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设国家课程汇报材料
开设国家课程汇报材料
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质量标准,学校作为课程实施与改革的主体,应该严格履行国家课程方案。多年来,我校按照国家中小学课程的设置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从而保证了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整体推进。
一、学校概况
xx市第三初中是一所公办学校,前身为山西铝厂第一中学,2006年移交xx市政府管理,曾更名为xx市铝基地第一中学、xx市第三实验中学。现有教职工150人,4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69名。学校先后荣获山西省优秀示范初中、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教科研基地、全国目标教学先进集体、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中美合作公民教育”山西省实验基地学校、中语会“创新作文实验”先进学校、山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新世界初中数学网络研修先进集体、运城市教育教学先进集体、运城市绿色学校、xx市先进学校等称号。
二、课程的开设情况
我们学校按照国家三级课程要求,认真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周课时为语文、数学、英语各4节,化学、生物、体育各3节,物理、政治、历史、地理各2节,音乐、美术各1节;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1节、研究性学习2节,八年级开设信息技术1节、研究性学习1节,劳动技术1节,九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3节。根据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地方课程分别为七、八、九年级开设初中古诗文赏析、语文读本、国学诵读、安全教育。根据我校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校选择了书法、心理健康教育及体育艺术教育等作为校本课程,其中书法全校各年级均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在七年级和九年级各设一课时,科技文体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则在每天下午活动时间由学生任意选上,确保人人有两项体育特长、一项艺术特长。
校本课程除安排了书法教育、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体育艺术教育等内容,还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中华经典诵读等方面,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予以开设。
我校的实验教学始终围绕国家课程要求,扎实有效进行。理化生教师与各实验教师学年初制定好实验计划,认真落实。除按教材规定完成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外,还提倡师生创造性的开展实验,让学生更多的走进实验室,不断提高自我动手操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为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除规范做好课间操外,并且充分利用下午科技文体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操场,进入实验室,走进音乐室,走进美术室,走进体育馆,在各专业教师的培训下,进行兴趣小组活动。让同学们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特长教育带给他们的收获。
三、课程实施保障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
为了解决好思想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加大学习力度,利用教职工大会与年级组、教研组等各类会议,组织教师反复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山西省初中课程设置标准及要求》等相关政策与文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国家课程设置的目的和含义,明确实施国家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合理设置课程,强化制度考核
要求全体教师严格遵守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无论什么课程,都得认真对待。从备课、上课到批改、辅导,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教务处进行的教学工作检查,所有课程同一标准,统一要求。对于随意挪用或挤占非考试科目课程的现象,一经查出,予以严肃处理,从制度上保证了新课程的开全开齐。
3、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办学条件
几年来,学校克服一切困难,多方筹措资金,逐年增加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确保了各门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实施。目前,我校理化生实验室已达到了国家二类标准,音体美、信息技术器材与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教学使用。去年又为22个教室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充分应用,有力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所取得的效果
1、在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大赛中,我校电脑制作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多次代表运城市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获得优异成绩,学校两次荣获优秀团体奖。
2、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有了更大的提升。国家课程的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的课时明显缩减,要想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教学任务,依靠过去抢占时间、多讲多练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教师就自觉自愿的深入教学研究,主动强化教改意识,注重上课的每个环节,将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讲究方法,讲究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和能力。担任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师,还学会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好教材的外延工作,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今后工作打算及整改措施
1、明确方向,坚定信念,整体和谐、扎实有效推进新课改工作全面展开,进一步全面落实国家课程。
2、聚焦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改革的力度必须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搞教材研究、课标研究、学的研究、教的研究。
