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诚信(5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10:1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也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诚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也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诚信》。

第一篇:也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诚信

也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诚信岳麓区含浦中学作者:任桂泉

古人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以上两句话意为“做人要言行一致”。即“君子一言,四马难追”。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诚信。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长,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诚信”历来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之一。“诚”主要讲的是诚恳、诚实,不弄虚作假,“信”是讲信用,做到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别人讲信任。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显特征。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诚信对于人们之间互相沟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在日常生活中,诚信,就是讲信用!但是,在现代社会人群中,很难找到它的身影。而且在我们的学生当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为什么学生之间也会缺少诚信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不外乎是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一、学校的教育环境影响所至。

现在社会上“造假”成风,且“如影随形”般地侵蚀到了教育领域。有的学校得知上级领导要来校视察,便全员出动大扫除;领导要来参观生化室,便将实验器具打扫干净并整齐有序摆放在实验桌上;得知领导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各年级各班更是细致而周到地面授机宜,一遍一遍地交代学生要按老师说的去做,当着领导的面说假话。即使是公开课、示范课也是如此,充分准备,精心彩排,什么问题由谁回答、如何回答都安排妥当,甚至为了体现课堂教学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而让某学生何时向老师提问及学生争论、师生互动等细节都安排得面面俱到,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畅、优质高效、无差错。经过老师点拨后,学生照葫芦画瓢,于是乎课堂上谎话连篇,脸不红心不跳,泰然处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一种罪过。真是误人子弟。扪心自问,在我们的许多学校里,类似的现象还少吗?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诚信的孩子吗?不能!作为领导者及老师,对此我们又思考过吗?

二、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影响所至。

学期中,兄弟班级有二位同学结伴而行,假病假之名,去网吧上网打游戏半天之久。在处理此事时,我发现该班班主任当众对平时成绩拔尖的甲学生轻描淡写的批评一番,而对平时表现较差的乙同学语言刻薄,狠狠的批评了一顿。而乙同学因受到与甲同学不平等的批评和班主任争执起来,指责班主任于班规不顾而偏袒成绩好的学生,不公平,不诚信。由此

可见,该老师对两学生的批评方式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相反破坏

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使老师的威信扫地。其实作为老师应根

据班规来处理,对各类学生都一视同仁,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处理学

生的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能偏袒任何一方,才会受到全体学生的尊重。只

有这样才能树立老师的威信,才有诚信二字可言。从而也折射出老师在教

育学生时出现了不诚信的事例,这是老师的素质问题,是我们教育的缺失。只要处理得当,学生就能认识到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能

正确对待和正确认识,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如果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注重诚信的培养,再出现老师不讲诚信的事例,那我们又怎能培养出有诚信的学生

呢?

三、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影响所至。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小明的爸爸跟小明约好了,周六去给

小明买外观漂亮且动感十足的带VCD碟的奥特曼玩具。到了周六,小明要

去,可他的爸爸却用种种理由搪塞,拒绝。结果,最终没有去买。此次事

情极大的伤害了小明的自尊心,认为爸爸不应该欺骗他,讲话要算数。以

至于后来爸爸承诺答应的事情,小明都要问一句“是真的吗?”。由这个

案例能够看出,小明对爸爸的不信任是来自于爸爸的“培养”,可见家庭

教育的正确与否给孩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这种行为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长此以往,何来诚信而言。

由此看来,不讲诚信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况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有

“千金一诺”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优秀品质,我们能把这种

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丢掉吗?不能,坚决不能!那么该如何培养

学生讲诚信这种良好品德呢?我认为不凡从上面的几个方面入手来解决

这一问题。

首先,讲诚信的培养要从“小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小时候向朋友或同学借本漫画书,说好明天就还,那你就必须

在明天把书还回去,这并不仅是一本漫画书的问题,你可能不知道,当另

一个要借这本书的人按时拿到自己想借的书时,会有多高兴!而当别人对

你不讲信义时,你又会有多失望?所以说,要拥有诚信,首先得要能考虑

到他人,替人着想,自己有诚信,别人才会对你讲诚信。所以讲诚信是双

方的,而不是某个人的事情。

其次,教师要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

教师的义务是培养学生,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做真人,时时处处要

自律,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要把学生利益放首位,千万不能以不诚信去

伤害学生。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永久的,教师在读学生时,学生也在读教师,学生时时都在注意教师的言谈举止。作为班主任,我一贯坚持实

