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核心(本站推荐)
文章标题:调研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核心
调研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核心
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能机构、既要服从党委政府的领导又要做好调查研究、做到信息灵通、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出谋献策,机构编制部门的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加强自身素养、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和调查研究能力,更好地履行机
构编制部门的职责。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因此,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之前,市编办必须要经过大量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方能在决策中不造成失误、以确保解决问题的准确性。现就我办机构编制管理的实际对调研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关注国家体制改革动态、调研我市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当前所进行的第五次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在深度、广度和力度上应该具有一些与以往不同的鲜明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从战略思维、制度创新、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深层次的问题。要顺应时代发展,要与时俱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有理念的转换,有实际的动作,都需要调研探讨。政事分开、政企分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摆正事业单位在市场中的发展地位,不是将所谓的“管理”看作什么都管,这样反而什么都管不好。要切实将财权、人权、物权下放给下属事业单位,积极鼓励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去发展。[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自去年下半年,根据事业单位的改革精神,市编办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所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上,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期工作进行了大量调研。在推行聘用制的机制管理上,确定了市一小、二中、实验幼儿园三个单位为试点单位。在稳步推进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九月份,我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聘用制将全部推开。
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后,要加大机构编制管理力度,进编人员要经市考核领导小组认可,集中考核,用人单位要向编制部门提出进编人员申请,得到审批后,要与接收单位办理聘用合同手续。这样,在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二、调研编制管理,按照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努力实现机构和编制管理法制化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说:“编制就是法”。这是严肃编制管理的科学定义。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母”管理,处于源头地位。实践告诉我们:机构、编制、职能三者之间是辩证、互动关系。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这部大机器运转得更加协调、均衡,因此规范化、法定化是编制管理遵循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按照精简、统一、高效能的原则和决策,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机构要因事而设、因岗位定人、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规范化,就是说部门的设立和职能规定要有法律依据。就一个机构而言,名称是形式,职能是核心,机构的设立必须以职能为依据。定多少机构以及定什么机构,应有法律的规定,不能因工作任务的增加,某项工作重要而随意设置机构。机构改革的成果要通过法定形式固定下来。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行政。现在很多部门既立法、又执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其目的就是为了使行政权利得到制衡和监督,这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条件。依法管理机构编制工作是依法治国,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编办作为高层议事协调机构——编委的办事机构,缺乏依法监管力度。目前,我国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专门法律还是空白。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积极推进机构编制的法定化,制定机构编制管理法规,要尽快将机构编制管理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并尽快出台相关专门法律,切实从源头上将机构编制管住管好。
三、要有职业性的调研习惯
对所研究的议题,在上编委会之前必须先调研,要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查询相关的有关法规条文资料,周密思考,反复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在编制管理资源整合配置等方面要作到心中有数,提供出上编委会研究的意见和建议,方能保质保量完成编委会的召开。[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四、调研要有创新的理念
机构编制调研和信息工作的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但创新必须首先从更新观念入手,当前应着眼于适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着眼于适应入世需要,迎接经济竞争和知识经济崛起的挑战,树立起吐故纳新勇于创新的大市场、大机构编制观、大
全局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拓展机构编制工作新思路首选,大胆地探索、大胆的改革创新意识。如在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工作中,编办为制定出既符合上级精神又切合实际、既科学谨慎又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就深入实际走访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深入调查,反复研究,、召开座谈会对各行政部门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和在职人员的年龄、民族、工龄、性别、身份、设置岗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为市委市政府制定“三定”方案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三定”方案工作。
五、大兴调研之风,切实解决疑难问题
矛盾的存在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研究分析它的实质性问题,就要有探索精神,要能沉下去,还要能吃苦。要像焦裕禄那样走村串巷、涉水翻沟的实地调查走访,从实际调查中找出问题的结症。我市这两年各中小学由于学生猛增,造成编制紧张,一时解决不了,引起部分教师上访。编办一开始就非常关注此事,我们就问题的存在,把它列入工作调研课题,由市编办牵头,会同人事劳动部门、财政、教育、公安等8个部门,上半年分两次深入市属12所中小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因为我市位居于北疆片经济发展的前沿关口,是北通伊、塔、阿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人流活跃。近几年户口放开,兵团改为城镇户口,使得大批的农场职工子女入城上学。全市两万多名学生中七师四千多名,外地学生三千多名,形成了两家教育一家办、周边教育我办的局面,造成了教室膨胀。加上我市属上解财政体制,造成师资紧张,尽管编制核定了,但教职工工资无法及时兑现。
针对调研情况,我们及时写出调研分析情况报告上报政府,政府十分重视编办等部门的调研,立即进行安排布置,成立教育工作指导小组。一是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带领有关部门领导亲自去自治区和州领导反映情况,取得自治区和州上领导对我市教育的关怀和支持。二是写出三个专题报告,《将疆内初中班教师编制纳入统发工资》的报告,各学校紧缺教师《解决代课教师》的报告及《基建费用投入》的报告,经7月16日州长办公会议,几项事议正在商议妥善解决之中。
