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霸王别姬》张国荣——观后感
电影《霸王别姬》.张国荣——观后感
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不过这是我第一次看完整个影片。没看它之前,感觉自己看不懂,影片时间又长,而且以为关于京剧的会很无聊,很没意思,就没有全部看完。我没看过它,不过它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感知范围,它在我的旁边徘徊。很早并一直听身边的朋友说这部片子好,获得了很多奖,抱着尝试的态度,我决定耐着性子看一遍。
电影以一位母亲拉着儿子去拜师学艺(这小孩正是主人公小豆子,长大后名程蝶衣,张国荣饰)且上演血的一幕作开头。小豆子因为六指被师傅拒收,说是怕出场会吓到观众。其母马上把小豆子多余的手指头切掉,然后便抛下可怜的儿子离开了。看到这,真为小豆子感到可怜,感觉这母亲太狠了,可是想想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是情有可原,小豆子也只能接受社会给他的不公的磨难了。之后小豆子便开始在戏院练习,他们的师傅非常严厉甚至用残酷来形容都不为过,出点错误就要严打。可不管对当时的社会还是人的认识来说,这就是人生,要想学有所成,出人头地,获得荣誉,他们无法选择。中间有一段小豆子和小痞子不堪忍受逃跑了,而之后在戏院里看到的一切让他回心转意决定要磨练自己,出人头地。小石头(长大后名段小楼,张丰毅饰)在小豆子刚来时最关心他的,总是帮着他,当然这在不知不觉中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小豆子唱青衣,小石头唱花脸,可是在各种消磨之下小豆子渐渐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必须在“女娇儿”和“男儿郎”之间做一个选择,而实际上他只有“女娇儿”这一选项。由于从小没
1有人关心他,还有“女娇儿”等诸多影响,在不知不觉中他爱上自己的师哥小石头。长大后其师哥和花满楼的妓女菊仙成婚,使程蝶衣感到很沮丧并且他由此恨上了菊仙。后来其师哥被日本人抓,为救师哥,他到日本人的堂会去唱戏。日本兵败,迎来国民党兵。国民党兵对他们不尊重,结果双方大打出手,程蝶衣因扣上汉奸的罪名被捕,段小楼和菊仙求得袁四爷帮忙。可是由于程蝶衣受到段小楼成婚和此时对艺术追求产生的怀疑,没有配合接受帮助。司令喜欢听戏,程蝶衣获得释放,重获自由。后来解放军代替了国民党军,他们为共产党唱戏,出错了不仅没有挨批反而获得了掌声,这是一件好事,却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这一平静为日后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忍地迫害做了铺垫。就在文化大革命前夕,袁四爷定位反动派被枪毙,他们的生活也变了,变成“千篇一律”的中国公民。在程蝶衣和段小楼刚出来时,他们收养了一个遗孤小四,并教他唱戏。可是他是个不思进取的人,在文化革命期间走捷径,打着打倒反动派的旗帜,对自己的师傅和恩人大肆报复。程蝶衣对艺术有着严谨的态度,要求他脚踏实地,可是他认为程蝶衣对他太过严厉看不起他,反目成仇,恩将仇报。在文化革命的影响下,两人一直被小四牵着鼻子走。终于有一天,他们彻底的被小四打败。小四发动“人民的力量”,让程蝶衣和段小楼互相揭发,菊仙在批斗现场守候、关心着段小楼,却没想到妓女的身份被自己相依为命的丈夫段小楼揭发,召来当众批斗。大批斗结束后,菊仙对曾经以为可以一辈子依靠的丈夫段小楼彻底的心灰意冷,极大的失落和当时丑陋的社会让她感觉没有了活着意义,上吊自杀。