事求是,诚实守信。比如在学校的周班级流动红旗考评中,我对自己班发

生的违纪行为不藏着掩着,正确引导学生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有一

次,一个同学迟到,为了避免被抓住扣分,就翻墙进入了学校,虽然躲过了检查,没有给班级扣分,但却影响极大。事关诚信问题,不能不管。所以我就找该同学谈话,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建议他主动找学生值日员承认错误,依据事实给本人和班级扣分。这件事在班级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大多数同学认为老师做得太过分了,也有一些同学认为老师做得对。我特意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开展讨论,让同学们认识到学校对班级和学生考评扣分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使大家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不能为了不扣分而错上加错。通过反复讨论,同学们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

教师在工作中注意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才能在学生中形成榜样的力量。诚信道德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平时,老师应注意结合实际,让学生通过切身的经历和情景体验,接受诚信道德教育,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会做诚信人,做诚信事。

第三、学校要大力开展诚信道德的宣传,创设道德情景,营造人人讲诚信的氛围。

开展诚信宣传的形式要多样性,途经要多元化,要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诚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诚信道德品质。而诚信道德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学校开展的诚信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应努力在班级创造一种有利于诚信品质形成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形成诚信者人人夸,不诚信者遭鄙视甚至受惩罚的班级道德氛围。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这个小集体都形成了诚信的浓厚氛围,还愁学校这个大集体不能形成讲诚信的气氛吗?

第四、讲诚信需家长与学校互相沟通,全程参与。

诚信教育不是孤立的,不只是学校的教育就能培养的,它的实施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相协同。学校的诚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社会的支持。在诚信教育中,教师们应自觉地把家长引入其中,实现家校协同教育,让学生体验到诚信无处不在。所以诚信的培养要从远处着眼,近处入手,要让学生养成讲诚信的习惯。这就对我们老师也提出了要求,诚信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工作,而是旷日持久的工作,我们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长抓不懈。“教书容易,育人难”。常听人这样说。只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起明礼诚信的形象,以情操感染人,以作风影响人,以博学带动人,就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学生。

综上所述,诚信对于我们来说,仍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民族优良传统。它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它关系到人们的交往与沟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进步与健康发展的动力。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只有时时抓,天天抓,经常抓,才能培养出具有诚信品质的学生。诚信教育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青年一代具备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

德水准,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族的建设人才。

第二篇:中学生优秀作文:谈诚信

中学生优秀作文:谈诚信

说到痛苦,不禁让人想起凤凰涅槃的凄美与壮烈,想起生病时打针吃药的恐惧和无奈,想起灾区人民的无助与危险……总之,痛苦在某些人的眼中,是恐怖的,可怕的,他们绝不接受痛苦,宁愿死去。可是痛苦真是完全不好的吗?有人曾说过:“一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即使他再富有,也没有一笔真正的财富。”其实,痛苦是一笔财富,一笔真正的精神财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把削铁如泥,吹毛断发的宝剑,若不经千锤百炼,千磨万击,何以锋利无比,寒光铄铄?一枝凌寒而放,傲骨凛凛的梅花,若不在严冬开放,不会枝落冰雪,何以香飘数里,雪中衬红呢?接受痛苦,不仅可以让你优秀出众,还可以让你拥有再次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难道这算不上是一笔财富吗?

这时,假设你是一个海蚌。你在浅滩张开贝壳晒太阳,忽然一粒沙子——痛苦落在了你的软体上。你匆忙合紧贝壳,钻入水中。但它有着尖锐的棱角并摩擦着你的肉体,给你带来无限的疼痛。你打开贝壳想让海水冲走沙粒,却险些丢掉小命。你只好忍受着,宽恕着它。你学会了保护自己,如何应对痛苦的折磨,用自己的耐心和毅力把痛苦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抚平了它所有的棱角……最终,它变成了一颗圆润晶莹的珍珠。它是靠你的坚毅和耐力得到的,更是由痛苦变来的。有了它,你就成了“海”(社会)中出色的一员,仿佛握着一把成功的钥匙。难道这算不上是一笔财富吗?