总之,调研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调研中感悟事理,在调研中享受快乐,每当问题迎刃而解,再多的苦闷、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在调研中增长知识,在调研中提高工作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调研工作,完成市委、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
《调研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核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调研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核心。
第二篇: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五策
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五策
机构编制管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当从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争取党政领导支持,形成强有力合力,是搞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关键
机构编制直接关系到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要想履行好编办的职能职责,仅靠机构编制部门孤军作战是不行的。长期的实践证明,必须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强有力领导,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机构编制部门首先应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及时将机构编制管理的新政策、新要求向领导作好汇报,让他们了解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使其以身作则遵循依法治编,在组织领导上、工作手段上、工作环境上支持和重视机构编制工作,既在大的环节上出力,又在小的方面护航,使机构编制部门敢于坚持原则,大胆工作,秉公办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编制部门的控制、把关、协调和监督作用。
二、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识,是搞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前提
多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广大干部群众对机构编制工作了解不全面,形成“一家把门万人推”的工作格局,给工作还来了各种困难,也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机构编制部门要重视加强对机构编制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和深度,进行深入宣传教育,使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和依法开展工作深入人心。从而扩大机构编制工作的知情权和认同感,使广大干部职工、人民群众都充分了解机构编制工作,在熟悉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依法理编的意识,使其自觉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
三、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是搞好机构编制工作管理的重要保证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联动性的工作,涉及面比较广,与财政、组织、人事、审计、监督等部门息息相关。要保证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出实效,就必须加强与这些部门沟通、协调,真正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介入、相互约束和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变“单兵作战”为“齐抓共管”,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强大的合力。只有建立健全各部门间联动协调约束机制,才能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无以遁形,难以有立足存身之地。
四、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建立健全各种机制,是搞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强有力措施在当前“编制作用越来越大,编制管理越来越难”的形势下,仅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需要。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改变传统做法,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创新机构编制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在管理方式上很下功夫,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效能化、法制化轨道,切实增强科学配置资源的能力。譬如,在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上,既要把入口管“死”,按政策规定和规章制度,控制机构和编制的随意性增长;又要把人事管“活”,不能仅限于控制,要搞活,要促进政府机构的优化设置、编制的合理配置,减少行政成本。
五、夯实机构编制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是搞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机构编制工作就是管机构、管编制、管职数,这些都是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政权运行所必需做好的经常性工作。如果其基础工作不扎实,增减动态不清楚,数据信息不准确,机构编制部门的参谋作用、把关作用就很难发挥。只有大力加强基础工作,从强化这些基础工作入手,如机构编制制度建设、日常管理、统计与分析、机构编制台账和档案管理、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和实名制管理等等。把机构编制的基础数据、基本情况掌握清楚,把政策和依据搞明白,把参谋服务搞到位,做到该管的管住,该办的办好,切实把机构编制各项带根本性、长远性的基础性工作抓扎实,机构编制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才能提高。
第三篇:简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简述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管理工作
机构编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机构编制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与反馈等流程中,执行与监督环节是管住机构编制的关键。历史和现状表明,超编、混编、吃“空饷”等问题均发生在机构编制执行与监督环节。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增长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因而一种新的工作机制“机构编制实名制”应运而生,恰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行为,就是将机构编制部门核定到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按照规定类别和特定程序定编到人,把抽象的编制具体化,使自然人的进编有章有法,让在编人员的身份认定有凭有据。无论哪种类别的编制,都要与自然人的真实姓名匹配,其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实名制管理的范围,涵盖了党政群团机关和各类事业单位。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与人员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现实需要。实名制管理为界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 1
身份提供了最有效、最可靠、最直接的依据。严格执行实名制管理的各项规定,对所批准的机构编制进行全程跟踪,可以从制度上解决超编和混编混岗问题。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科学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举措。实名制管理把人员编制审批、人员调配、工资审批、经费拨付等工作相互衔接,实现了管编制、管人员、管经费等多环节的有机统一,从源头上强化了机构编制管理,充分发挥了机构编制管理在科学配置执政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维护机构编制权威性、严肃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部门对所批的机构编制实行全程管理和监督,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这项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将人员控制在编制员额之内,从而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的盲目增长,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实名制管理的实施,使具体人员和抽象的编制相结合,真实姓名和身份证的法定作用相统一,增强了机构编制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2
