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峡之秋教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三峡之秋
教学要求:
1、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3、了解三峡景物的特点;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
2、准备三峡的风光片VCD,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介绍三峡
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
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
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看三峡?感受一下?教师播发三峡VCD
三、新授
看了刚才的影片,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1--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
组长注意做好记录。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
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作业:
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4*三峡之秋
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
--2--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三峡之秋》教案分析
五年级上册《三峡之秋》教案分析
研究的主题:在品读语言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运用了“自主阅读、点拨方法、品读感悟”的自主学习模式,力求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实现自主阅读,引入批注,展示个性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分析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本文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更是美丽动人,比喻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描写的景物静中有动,读后宛如身在画中。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三是要学生继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来学习独立阅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通过自我批注与诵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感受三峡秋天独特的美,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5、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三峡群峰秀丽、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你们可曾想到,古往今来,关于它的诗作竟然有近万首。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就曾这样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吟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抒情感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课题)
二、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对三峡有个了解。
本文写的是三峡秋景,那三峡在哪儿?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通过预习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介绍资料,教师概括性地对学生的介绍进行评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师生合作理解橘柚树、云母石、素锦
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交流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受三峡的美、默读课文,想想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回答
2、、谁来说说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的,三峡秋天的美,无处不在。(板书:美)课文又是按什么顺序写出了三峡秋天美丽景色的呢?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并回答。
3、让学生用横线画出体现时间顺序的词语,谁找到了?
4、小结:课文就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秋天早晨、中午、下午到夜的景色。(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三峡的秋天有着怎样的气息呢?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到三峡秋天总的特点。
2、学生汇报:成熟
3、作者正是抓住了橘柚树的变化,让我们知道: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五、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峡的秋天来了,作者按时间顺序将三峡不同时间段的美丽用具体的语言来进行了描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美读具体的句子,感受三峡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三峡之秋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了三峡不同的景色?告诉我们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早晨
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走进三峡的一天,从露水闪耀的清晨开始,去细细品味它的魅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峡早晨的段落,从书上找一个词语来体现三峡早晨的特点(明丽)
2、那哪些词语或句子能体现明丽的特点?说一说。
3、在橘柚树的变化中,让我们感到早晨的三峡是明丽的。(板书:橘柚树——明丽)早晨的三峡,色彩斑斓,明净艳丽。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
4、谁想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请大家像他那样美美的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我们刚刚学习了三峡之秋早晨的这一段,你们说说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这部分?
6、生汇报学习方法。(读-找-说-读)
7、大家学得很用心,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要求,去自学后面的三个时间段,并在书上用笔将描写的特点勾出来,一会儿进行汇报。
中午
1、谁来读读三峡中午的景色?指名读文
2、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写出了三峡中午的什么特点(热烈)?描写了哪些美景(阳光、长江),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3、学习比喻句,理解“呼啸”感受热烈的气氛,谁能把你感受到的热烈读出来?指名读读文。
4、这么热烈的气氛请我们男同学来读一读,女同学静静的听,感受感受我们男同学热烈的气势。
下午
1、刚刚我们还沉浸在三峡中午热烈的气氛中,此时太阳渐渐西斜,已经是下午了。请同学们默读下午的这部分,想想下午的三峡有什么变化?(雾升起来了,长江平静了)学生汇报
2、看看这段话,哪个字能体现出影子的动态?(“拥”形象地写出了影子的动态,也显示出雾中三峡的宁静。怎么来处理这个拥字)此时,笼罩着一层雾的三峡就像一位穿着纱衣的仙女,朦胧而优雅。请女同学来读。
夜
1、走过白天的明丽和热闹,三峡的夜终于来了。想一想,三峡的夜又给你带来哪些特别的感受呢?(特别的宁静如沉沉欲睡、都像惊醒了一般)
2、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夜的宁静来。指名读。
3、三峡的夜是如此的宁静而当一轮明月渐渐升高,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指名读第6自然段
4、读得真不错,那么从这个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5、在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作者用了“像……又像”两个比喻,把月光的清冽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你能用“像……又像”说句话吗?生造句
6、作者也正是抓住了月光的特点,运用生动恰当地比喻将月光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遐想连篇。在这部分,作者还用了几个动词,形象地体现了山的高耸、月的清冽,看看谁能先找到?(泻、飞降、挂)
7、对了,作者以动写静,让更生动。我们细细欣赏了月夜,体会到月亮的色彩、形态是那么素淡优雅、超凡脱俗。那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谁来试试。生读文,互相评价。
8、这么美的月夜,请我们班朗读的最好的同学来范读一下,大家仔细听感受他读时的语调和语速。
9、生齐读。
真令人陶醉!老师仿佛看见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空中,这一天,正是——中秋。课文前面告诉我们时令是秋天,结尾在具体点明是中秋,首尾呼应。中秋的三峡时而宁静轻柔,时而翻滚呼啸,能够随时间不停地变换自己的身份,从容大方,变化自如,所以作者说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三、积累内化,回归美
1、三峡成熟的美在作者笔下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赞叹不已。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呢?
