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大调解经验材料

时间:2019-05-15 11:2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大调解经验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大调解经验材料》。

第一篇:社区大调解经验材料

推进“大调解”工作开展构建和谐稳定“三姓”

哈尔滨市南岗区荣市街道三姓社区

三姓社区面积0.5平方公里,居民2473户、7105人,是市中心的老式居民区,具有下岗人员多,流动人员多的特点。

近年来,我们三姓社区严格按照上级工作部署,从为居民、商家服务赢取信任支持入手,坚持综治维稳组织建设与社区党委、居委会建设一起抓,通过“联调联动、源头预防”有效维护了区域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在区、街组织开展“大调解”体系建设后,我们发挥智之极致,力之极限,在街道的帮助下,构建起了力量整合更加全面、收处信息更加快捷、矛盾调处更加有效、保障措施更加有力的新型“大调解”组织网络,自x月以来,社区内矛盾信息掌控率达百分之百,零越级访,矛盾纠纷化解率达百分之百,零寻衅滋事。

一、发动群众,全面采集信息

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全面强化矛盾纠纷的情报信息采集工作,实现了发现、反馈的及时有效,规范了台账建设。

一是持续强化信息员队伍建设。构建起了覆盖区域19个庭院、124个楼道和区域内134家大小单位,共计296人的信息员队伍;按照社区包片主任的责任区,分别建立信息24小

1时反馈网络;根据居住地逐人明确工作区间、职责;统筹规划信息员培训项目,八月初已由社区民警、街道综治维稳办和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人员联合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强化了信息发现反馈的工作流程、第一时间稳控调处的方式方法,提升了信息员对发现、反馈、临时处置重大事件和及时调处群众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不定期组织律师、法官对信息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二是坚持摸排方向紧跟民意民愿。按照区、街定期开展集中排查要求,责成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和社区警务室每周组织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工人等积极力量,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并在走访前根据季节变化、市政建设等一个时期内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相关内容,统一研究当前最有可能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明确工作主题。如:在x月开展入户走访前,明确了巡查供热情况的主题,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及时归类,综合协调,源头解决了xx街xx号百余户居民供热等多起不稳定问题。

三是全力促动群众主动寻求调解。将服务群众赢取信任,作为促动群众主动反映矛盾,自觉接受社区调解的主要手段,联合中国邮政xx公司,结合社区一口式受理,开通社区服务群众一站通,将代收代缴水电气热等14项费用,代办牌匾审批、代办老年证、调解矛盾等20项政务,代订餐、爱心服务车、上门理发等8项服务,及其他共计42项惠民项目纳入其

中,制作一站通服务联系卡逐家发放,赢得了群众好评;在x个大院设立社情民意反馈箱,在社区大厅设置矛盾受理窗口,方便群众反馈信息;利用市民学校、社区党校各种宣讲契机,讲解社区调解的成功案例,坚定群众对社区调解的信心。自x月以来,群众主动寻求调解案件同比增加15%。

二、三措并举,源头化解矛盾

坚持“抓早、抓小、抓源头”的调处理念,通过持续强化人民调解,联动相关部门、周边单位,构筑起了“三姓”调处防线。

一是做贴心人,让人民调解润物细无声。吸纳辖区“三官一律”、有威信群众成立调解员队伍,突出人民调解工作的亲情、友情、人情感化力度,全力将社区干部、片警、调解员打造成居民群众的亲人、朋友。先后组织社区居民群众开展邻居节,组织社区群众与附近商家单位联合打扫庭院卫生,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道创建活动,增加了群众之间、群众与社区间的情感积淀,实现了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和增加群众对社区干部、调解员认可度的双赢。活化调解形式,将一日起诉讼世代结冤仇的理念广泛宣传。综合运用灌溉调解,普及政策法规;背对背调解,消减双方过激情绪;换位思考调解,努力达成双方需求等多种调解方式,成功调解了xx街xx饭店油烟外串,引发该院xx名居民不满等多起矛盾纠纷。

