、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表3、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分解表4、2011-2012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表

二O一O年三月十六日

主题词:工业淘汰落后产能△管理通知 抄送:省财政厅。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2010年3月17日印发 共印20份

近期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任务

一、焦炭行业:2010年底前淘汰炭化室高度4.3米以下的小机焦(3.2米及以上捣固焦炉除外)。

二、铁合金行业:2010年底前淘汰6300千伏安以下矿热炉。

三、电石行业:2010年底前淘汰6300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炉。

四、钢铁行业:2011年底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钢铁转炉、电炉。

五、有色金属行业:2011年底前,淘汰100千安及以下电解铝小预焙槽;淘汰密闭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炼铜工艺及设备;淘汰采用烧结锅、烧结盘、简易高炉等落后方式炼铅工艺及设备,淘汰未配套建设制酸及尾气吸收系统的烧结机炼铅工艺;淘汰采用马弗炉、马槽炉、横罐、小竖罐(单日单罐产量8吨以下)等进行焙烧、采用简易冷凝设施进行收尘等落后方式炼锌或生产氧化锌制品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六、建材行业:2012年底前,淘汰窑径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的除外)、水泥湿法窑生产线(主要用于处理污泥、电石渣等的除外)、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以及水泥土(蛋)窑、普通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淘汰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含格法)等落后平板玻璃产能。

七、轻工业:2011年底前,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淘汰以废纸为原料、年产1万吨以下的造纸生产线;淘汰落后酒精生产工艺及年产3万吨以下的酒精生产企业(废糖蜜制酒精除外);淘汰年产3万吨以下味精生产装置;淘汰环保不达标的柠檬酸生产装置;淘汰年加工3万标张以下的制革生产线。

八、纺织行业:2011年底前,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前处理设备、浴比大于1:10的间歇式染色设备,淘汰落后型号的印花机、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铗拉幅机、定形机,淘汰高耗能、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淘汰R531型酸性老式粘胶纺丝机、年产2万吨以下粘胶生产线、湿法及DMF溶剂法氨纶生产工艺、DMF溶剂法腈纶生产工艺、涤纶长丝锭轴长900毫米以下的半自动卷绕设备、间歇法聚酯设备等落后化纤产能。

2010年各市(区)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计划表

单位:万吨

合计

单位 水泥

炼铁

焦化

铁合金

造纸

企业(户)

西安 251.5 3 宝鸡 1122.4 9 咸阳 20402 铜川 302 渭南 250 691.520 延安榆林 10110 10.538 汉中 109 3 安康 301 商洛 202 合计

507

150

12.9

以上产能淘汰后,将节能184.3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硫2.93万吨。

产能

26.5 114.4 60 30 320.5130.5 19 30 20 750.9

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分解表

市(区)联系人及电话:单位:万吨

淘汰设

计划

行业

企业名称

淘汰落后产能

计划淘汰时间(年、月)

备型号、生产线类型和数量

水 泥

炼 铁 电 石

焦 化 铁 合 金 造 纸 锌 冶 炼 电 解 铝 纺 织

预计淘汰落后产能所需投入

预计淘汰落后产能后形成的节能量

炼 钢

备注:

1、各市(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分行业填报,并注明淘汰产能的方式是属于企业关闭还是淘汰设备(生产线);

2、预计淘汰落后产能后形成的节能量需换算成标煤(万吨标准煤)填报

下载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陕西省人社厅 财政厅 教育厅 国家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2011

    省人社厅 省财政厅 省教育厅 省国家税务局 省地方税务局 关于落实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 (陕人社发〔2011〕28号) 时间:2011-3-23 11:07:56来源:厅就业促进处......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各位游客: 今天我们大家参观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在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有7万平方米,建......

    陕西省阳光工程

    陕西省阳光工程 优势培训专业品牌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树立和打造全省阳光工程窗口平台与培训品牌,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从全省工作实际出发,确定了十大优势培......

    陕西省粮食局

    陕西省粮食局 陕西省财政厅 文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 陕粮宏调发„2008‟192号 陕西省粮食局 陕西省财政厅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 关于印发《陕西省省级成品......

    陕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陕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现状与启示 当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改革途径。据报道,从1997年广东省首开......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陕西省代省长贾治邦2003年1月21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陕西省代省长贾治邦2003年1月21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陕西省代省长贾治邦2003年1月21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