提供了重要依据。实名制管理要求编制使用必须进行事前审核,为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了关口前移的阵地。
实名制管理主要包括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机构编制实名制公示制度,人员编制审核制度和实行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完成实名制管理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和完善人员列编审核制度。用人单位需要新增人员时,要凭本单位本用编计划及大编委会研究文件先到机构编制部门开具《人员列编通知单》,办理编制核准使用手续,然后再到组织、人事、财政、社保等部门办理人员招录、招聘、调配、核拨经费、社会保险等手续。
二是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主要依托中央编办开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机构编制的基础信息由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编办负责审核录入。
三是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公示制度。要将实名制管理的文件、政策、程序和结果等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干部群众和社会的监督。条件成熟时,还要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示系统,在网上公开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是建立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要建立信息汇总和报告制度,建立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约束机制,随时掌握各单位机构编制动态变化情况。
五是建立销编人员备案管理档案库。退休、退职、调出、辞去公职、被辞退或解聘、死亡、被开除及其他原因需销编的,用人单位必须凭相关手续在30日内办理销编手续,及时调整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做好归档备案管理。
总之,实名制管理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刚性化手段,在“管住”的基础上,力求“管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的政策精神,始终坚持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坚持把好审核关,坚持从紧从严原则,不越权审批,不违规操作,不在限额外审批,确保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湖南省汨罗市编制办 郑在坤撰稿)
第四篇:浅谈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
浅谈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
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才能有效控制住人员编制的无序增长,同时能进一步加强各单位的依法行政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我旗机构编制工作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及规定的同时,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在注重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坚持“三个一”制度,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模式,较好地遏制了机构编制的膨胀。截止目前,从全旗各种编制总数与在职人数看,相对稳定。确保了党政机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各项方案和措施的贯彻落实,为我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机构编制监督管理面临很多的不利之处,若不加强机构编制的监督管理就可能步入“精简—膨胀—再精简”的老路。为此笔者浅谈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一些想法。
一、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1、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简称《条例》);中央编办、监察部下发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简称《规定》)。《条例》和《规定》的颁布为促进基层机构编制管理提供了统一的科学化、法定化依据。《条例》和《规定》不仅强化了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化和约束力的重要性,而且统一了全国各地在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方面的尺度,-1-
将以往注重审批与现在重点监督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基层编制管理部门在依法规范机关事业机构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配备这些重要工作的同时,更要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只有通过依法加强监督,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制度管理机构编制、以程序约束部门权力。
2、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是实施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行政监督是建设法治政府、实施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担负着各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职数管理职责,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既是党委的工作部门,也是政府的工作部门。加强机构编制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检查,是建设法治政府、实施依法行政的应有之义。
3、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科学、合理、和谐的政府管理和事业发展机构,理顺和协调管理职能,是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从长远和深层次上看,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对机构和职能管理中出现的不合时宜问题及时作出反馈回应,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是机构编制工作自身的内在需求。由于过去机构编制工作没有专门的法律或法规,长期处于无法律依据所赋予的权力行使自己的职能的不利地位。如今用《条例》、《规定》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有利于切实解决存在问题,使机构
编制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基本内容
中央编办、监察部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了监督检查工作的内容,具体是:
1、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2、地方各项机构编制管理政策、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3、上级党委、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的改革方案中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执行情况;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限额、行政和事业编制总量控制情况;
5、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配备、领导职数配备等机构编制事项的执行情况;
6、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审核、审批程序的执行情况;
7、受理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问题的举报和查处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问题的情况;
8、机构编制统计的情况;
9、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事项。