二是搭连心桥,用“三调联动”解民忧。在街道帮助下,开通与街道职能科室、驻街工商、税务等部门沟通协调渠道,以社区矛盾受理窗口为依托,及时向相关部门分流反馈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矛盾纠纷,适时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搭建相关部门与群众的连心桥;按照“条块结合、协同联调”的工作原则,坚持将社区人民调解贯穿区、街行政、司法部门调解的始终,充分利用人熟、事熟的有力优势,与区、街相关行政、司法部门联合开展调处,自7月份以来,共联动相关部门完成调处工作xx起,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好评。借助区、街开展庭院改造、裸土地整治、“3531”等惠民工程契机,全面消除诱发群众不满的各类因素,先后配合相关部门完成xx街xx号改造、组织群众完成区域楼门庭院灯维修等多项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三是系同心锁,聚辖区单位力量排民难。倡导群众、单位、社区一家亲理念,集聚辖区单位力量,广泛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源头消减一切可能引发群众不满的问题。即:与xx物业联合,开办“xx为民服务日”,免费为居民维修水电破损设施;与xx商场联合,创办“xx爱心俱乐部”,专门为有困难的居民提供帮助;组织辖区单位广泛开展为民服务建和谐活动,解决了一批困扰群众的疑难问题。如:协调xx经营公司,无偿提供闲置场地用于周边往来顾客停车,解决了顾客经常将车停放居民院,影响居民出行的问题。

三、强化保障,满足工作需求

坚持把工作的实际需求作为前置要件,举全社区之力强化保障措施落实,实现了“大调解”工作的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一是构建全面覆盖的组织网络。依托社区党委、综治维稳工作站、调委会,成立由社区书记任组长,社区主任和社区警长任副组长,治保会、调委会骨干,社区民警、辖区规模较大单位负责人、有威望群众、律师、法官、检查官等为成员的“大调解”组织机构,明确工作流程,逐案限时办结;同时,延伸“大调解”组织触角,在居民和单位商家中广泛组建调解员队伍,形成了按院、按单位设立“大调解”小组,按楼道、按场所布置调解员的工作布局,形成了在社区党委统一领导下,社区内各方力量都能第一时间投入联调联动的高效运行格局。

二是汇聚满足工作的财力物力。将社区“大调解”工作经费列入社区经费重点保障项目,明确综治维稳经费中用于“大调解”工作的经费不低于xx%,年用于“大调解”工作的经费达万余元。强化社区调解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专门的社区调解庭,设置了当事人、旁听人、调解员座席,配齐配强了必要的办公用品。同时,在社区大厅设立专门矛盾调处受理窗口,统一开展登记受理、咨询服务,在xx律师事务所建立调解台,开展调解,提升了工作成效。

三是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即:建立定岗定责机制,对信息员反馈和窗口受理矛盾,按区域责成相关调解员负责;建立调处联动制度,对重大矛盾纠纷,由发现和受理人组织需要配合人员,协调相关区、街行政、司法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联合解决问题;建立群众自选制度,让主动寻求调解的群众,自选调解员调解;建立回访制度,要求调解员根据调解案例的实际情况,适时回访当事人,避免矛盾复发;建立分析研判制度,社区每周组织成员对一周内的调解案例进行分析研判,固化有效方法,提升工作成效;建立调解员培训制度,采取以老带新,言谈面授的形式进行帮教体验,提升调解员工作水平;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每月组织群众联合对调解员、信息员进行评议,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其所在单位(学校)表示感谢,在社区张榜公示,树立威信,并呈报给街道,对表现一般的,及时进行教育培训。

第二篇:大调解经验材料

“大调解”推动社会“大和谐”

——文山市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经验材料

近年来,文山市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文山”目标,按照“以大队伍抓稳定、以大防控保平安、以大调解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作为维护稳定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作为 “为民办实事”基础工程,积极创新举措,精心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调解组织逐步健全,调解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调解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工作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建立了符合市情、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形成了条块结合、点面结合、互动联调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使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更有群众性、专业性、联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切实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搭建“大调解”工作架构 建立完善大调解机制、维护社会稳定,重在资源整合,贵在部门联动。文山市按照“党政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为主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要求,成立了文山市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市属各单位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各乡镇(街道)及相关单位也应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专门组建文山市社会矛 1 盾调处中心,高配中心规格,明确中心职责,主要负责协调专业调解委员会及调解室与中心的衔接配合,负责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配合和跨地区、跨行业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的联调联处。同时全市制定出台了《文山市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意见》、《文山市建立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实施方案》等,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指引。