3、加强校际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助课改工作的历史机遇,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做扎实,把我校打造成领导放心、家长信任、学子青眯、享誉市内外的学校。
第二篇:国家课程开设总结
学校国家课程开设实施总结
自2016年9月开发班队会课程以来,构建了系统的课程体系。我们积极变革主题班队会模式,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德育活动创造了时间和空间。开设专门的主题班队会课,积极开展爱国、诚信、安全、节约等主题教育。主题班队会课程的开发和开设,为学生注入了“血统高贵”的营养,点亮了学生幸福旅程中人生的底色。
一、课程开发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形成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除了学科教学在开发适合学生和学科特点的校本课程之外,我们也应看到把德育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积极地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对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题班队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队会活动。通过主题班队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作用。通过体验式的主题队班会,学生们在体验中、互动中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理解了他人,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能力,形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承受压力开拓创新的心理品质。
三、课程开发与开设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主题班队会课,利用在集体中教育学生的原则,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形成班级健康、积极的舆论导向。优秀的班集体,能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个磁场,班级成员相互影响、相互吸引、相互作用。在这样的集体里,他们增强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这样的集体里,学生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在这样的集体里,班级文化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自然产生与集体要求一致的行为思想。好的班级舆论自然形成,引领他们的灵魂走出世俗的迷途,而让生命大放光彩。实践意义、班队会有助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从班队会的教育意义上讲,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班队会明确、统一、强化对某个问题的认识。这些认识能力是提高来源于班队会活动中的以某种主题为中心的积极的教育影响。班队会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一节完整的班队会,从设计到实施都要发动学生主动去参与,这使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能够极大地发挥体现出主体的能动性。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精神就会不断增强,这样就能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班队会能促进班级集体的建设。首先,班队会可以产生凝聚力起到促进班级学生团结的作用。在班队会活动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得到增强,会形成很强的向心力和向上的意识,这又是增强班级团结的动力;其次,班队会活动可以起到改变集体面貌的作用。
第三篇:关于我校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汇报材料
关于我校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
自查报告
根据大教字[2011]10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我校成立了国家课程开设情况自查自纠小组,对照大同市课程设置标准及相关文件,认真自查自纠,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我校属非寄宿制学校,占地面积20590平米,建有两幢教学楼。2006年又平整扩建了操场,面积为9100平米,内有300米的环形跑道。设有会议室、党团活动室、仪器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音体美器材室等。
现有12轨,35个班,2300多名学生,教职工178人,其中专任教师177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93人,专科84人,中学高级教师32人,中级教师56人,初级教师90人。
二、加强领导,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实验按时高质开展
我校非常重视国家课程开设工作,成立了以校长苟功同志任组长,副校长武生润同志、雷振海同志任副组长,教务处人员为成员的国家课程开设领导小组。由教务处负责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用和实验的开展等具体事宜。领导小组坚持贯彻执行有关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政策和规定,召开专门会议,总结先进经验,解决课程开设和实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具体情况
1、课程设置
我校七、八、九年级周课时均为32节。
七年级课程设置包括:思想政治2节、地理2节、历史2节、语文4节、数学4节、外语4节、生物3节、体健2节、音乐1节、美术1节、综合实践3节(研究性学习1节、信息技术1节、劳技1节),地方课程3节(地震安全1节、探究山西1节、宗教县情1节)、校本课程1节(火山文化与乡土风情)。
八年级课程设置包括:思想政治2节、地理2节、历史2节、语文4节、数学4节、外语4节、生物3节、物理2节、体健2节、音乐1节、美术1节、综合实践3节(研究性学习1节、信息技术1节、劳技1节)、地方课程2节(地震安全1节、宗教县情1节)。
九年级课程设置包括:思想政治2节、地理2节、历史2节、语文4节、数学4节、外语4节、物理2节、化学3节、体健2节、音乐1节、美术1节、综合实践3节(研究性学习1节、信息技术1节、劳技1节),地方课程2节(地震安全1节、生涯教育1节)、校本课程2节(火山文化与乡土风情)。
总体来看,学校课程设置符合国家要求,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了课程,开足了课时。没有任意增减课程、课时现象。
2、实验开展过程
我校现有实验室5个(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1个)和仪器室1个,人员设置有仪器管理员1人,物理实验员1人,化学实验员1人和生物实验员1人。各年级各学科演示实验和分组探究实验按时开展,周一至周四楼内理化实验室全天开放,效果良好。
3、优点与不足
我校根据县域具体情况,编写了特色性的校本教材《火山文化与乡土风情》,弘扬地方文化,保护地方遗产,既有实用性,又有文学性。
由于我校学生较多,教师配置专业教师欠缺,致使部分班级教师存在兼课现象。由于我校资金有限,硬件建设较滞后,再加上学校施工影响,有三个平房实验室只能临时充当了仓库。
第四篇:关于我校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汇报材料
关于我校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
自查报告
