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
教育的意见
教基二[20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现就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一)深化课程改革意义重大。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深化课程改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每一个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带动了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体系,一大批全面体现德育要求、反映人类文明
成果的教材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高度重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和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正在形成;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积极变化,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受相关制度、政策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课程改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各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于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学校办学条件不足,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课程资源、专业支持力量等服务保障体系较为薄弱;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评价、管理制度不配套;课程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四)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理念的、开放兼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方案,给学生留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更加强化课程教材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紧密联系,更加突出时代性,增强适宜性,提升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水平,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周期修订制度,既保持课程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又随着社会科技发展而与时俱进。
(五)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坚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把指导和规范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突破课程实施的薄弱环节作为重要任务。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保障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逐步提高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设置比例。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
(六)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七)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加强诚信机制建设,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加强对
中考改革的评估和指导,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积极推进教师和学校评价制度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科学发展。
(八)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深化课程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和任务。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改进培训模式,组织开发以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优秀教学案例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的学习、研究和交流。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加大教师教育院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使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基本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九)进一步加强教材使用管理。要根据国家教材选用的有关规定,严格规范教材选用程序,保证教材选用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选用教材的适宜性。探索建立教材选用评估制度,定期对教材选用情况进行评估。制定教材更换的管理办法,保证教材使用的相对稳定性。坚决清理未经国家审查的国家课程的教材和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查的地方课程的教材。加强对校本课程教学材料开发与使用的指导。
(十)大力推进农村地区课程改革。要把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保障,保证农村
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网上培训、教研、专业咨询等服务。教研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促进农村学校建立多种形式的教研共同体和教学合作组织。积极支持开发符合农村实际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三、着力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障机制建设
(十一)加强组织管理和统筹规划。要把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整体规划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进程。积极协调各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深化课程改革的政策措施,统筹课程改革、教师培养培训、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相关工作,增强各项工作的协调性。加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管理的能力建设,把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既要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的活力,又要按照教育规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对各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督导评估,把课程改革成效作为评价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
(十二)健全服务支撑体系。各地要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教学研究、指导和专业服务作用。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建立直接服务学校的专业支持网络。高校和其他专业机构要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验项目研究,深入基层学校加强指导,努力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专业支持力量。要加大网络优质
课程资源的建设力度,特别要重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秀教学成果的互通共享。
(十三)建立激励机制。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作为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定期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交流活动,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对在课程改革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十四)强化条件保障。要在地方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条件保障。加大对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地解决好教师编制、新增课程教师配备、职务聘任等问题。要根据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时补充、更新专用教室、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加强通用技术课程所需设施、设备建设,鼓励与职业技术类学校资源共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实施自评报告
公文写作 2008-11-19 13:31:11 阅读3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7】21号文)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通知》(鲁教基字【2008】23号文)的精神,对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我们对本校的课程实施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现将学校课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我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45名,在职教职工61名。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校坚持“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遵循“全面发展打基础,因材施教育特长,发展优势办特色”的办学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规范课程实施行为,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科研,构建校本课程,学校社会声誉越来越好,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抓好教师培训,提升课程理念,推进课程实施。
1、抓学习,促转变。