二、以纠纷清零为目标,织密“大调解”工作网络 文山市因地处边疆民族杂居地区,社会矛盾纠纷多样性、复杂性、敏感性、难调处等特点较为突出。为切实提高矛盾纠纷调处率和成功率,文山市从建立健全大调解组织体系入手,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解调与社会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全力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全市按照“强基层、抓规范、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和“六有六落实六统一”的建设标准,在全市各行政企事业单位、乡(镇)、村(社区)、自然村组建了1582个人民调解组织,在村(社区)设立了专职人民调解员;二是积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全市组建了医疗、建筑、食品、保险等行业性、专业性的调解组织共50余个,将其全部规范到大调解工作平台上来,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参与调解的作用和优势;三是建立行政调解工作平台。坚持“当调则调、调裁结合、解决问题”的原则,2 强化行政调解工作,并将其纳入大调解工作平台。各行政部门均确定了3-5人组成行政调解机构。各行政部门认真落实行政主管责任,充分运用调解的办法处理了大量行政纠纷和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四是稳步推进司法调解工作。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了诉讼调解工作,积极推行重调息讼制度,构建了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把调解贯穿于民商事审判的全过程,探索实行庭前调解和诉讼内委托调解的方法,有效提高了调解结案率。

三、以健全机制为基础,破解“大调解”合力瓶颈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大调解工作机制,统一工作标准、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要求、健全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大调解组织的效能管理,文山市坚持从工作机制规范化入手,采取领导带动、思想发动、上下联动、措施调动等方法,探索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促进了大调解组织的规范运行,高效运转。一是完善矛盾纠纷受理和调处机制。对发生的矛盾纠纷,由市矛盾调处中心负责组织调解或者指定相关调解工作平台负责组织调解。属于职能部门受理范围的,实行首长负责制,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调解;对涉及多个部门的矛盾纠纷,由市矛盾调处中心确定的部门牵头调解。二是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衔接机制。按照调解优先的原则,积极引导当事人首先采取人民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用人民调解方式不能解决的矛盾纠纷,由市矛盾调处中心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专业调解,专业调解组织仍未能解决的矛盾纠纷,引导依法通过诉讼、3 行政复议等渠道解决;对于进入诉讼程序的矛盾纠纷,按照“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原则,做好司法调解工作。三是完善调解协议的效力确认机制。经人民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组织或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确认程序,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进行确认。调解组织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义务。四是完善大调解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在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设置“调解人才储备库”,吸纳法官、律师和行政机关熟悉法律、善于做调解工作的公务员为大调解工作指导员,参与各级调解组织的调解工作。加强矛盾纠纷大调解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信息资料库、加强信息综合、通报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动态掌握矛盾纠纷的总体状况和个案进展情况,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横向、纵向信息共享,形成上下贯通、工作互动、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

四、以提质强管为抓手,提升“大调解”工作质效 文山市5392名基层调解员除411名为半工半农(村委会干部)外,其余4981名均为热心调解事业的农民群众,呈现文化素质偏低、综合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等特点,如何将这只队伍管理好、建设好、作用发挥好成为重要课题。为切实将这支队伍管好、带好、用好,发挥其最大社会功用,文山市以建设“管得住、听指挥、能干事、负责任”的“十二字”调解队伍为目标,制定了《文山市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制度》,由市司法局具体负责对调解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将 4 考核结果在全市调解队伍中进行公示,促使全市调解员形成“赶、帮、超”的良好局面。成立了调解工作督导小组,全面加强对调解队伍和调解工作的指导和督察。采取适时到乡(镇)了解和向群众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全面掌握调解员工作情况和群众评价,对评价好的给予适当奖励,对评价较差的及时给以批评教育,对乱作为和群众评价恶劣的坚决清除人民调解队伍。此外,还采取不定时、暗访等方式,深入乡(镇)、村(社区)按照上报调解卷宗30%的比例进行抽查,对于虚假或不合格卷宗,严格按照《文山市村级人民调解组织补助及人民调解员补贴办法(试行)》给予处罚或扣减相关补助补贴。通过科学的管理,实现了全市调解队伍形象和案件质量“双提升”。2011年来,各级调解组织共上交人民调解案件卷宗878件,合格870件,合格率达99%,比上年同期提升5%,全市无人民调解员违规办案和被投诉等不良情况发生。