但是,如果不经历痛苦——

一只即将破茧成蛾的幼蛾,在茧中不安地扭动着。一个人在旁边看着,想帮它一把,便在茧上剪开了一个洞。蛾子毫不费力地从茧中出来了,但它的翅膀和触须皱缩着,身体十分臃肿,好像一只长了“翅膀”的幼虫似的。它趴在茧上,挣扎着要飞起来,却重重地摔在地上。那个人又把它放回原位,却又掉落在地上……这样一次又一次,那只蛾子也没有飞起来,它躺在地上挣扎了几下便一动不动了,悄无声息地死去了。看来不经历痛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也许你会因未经历痛苦而失去很多。

巴尔扎克说过:“痛苦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能干者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我们就像雏鹰一样,在悬崖前,若不自己学会独立飞行,不经历风霜磨砺,不经历一次次痛苦的重生经历,何以搏击长空?不要畏惧痛苦,因为它是人生中一笔重要的财富,没有它,你将失去人生应得的快乐;有了它,你将获得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接受每一次痛苦,让这笔精神财富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三篇:怎样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怎样矫正中学生不良好行为习惯

永登县第八中学仲生芬

良好的习惯不是与生是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良好习惯将使每一位学生受益终生,不良习惯也会导致某些学生走上歧途,那么怎样才能矫正中学生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呢?下面对这一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当前中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有所增加,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艰苦奋斗的观念在一些孩子脑海中日趋淡薄,比吃、比穿、比阔气成了他们的重要话题,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臵于脑后,甚至有学生出钱请别人当“雇工”,为自己做作业、代替自己值日、劳动的怪现象。

2、一些学生无视文明礼貌的重要意义,在公共场所无所顾忌地大声喧哗、起哄架秧;缺乏起码的卫生习惯,随地吐痰,随手乱丢果皮杂物,甚至随手将剩饭乱到;乘公共汽车抢占座位,见到老师和长辈不予理睬;同学之间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更有甚者,以羞辱别人为快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3、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行为取向趋向选择实惠和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公共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因而,在学校里,在教室里,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试比高”的脚印;在学校公车上,好好的座位伤痕累累;平时劳动、搞卫生,计较个人得失;面对社会上的坏人坏事,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见义勇为的勇气。

二、造成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因素

1、青少年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思想比较单纯,模仿力强,容易是受到外界尤其是大众传媒、互联网的影响,有较强的从中倾向;虽能初步辨别是非善恶,但意志的独立性和坚持性还很不

够,自制力不强,情绪不太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在学校教育、自我认识和个体行为之间往往又偏差。

2、目前不少中学生的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娇生惯养,对子女过分偏袒、放纵,原谅迁就多,批评教育少,是他们很容易产生“骄”、“娇”二气,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以我为中心,不顾他人及社会的利益,不懂得尊重别人,缺乏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还有些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以致使子女形成了冷酷、不诚实、缺乏自信心等不良性格。也有些父母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放弃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3、当前,纷至沓来的多元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学生还较为幼稚的心灵。一方面,传播工具先进发达,互联网迅速发展,知识面拓宽,信息量扩大,有助于开发中学生的潜力。但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日趋凸现。近几年,部分学生沉迷网吧、游戏机房和歌舞厅等,荒废学业的问题日益突出,相当一部分少年犯就是因此走上犯罪道路的。另一方面,在缺乏节制的个人利益的强烈驱动和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许多人抛弃了原来恪守的规范。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等道德品质被有些人看成是不值一提的空话,使之在调节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方面的作用被严重地弱化了。学校老师的说教,往往被社会上一两句顺口溜抵消了。

4、目前的学校德育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是: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空泛,强调共性有余,注重个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理论偏多,养成教育少,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一般化工作多,一体化工作少,致使学校德育工作疲于应付,难于营造各具特色的氛围。

三、怎样矫正中学生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呢?

1、净化社会公德环境。

要重视舆论引导,通过典型示范,让中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得到启迪,找到自身行为规范和正确的价值追求,把讲文明、讲道德、讲奉献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媒介关于公共生活中各种文明、道德行为的舆论宣传、舆论监督及对公共生活中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的解剖,营造讲文明高尚、不讲文明的可耻的浓厚的舆论氛围;学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整顿社会文化市场。

2、优化家庭公德环境。

要给予因家庭关系破裂,生活中遭到不幸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家长营造一个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帮助家庭抓好子女的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庭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其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

3、健全道德纪律机制。

大力呼吁社会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从法制上规范人们的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公德教育网络,使公德教育一体化,让全社会齐抓共管,落到实处。真正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使教育的成效得到巩固和发展。