2、看来同学们对三峡的美感受都很深,纵然我们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对三峡的赞美。课后让我们再感情地读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一背。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橘树树明丽
中午——长江热烈
下午——雾青色而透明
夜晚——长江宁静
月神秘
第三篇:西师版五年级上册《三峡之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并能理解摇曳清冽朦胧凌空飞降等词语的意思。2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能领悟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仿照批注,批写课文描写的三峡秋天的特点及感受。
4通过读课文想画面,激发学生对三峡美景的热爱。
教学重点
读课文,想画面,了解三峡美景在各个时段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领悟在不同时间抓不同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均收集有关三峡的图片、文字、音像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话说三峡
1简介三峡。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全长193千米。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长江三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一: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浏览课文,勾画出课文中表示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词,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三峡秋天的景物特点的(3)你觉得三峡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景色最美?画出最美的句子,在课文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2.检测自学效果
(1)教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读:陡峭巨蟒眨眼驳船摇曳朦胧清冽光晕划开凌空飞降(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课文是按照一天中的早晨、中午、晚上等不同时段描写三峡秋天的美景的。(4)作者写早晨的三峡美景之前和在文章的末尾,还各有一段,找出来读一读,想想这两段在文章开头与结尾,各有什么作用。文章的第一段:总写了三峡的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文末的一段,点明所写的美景正值中秋。这两段首尾照应,构成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批读课文,感受三峡之美 1.出示自学提示二: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2)想想三峡的秋天给作者最初的印象是什么?
(3)作者分别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借助书上的批注,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1)学生自由读课文(2)(2)汇报交流。
①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批注明确三峡的秋天具有成熟、丰硕的特点。②引导学生批注:自己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三峡秋天的成熟特点的。这段总写三峡的秋天,抓住了果实的特色、清香来体现成熟。
2.这篇课文主要写三峡秋季一天中不同时段的美景,你认为哪个时段的景色最美,找出来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写在相应的段落旁边。3.学生汇报交流。(以下是教师预设课堂,可根据学生汇报而改变交流的顺序。)(1)汇报课文写早晨的段落:
①读了这一段,你认为早晨的三峡秋色最美,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它的美的?(透明的露水、峡风的凉意、新鲜而闪烁的阳光。)
②你从以上词语中发现早晨的三峡具有怎样的主要特点?(景物特别明丽。)
③你在文中都批注了些什么?(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肯定,引导学生补充批写景物及景物特点,或者批写自己的感受。)
④教师小结:三峡的早晨,沐浴在阳光之中,清新凉爽明丽,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这一段。
(2)汇报课文写中午的段落。
①学生闭眼,听教师朗读这一片断,头脑中想象这段话描写的画面。
②请学生说说,从自己想象的画面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以下词语中感受形象画面: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跳跃;长江像巨蟒翻滚呼啸,奔腾流去,波光荡漾。③感受中午时候的三峡特点。引导学生从动词跳跃翻滚呼啸奔腾荡漾感受三峡秋天的热烈气息。
④让学生带着欢快、热烈的语气读好这一段。
⑤让学生体会本段中的几个比喻句,批注出这几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⑥让学生带着想象的画面,美读这段课文。(3)汇报写下午的段落。
①学生自读这段课文,想一想,三峡的黄昏有怎样的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知道这些特点的?把自己想的,批写在文章的旁边。
②与同学交流学习这一段的情况:说特点,说自己是怎样体会到这些特点的。③学生自己小结自学这段的方法,批注在文章的旁边。(4)汇报写夜晚的段落。
①齐读课文后,说说三峡的夜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三峡夜晚的特点是:幽静。②教师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轻读。渔火和灯标,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
③请问同学们读出了什么味道?让学生体验三峡之夜的宁静、清幽。④品读这段课文,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感情。4小结第2~6段。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所描写的不同时段的景物,从形象的语言中,体会特点。(2)体会课文分时段写在条理方面的作用。(围绕三峡的秋天美景,分时段写出其特点,显得条理清楚,让三峡秋色之美更具丰富的内容。)