五、以落实待遇为保障,增强“大调解”工作动力 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作为基层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其扎根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和作用任何单位或社会群体都无法比拟和代替。长期以来,由于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得不到有效解决,调解工作被动开展较为突出,严重制约职能作用的发挥。为切实将广大人民调解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文山市制定实施了《人民调解案件以奖代补工作制度》,打破了人民调解员几十年来的“零报酬”工作模式,促进了基层人民调工作的 5 快速发展。近两年以来,全市共对4175件成功调解的矛盾纠纷实施了以奖代补,补贴金额达17.082万元。2011年,文山市又制定实施了《文山市村级人民调解组织补助及人民调解员补贴办法(试行)》,从市级财力安排上保障人民调解经费,补助补贴标准为:每年每个村(社区)人民调委会补助调解工作经费1000元;人民调解员调解成功1件口头纠纷补贴50元;调解成功1件普通民间纠纷补贴150元;调解成功1件疑难复杂纠纷补贴300元至500元,该补贴办法实施以来,全市广大村级人民调解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调解率和成果率均得到全面提高。同时规范了其他调解组织的工作经费和调解补助,为全市大调解工作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

自构建“大调解”格局一年以来,文山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468件,调解成功3397件,成功率达99%,调解率和成功率同比提升了30%和26%,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和谐因素,确保了全市社会政治稳定,人心安宁。为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社区调解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项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 人民解委员会主要职责 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矛盾纠纷登记制度 矛盾纠纷交办制度 督查、督办制度 共同调解制度

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 调解工作总结评比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城区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调解工作。

2、调解工作坚持:“防激化、创三无、争先进”为主要目标,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3、经常向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职工自觉学法、懂法、用法、不违法。

4、调查了解并及时掌握每个家庭及其它不安全因素,做到经常分析、研究、及时进行教育,及时化解,使一般纠纷不出单位,重大纠纷及时报告。

5、建立调解登记薄,做到调解有登记,件件有着落,使调解工作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6、调解委员会要经常组织调解人员进行学习有关党的方针、政策、熟悉调解工作。

7、调解人员要经常深入群众,工作要扎实,方法要灵活,头脑要清醒,政策要明确。

人民解委员会主要职责

1、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民事调解组织建设网络化。

2、及时发现,依法调解,妥善处理和疏导矛盾纠纷,减少诉讼,防止矛盾激化,避免民转刑案件和非正常死亡的发生。

3、通过民间纠纷调解工作,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居民遵纪法,尊重社会公德,努力减少民间纠纷的发生。

4、搞好矛盾纠纷信息工作,及时将辖区内民间纠纷的发生、发展和调处情况及建议,向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1、各矛盾纠纷调处机构要认真做好排查工作,及时排查处理各类不安定因素;

2、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实行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的8号、18号、28号对辖区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排查,并作好登记上报工作;

3、各基层社区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的结果,每月7号、17号、27号报城区办事处调处中心;

4、各排查单位将排查的不安定因素认真汇总,及时调处,按时上报,重大情况随时上报。

矛盾纠纷登记制度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所在单位、家庭住址等。(二)、发生纠纷的情况。包括发生纠纷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以及双方当事人争执的焦点和要求等。(三)、纠纷的调解过程。包括调解纠纷的时间、地点、方式、次数、主持调解人员和参加调解人员的姓名,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收集了哪些证据,以及调解人早对纠纷的看法和处理意见等。(四)、调解结果。调解结果包括调解成立和不成立两种情况。不论哪种情况,均应进行记载。调解成立的,主要记明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和调解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调解不成立的,也应该记载不成立的主要原因。(五)、对不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或调解不成功的纠纷应注明移交的有关部门和移交的承办人。

矛盾纠纷交办制度

1、县城区办事处调处中心对受理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认真梳理分类,分流交办;

2、对应分流交办的矛盾纠纷,由调处中心填写交办单,当事人持交办单到指定单位处理;

3、对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分流交办的基础上做好协调协助,共同处理。

督查、督办制度

1、调处中心对应归口办理的矛盾纠纷实行转办、交办制度,由对口单位负责办理;

2、调处中心对分流案件的调处情况随时进行督查督办;

3、通过督查督办,确保矛盾纠纷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得到依法、及时处理

共同调解制度

为使发生在我辖区及附近单位的民间纠纷得到及时、妥善正确的调处,结合单位实际,现制定本制度。

1、不论为主持调解还是协助调解,均应本着对当事人负责,对群众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

2、积极与有关各方保持联系,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纠纷的事实材料;主动采取措施,防止纠纷激化;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敦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

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了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纠纷反复,而对纠纷调解已达成者所进行的检查访问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对于纠纷调解已达成者或未造成者一律要执行回访制度。特别是对重大疑难纠纷,调解员要定期进行回访。