程蝶衣、段小楼在文革结束之后重逢,程蝶衣在上演最后的霸王别姬后自刎而别,故事一度悲凉、凄惨,并以让人极为痛惜的结局收场。观看《霸王别姬》之后,我发现它一点都没有让我感觉不耐烦,反而从片头就开始深深地吸引着我。说起来也觉得可笑,但又不得不承认,起初认为让自己反感的片子却在片头就深深的吸引了我,还使我进入了沉思之中,感慨的同时对社会对自己进行反思。一个良好的社会是要靠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一个人的微不足道的言行可能就会改变整个社会,对别人产生不可估计的伤害。旧社会带给人的无限悲伤痛苦甚至延续到现在,可想而知对道德的践踏带来的破坏是那么的惊人。现在的人们都说讨厌这个缺乏道德的社会,面对这么肮脏的社会,有不少的人选择自杀。我可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自杀。有勇气的人们为什么就没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呢,总想着自己改变不了社会,却不知道先改变自己。
第二篇::《霸王别姬》之张国荣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一部野心极大的作品,所以最初是邀请尊龙出演程蝶衣。第一,他是当时好莱坞最出名的华裔演员,这对要让《霸》走向国际的陈凯歌有着极大诱惑。第二,他有京剧基础,本是京剧武生出身。而当时的张国荣,他虽是“天皇巨星”,但国际影响力终究有限。他没有接触过京剧,最多不过是喜欢几出粤剧。他不会讲普通话,而戛纳规定配音角色不能参加奖项角逐。而且他和黄百鸣签约六年,期间是不能为别的影业拍片的。但是小说的作者李碧华希望他能出演,黄百鸣也鼓励他争取机会,认为这将会成为他的代表作。于是张国荣专门拍了一组《双龙会》青衣造型的照片寄给陈凯歌,陈导“心动”了。
程蝶衣的塑造难度可想而知。首先,京剧是作为程蝶衣的一部分存在的,他需要登台唱“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牡丹亭-游园”三出戏。他们三个性格、经历都不同,如果把握不好,蝶衣的美就会失去说服力。说穿了就是一人分饰四角。其次,蝶衣本身就是“人生如戏”,情感激烈却个性内敛。他的复杂和矛盾需要演员眉目唇齿,举手投足间流露。
我们先看他戏台上的表现。
“《贵妃醉酒》一折,因为做工极其繁重,一般都是由具备武功底子的刀马旦应工,学戏多年的普通旦角,都不一定拿得下来,而影片中那一个'舒广袖'的旋舞卧鱼动作,却是由张国荣本人一气呵成演下来的,并没有经过后期剪辑拼接。
这出戏中高力士的扮演者,是一位京剧名家,号称'梨园第一名丑',据说为人非常骄傲。拍戏那天他与张国荣搭戏,拍完之后悄悄问工作人员:'这个人学了几年戏了?'工作人员回答:'没学过戏,香港明星来着。'老先生大吃一惊,立即上前与张国荣结交,赞不绝口,并且约他有机会共演一出折子戏。张国荣高兴地答应了。不过老先生恐怕还不知道,《贵妃醉酒》那段演出张国荣只学了十五分钟就拍成了。”
“而他在日本军阀堂会上演绎的那一折《牡丹亭·游园》,也颇为引人注目。这是一出昆曲,昆曲讲究一个“静”字,身段造手看似简单,实则要比京剧难演得多。而戏台上的张国荣,穿的是青布长衫,脸上半点脂粉未施,完全是清水素面。可是神气之间,活脱脱已是一个“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杜丽娘,为后花园的春色所染,喜不自胜,笑意盈盈于一双妙目,却又为大家闺秀的身份所拘,不让它满溢出来。”
