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标准化调委会 构建和谐新长城(大全)
创建标准化调委会 构建和谐新长城
---------长城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市级规范化调委会事迹材料
长城乡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于2008年10月,位于凉州区城东33公里处长城乡政府院内。设调解主任1名,委员11名。辖区共11个村委会,3789户,16582人。近年来,乡调委会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司法局的业务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了争创“标准化调委会”活动,增强服务大局意识,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搞好标准化调委会创建工作的基础。创建标准化调委会刚开始,我们就研究成立了主管领导任组长的“标准化调委会”创建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充实了乡调委会组成人员,组织工作人员到兄弟乡镇学习取经,通过查、看、问及座谈、讨论等方法途径,调查研究标准化调委会的建设工作,制订出了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区司法局领导多次到乡调委会检查、指导工作,多次对创建工作提出要求,还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布置标准化人民调解中心一处,配备调解桌椅五套,调解员办公桌椅3套,电脑、打印机各一台,全面落实乡调委会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保障了标准化调委会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搞好标准化调委会创建工作关键。
我们以调委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档案建设为抓手,以完善网络、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加强设施建设为重点,围绕司法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化人民调委会建设标准》,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标准化调委会的建设工作,把“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参观学习与座谈研讨相结合、制定目标与分项实施相结合等方式,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调委会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得以如期完成。
1、完善调解组织。
调整充实了乡调调委会组成人员。武装部长任主任,司法所长任副主任,派出所、综治、民政、水利、国土资源、卫生院、林业等负责人任委员。还在各村、企事业单位聘请了17名调解信息员。
2、健全规章制度。
在创建标准化调委会过程中,一是明确了“九项制度”,即岗位责任制度、工作例会制度、业务学习制度、纠纷登记制度、纠纷排查制度、纠纷回访制度、纠纷信息传递与反馈制度、工作统计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二是提出了“六上墙”的要求,也就是调解人员名单上墙、调解主任职责上墙、调解组织的任务和工作责任上墙、调解工作的原则和纪律上墙、调解纠纷的范围上墙。使乡调委会工作规章制度健全统一、规范透明。
3、规范调解程序。
规范调解程序是实现依法调解的基础和保证。然而,在以往的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很少重视这一问题、这一环节。鉴此,在试点工作中,我们规定:一般性矛盾纠纷的调解,由调解员现场进行调解;疑难、复杂和涉法矛盾纠纷的调解,必须采取“庭式”的调解模式调解。“庭式”调解的操作程序是:调委会受理纠纷当事人的申请、确定调解主持人和调解员、制定调解方案、做好调解的准备之后,先行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听取双方
当事人的陈述,查清纠纷的事实和经过,然后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书面调解协议。整个调解过程由记录员记录,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和调解员签字,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对于达不成调解协议的纠纷当事人,我们会根据情况告知其它方式、途径处理。
4、加强设施建设。
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我们专门为乡调委会专设了30平方米的调解室,配备了办公桌椅、资料档案柜等必要的办公设施,设置了调解主持人、调解员、记录员、当事人等标牌和坐席。购置了《人民调解》、法律等业务书籍,统一制作了调委会任务、工作原则、受理范围、工作程序、工作纪律、当事人权利义务等文字图表版面公示上墙,保障了调委会的依法调解和规范运作。
5、建立档案管理。
我们根据标准化调委会的建设要求建立健全了“一册”、“二表”、“三簿”,即《调解员花名册》、《矛盾纠纷排查表》、《调委会工作统计表》、《纠纷登记簿》、《学习会议记录簿》、《调解登记簿》,并按时间、年份装订成册,保管备查。与此同时,积极完善调解案卷的内容,将纠纷登记的原始记录、调查笔录、调解笔录、调解协议书,以及调委会对调解未成功纠纷的处理意见、各种证明材料等文书,装订成册,做到一事一卷,集中保管。
近年来乡调委会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38起,成功调处138起,防止群体上访7批260人,为当事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5万元,为构建平安、和谐新长城作出了应有贡献。
第二篇:构建和谐计生 创建幸福家庭
构建和谐计生 创建幸福家庭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更加注重科学精准的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在进行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稳妥扎实有序做好调整
完善生育政策工作中,通知中提出以下5点计划生育新政策2015要求:
1、全面部署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和风险防控预案。指导各地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准确评估本地人口形势、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和政策实施风险,做好报备工作,按程序启动实施。做好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建立通报和约谈制度,防止生育水平出现大的波动。
2、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巩固和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推进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办证难问题。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进一步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基层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和阳光计生、诚信计生工作。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启动对省级工作的督查评估。
3、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国“一盘棋”机制建设。加强集贸市场、产业园区等流动人口集中区域的服务管理工作,加强社区网点建设,强化区域协作。完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做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项目试点工作。
4、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完善区域协作机制,加大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工作力度。推动村规民约修订,开展“关爱女孩
行动”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维护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合法权益。
5、推进计划生育家庭民生建设。扩大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试点范围,实施“新家庭计划”。开展“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和社会关怀工作,推动国家层面利益导向政策提标扩面。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
同时,计划生育工作,也是一项枯燥而又艰难的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历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微笑事业”,但也被人认为是天下第一大难事。“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这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真实写照。
计生人都是普通的,可就是这些普通人,用汗水书写出了美丽的人生。风里来雨里往,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无论遇到了多少挫折,从不退却。无论计生对象的态度怎么恶劣,我们都笑脸相迎;病了,我们去慰问;思想不通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计生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多少计生人一干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一生,谁能说得清楚她们究竟走过多少坎坷?尝过多少苦辣酸甜?可她们无怨无悔。