2、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纠纷回访过程中,要注意发现、纠正调解工作中的错误,改进工作,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以巩固调解的成果。

3、回访的对象主要是当事人和知情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要注意收集群众的反映,以便全面了解情况。

4、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进行回访时,要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动态,继续进行法制宣传与道德教育等思想工作,督促双方履行协议。

5、对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并结束调解后,人民调解委员会应主动上门回访纠纷当事人,了解矛盾纠纷解决与否及发展动态,劝告当事人冷静、理智、正确对待,依法办事,不可感情用事,扩大纠纷事态,以防止纠纷扩大激化或转化。

6、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每次回访必须有详细的回访纪录并存档。

调解工作总结评比制度

1、人民调解工作实行一年两总结制度,半年初步总结,一年全面总结;

2、总结内容是:半年或一年来开展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与估介,调解、预防纠纷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工作中的教训、失误及其原因,以及今年工作的安排;

3、参加人员为办事处调解委员会及各基层调解委员会成员;总结的目的是发扬成绩,找出差距,克服缺点,改进工 作。、4

第四篇:社区调解档案

社区集中调解日制度

每月10日定为社区基层集中调解日,组织社区“两委”干部、社区调委会和居民代表,对全社区矛盾纠纷集中排查登记,并现场调处;并利用调解日这一天,组织社区“两委”干部和社区调委会成员学习与居委会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一是加强工作宣传。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里充分了解设立“基层调解日”有关情况,引导群众在10日当天向社区调解人员反映问题,并参与调解。

二是疏通排查渠道。利用每月1日、15日矛盾纠纷例行排查和“基层调解日”当天社区两委集中排查及群众自发反映问题三条纠纷信息渠道,及时发现各类纠纷苗头和不稳定因素。

三是加强分类调解。对重大易激化的矛盾纠纷,在“基层调解日”当天调解;对复杂疑难纠纷,由社区调委会提前调查情况,制定调解方案,通知纠纷当事人在适当的场所、时间调解;对适合在居委会集中调解的复杂纠纷,在社区调委会的主持下,邀请老党员、老干部、居民代表参与,从法律和道德上进行集中评判;对调解成功达成协议的纠纷,及时签订调解协议书。

1、社区调解工作领导小组

2、社区调解委员会

3、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

社区矫正委员会

4、社区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

社区安置帮教委员会

5、社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

6、社区【六五】普法办公室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学习、会 议 制 度

1.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要组织社区调解小组经常开展业务学习,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调解工作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民调解工作需要。

2.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调解工作会议,交流调解工作经验,研究、分析本辖区的矛盾纠纷的形势和特点,探索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使社区人民调解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二、纠 纷 排 查 制 度

1.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建立健全纠纷排查网络,并做到随缺随补。

2.坚持每周一排查制度,重点事件、重点时期要根据上级要求及时排查,每年的重大节庆活动之前要重点排查。

3.对排查出的纠纷、上访苗头,要及时调解或处臵,坚决防止矛盾激化。

4.建立畅通的排查信息渠道,排查情况尤其是重大纠纷、上访苗头要及时上报,重大疑难纠纷要做到一事一表。

三、纠 纷 调 处 制 度

1.纠纷的受理:民间纠纷,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居民委员会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了的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和跨地区、跨单位的民间纠纷,由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受

理调解,或者相关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纠纷当事人的申请,受理调解纠纷,当事人没有申请的,也可以主动调解,但当事人表示异议的除外。

当事人申请调解纠纷,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纠纷,应当进行登记。2.调解准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指定一名人民调解员为调解主持人,根据需要可以指定若干人民调解员参加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分别向双方当事人询问纠纷的事实和情况,了解双方的要求及理由,根据需要向有关方面调查核实,作好调解前的准备工作。

3.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根据需要可以邀请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参加,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一般在专门设臵的调解场所进行,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便利当事人的其他场所进行。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根据需要可以公开进行,允许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和当地(本单位)群众旁听。但是涉及当事人的隐私、商业秘密或者当事人表示反对的除外。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在调解前应当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人民调解的性质、原则和效力,以及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特点和纠纷性质、难易程度、发展变化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消除隔阂,引导、帮助当事人达成解决纠纷的调解协议。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一般在一个月内调结。4.调解协议及履行: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的纠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或者当事人要求制作书面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书面调解协议。

调解协议应当载明下列内容: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当事人签名、调解主持人签名、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调解协议由纠纷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调解协议。