为了演好这几段戏中戏,影片开拍前,张国荣先行赶赴北京拜师学习京剧表演。梅派京剧因为难,向来是看的多学的少,但为求美,陈导还是选择了梅派京剧,给张国荣配唱的是如今硕果仅存的梅派男旦温如华。于是,张国荣不仅仔细看过梅宅布置,还买下《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认真研究,对京剧表演的程式术语,也细加钻研。在学戏的那段时间里,他每天上午都会到北影厂练四个小时,回酒店还接着练。就连大家一起吃饭,他都在想着动作。甚至发烧发到三十八度九,还在坚持压腿。他说:“一切一切,都只为演好戏中人,戏中情。”
很多与他合作过的人都说他是个天才,就是靠了这份勤奋和天赋,张国荣出色的完成了那几段戏中戏的表演。毋庸置疑,对于一个并非自幼受训的演员来说,出演京昆名段,总有力不能及之处,而张的可贵正在于,他用一个专业演员丰富的肢体语言、微妙的面部表情、精到的眼神传达,弥补了戏台上的不足,同时,也使得他对于剧中京昆人物的诠释,并不止于程式化的模仿。他的虞姬刚烈执着中多了一份沧桑,他的贵妃高贵流丽中多了一份落寞。再看戏台下的表现。
袁四爷送蝶衣匾额:“风华绝代”。
袁四爷说:“有那么一二刻,袁某人也恍惚起来,疑为虞姬转世再现了。”
袁四爷说;“尘世中,男子阳污,女子阴秽,独观世音急两者之精于一身,欢喜无量啊。”
袁四爷还说:“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 看完影片无意记住不少袁四爷的台词,并非钟爱袁四爷,只因这几句话是说到人心坎儿里了,引起了共鸣。这共鸣源于蝶衣的美,而这美是蝶衣赋予他的,说明他的美得到了认可,没有言过其实。
记得一个关于张国荣逝世七周年纪念的节目上,主持人随口说出“他很帅”的字眼,两个评论家立刻纠正她:“我们一般不用„帅‟这个字来形容张国荣,而用„美‟。”夸一个男人
很美,夸者不会觉得失礼,听着不会觉得别扭,反而都觉得很正常甚至带着骄傲,我想及其罕见吧。
不知什么原因,女子反串男角比男子反串女角要容易接受得多,关键是这个尺度要把握好。不到位就会不够味儿,会影响情感的表达,不要说达到美的程度,不空洞就已是造化。这让我想起了黎明演的梅兰芳。以前觉得苏有朋在《风声》中白小年演的还好点,但这种故作姿态,“风华绝代”是谈不上了,“娘娘腔”倒可能背定了。说到他们,不妨看看戏台上的表现,苏的被导演完全删掉了,黎明的保留下来了,不过采的全是远景。我只是想证明这个尺度很难把握,不是拿他们来和张国荣的表演比较,因为好的东西需要比较才能做出判断,但完美的东西是不需要的。张的表演我们只能用几近完美、惊为天人来形容,柔而不媚,娇而不俗,洗尽铅华却风华绝代,似仙而非妖。就连长相也似乎无可挑剔,唇红齿白,纤纤素手,一双含情目更是不知道出多少辛酸和哀怨。
或许张的表演不能打一百分,毕竟众口难调。但陈凯歌给他打的决不止这个分,陈凯歌说张的表现已经超出了他想要的。还说:“没有张国荣,就没有《霸王别姬》。”所
以很多人追问,是张国荣成就了《霸王别姬》,还是《霸王别姬》成就了张国荣? 都说张国荣演活了程蝶衣,而我觉得还不止。其实,我们细细想来,程蝶衣是畸形的,他性位错乱,并非完全是对京剧的痴迷,还有那个变态的时代的挤压。我没有看过原著,但我想,对于书中的程蝶衣,我或许会同情他,怜悯他,但绝不会迷上他。而张国荣让我们迷上程蝶衣,却又丝毫没有减弱对丑的痛恨,这就让《霸王别姬》不仅仅表现丑对美的毁灭,而升华为美对丑的超越。一直以来,我认为审丑比审美更有艺术,因为我觉得丑比美更震慑人心,直到看了《霸王别姬》,我才真正体会到美的冲击力。如果张国荣不死,梅兰芳也许会再生。这是我们的遗憾,更是陈凯歌的遗憾。仅仅是2小时45分钟,就让我们对蝶衣念念不忘。一年的拍摄时间对陈凯歌来说又该是怎样的历历在目。在拍《梅兰芳》的日子里,不知道他有多少次想起蝶衣的一颦一笑。其实《霸王别姬》这么好绝不只因张国荣一人,片中巩俐,张丰毅,葛优,英达,吕齐都有很好表现,只是张演的太过传神,竟使人们都来不及对他们评说。然而,如此口碑却没有为张国荣换来该有的奖杯。