从走入新课程的第一天,我校就把教师课程理念的转变和提升作为重中之重,“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通过组织广大教师听取专家讲座,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研究《新课程标准》,充分明确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师新课程培训,教师参加管理中心组织的新课程通识和学科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开展“三个一”充电活动,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思想上加强投身课改的自觉性,逐步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和落实到
教学实践中。
2、修制度,立保障。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边实践,边总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逐步重建和修订原有的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实际修订《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校本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堂评价标准》、《教师卷宗评价制度》《河口二小减负措施》等,使新课程实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科学,见
到实效。
3、抓教研,促提高。
为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学校加大校本教研力度,积极搭建行之有效的交流平台,使广大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精心挑选骨干教师远赴北京、上海、长春等地先进学校交流学习,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经验、典型做法与本校实际融合吸收,使之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将陈晓梅、李伟等身边名师请进学校,当面交流,传经送宝;精心组织校本教研,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四落实,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说感受、诉疑惑、谈经验、促提高。扎实的校本教研,有效推进
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推进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校在胜利教育中心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致力于学校建设,校容校貌进一步美化,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现有风雨操场和阶梯教室各一处,200米环形跑道的塑胶操场一个,教室和办公室宽敞明亮,办公设施先进,各专用教室设备完善,仪器齐全,管理使用规范化。校园网经过七年建设,教学资源库日趋丰富完备,今年中心又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实现了教学手段与办公条件的现代化,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研究插上了双翼,为推进新课程实施、打造优质课堂提供了现代技术支撑;学校不断创新办学思路,促进师生的自主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均出自广大师生集体智慧,融知识性、艺术性、科学性一体,校园处处精心,处处育人,优雅的环境,浓厚的书香氛围,有效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
三、落实课程方案,拓展课程资源,提供课程保障
(一)、落实课程计划,加强课程管理。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一致。高度重视并认真上好地方课程、综合实践课与音体美等课程。选用的地方课程教材有《古诗诵读》《国学启蒙》《生命教育》《探索大自然》等,各年级都开设并上好《安全教育》。
(二)、开发校本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1、挖掘内部资源,拓展课程渠道。(1)搭建第二课堂,开发选修课程。
学校成立七彩阳光社团,积极搭建第二课堂,根据教师特长开设不同类型的第二课堂兴趣活动,把活动课分层次、分类别开设,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要。活动落实“五有”-有时间、有地点、有人员、有内容、有成果。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现在共计开设书法、绘画、舞蹈、合唱、鼓号、二胡等20个兴趣小
组选修学科,拓展了课程资源,深受学生喜爱。
(2)、设立校园节日,拓展课程资源。
学校一年一度的爱心义卖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等均为有效的校园文化载体,通过参与这些节日,孩子们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些校园节日逐渐形成传统,已经
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有效课程。(3)、打造育人环境,开发隐形课程。
学校通过建设走廊小书架、悦读走廊、班级图书角、开放的阅览室以及丰富多彩的走廊文化,让学生时时沐浴书香,健康成长,将优质的育人环境,打造成有效的隐形课程,培养了学生读书习惯,促进了
文明沉静校风的形成。
(4)搭建文化载体,实施有效课程。
学校建立七彩阳光文学社(包括朝露集编辑部、七彩阳光报编辑部、校网小作家编辑部、鲁中晨报编辑部)、七彩阳光爱心服务社(包括值周小校长协会、校园小义工协会、校园小导游协会、温馨小信使协会)、少年文化论坛、校园温馨邮局等文化载体,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编辑校报校刊,开设校内通信业务,每周上一节影视课,开设一次文化论坛,常年开展天天英语广播和好字天天练活动,这些校园文化载体成为有效课程,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挖掘家长资源,拓宽课程渠道。
我们建立家委会、办好家长学校,家校结合,拓展课程渠道。如我们开设的百家讲坛,每学期百名家长进课堂讲授各行各业的知识,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我们成立的爷爷奶奶健康协会,开展的老少同乐
系列活动,为学校文化增添了色彩。
3、挖掘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利用黄河三角洲特有的人文地理资源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又一途径。近年来,我们先后把黄河口湿地、河口采油矿区等建为学校的教育基地,与河口区义和镇六顷小学建成手拉手联谊校,定时安排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教育基地,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孩子们
认识社会、认识油田、认识大自然的天然课堂。
四、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实施质量监控,加强常规管理。
我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构建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监控网络。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六认真制度,充分发挥校领导两挂作用,日巡视,周小结,月汇总,结果记入班级与教师量化,并作为教师年终评
比的重要依据。
2、立足校本教研,促进课程改革。
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立足校本培训,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反思提高”的培训模式,实行名师示范,师徒结对,一对一引领促提高;依托教研组集体智慧,抓实集体教研、集体备课促提高;大力开展各项学习培训活动,铺路搭台促提高。
为了确保教研时间,提高教研质量,教研活动要求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讲求实效,充分发挥学科带头教师、教学能手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能力的提高。各教研组在开展经常性教研的基础上,特别重视抓好集体备课,以“实用、有效、创新”为原则,追求备课质量。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之上,实行活页教案个性设计,教务检查重点看教案的增删补改,资源链接和教学反思。学校中层以上人员分工各教研组跟踪进行查、看、评、研,使常规教研深入扎实。
3、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始终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结合实际,深入持久地开展各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建立健全了各项教学、教研制度,正、副校长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具体指导工作,深
入课堂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
强调作业体现“精、活、实”;辅导体现“目的性、指导性、针对性、适时性”;课堂教学做到“四个还给”,即“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参与的过程还给学生”,通过组织教学能手引领示范课、新课程研讨课、青年教师优质课、组内循环课、家长开放课等多种课堂实践达标活动,人人参与,积极探索和构建新课程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我校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能力大大提高,45岁以下教师制作和使用课件上课成为教学常态,广大教师的课堂更开放,氛围更民主,训练更扎实,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体验科学真理产生的过程,感悟科学的魅力,逐步形成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
4、规范办学行为,减轻课业负担。
我校一直以来,重视学生素质培养,严格规范办学.一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不多于6小时,组织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自行开发《三字经拍手操》,韵律操等, 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建康标准》,按照标准测试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把健康还给学生;二是增设实践活动课,减少课外作业量,明确规定语文、数学两科每天的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量不超过一小时。教务处坚持每学期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并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情况及时进行总结监督,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三是严格有关教学用书的购买,不超额订书;在节假日、双休日不进行各种有关课程的安排;对学生参加的竞赛严格控制,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一律不参加,真正把能力还给学生.这些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常规,减轻了学生负担,使学生爱学乐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
到培养。