三、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约束机制,既要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内在监督约束机制,又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约束体系。
1、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机构编制管理
部门要适应新形势下新问题、新任务、新特点的需要,全面转变习惯于主要抓具体审批和执行的做法,克服和扭转“弱监督、软监督、虚监督甚至无监督”问题,加强监督约束职能,健全完善监督检查机构、程序、手段等,在机构编制部门内部形成强力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优势。实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制度化、经常化,把监督检查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日常业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机构编制部门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队伍,专门执行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创新完善层级监督机制,建立机构编制工作向党委和政府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下级机构编制部门向上级报告制度等等。
2、健全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监督制度。建立机构编制、人员工资和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监督制度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是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内在约束机制。机构编制是财政预算的依据,财政预算控制是机构编制约束的有效手段。要严明法纪,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和编制的限额之内,才能核定人员和工资,才能列入财政预算核发经费,才能办理调配、录用、社会保险、工资福利等手续。要积极研究建立有效控制的手段和载体,加大监督约束力度。
3、建立和健全机关事业单位自身监督约束机制。加强机关、事业单位自身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监督约束,符合统一的行政管理和领导体制,不仅效率高,而且更带有长效性和根本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完善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自查自纠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向本单位干部职工通报制度,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内部监督约束作用。
4、建立人民群众公开监督制度。群众监督是最广泛、最有力的监督。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群众监督的基本方式是:机构编制部门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工作原则、审批程序等,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定员情况,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方式向本区域人民群众公开;各级机构编制部门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向人民群众和社会公开接受投诉举报的途径和方式等等,进一步落实和扩大人民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
6、建立社会舆论监督制度。一方面积极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对机构编制《条例》、《规定》的宣传力度,营造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约束的良好氛围;新形势下,要借助有关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方面的信息,宣传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政策法规、重要文件及上级有关精神,帮助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及专兼职机构编制工作者增强机构编制意识,确立依法依纪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理念;还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简报等多种宣传工具,多层面、多角度、大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参与机构编制监督,支持机构编制事业。
另一方面,全面发挥舆论媒体的监督作用,公开接受监督。在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检查中,反复曝光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反面典型等,从而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管理纪律,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第五篇:机构编制调研课题
调研课题参考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1、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研究;
2、我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经验的分析研究;
3、完善大部门制,建设四型政府的探索研究;
4、我县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5、我县乡镇政府职能基本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6、关于完善我县城管体制机制的研究;
7、关于地方政府派出机构模式研究;
8、破解乡镇机构改革难题的思考;
9、规范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研究;
10、关于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与探索;
(二)创新体制机制的专项研究
11、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研究;
12、关于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13、关于健全我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研究;
14、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15、对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
16、新型城区管理体制设置模式的研究;
17、我县公安警务体制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18、管办分离具体内涵和实现形式研究;
19、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考;
20、乡镇政府转换为街道办事处体制调整的探索;
(三)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研究
21、关于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体制调整的研究;
22、关于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研究;
23、关于建立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部门协调机制的研究;
24、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四)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研究
25、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监督工作的研究;
26、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
27、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对策研究;
28、建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联动机制的研究;
29、机构编制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体系的研究;
30、实行机构编制总量控制的探索研究;
31、加强编制管理与严格控制编制外用人的研究;
32、机构编制评估与部门履职考评关系研究;
33、加强机构编制数据平台网络建设管理的研究;
34、机构编制数据统计及数据综合利用的探析;
35、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36、探索行政问责长效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