4、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倾向给予正确引导,以加强针对性。教育内容应立足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分析解决问题,并做出判断和结论。其次,要引导学生参与教育过程,主动接受教育。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有教育客体转为主体,又被动转为主动,从而积极吸收教育信息,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念。只有这样,公德教育的效果才会日益彰显。

5、强化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进行公德教育时,要改变过去德育讲得过满、做得太少;强制太多、自主太少的通病。注重让学生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和自主评价的活动实践,使他们自觉、自主、自动地参与,对自己的人格尊严、生命意义予以体认,并自我内化,从而使道德真正成为学生内在、自律的行为规范。

6、德育要着重于懂礼貌、守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热爱祖国、热爱父母、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等基础教育。核心

是学会如何做人。所以,要将传统伦理道德中处事、修身之道中的精华摆在中学公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传统的修身、处事观将“做好人"座位人生的基本坐标。

7、加强道德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若能把为什么会产生某种道德规范,它对社会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它等问题讲清楚,学生的道德行为就会更自觉、更有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自己去总结、去探讨、去筛选符合社会进步的道德规范,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8、把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和西方现代道德力量相结合,培养鉴别能力。我们要指导中学生学会以豁达的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并在相互比较中提高其鉴别能力。

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共同教育,耐心辅导,做好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工作,积极引导、正面教育,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要求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格适度,坚定不移地贯彻做到耐心,并且认真执行、检查、和督促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增强自信心、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懂礼貌、守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增强学习意识,养成热爱学习习惯,最终得以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并能从从根本上促进班风和校风的好转。

总之,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是随着年龄、社会环境变化而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必须循序渐进,逐渐感化改变他们,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材,社会的栋梁。

第四篇:也谈树立怎样的课程观

也谈树立怎样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教材观

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很多问题仍感到困惑与茫然,特别感到新课程改革任务艰巨,课程内容密度大,有一定难度。新课程的核心内涵就是要改变过去大一统的没有个性的课程教学理念。那么我想最重要的是首先增添我们自身的储备,让自己厚重起来,再借鉴他人经验,然后充分结合自己本校的基本学情,摸索出一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兼具个性风格和学校特色的教学之路。

教学上的改革就是要积极探索,重要的是积极投入的过程,是我们一路走来领略的风景,而非我们最后采到怎样的果子。无论我们最后采到怎样的果子,只要它是经过我们精心培育的,是我们和学生一起走来并逐级体验最终采摘到的都会是味道最香醇的果子。、那么当务之急,就应该不断为自己充电,充实自己的知识行囊,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该补充哪些知识呢?又必须提升哪些能力呢?我想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在专业知识的行囊中添加新的理念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应该说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然而面对时代的飞速发展、面对课程改革的形势,我们依然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这里主要需要添加的是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就品德这样的课程,知识面广,与生活联系密切,更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了,我们要根据当前世界教育的趋势转换角色,为我们的社会新课程教育生命注入新的血液。

1、深谙新课程教育理念,全面理解课程结构

品德课程的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注重实际应用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对新的理念,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记忆,要深入理解其实质,将它化作我们品德教师生命的血液,使我们的事业充满活力。我们要把握住课程结构的框架,使自己教学方向明确,便于系统规划教学内容,为学生规划出可行的学习的蓝图,更好的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明确课程目标,准确把握内容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了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精选内容,删减了一些偏旧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作为教师本身,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关于新课程修改中的课程目标的阐述,有针对性的对自己教学进行调整,明确目标。从宏观上把握新教材的框架设计初衷和培养目标,从微观上安排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能力要求,侧重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是课程标准中较为根本性的要求。

3、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课程管理者转变为课程组织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由解惑者变为创新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评价的仲裁者变为探究学习的促进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型教师,成为品德新课程的开发者、探索者。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强化学生作为具有生命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潜能和独立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面对新的教材,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教材观,不能用传统的教材观去教新的教科书。只有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使品德课程的教学有效。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我们只是“教教材”而不尝试“用教材教”。虽然我们知道教材仅仅是个例子,但在操作中仍然以书本为本,不敢越雷池。如果我们仍然以传统经验和传统方法教新教材肯定“教”不完。我们应该从学生实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灵活自主地处理教材,从学生实际、学习过程状况出发尊重学习个性和学习差异,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

二、在不断学习中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

新课程更呼唤具有创造性的教师,这就需要我们在终身学习的同时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我们应该提升哪些能力呢?