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按照下列情况处理:

(一)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的,应当作好当事人的工作,督促其履行。

(二)如当事人提出协议内容不当,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发现协议内容不当的,应当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之后,经再次调解变更原协议内容;或者撤消原协议,达成新的调解协议。

(三)对经督促仍不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就调解协议的履行、变更、撤消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登 记、归 档 和 统 计 制 度

1.街道调解组织要建立统一标准的工作档簿,受理、调处纠纷要认真登记,规范记录,并定期订卷归档。

2.社区(企业)单位调委会应每月按时将调解情况、纠纷件数、纠纷调处典型事例上报街道调解委员会或司法

所,并力求作到准确无误,调解委员会汇总后按要求上报街道司法所。

3.上报各项数字应真实准确。

五、报 告 制 度

1.社区调解委员会对涉及到的群体事件、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和苗头、可能激化的纠纷和苗头,应立即报告司法所或办事处领导,并作好安抚和调处工作。

2.对已发现因调处不当而引发为“四类”案件的,应在一个工作日内书面报告司法所或办事处领导。

3.重大节假日和特殊时期的重点排查,应在每个工作日向司法所或办事处领导报告当天排查情况,不报告视为情况正常。

六、回 访 制 度

1.社区调解委员会对排查的苗头、隐患和已调处完结的纠纷,要坚持回访。

2.对已调处的一般纠纷要坚持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回访,并根据回访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回访;对复杂疑难的纠纷应在调处后3个工作日内进行回访,回访次数不得少于3次;对移交出的纠纷,应在移交后7个工作日内进行回访,了解移交情况。

3.回访中应重点了解当事人的思想、行为是否正常,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等等。目的是巩固调解成果,防止反弹。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1、社区两委联席会议每周召开一次,会议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主持,由各两委成员重点汇报所掌握的矛盾纠纷情况,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2、调委会每周组织一次矛盾纠纷排查例会,由调解主任主持调委会成员及调解小组组长等人员参加,由各成员和小组长汇报在工作中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分工负责调处制度,重大活动、节假日及时召开排查会议。

3、各社区居委会每月召开一次纠纷排查会议。由社区居委会主任主持,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党小组长、居民代表参加,汇总居民在生产生活当中存在的矛盾纠纷,制定调解方案和措施。

社区重大节日、重要时期民间纠纷排查制度

(一)重大节日,重要时期民间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在重大节日、重要时期要主动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及早动手、提出预案、科学安排、明确责任,共同做好民间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三)重大节日、重要时期的民间纠纷排查应采取“会站式”、“拉网式”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集中排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把民间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重大节日、重要时期民间纠纷排查要以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治安问题的民间纠纷,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结合辖区实际进行排查。

(五)通过排查,要摸清底数,建立台帐,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复杂疑难纠纷,要深入研究,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对调解不了的复杂疑难纠纷,在做好控制工作的同时,及时上报。对不属于调解范围的,要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对发现的犯罪线索,应及时报告公安部门。对发现的犯罪线索,应及时报告公安局。坚持防止因久拖不决和调解不当致使纠纷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重大治安

案件和集体上访案件。

(六)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通过科学分类,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准备客观的掌握和预测民间纠纷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七)重大、紧急情况要随时报告。

社区安置帮教工作职责

一、对辖区内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认真登记造侧。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报到接待工作和就业联系工作。

二、建立帮教工作档案,建立健全帮教工作组织,确立帮教工作人员,定期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法制教育、技能培训。

三、经常和“刑释解教”人员谈心,及时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状况,积极为“刑释解教”人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做好刑满释放人员五年、解除劳教人员三年的管理登记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一、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政策和工作总署;

二、依照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规定,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控措施;

三、以个性化教育为主,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改造;

四、组织、督促、检查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五、依照有关规定或政策,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六、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考核和实施奖惩;完成上级社区矫正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

社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按照上级要求,组织本单位普法对象学习全民普及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配合街道党委、办事处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的组织学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负责起草依法治理规定和本单位有关的制度,并抓好落实。

四、负责本单位普法宣讲员的选拔和培训。

五、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

社区干部学法制度

一、村级干部要带头学法,并做到学用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

二、将普法列入工作议事议程,同中心工作同计划、同布臵、同检查、同总结,做好普法领导工作。

三、建立干部集体学法制度。每两月至少保证学法一次,学法时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社区普法对象学法制度

一、普法对象要在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的管理指导下,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学法活动。