5、加强养成教育,创新德育机制。我校完善了德育常规考核制度,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规范了常规管理,并将值周小校长、校园小义工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使一日常规得到有效落实。
德育活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专题,确保实效性。“感恩教育”从细微处着眼,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培养了十个道德好习惯;“优点银行”,多角度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培养了学生爱国家、爱他人,回馈社会的好品质。“爱心义卖、扶贫助学”活动已成为传统,并建立了爱心基金会,收支情况在德育网站公示;“亲情花”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耐心、爱心、恒心和毅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形成了德育特色,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五、改革评价制度,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师生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进程,学校打破“以分论教”,只注重结果的传统评价方式,建立以人为本,促进师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教师工作评价方案》。
1.改变评价体制,多方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评教活动、学生评教活动,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表现、敬业精神、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一一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到了极好的监督作用,又符合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2.实施多元评价,促进教师发展。建立教师工作卷宗评价制度,学校成立学术委员会,任期三年,对教师专业成长进行具体指导和评价。每名教师均建立自己的工作卷宗,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果,为此付出的努力以及明显的进步。使教师在不间断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实行名师培养机制,学校现有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80%,本科学历10人,小学高级教师 44 人,省级教学能手1人,胜利名师1人,局学科带头教师2人,局级、中心级教学能手10人,教师队伍专业合格率100%。获得省、市、中心级以上优质课奖励的教师32人。学校将计划评选“科研型名师”、“管理型名师”、“课堂型名师”,让每位教师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成为不同层次的名师。每个教师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每位教师都是独特的。
3.改革评价制度,落实新课程评价观。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实行等级制,其中,日常评价所占比例不少于50%,不再用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日常考试实行无分数评价。学校、班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严禁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考核知识与考核能力相结合,平常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注重激励性、发展性评价,积极进行学生考试评价改革。
4.重视过程评价,提高综合素质。学校一贯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实践能力、审美与表现能力、运动与健康状况等分类评价、分项表彰。2003年,我校率先实行学生电子档案管理,突出过程评价,实现家校互动。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及时记录,体现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和个性化,改变了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强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获得了“老师好,作业少,综合素质高”的社会赞誉,王瑾玉、陈子文同学在全国二胡大赛中获得金奖,同时,王瑾玉被评为齐鲁小名士;陈子文同学在2006年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去年获得东营市“校园之星”称号;蒋玉婷和张凤至同学在全国青春校园现场才艺大赛中夺得金奖。在不久前举办的东营市电视歌手大赛中,张凤至同学获得少儿组唯一金奖。学校连续两届在河口组织的中小学生电视诗歌朗诵大赛中包揽冠军亚,近年来,学校有300余名同学在省级以上
绘画、摄影、作文等竞赛中获得佳绩。
几年来,胜利河口二小以显著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信息技术教学示范学校、东营市规范化学校、东营市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示范学校、东营市群众满意窗口单位、胜利教育管理中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河口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问题与困惑: 1.个别教师陈旧、不科学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还存在。2.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水平不高,因考虑到安全问题,校外资源利用有限。
3.教师、学生的评价体系虽有探索还不够完善。
4、校本课程的研发不成体系,属于过渡形态。
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未来学校竞争的重点体现在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普适性和个性化。普适性重在质量,质量越高,越适应社会的需求;个性化重在鲜明,越鲜明越受社会青睐。要达到这一目的,具体途径就是课堂。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
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充分利用学校周围企事业单位及家长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放眼未来,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践行“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胜利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10-04-28 13:32:15)转载▼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应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报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功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教育工作台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9、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2、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是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偏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加强对教材合作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六、课程评价
1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育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1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定的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校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教育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编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
16、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自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区)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17、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的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18、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台,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20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第四篇:怎样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怎样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改进,特制定本方案,特定于宜昌市举办“和美课堂”宜昌市首届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学习。现具体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组织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所
(二)实施机构:和美经典教育科技中心 中基德研(北京)科学发展研究院
(三)学术支持:《中国教师》杂志社
二、活动特色
主题亮点一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全国课赛经典课例再现,名师新课、经典课例面授、解读及报告分析。
主题亮点二 :新颖、清晰、明了的课程教学形式,“同课异构”通过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充分体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打开教学思路,彰显教育教学个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主题亮点三 :把握课堂动向,剖析课堂教学手段。现场评课、辩课、互动交流即时探究,提升课堂教学手段。主题亮点四 :明确细致的课程安排体系,对系列教学全方位展示,阅读课、习作课等名师专项课例。
主题亮点五 :携手经典课例,浸润和美课堂。充分展示名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创造个性品质得到和美发展的课堂手段。
三、活动时间
(一)数学名师 “同课异构”观摩会:5月22日-24日(22日全天报到)
(二)报到地点:报到及会议行程路线见具体报到通知
四、参会对象