计生的路是美丽而可爱的,在这条路上,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她们洒下的滴滴汗水。可也正是在这条路上,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花开得格外美,分外香,生命力更强。耳闻目睹一个个计生人的事迹,我为自己成为计生工作中的一员而自
豪。
奉献青春和激情,收获幸福和快乐。通过十几年的计划生育工作经历,我总结出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要有五心,具体是哪五心呢?首先是要有爱心。要热爱计划生育工作,要爱岗敬业,要以一颗善良的心,来对待我们的工作对象。以一颗诚挚的心,去了解他们,去关心他们,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只有真正做他们的贴心人,才能在工作上得到他们的配合和帮助。其次是要有恒心。计划生育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牵扯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之一些群众政策观念不强,生育观念落后,对计划生育工作抵触情绪较大,因此,工作难度大,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委屈,就会对工作失去热心和信心,这样很难干好工作。再次是要有细心。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作,各种计划生育资料多而杂,相互之间逻辑性强,所以一方面在资料上要细心,做到资料准确、整洁、合乎逻辑;另一方面,在入户的时候要细心,在工作中,通过拉家常、走访和其他途径等方式,全面、准确、详细的了解育龄群众的生育节育情况。另外,还要有责任心。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没有责任心,在工作中就不会细心,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最后是要有耐心。在计划生育工作上要有足够的耐心,育龄群众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毕竟有限,有时候不可能完全接受计划生育
相关政策,我们要通过细致、耐心的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讲解政策,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计划生育工作岗位上,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每一份收获,有汗水也有泪水,有艰辛也有欢乐。而每一份收获,都是一个人一生值得珍藏的财富。
辛勤奉献,耕耘快乐!让我们共同携手,为每一户计划生育家庭奉献出我们的爱心和激情,为构建和谐计生,创建幸福家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北港街道大白马石村计生委员
李凤梅 2015年5月25日
第三篇:创建和谐班集体 构建和谐校园
创建和谐班集体 构建和谐校园
草庙乡中心学校副校长
王正文
和谐校园必须是由和谐班级集体组成的,和谐班集体从根本上说应该着眼于人,所以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一个民主和谐的班级体,就应该充满着“愉悦、互尊、民主、友爱、温馨”等良好的人间关系特点。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创建和谐班集体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
创建和谐班级,首先得积极营造出和谐的班级氛围。学生就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难、纠学生之所错、探学生之所乐,促进师生感情共鸣,让学生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和理念,全面地发挥出来,并能够得以有效提高。为此,可做如下尝试。
1.要坚持民主管理。坚持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启之以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练之以意,树之以信。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是必须先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然后才是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作为班主任,要有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勇气,具备引导和解决学生生理、心理困惑的能力,敢于把班级的组织和管理大胆地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感受成功,找到自尊,培养自强,敢于创造。在于学生交流中,应该经常换位思考,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温馨的语气、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在班级中创造和谐氛围。
2.要善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教师经常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座右铭”,从学生中征集“学生心语”;在班级墙壁上设立“班级文化专栏”,用名人名言、学生反思、心理健康常识、发言稿、演讲稿等 启迪学生思想智慧;把黑板报当作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充分展示学生的各类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常常利用学生守则、校规、班规及“公民道德规范”、“八荣八耻”等内容,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辨是非、知荣辱,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规范自身行为,学会自我约束管理,培养学生自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品格。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在元旦、春节、清明节、植树节、教师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学会合作,锻炼意志、净化心灵、深化信念;积极通过家访、电话采访、短信交流等形式,与学生家长密切合作和交流,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注入和谐动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教育的钥匙,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师爱要求教师遵循“公平”原则,遍撒阳光,使师生更健康的成长。为此,可做如下努力:
1.面向全体学生,和谐共进。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使他们消除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心理和感情和隔阂。让他们感到“老师还是关心我的”,“我也能够回答问题”,从而有信心学习。对中等生,要给他们机会,调动其积极性,以增强其上进心,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愿意将自己融入集体,进而跨入优等生的行列。对于优等生,则要严格要求,敲响警钟,促使他们正确的评价自己,戒骄戒躁,以提高标准要求自己,迈向新的目标。
2.付出爱心,赢得信任。只有在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环境里,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教师只要付出自己的爱心,就会 赢得学生的爱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应把握学生的心理方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尊重学生地感情和意见,要允许学生说“不”,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教师应提供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地土壤,使“客体”变为“主体”,让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发现,使之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成为新型人才。即要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向学生开放自己的心理空间,并以此赢得学生们的信任,走进他们的感情世界,用学生至上的观念,以身作则和适度的宽容,震撼其灵魂。
3.“心灵置换”,开启“心锁”。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多为学生考虑一点,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感受体验,去体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理解他们的心情和期待;去感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挫折、渴望,从体察学生内心感受中寻找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既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境地去分析其心理和行为,又要把自己的心理体验传授给学生,使交流进入一种推心置腹的、平等愉悦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能够在如沐春风的环境中引起心灵共鸣。