二、普法对象在集体组织的学法活动中,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三、普法对象要积极认真的参加上级或本单位组织的法律常识考试,考试不及格者必须进行补考。

四、普法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统一辅导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法对象要保证自己与家庭成员遵纪守法。

社区普法学习考勤制度

一、建立集体学习制度,设立学习考勤记录簿,指定专人负责,作好出勤记录工作。

二、普法对象应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活动,无故迟到、早退或不参加者,给予批评教育。对不参加者进行补课。

三、参学参考人数不得低于应参考参学人数,干部95%,村民 80%,并考核及格。

四、学习出勤情况应于每季度末汇总报村普法领导小组。

五、考勤记录将做为年底评选“五好家庭”或“十星级文明户”的重要依据。

社区普法考试制度

一、对所学法律进行统一考试。

二、普法对象要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并参加考试。

三、按照街道的统考试卷考试。

四、参考人数不得低于80%,并考试及格。

五、试卷由普法宣讲员负责阅批并存档,村干部试卷交街道普法办阅批并存档。

六、建立学法成绩登记簿。

第五篇: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1

一、在村民委员会领导和镇司法所指导下,调解各类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二、通过调解工作,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政策,使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

三、及时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四、按上级要求建立各类台帐,并准确地进行登记造册,及时上报各类报表。

调解主任职责:

一、认真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履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带领全体同志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负责调解委员会全面工作,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调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

三、经常组织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法律法规,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两个”素质。

四、组织制订调委会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检查和督促。

五、不断实践,努力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勇于开拓进取。

调解委员会纪律:

一、不得私立章法。

二、不得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三、不得对当事人施行和变相施行处罚。四、不得吃请受礼,徇私舞弊。

五、不得对当事人采取冷漠、生硬、蛮横、推诿的态度。

六、不得接受当事人去营业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活动。

七、不得利用职权打击报复。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2

第一条依据

根据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关于办理民事纠纷委托人民调解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为全面落实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委托人民调解工作的管理,探索和实践人民调解工作新方法,提高我区人民调解工作水平。

条性质工作室为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的工作机构。

第四条职责

工作室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一、调解纠纷当事人申请或区法院委托的民事纠纷。

二、承担委托人民调解的咨询工作;

三、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

四、协助对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

五、及时向区法院和区司法局提供人民调解的各类统计报表、分析报告和信息简报等资料;

六、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建议;

七、负责对已受理的人民调解民事纠纷的转委托或协助调解工作。

第五条制度

工作室应建立以下工作制度:

一、例会制度:工作室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人员会议,讲评上周工作,开展业务学习和交流,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对策。区司法局和区人民法院可派员参加。

二、信息制度:按月向区司法局上报纠纷受理统计月度、报表,对重大或特殊的纠纷做到一事一报,及时反映相关情况。

三、回访制度:纠纷解决后,工作室应及时对当事人进行回访,或通过当事人所在居(村)委调委会进行回访,并做好回访记录。

四、保密制度:严守工作秘密,不得泄漏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

五、档案制度:调解结案后,应及时按规定立卷归档,做到纠纷调解一案一档。此外还须建立调委会组织名册、调解受理情况登记、培训记录、工作室月度、纠纷调解统计表等。

第六条纪律

一、耐心接待,竭诚服务,举止文明,礼貌待人。

二、认真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落实工作职责。

四、举止端庄,统一着装,正确佩戴胸卡、徽章,不浓妆艳抹。

第七条保障

一、工作室所需工作经费由区法院和区司法局协商,安排预算、各自承担相应的份额。

二、区法院负责安排工作室外出调查所需用车。第八条附则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由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解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3

为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人民调解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一)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二)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

(三)向社区居民委员会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原则

(一)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二)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三)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人民调解工作守则

(一)人民调解员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调解工作要领,熟练掌握调解过程当中应掌握的进展以及导向技巧,使调解工作顺利开展。

(二)要熟练掌握和和运用依法调解的方法,在通知当事人到庭调解前要熟悉案情,深入调解研究,进行实地考察,掌握事情真相,取证记录,对物证、书证及时收集、备案,以利于在调解中及时说服、劝导、教育有过错或过失的一方当事人以及应当所负的责任。

(三)调解员调解前要宣布纪律和给当事人提出具体要求,以防止出现盲目现象和意想不到的情况。视情节宣布休庭和下次开庭的时间,对调解成功的案件所达成的协议要签字盖章以示负责。