小学数学教研员;小学校长、副校长及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等。
五、专家名师简介(排名不分前后)
吴正宪 著名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数室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数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贲友林 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青年教师新秀”;
强震球 江阴市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市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全国第八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多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江西教育》、《福建教育》、《江苏教育研究与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
顾志能 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用书》编写、培训专家组成员,曾获“浙江省特级教师”、“国家课程实验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曾获全国课赛一等奖;
周卫东 著名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应邀在全国20多个省市执教示范、观摩课近300节,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近300篇。
第五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
福建省教育厅文件
闽教基„2010‟1号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
各设区市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现就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我省已站在海西建设新的起点上,教育是海西建设的重要支撑,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突出内涵发展、全面提升质量。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
功能、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都做出了重大变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因此,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支撑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二)切实增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地方对课程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课程服务保障体系较为薄弱;国家课程方案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贯彻落实;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储备、教育方式与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存在差距,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发展和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观念和做法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战略高度,坚定课改信念,破解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课改执行能力,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二、加强课程管理,落实课程设置方案
(一)切实加强国家课程管理。国家课程方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对本地区中小学实施国家课程方案的监管职责,全面掌握辖区内学校课程开设和课时安排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学校在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和督促学校执行好国家课程。学校不得自行增减国家和省定的课程科目和课时,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开齐、开足课程的,必须经由县
(市、区)教育局说明原因报设区市教育局批准,并由设区市汇总后报省教育厅备案。2012年之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创造条件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二)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各中小学校必须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从三年级起开设,课时可分散或集中使用,提倡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合。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在高
一、高二年级开设,每周安排应不少于2课时,其余的学时可安排在课余时间由学生自主完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管理,督促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职责,明确活动目标,强化过程性指导,重视活动过程与成果的评价,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切实纠正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要落实好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中的档案记载,充实记录内容,做好交流和评估工作。
(三)切实加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各地和学校要按照省颁标准要求,配备好通用技术专用实验教室,因地制宜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遴选培训一批技术课程教师,为技术课程开设创造条件。要保障通用技术课时,改变通用技术过于偏重理论教学的现状,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课时比应达1:1,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省、市教研部门应加强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指导。设区市教育局要组织好通用技术会考工作,促进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分类指导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设。所有高中校应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好选修课程。省示范性高中、一级达标高中应根据省颁选修Ⅰ(A)规定开设所有模块供学生选择,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要力争开齐选修Ⅰ(B)所有模块,省一级达标高中要争取开设70%的选修Ⅰ(B)模块,为全省高中校选修课的开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省二级达标高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省颁选修Ⅰ(A)所有模块;省三级达标高中和其他普通高中确因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开设所有选修Ⅰ(A)模块的,可结合实际设定几种选修组合供学生选择或采用指定选修的方式,但必须保证学生能够修满课程方案规定的选修Ⅰ课程毕业要求学分。所有学校在高二年级之前不得提前对学生进行文理选修倾向分科分班。
(五)加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管理。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对地方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负责地方课程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着眼于学生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或选用,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体现本校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的精品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不为学生提供教科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要加强对校本课程的指导,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方案需报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备案。学校应根据有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时范围,对学校课程做出整体安排,并切实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与课程实施方案的一致性。
三、加强教学研究,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各级教研部门应针对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对《课程标准》理解把握不到位问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和专题研修,引导教师重视学生学科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切实纠正盲目增加内容和难度的倾向。技能科目要加强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学,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深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省、市样本校要积极承担省、市课题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各地要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与交流等活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二)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校本教研活动要以课例或案例为载体,围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三要素扎实展开。自我反思要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增强问题意识,学会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同伴互助要着力构建教师间宽松和谐的沟通交流平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教师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专业引领要做到教研部门重心下移,加强对学校的指导与服务,与教师共同开展研究,增强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学校要加强教研室和教研组建设,为校本教研提供有效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做好联片教研、区域教研活动,在学科基础好、教研风气浓的区域和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基地,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引导广大教师参与网络交流和学习。