(3)回顾自己的批注,体会批注在学习课文中的作用。5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作用。(通过讨论明确:点明时间,照应开头)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回顾全文内容,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讲讲作者写三峡秋天之美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说说你对三峡美景的感受,或写一段赞扬三峡秋色的话,与同学交流交流。4体会本文的表达方法。
(1)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表达。(2)通过景物,展示其不同特点。
(3)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描写景物。
五、作业设计。
1背诵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精美文段抄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三峡之秋早晨明丽中午热烈下午朦胧晚上幽静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三峡之秋》教案分析
五年级上册《三峡之秋》教案分析
研究的主题:在品读语言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设计理念:本设计运用了“自主阅读、点拨方法、品读感悟”的自主学习模式,力求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实现自主阅读,引入批注,展示个性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分析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本文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更是美丽动人,比喻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描写的景物静中有动,读后宛如身在画中。学习这篇文,一是让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三是要学生继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来学习独立阅读文。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通过自我批注与诵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感受三峡秋天独特的美,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读懂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四、教学过程:第一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
三峡群峰秀丽、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你们可曾想到,古往今来,关于它的诗作竟然有近万首。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就曾这样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吟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抒情感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题)
二、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对三峡有个了解。
本文写的是三峡秋景,那三峡在哪儿?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通过预习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介绍资料,教师概括性地对学生的介绍进行评价。
二、初读文,整体感知、自由读文,师生合作理解橘柚树、云母石、素锦
2、再读文,思考:这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先自由读文,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交流
三、再读文,初步感受三峡的美、默读文,想想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回答
2、、谁来说说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的,三峡秋天的美,无处不在。(板书:美)文又是按什么顺序写出了三峡秋天美丽景色的呢?让学生再次浏览文并回答。
3、让学生用横线画出体现时间顺序的词语,谁找到了?
4、小结:文就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秋天早晨、中午、下午到夜的景色。(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三峡的秋天有着怎样的气息呢?文的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到三峡秋天总的特点。
2、学生汇报:成熟
3、作者正是抓住了橘柚树的变化,让我们知道: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五、指导学生朗读文
三峡的秋天来了,作者按时间顺序将三峡不同时间段的美丽用具体的语言来进行了描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美读具体的句子,感受三峡的美。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我们已经知道三峡之秋这篇文按什么顺序描写了三峡不同的景色?告诉我们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二、精读文,理解感悟
早晨
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走进三峡的一天,从露水闪耀的清晨开始,去细细品味它的魅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峡早晨的段落,从书上找一个词语来体现三峡早晨的特点(明丽)
2、那哪些词语或句子能体现明丽的特点?说一说。
3、在橘柚树的变化中,让我们感到早晨的三峡是明丽的。(板书:橘柚树——明丽)早晨的三峡,色彩斑斓,明净艳丽。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
4、谁想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请大家像他那样美美的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我们刚刚学习了三峡之秋早晨的这一段,你们说说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这部分?