平心而论,就张国荣在《霸王别姬》中华彩的表演,受封戛纳影帝是实至名归的事情,但他还是以一票之差输给了英国演员大卫·休里斯(凭借《赤裸裸》获奖)。与戛纳影帝失之交臂,这其中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其一是《霸王别姬》作为金棕榈大奖的得主,评委会希望把其他重要奖项颁给另外的优秀电影,毕竟每一部影片能够进入戛纳都是说明了这部影片的艺术含量,评委会希望更多的影片能够让观众记住而不被埋没,很多记者为此纷纷不平,认为是因为评委终究是欧美人居多,他们不习惯让中国电影横扫千军;其二就是一个很乌龙很有个性也很广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评委会中一位名叫克劳迪亚·卡迪娜尔的意大利评委,这位颇具艺术个性的评委故意给张国荣投了一票最佳女演员奖,她觉得张国荣在片中的表演胜过了当届戛纳入围的其他女演员,所以她固执地投出了错误的一票,就这样,张国荣在《霸王别姬》凭借惊为天人的表演,结果还是输给了英国演员大卫·休里斯,而且还就是这一票之差,对此连评委会都对他表示抱歉。担任那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的影星盖瑞欧曼一见到他就抢过来握手,盖瑞一直夸张国荣实在演得太精彩了,“你没有输”盖瑞很诚恳地说,“大家都肯定你的表演,但是大会也建议评审不要把所有的奖都给了同一部电影。”路易马卢见到张国荣时,也一直用“Wonderful!”来赞美他,而当年被提名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演员们第一反应都是询问张国荣有无提名,说如果有他,自己就不抱指望了。但是最终由于种种原因《霸王别姬》没有参加包括金马奖在内的华语影展,影帝也就无从评起。这样的遗憾不止一次在他身上发生。他17次被提名影帝,却只获得了一次金像影帝,和一次日本影评协会,一次香港影评协会影帝。人们总是大赞他的演技,却因为他长得太好看了,也太红了,而忽略了他的努力。人们常说锦上添花易,在他身上却不是。然而,这张好看的脸在他不红时也没帮过什么忙,他是一步一步靠自己努力成功的。那段路他走得着实漫长,艰难。就连他身边的人说起他也总是一脸心疼。这张好看的脸,红与不红都是拖累,在他身上是个怪圈。人们说他身上有种没落的贵族气质是别人没有的。所以他塑造的很多形象,比如《胭脂扣》中的十二少,《夜半歌声》中的宋丹平,《阿飞正传》中的阿飞,通常用“非他莫属”形容。或许,正如像《梅兰芳》中说梅兰芳的艺术源于他内心的孤独,张国荣恰恰是这份如影随形的遗憾让他与众不同。
时间的残忍在于它会带走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荣耀。当年的巨星有的早已陨落,有的挂在看似重要却不耀眼的尴尬位置。可是张国荣的荣耀却因程蝶衣的不朽而留存,在《霸王别姬》之后,他完成了由巨星向艺术家的蝶变。
第三篇:霸王别姬影评 张国荣
霸王别姬
品"评]霸王别姬:人已逝,情何在?(奉献三十张珍藏照片)上九发布于:2007-12-23 11:15
以下文章属我原创,请勿转载!霸王与虞姬的一段情,一段梦,似幻似真,但今人已逝,敢问情何在?