4.适时施爱,如沐春风。教师的爱心投入,如果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再注意施爱的“艺术”性,就会让所有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如施爱于需要之时。在学生遇到生活困难时、学习困惑时、身体不适时等。教师应该考虑如何满足学生某些合理而迫切的需要,从根本上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师生感情交流。施爱于意料之外。教师要设法在师生交往中使学生产生一些出乎意料的感觉,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动,从而产生情感上碰撞。施爱于批评之中。教师不仅要怀着一片爱心去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也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去批评、指正学生 的缺点和错误。教育要艺术,在批评时仍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挚之情。施爱于教学之余。注重课外的感情投入,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开发学生的精神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带着激情、踏着理性,相信这样的班集体会更“和谐”。
班级体是学校的一部分,和谐班级体是和谐校园的一部分。学生无小事,事事和前途有关;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班主任既要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更要善于利用情感、情境去陶冶学生,以激发其积极的情感体验,创设一个较大范围的和谐环境。和谐集体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新型师生人际关系的体现,是师生都向往的精神乐园,是人才的摇篮。
第四篇:创建文明城市 构建和谐校园
创建文明城市 构建和谐校园
——职教中心创建文明城市近期工作小结
一、近期“创城”工作情况
自我区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我校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学校工作开展了以下活动:
1.成立了创城领导小组,制定了《酒泉工贸中专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并结合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活动。
2.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启动仪式和签名仪式,在启动仪式上,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进行了《文明修身》宣誓;全体师生进行了“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签字仪式。教育广大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创建文明校园,创建文明城市。
3.发放《创建文明城市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全校2000多名学生及家长发出倡议,做文明人,进行了《感恩父母——献给父母的歌》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4.各专业部、各班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办了2期宣传栏(黑板报),一期手抄报。
5.向各班印发了《酒泉工贸中专学生文明修身公约》和《酒泉工贸中专学生创建文明城市公约》承诺书。
6.团委组织了一支志愿者队伍:《酒泉工贸中专青年志愿者协会》,共1200余人,参与学校、社区的公益活动。
7.开展“校园十佳”活动,各部评选“学习之星”、“管理之星”、“勤俭节约之星”、“文明礼仪之星”“体育之星”、“文艺之星”、“ 技能之星”、“助人为乐之星”、“孝敬父母之星”、“诚实守信之星”等校园十佳之星。
8.每周升降旗仪式上渗透文明城市创建内容。
9.大力宣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悬挂横幅10条,电子屏每周更换内容;校园广播和网站的宣传。
10.为了激励全校教师努力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促进优秀青年教师专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学能手、带地址:酒泉市雄关路1号
电话:0937-6987001
http://www.xiexiebang.com
建立了学生安全信息登记制,各班、各部每周向政教处反馈学生异常情况,做到了学生情况的动态掌握;安全检查经常化,台帐及时登记,有重点部位日巡查登记册;健全了由值周组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护校队,在上下学、课外活动、晚饭后、晚自习等时段重点巡查。总之,师生的安全高于一切,学校把安全保卫工作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二、存在的问题
创建工作中,与各项工作的结合不够,资料整理不全或不重视;活动比较多样,但整体效果有待提高;要更加紧密的与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的提高相结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三、下一步打算
1.继续坚持与阶段性工作、中心工作相结合,两不误、共促进; 2.在活动创设、学生参与上更加新颖有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动手、动口、动心,潜移默化,提高文明素质;
3.加强协调统筹,增强合力; 4.更加重视资料收集、规范。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九日
地址:酒泉市雄关路1号
电话:0937-6987001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创建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创建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不少人却感觉不如以前幸福了,以至于有人说,“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空间越来越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生活到处都是烦恼”。究其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恐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
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社会来说也是这样。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证,也需要良好的文化条件。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建构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和谐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创造和谐文化和建构和谐社会的思想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创造和谐文化和建构和谐社会的科学论述的当代发展和理论创新,同时又是对以和谐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的一次具有标志性的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文化创造。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确保和谐文化健康发展。
促进科学发展需要建设和谐文化。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为了人民群众。能否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意识。比如,在经济发展中,很多地方认识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有些地方仍固守“环保环保不如财宝”的观念,这必然导致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效果。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近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刚刚闭幕的第八次全国文代会和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也将和谐文化作为现阶段文化建设主题,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和谐文化就是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基础。建设和谐文化,使和谐的理念与和谐发展的思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有效地开发出来,从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整合人民内部不同利益诉求,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提升和规范多样性,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加强文化自身的发展,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满足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最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培育和谐文化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尺之一。在我国,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武器和具体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各种法律的、制度的、道德的规范体系,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呈现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