1、提升课程改革的思维能力。这其中包括概念性思维、策略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我们应该借助概念性思维将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概念想清楚搞明白,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运用策略性思维迅速构思课堂教学的应变行动的可能性,提升教学反应机智,准确围绕教学核心选取最合适的策略,引导学生由山穷水尽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运用创造性思维寻求新奇与独特的改变,要能够思考教学现状的不足,更要思考改变后的理想状态和改变的策略途径。教师创新学生才会创新,师生在课堂上才可以碰撞思维,对接思想,彼此呼唤,相互激发,从而展开真正的平等自由的对话,进入美丽生成的境界。

2、提升备课能力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有什么样的备课准备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备课是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是教师将教学理念直接转化为教学行动引领学生顺利走进新课程的途径。我们教师更应该注意自身备课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要想跳出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导入—讲授—练习—作业—小结”的教学模式,必须变革备课思想,唯有用新课程理念做指导,才会提升教师备课的能力。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能力应在哪些方面提高呢?

①注重备课的活度。当下新课程的要求是“以学定教”,因此教学设计应是一个流动的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让教学过程始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教师在备课时要使教学预设充满张力,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和活动的空间,通过灵活、动态、多样和粗线条的教学设计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教师通过提升自身应变能力,陪着学生完成学习之旅,在行进中彼此召唤和激发,使预设走向充实和完善,从而生成美丽的课堂境界。

②开掘备课的深度。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加强自身备课的研究性。备课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因为每一个新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就是对自身的一次创新,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不仅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更要做到融会贯通,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用教材,并善于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备课中要深钻教材,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冲破原有的旧模式,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造新思想、新方法,使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③拓宽备课的广度。面对新课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仅凭教师个人的头脑来解决比较困难,而靠集体智慧就会提高备课质量,且省时高效。这就需要提高教师合作备课的能力。教师要在个人自备的前提下善于容纳别人,通过组内集体研讨交流碰撞出新的思想,在合作中与他人建立共同愿景,努力追求卓越,使团体智慧得以充分发挥。备课的广度拓宽了,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呈现灵活、开放、深入、高效的气象。

3、提升执教能力

衡量一个品德教师执教能力高下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看他上的社会课是不是真正的品德课,看他的课有没有给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仔细挖掘课本,只有对课本进行深刻透彻的解读才能引导学生探求知识,从而向课本深处迈进,探究出具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师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探究越来越深,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激发而越来越强烈,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也不断发展提高。在互动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新课程教学需要我们品德教师把握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度,不要盲目自主随意合作不知深浅的探究。课上教师不可以让学生恣意游走,就像我们到名胜游览,如果只走马观花根本不会了解其中的历史渊源,那么事例的分析也只是做表层处理也不会使学生的能力有实质上的提高。品德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对品德教师的期望很高,做一名好的品德教师更要付出百倍的艰辛,我们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树立“终身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断超越自我”的理念。

第五篇:也谈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也谈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许桂燊

最近,羊城晚报的“教育”和“花地”专栏,连续刊登了好些中学生的作文,同时还发表了若干名校名师指导中学生(主要是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宝贵意见:跳出应试作文的怪圈,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发挥创新能力,贴近生活,“我手写我心”,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这些意见,是从作文的内容与文风上说的。对于已具备很好的和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高三学生,尤其是其中的尖子生来说,这确是金石良言。但对于为数相当多的文字表达能力很差或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要写好作文,则另外还有更紧要的事情要做——花大气力练好运用文字的基本功。

笔者提出上述意见,是基于令许多在高校从事写作教学的教师感到焦虑和无奈的事实: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作文写得好的并不太多,为数不少的则写得很差或较差——他们的作文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写不清楚,说不明白的毛病,主要表现为用词不当;语意不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表达的意思不承贯,或前后矛盾;人物的经历、活动,或事情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不作交代或交代不清;议论、说明条理不清或欠缺严密的逻辑;文无核心,写起来东拉西扯,废话多多,等等。这些毛病,在高考中,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作文得分(能进入高校者,是凭他们参加高考的总分,而不是因为作文写得好)。