当年凭借梅兰芳的一曲霸王别姬令我消魂至今,其后凭借张国荣的一部霸王别姬让我感触良多!现在再看看这些照片,惟有感叹已是物是人非!不要误会,我可不是老太婆!
故事的大概内容是以1924年为背景,小豆子被做妓女的母亲送进戏班学唱戏,与师兄石头节下深厚的友情,10年后,俩人分别为自己取艺名为段小楼与程蝶衣,俩人合演的霸王别姬红极一时,渐渐地,在蝶衣心里,她就是蝶衣,而小楼就是他的霸王,但其后小楼娶了妓女菊仙,蝶衣决定不再与小楼合演霸王别姬,后来抗战胜利,蝶衣被抓走,小楼四处奔波劳碌,请求营救,“文化大革命”中,俩人互相揭发“罪行”.菊仙因承受不了打击,而上吊自尽.打倒“四人帮”后,俩人在分离了二十二年的戏台上又重新和演了霸王别姬,蝶衣唱完最后一句,用他送给小楼的那把注满他感情的剑自刎了.就在这一瞬间,段小楼又成为了他的霸王!电影中的珍贵剧照:
此情之深,惟赋虞姬,这是我对项羽的印象,俩人对感情如此专一,以至后来共赴黄泉!虽今人已逝,但情却永留人间,被世人所乐道.但对于片中的霸王与虞姬来说,说到情字,那就太可悲了,因为道德,伦理和环境的逼迫,以至无法打开自己内心的大门,将自己的感情隐藏,封闭起来,虽人已逝,敢问情何在?让人生充满了遗憾,最后也只能选择最无奈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这段情,整部影片充满了凄凉,悲哀,愁苦之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次陈凯歌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最能体现他智慧的地方就是在他选角的方面,他选择了香港著名演员张国荣来出演虞姬这个角色,在我的印象中张国荣是一个能将刚与柔融为一体的优秀实力派演员,他眉目间透露的那种柔情与消愁,是众人所没有的特性,在张国荣去世的那年香港著名艺人黄沾在悼念词中说道:“哥哥真是翩翩俗世佳公子,他真是眉目如画,面如冠玉,一张脸好象是由造就精深的工笔画精心刻划出来的一样.”如此俊秀之脸,可谓是神来之笔,鬼斧神工,让人赞叹不已,由他来诠释这个角色是再合适不过了,敢问世间还有谁会比他更合适的呢?
牡丹亭:
资料记载:这部影片在戛纳得奖的时候,电影海报上印满了该片的英文译名Farewell My Concubine--直译就是“告别我的妾”.可能没有什么比这个译名更能说明陈凯歌对于这部电影的商业性和国际化的企图心了.几乎整部中国近代历史的大空间配合国粹京剧舞台的大背景,加上在国内第一次大胆的对同性恋亚文化的正面关注,使得这部电影披上了扑朔迷离的外衣.原小说作者李碧华在题记中说:"漫漫岁月,茫茫人海,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泥足深陷的爱情.事实上,与其说这是一部刻划爱情的电影,到不如说是陈凯歌一直以来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内省和所持有的批判态度,历史的残忍与悲痛也在此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历史对人的暴力即使再怎么改头换面,都无法不使人悚然心惊!
此时已是风光无限!
这部电影有太多太多令人感叹之处,感叹世间之悲凉,世间之无奈,最终惟有感叹生不逢时,一段情仇,惟有随风消逝才能得以解脱!人生如梦,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人往往都是在幻想与现实之中穿梭与徘徊,有时候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寄托的情感惟有在幻想中才能得以慰藉,当爱已成往事,是否还会追忆深情的你和我,使人深邃,使人沉思...回望过往,惟有感叹:人已逝,情何在?
张国荣在此片中难掩俊容!