(四)调解员要公正、公平,以理服人、以法教人,不徇私枉法,严格依法履行职责。

四、人民调解工作纪律

(一)自觉接受党委、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管理。

(二)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解决矛盾问题和调处纠纷。

(三)不德徇私舞弊。

(四)不得对当事人进行压制和打击报复。

(五)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

(六)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七)不得收受当事人的礼物和馈赠,不得接受当事人的吃请。

(八)对当事人要热情接待,做到以法教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禁止简单粗暴、压制当事人。

(九)坚持请示汇报制度,向所在长江社区管理处、社区以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书面报告工作情况,遇特殊情况须及时报告。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

如调解人员违反上述纪律,由人民调解员所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五、人民调解工作承诺

(一)坚持公平、公正的调解原则、依法调解矛盾纠纷,不办关系案、人情案、不徇私枉法,不弄虚作假。

(二)实行统一的收案、结案运行程序。纠纷应在30个工作日内调处结案;如遇矛盾可能激化的纠纷应及时处理;如纠纷性质已转化,应立即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三)对调处结案的纠纷案件,一律实行回访制度,复杂案件实行专人包案、重点回访。

(四)实行过错追究制。如调解人员违反纪律,由司法调解办公室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六、人民调解委员、调解员调解纠纷纪律

(一)不得徇私舞弊;

(二)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

(三)不得侮辱、处罚纠纷当事人;

(四)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

(五)不得吃请受礼。

七、书记员工作守则

(一)认真如实记录,不得参与调解;

(二)对达成的`协议制做好《调解协议》;

(三)调解记录经当事人确认后双方签字;

(四)对调解过程和记录内容有保密义务;

(五)不得私自修改,损毁调解记录;

(六)调解记录要如实归档。

八、人民调解室纪律

下列人员不得参加调解:

(一)酗酒的人;

(二)携带凶器和其他危险物品的人;

(三)赤膊、赤脚或穿背心、拖鞋的人;

(四)其他有可能妨碍调解庭秩序的人;

调解纠纷时,当事人及旁听人员应当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得随意走动;

(二)不得有喧哗、哄闹和实施其它妨碍调解活动的行为;

(三)旁听人员不得发言、提问;

(四)不得吸烟和随地吐痰;

(五)对调解活动有意见,可在闭庭后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司法所提出;

(六)对于违反调解室纪律的人可以责令其退出调解室。

九、调解当事人主要权利

(一)有委托代理人的权利;

(二)陈述、申辩的权利;

(三)要求解决人员回避的权利;

(四)申请中止、延期和终止调解的权利;

(五)申请不公开调解的权利;

(六)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终止调解的权利;

(七)不受压制强迫,表达真实意愿,提出合理要求,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的权利;

(八)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十、调解中当事人的主要义务

(一)按时参加调解的义务;

(二)如实提供纠纷事实和证据的义务;

(三)遵守调解规则的义务;

(四)不得加剧纠纷、激发矛盾的义务;

(五)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的义务;

(六)法律规定的其它义务。

下载社区大调解经验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大调解经验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调解文化建设

    着力打造本土特色人民调解 一是进一步加强大调解文化建设。以“和怡”调节文化大院建设为龙头,打造地方特色调节文化阵地,充分利用“一牌、一墙、一室、一联”等大调节文化载......

    大调解工作制度

    大调解工作制度 一、矛盾纠纷排查和预警制度 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实行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村(居)民小组实行每旬排查,村(社区)实行每半月排查,所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乡......

    大调解工作经验

    创新开展大调解构筑稳定新格局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认真贯彻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在上级政法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以创建平安社会,促进......

    大调解制度

    大 调 解 工作制度伊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调解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制度 1、协助调解委员会领导指导各级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 2、制定调解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 3、负责做好......

    大调解意见

    摇委发[2010]36号 中共摇铃乡委员会 摇铃乡人民政府 关于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的 实施意见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级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乡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

    大调解工作计划

    2011年建设办事处“大调解”工作计划 为切实维护一方社会稳定,全面推进大调解工作,进一步强化村居社区调解室建设等基层基础工作,有效防止和及时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建设办特制定2......

    大调解工作方案

    东青初级中学校大调解工作实施细则根据县委县府文件精神,为确保我镇教育的稳定,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制订大调解工作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大调解工作汇报

    青莲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为加快推进我镇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确保全镇“大调解”网络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根据高坪区委、政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