朱自清、叶圣陶等前辈作家、语文大师,十分强调包括高中生在内的初学写作者要练好运用文字的基本功,并应以此作为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的突破口。有了这样的基本功,名校名师的上述宝贵意见才不会成为空话。作家艾芜曾说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老人读了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他说他经过的生活,可以写二三十部《铁流》的,只是他写不出来。”艾芜接着说,“从事文学创作,生活丰富,学问好,没有练就写作的技巧,也是不行的。”写作的技巧,其内涵是多方面的,运用文字将思想、感情、客观事物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方面。中学生不下功夫练好运用文字的基本功,要写出好的作文来,也是不行的。有这样的两种中学生甚至大学生:一种是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但文字表达能力很差;另一种是,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写出来的作文在内容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文笔却相当通顺畅达。这两种学生,谁在写作上会有较好的潜能呢?教师们看到的事实通常是后者——他们经老师一点拨,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纠正作文中的缺陷而写出好作文来。前者则不然,他们要在作文中克服文字表达上的严重毛病,绝非短期内可以做到的,有的甚至进入大学直至毕业,仍难以写出理想的文章来。这表明,文字表达能力很差与较差的学生,练好写得清清楚楚,说得明明白白的基本功,是他们提高写作能力中关键的关键。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三的学生,要达到文字写得通顺,高三学生要达到写得流畅。但事实上,不少高三的学生连写得通顺的要求都未完全达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读书太少。笔者经常了解刚入大学的学生以前的阅读情况,结果是,除了课本,相当多的学生没读过几本书;那些文字表达能力很差的甚至未读过一两部中长篇小说;能够每天或经常看报的则更为罕见。他们也不是不想多读书,而是每天被大量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实在抽不出时间来读课外的书。

著名作家谢冰心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文学道路时,说过这样的话:她小时候从未想过将来要当作家,只是上了中学特别喜欢看书,书读得多了手就发痒,便拿起笔来写稿投稿。这一写,她手中的笔便再也放不下了。

谢冰心的这段经历,给了我们两个很好的启示:一是说明好文章、好作品是最好的语文

老帅;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古今中外,写出好文章好作品来的人,绝无例外,都是先爱读书,由阅读产生对写作的强烈兴趣与热情,从而走上写作之道的,并且由不断阅读而走上一个又一个写作新台阶的。二是谢冰心由阅读而至手发痒而写出好文章和好作品,显然是书中给了她思想能力、思维能力;也给她丰富的知识,丰富的写作材料以及可贵的灵感和良好的写作技巧;不要勿视的是,还给了她强烈的语感,从而使她不想当作家而最终成为杰出的大作家。这充分显示出阅读对写作者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还有一个人物的事可以给中学生以有益的启示,他就是原中山大学法律系系主任端木正教授(后调任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荷兰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委员)。他生前有一次与笔者交谈时说,他们法律系的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比中文系的学生在用字用词的准确和行文的严谨上要求更严格,因为一字一语是否准确,直接牵及案子的定性与量刑的准确。因此,他说他给新招来的研究生上第一课,就是要他们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不但要读,而且要抄。他说,读可以增强语感,读过之后又抄,便能强化学生的语感。有了这种语感,自己写起文章来,用词造句准不准确,是否合语法和习惯用语,句子是否通畅,行文是否有逻辑性,等等,都能够清楚地感觉出来。

中学生,尤其是文字表达能力差和比较差的同学,为了提高自己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除了认真听取上述名校名师的指导意见之外,在勤于练笔的同时,能否也像读中学时的谢冰心那样读书读到手发痒?又像端木正教授要求研究生那样,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既读又抄呢?

下载也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诚信(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也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诚信(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也谈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也谈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几年来,儿童阅读的问题受到了世界范围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重视。面对这个日新月异、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阅......

    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深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初探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

    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

    中学教师在艺术素养教学中“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上教学的思考龙山中学教师:韦 鸿 艺术潜能也是特殊才能,特殊才能不等于天才,后天的环境与后天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怎样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怎样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八中学魏梅莲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引导、注意启发,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

    也谈怎样当好副职的一些心得

    副职是一个单位领导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充分发挥作用,便能成为单位正职的左臂右膀和单位事业的中坚力量。现实中,副职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一条,还......

    谈诚信

    谈诚信.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一分钟就可以遇见一个人,一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

    谈诚信

    谈诚信 谈及诚信乃为人之根本,立国安民之基垫。 做人要讲究诚信,北宋词人晏殊就是典型。他十四岁时就被人举荐给皇上,皇帝召他与千余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试题是自......

    也谈雷锋精神

    也谈雷锋精神在谈雷锋精神之前,先来一首刚刚杜撰的打油诗:雷锋精神是人性,人类楷模不是神。人生失落需自强,春风得意乐助人。 自从我国开始宣传雷锋的那天起,雷锋、雷锋事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