我校一贯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执行课程计划,致力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扎实开展,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就执行课程计划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东兰县县城中学创建于1978年,位于东兰县城中心,目前是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所普通初级中学。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多人,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高级教师46人,一级教师60人。具有本科学历105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学校建有2栋教学楼,每间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1栋综合楼,设有2间电脑教室,2间物理实验室等。另外,学校还建有大型多媒体教室1间,建有室内篮球场1个,室外篮球场5个,羽毛球场3个,排球场2个,校在建一栋新的教学楼,预计2016年9月竣工。
二、加强领导,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实验按时高质开展
我校非常重视国家课程开设工作,成立了以校长陆家川同志任组长,副校长陆华光同志任副组长,教务处人员为成员的国家课程开设领导小组。由教务处负责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用和实验的开展等具体事宜。领导小组坚持贯彻执行有关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政策和规定,召开专门会议,总结先进经验,解决课程开设和实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具体情况
1.学校课程安排开设情况
我校七、八、九年级周课时均为47节。
七年级课程设置包括:数学9节,语文9节,英语8节,政治3节,地理、历史、生物、体育各2节,音乐、美术、信息、写字、劳技各1节,另外还有县史教育、美文赏析、趣味数学、英语口语各1节。
八年级课程设置包括:数学8节,语文8节,英语8节,物理4节,政治、历史各3节,地理、生物、体育各2节,音乐、美术、信息各1节,另外还有县史教育、美文赏析、趣味数学、英语口语、物理实践各1节。
九年级课程设置包括:数学7节,语文7节,英语7节,物理6节,化学6节,政治、历史各3节,体育2节,另外还有县史教育、美文赏析、趣味数学、英语口语、物理实践、化学实践各1节。
总体来看,学校课程设置符合国家要求,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了课程,开足了课时。没有任意增减课程、课时现象。2.课程安排设置与教师配备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工编制120人,其中语文组教师17人,数学组教师17人,英语组教师18人,政史组教师13人,理化组教师13人,生地信息组教师12人,图音体组教师9人,其他21人。
学校教师基本满足课程安排需要,并基本做到专职教师任专业课程。
四、学校课程安排存在的困难
由于我校学生较多,教师配置专业教师有些欠缺,致使部分班级教师存在兼课现象。比如地理课、生物课、音乐课、写字课、劳技课就存在兼课情况。
东兰县县城中学 2015年11月4日
第五篇:2011年国家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石必中心小学国家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为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按照市、县教育局有关精神,积极行动起来,本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并力求规范操作。根据上级的要求现对我校的课程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现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我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贯彻落实了学科课程方案,具体做法是,认真执行课程设置方案,践行课改,开足开齐品德、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学校在人员不整,师资力量较困难的情况下,精心安排教师进行上课,平时的课堂上决不挤占以上课时。
2、开齐开足学科课程,合理安排地方课时,地方课程以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公共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努力建设校本课程。
3、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我校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规定了教师从上课开始一直到作业的布置都有时间和内容限制,执行市、县教育局关于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工作的要求,切实保障减负规定得以认真执行。
第一、提高作业布置质量。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鼓励教
师分层并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不准用增加课业负担的方式惩罚学生。
第二、严格作业批改要求。坚持有布置必有批改,有批改必有讲评、有讲评必有反馈的原则,杜绝只布置不批改或只对答案的现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指导、帮助,有具体的帮扶措施,不得歧视、排斥。
4、坚持统一的作息时间,每天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同时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制度,制订了锻炼措施,每天第三节课后安排20分钟大课间活动。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从不占用课余、星期天和节假日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课;教师无有偿家教现象。
5、加强了对循环教材征订的管理,做到先收集再征订,确保征订足量。同时加强对循环教材使用的管理,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同时负责,力争让学生将学习内容记在笔记本上,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确保下一级学生的使用。
6、努力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同时各班制定好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活动指导方案。严格地按照计划内容进行教学,努力开发学生实践活动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课程落实中我校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农村家庭教育资源馈乏。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配备不合理难以胜任各专业学科的教学,教师配备不合理,虽然依据课程方案设置课程,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将在教师知识的丰富,教学思路的拓展,教学手段的更新上下大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2011年9月
国家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石 必 中 心 小 学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