最后奉献黑白照两张:
于此特别感谢聚荣堂所提供的照片资
第四篇:《霸王别姬》观后感
《霸王别姬》观后感
作者 徐金花
空中隐隐传来悠扬的楚歌。
我望着那张脸,那张曾经被骄奢淫逸充斥过的脸,如今,写满了我最怕见到的无奈。昏暗的军帐中,他周身的铠甲烁烁闪光,那尖利的光芒几乎灼伤了我的眼睛。他背过身去,把一个宽阔的背留给我—
五年前,在巨鹿,他就是这样站在他背后,望着这个坚挺的背,听他叱咤风云,看他运筹帷幄—地上一片狼籍,所有的炊具,无一不支离破碎;所有的船只,无一凿毁沉没。我注视着这个背,心想他在战场上的雄姿英发,九战九捷!
然而在鸿门,我仍是站在他背后,漠然地看着他骄奢纵容,拥兵自主,其实只是那一剑,那一剑,所有的历史都会改变。只是那一剑,终究没有刺下去。于是这历史,便只能这样继续,楚歌一点一点地溜进耳朵里来了。
面前仍是那堵冰冷的墙。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得兮骓不逝„„”沉闷的歌声从他胸中迸出竟有一丝哽咽。
伴着他的歌声,我的手指在琴弦上一拨—再一拨—又一拨,—拨—拨—拨—拨,终于不见手指,只见一双白蝶在琴弦上飞舞。曲子奏起来了,回肠荡气,摄人魂魄,万马奔腾,沙尘飞扬,漫天散日,渐渐地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嗒—嗒嗒—嗒嗒嗒”,如急行军刺阵前消息,又如密探飞骑报军中元帅,心被死劲地揪着,如豆的烛焰疯狂地跳跃。渐渐地琴声又缓了下去,仿佛沉寂于地下,两军陷入对峙局面,纤毫不让,处心积虑,含一触即发之势。突然,陡地一声,似乎地惊雷,猛地把激情推向极致,两方终于厮杀起来。
一道寒光攫取了我的眼睛,我循着这寒光—在他的腰际,悬着一柄精妙绝伦的长剑,微露出剑鞘的剑身似乎是一种诱惑。
我想象着这精妙绝伦的长剑在我雪白的脖颈上染一条红链的惬意。“砰—”弦断了,我分明看见他战粟起来。
我迅速起身抛出他腰中的长剑—“唰”雪似的寒光悲彻整座军帐,美丽的光晕温柔地环住了我的颈。修狭的长剑,无力地垂下,呜呜不已,殷红的血缓缓地流淌着,犹如剑的泣泪,楚歌已经嘹亮地响起来了。
第五篇:《霸王别姬》观后感
《霸王别姬》观后感
这两天学了《京剧》这一课,京剧被介绍的淋漓尽致,作为课外补充,我决定看一场戏。
其实对我来说,戏曲并不怎么有魅力,在幼小孩童的感知里不过是又烦又噪,吚吚呀呀的难听死了。我烦那踱来踱去的步子,那断断续续若干分钟才能唱完的歌词,那浓装重抹的面饰——而今天,已经六年级的学生,深为过去的看法而感觉到羞愧。我要重新在这,认认真真的看一出戏。
《霸王别姬》是被认为是东方美代表的四大名旦之一梅兰芳作为主角演唱的。讲的是霸王的部队已军心涣散,四面楚歌,霸王欲带虞姬杀出重围,可虞姬怕连累霸王,挥剑自刎。看到这里,我竟然感动了„„
是啊,他那„„不,不如说“她”那嗓音十分好听,圆润优雅,听起来似乎辽远而逼近,又柔和而铿锵。“她”将这感人的画面演出的惟妙惟肖。或许这就是中国的艺术吧!是成为国粹的原因吧!是外国人都为之敬佩的原因吧!八年了,我从没有仔细的听过一场完整的戏曲。今天,我静静的倾听,认真的品味国剧的美。这是一门中国及至全世界都闻名的艺术精品,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国粹而感动骄傲。
石家庄市谈南路小学六年级:程子卓