6、生汇报学习方法。(读-找-说-读)
7、大家学得很用心,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要求,去自学后面的三个时间段,并在书上用笔将描写的特点勾出来,一会儿进行汇报。
中午
1、谁来读读三峡中午的景色?指名读文
2、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写出了三峡中午的什么特点(热烈)?描写了哪些美景(阳光、长江),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3、学习比喻句,理解“呼啸”感受热烈的气氛,谁能把你感受到的热烈读出来?指名读读文。
4、这么热烈的气氛请我们男同学来读一读,女同学静静的听,感受感受我们男同学热烈的气势。
下午
1、刚刚我们还沉浸在三峡中午热烈的气氛中,此时太阳渐渐西斜,已经是下午了。请同学们默读下午的这部分,想想下午的三峡有什么变化?(雾升起来了,长江平静了)学生汇报
2、看看这段话,哪个字能体现出影子的动态?(“拥”形象地写出了影子的动态,也显示出雾中三峡的宁静。怎么来处理这个拥字)此时,笼罩着一层雾的三峡就像一位穿着纱衣的仙女,朦胧而优雅。请女同学来读。
夜
1、走过白天的明丽和热闹,三峡的夜终于来了。想一想,三峡的夜又给你带来哪些特别的感受呢?(特别的宁静如沉沉欲睡、都像惊醒了一般)
2、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夜的宁静来。指名读。
3、三峡的夜是如此的宁静而当一轮明月渐渐升高,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指名读第6自然段
4、读得真不错,那么从这个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在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作者用了“像……又像”两个比喻,把月光的清冽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你能用“像……又像”说句话吗?生造句
6、作者也正是抓住了月光的特点,运用生动恰当地比喻将月光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遐想连篇。在这部分,作者还用了几个动词,形象地体现了山的高耸、月的清冽,看看谁能先找到?(泻、飞降、挂)
7、对了,作者以动写静,让更生动。我们细细欣赏了月夜,体会到月亮的色彩、形态是那么素淡优雅、超凡脱俗。那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谁来试试。生读文,互相评价。
8、这么美的月夜,请我们班朗读的最好的同学来范读一下,大家仔细听感受他读时的语调和语速。
9、生齐读。
真令人陶醉!老师仿佛看见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空中,这一天,正是——中秋。文前面告诉我们时令是秋天,结尾在具体点明是中秋,首尾呼应。中秋的三峡时而宁静轻柔,时而翻滚呼啸,能够随时间不停地变换自己的身份,从容大方,变化自如,所以作者说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三、积累内化,回归美
1、三峡成熟的美在作者笔下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赞叹不已。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呢?
2、看来同学们对三峡的美感受都很深,纵然我们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对三峡的赞美。后让我们再感情地读读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一背。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橘树树明丽
中午——长江热烈
下午——雾青色而透明
夜晚——长江宁静
月神秘
第五篇:三峡之秋教案
《三峡之秋》教案
执教者 清潭中学莫英 2004、11 教学目标
1、能领略三峡之秋的美景,并体会作者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
一、导语:
1、课前播放歌曲《三峡情》。
2、导语:一曲《三峡情》情真意切,勾起了我们对三峡的向往。现在,就让我们欣赏几幅三峡的自然风光图片,从视觉上感受三峡的美丽。(投影打出图片)令人遗憾的是,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已经在2003年永远地消失了。可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美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之秋》,去重温那已逝去的三峡神韵。
二、领略美景
1、布置学习任务(投影):
用你喜欢的、习惯的方式自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绘三峡之秋的?请按课文描写的顺序重新排列下列插图。
(2)请各用文中的一个形容词、用“ 的三峡之秋”的形式为每幅画面配一个标题。
2、学生活动:
(1)自读课文,圈点勾划、做批注。(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投影)
三、品析美点
1、布置任务(投影):
请用欣赏的眼光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提示:欣赏文章,可从语言、修辞、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着手。
2、学生活动:
(1)精读课文,批注。
(2)同桌之间相互说给对方听,并认真听取对方的建议。(3)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四、朗读美文
1、布置任务(投影):
比较起来,你最喜欢一天中哪一段时间的“三峡之秋”?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入情入景地读出三峡之秋的神韵。
2、学生活动:(1)各自放声朗读。
(2)学习小组内相互朗读、评价,并推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
(3)个别学生上前进行配乐朗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带着欣赏的眼光作出评价。
(4)全班集体朗读课文片段,再次感受文章的美。
五、畅所欲言
1、布置任务(投影)
对比今昔,你更喜欢什么时候的三峡风光,为什么?
2、学生活动:
(1)或说或写。(2)个别发言。
3、教师总结:(投影)三峡过去是我们的骄傲,今天它仍是中国人的自豪!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六、布置作业
(一)必做作业
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领略到的三峡美景介绍给爸爸妈妈。
(二)超市作业
1、三峡,以它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来宾,而三峡工程又会给三峡带来些什么呢?请在课后展开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2、办一期主题为《奇丽的三峡》的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