(三)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应认真分析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严格控制课外书面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难度,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参加体育锻炼和社团活动必要的时间。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实行期中、期末两次学科考试,小学阶段应取消百分制,逐步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省、市教研部门应组织力量对学校组织的考试试卷进行抽查、评估、反馈。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教学实施能力
(一)进一步充实优化教师队伍。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特别要多形式、多渠道配备好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实验员等专任教师。要按照义务教育城乡统一编制标准要求,用足用好核增编制数,优先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使农村学校能够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加强教师转岗培训工作,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实施“送培下乡”和“跟岗学习”,提高农村教师整体水平。加强各级教研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科教研人员,提高教研队伍整体素质。
(二)强化校长和教师专题研训。总结近年来新课程培训工作经验,适应基层对培训工作的新要求,研究开发针对校长和教师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注重学科拓展知识培训,以及国内外教学研究新成果、学科前沿动态、学科发展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培训。在培训模式上提倡以参与式为主的多元培训模式,避免单纯理论说教,强化案例研究,增强培训的过程性体验,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重视教研员专业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教研员评优评先工作纳入教师系列。省、设区市教研部门应针对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专业发展需求,系统规划教研员的学习课程,以案例研究、课题攻关、专项任务等形式,定期组织省学科教研员开展研修活动。各级教研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教学的专业引领与支持力度,组织由当地教研员、学科教学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指导团队,定期开展视导活动,建设一批由市、县级教研员参与指导的农村示范基地校,并选拔农村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市、县级兼职教研员。各级教研员应通过到基层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现场观摩指导、专题讨论等活动形式,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研队伍的专业指导与研究水平。
五、深化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一)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根据省教育厅颁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将综合素质评价与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科学、公平、公正地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重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有效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为学生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健全诚信机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公示制度,不断提升评价的信度与效度。省里将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信息系统,各地和学校要用好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推进评价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深入推进考试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增强考试评价的改进与激励的功能,纠正其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倾向,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深化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探索实行成绩全等级呈现课题攻关,鼓励各地在高中招生中创造性地运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适度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初中校比例,2010年各设区市一般要达到50%左右。探索多样化的招生办法,让某些方面确有特殊天赋或潜能的学生能够进入适合其个性发展的高中阶段学校学习。各地中考时间应相对集中,设区市中考时间变更应报省教育厅备案。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探索建立全科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制度,深化高考考试内容和招生形式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选拔的高校招生模式。
(三)完善学校和教师评价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政绩观,切实改变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
教育质量的做法,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评价体系。健全完善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将教师承担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等纳入教师评价范畴。学校在安排培训学习、开展职称评聘、实施绩效工资等方面对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的教师要予以充分考虑,以激发广大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开齐开足课程,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要组建由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质量监控研究团队,建立教学质量诊断、反馈指导系统,应用科学的教育测量手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质量抽查工作,指导学校改进管理和教学。从2010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全面实施普通初中三年巩固率、中考全科及格率和单科合格率评价制度,并不定期在全省开展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保证义务教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全体学生能够基本合格毕业;以普通高中达标晋级和示范性评估等为载体,有效引导普通高中按新课程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培养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成长。
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及重大问题,让政府领导关心了解课程改革,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配合课程改革。省教育厅将继续在经费预算中安排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和教师研训工作。各地也要继续抓好制度落实,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保障课改经费投入,尤
其要加大对农村学校课改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充实完善教学设施设备,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课改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
(二)强化监督管理。各地要定期开展课改专项调研和阶段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措施。继续加强样本校和基地校建设,通过组织课改研讨会、现场观摩会、成果报告会等活动,表彰奖励课改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以先进典型经验带动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重视发挥教育督导部门作用。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探索建立学校素质教育综合督导与随机督导、专项督导相结合的督导体系,完善督导通报制度,重点加强对国家课程方案执行情况、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督导评估,把课改成效作为评价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促进工作落实。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继续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舆论宣传工作,突出宣传课改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突破与创新成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进一步提升家长和社会各界对课改的认同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福建省教育厅 二○一○年元月十八日
主题词:教育 课程改革 意见
抄送:省档案馆,省图书馆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0年元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